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次不成功但却有益的尝试
《秋白之死》算不上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更算不上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它看上去囊括了所有瞿秋白个人的历史,被捕后发生的主要事件以及绝笔《多余的话》中的主要观点。但是它却没有体现出瞿秋白的灵魂。从中几乎看不出瞿秋白和一般革命者就义之间的区别。剧情中的营救,劝降和瞿秋白的独白相互独立,更像是为塑造瞿秋白形象而强行拼凑的。即便它们也许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瞿秋白的就义为什么感人?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多余的话》,那就是瞿秋白告诉后人:我宁愿以人的名义做一名弱者,甚至是叛徒;也绝无可能以党员的名义做一名烈士。因为我不是一个党员,我真正的灵魂从未参加过中国共产党。我不愿欺骗历史。
导演的着力点应该以此为核心组织情节。探讨人在面临人性与党性的抉择以体现瞿秋白的悲剧性,但这太难了,超出了《秋白之死》拍摄年代的价值观。
导演意识到《多余的话》的复杂性,在片中多次原文引用《多余的话》,以瞿秋白独白的方式告知观众。这在80年代,文革刚过去仅仅几年是了不起的尝试,不过导演没有摆脱将瞿秋白塑造成一个革命英雄的俗套。
瞿秋白的死与他的历史是相关,更是对他的理想主义相关。他曾与列宁,布哈林见过面,握过手;他曾是继陈独秀之后中共第二任总书记;他领导下发起了包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大大小小100多次起义(李三立的盲动主义路线)这一切都并不指向他死的必然。“我爱惜历史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翅膀一样,请勿折断我的翅膀。”导演意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但在影片中以对它做了错误的解读。他解读为:革命事业是我的历史,我是一个革命者,我不会选择除革命以外的第二条道路。这就与将瞿秋白塑造成一名革命烈士的逻辑相吻合了。
这句话应当解读为理想主义者瞿秋白认识到只有死才能够与自己的理想主义相容,就像小说中的人物,只有死才能将情绪和小说的主题发挥的淋漓精致。死即是他的宿命。“请勿折断我的翅膀”更像是说“请不要改变我最喜欢的那本小说中那个人物的命运,我不愿意他那样。”这算是对刽子手的请求,请求给他一个瞿秋白自己能够接受的结局。
至于瞿秋白为什么认为只有死才能给与自己的理想主义相容。我想很容易解答:共产党,这个在地上实现共产主义的组织已经完全抛弃了他;而他也已经落入敌手,他不会选择活下来成为国民党诱降其他共产党的工具。
《秋白之死》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没有摆脱革命者就义这一套路。他没有看到革命者背后的复杂性与赴死背后的复杂性。当集合全部复杂性的时候,事件就以完全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
中国豆腐,天下第一!
这是一部凝重悲怆的抒情人物传记片,面对敌人的劝降攻势,瞿秋白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英勇牺牲。
已有资源,已经收盘,已有影片,已存网盘
客观、真实,在题材的开拓和形式的创新上有别开生面富有特色
当年上学的时候读过一篇介绍瞿秋白的文章,于是就对这个人物产生兴趣,看过这部电视剧而后迷上了赵有亮老师。好多年前赵有亮老师还是院长的时候见过本人,温文尔雅特别书生气跟电视剧中沉稳稍显木纳的瞿秋白一样。非常出色的人物传记片,某些段落用意识流来加深作为一位作家而不是政治领袖的人物魅力,赵有亮老师的表演淳朴自然,我喜欢,我的第一位男神!
唉
瞿秋白的造型还是不错的
对比才能看出好坏,对比着《秋之白华》看~~
“我每每幻想着:我愿意到随便一个小市镇上去当一个教员,并不是为着发展什么教育,只不过求得一口饱饭罢了,在余的时候,读读自己所爱读的书,文艺、小说、诗词、歌曲之类,这不是很逍遥的吗?”(摘自:瞿秋白《多余的话》中“脆弱的二元人物”)骨子里的文人,终究难以在集权体制下求得生存。
《多余的话》是现代汉语文学里面最好的散文作品之一。
拍出了我心目中的瞿秋白,比《秋之白华》好太多了。基本上是按照《多余的话》的基调在表达,展现了一个文人在面对生死时的独特心态。《多余的话》是一个稀缺的文本,它保留了左翼革命群体「致命的自负」集体主义底色之外的个人主义反省,有一种内在的张力,又不致于以「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又或者,瞿秋白只不过在牺牲前真诚展现了人的复杂性。考虑到这部剧拍摄的年代,也有给那十年受难的民众抚慰的现实意义。Ps:赵有亮真是文人气很足的男演员,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演了《秋白之死》与《吴晗》。前几年电影《蓝色骨头》中的表现也很出彩。
1989.02.20
最后瞿秋白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前内心独白:“永别了,亲爱的同志们,这是我最后叫你们同志,你们在斗争中勇猛的前进,我可以羡慕你们,但是已经不能追随你们了。”这台词功底实在太好了,听的我内心伤感和悲凉。他的悲剧……
w很文艺的传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