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笔

动漫大陆2016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鹅毛笔 剧照 NO.1鹅毛笔 剧照 NO.2鹅毛笔 剧照 NO.3鹅毛笔 剧照 NO.4鹅毛笔 剧照 NO.5鹅毛笔 剧照 NO.6鹅毛笔 剧照 NO.13鹅毛笔 剧照 NO.14鹅毛笔 剧照 NO.15鹅毛笔 剧照 NO.16鹅毛笔 剧照 NO.17鹅毛笔 剧照 NO.18鹅毛笔 剧照 NO.19鹅毛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5:10

详细剧情

西部拓荒时代为背景的爱情温馨小品。这篇是由神北克的原创故事「亚弥王」所改编

 长篇影评

 1 ) 一些不甚准确的考据和吐槽

如题 从鄙人的空间复制粘贴到豆瓣来,首先声明,《Quills》这部片子在我看来想象大于写实,为了艺术效果,可以理解,但我就是想吐槽😂 懒得补充了,毕竟咱也就当个艺术片看看,真考据了那还能有看头吗(。) (GeoffreyRush真的很符合我心中对萨德的想象,甚至很符合传记里对他的描述,这个选角太棒了(震声)) 先说下我记得的 1.开头可以见到萨德侯爵在沙朗通中写他的稿子,而后交给玛德琳•勒克莱尔带给出版商出版,根据后一个镜头中对于一箱《朱斯蒂娜》的特写可以得知侯爵正是在写此书,但是历史上侯爵被关进沙朗通精神病院的原因正是得于其在1801年左右因创作《朱斯蒂娜》而被警察没收,而玛德琳第一次与萨德见面正是在1812年,由此得出时间上的矛盾。同时,历史上的玛德琳除了是个老侯爵的15岁的少女炮友外,并未交代其帮助萨德将手稿带到院外,又一个有待商榷的地方 2.而玛德琳的意外惨死历史上更没有提及,至少在萨德还活着的时候她并没有因为他而死亡,影片中安排此情节应该是为了为影片末尾萨德被剥夺人权和全身衣物,受尽凌辱地关在地牢里被迫用粪便在墙上创作的夸张片段做出差强人意的铺垫,因为可以想象,有关人士认为萨德堕落恐怖的思想是造成玛德琳惨死的直接因素,因而对他实行惩罚... 这个槽点我无语了,萨德最后是死在病床上不是什么狗屁地牢里,人家也没有被强制脱♂衣……这样不人道的对待首先过意不去的肯定是库尔米耶院长,因为他是萨德的好友,其次是侯爵的小儿子,因为他供给侯爵的吃穿是出于人道和面子的考虑,侯爵被这样对待这种事情传出去绝对会令其蒙羞 3.我记得侯爵接到雷妮帕拉杰(其夫人)的噩耗之后哭得很伤心……传记中没有提到侯爵夫妇曾经在沙朗通见面(那个夫人来沙朗通看剧就更不可能了好吧),更何况像萨德侯爵这样的浪荡子,“”……从来不愿流露出过于自怜的表情,除非那样做符合他的自身利益或他觉得这样做能让他开心……他从来不会产生怜悯,对自己尤其不会。这就是浪荡子的实质。这类人无动于衷的冷漠与那些无所用心的遁世者的禁欲态度可能有类似之处。”(《萨德大传》p732-733,对其得到大儿子战死消息后状态作的表述) 4.还有那个玛德琳死了之后院长的奸尸行为我真的呕了,这你妈是啥?? 5.那个沙朗通院长选角太年轻了...历史上本人只比萨德小两岁,还要强行把玛德琳和他撮合在一块儿??真的好? 6.本电影选材恰好是萨德人生中最不光彩的一部分……通过与一个十五岁少女的关系来重新激起自己的快感和精力? 7.萨德跳到餐桌上大喊我的作品永垂不朽的那一幕,虽然我不太肯定,但是对于塑造他的“另辟蹊径的才子”形象还算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不过话说回来啊,沙朗通精神病院的舞台当时可是最流行的观赏戏剧的好去处,也正好为想成为剧作家的萨德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好机会。萨德在此可能 是因为剧作上获得的成功而自满。 (但是我们都喜欢120,朱斯蒂娜和爱之罪是吧(´^ิω^ิ`))

 2 ) 规训的权力与写作的权力 ——《鹅毛笔》的空间解读

大三的文艺理论&文化研究课程中,老师放映电影,布置写影评作为课程作业。其时初学福柯,成了一篇幼稚的理论操练。

电影《鹅毛笔》(Quills)以萨德侯爵在查宁顿疯人院中的一连串写作行动为主线。大革命时期的疯人院是一个典型的福柯式规训意象,在其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专制”与“英雄”的对立;权力不只是镇压、掩盖性的,而更是生产性的。纵观整部电影,空间成了这种规训权力的重要载体;而写作则表现为不断冲出这种空间的行动。写作的权力通过文本冲出了萨德的病房,弥散在社会中被掩盖的非法之地,造成了不同的后果。写作这种保有了整全性的、高贵的反抗方式,在今天有其独特的冲击力。 一、门洞、病房与非法活动 影片开头,女人被送上断头台的情景伴随着萨德作品的朗读,显示了萨德将真实所见经过改编、付诸写作的过程,而这是在一种特定的空间关系中进行的:行刑台上的女人只能透过反光的玻璃模糊地看到萨德的眼睛,而房间里的萨德透过窗户可清晰地看到广场上的盛大事件,并悠然地回到桌前写作。这个房间是一个古典的写作者的空间,房间外广大世界的知识被转化为写作的行使。 而当萨德被送进查宁顿疯人院,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颠倒。疯人院的病房是一个典型的规训空间。一个个封闭的病房由厚重的门与走廊隔开,内外交流的途径是门上两个方形的洞口,它们勾勒出病房内外的不对称结构。通过上部长方形的洞口,神父和其他巡视者可以对室内一览无余,而病人可以实现的是和贴在门前的人的对话——他的目光将被曲折的走廊阻挡,以至于当神父夺走羽毛笔并远离时,萨德只能虚张声势地向远处咆哮。下部的方形洞口用来递送换洗被单,洗衣女可以安全地从每个房间收取被单,而免受病人攻击;通过这个洞口,萨德将书稿秘密地交给玛德莲——这是一个典型的非法活动的通道,写作被进一步地非法化。 病房内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病人在其中的活动总是被检视(examination)确立为可见的;他们的非法活动经由检视的知识,转化为权力的行使,进而掩盖了病房外的开放空间中弥散着的非法活动。萨德在病房中享受了特殊的待遇:羽毛床、鹅毛笔、窖藏酒……而这些只不过让他更加地个人化(individualize):神父以此要求他遵守规则;工作人员中流传着关于他的传奇。当他用愈发歇斯底里的方式写作——用鸡骨蘸酒在床单上书写、用自己的血写满衣服、用便溺写满地牢的墙——他总已经在做某种“叛逆”的活动,非法性已经被镌刻在他的整个空间中;在反抗当中,他愈发主动地将权力向自己的身体。而房门外的空间则是一个个法外之地:在皇宫中,君臣听取萨德的淫秽小说,他们可以选择多听一会;大臣借打压萨德的机会引介科拉德医生对疯人院进行评定,以施展其个人关系;科拉德医生借此机会迎娶年轻的修女,并诈取萨德夫人的捐款以装修自己的住宅,最终占有了整个医院;在火灾时,科拉德医生在门外听到房内玛德莲遭受攻击的声音,但他故意置之不理,以使严重的后果成为他加强对疯人院控制的筹码…… 在萨德夫人进入病房探访萨德的情节中,外部空间被引入了。当夫人劝告萨德争取医生的好感,责备他“为了炫耀”自己的“不正常”而将荒淫的情景搬上舞台时,她是一个代表规训的声音,一个“正常人”视角的信使;当她抱怨自己的人际关系因萨德而毁灭、恳求他屈服以让自己“做回普通人”时,她将病房之外的生活结构加在了萨德身上,迫使萨德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真理——那里固有的罪恶。 在这样不对称的空间关系中,写作始终是一股冲击性的、颠倒性的力量。科拉德医生的丑闻被传到萨德耳中,成为其绝佳素材,萨德将其写成剧本并搬上舞台——舞台是一个不同的空间,在上面表演者对观众获得了一种敞视,一种居高临下地表现、嘲讽的权力;他的作品被偷送到出版社印行并流传,皇帝只能在已经弥散的社会空间中收集复本并焚烧,且不免有漏网之鱼——其中一本被科拉德医生的年轻妻子买到,构成了医生住宅中的一个反抗性因素。在影片的最后,神父被关进病房,而科拉德医生带着新神父拜访他,他在门洞内的真诚自白、从门洞伸出手掐医生的脖子,这些都被门内外的不对称关系消解了:医生更加鄙夷地说他“无可救药”,新神父用疑惧的眼神看着他。留给他的仍是写作,继续萨德所做的冲破空间的反抗。 二、书与女性的反抗 在萨德的色情书写中,女性似乎是作为欲求的对象而物化;然而电影却始终贯穿着女性读者在文本的影响下对经验世界的反抗。整部电影中,有两条女性的反抗之线索:一是以玛德莲为代表的疯人院女性工作者之反抗,一是西蒙对科拉德医生之反抗。 玛德莲一直借洗床单之机,偷运萨德的书稿去出版;她最大胆地超越法度的一次行动,是进入萨德的房间,并与其亲热。此情节中,她受引诱的过程最集中地体现在关于萨德新书稿的对话中: 萨德:“我正有一个新故事……一个纯洁的洗衣少女的悲伤故事……” 玛德莲(深受吸引):“很暴力吗?” 萨德:“绝对是。” 玛德莲(邪恶地兴奋):“很色情?” 萨德:“恶魔一般——但它是有价钱的:一个吻一页。” 玛德莲(无奈):“我必须直接吻还是可以飞吻?” 玛德莲究竟是受什么引诱,萨德其人还是书稿?玛德莲受到的邀请是一次“真正的拜访”,未直接涉及书稿;进门后,她好奇地探索了萨德房间的种种物件(它们显然又与其色情小说的写作直接相关);但只有谈到色情、暴力的新故事时,玛德莲才表现出最直接的兴奋。联系之后玛德莲对同伴及母亲朗读萨德小说的情景,可以肯定文本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她;而在此时,文本与现实发生了重合——萨德本就已深入其中,而在其诱导下,玛德莲又不禁将小说中的色情延续到当下的经验现实中。由此,一次打破经验世界之规则的行动,被赋予了文本中的模式,从而显示出其边界——而在疯人院的规训体系未受整体的动摇之前,萨德的房间恰是这种行动更加可能之空间。 这种反抗—塑造的辩证过程更加显要地表现在西蒙身上。至少从被迎入城堡起,她就被置于科拉德医生的话语之下:她是在修道院中“对外界诱惑认识不深”的单纯修女,是要被牢牢锁住的“稀有珍禽”,是必须对丈夫尽特定义务的“妻子”——这些话语试图在她身体内部和周围生产出一种灵魂,这种灵魂是身体的监狱。城堡对她而言亦是一个彻底的规训空间,只有在阅读中,她能投射一种“自主性”的观念。 当西蒙暂时离开城堡、在疯人院观看话剧时,她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对丈夫而言是可视的,但毕竟暂时处在了异质于通常规训空间的场所(也许她还会意识到,那是另一批人的规训空间,并且组织疯人院病人演话剧本身是对他们肉体的一种充分利用)。西蒙被话剧的色情场面吸引而不忍离去,展现出兴奋的表情,这意味着她看到了一种反抗的可能——这种可能从表演的疯人身上传递到她身上。书愈加成了她与医生直接对抗的工具: 科拉德:“我更想在我们并排坐在壁炉前时,品尝白兰地。” 西蒙(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我宁愿阅读,谢谢。” 科拉德:“你更喜欢读书而不是你丈夫的陪伴吗……” 此时,西蒙感到与科拉德的矛盾更加凸显了。很快,她去市面上寻得了萨德的小说,并将其装在诗集封皮下,并在与科拉德并排卧床时入神地阅读。科拉德对妻子读书总归无力管制,只得睡去,这样,西蒙在来自科拉德的权力之外的空间里,接受了萨德的《贾斯汀娜》对性的书写: “男性的力量在紧握的双拳中,而女性的力量则另有所在,在她股间光滑的洞穴中。” 小说《贾斯汀娜》写的是少女贾斯汀娜不断受到强奸、虐待的故事,贾斯汀娜的形象软弱无力、不断受到攻击,细致的性描写却给女性一种受虐的快感。西蒙以此小说向建筑师表示渴望,两人以对诵书中对白达到确认;在计划私奔时,两人计划了在不同的地方“强奸”,建筑师将大拇指伸入西蒙口中,模拟口交动作——这些呈现为对科拉德医生之权力的反抗,又无一不是萨德之文本所塑造的性观念的结果,是文本中的模式在经验世界中的延续。对于一种生产性权力,只有另一种生产性权力能构成反抗。 这种反抗—塑造的辩证过程给西蒙带来的是未知的;它给玛德莲带来的则是明确的悲惨命运。在萨德陷入绝境后的一个雷雨夜,她与一帮病人串通,通过墙上的洞口传递萨德的口述,由她执笔写下。在这一述说-书写的行动中,病人纷纷受传递的文本感染——道梵由“从火炉中取出一根拨火棍”的情节激发了纵火欲,将床点燃;布琼则受在舌头上开口的虐恋情节的激发,强暴并杀死了玛德莲。问题就在于,将文本中的模式延伸到经验生活中的不止玛德莲一人;当文本中的权力弥散在病房外的空间,波及至不同的人,它终于造成了深重的后果。这使得萨德无法真正为他的“虚构在现实中重现而感到高兴”。 三、写作的替代品? 于是,在《鹅毛笔》中,我们看到写作始终作为冲破规训空间的力量而运作;它的效力弥散到病房外广阔的社会领域,变成女性反抗的工具,形成对性观念的塑造,引发不同的后果。而今天的中国,同样的职能更多地被现代通讯取代:当感到自己处在极端状况时,人们不再需要像萨德那样持续地书写一种与基督教教义相反的真理,而是用微信、微博发出即时的图文信息,将自己的处境作为警报发在虚拟的公共空间;连从相反方向指认自身灵魂的动力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让自己的言说直接在舆论场中消散。当年轻人感到规训的权力时,他们不再求助于完整的阅读,在文本中寻求一个平行世界,而是转向智能设备。今天的《鹅毛笔》,是由韩东书写的: 在这样的氛围里,瞿红不免不怒而威,表现得尤其谦和,特别是对大猫。这会儿大猫正懒洋洋地斜倚在长沙发上,脚下架着一条青铜板凳(大雕塑家杨明的作品。类似的雕塑客厅里随处可见),正玩iPad。这iPad是瞿红特地买给大猫的,让她打发专司怀孕的无聊时光。同时瞿红也说了:“不要成天地玩,会有辐射的,对胎儿不利。”大猫沉溺于iPad也不仅仅是赶时髦(当然也是赶时髦),还有一层 意思就是讨好瞿红,毕竟这玩意儿是她送给她的。同时也有某种反抗的含义,因为瞿红让她少玩。瞿红越是限制大猫玩iPad,后者就越是玩得上瘾,瞅着机会就刷微博,要不就玩摇签算卦的游戏。瞿红也觉出了iPad的好,既让对方有个宣泄的地方,又可以体现自己根本性的权威,对抗的武器毕竟是她交到大猫的手上的。 ——韩东. 中国情人 江苏人民出版社.(Kindle 位置 2940-2946).

 3 ) 鹅毛笔(03.11.28北飞观影笔记)

  这是一部描写法国著名色情小说家萨德伯爵生命中最后十年的影片……

    影片以少女的喘息声拉开序幕。
    急促而颤抖的喘息,白皙而优雅的脖颈,少女迷惑而沉醉的表情挑动着你每一根神经;一旁,萨德给你讲述着绮丽的故事……正当你准备享受一场香艳的声色大餐时,凶神恶煞般的大汉突然将你的少女推向了断头台,一颗颗血仍未冷的头颅躺在地上,以各种表情准备迎接它们的新伙伴儿;血从高悬的利刃上滴下,滴落在少女惨白的双唇间;愚昧的人们兴致昂然地围观在断头台下,等着看死神如何拥抱这个鲜活的生命……你燥热的身体骤然凉到了半截……
    而此刻,我们的主人公萨德伯爵也在遥远的窗前,冷冷地观望着一切。由于他的小说充斥着大量淫乱、血腥的色情描写,他被诊断为精神病,长期被关在这间精神病院中。但刀起头落的那一幕,赋予了萨德新的灵感,又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诞生于他的笔下。
    精神病院的主人是年轻英俊的艾比神父,善良虔诚的他将这间精神病院治理得优雅和谐而又生机勃勃。他深信爱的感召可以挽救任何一个迷乱、堕落的灵魂,包括为世人所不耻的萨德。他给萨德提供了书籍、纸笔,希望他能将头脑中的罪恶宣泄到纸上;他让萨德组织病人排演戏剧,成为了小镇上最受欢迎的剧团。他的善良、刚直与宽容,让傲慢的萨德也将其视为挚友。然而,完美的艾比也有不为人知的痛楚,他深爱着洗衣女工美莱娜,却苦于清规的束缚而不能启齿。但他却不知道,美丽清纯的美莱娜是萨德的狂热拥趸,她经常借换洗床单的机会,将萨德的书稿带出,交由出版商出版。夜深人静之时,美莱娜和同伴们在小屋中共享那些放浪形骸的故事,甚至连她瞎眼的老母也沉迷于萨德营造的声色之中。
    萨德的新书热销,其中放肆大胆的描写也震怒了拿破仑,他派遣德高望众的心理医生科洛,让萨德清醒。在科洛受人尊敬的外表下,藏着贪婪、残忍的罪恶,他不仅对病人实施酷刑,甚至娶了自己的女儿做妻子。他赤资打造了一座华丽的宫殿,杜绝宁静贤淑的妻子与外界来往。风言风语传到萨德的耳中,他编写了一出戏剧,在上流社会的贵族面前揭露了科洛淫乱奢靡的嘴脸。戏剧变成了闹剧,艾比深感事态严重,不顾萨德的哀求,拿走了他的纸笔,命令他再也不得写作。
    而视创作如生命的萨德岂能就此罢休,他用鸡骨蘸葡萄酒将故事写在床单上,交给美莱娜带出。东窗事发后,他又用玻璃刺破手指,用血在衣服上写满了故事。甚至当愤怒的艾比剥去了他所有的衣服,搬走了屋里所有的物品,赤身裸体的萨德面对着空荡荡的四壁,依然用旺盛的创作之火燃烧他燥动而执着的灵魂,将反叛进行到底。
    在得知妻子读了萨德的书,与自己的助手私奔后,气急败坏的科洛终于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在一个洗衣女工的揭发下,他对与萨德私通的美莱娜施用鞭刑,并无情地嘲弄了维护美莱娜的艾比。为了保护美莱娜,艾比忍痛让美莱娜离开精神病院。深夜,美莱娜来到艾比的
房间,向他袒露自己的所爱并非是萨德,而是艾比,恳求艾比让她留下。面对美莱娜的真情告白,几尽窒息的艾比终究没能挣脱枷锁,无情地拒绝了美莱娜。
    绝望的美莱娜找到萨德,希望临行前能听到最后一个故事。于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所有病人打穿墙壁,将萨德口述的故事一句句地传达给美莱娜听。狂暴的风雨将萨德的创作激情推向顶峰,他创作出一个鲜血淋漓的故事。他口中精美的辞藻,经过精神病人的层层过滤,落在美莱娜的笔下,已演变成为赤裸裸的欲望。一个病人终于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感召力,点燃了房间。而另一个病人则在混乱中模仿故事中的情节,残忍地杀害了美莱娜。
    美莱娜死了,痛苦欲绝的艾比在科洛的挑唆下,相信美莱娜是死在萨德的笔下。他疯狂地质问萨德,并告诉萨德,美莱娜至死都保持处女之洁。望着崩溃的萨德,艾比明白,不可一世的萨德同样深爱着美莱娜。
    正直的艾比终于向邪恶的科洛低头了,为了永绝后患,他割去了萨德的舌头。
    次日清晨,他发现地牢的墙壁上用粪便写满了萨德不屈的信念。这种坚强执着的力量唤醒了艾比的良知,他扶起受尽凌辱的萨德,为他祈祷;而再也不能创作的萨德,吞下了艾比放在他唇间的十字架,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不久之后,科洛接管了精神病院。新的神父同样叫艾比,同样年轻俊美的脸庞,同样的纯真虔诚。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和他同名的年轻病人,整天歇斯底里地闹着要一只笔;他更不明白,为什么善良仁慈的科洛医生竟拒绝满足他这个小小的要求。
    影片结尾,美莱娜的母亲在换洗的床单中夹拿了一只鹅毛笔,告诉被禁锢的艾比,“把她的故事写下来”。艾比拿起笔来,一丝熟悉的邪恶划过他的眼眸,“这是神父艾比所写的故事,他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自由。但我要事先警告你,这个故事很血腥,人物堕落,主题一点也不健康,有胆你就看下去吧。”
    我们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新的轮回开始了……

    我没有刻意去了解萨德伯爵其人,不知道电影中的情节有多少真实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影片定然加杂了导演些许个人化的处理。在影片中,臭名昭著的色情小说家化身为一个才华横溢、优雅高贵的性感老头儿,无论是装束、谈吐还是行为,都充满了诗一般的贵族气质;当他赤裸裸地坐在空无一物的房间里时,我脑海里显现的竟然是“行为艺术”这个词。只是,一接触到创作,他就徒然颠狂起来。当别人指责他的作品有伤风化时,他反驳说“世界不是我创造的,我只是记录”。在那个窒息的时代,创作是他的存在方式,也是他的释放方式,释放他积压于体内的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戒条的反抗。所以,当他不能再创作时,他只能选择另一种存在和释放的方式----死亡。而真正为政府所恐慌的,恐怕也不是他书中的那些放荡和暴力,而是在他顽强、固执、坚定的信念下,那不可抗拒的感召力。
    我可以怀疑剧情,甚至可以怀疑确有萨德其人,但我不得不相信“信念”这东西。
    老戏骨杰弗里·拉什的表现自不必说,凯特·温斯莱特和杰昆·菲尼克斯也是如今好莱坞少见的极富古典气质的演员,前者姣美的脸庞有种独特的刚毅和叛逆,而后者剑眉星目间却写着份落没的优柔,他们仿佛就是为这部戏而生。影片中,艾比曾问美莱娜为什么要看萨德的东西,美莱娜黯然地告诉他:“只有在幻想中把自己带入他的角色,在现实中才能做好乖女孩”。所以,她沉迷于萨德的小说,却无法承受萨德的轻薄,因为饥渴的是她的灵魂,而不是肉体。而艾比同样执着于信仰,用爱心感化每一个病人,压抑自己的欲望,善良得让人心疼。但当他的信念一次次地被摧毁时,他的世界失衡了。割掉萨德的舌头时,他拒绝使用麻药,因为“既然是惩戒,用麻药就失去意义了”,而回到房间他却在痛苦中鞭笞自己。事后,他对科洛说:“我不是上帝派来以他的名义嗜血的第一人,但也不是最后一个。”所以,我们不能期待他最终真能延续萨德的生命,萨德的傲慢、自恋、狂妄、洒脱是与生俱来的,绝非是任何痛苦可以磨炼出的。毕竟,艾比在幡然醒悟后,还是要为萨德祷告,让萨德亲吻十字架;毕竟,在他的文章里还是有这样一句话,“若要寻找真理,必先认识罪恶”

    曾以一部《布拉格之恋》蛮声影坛的菲利浦·考夫曼在影片中传承了他一贯的精致唯美,大到景观服饰,小到装点摆设,无一不华美得令人心醉;演员更是个个俊美得不食人间烟火,连那位送书稿的骑士,都颇有几分伊桑·霍克的神韵。影片的色调呈强烈的绿色,之所以说强烈,是因为从始至终你都无法忽视这片绿,它不仅让影片有种浓郁的复古味道,更增添了一种性感的邪恶与诡异。唯一的缺憾是导演在处理大场面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片尾精神病院失火、美莱娜遇害的那场戏本应是影片的一个高潮,但导演在剪接上却有些保守,没能营造出强大的张力,让视觉效果和影片场景一样混乱,不得不让我有些泄气。
    我注意到一个小插曲,在美莱娜恳求萨德为她讲述最后一个故事时,萨德凝神聚气地对她说他会为她讲的,“but not here , not this time”(但不是在这里,不是现在)。不知这席话有没有让温斯莱特回忆起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个小帅哥,因为在冰冷的海水,他好像对同样由温斯莱特饰演的露丝也说过同样的话,“you will be die , but not here , not this time.”。不知这是导演的无心之举,还是灵光一显的搞怪之作,反正我是在这部悲情四溢的电影中没心没肺的笑了一次。

 4 ) Quills, 处女必看

Quills, 中文译成鹅毛笔,也有喜欢添油加醋的好事之徒把它叫作性书狂人。讲的是拿破仑统治时期,一个不羁贵族因为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被关进了疯人院。一个女仆帮助他把他在“病房”中创作的情色小说用各种手段流传到全国各地,拿破仑得知后大怒,派一个中老年人到精神病院摆平此事。随后原本一个荒诞的快乐的放荡的疯人院变得阴暗,所有人越发对情色小说表现出至死不渝的忠贞和向往。最后死的死,疯的疯,中老年人的年轻小娇妻也跟搞装潢的跑了,正是偷偷受了那些情色小说的启发。

一个男人一刻不把脑中的男女之事传播出去就寝食难安,最后极端到用各种体液书写在地牢的墙壁上;一个女人喜欢读那些故事,喜欢读给别人听,更竭尽全力把故事送到书商的手中,和全国人民分享,而且,她是一个处女。这些情节叫我暗自吃惊,但是又表达得多么真诚可爱。尤其爱她的帅神父规劝她时说了一句,我当初不该教你识字的。

虽然电影着力描写了那个作为“性书狂人”的贵族,但我认为它更精彩的地方在于女性自我意识的歌颂。“正因为我喜欢看这些小说,我才是一个好女孩。我在小说中经历一切我希望经历的东西,然后在现实生活中乖巧听话。”这是女主角的自白,但她其实一点也不乖,她一心想把贞操留给那个又帅又傻的神父,只是她死了神父才感在意念中和她抵死缠绵。

女孩应该看情色,尤其是乖女孩,好女孩。这是我看完电影的最大心得。

 5 ) 站在道德的碎片上,我们依然谈性说爱――《金赛博士》&《鹅毛笔》观感

    性,对人来说这是个奇怪的玩意儿,对于人类本能的东西,吃饭睡觉我们都可以随意谈起,但是对于性,人们常常默默的从事,隐晦的提及。你可以对一个没认识几天的人说,“唉,昨天没睡好,没吃饱”,但是,不可能对他惊呼声,“娘的,昨天没做爽”。同样的,在人类很多活动中,搞些花样创新都是被大力提倡的,而对性,我们早定义了标准范式,长期以来,任何“出格”举动都难逃淫秽之嫌。时代在发展,这个过程中,对于性的隐晦之门,也不断有人去撞击,学术的有金赛,更早的人民群众们歪门邪道撞的就多了去了,当然,如法国的萨德侯爵无疑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电影《金赛》便是讲述著名的性学大师的作品,我很喜欢这部电影,这部涉及性的电影拍的雅俗共赏,专业又显的可亲。对于倒腾性的学者,会有什么境遇,看看国内的李银河就知道了,先不说她专业水平如何,看看她每天被骂成什么样,就知道在当时更保守的美国,金赛从事这样的启蒙事业会多么艰难了。金赛其实是半路出家,本业本是搞生物的,一天到晚捣腾的本是去搜集昆虫标本研究的工作,而在大学与学生的接触中,对学生们对性的无知感到震惊,就义务当起了辅导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在学校声明鹊起,后来干脆,顶着重重压力在大学开讲授课。就像你看电影本来只是业余爱好,看多了也有意识去琢磨些门道,去研究些模式一样,金赛显然也对性学宣讲这个业余研究有了更大的兴趣和雄心,于是基于采访和统计的性学研究开始了。

    对于操持着与社会主流对抗的价值观,并意志坚定的坚持和传播的人,我们通常给他扣上本意带着贬损,却又让其散发魅力和神秘感的“狂人”帽子。本片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去神秘化的金赛,他没那么狂妄,相反为人谦和,愿意与大众打叫道,在采访受访者时,注重他们的感受,并总结了一套方法论。而他的“狂”体现的不是本意的攻击性,而是一种执着,他积极游说,争取资金,对于他人的质疑和指责,用翔实的治疗和结果予以反驳,对于恶意的斥责和诽谤,挺身而出,极力抗争。对于同性恋、SM、手淫、婚前性行为等“非正常”性行为,他更是以科学的态度广泛举证,分析,而这个过程中,他也充满了矛盾,甚至痛苦,他要与同僚体验同性性行为,要以妻子作为观察对象看着她与其他男人交合,这也是他的惊世骇俗之处,同时也让他与同僚,与家人渐渐产生冲突与对抗,他的父亲对其深感失望,他的儿子对他常加指责,而令人感动的是,他的妻子尽管也有过迷茫与痛苦,但是一直伴随着丈夫进行着这项开创性的,造福着后人的事业。当金赛的著作引发一次次读书和讨论热潮时,他也承受着巨大的攻击和生存压力,特别当他发表关于女性的性学报告后,夹杂着主流的男权思想,这样的攻击更甚,被男权毒害过的女人们觉的这不正经,而男人们更在担心女性会因此开始追求自己的性福的恐惧中失态的攻击,金赛到了后面已经研究资金匮乏,同事远走,而他也陷入深深的痛苦和疑惑中。但是,正如片中后面一个同性恋老太太对他的感谢,实际上是一批人的感谢,感谢金赛,感谢这个披荆斩棘的勇士,他告诉那么多人,不必为自己的性行为和选择感到羞愧和压力,勇敢的面对,洒脱的生活。正如一个社会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种族、肤色、出身评判他一样,我们也不应该单单因为个人的性和相关观念而评判他。金赛以科学的态度做的实际上是一项平权事业,为后来如同性恋这样的性方面的反歧视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性学大师其实也是民主斗士!

    如果说金赛代表的是一种对性科学的态度,一种将性这一隐晦话题庄严的引入公众中的代表的话。那么不得不说,他的影响离不开民众的基层,长期以来,大家太压抑了,太困惑了,而如萨德这样的人物的出现正是民间这种情绪的反应。《鹅毛笔》开篇就以简练的镜头展示了一个地下“产业链”,已经身处疯人院的萨德侯爵,经过洗衣女工将作品手稿传到外界,接着是印刷,然后被藏在篮子里,如同如今那些贩卖盗版光碟般在街头巷尾叫卖。片中,这个链条被一次次的掐断,但是萨德,准确的说他代表的一种民间的力量在有力的反抗,收了他的笔和纸,他用红酒和床单继续创作,收了这些东西,他甚至用血书来铸就他更撩人的色情作品,哪怕他被剥个精光,赤身裸体的他仍然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来让作品继续传播。对于色情文化,世界各国都有严厉打击的阶段,而方式都很相似,就是试图强行毁灭这种文化的载体,如烧了黄书,碾碎黄碟,等等,但是这纯属做无用功,因为载体是次要的,是可替代的,而人的本能诉求是压制不住的,所以经历了种种压制,最后很多国家都会到另一个疏导和管理的阶段,尊重部分人的欲求,而非简单的以“保护下一代”之类的名目进行没有效果的压制,结果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礼崩乐坏。当然,这有个过程,并不是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我们要等待,毕竟人并不会一下变的聪明起来。

    《鹅毛笔》还讽刺了压制者的道德虚伪性,比如那个萨德的头号大敌,那个医生,已经是个老汉,一方面猛烈抨击萨德等人,另一方面,找了个可以当孙女女孩做老婆,并且每晚粗暴的教给她“为妻之道”。正如萨德所说,这些性和爱方面的失败者,往往会用给予爱人更奢华的生活,更大的房子之类掩饰自己的胆怯。结果是,少女的心无法被禁锢,最终与他人私奔,而当医生发现她看过萨德的小说后,更是对萨德恼怒不已,当一个人歇斯底里的厌恶一样东西时,它巴不得把世间一切的不幸和个人痛苦都归之于它,选择性的寻找所谓的证据。所以,哪怕个人情感生活的失败,他也要归结于萨德的影响,最终将萨德渐渐置入死地,而最后还要靠印刷萨德的作品来赚钱,可谓虚伪到了极点。片中的神父是矛盾的人物,他个人反感萨德的文学,但是对萨德一直充满“宽容”,准确的说是一种虚伪的宽容,他带着拯救者的心理试图去“救”一个迷途的羔羊,这样的人往往显的面带微笑,却往往伤人更深。比如,有人拿着道德经去治疗同性恋这种“病症”,有人举着带电的探头去治疗“网瘾”,而神父试图让萨德以宣泄文字来拯救他眼中肮脏的心灵。面对洗衣女的示爱,他痛苦挣扎,而当一次意外中,洗衣女丧命后,他与医生一样,以牵强的逻辑迁怒与萨德,并成为帮凶,而片中他一段对洗衣女工奸尸的幻觉意象更揭示了他道德外衣下真实的对爱与性的本能渴望,让人对他有些鄙夷,也有些同情,这也成为他接替萨德成为疯子的自我救赎的铺垫。

    我一直认为,性作为人的本能,它衍生出的文化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系统,而所谓的道德则是动态的,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所以,在今天回头看看,无数道德已经灰飞烟灭,而站在这些道德的碎片上,我们对各式各样的性文化,对带有不同性观念的各式各样的人,容纳度也越来越高,任何文化都有可能消极和危害一些人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试图彻底的去扼杀,何况,历史已经无数此证明,这样做是多么不靠谱的事儿。站在道德的碎片上,我们依然谈性说爱,这是幸福,更是权利!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6e23f2edff3d7f4779f0555d.html

 6 ) 《鹅毛笔》下的情色激荡,人性解放的欲望哀歌

18世纪中期法国的萨德侯爵饱经非议,他离经叛道的乖张行为多为世人所诟病,然而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无疑为后人审视理性主义的霸权提供了标本。

电影《鹅毛笔》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凭借鹅毛笔大肆书写色情文学的萨德为表现对象,围绕对萨德采取的精神阉割和肉体虐待,映射出人性的复杂多变,展示了人性与政治、宗教的冲突。

萨德其人

要想更好的欣赏电影《鹅毛笔》,就有必要先好好了解一下历史上的萨德侯爵。

萨德侯爵是一位法国贵族和一系列哲学和色情书籍的作者。

他尤其由于他所描写的色情幻想和他所导致的社会丑闻而出名,成名作为《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后被改编为电影《索多玛的120天》。

萨德可以说是一个现代理性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符号,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性虐待”(Sadism)与“虐待狂”(Sadist)这两个单词就是由他的名字派生出来的。

他的名字喻示着魔鬼与天才的混合,几个世纪以来,对于他敢于揭露当时社会在道德上的虚伪,是为自由鸣锣开道的勇士还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后世聚讼纷纭。

萨德侯爵生于18世纪中期法国的显赫贵族之家,然命运多舛,一生不停的进出于各式不同的监狱,最初被关于樊尚堡,后来被转到了巴士底狱,最后被囚于沙朗通精神病院并度过残生,累计在狱中度过27年。

无论是在君主制、共和制还是帝国制之下,他都逃脱不了被囚禁的命运。

枢密院给他的定义倒是很准确:

“他是个不平常的人。他是一个贵族。他身上确实流淌着贵族的血液,他从未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向上帝忏悔,直至他的呼吸停止。”

李银河在《萨德大传》中译本的序言里对萨德的评论大抵也是准确的:

“萨德比弗洛伊德更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他是对已有的性秩序的挑战。”

而在文学上,萨德被法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是和拜伦齐名的浪漫主义先驱。

他的作品对波德莱尔、福楼拜、加缪等都有影响,同时,他惊世骇俗的理论也是20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思想家福柯的思想资源之一,他的癫狂也使他成为了20世纪蓬勃兴起的女权主义者的最大敌人,她们纷纷把他的作品和思想作为自己理论的分析依据。

他的行为与理论在20世纪更成为探索人类精神的无法忽视的难得的载体。

情色书写:人性的宣扬

让我们回到电影中来,《鹅毛笔》是由美国导演菲利普·考夫曼执导的一部以法国色情文学家萨德为原型的虚构影片,影片向世人展示了人性解放之路的艰难历程。

影片中,“鹅毛笔”作为电影的一个符号贯穿始终,表象是萨德书写工具的呈现,实质是人性宣扬的代表。

影片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主人公萨德因作品中大量露骨、淫秽的情节而触怒了拿破仑,被下令囚禁于疯人院。

在精神病院的监禁生活中,萨德也依然疯狂的色情写作。

法国大革命之前著名的思想启蒙运动就以不可阻挡之势深入人心了,卢梭、伏尔泰等大批开明人物宣扬民主、自由、天赋人权。

所谓民主,既包括政治民主,也包括文化民主。民主的文化层面既欲望的解放。

在各种欲望中,性欲是最强的。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性冲动必须不时的受到某些精神能力和阻抗作用的压制。

内在的性欲无法抒发,便以外在的形式排遣出来。

色情是一种欲望,写作便是欲望的表达。

在萨德眼中,鹅毛笔不单单只是书写工具,它更是欲望宣泄的出口。

压在底层的性意识被发泄出来,而原来起着控制作用的意识则被打扰或完全失灵,于是颠倒了秩序。

也就是说,萨德的心理犹如被颠倒了的心理世界,整个心理结构大厦底朝上的换了一个。

失去思想束缚的他,如脱缰的野马、泄洪的闸,蔑视一切宗教和王权,任灵魂之火肆意蔓延,正如萨德所说:

“我的写作是无意识的,正像我的心脏跳动一样。”

写作工具从最初的鹅毛笔到鸡骨头到玻璃碎片再到最后的粪便,表面上看是萨德对色情书写的痴迷癫狂,实际上是他对暴力的极端反抗,对欲望的执著追求,对民主的忠贞信仰。

其次,法国大革命如暴风骤雨般,迅猛异常,领导人瞬息万变,狂热的革命分子最终大多被送上了断头台。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必然会压抑。

萨德以鹅毛笔作为自己的武器,大胆书写性欲狂欢,倡导人性解放。

西蒙娜是修道院的一名年轻的修女,后来她与年长几十岁的克拉比医生结婚。

婚后的西蒙娜一直过着笼中鸟般的乏味生活,她忍受着丈夫无趣的性虐待和监禁。

偶然间,他受到了萨德作品中“女人的魅力来自于两腿之间”这句话的启发,明白了性爱的乐趣,她不再愿受克拉比的摆布,引诱了家里的装修工,悄悄与他私奔了。

在萨德的色情文学里,没有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只有性器官的男女之分。

年轻洗衣女美黛莲和她的同伴均出身于平民。她们都喜欢萨德的作品。

美黛莲和同伴高声的朗诵萨德的作品,并模仿书中的情节,她们在阅读和模仿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爆发出阵阵笑声。

萨德的作品看似是粗俗的色情小说,难登大雅之堂,它的社会意义却在于对于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

这种色情文学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性,而这种真实与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

揭开性的秘密,公开教导性的快乐就是启蒙。

鞭挞权贵:人性的抗争

萨德的作品中,贵族也不见得如何伟大,甚至还是嘲笑的对象。

他大量的抨击了上层贵族,其下流、粗鄙的语言挑战了统治者“君权神授”的权威。

王室受到了莫大的耻辱,拿破仑勃然大怒,命令擅长残酷疗法的克拉比医生对付萨德。

医生是国王派来的,暗示了权力与技术的结合。

热衷普世价值如民主,对于作家来说可能是美德,对于当时的从政人员来说却是巨大的危险。

从血雨腥风的大革命中夺取的政权,统治者的地位并不牢固。秦始皇焚书坑儒,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统治者树立权威的体现。

于拿破仑而言,保存王室高贵的颜面,维护自身的统治很有必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克拉比的职业决定了他的工作方式。医生代表现代技术和理性。医生与萨德是对立冲突的。

医生是技术理性的化身,然而技术是无情的、冷酷的。

它是理性的科技,缺乏人道主义的情怀,而人却是有血有肉的高级动物,人性化的治疗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消解技术上带来的弊端。

但原本冰冷的技术倘若被丧心病狂的医生加以利用,结果自然是雪上加霜。

克拉比用“治人如治畜生”的理念对待萨德,医生实际知道萨德根本没有病,所谓的“病人”是在标榜真相,他得的是“启蒙病”。

在这个意义上,影片中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在统治者眼里,被统治者都是病人,都需要治疗。

作为权力的追随者和维护者,克拉比利用机器残忍的治疗方式对待萨德。

他没收萨德的鹅毛笔和信纸,萨德就用鸡骨头蘸着红酒在床单上写,他没收了萨德的一切书写工具,萨德便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将故事传送出去,有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势,“正邪”两面不断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克拉比千方百计禁止萨德一切色情写作,私底下却喜欢上了年龄足以当他孙女的修女,让她还俗、结婚,夜夜享受着与她的床笫之欢。

萨德终不受折磨所迫,他把医生的婚姻故事写成了小说付梓印刷,还亲自编排一出话剧,讽刺了克拉比老夫少妻的结合方式,揭露了其虚伪的嘴脸。

克拉比忙于整治折磨萨德,却忽略了身边人。

妻子私奔后,克拉比才发现妻子日夜阅读的《淑女诗集》,內瓤实际上是《贞德蒙尘》,而小说的作者正是疯人院里的萨德。

意识到妻子的出逃正是拜萨德的“蛊惑”所赐,克拉比恼羞成怒、愤恨交加,他将萨德关在地牢里,被脱得一丝不挂,在没有任何书写工具的情况下,萨德却用自己的粪便在墙上写下了文字。

影片尾段,神父举着火把来到黑暗的地牢,他将十字架放在萨德的嘴边,为他做临终前的祷告。

萨德却一把抓住十字架,死死地攥在手里,吞进嘴里,愤然自尽。

十字架本是救赎他人的象征,如今却成了杀人的利器,萨德用生命对宗教进行了最后的嘲讽。

接过鹅毛笔:人性的觉醒

电影《鹅毛笔》中,主持疯人院的是一位思想开明、主张人性化医疗的年轻神父考尔曼。

他为人宽厚、和蔼,虽说不喜欢萨德的作品,却一直善待着萨德,在与萨德相处的日子里,神父对他建生好感。

神父是基督教的代表,拥有一颗仁慈的心,他认为写作是件好事情,但内容要积极健康,不公开发表。

然而,宗教中的医院是一个拯救灵魂的地方,那些所谓堕落的灵魂则被视作违反宗教意愿的异类,神父考尔曼虽然同情萨德,却不可能认同他的做法。

起初克拉比用残忍的治疗方式对待萨德时,神父还试图阻止,尔后萨德在他眼中看来完全走向堕落的自我放逐时,神父也加入了共同整治他的行列之中。

令人讶异的是,就是眼前这个宅心仁厚的神父最后割掉了萨德的舌头,而这并非神父无奈之举。

这是一种极端的酷刑方式,是一种宗教手段,既不能让秩序的破坏者发出任何具有攻击性的语言。

神父是基督教的信仰者,考尔曼奉行禁欲主义,他与美丽的洗衣女美黛莲暗生情愫,却努力克制着自己的强烈爱意。

美黛莲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他喜欢萨德侯爵的故事,暗地里帮助萨德将他的作品传出疯人院。

萨德唤醒了美黛莲,她爱上了懦弱无助的考尔曼,注定是宗教政权的牺牲品。

在被要送出疯人院的前一天,美黛莲鼓起勇气跑进神父的房间向他表白,考尔曼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挣扎后最终选择了上帝。

神父恪守了尽心尽力爱上帝的理念却由此失去了爱人。

遭到拒绝的美黛莲继续帮助被囚禁的侯爵写作。要离开疯人院时,美黛莲向萨德祈求最后一个故事留作纪念。

临走前的夜晚,美黛莲躲进的洗衣房,故事经萨德口中叙述出来,经由疯人院的病友口口相传再到美黛莲执笔,虽说原作的艺术效果在传述的过程中已大打折扣,但其色情、放荡的主题却依然明晰,撩人心弦。

最终,在转述过程中的一个病人受到萨德作品的感染,激发了情欲,模仿小说情节并杀害了美黛莲。

热心帮助萨德出书的美黛莲,没有想到间接的因萨德的作品而付出了生命。

美黛莲之死,是影片主题中的另一层喻示,正常人的性心理已然是经过加工和规范后的,而疯子的性心理是完全不受意识控制的,对他们进行性宣传无疑是飞蛾扑火。

如此看来,提倡人性解放既要适度,又要讲究对象,否则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和更大的悲剧。

面对美黛莲的死,神父追悔莫及,他来到停放美黛莲遗体的殿堂,并用幻想完成了与爱人的交媾。

爱人死了,神父开始怀疑上帝,救苦救难的上帝不仅帮助不了自己逃脱爱欲的苦海,还丧失了所爱的人。

之后当萨德口吞象征救赎的十字架死去时,考尔曼彻底的质疑上帝,质疑自己的神父身份,在痛悟之中,他也“疯”了。

萨德虽然死了,但他却胜利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萨德的作品,启蒙的意义开始显现。

影片的末尾,表面高明实则虚伪的克拉比医生居然将疯人院改造成了印刷厂,而出版物正是他原来费尽心力迫害的萨德的作品。

从某种程度上说,萨德的作品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而作为“统治者”代表的克拉比也不失时机的转变了立场,虽然更多的是利益上的驱使,但也不失为一种顺应民意,也是启蒙的进步。

因为人性的觉醒,与宗教决绝的神父考尔曼却被克拉比关进了疯人院的牢房,当新的年轻的院长随同克拉比来探望他时,他对新院长说:

你若有善心,请给我羊皮纸和笔墨,我看见过魔鬼的面庞,我要书写那尚未写完的故事。

曾经依然反对色情文学的考尔曼如今成了萨德的化身,一度感慨年轻人道德败坏的美黛莲的盲母也成为了美黛莲的替身。

她像她的女儿当初帮助萨德那样,给考尔曼送来了洗干净的床单,里面藏着纸笔和墨水,延续着当年的美黛莲和萨德。

影片结局,“疯子”考尔曼手执鹅毛笔埋头书写着那些未完的故事......

电影《鹅毛笔》展示了那个时代追求自由与激情的个体和人性与宗教、政治的冲突,影片对传统制度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既有肯定启蒙意义的一面,也有对启蒙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思索(如美黛莲之死)。

但对于生命的价值、快感、意义、信仰的选择,只有把它们交给充满激情的个体,放置于生活与艺术之中才能得到宣泄和释放,这恐怕就是《鹅毛笔》所希望传递出来的信息。

 短评

女主男二更像一对……

5分钟前
  • 兮子镜
  • 推荐

作为一部传记类的影片,影片比较真实的记述了两百年前的一段历史

9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神父,天呐,神父,神圣的敬畏的禁欲的,真是喷薄的情欲最合适的载体。对于这种题材的偏爱加上这个片子完美的选角和表演,使我完全为这个电影沦陷了。

10分钟前
  • 衣冠冢
  • 力荐

其实无关情色,整个片子似乎都是激情似火(如那场火戏一般)喷涌而出的创作和书写欲望,精彩绝伦。而书内容自不必多说,正如凯特当年的雪肌一般诱人⋯最后的结局有点刹不住尾似的太过戏剧,但真是很好看啊。杰弗里拉什演疯子确实自有一套,《闪亮风采》之后又一次癫狂出演

1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觉得还OK

15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还行

其实无关情色 讲的是创作激情好么?我笑拉什太癫狂 拉什笑我看不穿。。那股随口而出就是吧啦吧啦一段情色小说描写、却又正义凛然如同捍卫真理的癫狂劲 神了 稍有看《莫扎特》的感觉 这个故事以其执着和癫狂让人鼓掌 却又过于追求戏剧效果而显得刻意

17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别借用萨德的故事,兜售你的人文思想了

22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自由就在墨水瓶的深处、在鹅毛笔的鼻尖。”这位才华横溢、藐视陈规的色情大文豪真的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才怪才,只是他生不逢时,毕生都在精神病院里和卫道士抗争。这么棒的电影真是相见恨晚!【翻了下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竟然是《跳出我天地》的小孩,可惜杰弗里·拉什的演技了

27分钟前
  • 阵雨
  • 力荐

无关情色,只是手法比较大胆罢了,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3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杰弗里拉什饰演的萨德用红酒,用鲜血,甚至用大便书写,文字就是他的生命,即便他执笔写性书,拉什表演疯癫充满热情,当然杰昆菲尼克斯,迈克尔凯恩和凯特温斯莱特也贡献了很棒的表演,部分音乐很有feeling,性解放的主题,悲剧色彩,针砭人性的丑陋,尤以医生的假仁假义,利益至上为代表。

34分钟前
  • Thoreau
  • 还行

该片除了刻画萨德这位杰出的作家之外,同时也告诉告诉人们应当清楚的认识传统制度,客观的对待社会发展,否则就会让无知占据人的心灵。这也正是该片的现实意义所在。

39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女主很漂亮,有点看不懂

43分钟前
  • 未知未觉。
  • 推荐

然而,强大的国家机器还是将萨德送上了绞刑架。政府容忍不了他“伤风败俗”,但他的作品却流传了下来,开启了民众的思想

4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我宁愿做萨德 也不愿做耶稣的信徒 《尼采》

51分钟前
  • RIVERSDIARY
  • 推荐

在历史上的很多时期,尤其是西方,向往自由和性是连在一起的,弗洛伊德的逻辑是什么东西都是和性挂钩的,艺术家尤甚,以前我觉得他扯淡,现在想想……大概是真的

52分钟前
  • RD
  • 力荐

被正统道德观所保护起来的“纯洁”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良,因为那些都是极易变质的。只有经历过邪恶和丑陋,还认为依然应该坚持站在正义善良这一边,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正义和善良。所以真正的圣人不是纯洁的小绵羊,而往往是伤痕累累的心灵。

53分钟前
  • 冉笛
  • 还行

知道你最恶心的秘密但却没有抛弃你而且依然爱你,是上帝么?

56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该片中萨德著作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反抗暴政,而且更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之书。首先是因为这种色情文学的真实性和亲切性,在此之前从没有书籍中出现如此赤裸裸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和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

1小时前
  • o”mygod101
  • 推荐

艺术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来表现

1小时前
  • sunshinE。
  • 较差

其实电影想表达的我能理解,但是可能我还是不太喜欢这类电影

1小时前
  • 乔植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