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好莱坞经典式夸张的表演总是看不厌。
我一直都很喜欢好莱坞的歌舞片,
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喜欢他们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常常用到好莱坞式经典的踢踏舞,
怎么看都觉得,还是当时的服装,场景,甚至是人,
都那么精致。
演员也有很好的表演功夫,不论唱跳说,
都是演员本人全配,给观众呈现的是真实的表演。
2 ) 美国人眼里的巴黎
每一部电影,特别是优秀电影,都是那个国家、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潮、社会气氛的集中体现。即便电影并不涉及历史,但我们也能从中找到一些历史的痕迹。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影片就如他的片名一样,表现的是美国人眼中的巴黎。影片的主人公杰瑞是一个二战退伍老兵,战后留在巴黎画画儿。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我们都知道,二战后的欧洲百废待兴,美国恰在此时提出了马歇尔计划。通过这一计划,美国人付出了对欧洲的经济支持,收获了欧洲人对美国的良好印象。欧洲人彻底将美国当成了世界的中心,当成了先进文化的代表。比如电影中,巴黎街头的孩子们围着杰瑞要美国泡泡糖,主动要求学习英语,这不仅是当时欧洲人普遍崇尚美国文化的体现,也是一次成功的美国意识的输出。
再说电影中的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美貌而富有的富婆另一个是皮肤黝黑的中下阶层女人莉莎。男主人公杰瑞为什么喜欢莉莎,而不喜欢富婆呢?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可能更有助于理解电影。
二战的爆发让男人们都上前线去打仗了,后方的劳动力也因此而匮乏。但社会还必须照常运转,前线还需要后方源源不断的支援,怎么办?时代把女人退出了家门,推到了社会的工作岗位上。女人开始掌管公司,开始从事工业生产。这样,女人的地位随着她们对社会的贡献而提高了。女强人也因此出现了。战前的电影里是不会出现女强人形象的,但这部拍摄于1951年的电影里有一位女强人,这也是女人社会地位提高的一种艺术体现。
至于莉莎皮肤黝黑,样貌一般,却赢得了男主人公的芳心,其实也是劳动在作祟。男人们都去打仗了,女人们就必须在阳光暴晒下工作,没有条件再保持原先白皙的皮肤。黝黑的皮肤是那个时代中下层女性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社会审美趣味的体现。而丽萨就是一位在化妆品店做销售的中下层劳动者,黝黑皮肤是她辛勤劳动的体现,当然应该赢得男主人公的芳心。这是好莱坞电影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3 ) LOVE IT!
放到现在都很令人惊叹的镜头调度和歌舞编排 美妙的巴黎和她的爱情完全是我对于罗曼蒂克的所有想象 故事的生动在于细节和人物呈现出来的自由而满足的状态 其中的歌舞是小巧而精致的点缀 得最佳剧本实际也许也不无道理——优秀的故事不一定需要复杂的情节 但需要合理而特质鲜明的人物 而这需要令人信服的细节做支撑 里面御姐 萝莉和有志青年艺术家的塑造都挺真实 人物行为即使在现在看来都很合理 而当今我们觉得俗套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所谓三角恋模板遍地都是 可在当年看来 这也许还挺新奇的呢。
4 ) 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
一个美国画家泡妞的故事,但叙述角度早现问题,剧情之后更越见薄弱。但这出经典的歌舞剧电影,有三个可作弥补的卖点:美国作曲家盖希文(George Gershwin)的著名乐曲、主角真基利(Gene Kelly)施展的雄健舞姿,以及导演明尼利义无反顾地缔造的花俏场景和调度。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4/06)
奥斯卡最佳电影(1951)及另外五个奖项得主,位列美国电影学会(AFI)百年百大电影(98年版)第68位。
http://mcyiwenzhi.blogspot.com/2009/01/american-in-paris-1951.html 5 ) 乔治.格什温在巴黎
叙述不断转移,主体总被误认,通过旁白来连接每个人,画面则是完全的辅助,旁白的主体叙述与主体本身的叙述存在时空错位,而破墙也成了常有的事情。
图变成两人对话,谈话的主体是第三者,第三者在两人对话中,不断更改自己的形态,画面中的主体仿佛是由两人制造出来的一样。(这个时候如果真人和两人描述的都不一样,应该就很有看点了)。
毋庸置疑,文森特.明奈利也是个天才。
边看书边跳芭蕾。
这段谈天是以进入相框谈起的,结束的时候也从相框之中拉远。【12:43】
男1:“我不向认识15分钟的人借钱”
男2:“我认识他15年了,借我300”
男3给男2,男2给男1。
男1:“如果是我,我不会把钱借给恐怖分子。”
要开个特殊的晚会,有个特殊的女孩。
男主到了,会场布置的是很棒,然而,人只有他们两个,那个特殊的女孩,就是主人。
强行搭讪,三倍速唇枪舌剑;强要号码,同桌人道出真言。【38:00】
“原谅我的鲁莽,我实在是太想认识你了,我发誓这是我第一次做如此唐突的事情。”
(爱情教父片。)
先是看见熟悉的车停在自己不远处,然后熟悉的人就坐在了自己旁边。
⬛️⬛️⬛️帮助她工作解围,最终赢得了好感。(重中之重)
一边是给自己工作的富婆,一边是自己喜欢的小女孩,约会时间产生了冲突。
“此时,整个巴黎再也找不到比穆勒跟先生更幸福的人了。”
6 ) 无题
到底是舞台设计出身的的导演,50年代的彩色片能够拍出这么美的画面的,真的不多。如同该导演指导的《梵高传》一样,无论是梵高传中的田野乡村风光,还是这部电影中的巴黎街景、舞会,包括本片后半段大量出现的歌舞场景,都非常漂亮唯美。
片头的巴黎的一些著名地标的镜头,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男主同一位钢琴家一起住在塞纳河左岸艺术街区里的一栋多层小楼中。男主那起床后要把小床升起来,然后通过各种机关摆出起居家具,也是超有意思的一段。
待续
7 ) 《花都艳舞》2017.12.20
很久没认真看电影,今天重启奥斯卡系列——《花都艳舞》真的太棒太棒。可见,《Lala Land》若说致敬《圆舞曲之恋》等等经典影片,这部《花》更是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主因——浪漫的情节、钢琴、歌舞、舞鞋、演员梦……等等等等。真的很能代表了。最戳动我的,是男主和孩子面前教英语的时候,平移的镜头运用,“i got”和舞步的结合,真的太美好,再加上是歌舞片的配乐,燃点推的神自然。
我对《浮生若梦》偏于电影本身——完完全全的乌托邦理想生活。《花》片尾的结局,是否放女主回到男主怀抱已经不重要,与本该写实的剧情推作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幻想”中的一切。有影评说后边歌舞催眠,但我认为不得不提到另一部奥斯卡大作《歌舞大王齐格飞》,同样是show,大手笔的托章,《花》的新意在于爱情的带动,眼花缭乱的场面中能踏踏实实看下去的,是观众明知的那幅林荫小道的速写,恰到好处,很巧妙。
ps:女财主的扮演者妮娜•福煦,神似《Giong My Way》中的女歌唱家,不知是不是一个人。
8 ) 《An American in Paris》:辉煌一时的好莱坞歌舞片
如果说西部片几乎是与电影同时诞生的话,歌舞片就的的确确是与电影声音同时出现的。歌舞片一面世就遭遇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社会经济危机。有趣的是,大萧条不但没有危害到歌舞片的生存,反而极大地刺激了歌舞片的发展。
歌舞片历史的标准开端无疑发生在电影声音发明之时,即1927年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实际上只是部分的有声)《爵士歌王》和1929年的全部使用有声对白和歌唱的有声片《百老汇旋律》。由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示电影声音技术的优势,歌舞片在声音发明的早期成为了最为流行的类型。
1929年华尔街股市大崩溃,美国陷入经济恐慌。天灾又使粮食供应紧张,当时美国政府还未设立社会福利及失业救济,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均出现无业游民及乞丐。“在这种社会及经济环境下,1930年至1933年的美国电影业也备受打击。电影院流失了三分之一的观众,入座率持续下降,而这正是好莱坞在电影类型及技术上不断有新发展的时期。例如有声电影的出现、舞台剧被改编为歌舞片及神经喜剧等。为了应付经济不景气的情形,电影院一方面减省人力,节省开支以“救亡图存”。另一方面,在1933年左右更以“一晚两片”,即一张票看同场两部不同电影的方法吸引观众。从电影工业发展角度来看,空调系统对电影业也有重要影响。由于当时空调系统尚未普及,仍属奢侈品,对观众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空调也使看电影成为全天候的活动。此外,电影院为配合当时流行的歌舞片的观影情绪,开始于影院内出售糖果、汽水及爆米花等零食此举不但有助于提高入座率。更挽救了美国的农业,1934年全美出产玉米为500万磅,至1940年增至几亿磅,在空调、甜食中观看赏心悦目的电影,人们觉得看电影是享受,入座率逐渐回升。电影业亦得以解困,空调设备、“一晚两片”形式及售卖糖果等外缘因素,却是当时维持电影业运作的关键所在。
虽然电影市场好转,但美国整体经济仍未得到完全改善,“因而歌舞片被讥为一种“逃避主义”。确有其论据,只是不应因此而否定歌舞片在艺术上的贡献。”《四十二街》一夜成名”的故事《淘金女郎》“乌鸦变凤凰”的童话,还有仙乐飘飘、纸醉金迷的明星圈,的确让人拒绝从梦中醒来。好莱坞歌舞片诞生在这样独特的环境之下,适应了普通观众逃避苦难现实的强烈要求。也因此形成自身一系列独特的电影特征。之后,1945年经过前线艰苦的战斗和本土努力的工作,美国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终于赢来了盼望已久的胜利,而美国歌舞片洋溢的乐观主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又自然而然地成为沉醉在胜利欢笑中的人们的最爱,这时的军人成了真正的“最可爱的人"。《锦城春色》就表现了三名水手放假逛纽约城并受到欢迎的故事。
所有歌舞片都涉及一个乌托邦式的许诺,从日常生活真实与银幕反映想象之间的基本张力。到影片“真实”冲突与“理想化”解决之间更为复杂的叙事张力,电影都设计了一个拥有美好潜能的乌托邦社会景象,任何一种类型的影片都有一种形式价值的确定。如果说西部片是以粗犷、自然甚至带点野性的、西部独特的景观构成的视觉图谱。歌舞片则以强烈的充满动感的华丽形式诉诸观众的视觉。以优美的乐曲满足观众的听觉享受,歌舞片对形式美感的追求,与其他类型电影相比较应该说是最彻底的。
歌舞片首先用这种超乎寻常的美感吸引观众的注意,消除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使美感的信息直接达到观众的内心,优美的音乐节奏、曼妙的舞姿、华丽的场景,更容易使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观众产生共同的美感。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使观众产生震撼神经的愉悦感。从风格上讲,这一类型最具有浪漫优美的特点,基本上由温馨的情节和动人的舞姿及美妙的音乐、华丽的场面组成,其中歌舞段落十分突出独舞、双人舞、群舞轮番迭出,给人欢快愉悦的审美感受。歌舞片其实质就是用最纯粹的美的形式满足人类的愿望。虽然所有的类型电影都蕴涵着一种娱乐的伦理,但在类型电影的家族中,歌舞片是最具有娱乐性的。歌舞片大多是喜剧片,在轻轻松松中抖落人间的悲喜。它有利于疏导阻碍社会发展的情绪和因素,通过排解和宣泄,使人们愉快地生活和工作,从而生产高质量的劳动力。我们通过了解歌舞片的产生背景及基本模式,可以进一步了解它的精神内涵。
⒈《雨中曲》甚至都没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而《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却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等6项大奖,所以说啊,奥斯卡和IMDb、豆瓣评分一样于我只能是观影参考呀;⒉丽丝莫名其妙地就移情别恋上杰瑞,这剧情设计,我也是醉了;⒊相比片尾的奇幻舞蹈秀,我还是比较喜欢两人初次约会的湖边舞蹈。……
请注意,这是70年前的电影,评论区各种秀优越感的可以滚了,要考虑片子的年代性,70年前你还没生出来,70年前你家还没电视也看不到电影,你更不会踩着节拍跳舞。一帮被偶像剧的硅胶脸霸道总裁豢养地都毫无审美观可言了!【哔哩哔哩】
在《拉拉蓝》余热的影响下终于看了,之前一直停留在“听说阶段”。看完怀疑自己看了假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一个时代错置后便无力吐槽的经典。当然,最后十五分钟重头歌舞段还是很提气的(前面九十五分钟就当不存在吧
灯光、颜色、演员、道具呈几何状态增减的万花筒和人物的动作一起构成德勒兹所谓的Global Movement,事实上是这种眩晕的效果导致我们感受到在世界上的存在。片头的结构性房屋、中段的一人乐队和片尾的场景无限制穿越证明明奈利不止有结构意识,也在有目的地进行知觉试验。
原以为是两种文化的冲撞用歌舞形式来呈现,然而确是歌舞加上俗套的爱情故事,五十年代的奥斯卡审美似乎有些落入对传统类型片的奉承。歌舞与叙事的结合脱离现实,变成纯粹梦幻式场面营造,结尾不就是强行用盛大歌舞来达到高潮。
影史最差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力竞争者。除了凯利带领孩子们学英语(《I Got Rhythm》)与怀才不遇冷眼旁观的钢琴家梦见音乐会上所有人都是自己外,再无精彩场景。对巴黎的虚伪庸俗化呈现。高潮多个画与舞台布景互切的歌舞联欢冗长无趣。结尾毫无铺垫的强行大团圆令人恶心。女主选角失败。(5.0/10)
故事有点虎头蛇尾,后面只剩下男女主的感情线,顾不上刻画其他人了,还好有美妙的音乐和最后一大段舞蹈。爵士,踢踏,大布景下的完美场景转换,没唱一句歌,全凭身体语言表达情感。Gene Kelly真是个让人快乐的人,永远充满着向上的活力~如今科技发达,但想象力有时还不如那个年代旺盛。
落魄艺术家、巴黎贵妇人与小店丑小鸭的酥烂三角恋剧情,但导演讲述方式真是迷人。明奈利成名作,拍摄时导演会回忆起他早年做商业插画师的往事吗?被宝琳凯尔称为好莱坞纨绔子弟的他,也是有自己的作者风格的
虽说是歌舞片,而且也非常精彩华丽,但大段与剧情联系不甚紧密的歌舞表演也太喧宾夺主了吧
看到巴黎贵妇称赞男主角宋庄门口几十块钱一张还带框的画好,自己看了上百个青年艺术家就属他的画好看就没兴趣继续了,中途还顺带嘲讽了下抽象画,真没劲好莱坞品味太可怕,最有意思的该是那个法国小伙子回忆自己女盆友的那五段舞蹈了吧。
本片获195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艺术效果,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配乐,最佳剧本六项大奖。©
剧情与歌舞脱节的歌舞片,最后20分钟的群舞感觉是为最佳服装、最佳置景专门设计,眼花缭乱看的昏昏欲睡…
真心欣賞不來 全片精華在最後二十分鐘的舞蹈大場面……前面除了Gene Kelly的舞……其他劇情什麼的可以不用看了
女主角又丑还劈腿,可怜的男二被戴了绿帽子还那么高兴,可怜的女二花了钱不说还被当做备胎,女主越看越像凤姐。。。。补充:本来是三星,但是最后那段长到离奇的歌舞和那个操蛋的结局让我改成2星了
要么就是George Gershwin的配乐实在不适合在一个小电视里听...
浪漫派,歌舞跟剧情的搭配恰到好处。
全片都洋溢着一股浪漫的气息,这是巴黎的特质,也是那个时代歌舞片的特质吧……结尾前很长的那段舞蹈创意十足。结尾的大团圆莫名其妙了点。
C’est la mise en scène
Leslie Caron绝对的不可方物。不过那一年真的没有好剧本了吗?
好难看,可以把跳舞以外的内容全部拿掉。故事俗,女主土,正常审美的都会选防晒油女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