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在朋友圈看到大家纷纷发雪景的照片,才知道已然立冬,南国依然鲜花怒放。照片中朋友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雪地里跳跃,草还是绿色,被戴上雪帽的一片片黄绿色的叶子煞是可爱。我跟父母说今年下雪是不是太早了,树叶还没有掉呢!爸妈两人坚定地说,北方就是这个时候下雪,不早,叶子没掉应该是原本四季常青的树。我看着那疑似白杨树的叶子笑了笑,让他们二比一获全胜吧。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岁,父母在一旁也是幸福的事情。
最近看韩剧《人间失格》,讲的是陷入日常的泥沼的人们的故事。直到最后,剧中的人好像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四十岁想要一间房子两个孩子出版一两本书的女主,在最后一集仍然一个愿望也没有达成;失去父亲后便失去了人生方向感的男主依然做着代理工作。即便是配角,在超市工作的依然每天要应对顾客的各种挑剔,想出道的依然没出道,考公务员的不知道考上了没有。但最后,四十岁的富情从后辈手中接过想要做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开着玩笑说,我不用和别人竞争就能得到机会吗?后辈笑着说以后要竞争的机会很多。富情笑得舒展,像一袭清风拂过水面,那深不见底的黑暗它暂时隐匿了。晴朗的天,敞开明朗的心情可以让眼睛发现公交站牌处关于星空展的广告,于是有了最后和康宰在璀璨的星辰大海前的相遇。是的,什么都没有做成,但人走出了泥潭,来到了更加璀璨的地方,那是星空下的相遇,所以用了璀璨。
父亲去世,富情抑制不住痛苦的同时,回想了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父亲艰难地抚养她供她上了好的大学。为看病来到首尔的父亲不会做别的事情,看到房子租出去每天可以赚2万韩元的广告时,只能拼命地捡纸板、大晚上出去发传单,他说挣回一点是一点。我们很难为捡纸板这样的事情赋予意义,我们不知道这样的父亲做成了什么事,但他踏实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富情最后说父亲一直在言传身教,让她明白人一生中不是要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是要去做成什么事,而是要关注在做什么。做什么组成了我们的一生,或许大多数的人生都不值一提,过完一生,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好像一事无成,甚至糟糕透顶,那样的人生就是白活了吗?西西弗神话里,人总是不断推石头上山,二十岁时推着二十岁的石头,三十岁时推着三十岁的石头,永远有石头要推。《人间失格》中爸爸的吃苦耐劳和慈爱,婆婆的市井和善良,老公的多情与无情等等,都在推着石头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些一起组成了他们的人生。每个人都在挣扎,在选择,推着各自的石头前行。即便是知名演员郑雅兰,外人眼里光鲜亮丽事业有成,实际上老公家暴、出轨,因为利益关系只能睁一只眼闭一眼,甚至还得为其擦屁股、处理各种烂摊子,不敢承认有儿子,让其远在加拿大独自生活,真是无从回避的人生啊。但不管怎样,你都不能对生活耍赖、不能求饶,多走一步,或许又到了一片开阔地。
这就是生活吧!其中关于婚姻,富情对老公说他们都还爱着对方,愿意为对方牺牲,只是不喜欢对方了。喜欢,那种雀跃的、萌动的心情,能为生活带来色彩和动律的感受,能在四十岁还出现,真的是幸运呢。生活重新有了节奏,明亮开阔,一切都似乎没有变,但是天翻地覆。
《人间失格》中全度妍和柳俊烈的表演层次丰富,表情动作细腻到位,造型也很加分。柳俊烈挺拔俊朗的身材和行云流水的动作赋予了康宰站在人群中却一眼被看见的外形条件,立体的五官,宽眼距、单眼皮和厚嘴唇在他不笑时显示着疏离感,笑时又有少年气息。富情每每在父亲面前原本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声一声的爸爸时,那小女儿姿态,那绵绵的爱意和无处诉说的苦痛交织着,心底涌出的爱和痛都在她眼里闪现,每次都很感动。
一路走来,我都很怀念小时候。那时物质还没有现在这么丰盛,妹妹还曾经端着炒面粉一家一家地告诉别人,我们家在吃麦麸。当时的麦麸是给猪吃的,也还不知道有全麦面包这种高级的东西,仅仅是因为小麦粉炒熟后也是棕色,和麦麸一样的颜色。妹妹一路喊着,我妈站在门口无奈地笑着。但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我们镇种植的棉花价格很好,只要勤劳肯干,土地不会亏待谁。大人都是从曾经的苦日子过来的,很是珍惜如今的甜,干活也干得欢畅。小孩们衣食无忧,父母在身边或多或少地爱着,同伴们也差不多的条件,于是便无忧无虑地上学放学,看电视、看小人书、玩扑克、弹玻璃球、钓鱼、游泳等等,那时候的游戏很多很多,日子也老长老长,只是不知不觉。因为童年的滋养,因为在农村见多了大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积极乐观是我一向的底色。
常听有人感叹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小时候宇宙都是你关心的对象,大学后渐渐专注自己的专业,工作后聚焦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的成长由一个横冲直撞的星球变成一个由人操控的足球,最后成为一个生根的土豆,并钉在某个地方。年轻的时候,觉得人生就是大起大落,生活就是大开大合,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界限分明,用尽全身的力气就可以移走挡在眼前的大山,可笑的愚公还要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到了四十岁才知道,细细碎碎道尽生存,重重复复组成生活,人生真是历史长河中不足道的一瞬。但即便是成为土豆,也有人吸收阳光雨露,迎风跳舞,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同时也有人眼界越来越窄,被琐事缠裹得越来越紧,在黑暗潮湿的土地中挣扎着。年轻的时候,见到四十岁的人,觉得都是很可怕的大人,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喜乐忧伤,都修炼成了精,不动声色中暗藏各种玄机。到了自己四十岁,才发现自己内心还是住着那个小孩,喜欢奔跑的感觉,想遇到高兴的事能欢呼雀跃,遇到伤心的事能吧嗒吧嗒掉眼泪,只是假装的不动声色。
在四十岁的时候,有幸遇到了《人间失格》,四十岁的富情没有演绎人生爽剧,只是用勇气走出了困住自己黯淡的日常和晦暗的心境,来到高处的一片开阔地,霞光满天,眼底温柔无限。有时感叹自己的普通的四十岁人生何其幸运,很幸福地生活着,有些不合时宜的理想和追求,不时受到点小挫折,但是管它呢!天地之广,总有我容身之地;世事无常,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有时又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免太简单了点,没有做成任何大事。现在想来,每每经历一些事情,眼界会更开阔,心境会更加敞亮,即便是没有得到世俗的奖赏,那种成长的雀跃在心里扑腾,如同阳光下的树影在白纱窗帘上舞动,就像本雅明所说的光晕那样令人着迷。感谢《人间失格》中描写的普通人的伤痛和诗意,编剧作家金智慧女士想对那些渴望别人看透他的心的人说,“虽然你那样若无其事过着平凡的生活,有人看到了,还有我也看到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也能给人慰藉和温暖。
用小林一茶的俳句为此剧做注解吧。
小林一茶四岁失去母亲时写道:
“来和我玩呀
没有亲娘的麻雀
我们都那么孤单 。”
「小林一茶是一个四处蹭饭却懒得把自己的一无所有当作某种惯常苦行的人。」
“活着
便是花影下的
美妙惊喜 。
终有一死
是的,准备好,准备好
花儿反复叮咛 。”
52岁与28岁的菊结婚,他写道:
“五十岁过后第一次结婚
提着酒到左邻右舍通告喜事
既高兴又害躁
只能用扇子遮住头脸。”
婚后接连失去四个孩子,妻子菊在病痛与伤心中离世。他写道:
“恭贺日 不喜亦不忧 吾之春。”
“真希望 有人发唠叨 于秋暮。”
“露水的世
虽然是露水的世
然而,然而...”
病痛、死亡、穷苦、哀伤、衰败,爱别离,求不得,太阳底下人间的日常一幕幕次第铺开,日复一日。同样这个人间,也有无穷无尽的活力,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们犯错,相爱,失散又相逢,来来往往,做一些根本无从解释的坏事和好事。水泥森林比真正的森林更喧哗热闹,大都市要吞噬一个人的存在感,也相当容易,可能比猎豹吞噬一头羚羊更轻而易举。大世界里,小人物的喜乐伤悲没有一样是容易的,13集和14集的开头,编导分别借着两位父母的谈话和康宰代理服务客户父亲的感慨,用老年人的沉稳和智慧,淡淡地说明白了这个道理。
巴士车窗外的树荫绿得浓烈,有无限蓬勃生机,一个人去海边的路上,康宰叹着气,嘴角又带着温柔的微笑,像是看到的每一样景色都好得不得了,心里有了舍不得分享的甜蜜,连在座位上摸索一根牛奶吸管也令他心情愉快。镜头里海岸线风景的转场非常漂亮,绿树浓翠滑到蓝灰色海浪和阴雨绵绵白色沙滩,只两秒,又让观众陷入康宰动人的独白里,我们知道这一次他终于不再执着于父亲的决绝弃世,与17岁执拗的自己慢慢和解。生死是什么,也许到人类灭亡之日也得不到答案,但这种徒劳和挣扎,也是生而为人的闪耀之处。
富情像一个寻常下班的主妇,欣欣然买了草莓,拉开阳台门窗,暖风吹进来都是复苏的味道。她回了家,却不完全是为了短信里正洙问起阿爸的理由,其中的踌躇与犹豫,观众一望便知。是的,富情还有很多事没有解决,很多事还没有过去。高级病房里的惨烈场面堪比修罗场,在掀开一切的不堪真相面前,雅兰的熟练、忍耐和纵容,徐镇燮的肆无忌惮,志娜的天真做作,居然都在同一个镜头里简简单单展现出来。富情轻易看穿了志娜的悲伤,大概是有一点惺惺相惜,有一点心软,更不惜将自己的私事吐露。一边要处理和雅兰的狭路相逢,一边是自己处心积虑接近的一切的终于有了突破,全度妍演员处理这一小段对话的时候,平淡真诚带一点怯,所以观众更难猜测富情的心思。事实上全度妍在表演全程几乎都加了一点“怯”,这让富情的各种情绪都带着一种不确定性,吸引观众想要一探究竟。
人们对于自己的选择,越是内在缺乏笃定,就越倾向于从外界获得支持,钟训就是这样。面对感情和利益,就像面对纵横交错的棋盘,计算着,筹谋着,会带来什么结果。一切“把柄”都在他手上,而意外发现静佑的遗物又让他不忍和犹豫,也许钟训想要的只是康宰的理解和认同,他有意无意惹怒康宰,心里想着大不了大吵一顿就好了,兄弟、伙伴、朋友,仇人都行,总之什么关系都好,只要有些什么羁绊就好。强烈的情感都要耗费人大量的精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富情和雅兰之间冲突和恨意都能算是彼此恭维,只有无视才是彻底的侮辱,宣告对方的无关紧要。康宰的冷淡和不回应让钟训讪讪的,只能失落而回,而观众还未完全知晓富情和雅兰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边角细节都有,偏偏就像拼图还缺了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剧中的另一条感情线也大方起来,编导给正洙和敬恩的吻,特别慈悲。KTV里灯光流转,屏幕闪烁,麦克风里有一些虚无缥缈的歌声,衬托得这个热闹的地方寂寞如海中孤岛。背景音乐的歌词天衣无缝,两个迷了路的爱人,流着泪互相安慰,终于和解。还有他们日夜在心底埋藏着,却万万不能互相坦白的情话:“我一直爱你,我只爱你,胜于一切。我所做或不做的,都只为这个原因。”
矜持沉吟,端庄自制,世事洞明,智察秋毫,到了爱人面前就统统自动无效,古今如此,宇宙真理。钢琴背景乐叮叮咚咚,像溪水潺潺流过心脏,康宰的微笑和叹气越来越多,短信删了又写,手机和手掌直接长在了一起。在对待第一次心动这件事情上,康宰从不去想自己做不做得到,或值不值得做,他有他自己的原则和理由,只要应该,就不顾一切。康宰的微表情一直非常让人着迷,柳俊烈的表演是微距式的,呼吸、吞咽、眉头、眼波,与形体的配合都非常细腻,少年心事,患得患失,这样明明白白,这样无可辩驳。
而行色匆匆、车水马龙的街头,更像是个梦境,那是情人的视角,整个世界除了你之外,再看不清任何东西。人行道两头,走得又急又慢,等待是平静也是汹涌,就像彼此这样已经对望过一万次,又相隔了三千年。所有的遗憾在春夜温柔化解,我只为你而来,只专注于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真切的拥抱,一个小心翼翼的亲吻,我们在日日夜夜的思念交汇处,将爱意尽诉。
你说不必生生世世 只要夜来仍能念出你的姓名。“把你叫到这么远的地方,我却一个人回家,很没有义气。”“托你的福,我好像变成了不错的人,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家了。”“你可以不用回复。”
对不起。谢谢。李富情xi,我想你。
人间失格,也是一曲阴霾礼赞。人们心底所深藏的经历,故事,爱恨,野心,忧虑,恶意,软弱,坚定,欲念,绝望,从小溪汇集成了大河,一整部剧终于要慢慢成型,前期那些零散又带着谜题的剧情,陆陆续续被拼接得一丝不苟,只留了些关键的碎片还未回到原位。舍不得剧终,舍不得你,爱人啊,我将如何与你道别?
《人间失格》是韩国导演许秦豪的第一部电视剧。有韩国一流的编剧和男女演员加持,但是甫一上映,在韩国当地及中国收视率都不佳。
因为这样的豪华阵容,不得不看,从第一集开始,就立即明白了这么低的收视率的原因:与其说《人间失格》是一部电视剧,不如说它是一场漫长的电影;与其说是一部影视剧,不如说它就是生活本身。因为影视与生活最为区分的是戏剧性,时间的扭曲与重置,而《人间失格》没有。说它是有关爱情,但整部剧男女主角同框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另一个主题也许是抑郁症,但它超脱了“抑郁症”这个名称背后的西方心理学视角,既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不是人本主义。“爱情用来拯救”这个主题也非常含糊。再加上它的氛围很“丧”,这部剧由几场葬礼奠定了关于死亡的基调,中间也夹杂了一场婚礼,仿佛是把尘世的爱情景观和死亡的悲怆不加隔离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导致了一路走低的收视率。对于习惯性地想看点技巧、上点猛料、来点桥段的观众来说,《人间失格》会带来失望。
于是,每周,我会在一种期待的心情下追两集,追完之后又会告诉自己“依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进展,没有意外,没有戏剧。但只有无异于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里面无数的细节。它设置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剧情”:由全度妍扮演的40岁的李富情,在事业受挫、人生“一事无成”的时候遇到了柳俊烈所扮演的27岁的职业“角色代理人”李姜宰。如果硬要说存在什么剧情的话,他们一起在旅馆吃过几个橘子,一起爬过山,看过星星,乘过公交和电梯。除此以外,真的再没什么了。这样的剧,能有很高的收视率,倒是一个奇迹。不过,这样的剧,在彼国能找到投资和团队,也颇让人羡慕。
《人间失格》说的是痛苦。而且是含带着极浓重的传统的东亚文化气息的那种痛苦。
在传统的这方面,许秦豪的作品是一以贯之的。他是韩国这一代电影导演普遍有点左的风气中的一个异类。这些年看惯了李沧东、奉俊昊的人,对韩国电影始终有先入为主的青年义气的视角,这一代人为民主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如今普遍活在一个并未让其感到“得到回馈”的环境中。因而,当我有如预备喝烧酒般地进入“韩国影视”的时候,许秦豪却拿出了最普通的大麦茶。他是诗性的,是内敛和有耐心的。他对于传统文化的那种自觉,并非表现在镜头本身,而是在整个创作中,他选择的也并非是大起大落的人生图景,而通常是男女间近乎平淡的爱情纠葛,如“爱情四季”系列,导演的缓慢、清透几乎让人绝望,在《春逝》中,爱情淡淡地来,淡淡地去;在《好雨时节》中,导演渴望将对杜甫诗歌的理解放诸在一个东亚的爱情故事中。没错,是杜甫,当他在采访中说出他最爱的诗人是杜甫的时候,我仿佛明白了他一切的创作,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反创作”“反戏剧”,如此“无聊”地引人入胜,如此“平淡”而又剜心地痛,全因为此了。《人间失格》与导演一贯的传统视角相统一,不会因为它是一部电视剧而脱出许秦豪的创作序列。只是它既不是一场雨,也不是一个季节,它是横亘在东亚人生命里、俯视着压抑着的无常的痛苦。
一、东亚人的痛苦源头
在分析韩国影视的时候,“东亚”是一个最适切的地域。不仅因为它的狭隘,并且因为它指代上的模糊。而我想不到另一个框架可以放下诸如“儒家”“佛教”“民族性”“差序格局”……等等的内涵与标签。
而韩国又是“东亚”这个框架里特殊的一部分。这不仅因为历史上与中国母体文化的关系、政治上的南北分裂、受美国影响的现代化历程,还因为这些所有的战争与抗争,充满血性,充满惨烈,充满年轻人的死亡,而显得极为痛苦。这种痛苦又因为年轻而显得具有美感。这可是一个年轻人的抗争取得了成功的国家,而这与其严格信奉“入则悌”“父父子子”“尊亲”的文化背景仿佛无法调和。痛苦的断指请命、痛苦的仇恨与报复,使韩国从影视剧的角度折射出一种“自戕”文化。这和日本人的自戕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日本式的自戕,是菊与刀的忠勇表态,对象是天皇及其背后不可表述的神威,而韩国的自戕,更类似于绝望的请愿,是用左手砍掉右手,是改善社会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韩国文化和中国士子文化更为接近,它是基于一种人与他者充满矛盾的痛苦。
西方则不是这样。C·S.路易斯在《痛苦的奥秘》中指出,痛苦是因由灵魂的堕落、对神性的背叛而产生的,来自一个人的内部:“人的灵再也无法统辖人的本性,成了一位无能的君王,不只无能,还很败坏:它向人的心理和生理器官发送欲望,远远比这些器官向它反馈的欲望邪恶。通过遗传,这种状况在人类后世的一代又一代子孙身上得以延续,因为,它已经不单是生物学家所称的后天变异,它意味着一个新的人类种群的出现——这个新种群不是上帝的受造之物,而是罪恶的孽子。”基于新教所提出的“灵肉论”,西方语境对痛苦的解释完全是个人内部的一件事。因而西方处理痛苦也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机制,譬如临床心理学中的“ABC疗法”,通过将人的意念解释和调整得合理化而加以缓解心理问题。C·S.路易斯继续说道,“在整个医学界当中,没有什么疾病比慢性忧郁症更可怕。不过,大多数精神错乱者并不觉得难过,或者意识不到自己的病情。无论是哪种情况,一旦他们康复,他们几乎不会与患病前有什么区别,这一点是很惊人的。他们往往不记得患病时的情景。痛苦给英雄主义提供了机会;抓住这机会的人是如此之多,真是令人赞叹。”他基本上认为,英雄的行为就是英勇地正视自己灵里面的软弱、然后消灭之的行为,并且一旦这种软弱被驱散,就不会再回来,因为英雄已经“一次性、永远地”战胜了。西方也因此构成了“灵魂之旅”的文学传统,无论是哈姆·雷特的自我拷问,还是《神曲》的经历炼狱,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呕尽宿食”,救赎路径无外乎是灵魂的涤罪,是人与神、人的肉体与灵魂之间的问题。佛洛依德发明出“自我”“本我”“超我”,无非是基于这样的文化与文明背景。
东亚文明与之大相径庭。我没有统计过中国的古典文书中究竟有多少书名里是带有“镜”这个字的。但“镜”的确是东亚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西方的审美是“黄金分割”,东亚的审美则是对称、对偶,有阴有阳,万物祥和;镜,鉴也,集古典文学之大成的《红楼梦》,原名《风月宝鉴》,谓借风月之事讽世态人情,以盛写衰;鲁迅的老师,叫寿镜吾,真是一个最典型的中国旧知识分子的名字,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能够改善的自我,永远是因为我们首先“见”到了他者。《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将功夫的最高境界名为“见苍生”;《聂隐娘》中孤独的女剑客,由“磨镜少年”照见了自己的寂寞,并倾心于他;在道教中,镜子是重要法器,据说它能帮助道士们在深山中照见妖怪的原型,使自己避免魑魅魍魉的侵扰,也可以照见自己的内心,有利于正确认识自我,帮助修行,东晋道教大学者葛洪的《抱朴子》中,就记载了《四规经》《明镜经》《日月临镜经》等一系列利用镜子修行的秘籍……总之,“镜”的哲学意涵对于东亚文化影响深远,表明了东亚人视最本质的痛苦并非来自于自我的“灵”与“肉”不能同一,而是来源于自我和他者的张力。西方虽也有拉康提出“镜像理论”,但还是为说明自我内部的欲望与道德之间的永恒矛盾。
故而,我们可以说,东亚人的痛苦大多与环境有关。所谓的“礼”是与外界发生的关系,费孝通形容“差序格局”就像从“我”出发抛向水面而荡起一圈圈涟漪的石子,十分形象了。在《人间失格》里头,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外界、环境、他者对于这种特殊秩序下产生的特殊痛苦的巨大作用。李富情由于事业的失利,在公交站向父亲哀哭的一段,大概最能体现这种作用,她不是因为来自自己身体内部的道德失衡,而是因为经由父亲镜像般映照和返还的人生图景而感到愧疚,她说:“我恐怕要让父亲失望了,因为我可能过得还不如父亲。”这在西方人看来恐怕是不可思议的。我不是要制造某种东西方的对立。可是在很多的西方电影里面,哪怕是全篇讲述婚姻和生活不幸的电影里,也很难看到一个人由于完全是自己私人生活领域的失败而需要向他人抱有歉疚,没有,并且,在那种情况下人物反复强调的始终是“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不要为我感到难受”以及“好的,我尊重你的决定”“不要在乎别人怎样想”。一个是圈圈宕开的涟漪,一个是愈来愈深的转向自我,不得不说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选择。而原本是站立一侧的李姜宰,又经由富情的倾诉,想到他自己不也是“惶然、凄然地失败地活着”,产生了命定的共情,形成又一层镜像。我非常喜欢的年轻女孩敏贞这个角色,在剧里自称“女版李康宰”,也颇具“镜像”的意味,表现了她同样的孤寂和自赏。几场葬礼是此剧的重头戏。开头,就用正宇的死把整部剧笼罩在密不透风的死亡预演之中,这些想死的人:富情、姜宰、包括郑雅兰,都在他者的死亡中映射般地体味活着的难以承重。当剧情慢慢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富情和姜宰精准的互为镜像,在吃橘子的段落中,导演采用了工整对称的双人中景来喻示二人由此及彼的关系。富情的死点燃了姜宰的生,在缓步上山的路途中,在富情的陪伴下姜宰与年幼时不能理解和接受的父亲的死和解;他重返正宇的居所,想弄清楚正宇赴死的理由,他不仅爱上了富情,也爱上了她与自己相似的生命观,脆弱易碎而又渴望光彩熠熠。这部剧里的一切,正是讲述自我与他者互为观照的痛苦。
二、共牢而食的婚姻
李富情是一位已婚人士。在这部剧上映前,人们不禁充满了对“年下禁忌之爱”的诸种幻想,联系最多的恐怕就是《密会》了。《密会》让我第一次发觉到韩国影视所传达的价值观正趋于复杂化。你很难讲它宣传和弘扬什么,当好莱坞的模式让我们习惯于“拯救完地球回来爱你的妻子和孩子吧”的时候,《密会》这样的韩剧无疑让我们耳目一新:我们的心理是更加细腻、价值也更加多元的。这一点不仅不会妨碍艺术表达,还会有助于艺术表达。而《人间失格》相比《密会》更隐晦,后者“爱情是一种拯救”的主题在此被淡化了,爱情仿佛也很无奈,等等,爱情又是什么?你,和我,真的可以知道吗?
这是许秦豪导演的优秀,我赞赏他的创作观。他并没有像《密会》那样将女主原先的婚姻负面化地呈现。李富情的丈夫正洙,戏份很多,多到一个地步,我认为喜欢这个角色的观众和喜欢男主的观众可能一样多。当然,精湛的演技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正洙好像就是一位无功无过的普通丈夫,勤勤恳恳地谋生存,百依百顺地照顾家人。偶有和前女友的交会,也能把握分寸。他的台词不多,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发怔。面对富情的忧郁、孤独、不能交流以及通宵未归,他发怔,一边不忘记整理富情的牛仔裤,或者在水龙头下洗一把试图自我清醒的脸。关于他和富情的这个家,影片给得最多的就是他们的餐桌。正洙和母亲喜欢以茶几当餐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如图富情与父亲也喜欢盘腿而坐,以地面为餐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剧中另一对“夫妇”,开药店的顺圭和宇南,对他们生活的最多表现,也是在一个封闭空间里的对食。当然了,还包括姜宰母亲与继父,在半地下室的房子里,以一顿顿的吃饭的镜头,给出二者的婚姻关系……这些画面非常契合一个古老的提法:共牢而食。
共牢而食,是古代婚典中主要仪式之一。《礼记·昏义》:“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这里的“牢”指的并非牢狱,而是一只祭物。婚姻和祭祀、爱情与牺牲的关联,在这个词中得到了形象描述。再回到那个基本原理,作为东亚人的我们,往往不是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而是从形而下的行动中获得自己在世界上的价值定位,比如吃。以及和谁吃。事实上,和谁一起吃,谁就是你最心爱的人,就是你的配偶。《人间失格》里的李富情夫妇,很少是一起吃的。他们和各自的母亲、父亲一起吃得更多。这暗示了他们在人格上尚未成婚。但这不是因为他们离不开父母而造成的。无论是富情的父亲还是正洙的母亲,拍得很好、演得更好,有细小的缺点,更有令人感动和心疼之处,他们都是殷切地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会独立地拥有婚姻幸福的。即便正洙的母亲相对来说有些控制儿子,到头来还是因为儿子不懂得关心富情和岳父而敲打他。富情在场的时候,正洙总会接到母亲的电话,而在前女友面前,他挂掉了;富情抛下正洙来到父亲家里过夜,父亲仿佛是她最不会背叛和欺骗的一个人,甚至远在丈夫的地位之上,可是遇到姜宰之后,她竟也学会了对父亲撒谎。这是怎么回事?真的是因为他们的心智离不开父母,还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那样一种力量,可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离开呢?在宾馆那一段,导演似乎什么也没有讲,让富情与姜宰吃了整整一集的橘子。这样一种纯粹的共食,表明了来自于东亚文化根源的对于亲密的合一的最终体现——我们不讲爱不爱,我们只在乎吃不吃。我们说不出爱,我们一起吃饭。所谓的举案齐眉,举的是盛装吃食的托盘,而不是其他什么雅致的东西。因此,导演给出了无数的关于食物的细节,比如在天台上姜宰拿出的咖啡牛奶,比如富情从旅馆带回的过期番茄汁。除此以外还有关于食物、饮食的意象,最令人动容的是女药师回到家,看到自己心爱的茶杯被打碎,突然间失控,不仅因为那是她最珍贵的物件,更因为这打碎的茶杯让她想到了宇南的前妻是如何来到这里,和宇南一起吃饭、喝茶,以及发生争吵,这样一种属于婚姻事实内部的场景让她产生嫉妒和委屈。“一起吃饭”,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根本不能适应西方语境下那种放置在集体中的party或者自助。那样的一种相聚,有另一个令我们更为陌生的源头,就是在圣体前的相聚,就是以遵从耶稣的旨意共同食用恩典的古老命令。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和接纳的一种“共同”、一种“集体潜意识”,我们不拥有这种共有,我们能拥有的向来不是“上头来的”,而是彼此之间。
在旅馆吃橘子的那一幕,之所以带给观众如此美好的印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背景音乐。这部剧整个都以背景音乐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尤其在这一幕,音乐几乎是暴力地取代了其他视听语言,比姜宰的喃喃倾诉音量更大,更占据人心。在钢琴声中,他平实而诗意的倾吐,像溪水般潺潺地流经我们的心灵,正如此刻的音乐。富情睡着了,背对着姜宰,他看见她后背的一只未扣上的纽扣,随着呼吸一开一合。这无从倾吐的人生啊,这渴望找到同类的孤独的命运啊。姜宰闭上眼睛。橘子的甜与酸顺着咽喉,在人间的胃里压得实在而又虚幻。这时候我们才发现,真是高妙,因为这里仿佛也只能是橘子,只能是吃橘子。谁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一幕也很符合许秦豪对于诗歌、尤其是对杜诗的欣赏态度导致的创作美学。学界一直认为,《秋兴》八首在整个杜诗的体系中尤蔚为大观,其内倾的声音、音乐的思维、心理的逻辑等各个方面,与瓦雷里的《海滨墓园》和艾略特的《四首四重奏》等极其相似:都是从孤独的内省出发,沿着隐秘的个人经验的曲线,而非遵循理性的语言秩序,展开一系列抚今追昔的冥想。这些诉诸内心的独语,以主题的不断变奏与声音的交织变化而形成几个乐章式的音乐构造,用艾略特的说法,“与其说是‘抒情诗’(lyric poetry),还不如说是‘冥想诗’(meditative verse)。”无独有偶,《人间失格》标明了“抑郁症”的主题,而“音乐疗法”又是临床心理学对于心理疾病的疗法之一。在伴随音乐的空间里,在果实被品尝的况味中,人生的痛苦则被咀嚼和接纳,被缓慢地冥想,被深情抒发,看到这一集的时候,我感到,这已经不止是一部韩剧了。这一幕,本身也疗愈着我。
三、爱情只是一种传说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许秦豪,这样一个被公认最会“拍爱情”的导演,这次对于“爱情是什么”,仿佛很犹豫。这首先体现在他没有凸显男女主人公同框的戏份。整个16集看下来,富情和姜宰勉勉强强算是“谈恋爱”的戏份,可能也是迫于观众压力强加的,且加起来超不过一个钟头。他们和各自的家人、友人在一起的戏份更多。这其实很真实。所谓的恋爱剧,其实是把“谈恋爱”的部分单独抽离出放大给你看。但《人间失格》没有,更多的时间,男女主角要处理更多更艰辛的人生,哪怕在他们快要一起去“看海、然后回家”之际,富情却接到父亲的电话,不得不赶回去。或者是他们又在首尔相聚,准备好一个对酌的夜晚,却等不及买一趟烧酒的工夫。哈,可不是,酒,这种韩国影视中、东亚人生命中须臾不离的道具,在《人间失格》里竟然还没让二位主角好好喝一回,这何止是“扫兴”的问题。
姜宰,算是爱李富情吗?我想是有的。在他的居室一角,有一各“富情角”,放满了跟李富情有关的东西。可是他始终未做过什么坚决的行动,要去占据李富情这个女人。即便在今日韩国,恐怕也和中国一样,具体地言说“爱”大概也是罕见的。爱体现在占有,体现在打破自我和他者的鸿沟。然而许秦豪是一个极优秀的导演,这体现在他对意象的直觉的选择上。他选择了一只红气球。姜宰的爱,就是那只气球。在沉闷的几场葬礼之间,有一场婚礼,来到婚礼这集,镜头的色调转为明亮。百无聊赖的姜宰只身握着这只气球,随意穿走在婚礼的走廊之间,不在乎周围的人群,就好像他行走在无意义的人间,失去了为人的资格。柳俊烈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他只是动用一种姿态和氛围,就可以达到这一一种效果:即使镜头中始终有无数个人,你也会感知到他的孤单。其实《1988》里面也是这样,甚至那还是一部喜剧呢。我真想不到现如今还是有不少观众会以貌取人,只停留在演员“不够好看的容貌”上。要我说,他所演绎的那种孤寂,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东西之一,也是我喜欢电影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一层演绎,我当然不会认为,李姜宰比柳俊烈更值得爱慕。是的,许秦豪导演真正做到让我们爱慕这一个个的角色,那其实是许导酝酿的诗意的心。气球是飘忽不定的,气球也是希望被牵住的。这就是李姜宰。在那一刻他被一个女人牵住,而有了生活的理由。你可以说这很可能是一段爱情的开端吧。但爱情要包括的可能比牵掣更深。比如情欲。许导没有回避这一点,而且表现得太过高超。除了那一粒未扣的衬衫纽扣,还有康宰视线下富情磨损的脚后跟。我最喜欢的是高山上帐篷里的那场戏。在本剧最暧昧和最小的一个封闭空间——帐篷里,康宰试图抚摩富情的耳垂。这恐怕是他试图占有一个女人、也即试图爱的开始。在被他称作“南瓜马车”的这个空间里,以假扮他者为生的康宰第一次想要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里又是一个镜像般的双人中景,情欲的张力达到了极致,有一共两处光源在黑暗中闪烁:戒指和珍珠耳环。我再也想不到比这更精准、更含蓄、更美的镜头语言了:那闪烁的光彩,仿佛是富情在说,我也有情欲,但我也有苦衷。康宰停止了抚摩。那一瞬间,被风撑满的帐篷般的我们自己的内心也趋于空明——得到与失去,都是一种充实。爱情的探讨,本质上并不重要。在很多其他表现爱情的影视中,作者仿佛是已经言明了他懂得爱情是什么,基于这个前提再给出故事;然而在《人间失格》里,爱情仿佛只是一种传说,是康宰触不到的星星。比爱情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经过我们有可能爱上的人的双眼,经过“岁月篇章的瞳孔”,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镜像,并确认了自身。在上山的途中,他借由对富情的倾诉,找回了自己遗落在此处的东西,说出少年的自己内心的隐痛,这真是绝妙的隐喻——当你找到了痛苦,你才能获知欢乐。
而富情,是爱李康宰的吗?随着她的躯体在尘世恢复温度,往日遭受的一切不幸开始被表述,这一切悲哀表述以父亲的死作为至痛的终结——是终结,也是通往自由。曾经,父亲因为放不下女儿而放弃了轻生,从此他们父女的命运相系,背负着彼此的沉重佝偻前行;只有其中一人的死才能导致另一人的重生,这世界再也没有父亲了,而李富情也终于开始作为她自己而活着。与之相对的是,康宰的父亲虽死于多年以前,但始终不能放下的康宰,事实上也背负着这一份父亲的生命而苟活。这与西方的“寻父传统”是多么不同。这好像是在说,我们,只有摆脱了那阴沉、巨大地俯视着我们的存在,才能真正存在。离开了父亲的富情,可以有多大意义的自由?也许导演足够温情,给了观众一个满意的答案,尽管藏得如此隐晦——在最后一集,富情出现的时候,仿佛已经没有婚戒了。可是这仍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富情和丈夫那一场令人难忘的对话,他说:“我可以为你付出我的心脏,但我们不喜欢彼此了”她说,“我可以为你牺牲一切,但我不再爱你了”。这是非常东亚式的表达。爱,可以为之牺牲生命,难道还不是爱吗?这恐怕是西方人最诧异之处了。因为基督教语境下的“爱”正是神的儿子在十架上献出生命。可是,对东亚人来说,还保存着一份“爱情初心”,希望爱情尽可能地与真实脱离、希望爱情从未在场,永远在别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爱情事实上是我们得不到的。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侧面地书写关于爱情的或是浪漫或是奇诡上天入地至死方休的想象,却不愿意谈论“爱”本身。我们仿佛是明白,爱情只是一个传说。很奇怪地,李富情在爱上康宰以后,却在第一时间删除了他的联系方式。这与“爱就要得到”相违背。事实上,爱就是得不到。反过来说,李富情与丈夫、丈夫与前女友……等一众男女,都是被导演放置于俗世这个巨大背景中的内敛、含蓄、脆弱、伤痛、孤独的东亚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小儿女的情感纠葛,绘成了导演关于爱情传说的似有却无的探索。在晨曦中,富情与康宰的背影有着不真实的暖意,在星河下,富情与康宰的单薄身影被星光安慰。当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传说是否能在这真实宇宙的讲解中得到奇迹的印证,是留白的。最后一个对视,也即最终定格的对称的镜头,除了那对偶的、生机的、人间祥瑞的美,什么也没有讲述……
很久没看韩剧了,这几个月里看见很多博主自来水地夸奖这部剧所以看了起来。 从前我对韩剧的偏见似乎是大量的糖精和狗血,但这部剧并没有,进展缓慢,情绪略显压抑,台词偶尔抽象有无痛呻吟的嫌疑,但却总能准确打中我的情绪点。一路看到最后,我感到我和剧中人一样,被救赎了。 【众生皆苦】大概是它的底色,【爱】就是它给出的答案。 一、只有那种人,才有资格吗 人间失格,顾名思义来自太宰治的名篇,意思是【失去做人的资格】。
虽然潜意识里都知道,既然诞生在这个世上,你就有存活下去的资格,只是活得好或坏的差别而已。但偏偏就是这活得好或坏的差别会让我们忍不住怀疑: 活得“好”是不是才是真的活呢,活得“坏”是不是就不配存在于世?如果事业成功、家庭美满才是人生这场比赛里“好”的标准,一事无成看不到希望的我还有必要尽力一搏吗?还是直接选择退赛来的痛快。 太宰治的结局是他夺去了自己做人的资格,和情人一起坠湖。而这部剧一开头,便和太宰治本人建立了一次互文。第一集以男主朋友的自杀开始,死因判断是他和一个女人相约乘车坠湖自杀。这大概是编剧刻意为之。
虽然以命案开始,但它并不是走悬疑片的路数,而是用一个无人问津的自杀事件引出后面牵连的一个个遍体鳞伤的人。 女主李富情,第一集出场就因为在高级公寓的浴池泡澡而被那里的有钱住客奚落投诉。为什么被投诉呢,因为她只是那里住客的钟点阿姨。
取这个名字是因为父母希望她金钱情感都能双丰收,成为“多情的有钱人”。而已经四十多岁的她因为前一份工作里遭遇了各种不愉快的事情辞职,从出版社作家变成高端家政妇。就这样瞒着家里人做着家政的工作。偶尔会给前一个雇主——无良演员的社交媒体下留恶评。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她在社交媒体上却极尽恶毒之言诅咒那位知名演员。
丈夫比她小五岁,做着超市食品负责任人的工作,夫妻俩似乎特别疏离,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很爱插手的婆婆,老公特别听妈妈的话。
心情不好的一天结束回到家里,收到了警察署关于她在网络留恶评的传票。刚巧碰上婆婆在家,大概婆婆语气不好,多问了几句,富情便没忍住爆发了,一向温柔的她居然和婆婆大吼大叫,还把传票都撕了。
然后她出现了抑郁症很常见的低迷状态,懒得说话,懒得回应,更懒得吵架。但其实心里有好多恶毒的、难听的话可以说,什么规则、什么礼貌似乎都不重要了。
看到后面你就会理解富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她先是经历职业上的希望缺失,看到了太多人性的阴影,遭遇职场pua、暴力对待。她的努力和善良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
然后经历生活中的希望缺失,老公精神出轨,流产。种种不幸都让她对人性、对这个世界、对所谓的规则和标准产生了怀疑。当然年龄也一定是很重要的压力因素。想起前几天看见微博上有人说了一段话,大意是:“当你年轻时,即便你什么也没有,你也知道自己来日方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你如果没有成长,你会感觉失落,因为你知道时间给你的希望在不断收缩。”
因此她一年前甚至考虑过和网络论坛上的人一起相约自杀,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只能这样带着千疮百孔的身心继续浑浑噩噩过着日子,不知道如何解救自己。这就是富情的困境。
再说说男主,他叫李康宰,没有正经工作。因为长得帅,脑袋灵光,业余做一些高级应召类、代理类的兼职,也就是偶尔有偿陪富婆们逛逛街吃吃饭,扮演一下你生活里缺失的某个角色。
他乘上一个又一个南瓜马车,奔赴一个又一个舞会,可是当12点钟声响起,总是只留下他一个人还在原地,什么也不剩。
其实康宰之所以做这样偏灰色地带的工作只是因为它来钱快。他家境一般,爸爸早年去世,妈妈和男友住在类似《寄生虫》那一家的地下半层的房子里。他过怕了穷日子,只想快点赚钱,改善家里的生活,所以就入了这一行。和一些同样没有正经工作混迹社会的朋友过着有一天算一天但表面还算精致的生活。
过一天算一天不可怕,就好像他的另外两个朋友甚至还能有些自得其乐的趣味。最可怕的是,你太清醒。就像人们总说老去不可怕,但清醒着老去是过分痛苦的。
清醒,所以能感受到这种生活对自己的一寸一寸消耗,所以能感受到五脏六腑好像逐渐被掏空,所以能感受到世界的意义一点点消减。清醒,所以知道这种生活的不可持续性,清醒,所以还不知足。
而从一些片段可以猜想到,康宰之前能攒下很多钱很可能是常年陪酒,甚至做一些皮肉生意赚来的。
或许某一日他突然觉得不该再这样堕落下去了,他再也无法忍受了,所以他开始珍惜羽毛,努力地往反方向走,只偶尔做单纯的代理工作。
只是人一旦堕落过,那段过去就会无情地一直盘桓在你的世界。挣扎着挣扎着,却又不得不回到声色场陪笑作乐。渐渐没有力气去改变了,反正也找不到意义。挣扎、失败、挣扎、失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在这个怪圈里,就是康宰的困境。
康宰偶尔也会自问,“我是从哪里开始走错路的呢?”富情也说,“到底是什么把我变成了这样。”想起美剧《女佣》里经历各种挫败伤害的女主Alex也是类似的表达:“I’m not sure what happened to me.”
当你已经身处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回头看往往就会发现已经看不到清晰的节点了,不知道错在哪一步,也不知道从哪里能继续开始。 渐渐的,无论是太过疲惫还是太过绝望,“既然这世界想要夺去我的资格,那就夺去吧!”这样的念头会偶尔出现。
反正“按照世界的规则生存下去,只有那种完美的人,才有评判这世界、责难这世界、愤怒和绝望的资格。”主人公们便一次又一次堕入这样的至暗领域。
你或许会说:富情毕竟是高学历,就算被辞退了肯定也能再找到工作啊。康宰那么聪明,就去好好学习,未来肯定有很多机会啊。何苦在这里搞得这么压抑?
可改变说来容易,有时候在阴影里呆的久了,即便走到了太阳里也会时不时打一个寒战。这部剧讲的大概就是他们从阴影里开始慢慢走到太阳里的这个过程。
二、亲人的羁绊,心里有水潺潺流过
唯独让富情心软的存在是她父亲,或许父亲是她觉得自己还有资格为人的最后一丝寄托。其实在她年幼时,母亲抛下他们父女离开,那时父亲就想到了自杀,但因为放不下女儿所以没有那样做。兜兜转转到了四十年后,女儿也因为父亲的存在而感到对这世界还有留恋。
富情的爸爸每次出场都引得我想哭,完全演活了一个有轻微痴呆但是全心都是爱女儿的普通爸爸的形象。第一集里,她情绪崩溃后回到爸爸家寻找一些安静和安慰,富情跟着父亲捡纸箱时,忍不住心痛父亲不该做这样的事情,不会怕丢人吗。可是父亲是如此坦然:没有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可也因为这是自己最爱的亲人,要对他说出自己的失败、脆弱才格外艰难。因为害怕辜负他,害怕让他心痛。全度妍第一集这一段就封神了,她的一双眼里完全装下了所有的情绪,小心翼翼、自我嘲讽、委屈、感动。 渐渐的,富情的情绪终于有了一个发泄口,她开始完全交出自己,开始倾诉那些她无处倾诉的悲伤。终于,哭了出来。
而爸爸是那么的包容,这一段爸爸的话或许是可以作为教科书范本的父母应该做的回答。我可以预见的是我自己的家长或身边很多家长会第一反应对孩子突然的脆弱感到不耐烦甚至气愤。
可是富情的爸爸没有因为女儿的负面情绪发泄而抵触或指责她,或许他也不太理解女儿为什么会这么难过,但他没有做任何负面的回应,而只是温柔地安慰她、鼓励她,他就好像一双大手稳稳接住了从空中坠落的女儿。
这一段很戳我的泪点,大概和我自己当时的处境太类似。有时候虽然有亲人关爱,但好像他们都不真的懂自己。而我的失败脆弱对他们似乎也是一种辜负,所以往往会更加感到自责从而封闭自己,苦涩自己吞下。
记得有一天我和我妈一起散步时聊到我的性格成因,她主张性格应该是个体自身去塑造,aka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就应该是什么样,因此她希望我能改善自己的性格。然后我开始回忆到她小时候对我说过的一些很重的话,解释她和爸爸比较火爆没有耐心的脾气对我的性格必然有一定影响,所以我多数时候倾向于收敛情绪保护自己。
说着说着我俩之间剑拔弩张,因为我妈显然不愿意去承认她的育儿方式有任何错处,不断否认我的说法,其实我也并没有想让她认错,只是希望她知道这对我的影响没有那么容易由我自己去后天消解。就这样我说到情绪激动时开始有些哽咽,我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发出不耐烦的声音,啧了一下嘴。那一刻我就知道对我的父母而言,脆弱、忧郁是不被欢迎的,这种情绪对他们而言就像传染病一般避之不及。
所以富情的爸爸十分可贵。女儿崩溃时,女儿隐忍时,女儿欲言又止时,你以为他年事已高没那么敏感了,但他似乎总能凭着做父亲的本能察觉到女儿的变化,他不会评判她,只会牢牢接住她的情绪,做一个稳定的靠山给她支撑。
虽然他不知道女儿遭遇了什么,也无法给她任何建议,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她知道她是被爱的,是有人为她骄傲的,她是多么好呀。所以最开始富情只有在和爸爸在一起时才会放松笑出来,露出有安全感的表情。
康宰和富情有些相似却又不一样,富情好歹还愿意在父亲面前吐露心声。康宰则是对亲人都设有很重心防的一个人。
康宰在外人看来算是口齿伶俐,阳光、混不吝的性格,和富情在一起也一直是他说话,在朋友面前似乎也总是那么机智又干练,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让他烦恼。但他和唯一的亲人——他的妈妈在一起却总是压抑、不耐烦,不想说话,即便他心里很爱她。妈妈也说总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祝他生日快乐也只敢默默删掉输入框里“爱你”这两个字再发送。
其实直到遇到富情之前他都是一个很封闭自我感受的一个人,他有他的脆弱、焦虑,但他几乎不会表现出来,也不会和任何人说。对待妈妈,他渴望去关爱却又想逃离。但亲人的羁绊就是如此奇妙。和富情的爸爸一样,康宰的妈妈也总是能感应到儿子的心情和际遇,在儿子撒谎说自己去参加生日派对后,她并没有拆穿,只是过了一会淡淡问你是不是回过家了,因为你身上有我很喜欢的香皂味道。
无论儿子再怎么傲娇寡言,说一些带有嫌弃语气的话,她都不在意,她似乎知道这些都是儿子的伪装。再厚的盔甲也无法阻挡一个母亲靠近儿子的心,所以她永远都是亮着星星眼,看着康宰问东问西。
如果说富情的爸爸像一双粗糙厚重的大手接住坠落的富情,康宰的妈妈就像一条温暖的围巾总是包裹住浑身是刺的康宰。
康宰说:明明在家,却总是想回家。因为在妈妈身边,所以不能去见妈妈。 这句话看起来逻辑不通,但或许也有很多解读办法。我个人感觉,“家”和“回家”,“妈妈”和“去见妈妈”,前者都是实际的存在,而后者都是愿望。因为在现实中已经达成了愿望的目标,所以无法再去实现这个愿望。
而为什么会有这样听起来自相矛盾的想法。我只能说,关于亲情,人有太多复杂的情绪。最近越来越觉得,有时候人向往的其实只是亲情的美好符号。不在家的时候想念的情绪可以如此强烈,家仿佛是遥不可及的灯塔。可是真正回到家人身边了,却发现日子也不过稀松平常,该存在的压力和创伤依旧存在,甚至有数不清的烦恼纠葛,这才发现家不全是幸福和爱。因此回家的愿望虽然达成了,但心里似乎没有多少满足的感觉。可是分离的时刻总会到来,即便回到家也很快会变成过去式,再怎么珍惜当下也抓不住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心里撕拉拉豁开一个口子,潺潺有水流过。
或许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脑袋里想着“回家”和“去见妈妈”这个愿望本身就是最幸福的事了,因为你知道你永远有一个退后的余地,无论它是好是坏。大概,我们永远在朝着那灯塔奔回。
三、我只是想和你呆呆地待在一起,这就够了
虽然一事无成,可人还是会本能地寻求同类。是否有人也和我一样呢,是否有人能理解我呢?只要能找到一个与我相知的人,一起相互扶持走一段路似乎也能算是成就一件了。在这条路上,救赎不是目的,而是意外达到的结果。
从富情和康宰第一次相遇,就可以看出康宰不是主动会和外界建立连接的人,和富情爸爸虽然住同一层,但对于他们每次和他打招呼,他都从来不回应或者根本没放在眼里过。而富情对周围的世界反而是一个更开放的态度,会主动和康宰打招呼,也会主动给邻居家的孩子草莓。
这或许也和两人的阅历有关,康宰少年时期丧父,对他的打击很大。外加之前混迹声色场合,来来往往的人多是酒肉关系,导致他对外面的世界习惯性保持封闭冷漠的态度。而富情之前有二十年职场经验,并且因为和明星一起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形成了她成熟亲和的对外姿态。只是富情虽然在外人看来或者说她曾经就是如此成熟亲和的一个人,她的内里其实已经开始分崩离析,抑郁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在老公和婆婆面前总是暴露出自己最糟糕的样子。
比如有些事明明多说几句解释一下就好了,可是往往她什么都不愿意说,任由误会和情绪的积累,最后才爆发。有时候我感觉她甚至是故意为之,眼睁睁看着事态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心中反而有种破坏的快感。
她对很多世俗理智的条条框框已经不太放在眼里,完全由自己被情绪主宰。比如因为帮助别人得到了一个蛋糕作为回报,虽然这个蛋糕成分不健康,她也抱着执念的心态想好好吃掉,所以格外看不惯老公对蛋糕质量的挑挑拣拣。
一些刺激到她的点,一旦被提及就会立马甩脸子,完全不会为了面子装下去。比如婆婆,比如前雇主郑雅兰。
这每一条累加起来,都不是亲密关系里很好的沟通习惯,只会把身边的人越推越远。但陷在抑郁情绪里的人是顾不了这么多的。
富情的老公其实算是一个性格很好、很温柔的人,在妈妈说媳妇有精神病时会反驳她,在老婆崩溃不想说话时,也不会逼迫她。他俩之间的关系算是亲密又疏离,两个人毫无疑问是对彼此有信任和依赖的,但是在沟通上其实各自都有自己封闭的世界,经常是你不知道我怎么了,但我也不想知道你怎么了。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后天发生的各种风波,不如说是从一开始他们就选择了这种相处模式——孤岛和守岛人。不用靠得太近,我只是看着你就好了。(很水瓶的关系了。)
所以富情的老公算是爱她但又不懂她。这不能怪他,做抑郁症患者的家人不是容易的事情,剧里的他已经算做得很好了:能尽力保持自己情绪稳定,维持正常的工作节奏,同时还能去尽力给她以关爱呵护。所以情节发展到后面,他们明明都在吻着婚姻外的人,却让人无法责怪。
这件事有多难,如果我不是自己亲身体会过或许也无法想象。在照顾病人的基础上,还要去理解和共情的话,对于一个没有抑郁情绪的人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且不说情绪积极的人本身就很难去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即便真的他能去理解和共情,代价也很可能是和患者一起掉进情绪的黑洞,最后一家人都抑郁。
但以我自己的感受来说,只是呵护和照顾确实很难真的让抑郁的人走出困境。虽然身边的人给了她关爱,可他们不能真实理解她的敏感脆弱和痛苦,而能理解她的人,必然也是一个和她一样堕落旋涡里的人,这个人很可能也是世俗上的失败、空虚、被排挤、不被认同,很可能也无法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情绪价值,但她终究还是渴望有人真的理解她,渴望所谓灵魂契合的人给自己的陪伴,渴望一起在”失去做人的资格“的混沌地带游荡一会儿。即便天亮后南瓜马车就会消失。
所以她凭直觉在公车上拉住了这个人的袖口,开始了他们的故事。他们都太久没有遇到家人、同事、朋友以外的人了,完全是凭着直觉去靠近、去触碰,任何标准都不再奏效,只是人类和人类。
如果说前几次相遇都是康宰在单方面了解富情的世界,那在婚礼外的那一场戏算是他们第一次双向建立了惺惺相惜的联系。
通过丈夫和同事的对白,他们了解了彼此的窘迫和不被理解,一句话都不用说,只是眼神交换就让他们懂得了彼此。
之后富情又一次次主动向康宰发出讯号,与他保持联系。一次次主动说话,示好。慢慢走进了康宰的世界。
富情让康宰感到好奇,原来拥有他渴望的美好符号的人生也是这么悲伤。康宰也让富情感到好奇,原来一个看起来这样不羁的人也有隐藏的苦痛。
毫无疑问他们之间是有默契的。在老公只是觉得自己总在闷闷不乐生气时,康宰却能看出富情的情绪根源是悲伤。在老公嫌弃她带回来的蛋糕时,康宰却把她爸爸送来的这块蛋糕当作宝贝拍照留念。
但康宰一开始也并不理解富情极致到想要放弃生命的情绪。他们的“丧”和“悲”或许有相通之处,但康宰对生活依旧是抱有希望的,富情则是屡屡触及悬崖边缘,仿佛风一吹她就会坠落。康宰不明白,也不希望她这样,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朋友已经这样离开了世界,他出于种种情绪本能想要靠近她,尽自己能力地去帮助她、挽留她。
于是他接受富情的代理请求,陪她在宾馆里呆着,只是呆着。“和那种没有疑心,没有期待的人一起,呆呆地待在一起。”“只想在不是家的地方待一会。” 有时候家虽然给我稳定的关系,但那好像不够呢,我总是像野兽渴望血液一样渴望着新鲜的色彩,哪怕只是看一眼,碰一下,从此再也不见都可以。想起《水牛城66》里,一样的男和女,初次相遇的陌生人,在酒店相依相偎。
这种情节总是让我很迷恋,马未都之前在《圆桌派》里说,“我们今天被感动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最亲近的人,而是那些素昧平生的人。”一个默契的陌生际遇给人带来的治愈总是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当然如果这其中还参杂着浪漫吸引,就更性感了。
最近听了一档关于抑郁的TED,里面提到一个抑郁农民的故事,帮助他的人并不是一味要求他去想办法改变,而是说"We're here as a group to pull together with you, so together, we can figure out and fix this problem."“我们是来和你一起努力的,我们可以一起解决问题。”
虽然说到后面的例子会感觉有些不太恰当,但康宰对富情的帮助就是采取了这种表达。比如康宰突然问:下次如果偶然相遇,要不要一起去死?我觉得他问这句话并不是真的想和她一起轻生,只是他已经知道女主的轻生经历,所以抱着关心她的心情想确认下她是否还有这样的念头。
而且他这样的问法很巧妙,既不是“你还想死吗?”也不是“你为什么想死?”。“要不要一起”,虽然很消极,但言下之意是,我想陪着你。
在酒店,他们俩也没有讲很多,但理想中真正的沟通、对孤独感真正的消除,不一定是说了很多话或者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而是一瞬间超越生死的理解。我感觉富情这时第一次露出了“终于我不是一个人”的表情,她似乎真的释然了那么一刻,总算是有人懂我的,我可以睡个好觉了吧。
Btw第一次看到有女演员会在剧里频繁以这样完全自然挤压状态的侧躺模样出镜,人间失格应该算是第一步女主侧躺出镜这么多而且还这么美的影视作品了。
四、最后的最后
其他的情节我就不多说啦,希望大家都去看这部剧。有太多太好的细节。最后随便写写这部剧给我个人带来的思考吧。
虽然主角们都是因为达不到金钱、事业这些维度上的【世俗标准】而感到个人价值的【贬值】,进而觉得自己【失格】,但潜意识里他们也知道并不是那么简单。这部剧的创作者用其他角色的叙事让我们看到,那些达到【世俗标准】的人也没有过得很快乐。其实所有人的【失格】根源不是没有达到【世俗标准】,而是因为【个人标准】或短暂或长期的模糊和坍塌,【世俗标准】只是诱因罢了。
人活着,无非外界一杆秤,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当自己心里这杆秤开始动摇,支撑自己的底线就岌岌可危。当这层底线开始消解或者被剥夺,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甚至讨厌自己。所以往往不是世界剥夺你的资格,而是你自己。
最近看综艺,总看到有人说讨厌自己,(就是《哥哥》里的张云龙、言承旭),有的发言我总觉得不乏有作秀成分。但不得不说,有时候人对自己最为残酷。自洽近些年变成一个如此走红的词,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内卷的时代里,太多的失败失意导致人们很难对自己建立自我肯定。而太多的年少成名、一夜暴富也导致人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越来越焦虑。
一事无成、厌恶自己,都是自我实现的寓言,掉在这个漩涡里只会真的等到事实成真的那一天。所以还是要拼尽力气抓住外界的任何一点善意和阳光,帮助打破这个寓言,慢慢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
或许只要能拿到一份有收获感的工作,无论赚多少钱;能帮到别人,哪怕只是举手之劳;能爱人,能被爱;能找到自己有那么点点喜欢的事情。只要有一丢丢希望就能赋予人或多或少的【资格】。再者,学会知足。只要心里能感到满足,就好。何必太过挂怀【世俗标准】。
然后是抑郁这件事。抑郁中的想法毫无疑问是消极、黑暗的,人们往往避之不及。经常听见一些成长方法论的博主说:“要远离负能量的人“,“远离释放负面情绪的人。”当然人都有自私的权利,这种话有它的道理在,只是这种表达会很刺伤抑郁的人,或许你所说的“负能量”不是专指抑郁情绪,但现在在中国,人们对于depression还很难做到正视和包容,这种说法会加重人们对于抑郁的误解。
我只希望我们对于出现负面情绪的人即便不理解也不要伤害。在自己状态好的时候试着多给身边不开心的人一些关爱。在自己状态糟糕的时候,就保护好自己就够啦。
我自己这几个月也经历了好几次糟糕的状态,有时候感到呼吸困难,有时候哭到停不下来,但所幸最近也慢慢活了过来。要相信一切会过去,要耐心等待。这期间或许会有很多痛苦,或许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但还是要有希望。和富情一样,多去捕捉外界的善意。多去太阳里走走。
当然如果实在想放弃,也没关系。
还是那则TED里说的:If you're depressed, if you're anxious, you're not weak, you're not crazy, you're not, in the main, a machine with broken parts. You're a human being with unmet needs.如果你抑郁,焦虑,你不是软弱,也不是疯了,你不是一个零件破损的机器,你只是一个需求没有被满足的人类而已。
最后的最后: “去追随某种钱之外的东西,无关金钱和输赢,追随微弱又奇异的心动。”许愿我们都能有这样的际遇。❤️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 全度妍太美了太美了,用我自己看完后在豆瓣上写的:全度妍的一双眼太妙了,脆弱坚强癫狂温柔全在里面。是我今年最爱女演员了。❤️
TED地址://www.ted.com/talks/johann_hari_this_could_be_why_you_re_depressed_or_anxious/transcript
我的小公号:阿造MOON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人间失格》由许秦豪导演,全度妍、柳俊烈主演。
讲述到了40岁一事无成、跌入谷底的女人,和做着各种代理服务的男人之间展开的孤独而依恋的故事。
导演在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状态时,主要利用了大段的独白与细节处理,包括人物的衣着、小动作、道具,配上慢节奏、平淡而节制的电影感画面,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忧伤。
李富情总是用一件黑色大衣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把红围巾系两圈当做和外界隔离的“安全绳”,拘谨的手部动作显出她不安的状态。
已经40岁的李富情,曾在出版社工作,现在是家政妇,因为在网络上留言恶评而被告,加上婆婆闯入家里,她与丈夫的关系变得更差了,于是常常跑去父亲家里,有一次忍不住在父亲面前崩溃大哭。
跟父亲家住在同一层的年轻男人康宰,留着颓废的长发,总是冷淡的表情,工作是各种代理服务,比如陪富婆共度三小时,去陌生人的生日派对或婚礼上装好友。
与康宰关系亲近的哥,拿了康宰的钱跑了,再见面时已经是一具尸体,据说他和一位有夫之妇牵着手沉入水底。即使没什么钱,康宰也帮他办了葬礼。
同时陷入低谷的富情和康宰,在公车上认识了彼此。此后康宰发现,他在各种地方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不自觉地被吸引。
“因为看到了比我更伤心的人,我的心像着了魔似的。”
两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即使同住在一层楼,进进出出常见面却不认识对方。
富情从穿着、与人关系上,很明显她是一个私人领域意识极强的人,极力避免与人过多地亲近,除了自己以外,都是“别人”,老公和婆婆的干涉都会让她喘不过气。
不过,她面对陌生的康宰,虽然总是没两句话,但他每次做出的奇怪举动,又莫名让她得到了安慰。大概是这样,让她并不反感。
就像红色围巾是她身上唯一的色彩,富情其实在内心深处迫切地渴望着生命中失去的热情、他人的善意、安慰和爱。
即使是悲惨的日子里也会迎来虽微小却令人喜悦的善意。
被擦鼻涕后洗净晾在阳台的一块名牌手帕;一块刚好在生日时收到的“奖品”蛋糕。即使是名牌,对于不知道的人来说什么也不是嘛,就算是卖相不好的便宜蛋糕,成为了某个人生日收到的唯一礼物。
它们有了出乎意料地用途和意义,就像两人的相识,带来的意外安慰,只是正好。
留了一半的蛋糕被老公嫌弃是劣质奶油,富情气到自己吃了两口后倒进了垃圾桶,一个很现实的细节,老公并没有表现出蛋糕可惜,只是一脸无奈地把叉子捡了出来。以实用的角度。
就像老公在她走后,把自己的鞋摆在她空出的位置,还有分不清是婚纱照还是全家福的照片。都表明了这个家不再留有她的位置。即使她大晚上外出,他还是可以和妈妈若无其事地看电视、吃饭。
对比康宰无法坐视不理,怕她危险跟到楼顶;即使不知道是什么意义的蛋糕但是也好好地接受了她的善意。对于深陷低谷的富情来说,是切实的安慰。
剧中的食物看起来都这蛋糕一样过于普通,甚至更差,也许是他们失去了生活质感的写照。
过期一两个月的鸡蛋,以“处理”的心情一次吃掉五个;放了一个多礼拜的萝卜泡菜,就着便利店海带汤饭,就是一顿生日餐。
虽然食物不新鲜了,但是有家人陪伴,算是有些心酸的“安慰”。
这样看来,不起眼的道具都承载着表达人物心理情感的细节作用,如果说红色围巾象征富情的内心,名牌手帕和蛋糕是联系起富情、康宰的意外安慰,什么物品能代表康宰呢?
当他说:“那位哥生前很注重穿搭,如果不穿这个他也能上天堂的话,我回家拿就好了。我回去挑几件漂亮的。”后来又在华丽的寿衣里放了五万块。
与冷淡的外表不同,意外地是个有人情味、内心多情又柔软的人。
看到第4集结尾,他拖着一个跟他完全不搭的粉红色气球走向富情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个气球好像他:没有根基、飘忽不定,被完全不搭的人们拖着走,哪里需要就被拽去哪里,成为别人的点缀。
看到富情身边的老公,他没有跟富情打招呼,闪躲的眼神、转过身回避的动作,令人有些心疼。
其实根本没什么好躲的不是么?
很快他消失了,只有一个身不由己的气球在楼梯拐角处挣扎着,露出了逐渐动摇的真心,退缩的同时内心深处是否也在大喊着“Kiss Me!”
这里也是富情第一次主动地去找他,终于换掉了穿了三、四集的黑色大衣,穿上了浅色套装。代表她心境已经开始改变了,猜想她会追上去问:“为什么装不认识?”,不甘心在他面前又一次成为了透明人······
虽然4集下来进度和节奏像文艺电影一样缓慢,大段丧气的独白配上忧伤的音乐,令人倍感沉重。
比起被克制的镜头隐藏起的上述细节、物品所承载的隐喻,理所当然地,人们首先注意到台词,要是感到台词故作深沉,或无病呻吟的话,就无法进入富情的内心世界,仔细地去感知她黑暗的人生了。
“这里就像没盖好的建筑,用只有我知道的速度,慢慢地崩塌着,如果某天突然吹来一阵狂风,突然下起大雨,或是有大雪袭来,这个地方可能会最先倒塌,而我就站在此处。眼中所见都只是表面,我并不在这里,这里到底是哪里呢,这里是谷底吗?还是说,还有比这里更深的地方呢?因为不知道谷底有多深,我好不安。”
“我在久违的甜蜜滋味中清醒,再次回到记忆的地狱里头。我是否有一天,能当个没有不好记忆的人,能当个仿佛今天刚出生第一次活着的人。是否能重新过上什么事都还没发生,那种安安稳稳的生活呢,无法爱自己的我,这样的我,能够重新开始吗?”
这部剧的台词充满了诗意和哲思,对人生虚无的感知、对死亡平静的态度,都是许秦豪导演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镜头下没有夸张和狗血,只有唯美、平淡、真实和克制。
配上全度妍自然而深刻的演技,整部剧都是细水长流、哀而不伤型的。这样像电影的电视剧注定不会成为主流,最终只能成为一部小众、高门槛的冷门之作,留在一小部分人们的心底。
正如《人间失格》的创作企划所说:“我想电视剧就是可以选择生活一次并再抹去的,与某种生活相遇的事。”即使小众又黑暗,它仍有存在的意义,在各种虚构的人生故事中,遇见每一种可能来临的生活。
----------------------------------------------------------------
----------------------------------------------------------------
《人间失格》用大量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内心和情感状态——红色围巾、名牌手帕、蛋糕、过期的食物、印着kiss me的气球······
这篇文章借第7集,富情与康宰在汽车旅馆的一场戏,分析导演的细节处理,看如何把韩剧拍出电影的高级感?
又如何在完全没有肢体接触的情况下,渲染男女主之间涌动的精神之爱?
这一段情节中,有几个细节是反复出现的:倒了一只的高跟鞋、过期的番茄汁、三个橘子、磨破的丝袜和伤口、背后的衬衫纽扣······
倒下一只的鞋子象征前来赴约的富情慌乱的内心。这是一次久违的、怪异的约会,挑了平常不穿的高跟鞋,跟见过几面的人约在汽车旅馆,这是怎样的约会?富情内心也十分混乱。
在浴室的几个镜头,更表现了她内心的慌张。
透过遮挡物拍摄富情的镜头,暗示着她的犹豫不决;洗完手不自觉地用毛巾擦拭水池,让她自己也恍惚了一下,也许富情在家洗完手也会习惯性的擦干净水池吧,也是习惯了做家务的表现。
浴室门口挂着双人浴袍,让这一画面的气氛变得暧昧而尴尬。整个房间虽然很小,但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细节。
前几集也出现了过期的食物,是个有趣的意象,富情在爸爸家吃了过期鸡蛋,康宰在妈妈家吃了过期小菜。
过期的食物,因为味道还可以,似乎没什么关系,不过番茄本来就是酸的,很难尝出有没有坏,和他们各自的状态很像。
像过期的食物一般不再新鲜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生活,因为没有勇气消失而随便地活着,在本就酸涩的人生里,很难辨别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已经腐烂,或者隐约觉得腐烂了,但因为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一直那样放着不管了。
“应该不能再喝了。”背景音乐在富情说完后停止了,空气中的安静也是表达心情的一部分。
讨论着过期的番茄汁还有些尴尬的两人,用橘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人一个,中间还放着一个橘子的画面意外地可爱。想起富情爸爸说她从小就是善良的孩子,自己有两个一定会分给别人一个。
“这颗真的很酸······
你那颗怎么样?”
“很甜。”
即使是悲惨的日子里也会迎来微小却令人喜悦的善意和人。抱着想消失的心情来,却意外拥有了郊游的心情。
不知是橘子还是康宰的作用,让富情从自顾自的后悔和担忧中暂时逃离出来了,磨脚的高跟鞋脱了就很舒服,幸好带来的橘子很甜,在这样令人放松的氛围里可以只想好的事情,可以久违地躺下休息。
富情背对着康宰躺下,露出了磨破的丝袜和伤口,以及背后没扣好的纽扣。隐含了情欲的意象,却并不在表达情欲。
从富情的角度,算是把后背留给最信任的人吧。明明在家的时候连跟老公共处一室都不愿意。
康宰的角度,看见了却没说也没碰,只是通过那颗纽扣的缝隙,观察她的心情起伏。
怎么会有人因为“要不要一起去死”这样的话心动呢?
也许那一刻只是康宰刚好说出了富情的心声。
虽然互生情愫,但懂得克制的小细节,用一颗敞开的衬衫纽扣都能表达情感的程度。这种细腻也是导演特有的风格,点到为止的平淡描摹,没有肢体触碰却比触碰了还令人心动。
富情因为睡得很踏实而不自觉地翻身面向康宰,位置也整体往上移了。两个人都蜷着身子,面对彼此,他醒来看了她好一阵子才离开,依旧没有伸出手去触碰。
整段戏是两人至此最大的交集,也是重要情感转折点,是从见过几面的陌生人,到真心理解对方的过程,灵魂上有了共鸣。最厉害的是,两人没有丝毫的肢体接触,却从屏幕缓慢地释放出一种舒适的、灵魂相通的精神之爱。
离开时,他带走了她给的橘子,她带走了过期的番茄汁。和上一篇提到的名牌手帕跟蛋糕的作用差不多,很酸的橘子和过期的番茄汁是他们在这一天从彼此身上收获了理解、安慰的证据和纪念品。
两人平淡地、小声说着心里话,声音几乎没有太大起伏,没有大笑也没有流泪,他们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情感,在这里也是如此。
因此导演只透过高跟鞋、番茄汁、橘子、破洞丝袜、衬衫扣子等,再平凡不过的小物件,在极有限的空间里表达出了无限深的情感,这样的含蓄而意味深长的表达透出的高级感,使《人间失格》展现出不同于一般韩剧的电影高级感,是电影导演许秦豪真正的不可思议之处。
---------------------------------------------------
----------------------------------------------------
剧已经结束,还有很多想说,富情悲伤的原因、存在的价值;康宰的归属感、以“父亲”为对象的旁白意义;导演对自然的感受,死亡的态度······
这些复杂而深刻,看似艰涩难懂的内容,却包含了温暖与怜悯的心。也许是我不能简单送走这部剧的理由。
在第一篇分析中提过,富情用黑大衣和红围巾把自己紧紧包裹,认为自己都是“别人”,完全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的状态。
在11集的“南瓜马车”里,是富情第一次向父亲以外的人,主动敞开并倾诉了自己的内心,她到底怎么了?
恐怕不仅是康宰,观众也可能在初期对富情有疑惑:“念了很多书,也上过班,有父亲还有丈夫,为什么心里还觉得空虚?”
富情:“因为我什么都没做到,没成为任何人。装作不贪心,装作谦逊却做了很多坏事,什么都想做好,想得到人们的认可,想表现给父亲看,想表现给丈夫看,也想表现给自己看,让自己看看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但现在想想,我好像没有一定要做的事,只想当成功的人,但是,我做不到。”
相比较,第一集向父亲哭诉时用了更多情绪性强的字眼,她哭着强调自己感觉“失败”、“糟糕透顶”、“孤单”、“羞愧”,不知道该怎么办,重复了好几次。
但这里,可以说富情非常平静、理智的在分析自己,从她的话中知道,她已经洞悉了自己问题的本质:成为别人眼中成功的人,然后透过别人的认可,再反馈到自己身上,完成自我认可。
所以她先说了给父亲、丈夫看,再说“也”想给自己看。
这是问题所在,但不是富情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编剧想要反映的在现实世界中一类人的共同问题:
透过别人认可才能实现的自我价值,多半是世俗的价值。当发现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可时,就很容易变成全面的自我否定、厌倦,抑郁,走向极端。
联想到现实中的“空心病”、“内耗”,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和困境,恐怕和这些脱不了关系,成功、期望、认可、价值···
那如果跳出来看,不要外界定义的价值、期望与资格,而是去寻找真正的“我”是怎么样的人?不是某个人的女儿、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影子(代笔作家),李富情自己成为了怎样的人?
也就是“我”存在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这可能是存在主义的问题了。
而开篇就自杀的静佑哥,康宰多次提到他的时候用“空虚”这个词。
陷入空虚的静佑很可能是从存在走向了虚无。因为虚无主义其中有这样一派想法认为,终点是上帝。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静佑哥最喜欢听的歌是Jeff Buckley的《Hallelujah》。
Jeff Buckley的专辑和富情的遗书放在同一个角落,和开头富情在水中的画面一样,都是在表达富情原本也想求死,她也觉得人生很空虚,找不到出口。
但是现在,富情却说想再等一等,等一切过去。
她开始在空虚压抑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了生的希望,可能是在山上走走的时候找到的,也可能是看到星空时找到的,也可能,是在派出所见到康宰的那一瞬间里找到的。因为她是获救者,他是领回者。
山、海、星空,这几个自然意象对于富情康宰来说很重要,许秦豪导演曾经说每部作品里都有他对自然的看法。比如《春逝》里的竹林,在那里爱情悄然萌发,结尾处芦苇田,风吹过,失恋的男主最终露出了笑容。
去山上,去海边,是离开日常,到大自然里。最喜欢的是星空的意象,他们彼此的存在,如夜晚的星空,黑暗的人生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光亮,从渺小的善意开始,逐渐变得灵魂相通,就好像某天抬头一看,云散开了,一颗星变成了一整片星空。
自然的力量很神奇,可以让人心胸变得开阔,压抑已久的情绪得以抒发,从社会角色、人与人的关系中暂时脱离出来,在自然面前,渺小得什么都不算的,真正的“我”,也会自然而然流露出来,就像在星空下哭泣的康宰妈妈,在日出时刻说出孤单的康宰。
康宰和富情又不太一样。从第一集就开始着力刻画富情的内心,康宰是什么样的人?
第一篇分析中我也写到了康宰,认为他像写着“Kiss Me”的气球,没有根基,飘忽不定,但内心渴望爱。
不过11集有了更好的比喻,南瓜马车。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限定存在,很快就会消失,因为存在一下下,所以没有根基、也没有归属感。
康宰第一次和妈妈去山上、去海边,是为了给他父亲寻找归属之地(撒骨灰),旁白:“他会不会哪里也不想去,只是想回家呢?不是山、也不是海,他会不会只是想回到家呢?”
康宰旁白的对象是始终不在场的父亲,心里总想着没能“回家”的父亲,或许是康宰的身上缺乏归属感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像南瓜马车一样漂浮、虚幻地生活,内心又向往那无处可寻的归属感。
可是富情说:“幸好你们回家了。”不是问他为什么,也不是沉默不语,她精准地触碰到了康宰的内心——“回家”。
有趣的是,富情的旁白对象也是父亲,明明每天都在一起,却还是找。
一方面是因为她想获得认可的第一顺位是父亲,另一方面,个人认为康宰富情不是在寻父、也不是要摆脱父权,他们只是对着那根深蒂固,却沉默着或逐渐失语的父亲形象,诉说着自己,也就是真正的“我”的情感和疑惑。
借着这个“诉说”,表达出本剧关于生死的观点:“当时间渐渐流逝,总有一天会明白吧,在生命的最后,谁都是孤独的。总有一天我也会明白,死只是生的一部分吧。”
哲学系出身的许秦豪导演在作品中常表达出他对死亡的态度,是平静而从容的,表达方式也相对含蓄和诗意。
就像《春逝》中他只拍奶奶打着伞离开家门一样,在这里他拍回忆中年轻父亲背着女儿走远的画面,然后是父亲缓缓闭上双眼的画面,用这两个镜头就表现了死亡。
当然《人间失格》的编剧角色和导演一样重要,导演倾向“轻描淡写”,而金智慧作家笔下的死亡主题本身是非常沉重的。
康宰父亲、富情未出世的孩子、静佑、初恋丈夫、到富情的父亲死亡,所以这部剧就像温水一样平静地讲述着生活,这些生活里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无数人的死亡。
这是一部饱满又深刻的作品,还有太多太多点没写到,喜欢的段落值得反复细品和回味,舍不得送走,比如配角的故事,正洙和初恋、敏静小正,宇南那对······
《人间失格》的厚度不像一部16集的剧,而像真正的人生,富情、康宰有着他们的生活轨迹,往后也会继续生活下去,偶尔有悲伤得像是在生气一样的表情,但更多时候他们会获得安慰、善意和爱。
为啥这么好笑又好哭,纠结于自己一事无成的李富情在公交上哭,李递过去Hermes手帕给她,看她鼻涕眼泪擦完又一脸认真地说:要是便宜的就算了,这个比较贵,洗一下可以接着继续用,不要丢掉。又丧又好笑。在许导演的镜头里,柳俊烈帅了好多,几乎有整容效果(侧拍比较多)
当国产电视剧只剩下无脑青春剧可拍时,韩剧早已经一步步在深挖“人”这个命题了。
目前有点无病呻吟的文艺。
等了好久的片 竟然发现柳俊烈现在陷入了一种意识到自己很帅的演技尴尬 女主的处境其实离个婚摆个小摊人生也许另有起色 抱着一潭死水的生活单纯丧和扶不上墙的烂泥没什么区别
全度妍的演技真的自带氛围感,由内而外,脆弱又倔强,纯真又妩媚,越老越有魅力…
这么丧的片子,却有种被人拍着背心安慰的感觉,像是在说,你们的每一个哭泣我都听到了,每一道伤口都抚摸过了。
两人都是被世人冷落的人物。 其中一人自己挖坑,自称被疏远,另一人却不知被疏远,像浮在水面上的油一样环绕世界
人间失格太好看了第四集男主拿着kiss me 的气球,在一个人来人往的婚礼大厅,在女主绑着辫子转头的瞬间,他们又一次遇到了。那是命运的一刻。柳俊烈眼神到位,那一刻他真的高级,和女主超越了年龄、阅历、岁月、一切,站在了肩并肩的位置也许这个剧收视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演过这种角色的演员,是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演员。编剧对人心细节的把握,让我惊诧。第三集女主的爸爸和男主住在同一栋楼,女主都知道男主经常吃的方便面牌子,男主却说没见过女主。女主在年轻的男主那成了透明人。这个细节让我惊诧,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可当时并未注意到,甚至不看这个剧都不会去在意这件事。原来年轻的时候,是真的无知又寂寞。
我潜入海底看了一部剧
不觉得柳俊烈有了「我帅且自知」的油腻,反而把职业精致下的放弃和无所谓演得十分动人,老练和稚嫩的平衡禁得起琢磨。也不觉得二人没化学反应,get不到火花估计是因为外协吧。我还第一次发自内心觉得全度妍可太美了。两人的设定和演绎都非常高级,不是赤裸裸怼脸上的爱意和情绪,和《密会》的直白全然不同,当然也就召唤另外一种更细腻的观看。
她好难过,所以去到爸爸那,和爸爸一起吃了炸酱面。她想向爸爸倾诉,又害怕他担心,所以一直叫爸……,爸……,爸……。全度妍好会演,那种女儿在父母面前带点撒娇又带点抱怨,半开玩笑试探的神态太戳人了。爸爸担心女儿所以打电话给女婿说拜托你了,完了还要小心翼翼的说谢谢。可怜天下父母心。目前的年度最佳韩剧。
个人觉得四星一下是因为评分人岁数没到,目前直到第四集每一集都在哭
一部独属于自己,不适宜与人分享的剧。稍微无法跟其中人物共情,就会流露出或轻蔑不屑或避之不及的表达,而这对于全心全意爱着全度妍或柳俊烈的正在看剧的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伤害。
这是我为数不多,沉浸式追的一部慢节奏韩剧。随着剧情的流动,自己也经历了一心向死到且看且生,再到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也是像富情一样,遭遇前所未有的人生重击,怀疑活下去的意义,也是曾如她般幸运,幸逢灵魂际会的真情。但毕竟自己生性卑劣,仍不堪一击,仍浅薄粗粝。无法把所有的疼痛书写成诗,无法用哲学的笔触去引向更深更美的境地。剧是真的好剧,处处互文交汇,用心至深,几无闲笔。演员也是真的好演员,一颦一笑都是戏。每个镜头每句台词都满溢着高级感。虽然有点小众文艺,还是希望这样的剧多一些吧,是为一种救赎。
非常非常喜欢最后一集,两夫妻的对话。女主说,我忽然理解了你当时为什么告诉我,你和喜欢的女人见了面,因为你想找个人说出自己的心事。老公问,你想过告诉他吗。女主说,不会告诉他,你当时不也是没法告诉她,所以才告诉我的吗。告诉对方后,就不止是我们两个人的事了。女主还说,没想做什么,只是想把我喜欢他的心情说出来。还有她们俩对对方说的那句,我爱你,可以为你牺牲,但没法再喜欢彼此了。很喜欢这个老公和初恋的那一段,都没有越界,是安慰,是太苦的生活里的一点抚慰。也喜欢药店的那个女的,但觉得那个医生男很垃圾。喜欢女主的爸爸和男主的妈妈,都是很好的人。
30岁就找不到工作的女性和全度妍一样难过。
或许真的节奏有那么些慢,因为电视剧,被塞了太多东西进去~评价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觉得片子无病呻吟的人是没有经历过生活磨砺的人,一种认为被生活狠狠蹂躏的人才会觉得这是无病呻吟~都对,但是不全,只有被生活蹂躏过却还没有失去敏感的人才会觉得不是无病呻吟
看了第一集,女主在公交车站那一段很没出息地跟着一起哭了,这不就是拍给一事无成的人(比如我)的剧了吗。
我好像会变得比爸还要穷
许秦豪确实在把剧集当电影拍,审美妥妥在线。但全度妍和狗焕这对神仙组合居然毫无化学反应,甚至有鸡同鸭讲之感,不像《密会》里,金喜爱刘亚仁一见面就噼里啪啦天雷勾地火了。持续观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