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故事

剧情片法国1992

主演:夏洛特·韦里  弗里德里克·范登德里舍  米歇尔·瓦莱蒂  赫尔菲里克  让-克洛德·比埃特  玛丽·里维埃  罗杰·杜马斯  达尼埃莱·莱布伦  戴安莱夫里耶  Ava Loraschi  Christiane Desbois  Rosette  Jean-Luc Revol  Haydée Caillot  Claudine Paringaux  

导演:埃里克·侯麦

播放地址

 剧照

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1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2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3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4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5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6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13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14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15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16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17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18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19冬天的故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4

详细剧情

  侯麦著名系列作品“四季的故事”之一。菲利茜(夏洛特·海瑞 Charlotte Véry饰)和查理(费德瑞克·范丹狄德夏 Frédéric van den Driessche饰)在海边浪漫相恋之后,因为一时不留神留下了写错的地址,而导致了二人再也找不到彼此。菲利茜生下了查理的孩子,但5年来却再也没有查理的音讯。  生活还在继续,菲利茜遇上了喜欢她的一些男子,他们也不失为好男人,足够爱自己。比如成熟体贴的马桑(迈克尔·瓦雷蒂 Michael Voletti饰)和才华横溢的路易(Hervé Furic饰)。然而,在菲利茜的心中,查理却仍旧是个挥之不去的至爱之人。她不是不爱他们,只是无法爱到能和他们一起生活。她和路易一起看莎士比亚的歌剧《冬天的故事》,为里面的人物悄然落泪,也许她和剧中人一样,也在坚守着一个信念。  终于某个冬天,菲利茜和查理竟然在公车上重遇,执着的梦想等来了实现的一天。

 长篇影评

 1 ) 結局

這個故事應該有一個更契合它的結局。菲麗絲重新找回她的“水手”,讓這個故事顯得太過簡單和輕率了。雖然故事有個傳奇般的開始,但侯麥還是自如地、靜靜地展開了他關于人類情感的細膩的觀察和探索。菲麗絲的抉擇和轉變看似輕率,而事實上她僅僅是按照自己真實的情感的反應去做。但這種這種循心而行的個性卻也很難讓她找到內心的平靜。她始終放不下她愛情故事懸而未決的開始,一直到這里侯麥還控制著故事的節奏和情緒,一切都還在侯麥的話語場中。可突如其來的一個并不意外的意外的結局,讓電影成了一個美滿的王子公主的童話,所有的對情感的疑慮、矛盾和無法解釋的選擇都不復存在了,侯麥畫圓了這個故事,卻最終丟棄了他在過程中極盡所能的探討和闡釋的內容。

 2 ) 就是要较真


看《冬》很激动。公车上没道理却有道理的喜相逢,让人简直要手舞足蹈,

对生活较真,苦乐都会加倍,但是是值得的,其实夏何洛回不回来并不重要,她已经活出了自己,内心的现实也是现实,尽管生活中的她潦倒孤独与女相依,但内心的她已经强大起来,是自足并充满希望的,她是有存在感的人,无边的期待好过事事凑合的空虚。

看女主人公用感性的方式触达终极问题,太妙了!

和“过日子的人”“启蒙者和朋友”“爱人”的不同沟通,相映成趣,其实没有共同话题的人也可以有共同话题,那个方式并非建立在共同的知识面和概念基础上,而是灵感和悟性,触类旁通的品位。知识,有时候只是让你更顺从经验和多数人的意见罢了。

 3 ) 语言。洒脱,等待,与日子的灵光

侯麦和戈达尔一样自然不相信语言过于强势的符号化功能。“把血还给红色”似乎表明在他们看来真正抵达缀合的,或许是那些片刻的灵光诗意,碎散中萌发的奇迹性的完满。而绝不是一个给定的真相,一种先验的锚定:忽隐忽现才能唱出歌谣,而一套秩序内部的东拼西凑和角逐互换,或许只能无限靠拢向空转的呓语。但在同样的创作路面上,两者生成的步伐却并无太多吻合,方法论上的两人有着本质区别。戈达尔将情绪斩断,将因果玩弄,所有语言在他这里只是身体坚实同时又“似有若无”的累赘,洒脱的扬弃间,只留下身体的探戈作为一种不可知性的引线,为随机流泄的把玩,热情,诗意,提供共谋与机关,在他这里身体是一种增殖而具有扩散性的场所。如果说安东尼奥尼的漫游者意志最终导向一个虚无的闭锁的机器按钮,那么戈达尔就是和空气同生共死的游戏爱好者:可能造访的死亡不会呈现一种超我律令的侵袭,散漫并可能被随机的隐患没收的,一线之上的反义词生命,才是构成了诗意与死亡并肩齐驱的中心调和,这不是本体论式的,僵硬的生命,而是从幻光与玩闹中反射出的富有动感的气体性生命。 ———而侯麦则不选择对语言有任何的压抑,亦不打算进行某种靠近戈达尔的调和-占领。在他的电影你可以看到人物无可辩驳的叙述,唠叨,纠结乃至躁动不安的多舌。但这并不代表侯麦“承认”语言,更不表示语言有某种奇妙,活跃的地位。他表明的反而是在这种语言上的想象性描绘,传输中,抵达的一种“真实”反而是“越描越黑”的,南辕北辙的。由此从中掌握现实的宏观辩证。你会发现他们看似时刻抛出了理直气壮的观点,文学性与哲思性两者都固执地并存在内,而这既不能以某种建设性指向身体,提供弥合;也不能消化矛盾。反倒是在情感的浓度中愈演愈烈:他们很少能和解,拉拉扯扯中语言就像多余的小动作一样,成为一种微观的症结。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会认可彼此,反而是一种诗意的,自我的,不服的苟同。他们善用语言,但同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从来又不相信语言中任何一套公理,这种不自知的反叛在微观上击碎了语言的完满论,那些灰溜溜的缝隙由此产生微妙的对撞与错位,故事油然生发而爱与死亡从来不能互相抽身。 由此抒情气质便成为一种奢靡,只有严谨的场景刻画才最好地能够把握这种张力与运动。因此我们看到侯麦“粗暴”的一镜一人,“粗暴”的让角色信马由缰的抒发。他们时刻主宰,或者增添一人平分景框而已。同理都是一种精巧到极致的认真。由此我们看到侯麦似乎很少有肉体的切出,时刻与环境,地景绑定似乎既是表明角色的一种压抑而需要抒发的态度,同时他们又是空间的工程师,用表情与语言结构场所。但同时不可忽视的他们又会被这种跟踪、限定,赋予着现实性的凝视与掣肘。如《春》,似偶遇却更接近宿命,事件的流转指引角色,这是春的意志;如《绿光》一个随机而细微的自然动作,却让女主深刻痴迷,哭泣;如《双珠》,世界的镜像学深深烙印在我们众多的命运之上。 由此《冬》里那种优雅而含混,抛洒而超脱的奇妙触感,似乎是我感受的不同于侯麦其他作品的珍稀而宏大的共鸣。开场的空镜,海水灰蒙的呼吸弥散出苍凉而无孔无入的冷感:冬季是生命的下行,软弱,乃至于匮乏残破。由此萧索的诗意氛围既奠定了心理叙事的笔法,同时起到了淡化地景强度的作用——香榭丽舍大道来回的小情小爱,在低温中触动向了世界化的错位,哀伤,淡化了风月而强化了眼眸。因此侯麦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克制,果决的调度,这部赋予了更多闹市,车站的刻画,用这种“嘈杂”,随意的生活化的表露渗透进文本的深刻,与氛围,与低温契合。正是在在这种嘈杂,萧索的洒脱中,一切仿佛都不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剧情上的尖刺。仅仅是过往与现实凝望中不和的因子,心理与现实错位中荒唐的一点冲动的生发,而不要太过体现,只是粗略的表明。于是查理也好像只是菲丽西一个坚实而只稍微伤感迷恋的手印,委身于血缘的拉力;那些男人也不过是一个个场所的封闭的守夜人,“绿光”还要自己找寻。 ———而确实也是一到精致的等待,那从心灵提现到现实的灵光。日子里破碎而短促的遇见,却时不时新鲜在生命孤芳自赏的循环之内。 在纠结,反复与认定又推倒的陈旧日子中。查理还是出现了,“终于”出现了,不带一丝使命只是忧郁的,怀旧的灵光。于是菲丽西色一切纠结,往返以至于冲撞,苦泪,都在一个精致的片刻化作了回溯性建构的诗意等待,等待日子重复——或许在重复中会有讶异诞生的奇迹生发吧,她无心插柳地相信。而他的回归也即将证实,他正是她熟悉而隽永的绿光。她等到了,我也哭了。冬天于是落下完美的帷幕。故事终结。 冬天用尽本来就不多的体温,成全了一次完美而感动的相遇。而春天要做的,或许仅仅是添一双碗筷吧。

便又是一种错位。

 4 ) 不爱那么多

侯麦电影里的男女关系是我最羡慕的,同时我也觉得不真实,因为我从没在现实中见过,将来一定要去法国住住,了解一下法国人的风情。侯麦电影里这种发乎情止乎礼,怨而不诽的诚实每每让我震惊不已。

真实生活中的男女,对彼此的珍重但凡能达到电影的十分之一,就能从爱情中获得更多的幸福。爱令人妒忌,它激发人类所有的善和所有的恶,爱而可得,是无可比拟的甜蜜幸福愉悦,得不到或者得而复失,令人愤怒,发昏,或者自怨自艾,但人毕竟是理性的动物,法国人尤其是理性的动物,我认为她们得到的爱更多。这是理所应当,毕竟坦诚的告诉对方你之前爱现在不爱了是很难的,接受对方之前很爱自己现在爱上了别人也是很艰难的。我们在现实中见了太多暧昧的分手,斩不断理还乱的纠缠,暴戾无情的争吵和野蛮,然而,最后时间还不是无情的洗去了所有的愤怒,愧疚和哀愁。那些愤恨和爱一样,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流而去,人到中年回头想想,终于平静接受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的事实。

我从没在法国电影里看过为爱痴狂的人,也没见过她们摔摔打打,吵个天翻地覆,最常见的情形是,其中一方在风头火势时,忽然拿起衣服说,我的心很乱,我想出去走走,然后就走掉了。但她们的爱是如此纯真,坦诚,令人羡慕,希望人类面对一段感情都能如此坦然,真的做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冬天的故事》里菲利西亚和她的露水男友路易(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哲学的知识分子)分手,他很难过,菲利西亚说,其实我比你更难过,但我对你的爱就只有这么多,没有多到能和你在一起的程度,希望我们不要吵架,和平分手,希望我们还能是朋友,路易说:分手就痛快一点吧,不要给我留任何希望。当晚菲利西亚留宿路易的家,睡在二楼卧室,路易睡一楼的沙发。菲利西亚和路易坦白分手后就跟他另一个露水男友马桑斯搬去一个小城继续开美发店了--带着她和真正男友查理生的女儿。女儿五岁了还没见过查理真人,她和查理一见钟情,度过了一个美好而浪漫的夏天,查理是个厨师,接到个短期工作去美国,二人缠绵分手,菲利西亚留下地址给查理,但地址写错了,并且那个错误地址的房子也拆迁了,她再也没找到查理,查理也没找到她。但她怀了查理的孩子,她说我顺其自然,就生下来了。

菲利西亚坚信查理会回来找她,也坚信她最爱的是查理,路易和马桑斯代表了两种男人,路易彬彬有礼,饱读诗书,马桑斯精明干练,事业有成。二人对菲利西亚的爱都非常深,都希望和她结婚。她周旋于二人之间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查理。后来她和马桑斯在一起,马桑斯说,查理也许不会回来了,他可能早就结婚生子,你不要等他了,菲利西亚说,对,那都是过去了,我现在爱的是你,我希望能好好爱你。

然而,当她真的搬去和马桑斯住的第一天就后悔自己的决定了,一个小小的风波,几句拌嘴后,她执意离开。马桑斯为了她搬到这里,重开生意,但他并没有大发脾气,只是万分小心的说,希望你先别走,冷静一下再做决定,可菲利西亚心意已决,星夜离开小城返回巴黎。

回到巴黎后她又去找路易,路易很开心她能回来,并再次真诚希望和她结婚,她们一起去看了话剧,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此处侯麦任由舞台剧表演了十几分钟,是莎翁《冬天的故事》的结尾,雕像复活变成真人,灯光昏暗的剧场观众席,菲利西亚看的极其投入,流下眼泪。回程路易和她谈论话剧,她说了一些诸如人真的能了解自我吗之类的话,路易接过去侃侃而谈,一会儿柏拉图,一会儿帕斯卡,回到家,还翻出自己的毕业论文给她看。她并无冒犯但极其认真的说:路易,我很感激自己和你在一起的时光,你让我爱上读书,受益匪浅(菲利西亚是个美容院的店员),路易再次央求她带自己见家长,他觉得她走失了查理,拒绝了马桑斯,应该回到自己的怀抱了。但菲利西亚坚持认为她会再次和查理相逢。路易非常沮丧,菲利西亚说,路易,对不起,我对你的爱只有这么多,你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多了,你总在说书里的话,好像离开书本你就不会说话了。在此处,感谢侯麦的慈悲,他并没有把路易拍成一个口水多过浪花,对女人居高临下,对什么都能滔滔不绝的扯两句的肤浅之辈,这只是路易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正常生活而已,他只是个正常的知识分子(也许是哲学教授),他只是不适合菲利西亚,并不惹人厌烦。

一个星期的时间,菲利西亚做了几个决定,失去了两个露水男友(但相信她们仍然是朋友),但她很坦然,在圣诞季节里,内心充满了喜悦平静和希望,看到这里我理解为何侯麦要播放十几分钟的莎剧情节,他大概是在告诉观众,菲利西亚连这样的奇迹都相信,感动落泪,她相信会再次和查理相逢是发自内心,而不只是种虚无的因为得不到而耿耿于怀的浅薄感情。

她拒绝带路易见家人(因为她们会把你当成我男友的),也拒绝和路易回去见他的家人(因为她们会把我当成你女友的),她甚至拒绝路易开车送她回家,她带着女儿上了公交车,奇迹一般,查理坐在她对面,音讯渺茫五年后她们再度相逢了,在这爱的季节里,查理先认出了她,她看到查理旁边坐了个女的,带着女儿下车跑走了,查理追出去,告诉她那只是他的朋友,不是女友,她们像彼此等待了很久而终于可以在一起的恋人一样,激动的拥抱,回去她的家,度过一个难忘的圣诞节。在温暖的壁炉前,她说,你肯定有过不少女友吧,这段时间,他说:是的,但都不太行,都分手了。你呢?也有男友吧?她说,是的,我刚刚和他们分手了。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正如她们的一见钟情。

这部电影真心让人觉得爱是人间最美好的事,即便是没有结局的爱情也那么美好,男女可以永远拥有的,不是婚姻,而是这真诚的爱情,哪怕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5 ) 爱情的不同面相,生活的偶然与必然

爱情常常不知所起,也不知所终。爱情的面相太多,以至于我们会视而不见。

这部电影,侯麦谈了三种爱情:热烈的爱,过日子的爱,仰慕式的爱。

菲丽希与查理的爱偶然而热烈,很多人都希望来一场这样的激越之爱,可这样的爱可遇不可求。一个小小的口误造成了无异于生死相隔的悲剧,无法忘记,也无法挽回。有人一辈子都没有体会过这种燃烧的爱,有人遇到了这种爱也留不住。难道只有偶然的爱才会热烈吗?还是我们就喜欢被命运的偶然击中,这不是另一种受虐心理吗?他两短暂相遇、炙爱过后离开,由于没记对地址,五年过去,谁都没有找到对方,这五年活生生的隔绝是上帝对他们忘乎所以的惩罚。

菲丽希与马桑的爱是一种过日子的爱,平淡而庸常,乏味且真实,这是大多数人的爱。没有那么多激情的东西,匆匆忙忙过一生。如果是一般人,大概也就这样了,但女主浪漫而热烈,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她选择等待那个错失的白马王子。

菲丽希和路易的爱是仰慕式的爱,他教给她知识和见解,他是启蒙者。这样的爱有有一种隐形的不对等,就算努力弥补,菲丽希还是敏感地看到了他们之间的裂痕。女人凭直觉生活,男人靠理性判断,都很好。

电影中有很多菲丽希在车站间转换和行走的场景,疏离而割裂,她行走在偶然中即是对现实的无奈、绝望与希望并存的混沌状态,也是在孕育着相见的必然性。

相遇还是发生了,正如一段作者佚名的诗句写的那样:

相遇的那天,
一切都像平常那样,
楼顶飞翔的群鸽,
街上走过的行人,
都没有丝毫改变,
平淡的像一杯水……

菲丽希本能地制造偶然性的时间与空间,她的穿行就是一种本能的寻找,她终于必然性地与情人重逢了,喜极而泣。查理说要去远郊的小城定居,菲丽希再一次跟随,但这一次她犹豫了。她的却应该犹豫,她还是要去当老板娘,她还是要去面对琐碎的日常,厨子的日常并不比理发师的日常更美好。

或许,这是导演留下的悬疑,她们也未必会幸福下去,生活还会有新的偶然与必然,不一定会以你我的意志发生,一切都有可能。

侯麦电影中的爱情,出现的时候,猝不及防,消失的时候,也不一定有征兆。

爱情有着不同的面相,你不能说过日子不是爱情,也不能说激越的爱才是爱,我们都各自选择着各自的幸福,命运也还会给我们安排新的必然与偶然。生活啊,生活,这才是生活。

侯麦的电影平常如水,也如深渊。看《双姝奇缘》的时候,我觉得他的电影是日常而唯美的。看《夏天的故事》,我知道他把寓言融入日常。看《冬天的事故》,我发现他淡漠而热烈,如同上帝一般极端。

城市和乡村,侯麦都处理得很好,不经意地把我卷入他的法国日常,他的情感戏剧漩涡,他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游戏。在类型片看够了的时候遇见侯麦,是我的幸运,不期而遇,淡然开始,深入骨髓。他的电影不是烈酒,但会让人不自觉地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法国的片子貌似都有这个特点,或许与他们多次革命有关,彻底的弑父带来了真正的自我主体性,让人开始作为主体的、有意志的人而生活。

我相信侯麦拍摄的是法国人的日常,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啊,真的仅仅是日常。

 6 ) 《冬天的故事》——侯麦对爱情最本源的探索

写在前面:

我相信看这部电影后,部分男性可能会感受到一些不适,反而女性可能会更加偏爱这部电影,尤其是女性意识越发觉醒的今天。

警告、警告、警告⚠️: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故事一开场,便是女主角菲莉茜与一个帅气的男人在一起,那个帅气的男人是个厨师,两人一起做饭吃饭、一起赤身裸体在海滩上嬉戏、一起做爱,俨然如同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情形。

分开的时候,菲莉茜留下了地址,故事来到了五年后的巴黎。因为菲莉茜留的地址是错误的,两人期间再也没有见到过。

菲莉茜有了一个女儿,她此时斡旋在两个男人之前,一个满腹经纶的文人,一个美发店的店长,这是极具代表性的两个设定,一个代表着内在精神,一个则代表着外在展示。文人非常爱菲莉茜,但是菲莉茜却一点都不爱他,原因是文人受过太多教育,她不喜欢别人在精神上控制她,反而更喜欢在肉体上被控制,他更爱那个刚离婚的店长。

美发店店长:

当店长决定去另一个地方开分店时,菲莉茜决定跟随他前去。做这个决定,菲莉茜其实是深思熟虑过的。她先来到那个地方实地考察,店长向她描述着接下来的美好愿景,这让菲莉茜渐渐下定了决心。

最终,菲莉茜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带着女儿来到了店长这里,但是第二天,她就决定返回巴黎。因为她发现,自己并没有太爱这个男人。

菲莉茜的心境变化,经过了三个方面。

第一,当菲莉茜带着女儿抵达的时候,店长并没有来接她,反而是忙于店里的生意,当见面的时候,店长要求菲莉茜的女儿亲他一下,被拒绝了;

第二,抵达当晚,店长和几个朋友坐在餐桌边,而菲莉茜在厨房忙着切火鸡,而脸上的表情则是闷闷不乐;

第三,当菲莉茜为了让女儿开心,带着女儿出门散步,因此耽误了工作,店长对她发脾气,同时提议要给找保姆照顾女儿,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在菲莉茜在前来考察的时候,侯麦已经通过一个细节铺垫了这段故事的走向。当时卧室里墙上有一些小天使的铜像,店长说要把那些铜像扔掉,而菲莉茜看到铜像是丘比特后,却一脸欣喜的表情。这是两个人的根本矛盾,店长想过柴米油盐的生活,而菲莉茜发现这样的生活会消减掉他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的时候,她果断地选择离开了。

文人:

回到巴黎的菲莉茜,找到那个文人朋友,文人对于见到她非常吃惊,因为在菲莉茜离开之前,两人已经摊牌和平分手。菲莉茜告诉文人她已经离开了那个店长,文人想要提出恢复到以前的关系,但是菲莉茜深知自己不爱这个男人,坚持他们只能做朋友。

两人相约晚上一起去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冬天的故事》,在观看过程中,菲莉茜被戏剧深深地感动了,而文人却有些无动于衷。两人经过了一番思辨,最终菲莉茜慢慢感受到两人之间可以产生一些共同点。

菲莉茜与文人之间的感情开始升温,由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菲莉茜主动帮文人泡咖啡,这与之前给店长准备晚餐时的闷闷不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说明她在向文人靠拢。并且当菲莉茜带着女儿来见文人的时候,女儿也很主动地亲文人的脸颊。

但是紧接着发生的事,再次让菲莉茜重新燃起的希望开始破灭掉了。

第一,当文人带着菲莉茜和女儿游玩的时候,文人不自觉地独自走在了前面,把菲莉茜和她的女儿甩在了后面。

第二,礼拜天,他们来到一个教堂附近,信仰天主教的文人在到底是去做弥撒还是陪伴菲莉茜之间犹豫不决,并且想要劝说菲莉茜和他一起去做弥撒,这遭到了不喜欢被人精神上控制的菲莉茜的拒绝。

这两点,让菲莉茜再次意识到自己与文人之间的鸿沟,最终回到住处,当文人向菲莉茜发出性暗示的时候,菲莉茜果断拒绝了。而两人的分手则是在文人送别菲莉茜和她的女儿的时候,以女儿拒绝亲菲莉茜。

厨师:

在故事临近结尾的时候,菲莉茜和女儿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因为巧合遇到了之前那个帅气的男人,当她看到那个男人和其他女人在一起,因为担心带着女儿跑下了车,男人紧随其后追上了他。两人简单地交谈后,男人得知,菲莉茜的女儿也正是他的女儿。

菲莉茜带着男人回到了家,交谈了解到各自的近况。两人互相坦露还彼此深爱着对方,菲莉茜哭了起来,男人关心地询问,菲莉茜说自己是喜极而泣。

就这样,一个对爱情有着偏执理解的女人,她也曾犹豫,彷徨,放弃,最终重新找回了自己所坚持的那段爱情。菲莉茜作为一个人,她一直跟随着本我在追寻自己的爱情落脚。

联想到海报是菲莉茜牵着女儿的画面,在我看来,这是侯麦的一种隐喻表达,女儿是菲莉茜对于她所坚持的爱情的一种希望。

埃里克·侯麦,对于细节的把控,精准到让人赞叹,他用思辨主义讲述了一个浪漫主义故事。侯麦在展示这个故事的时候,只有开场让菲莉茜与厨师之间有做爱的一些画面,与店长只有亲吻的动作,而与文人之间更多的是言语交流。

在西方世界,亚当与夏娃,也是从吃开始,才有了后面两人被逐出伊甸园,经历过数次分离,但最终仍旧长相厮守的爱情故事,这是西方历史上的第一对情侣。而更深层的内容则是,作为亚当的肋骨出现的夏娃,在爱情中,也在努力争取与亚当平等的地位,这在菲莉茜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最终,菲莉茜重新遇到了作为厨师的男人,让我想到了李安的《饮食男女》中的一句台词——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

 短评

不是言情剧,结尾甚至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皆大欢喜,其实是侯麦在表达“爱情宿命”论。女主角朝三暮四令人反感,但侯麦的用意并非是塑造她的性格或爱情价值观,所谓爱情本没有理由和条件,她只不过是突破了世俗对爱情的限制,让自己服从了宿命而已。很多人“认命”,其实不是服从命运,而是屈从了世俗。

6分钟前
  • 保禄萧
  • 推荐

灵肉统一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开端,同时也是人间四季里真正短暂而迷人的尾声和前奏。然而这种和谐的爱却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暂时性的一去不返,侯麦借着两性之间的游戏抑或冒险拉开了《冬天的故事》的大幕。正如莎翁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自此人们生活在一个灵肉分离的后爱情主义冰河时期。幸或不幸的是,在这旧物速死灵魂复生的冬季总是蕴含着挥之不去的春意。春天适合讨论康德,冬天则宜批判柏拉图和笛卡尔。恰如女主角分析的那样,柏拉图式的爱与机械唯物式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但相对于务虚的知识分子女主角更倾向于务实的企业家,然而二者关系的本质却是支配与被支配主奴关系,这让不堪忍受的她走上了内省和反思(辩证唯物主义)之路。结尾的久别重逢真是令人喜极而泣的冬春交接呀,因为拥有历史而非回忆的二者永远无法忽视女儿(真理)的存在。

9分钟前
  • Muto
  • 力荐

8/10。侯麦将女主角安排在物质(身体强壮)和精神(博学多识)的两极男性之间,从而形成她不适应两者的张力。颜色和空间暗示人物的现状:图书管理员体现了知识影响着人爱的方式,连卧室都与书店融为一体,夏季恋情的结束和失去爱情憧憬、枯燥地同居约会的白色严冬。教堂圣像表现出上帝对坚持所爱者的眷顾。

11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060#长达一百分钟的两段关系都成了最后十分钟的重聚最漫长的前戏,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柏拉图、帕斯卡的哲学也统统为这场相遇背书。教堂里的冥想、剧院里的落泪,让她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是宿命与轮回,是灵魂先于肉身存在,是命中注定和他会再遇见。

12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现在的豆瓣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看完候麦呢。

15分钟前
  • 无非
  • 力荐

莎翁歌剧中的雕塑王后,你相框里的一纸爱人。信者真,得新生。

20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力荐

打败了春天成为我最爱的一部,选择在电影院看太正确了,强制的集中注意力,让人在前面一个半小时的铺垫里充满了期待,最后几乎有与女主角同样的喜极而泣。如果你赌赢了,虽然胜算很小,但回报却很可观,就算你赌输了,抱着信仰去生活也会更好。

24分钟前
  • 冷冷内含光
  • 力荐

这女人出奇的忠实于自己,出奇的不会让自己受委屈,她离开马桑的时候开始喜欢上她,哈哈~~小艾丽斯非常可爱~~因为同样的情绪,给五分~~

25分钟前
  • 夏乐的星星
  • 力荐

相信爱情,真好。女主角真惹人爱。哲学、感悟、文化在法国深入每个角落。在中国似乎只是小部分文科学者的专利。这就是差距呀。

26分钟前
  • 竹清影
  • 力荐

侯麦作品序列中与众不同的一部,首先是探讨信仰,不再怀疑踌躇彷徨,虽有曲折试错但最终坚定难移,教堂冥想与领受启示段落亦是侯麦难得在电影中展示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其次,片头欢悦恋爱蒙太奇里有不少裸露镜头或造爱瞬间,而侯麦极少在作品中置入大尺度场景。另一方面,你也能看到导演不少贯穿职业生涯的母题及偏好演变:从前期男性中心渐次转为以女性为主视点,甚至讲述女性之间的故事(有的人不喜本片女主,我倒尤爱她的坦诚与对原初认定的爱情的执著信仰——尽管浪漫主义式的恋爱并不一定比另外两个男友分别代表的智性引领或柴米油盐式情爱要优越或走得更远);侯麦灵感源自同名莎剧,故片中也有相应戏中戏段落,雕像复活的奇迹也与失联5年又偶遇且闪电复合的童话结局相得益彰;讨论柏拉图与帕斯卡尔哲学则似[绿光]与[慕德家一夜]。(9.0/10)

2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侯麦的去世几乎意味着一个电影物种的灭绝

29分钟前
  • 6
  • 还行

雕像复活,是信仰的力量。恋人重逢,是爱情的执著。不喜欢讷威尔,不是因为那里没有花园。不能与你厮守,也不是因为这里书籍太多。有的爱人忠诚可靠但不足以支撑生活,有的爱人学富五车这不是我要的生活。下雪的街头,告诉你虽然没有妻子,但不代表你没有女儿。会为你的幸福祈祷,哪怕那幸福与我无关。

34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侯麦电影里的主角从来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们永远都不满足现状,哪怕失去现在的幸福,也会让爱情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39分钟前
  • 惧色
  • 力荐

[冬天的故事]像是女性视角的[夏天的故事],侯麦给女主角提供了务实的、知性的和旧情难断的三种男生,涵盖的类型已足够多,让这种选择成为了一种“爱情哲学”。女主采取的方法论是一个一个试,朴实但也最有效。最后戏剧化的结局温暖了巴黎的冬天,电影感变强。人间四季,至此结束,春冬夏秋。

41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人间四季”之冬从某些方面看,侯麦其实和伍迪·艾伦很像:他们都热衷于琢磨男女之间的各种关系,将真实的道德选择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事中的菲利茜将全部的男女之爱在冬日里冰封,她迷茫地游走于两个男人之间,而结尾查理的出现就如同《春天的故事》中项链的寻回一样巧妙——如果不知如何抉择,就把一切交给命运吧。

44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爱一个人就跟看一场电影一样,完全就是图个感觉,无法解释,没必要解释。。

46分钟前
  • 缘浅情淡
  • 力荐

最后只能算是一种巧合吧,看似圆满的结局,其实这女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一直彷徨着,如果继续,那么最后这个男人也不会是最后

51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浪漫主义有的时候很荒谬。

53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还行

四季里最喜欢的一则。“For me the dream was reality. An absent reality. ” 春天的开头,女人下车,离开男人。冬天的结局,女人上车,遇到男人。最后Elise也学妈妈喜极而泣实在萌到心都化了!2021.1.8 其实冬天的故事是从夏天开始的

54分钟前
  • vivi
  • 力荐

看有人短评里说侯麦死了是一种类型的终结,这种类型如果真有的话大概就是电影语言不靠任何形式感就讲了所有事;男主最后只出现那么短的时间我觉得讲的是并不是命运也不是选择而只是困境的结局穷举中最特殊的一种,结尾完全是照应莎士比亚的;居然看哭了妈的

58分钟前
  • 大漁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