1 ) 有点庆幸没有看过原著
知道这本书,还是两年前,俺一同学借阅了一个学期,也没能在课堂上完成该书的阅读工作.鉴于此俺放弃了,因为对国外的作品本来就不太爱好.如今,看完影片,看了几位的评论,俺庆幸俺没读过原著.
单从电影角度来讲,觉得不错,至少很吸引我看下去,也不是我讨厌的恐怖电影,也许很多同学喜欢的就是书中营造的那份恐怖.我不是电影工作者,我也不是影评人,我不会从导演,配乐这些方面上去细化,去点评,我只是仅从娱乐的角度来看,汤姆汉克斯我还比较喜欢,情节发展也有些意外,比较紧凑,比较有味道,这就可以了,电影不就是要达到一个娱乐大众的效果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和原著相比较.
至于涉及到的宗教问题,其实就像兰顿说的"你相信谁?"是人或是神,重要的是在心里你相信谁.我不信上帝,我是无神论者,所以我更倾向于耶酥人性化的推论,佩服作者拥有这样的思维.
我喜欢这句话:[圣经]不是上帝传真给我们的,它是人编的.
2 ) 思考一下宗教问题,不过不用玩儿真的
坐在后面的男生一直不停的倒数还有多长时间结束,跟他一起的女生默默听着他所发出的一切牢骚。
的确,就像我预感的那样,比起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是一部更成熟更引人入胜的小说,但却未必如前者那样适合改编成电影。更何况,在极度缺乏宗教背景的中国,观众有看到一半起身离开的反应是很让人理解的。
然而,尽管这样,我们已能够看出朗 霍华德的努力:他花了很多力气在如何用画面表现书中某些略嫌枯燥的历史和理论段落,导致电影用来解释的时间被拉长,而在紧张的情节推动上又失掉了精力;视觉处理上,他不乏神来之笔,比如跨越历史的镜头叠和,和对历史传说部分的画面进行油画质感的处理;对于原小说的主题,朗进行了好莱坞式的化繁为简,仅借Tom Hanks版兰登博士问了一句:耶稣是人是神,为这个问题送死的人还不够多吗?--达芬奇密码改编至此,已是达到电影这种表达方式的极限了,小说本身的镜头感和节奏感比起天使与魔鬼来都要差很多,因此电影做到这份儿上,至少不能算是一部改编失败的作品,虽然有些小小的沉闷,也不乏闪光之处。
当然,如果想看视觉刺激或情节跌宕起伏的人可能会稍稍失望:在惊悚气氛营造的这个方面,电影失掉了小说来自精神上的惊悚,而侧重在画面上表现这一感觉。记得我通宵啃原著的那个夜晚,看到丹布朗如何颠覆性的解释最后的晚餐时,整个后背的汗毛统统竖立了起来--那不是一种来自鬼神或死亡的神秘主义惊悚,而是面对自己习以为常的历史/常识被彻底颠覆时,那一瞬间,来自精神层面失重的恐惧。而这种恐惧,虽然只有一瞬,却足以超越任何斯蒂芬 金所营造的恐怖世界。直到现在,我每每打量到名画"最后的晚餐",仍然会有一丝深远的寒意沁出。而电影,用了更为形象的幻灯片形式来解释画中关于耶稣和女性化彼得的种种,看完之后只会让人发出“哇”的一声惊叹,而没有办法感受到用文字阐述出的惊悚。
另外,在引导演员方面,朗导演让“甘道夫”做足了一个成功配角应做的一切:在前半段插科打诨轻松气氛,后半段引导情节的急转弯。要很感谢朗没有将Tom Hanks和Audrey Tautou之间的chemistry庸俗化,最后Tom印在Audrey额头上的那个吻让我悬了很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无论怎样看都实在是差了一个辈分,环游欧洲的解谜之旅也实在像老师带学生的毕业旅行。。。。虽然在演技上是飙得不错。不过说道最耀眼的演技,还属大反派Paul Bettany。他真的是属于让其它演员一点办法没有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电影什么样的角色,他就是有办法抢戏,就是有办法把刀一样的眼神牢牢刻在观众脑海中,就是有办法让所有人都演不过他,此片中的男一号Tom也不例外(因为其实兰登博士除了掉到井里的童年阴影,除了学术背景之外,就是没有什么性格特点的正面人物)。而赛拉斯这个白化病杀手教徒,有悲惨的过去,有被救赎的经历,有自虐的举动,有狂热的信仰。。。还有白化病(%¥#%¥#好吧这点当我没说),这样的角色交给Bettany完全是绝配,导演都不需要讲戏的那般水到渠成。事实也证明,赛拉斯被演绎成,如他自己所说的:一个有血有肉的悲剧性人物。杀修女嬷嬷那段,在苦修室自虐那段,以及最后面对被自己误伤的主教那段,他的眼神,他的眼泪,他脸部调动的每一块表情肌连同他身上的道具血,每一个细节都正正好好不多不少的被酝酿,被调动,再被百分百的发挥到上银幕上,让观众在他血红的眼皮下凝神屏息。苦修这两个字我有情结,意大利语老师认真讲授过圣方济各会的圣安东尼奥,在白色阿西西栖息着血迹斑斑的天使,曾经出现在梦中,光脚跪在苦修室中,背脊血肉模糊的形象。所以很高兴Bettany能出演这个会为自己的刀下鬼流泪祈祷的修士。(咳嗽,但实际上苦修的僧侣没有这么可怕啦,他们多数在自己园子里种蔬菜过完一生而已= =。。。)
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偏离了许久的兴趣重新回到宗教渊源这个神秘而沉重的话题上来。丹布朗在天使与魔鬼中探讨了宗教信仰在当代社会面临坍塌的危机,而达芬奇密码则是关于天主教和异教徒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或者说,是一个关于“我信仰的到底是什么”的终极问题。这个问题是不可能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商业影片中得到解答的。(作为一个职业化的导演,我们也可以看出朗霍华德压根没有认真解答该问题的打算)但如果电影能够引导观众自己开始思考这个问号,就可以算没有白拍了。
至于耶稣人性还是神性这个终极问题,我很遗憾的发觉自己有异教徒的倾向,个人觉得,Jesus Christ是个伟大的人。但他足够伟大到作为一种宗教的灵魂人物。或许经过历史的涤荡和美化,他会被后人附与许多神性,如果放在现代,也就是圣雄甘地或者马丁路德金的感觉吧。我这么说绝无贬低污蔑耶稣的意思,甘地如果回到几个世纪前的耶路撒冷,一定也会被实心眼的古人顶礼膜拜的。为什么一定要在humanity or divinity这个问题上流几千几百年的血呢?除了涉及到政治权利,可能古人生活比较枯燥少乐趣,容易较真吧||||。。。。
关于此片从开拍到上映,戏外跟梵蒂冈闹的风风雨雨,其实想想小说的结局,再站在教会的立场上,也很能理解主教们为何对会丹布朗大为光火了,达芬奇密码的结局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对天主教及其教徒的一种。。。污蔑算不上的话,至少可以算相当不尊重的戏谑。如今连说句对当红歌星偶像的批评都会遭到粉丝的批斗,更何况那么严肃的耶稣基督呢?所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我也觉得戏外Tom Hanks那句“It's just a story"的辩解相当的底气不足。
胡言乱语说了很多,其实就是想说,对天主教有不严肃的八卦兴趣,或严肃的研究兴趣的,都可以借达芬奇密码让自己的兴趣熊熊燃烧一下,但虔诚的教徒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相信耶稣是神的纯洁的孩子们,看这部电影前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啊。
3 ) 朗·霍华德的尴尬
终于晚上还是和朋友去看了《达·芬奇密码》。之前看IMDB上该片评分是6.2,打分走两个极端,几乎是一半给10分,一半给1分。不知道给10分的是不是没看过原著的观众,1分的是不是看过原著的。
今天的票房肯定是相当火爆,我们看10点场,居然只能坐在第三排。第三排就第三排吧,凑合了。不过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晕以外,太近还有另一个弊病,后面再说。
直到我坐在第三排,我才想起这部电影导演朗·霍华德的前作《铁拳男人》,糟糕的镜头语言讲一个传奇讲的犹如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味。不禁使我担心这一次朗·霍华德能不能把故事讲好。开场不久,这种担心果然多多少少变成了现实。如果朗·霍华德能做到完完全全的重现原著的话,倒是也不错,但是很显然电影只是复制了小说的情节但没有复制出原作的精髓。
开拍前,朗·霍华德就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到底要怎么拍?是忠于原著还是改编?结果看来他是选择了前者。但是他又面临另一个问题,一个对于大量读者来说已经没有悬念的故事,到底该怎么讲好。在这个问题上,朗·霍华德做了个最错误的选择。为了避免失去悬念而显得无趣,导演将电影的侧重放到了冒险上。难怪嘎纳的评论会把这部电影和《夺宝奇兵》相提并论。其实,很多读者去看电影并非要获得什么新鲜感,而是希望能从电影中再次获得阅读时的快乐。
《达·芬奇密码》的阅读快感在哪里呢?显然大部分并不在冒险上。我看来,《达·芬奇密码》原作属于伪学术小说。这里的伪并不是说不好,而是作者将一些和科学相关的知识、事物采用戏说的方式揉合到故事里,使读者有一种思维和获取的快感。选取冒险故事的形式更多的是为了保证故事的节奏明快。而电影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相当的失败。两个半小时的片长应该说不短,但是由于几乎完全复制了小说的情节使得故事主人公在这两个半小时里几乎一刻不得停歇,一路狂飙直到结束。观众看到的只是两个主人公不停的在欧洲狂奔,小说中最精彩的对密码推衍破解的思维过程被过度的行为戏挤压,思维的快感全部抵消掉。也许是受到去年的仿作《国家宝藏》的影响,朗·霍华德把《达·芬奇密码》表现的冒险风格过于突出而文戏由于没有时间空间展现而萎缩到了极致。没办法想怎么办,直接告诉观众吧。这样的方式下,所有关于隐修会历史、基督教历史、密码破解的内容几乎都以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其实《达·芬奇密码》原著的实质恰恰相反,是冒险故事的外壳和推理故事的内涵两者相得益彰。而电影把两者彻底倒置了。而倒置的结果是大部分观众看完后抱怨两个问题。第一、没什么意思,显然是由于思维快感的缺失;第二、乱糟糟的,不看原著的话看不太明白,显然是由于对原著情节毫无取舍的复制。
还要说改编,仔细回忆一下原著,故事的每个情节几乎都发生在室内,卢浮宫、银行、别墅、教堂等等。电影也是这么拍的,但是由于内景空间狭小的特点,使得影片里中近景过多,从始至终给观众一种潜在的压抑感无法释放。为数不多的几场动作戏本来可以画龙点睛,却因为镜头使用的不当而大打折扣。比如汽车追逐的镜头,手提拍摄来增强不稳定感,但是镜头摇晃太过剧烈,导致我根本看不清发生了什么。而那个倒驶汽车的桥段似乎也不太新鲜了。
用光上的无特色也相当明显。较多的夜景对于用光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影片中大量含混的轮廓光使用,使得人物形象失风格化。光线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在影片中微乎其微。稍有印象的是女主角用手按摩男主人公面部来减轻幽闭综合征时,车窗射进来的亮光打在男主人公面部。此处仪式化的用光暗示了女主人公的神圣背景,还算是有趣。此外还有几处女主角的侧逆光也有类似作用。不过电影中类似此场景的风格化用光太少见。使得本来就因为文戏比重太低造成的人物形象单薄变的更加严重。
当然,总体上说这部电影还算忠于原著,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讲了一个相当复杂且有趣的故事。尤其对于那些没看过原著的观众。
4 ) 我爱老达与想法若干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传说以久的《达芬奇密码》,由于我历来对老达着迷,很久以前又曾经钻研过一段玫瑰大十字教的秘密,这部电影实在是正中下怀呀~~看得我十分过瘾,回来立刻把一直鄙夷不屑的畅销书《密码》下载,连夜攻读了一遍,结果大失所望。本来以为里面会有更多的关于圣殿骑士和玫瑰十字教的详尽的历史和清晰分析,结果根本就是电影里演的那些。
很多人认为电影又不如书,恰恰相反,我觉得书写得无聊透顶,也许翻译得很差,完全没有文字美感,而且整个叙事也粗糙浅薄,毫无微妙和乐趣可言。倒是电影里天使艾美丽拉,甘道夫拉,白血病苦修徒之类完美的演出令人欣慰,很多惊险的打斗追逐的场景也颇有娱乐效果。感觉就是一个探讨宗教和图象学的学术科普片套用了一件娱乐的外衣。
书比我想象得还要粗浅,我以为是会象《傅克摆》那样,大量的哲学思考,美学反思,神秘暗示结合到一起,很有思维快感,文字美感,智慧光芒的小说。不过我还是象上了发条一样,浪费了一夜加半天的时间,把它从头到尾读完了。任何收获也没有,还败坏了电影的胃口。
老达真不愧是我的偶像,机智,幽默,深邃,神秘,而且技术超强,回来之后我还迫不及待的重新研究了老达的《最后的晚餐》和《岩间圣母》,那些神秘的暗示,和符号学带来的历史风俗,用潘诺夫斯基的图象学的分析方法来看,布郎真是个娱乐天才,太准确了。看起来早已烂与胸中的无聊而无用的美术史知识,终于在这个时候排上了用场。但是,可悲的是,我只了解图象学,却不够了解精神博大的历史学唉~汉克斯的天才角色叫我艳羡得不得了~只好以后试试用这一套玩玩中国美术史吧。哈哈,中国文革时期真是很有创造力的年代,不是曾经有人在芦苇从中看出反动口号的吗?
另外,这种类似析山隐修会的邪教,大概都是天蝎座的人生造出来的吧,这是他们这种人的生存必须品。能够有理由为保护这样巨大的秘密而生存,也许真的是人生的一大幸福的。但是,但是,我连值得保守的秘密都没有,人生真是很失败呢。
5 ) 这部电影让我很满足
因为小说很精彩,电影就不容易拍得好。这是我们总是认为的一种规律。
《达芬奇密码》的电影相对原著改编了不少,主要以“浓缩”为主,让电影的情节看起来更紧凑。我不确定没读过原著的人是否可以很好地理解电影——我记得电影刚出来的时候,我还没读过原著,电影看了不到一半就没兴趣了。心想这电影完全是炒作火起来得。
现在读完了书,紧接着就看了电影。大呼一声感谢导演!
看完了书之后,我有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冲动:去卢浮宫、去法国,去Rose line教堂、去牛顿墓、去英国,不能有故事主人公那样动人心魄的经历,至少也要亲自到那些地方看看,跟历史近距离接触一下。游历的想法若暂不能实现,至少要从网上照到“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画作,仔细研究一下是不是书里说得那么回事。
我还没来得及做这些事情,电影就给了我一切。
我甚至可以用比自己亲自去旅游更好的视觉角度来欣赏卢浮宫,用Teabing的高科技显示器观察“最后的晚餐”……我不需要拿着“旅游指南”就到了圣殿教堂和罗斯林教堂。
那些看了《达芬奇密码》原著,又想要看电影的人们,目的也都在于此吧?这是一部让我难得不去在乎故事情节的电影(当然电影的情节并不坏),看它就像看Discovery的纪录片,一部用了更好的电影手法表现的纪录片,记录了神与人、宗教与战争、真实与谎言的历史。我尤其喜欢兰登和Sophie去牛顿墓的那个场景,现代和古代的景象融合在一起,虚虚实实,与那些涌向教堂的百年前的人们一起走进教堂。这也正是古老建筑吸引我的地方——当你走进它们时,你脚下踏着的是几百年前的逝人们同样踏过的砖石,触摸过的墙壁……完全可以想象出那时的场景,甚至将自己融入其中。
历史与宗教所带给人们的,是很难定夺好与不好的。但它经过时间冲刷后所遗留下来的,总让我肃然起敬。
6 ) 人生的解密之旅
活着为了什么?
我一直在想, 从很小开始,
以前以这个问题为骄傲,后来以这个问题为愚钝.
为了爱活着,
为了爱的人快乐.
为了女儿活着,
为了女儿幸福,健康, 富有.
为了享受活着,
为了自己的自由与放纵.
拖着病体看汤姆`汉克斯的达芬奇密码,
有这么多人为信仰去存活,
再紧密的合作只是为解开一个又一个的迷,
有那么执着而痴狂的信徒, 为一个历史而活着.
活着的问题, 我以前以为是信仰问题, 因为中国近现代没有很强的宗教影响,人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而为人准则迷惑,
后来我慢慢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不同境遇,
会不断改变, 不断升华.
不同时候我们对活着的理解就是那个阶段我们要得到活着想得到, 活着还未得到的.
我们因为自己意念中要求的事情没有实现而忧伤痛苦,
我们因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而愉快, 自在.
寂寞并不是我们痛苦的初衷,
初初的缘由还是我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就像那个谜面已经出现自己却破译不了,
陷入思考的深渊,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我们必须自己独自面对这个活着的漩涡,
不能有同盟者, 不能有伴侣,
人生是你的人生, 你的问题总是最后留给你自己.
我活着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我只能用探求来回答,
我找不到答案的时候,
常理解为自己缺乏勇气, 活着缺乏能力和知识,
我也许应该有更多体验才能很好的知道自己怎么去独自寻找答案, 怎么去独自面对答案.
也许, 我们未知的世界充满血腥和贫乏,
但谁说世界不是因为悲惨而更生动的呢.
我不喜欢电影改编的剧情, 比较美式的线索,
我喜欢他像讲故事一样,一点点似乎散乱却又系统的描绘,
那样才会记忆犹新.
當時我們四個男生去看了,。後電影散場的時候是電影院的歐巴桑叫醒我們的。
电影——一个错误的决定
根据该片题材,评价可以由Shit上升为Holy Shit。
很喜欢最后的那一幕,很宏大,音乐也很震撼。
其实我觉得,还不错了。
剧情来说,原著更精彩。演员的表演是加分项。
喜欢喜欢喜欢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看过原著的关系,导致我没看懂这个3小时的电影。又或者是我没看过圣经,不大懂宗教,我完全没看懂这个电影= =(这是我近期看的最认真的电影,结果还是没看懂。)
汤姆汉克斯:馆长,你有什么想法就不能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吗,就留这么点线索给我不是在逗我玩吗?
圣杯是个女人
兰登按图索骥,发现所有的解密的密码都藏在达芬奇的作品中,而最让人震惊的是,索菲的身世一时间随之复杂起来,她究竟是谁?峋山隐修会再现江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看完觉得盛名之下,其实果然难副。
重看,比多年前印象略好:感觉霍华德也是接了个苦差事:一来电影不比小说,过多的陈述性对白很影响观感;二来原作却又满是宗教阴谋神秘符号这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内容,不解释透更影响观感......
没看过书的话,看的真的很费劲。但我居然因为看这个电影而把书中没弄明白的地方看明白了~~~相辅相成哈哈~~~~
对西方的颠覆传统理论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之前看过的《地球男人》,还有这部片子,在欣赏过程中都让我无比的赞叹,赞叹于西方人敢于颠覆,勇于开拓的精神,这些东西是中国人拍不出来的,即使偶然出现,也会被冠以阴谋论的帽子而遭遇封杀~~
改编得很成功
被俺爹这个教徒边看边讲结果还是有点不懂。。PB这个白化病苦行者形象好美好惊艳!
感觉书更好看~
还是保罗贝塔尼最抢眼
开始进入Louvre的一段就感觉明显是节奏快了,气氛都没有出来一个谜题业已解开,紧跟着进入下一题,观众还在调整情绪,下一个谜又解开了,这样还好玩吗?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