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布努埃尔作品《女仆日记》观后座谈会纪要
布努埃尔作品《女仆日记》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上午10:55—11:25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布努埃尔作品《女仆日记》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毛伟杰、陈杏生、杨越辉、马以乐、张亚芳、金爱武、何吉、黄方悦、范大茵(观影者:蔡玲、王犀灵、余涵、俞柏文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黄方悦
我们知道小女孩命案的凶犯是谁吗?
范达明:《女仆日记》与布努埃尔前两部影片一样是黑白片,但故事不是发生在西班牙而是到了法国,此片与本月还要放的另两部影片都是由导演请法国影坛著名影人让-克劳德•卡瑞尔编剧的。女仆塞莱丝汀来自巴黎,到乡村的有钱人家来做高级女佣,本来主要是来服侍这里的老东家的,在老东家突发心脏病去世后,她的使命也结束了,但同一天村里也出了事:她很喜欢的一个小女孩克莱尔被人奸杀,于是出于义愤的她又重返主人家来。我们看了整部影片,能断定小女孩命案的凶犯是谁吗?
毛伟杰:关涉小女孩的案子,影片其实没有明确答案。影片创造了一个法国反犹太人的大背景,表现了这个大背景下一些政治活动事件。女仆所在家庭的老父亲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马车夫约瑟夫(管家)被营造为一个追求理想的“爱国”者。他强调说像自己这样的“爱国”者不可能杀人。
影片故事的反犹太背景与小女孩被杀的关系
陈杏生:大背景是法国大革命(范达明插:应该不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实际上是苏联十月革命之后欧洲右翼的反苏维埃、反共、反犹太运动),大背景与具体的凶案是否有什么关系。
杨越辉:这两者不一定有联系。一个有政治信仰的人与杀女孩的人不矛盾。导演或许是开放性的处理,不做具体结论。
马以乐:两者也可以是有联系的。小女孩(与她姑妈)来到的正是一个犹太人家,小女孩自己可能就是犹太人。在这样的反犹的大背景下,小女孩的被杀也是默认对犹太人的残杀。女仆是出于对小女孩生命的珍惜而重回主人家来,是想搞清真相的;而政府对这些事却并不重视。
女仆与她心目中认定的凶犯约瑟夫的关系
张亚芳:女仆塞莱丝汀任性,内心断定凶犯是约瑟夫,刻意指证他,但她本人没有现场看到,又希望能有证据,为此她进入约瑟夫住所暗地里搜查。其实她一开始坐上马车接触到他时就不喜欢他。
马以乐:女仆一开始对约瑟夫就有成见。她以自己的逻辑推断,认为是约瑟夫作案,自己还做了伪证。而警察由于被害女孩是犹太人,也就不关注真相究竟如何了。
金爱武:女仆来自大城市巴黎,比起其他仆人们,她更有文化,更先进,为小乡镇带来了生气,并以自己的正义激发了周围人的正义感。
杨越辉:女仆故意掰走了约瑟夫皮鞋底上的铁钉,这样做伪证是弄巧成拙,约瑟夫也有可能不是凶犯。其实,在一个法制的社会,可以有很多取证的方法来证明,女仆没有必要为此去与约瑟夫上床,牺牲色相。女仆想通过伪证来证实真实的东西,是不合理的。
何吉:用伪证有时也会合理的。
范达明:如果因此而能获得对方对罪行的供认不讳,那就成功了。
何吉:影片表现了赶车的约瑟夫想让女孩和他一起回家,未成后,转而又朝女孩进入的林子方向追去,这已经给了我们他是作案者的暗示,虽然没有直接表现作案的过程,我们当然也没有实在的证据。
小女孩被人奸杀或许就是当时欧洲掀起杀戮犹太人狂潮的象征
范达明:可以这样说,影片虽然没有直接确定地说约瑟夫或什么人是凶手,但实际上导演对此还是有态度的。除了在凶案发生当时的前后,导演在镜头处理上有刻意的表现(这里并不是故弄玄虚,包括插入的一个林中动物追逐的隐喻镜头),还有多个地方先做了铺垫,成为一种暗示。一个是借约瑟夫杀鹅来暗示约瑟夫的凶残性——我们回过头来想就明白过来:女仆当时见状赶紧说:快点杀了它,别让它受罪;而约瑟夫却说,它们受罪的时候很美,而且我喜欢这样。再一个是在厨房饭桌上,他一手抓住小女孩的脸袋,双眼盯着她的双眼,问她看见他眼睛里有什么,声称自己心中就有她。最明显表明约瑟夫心狠手辣的地方,就在仆人用餐厨房里的一场戏:傻乎乎的中年女佣玛丽安娜听约瑟夫与来传达反犹消息的男子(一个教堂杂役)谈话时突然发问:“为什么总是说要杀犹太人?”教堂杂役反问她:“你不爱国吗?”约瑟夫更是帮腔道:“如果我在巴黎一定一天杀一个。”他们认为布尔什维克都是犹太人,听到杀了犹太人就认为是好消息。可见,在约瑟夫等两人所谓的“爱国”思想里,杀犹太人就是“爱国”,反布尔什维克就是爱国;而他俩视杀犹太人即爱国行动的看法还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认为犹太人收买了政府官员与法官,腐败就是这样产生的。显然,约瑟夫向女仆塞莱丝汀标榜自己爱国、爱军队、爱宗教,不会欺骗说自己没杀小女孩,而塞莱丝汀依据对他的实际接触与了解,对他的表白是完全不相信的。她与约瑟夫的亲近并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求爱,不过是虚与周旋的假相,实是为了取证,甚至故意提供伪证,因为她坚信约瑟夫是凶手,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我觉得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小女孩的被奸杀不仅是插入片中的一件凶案,或许就是当时欧洲掀起杀戮犹太人狂潮的象征。
影片的意义,女主人公形象的意义
何吉:女仆因老主人死了而返回巴黎,在车站上听说同一天女孩也死了,反复思量后,返回主人家,决心要查清女孩被谁人所杀,甚至不惜做了伪证,要把约瑟夫送上法庭。后又因国内形势变化,反共与反犹太人,约瑟夫被释放出来,他仍旧开了“法国军队之家”咖啡馆。影片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众生相和沉闷的法国乡村风土人情的变化。
金爱武:女仆从巴黎来到这里乡间,整个气氛是压抑的,这个家庭内的关系也是不融洽的,而作为背景的政治与社会也是动荡不安的。到影片结尾,是一片乌云与迷雾,这是政治的迷雾,也是生活的迷雾。影片给了我们关于人性、社会、政治的一个谜团,只有女仆自己在内心是清晰的。
蔡玲:导演暧昧的态度导致影片始终没交代女主人公的道德立场,冲突的起因即约瑟夫奸杀小女孩也显得突兀。女主人公身为女仆,有计谋、有策略,精明地保持着自己体面的尊严,从时尚巴黎来到乡村做女仆的她简直就是高贵的女王,在一群乡村资产阶级猥琐丑恶的众生相中游刃有余。对于她周围的男人中,女仆只要约瑟夫,不排除她骨子里对他的反感直至报复心理。
“反仆为主”的思想与影片的获奖
范达明:在女主人公与老东家的一场戏里,“恋物癖”的老东家跪在地上把他珍藏的女靴穿到坐在大沙发椅里女仆翘起的脚上——这里主仆的关系完全颠倒了。这个场景或镜头极为精彩,也极有讽刺力度,它显然是导演要在女主人公身上为我们表述影片所隐含的一种“反仆为主”的思想,它是通过在女主人公身上“异化”出来的。虽然塞莱丝汀希望让法律来制裁凶犯约瑟夫的目的未见结果或未能得逞,但是她最终接受了东家的邻居——退伍上尉马格的求婚而与之结为夫妻,她由此而真正当家做了主人,确实是“反仆为主”了(影片在此有一个她让自己的新丈夫马格给她在床上收拾早点餐具的镜头,就有着如此形象意义的高度概括力)。女主人公阶级地位的变更与提升,应该是她人生的基本目标之一。总起来说,影片在对反苏的、反犹太的右翼势力的批判是很明显的。而60年代初,在国际共运还比较强大的时代背景下,布氏有所亲苏亲共倾向并不奇怪。影片也因此获得了1964年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该电影节那时就是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
2012.12.25-26整理(部分发言为补充的笔谈)
2 ) 野猪与兔子
文/caesarphoenix
刚看完影片,做个笔记,谨防剧透。
1.约瑟夫扔下马车冲回树林、和小女孩流着血爬着蜗牛的双腿两个镜头间有一个插入蒙太奇——奔跑的野猪和兔子,是典型的隐喻蒙太奇。约瑟夫残忍的奸杀小女孩,便如森林中的动物一般,毫无人性。同时这组插入镜头也并不突兀,树林中确实可能存在这样的动物。
2.女仆塞莱丝汀在影片中的形象颇值得玩味,一方面她游走于法国乡间的众多男人之间——蒙泰尔、女主人的父亲、约瑟夫、上校都对她有某种需求。无处不在的性饥渴、性怪癖是这部影片的潜在背景。
不能满足丈夫的女主人又苛刻小气,来自巴黎的贵妇习气也使她在其他女仆中不讨好,我在看的时候总疑心她会走向《维莉蒂安娜》式的幻灭。
但她又并非纯然天真的,她有策略的对付男主人、顺从女主人父亲,并与邻居搞好关系、和约瑟夫保持距离。她的微笑美丽而缺乏真诚,她精明并维持着自己的体面尊严。
只有当得知小女孩死于非命,本来就要踏上火车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她又选择回来,可以预感到她要为这个可怜无依的女孩讨回公道,后面的很多细节也交代了这个(约瑟夫说她翻了自己的柜子、她诱惑约瑟夫并问他到底有没有奸杀小女孩、撬下鞋上的铁片放到事发地点等等)。
但我们始终无法进入女主角的内心,导演也无意于此,或者说他特意保持了距离,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展现这个故事(甚至很多女主角做了什么的信息都是由别人的口中得知,生活中我们就是这样获取有限的信息的)。
自始至终我们可以对她的行为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她的动机、每一刻的所思所想将永远是谜。
她是一个超越于她所处时代的人,一个心怀公义并明白世道险恶的人,但即使是制造伪证也无法惩罚真凶,对于时代、阶级所造成的鸿沟,她也是无能为力的。片末上校讲到自己改了遗嘱(这样关乎其自身利益的大事)时,她所在乎的也只是约瑟夫是否受到惩罚,其冷漠外表下的正义令人感动。
3.男主人蒙泰尔懦弱无能却又令人可怜同情,在一片鹅(?)叫声中把比较年老的女仆拉近牲口棚做爱的场景荒诞又令人不忍。
4.约瑟夫怀抱着畸形的理想,披着人皮的畜生,却开起了名为法国军队的咖啡馆。政治投机者、民族主义者、流氓无产者在他身上完美的体现。
而这些盲目之人走上街头世界便将再无安宁。影片最后的乌云闪电预示着更大的灾难即将到来。法国反犹太运动的具体时间,大概也是二战前,三十年代初吧,约瑟夫的幽灵跑到德国便化成了希特勒。
在这里,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
另外这部影片也没有尝试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和很多伟大的影片一样给人以深深的“违和感”,正义不曾伸张,邪恶即将降临。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前两天看的《大幻影》,纵使是战争、敌对,纵使是爱国主义,人还葆有最后的体面和尊严,人还是值得尊重的。这一切不会真的终结于一战了吧?
3 ) 晦涩的现实主义作品——《女仆日记》
路易斯 布努艾尔 Luis Bunuel小组,欢迎加入!
http://www.douban.com/group/15634/
《女仆日记》仿佛讲述的是一个贵族庄园里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与空虚精神世界的故事,但又不至于此。
放弃了个人惯用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女仆日记》却是布努艾尔最晦涩的作品之一。故事发展往往出人意料,人物的性格变化也让人琢磨不透。有些能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讲得通的,却不符合心理分析的原理;反之亦然。因此,这部片让当时的影评人很头痛。
布努艾尔不按常理出牌,但仍有迹可循——人性与阶级性的相互作用与隐含的社会历史背景。
电影的观感也是非常暧昧——对女主角几次暧昧的抉择似乎有些心痛,对人性深藏的不可知处又似乎有些恐惧。
电影最后片段:右翼队伍上街游行,天空雷鸣电闪,暴雨将至······
4 ) 何为欲望-影像?
欲望-影像,一种为欲望所推动的影像类型。以本片为例,分析布努埃尔构筑欲望-影像的手法。
首先在设定上。让娜·莫罗饰演的女仆一开始就是以一位成熟、深富魅力的女性展现的,这与她要进入的宅邸(死气沉沉)产生鲜明对照,这可看作一个欲望体对一个欲望枯竭体的入侵,后者的欲望将被前者唤醒。再看宅子里人员的构成,主人层面:父亲—恋物癖、欲望扭曲者,女儿—性冷淡,女婿—性欲旺盛却无从发泄;再看仆人层,老女人—无欲者,洗衣女(肥胖、邋遢、丑陋)—连车夫都吸引不了,车夫—没有施与欲望的对象,与女婿相同;最后看隔壁:老女人,中年肥胖的退伍军人。而仅让娜·莫罗一人是风姿绰约的女性,自然将所有男人的欲望都勾起了。
对让娜·莫罗饰演的女仆来说,闯进这一宅邸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向上爬,她可以勾引任何一位地位比她高的人便能达到目的,四个男人(父亲、女婿、车夫和军人)中除车夫之外都都符合条件,与任一位结婚都可获得提升。但女婿因为女儿制约,隔壁的军人刚开始还处在两个世界(注意对两隔壁有世仇这点的设置),所以她只能先选父亲。但偏偏父亲是位性变态者,但对此倒也省事,她只需穿着靴子走几步就能把老人勾到手,却不必献出身体,这是她一开始的打算。但事与愿违,老人因为性过度死在了床上,她的企望破灭,只能选择回巴黎。
至此,故事一分两半。发生的转机是女仆在火车站台听到小女儿被奸杀的消息,道义让她无法离开,她回到了宅邸要彻底揪出那个凶手。动机一直是明显的,而影像就是在这一动力之下向前发展(欲望-影像的特征)。当她认定车夫就是凶手之后,就只有一个行动目的了——将其绳之于法,于是她谎称自己要和他结尾,并不惜上床以骗得信任,最后自然是将车夫送上了法庭。到此,故事似乎非常平板,其实只是解析之后显得平板了,影像是非常丰富的。这里有一处细笔,当女婿听到女仆要嫁给车夫之后,欲望的集聚碰撞使他不惜勾引那位丑陋的胖佣人,并立马在车库里解决(欲望-影像)。最后,这位女仆嫁给了隔壁的军人,这是她唯一的选择。而那位被勾引的胖女人则成了佣人。
在此,想说的是影像发展的逻辑无不遵照欲望(动机)的法则。暂称此为一种欲望-影像,这一影像也是刁亦男电影的标志。无论是《夜车》还是《白日焰火》都是依此而设置。如此看来,布努埃尔作为欲望-影像的创造者是刁亦男的老师,他们走在同一条路上。
另附一片分析刁亦男电影中的欲望-影像构建的影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613280/
5 ) 少跟我说超现实主义
后面的发展很莫名其妙。而且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后发现,没有能讲得通的。布努埃尔本人认为女仆加入了资产阶级是她自身的最终妥协,但从效果来看,他显然没有表达清晰。对于这样一部不自明的电影作品,很纳闷为什么大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6 ) 冷艳美人的"逆袭"之路
的从巴黎去到乡村当女仆塞莱斯特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或者说是温情的还是冷漠的,不知道她是不是冷漠的人,但绝对不是温情的,或者说她的温情被这个社会的某些氛围与风气遮掩了。也许是一丝丝的同情心在作祟,虽然最后她为了找出杀小女孩的凶手而留在村中,但她最终还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而嫁给一个老头。 这或许不能用好与坏来评价,这或许就是方式社会情境下人的真实状态。
7 ) 性压抑是一个隐喻
Sexual repression here merely serves as a symbol. In the face of reality, the old man retreats to fantasy; his son-in-law seeks the underprivileged women as an outlet; the veteran neighbor is braver in a way but cold-blooded when he kicks the maid who's been with him for 12 years out for a younger one; the bourgeoisie woman is chained by the religion physically, even more mentally. Perhaps the baffle feeling lies most in the murderer, who is cruel and yet rational and with such a vision. The cloud means there will be a pour.
8 ) 【418】《女仆日记》——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女仆日记》
Le journal d'une femme de chambre
年代:1964年
国家:法国、意大利
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
主演:让娜·莫罗、乔治·热雷、丹尼尔·伊韦内尔
适宜人群:文艺青年
聊到这部电影时你可以谈论以下话题
《女仆日记》的灵感是来自于法国作家奥克塔夫·米尔博的同名小说。1945年,让·雷诺阿曾经把它搬上过银幕,主演是宝莲·高黛。
布努埃尔开拍《女仆日记》的动机,则是因为他的女神让娜·莫罗。
布努埃尔曾在自传中大赞莫罗走路的方式好看极了。她在《通往绞刑架的电梯》里漫步的镜头令布努埃尔着迷,“走动的女人及她们的目光总是让我感到激动。”
《女仆日记》可以看做是《维里狄安娜》的姊妹篇,两者的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贵族庄园里,主角也都是无法抗拒人性欲望的漂亮女性。
在影片前半部分,女仆塞雷斯汀初到庄园,便跟身边的男性全都搞好关系,包括年长的豪宅主人、老人的女婿蒙泰尔、马夫约瑟夫、邻居莫泽尔等。
这些男人也都对塞雷斯汀投以暧昧,老主人有恋脚癖,总让她试鞋子;蒙泰尔曾主动求欢,但被拒绝;约瑟夫假装冷淡,其实对她一见钟情。
而当老主人暴毙之后,塞雷斯汀曾被遣走,但随着一桩少女谋杀案的发生,塞雷斯汀又肩负新的寻凶任务,而这个任务的成功完成,成为了她提升阶级地位的阶梯。
所以后人很难对这个女性进行评价。可以说她是表面清纯的心机婊,也可以说她是牺牲自己来追寻正义。
尽管争议很大,但老布抨击资产阶级的堕落伪善和虚伪荒谬的传统,却始终不曾改变。
这部电影的故事比较耐人寻味,但是在布努埃尔的电影里只能算是水准之作,倒是莫罗凭借该片获得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的影后。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是这两处
亮点1
第40分钟,老主人要求塞雷斯汀穿着他送的靴子,在房间里走两步,然后还亲自帮她脱鞋。
布努埃尔曾经描述过这段镜头中,让娜·莫罗的步伐:“她行走时,脚在鞋跟上面微微颤动,使人觉得不稳。”
“她是个天生的演员,在拍摄时我只能跟着她,几乎是跑着跟她。她向我展示了对于角色的把握,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
亮点2
第92分钟,在车夫约瑟夫因杀人嫌疑而被捕之后,镜头随之一转,塞雷斯汀竟然很快就跟莫泽尔结婚了。
这时她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巨大逆转,她可以躺在床上,要求莫泽尔给她拿毛巾了。
这时的她,终于成为了过去侍候过的那种主人。
每个细节都能掐出水分,处处丰盈;但Celestine的心理转变刻画有所欠缺——重结构,轻表演,这是也是布努艾尔作品的一贯缺点了。
女仆的性格转变是个谜,不过可以理解为她是个见风使舵的人,由于管家杀了人而上尉又对她有好感,选择上尉倒是明智之举;跟管家上床也只是逢场作戏罢了,真正的目的是获得女主人一样的地位。树林奸杀穿插的野猪追逐野兔;房间戏中多处场面调度;女仆面对男主人骚扰也能欲拒还迎般羞涩一笑,全片亮点
布努埃尔放弃了荒诞的超现实主义现实,却让此片更加的晦涩。就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在叙事上也不同于经典好莱坞叙事或者现代叙事,反倒很具有间离的感觉。女仆是个迷,她的正义以及为挤入这一阶层的不择手段。约瑟夫的释放、片尾的乌云是欧洲灾难的开始。布努埃尔的调度手法太过精妙!
布努艾尔的调度真强...
7.5/10。①1930s:巴黎女主来法国乡村做家庭女仆期间通过牺牲(部分)色相周旋于四个变态男人间获取利益,以及她有好感的犹太小女孩死后她通过牺牲(部分)色相成功抓获凶手(然而却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②各种教科书般的场面调度/运镜的丝滑优美感很契合角色们精致的气质(女主是高贵而风情的气质,其他人是资产阶级气质)。③女主的心理曲线太模糊甚至连大致脉络都难以猜到;故事支线太多(想通过刻画各种资产阶级人物来探讨资产阶级与反犹主义/法西斯崛起的联系)却展开地不深入透彻,导致影片表达的点较浅较散。
阶级属性明显,故事走向成谜。所有男性角色都恶臭得千姿百态,女主深思熟虑的利用男性达成目的,但又带着尚未泯灭的正义感。结局挺有意思的——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女主人以冷漠无常的外在行动将丈夫的旺盛性欲隔绝于外,后者又因前者虚伪的禁欲而将自身内心的火热之情寄托于充满野蛮暴力特性的狩猎活动中,老父亲则以平和的态势掩盖自身下流的怪癖;上层是矛盾重重的,下层要么如管家那般粗俗邪恶要么如其她女仆保守羸弱。如此,俨然一副微型社会图景,邻居的冲突则体现这种“社会”在资产阶级的普遍存在。女主角以闯入者的身份打破各个孤立个体之间脆弱的平衡,各类人物因其丑态毕露。到最后女主成功跻身上流,而民族主义大张旗鼓挥舞旗帜大步走来,电闪雷鸣般的灾难即将降临欧洲。
23/9/2007 6:30pm Space Museum
看得出,没几个人看过这部片子.晦涩难以捉摸的人物,让我在案情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回家了.我想一定是有一个时代的大背景.因为最近我正在看<莎拉的钥匙>,有关在法国屠杀犹太人的故事.而片中无处不在的反犹言论,还有那些明暗不定的人物情绪.但刚看完女主角演的另一部戏,再看此部,颇有些滑稽.
很难评分,作为电影算是成熟、滴水不漏,但是非常现实主义,除了中间一段女孩腿上的蜗牛以及狼在森林里追逐兔子,其他都不太“布努埃尔”。批判意味相当明显,几乎每一个出场的人都有罪,而唯一无辜的女孩已死。无处不在的排犹、法国革命风暴。莫罗的女仆是一个高雅、甘堕凡尘的正义女神。
一部走势奇怪的布鲁艾尔电影。刚开始洋馆的奇怪氛围,让人感觉似乎是部90年代日本H卡通的黑白版;杀人案出现之后,又变成悬疑侦探片;女主角的态度莫名暧昧;结局也似乎像个《沙漠中的西蒙》似的半成品。隐线加入的历史政治背景和明线的资产阶级讽刺,使得这部片的情绪表达和剧情呈现别扭的对立和统一
1.体会不到布努埃尔的魅力;2.女主角转变的太快,难解。
我看过最不布努艾尔的一片布努艾尔.照理说米尔博的最大名作遇上老布再遇上莫罗是挺天作之合的...但是电影传达出的文本力量并不如何强大,老布也在恭敬/谨慎中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优势----如果仅仅是搞女人小心思的东西,那他比夏布洛差远了.只有莫罗是超级美丽的...
一面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与变态,另一面是无产阶级结合民族主义者的蛮荒与暴力,冷眼旁观的女仆被仆人指责「你和我的灵魂是一样的」,最后命案、情感、各自阶级的矛盾都汇入「法兰西万岁」的滚滚人流中。
布努埃尔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变形宽银幕格式电影。用女仆的视角批判资产阶级社会,同时将时代背景从原著的19世纪移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凸显一战和二战之间在法国的反犹反布尔什维思潮。情节安排上把前后两任雇主合并为一家,从而创造出两起死亡发生在一天的巧合:偏执恋物癖暴毙的色老头,遭受恋童癖戕害的小女孩。结尾更改了小说里女仆选择的结婚对象,没有和极端右翼的猎户约瑟夫“继续犯罪”,而是嫁给隔壁的退伍军官富人。新到的女仆被庄园里所有男人爱上,如同《苏珊娜》的再度演绎。决定离开的时刻被死亡事件触动,再次回到家中,和《维莉蒂安娜》转折安排一致。右翼分子最后喊得那句Vive Chiappe“恰普万岁”,让·恰普(Jean Chiappe)于1930年作为巴黎警察局长,禁止放映布努埃尔的电影《黄金时代》。
难以解读的文本。由初始的隔空打穴到结尾的电闪雷鸣,对阶级的讽刺不痛不痒。女主角的动机也较为含混。文本中有少些难以捕捉的超现实影子,但不具有代表性。
我表示,对于布努埃尔,无论是超现实主义的他还是现实主义的他,我都不能理解。
8。一群虚伪的人构成的一部片,连老女仆,被主人勾引了,都泪流满面。。
#重看#女仆亦算一个「闯入者」,激起周遭阵阵涟漪,照见各阶层男性的各色嘴脸,基于现实的巨大荒谬不仅不显得荒唐,反而在辛辣嘲谑的外衣下,呈现出社会背景的真实与阶级差异的趣味;刻意的暧昧留白意味深长,野猪与兔子的隐喻不寒而栗;让·莫罗最适合此类复杂角色,嘴角一抹神秘嘲弄的微笑。
应该是布努埃尔最通俗的片子了吧,还是没大明白,得细琢磨。【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