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唯美的音乐和光线
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喜欢的一部女同电影。 尽管我看的版本,连字幕都没有,不过我还是连蒙带猜的,看明白了大概。
先前看过一些对这部电影的评论,似乎认为如果抛开女同的主题,本片就是一个婚前变心的俗套故事。 可能的确是这样的。
不过我仍然喜欢。
看多了那些涉及les话题的影片,都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或者痛苦挣扎、思想斗争,这样的处理,倒仿佛更新颖些。
不过,我最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太美了。
温暖的光线,从一侧打在两个人的脸上,呈现给我们的,都是美丽的半透明侧影;背景音乐是拨动心弦的大提琴;交错的镜头是一对孪生姐妹在高杆上的翻腾;幸福的呢喃和音乐的起伏,配合的都恰到好处;每一个动作,时机都刚刚好。
不知道导演如何能把分寸控制的如此细腻,只能说佩服、佩服。
2 ) 月亮般的恋爱
一个赤裸的女人坠入水中,升腾的金色气泡包裹着她的全身,棕红色的发丝在水中游弋。她优美迷人,肌肤闪耀着月亮般朦胧柔美的光,她安详平静,仿佛婴儿睡在子宫里的舒适。突然另一个女人的手在轻轻的抚摸她。迷惑,寻找,惊醒。
这是女同志电影《夜幕低垂》的开头,一场春梦的完结,于是那个女人卡蜜尔开始了她在迷惑中的寻找,在寻找中惊醒,并最终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卡蜜尔是神学院的一名教师,过着平静毫无波澜的生活,她的男友马丁也是神学院的教师,他们已经订婚,并想一起在神学界发展。一日卡蜜儿在洗衣店偶遇马戏团演员派翠亚,两人拿错了衣服,后来卡蜜儿到马戏团换取衣服,并慢慢的被派翠亚那种神秘,自信,张扬着自由的美深深地吸引。派翠亚很喜欢卡蜜儿,主动地向她表达自己的感情,卡蜜儿虽然对她也有爱意但却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她很难认同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同性之爱毕竟有所禁忌,同性恋是违反教义的,神不会救赎此罪。她开始进退两难。
一方面马丁给与卡蜜儿的是中规中矩的符合教义的平静生活,一方面派翠亚以她独有的魅力带给卡蜜儿一种自由,张扬的生活,她们一起乘上滑翔机,飞过落日余晖,飞越皎洁当空的圆月,浪漫而刺激。最终卡蜜儿也发现自己更喜欢和派翠亚在一起,于是她选择离开马丁,放弃神学院的职位,和派翠亚一同浪迹天涯。
同性恋作为一种违反传统道德伦理的禁忌之爱被大众所鄙视排斥,而本片则选择从宗教的角度来反映神学对于同性恋的歧视,以及对于人性的压抑,对于追求自由的束缚。片中出现的古板的牧师有着一种神学道义的象征,他不允许人们穿着略显性感的衣服或是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他以一种绝对威严的姿态注视着周围的人,时时刻刻的监督着他们。而卡蜜儿最终打破了这种束缚,在一场面试中她一直都回答得很好,但当问到同性恋问题时,她大胆的提出了自己对于同性恋的认同,冲破了神学的思想禁锢。
片中卡蜜儿的小狗一直处于一种隐藏的状态,仿佛一条暗暗的线最终收起了整部影片。片头小狗的死令卡蜜儿伤心痛哭,而片尾卡蜜儿在雪地里要埋葬小狗,自己却晕倒在雪地中,小狗竟奇迹般的复活,钻出雪地奔向远方,卡蜜儿也最终被救回。小狗的经历也象征了卡蜜儿的心路历程,摒弃了先前的生活,进而获得一次生命的重生,在雪的洗礼中,生命得到净化。
在拍摄卡蜜儿与派翠亚做爱的场景时,镜头闪回于红色的大床和马戏团两个女孩在高空秋千上的表演,两个女孩青春,充满活力,她们的动作舒展优美,象征了同性间爱情的美好。导演在拍摄中一直追求唯美的影像,奇异的马戏团场景,柔和的光照耀着女性的胴体,不是太过强烈,也不是幽幽的黑暗,隐喻同性之爱即使没有被大众接受也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肮脏龌龊,它是同异性之间的爱恋一样美妙而值得赞美的。
月亮,始终都是女性的完美化身,而这是一场月亮似的爱情。
当夜幕低垂,月光播撒大地,驱散了布满四周的恶灵……
3 ) In-Depth Thinking
这事儿换了哪个爷们都不爽,自家老婆(女友)跟个女人跑了!
这是这部电影的大概内容。当然并不至于如此狗血肤浅。其中穿插了对宗教信仰的深刻思考,对性向的探索,踌躇不前中追求爱的决心。
镜头运用很唯美,还算是一部不错的非主流。
4 ) 因为黑暗,才有星光
在网上搜索出来的评论有种完全搞错调子的感觉,其中把它看作借用主流电影的叙事结构只是颠覆了性别角色的观点尤为可笑。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根本不在叙事,它的情节性被隐喻的表达方式有意弱化了,这种隐喻的特点是用二元对立的象征,因此个人认为用结构主义神话学去解读是个路子。
主角卡密尔(Camille,派翠Patra说听上去象come here)本人就是神话学的教授,在神学院里(又是一组对立)。电影名称源自伯格曼的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当夜幕低垂之际,所有恶灵布满四周。。。。。。(这就是有网络的好处,串串)电影以死亡宣告开幕,死亡在神话和仪式里始终伴具有变化和重生的意义。小狗死了卡密尔无法接受把它放进了冰箱,死亡的不可解释造成了理性的混乱,从此冲破了勉强维持平静的外表撕开了一道口子,把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身体,土地与飞翔,稳定与流浪,种种矛盾对立倾泻而出。最后卡密尔在马汀和派翠以及他们代表的两极之间选择时,喝下浓烈的樱桃酒倒在埋了小狗的雪地里。要重生必须先进入濒死边缘,结尾处卡密尔看见夜幕一分为二,从其中照出了光亮,在派翠身体的温暖中她醒了过来。有趣的事,放片尾曲时小狗也从雪地里钻出来了。
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是卡密尔的问题(成为一个神话学教授必然受到严格的理性训练,我有此共鸣):我的身体在哪里?如果不在干净整齐的象橱窗摆设的家具之间,不在男性化的背心领巾后面,也不在马汀的身体和欲望下面,那么它在哪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要在其中一个地方找到自己的身体,就不会有这个故事了。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里的象征二元对立是人类解决意识和经验层面无法解释的矛盾的无意识机制。神话本身不能解决矛盾(没有什么可以消灭矛盾,辩证法更是把矛盾夸大了)。神话用一方与另一方互相转换(比如说那些人变神/神化人的故事)来表达对立的双方可以共存而不是一方战胜另一方。可惜电影选择的答案是一边倒(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自己编一个)但是撇开结局不谈,电影用舞台剧似的场景/人物服装/舞蹈/道具,用形式而不是内容,用隐喻而不是情节,带给观众一种无须思考纯粹用感官去体验领会的美。
5 ) 好看!
电影名称源自伯格曼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结语:“当夜幕低垂之际,所有恶灵布满四周……”。编剧/导演是一位女性,我猜想她大约一定是一位同性恋。
一部作品,作者是男是女是无法掩盖的事情。涉及到微妙的同性恋作品,其作者是直是弯也一目了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百合向动漫画也有男性向女性向,而《圣母在上》和《blue》是男性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女主角卡蜜儿是一位神学教师,相识三年的男友在同一学院教书。某一天,她钟爱的狗死掉了,她将其尸体放入了冰箱里。在洗衣店里她忍不住哭泣,一位女子派翠亚去安慰了她。这就是两位女主相遇的开始。
故事的设定非常有趣。卡蜜儿的个性温柔、严谨、脆弱,她有着一张善良而脆弱的美丽的脸,身份是神学的教师。讨论道德问题是她的功课。而派翠亚是一位黑人女子,马戏团的演员。黑色的紧身衣紧裹着她柔软匀称的身体,在灯影下表演着诱人的舞蹈,这是卡蜜儿第一次去找派翠亚拿回在洗衣店被拿错了的衣服时的场景。
派翠亚将卡蜜儿邀请到自己住的房车里,金箔和毛皮装饰着她的住所,流浪而艳丽,吉普赛女郎。圆底的奇妙酒杯盛着威士忌,在木桌子上轻轻晃动。派翠亚露骨地,直白地表达了对卡蜜儿的倾慕之情。
“我并非不爱马汀,只是和她在一起更好……”卡蜜儿对自己直言。在此之前,她的人生一成不变,灵魂微妙地束缚在她的躯体、她的日常里面。她有着同在神学院教书的男友,她继承父业献身宗教,她敬业而受到牧师的赏识。然而同样,她私底下喝樱桃酒,在牧师面前随意地(并非有意为之)谈起摇滚乐和性高潮的关系,她有着对于她的日常所并不贴切的部分,虽然被日常压抑,却依然停留在她的灵魂之中。这些东西被马戏团的波西米亚女郎所勾引起。
派翠亚像风一般,直率、热情、她穿缀满花纹和亮片露出整个背部的上衣,没穿内衣。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着装不穿内衣竟然有着如此魅力。这种魅力的名字并不是性感,而是自由。自由而寂寞的吉普赛女郎。
派翠亚爱卡蜜儿的慧黠善良与脆弱,她本能地被她吸引,在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为了再次相见她故意拿了卡蜜儿的衣服,且在自己的衣服袋子里留下来自己的名片。而卡蜜儿无由分辨地被派翠亚吸引,甚至说不出来这种吸引力来自何处,她的爱情是对自己既有生活的背叛,是对自己心灵的肯定,就好像影片开始的一样,女子在水中游着,却遇到了薄薄的一层冰。现在她开始叩击着冰层。先是因为死去的狗,继而是因为死去的狗而结识的女郎。
这女郎带她滑翔。虽然因此她扭伤了腿,却感觉很好。这女郎颠覆了她的观念。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有伤风化,不知羞耻,没有尊严。“尊严?有什么比和我心爱的人跳舞更加有尊严的事?”派翠亚说。卡蜜儿无法否定。她无法否定自己,虽然她是神学的教师,在面试时面对被提出同性恋的看法,即使明知正确答案,她仍然不禁为同性恋辩护。被派翠亚吸引,她微弱地抵抗着,试图从男友那里寻找新的东西。不过新的东西不在既有的生活里,而在派翠亚那里。她一方面被自己既有的想法束缚着,一方面却忍不住跑去找了派翠亚。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感情交锋。
“可是我为你深深着迷。”派翠亚直言相告,在卡蜜儿说,我们可以做普通朋友的时候。卡蜜儿的回答让我笑了,“没关系,我们是人,又不是动物。”
卡蜜儿天真地以为她可以抑制住她的情欲,以此来说服自己可以和派翠亚做朋友。她的话虽然绝妙,指向的论点却错了。
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是因为他们会因为灵魂相爱,而别于肉体。
马戏团不能在城市里久待。在卡蜜儿的男友提前回家,在空空的房子里发呆的时候,两个女郎亲密交谈,做爱。在毛皮与金箔装饰的车房里醒来,深红色的丝绒覆盖着她们。派翠亚抚摸着卡蜜儿的脸,倾诉爱意。她爱她的脆弱,爱她的慧黠,爱她眼底偶尔浮现的忧伤。而卡蜜儿甚至说不出来,她被派翠亚哪点吸引,对于她,派翠亚只是个流浪儿,然而她喜欢和她交谈,喜欢和她在一起。卡蜜儿直言相告,“我爱你”。
一成不变的古老城市和流动的马戏团,非常微妙,是传统的卡蜜儿决定一同离开,而不是自由的派翠亚为她留下来。
故事的许多情境饱含着隐喻,然而仅就拉片来说,也是个动人的故事。情节徐缓,故事饱满,音乐贴切,情境美好。尤其是几段床戏美丽得使人窒息。美丽的东西我觉得,在影响力上都接近诗,这个电影里的床戏美丽得像诗一样。
深红丝绒覆盖下的身体,缠绵与一对女郎的空中舞蹈的镜头交替。女性之间的爱与做爱密不可分,因为关乎灵魂。尽管我们有着平静的日常,有着并非不爱的男友,有着构成我们生活全部的自己的节奏与自己的步伐,我们仍然会在某时某刻,被强大的水流卷住带走,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过去。纵使抵抗也毫无意义。纵使你是基督教的教师也毫无意义,纵使你深信上帝,你也不能抗拒那股力量。或许那股力量就是上帝本人带给你的,呢?
世界,女性。在我的逻辑里,它们是一对反义词。灵魂,女性,这是一对近义词。世界,灵魂,很好,又一对反义词。神学与马戏团。男人与女人。牧师与吉卜赛女郎。爱情与生活。冰下畅游在水里的灵魂,尽管是薄冰。电影里的隐喻别去挖掘,诗也不能去挖掘。爱情也是。
两年前我看《蓝色大海》的时候,字幕翻译错了。真相是远桐对雾岛直言,“尽管你这么喜欢我,可是对我而言那个男人却更重要。”哪里也不能去了的她对还没有真切经历痛苦的雾岛说,“去东京吧。”
尽管是百合,这个故事噎住我的更多是关于青春的疼痛。在那个时候我单恋着一个人,对她的青涩的爱情与青春的疼痛糅杂在一起,使我好像被困在青色的麦田里,在没过头顶的高草里不断行走着,无边无际。
看这部电影的现在,我刚刚被埋葬了一段感情。其开始是有如在无边的荒原里行走被闪电击中了一样,命运的强大水流。我因此非常能理解一见钟情和这部电影。其结束呢,大概就像是不知不觉走到了悬崖边,自己还没弄清什么,就坠下去了。
现在我憎恨使我走到了这里的那个人。因为没法憎恨命运的强大水流。
当夜幕低垂之际,所有恶灵布满四周。是继续龟缩在自己的屋子里吗,即使你的生活已经出现了微微的龟裂,还是走出去呢,即使看不到出走之后的方向。鲁迅说,娜拉出走之后怎样?那将是一篇新小说的主题。等我知道了就告诉你们。只是夜幕低垂,而变动已经出现了,命运的水流将你卷住,现在是要出走,必须出走,只能这么做,没有别的选择。
即使坠崖之后,我被留在无边的孤独里。
跟着派翠亚离开之后的卡蜜儿,她的命运会怎样呢?她们能够长久地在一起吗?她们不会分手吗?观念、出身、教育差距如此巨大,只在灵魂的方向被牵系着,真的能抵挡得住日常的磨练吗?这些问题搁置不谈,只说一点。如果她们分开了,卡蜜儿还会回到她一直生活着的那个古老的城镇,去做她的神学教师吗?
——绝对不会。
命运降临在一个人身上,从内心到其生活,其日常,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瞬间发生。命运的这种降临,可以有许多种方式,以许多面貌。
在这些方式中,最为优雅而美丽的,无疑是点燃灵魂的爱情。
不过相对的(这与影片无关了),最为惨烈而流离的,同样是爱情。“因为我曾经爱过,却又失去。”派翠亚这样告诉卡蜜儿,在马戏团明天要离开这里,她们要分手之际。这句简短的台词,也给我了深深的震撼。
6 ) All good things go eventually
今天傍晚的天很美,我拍了下来,然后下楼就发现,美丽的云和夕阳都消失了,对旁边的LI说,
all good things go eventually
that's what i learned in a movie
"When Night Is Falling"
LI在读哲学,她说,everything goes eventually
电影里诡异的circus music,circus wear,circus games...i love them all...PETRA就是个精灵,其实我倒是有点希望结局告诉我们从那小狗开始都是她的计谋,一切只为遇到CAMILLE。。。
如果可以用有这样的邂逅和爱情,只要体验一下下就够了,我不敢奢望最后可以像她们那样。。。那太幸福了,对于现在的我,真的更想看到一个悲剧的结尾,那样可能我会更好受。。。不是说自己已经don't care了吗。。。怎么还是会复发。。。
i have to say this movie's incredibly beautiful,里面有太多我爱的元素,神秘,诡异,华丽。。。是不是我应该也加入这样一个CIRCUS,不过面试的时候我要表演什么呢,magic tricks of course^^
那高空双人舞好美好美~~~~~
适合夏天看,那里面的雪和冰和寒风都可以感觉到
黑暗中的PETRA有点像ANGELINA
“为什么神学家不喜欢摇滚乐,因为那些节奏和鼓点都和做爱类似。”教义只是让她们爱情矛盾性增加的一个点,卡密尔很漂亮,也很聪明,她心里有一团火,一旦被激发就会出现常人难有的大胆勇敢。反而派翠亚,看似大方冒险,内心则是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生活中也是这样
实在是不好下的片,尤其是字幕,呵呵。不过看完真的挺喜欢的,喜欢那片有雪的场景,在天空上看下面的房屋,马戏房里的手影戏,女人的歌声传来。觉得黑人mm演得更好,身材真是完美啊(片子实在露得有点厉害- -)马戏车队……真的感觉好像自己印象中的吉普赛人,热情、开朗、幽默、活泼有节奏的音乐、灵活扭动的身躯,一切都让人觉得有趣,房车啊……太口水了,里面的装饰也不错。如果哪天可以和你这样一起去天涯海角,无论什么都再不会重要了
神學老師跟著馬戲團走了。她說我抽大麻你干什么。她說那我喝櫻桃酒。哈里路亞。
很不錯,值得一看。韓國的《紅字》有對本片致敬。
导演痕迹相当重,转场的方式和剪接的内容无时无刻不让观众感觉到导演的在场。然而就是这样,这片子在情感的描绘上仍然真挚而动人。在性及含有性暗示的场面的拍摄上非常唯美。
【6.5】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很牢固的呀,哪有一辈子不变的事情呢?超现实的镜头让我想起了《温蒂妮》,只是《夜幕低垂》稍微克制了点。
看的是法语版,好像是第一回看魁瓜法语片
呃~后觉者样子是我喜欢的类型~那鼻子有味道啊……大半夜的看拉拉~蛤蛤~
小黑我怎么看到了苏珊赖斯的影子?演LES就如油画。
“好景总是不长”“因为我爱过,我又失去。”我已经不知道该相信我的直觉还是神奇的命运。我已经不知道要坚持什么了。那些指引,我真的读懂了么。余下我显得万分愚蠢。终于来到了故事外,意料之外的平静。歇斯底里的疯狂念头在三秒内被潜抑,我不知道后果会怎样。完完全全的置身事外感。我要遵循哪个我
camelle太迷人了!我喜欢里面的隐喻..不过略显沉闷..
保守却又渴望自由的禁欲系老师,热情奔放撩人的马戏团演员,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人擦出爱情的火花,忘我的沉迷其中,两人的船戏穿插着两位杂技女孩的空中舞蹈的表演,配上优美神秘的bgm,美妙而不失艺术感。结局he,总的来说是一部带有悲情色彩但又十分浪漫美丽的爱情电影。
Pascale Bussières像Wino Ryder吧,越看越像......熨斗舞是迄今我看過最SM的舞蹈!
拍呢隐晦了 或者是被删的重要镜头啦
三星半。前面不错,两个女人之间互相吸引难以抗拒的感情表现的很到位,初吻那段镜头构图拍的美,还有自我挣扎中到意识觉醒穿插的几段女主幻想和蒙太奇,只可惜后面节奏就乱了,最后收的比较快,还好结尾的超现实处理挺有趣
炽热的爱情遇上冰冷的天气反而有了更美的模样。
和谐的经典电影。种族,宗教,性别,如果再加上年龄,可以颠覆全部传统爱情观。两个对立的女子和谐到了一起,刺激到了我所有的潜在百合细胞。
两个女人之间爱欲流转,胆大惊动
喜欢派翠亚的笑容,喜欢她夜幕下神似安吉丽娜朱莉的侧颜,羡慕她们如月光般美好的爱情故事~当卡蜜儿一开始逃避的时候说“我们又不是动物,不能只靠本能吸引”,我想说的是不管爱的是异性还是同性,那都不是本能吸引,而应该是灵魂的共鸣~
男女主角都不堪入目,剧情也不是我钟意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