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_~好吧~_~我承认影片在很多地方俗套,甚至有人说无聊。但即使是这样也无法掩盖我对于影片的喜爱。
主人公大卫是一个街头卖唱的摇滚歌手,脾气差,还和女朋友分了手,只好在姐姐家里寄人篱下。他在家里帮助自己的姐姐带娃,在姐姐家里导演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家伙的特征与我前面所叙述的如出一辙。但同时有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他还是个孩子。
当大卫犯错,姐姐泰斯想要赶他走的时候他哭了,像个孩子一样在那边哭泣。最终是泰斯上班,大卫带娃(泰斯的老公过世了)。
送孩子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女主卡洛琳登场了,这个角色明显是和大卫反转的。她阳光,她爱孩子,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而大卫却爱上了她,并且参加郊游活动。
郊游活动时丧尸袭来,大卫的成长也正式开始。虽然他对于丧尸的战斗十分勇敢,但是依旧无法弥补自己内心的恐惧。而卡洛琳安抚他,让他一步步成长。终于在为孩子们求生找到的车顶上的时候他被丧尸所围攻时泰斯打来电话,他把自己多年来想说的都告诉了自己的姐姐。当手机掉落的时候泰斯下意识的说了句BOO BOO(这是泰斯在大卫小的时候对于他的称呼)。这个细节真的特别感动。
卡洛琳这个角色她出场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角色注定不会有大卫那么多的成长路线 没有大卫这么多,但是她在面对丧尸时那保护孩子们的勇气和为了保护孩子们的童心时说这只一场游戏时十分讨喜。
影片是部喜剧恐怖片,笑料部分我觉得还行,不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电影里某个成年人说了句脏话,孩子们便用童贞的语气说:“脏话……”这段我觉得有趣。
孩子们觉得这是场“游戏”,可当我们看着影片里的成人冒着生命危险避开丧尸时,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反应形成了对比。最后的结局也很值得玩味。
大卫开着拖拉机,卡洛琳弹着尤克里里孩子们与两个大人一起唱歌鼓掌,此时丧尸也跟着鼓掌。这一段我认为是成年人变成丧尸后摆脱了这个世界的一切便回到自己儿时的心态。毕竟谁还不是个孩子呢?
祝你我永远都是个孩子。
2019年,喜剧恐怖电影《小怪物 | Little Monsters》
本来以为是比较恐怖的电影,没想到居然还有点小温馨的说~也是拖了很久才看,真是的。
充满儿童和,很多脏话电影。也是挺奇特的组合,电影开头节奏有点沉闷,不过到了游乐场(算是吧)就开始紧凑起来,也还算可以吧。
对于Shake it off 这首歌,最早接触还是从动画电影《欢乐好声音》开始的(捂脸),我个人还是挺喜欢听的,确实适合哄孩子或者哄丧尸~
也算是丧尸电影里的一股小清流了,恐怖欢乐还有点小温馨。
这里要说,慢速的僵尸 真是渣渣~~
还是这样的游戏机好 (羡慕)
好看是挺好看,就是真的挺黑的,换个发型以后我差点没认出来。娜奇雅(我好想还看过她演的《我们》一个神奇的恐怖电影)
哈哈~
说实话,这些孩子心还是挺大的 = -
莫名喜感。
你也是。
用手吃人。。666
原力好评~
~~~~~~~~~~~~~~~~~~~~~~~~
友情提示,片尾彩蛋就一句话。
吐槽一下,把军事实验基地和游乐园建在一起也是挺厉害的!
其实看看这样有些有感触的电影也是不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是幼儿园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7/10分),本以为是恶俗,没想到是清流。
夫无处安身,只能寄居姐姐家……一日,戴夫心血来潮,想借助外甥菲力克斯向女友求婚,不料,带着外甥进入女友家,却看到女友与房地产秃头在做爱,还被秃头暴揍一顿…… 二百五的戴夫,送外甥进幼稚园时,看到黑妞卡洛琳老师时,一见倾心…… 为了追求卡洛琳,戴夫主动要求配外甥去参加幼稚园组织的去欢乐谷的野游…… 不料,在欢乐谷游玩时,附近的军方试验区的丧尸全部失控逃出,直奔欢乐谷而来……
最近恐怖片资源像火山喷发一样喷涌而出,一下子多了选择让我无所适从。不过我看片的习惯都是,看着感兴趣的才去看,从来不会只因为所谓的“恐怖片影迷必看”的头衔去看一部恐怖片,就像04年版《活死人黎明》我上一周才看的(我可能是个不合格的恐怖片影迷吧)。
所以我为什么会突然看《小怪物》这部电影呢?其实首先引起我兴趣的是它的电影海报,我很喜欢。一部丧尸片用如此明亮,饱和度高的黄色来做海报底色,非常醒目与吸引人,而且黑人穿亮色的衣服真的要比其他人种穿起来好看得多,非常适合。(引起我观影兴趣的点总是很奇怪)然后,带着对这个恐怖喜剧标签的兴趣,还有对海报上拿着尤克里里欢欣跳跃的露皮塔·尼永奥的好奇,我看了这部很不一样的恐怖片。
看完后,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
“Baby, I'm just gonna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it off,shake it off……”
我没有想到,看一部恐怖片,居然被霉霉的歌又洗脑了一遍…… 霉霉,你是不是友情赞助了这部电影,你说?
首先,这个讲述丧尸故事的电影,用《小怪物》来命名我觉得就很有意思,按我的想法的话,像《怪形》,《异形》里面的生物才会归为怪物,丧尸通常不属于这个行列,它有自己单独的门类。但为什么这里用怪物来形容丧尸呢?我觉得应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吧。影片中,卡洛琳为了让孩子们不害怕,骗他们说这些丧尸都是假的,只是设计的游戏,在孩子们的眼中,或许这些丧尸真的只是小怪物而已。
所以从这个片名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不同于大部分丧尸片,它是从孩子的视角看丧尸,充满了童趣童真。
大部分丧尸片讲究惊险刺激与血腥暴力,注重讲述人们如何在丧尸包围中绝地求生,而《小怪物》看起来也很紧张,但感觉像是玩“老鹰抓小鸡”的那一种紧张,更像是一场小孩子的游戏。虽然真正在电影中发挥作用的,对抗丧尸的还是大人,大部分小孩子仍是处于被保护的角色,但是,整部电影的着力点与氛围营造都不是站在大人的角度,看似环境凶险,但你不会感到过度紧张,因为一切都充满了趣味与天真。丧尸们从军事基地逃脱后,共同前往的地方居然是隔壁的一个牧场式游乐园;一个丧尸被卡洛琳老师用干草叉插在树上后,戴上帽子与干草胡子,就像是一个稻草人;孩子们要睡觉的时候,丧尸们也很安静的在屋外静静围观。尤其是在最后,丧尸们跟在拖拉机后面,随着孩子们的歌声一起歌唱,画面诡异搞笑,但莫名有着一点温情。
而最值得玩味的,是最后当孩子们安全穿过军方的防护线后,军方立刻对丧尸进行扫射。刚刚温馨和谐的氛围瞬间被枪声打破,一同歌唱的丧尸瞬间被击毙,血浆四溅;孩子们被枪声吓得四处躲藏。后来孩子们被防护人员一个个带走时那惊恐的尖叫,像是在讽刺成人的世界把孩子们的幻想打破一样,那些恐怖的丧尸还会和孩子们一起唱歌呢,而这些成人只是给他们带来了惊吓与恐怖。这些丧尸是由这些可恶的大人制造出来,而后又被他们虚伪地以正义的名义消灭,也不知道导演到底是在讽刺成人还是政府呢。
角色带有独特的魅力,让人喜欢
女强男弱的剧情设定虽也很常见,但产生的反差与喜剧效果还是屡试不爽的,尤其是饰演卡洛琳老师的演员露皮塔·尼永奥,带着黑人的健硕以及本身的气场,妥妥地压着屌丝男主(作为奥斯卡最佳女配获得者,以及乔丹皮尔的《我们》中的大女主,露皮塔绝对镇得住场)。卡洛琳老师不是那种恐怖片中常见的,哭哭啼啼地等着男人拯救的女性,她会果断地一巴掌扇死不配合的麦笑笑,她能够将铁铲三百六十度旋转把丧尸的人头一个个削掉,而当孩子们害怕的时候,她又能够弹起尤克里里,为孩子们唱歌。这样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又富有温柔一面的人物,与刚开始的大卫形成鲜明的对比,由她带领着大卫成长起来再合适不过。
另外,小朋友菲利克斯也是一个非常棒的角色。他不胡闹,不给大人们添麻烦,甚至成为神队友拯救大家。我记得最搞笑的一个情节是,菲利克斯穿着达斯维德的衣服,拿着伪光剑,潇洒地走进羊圈里,当他对着慢慢接近的丧尸群使用“原力”时,恰好铁栏门被丧尸撞着关上了,让菲利克斯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了原力。而后菲利克斯开着拖拉机,风风火火地去拯救自己舅舅的场面,莫名的有种西部牛仔的英雄气息,温馨而又搞笑,而这些都是由于菲利克斯这个角色建立的很成功。这种长得可爱,不胡搅蛮缠,能力又强的小朋友最惹人喜爱了,而角色能够让观众喜爱,这部电影就成功一大半了。
这不是一部丧尸历险记,而是一部男人成长记。
虽说这是一部丧尸片,但里面的丧尸速度慢,脑子笨,战斗力弱,从这些可以看出,与丧尸对抗其实不是这部片子的中心,丧尸的出现只是一个动机,是男主大卫学会改变自己,承担责任的动机。大卫因为家庭的创伤,成为一个终日浑浑噩噩,害怕承担责任,过度自我的“小宝宝”,他每天与自己的女朋友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他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每天在街头卖艺;他觉得他的女朋友每天讨论孩子的事情让他很烦躁,他没有大志,只在乎自己。
他不仅没有做一个称职男朋友的觉悟,也没有做一个称职舅舅的模样。在姐姐家中颓废的日子,他在外甥面前直接说粗口,让自己外甥玩血腥的射击游戏。当姐姐叫大卫孩子时的昵称“宝宝”时,大卫立马否认,而且不允许他的外甥叫他这个名字,只能叫他舅舅或者D-Man、Big D,之后立马将话题转移到他的乐队上。其实这些都表现出他仍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大男孩,他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不喜欢别人把他当成小孩子一样看待,但他的所作所为却一点都不成熟。 然而在陪伴菲利克斯的这段“丧尸之旅”中,当大卫被迫开始面临保护他人的挑战时,他逐渐开始明白承担责任的意义。尤其是在菲利克斯由于自己的过错形成过敏反应,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大卫流泪了,他害怕了,他明白自己的自私给他人造成怎样的负担;而当他看着外甥重新恢复呼吸时,他激动地抱着他,他明白了姐姐对孩子的爱,明白了作为一个父亲的感觉。在这之后,他开始学会帮助卡洛琳照顾孩子们,学会在别的孩子睡不着觉的时候哄她入睡,为了保护孩子们,他学会勇敢地站出来去外面对抗丧尸。卡洛琳,菲利克斯,丧尸,他们都只是大卫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的助推力而已。
所以我觉得,之所以会选择《Shake It Off》作为其中重复唱起的旋律,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表面上可能指的是让主角们把关于过去与生活的烦恼,以及对丧尸的恐惧通通甩掉。深层次的话,因为霉霉的歌经常被嘲讽说是十二三岁的小屁孩才会喜欢的,而大卫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当听到孩子们一起《Shake It Off》的时候,他苦闷地直捂耳朵,他认为只有他的重金属音乐才是成熟的。然而,他的重金属音乐并没有拯救他的生活,他沉醉在过去他的乐队的幻想中,使他失去了自己的女朋友;他在巴士上弹奏重金属音乐,也没有赢得卡洛琳老师的喜爱。而当他用他的电吉他砸向麦笑笑,把电吉他摔了个粉碎时,却换来了孩子们进入商店的机会,或许这就是标志着他需要放弃曾经自以为是的自己才能成长,才能生存。而到最后,他会陪着孩子们一起欢快地唱起《Shake It Off》,这并不代表说他一定是爱上了霉霉的歌,而是说,即使他不喜欢,他也学会承担起责任,他愿意为了孩子们,唱起这洗脑的旋律。
而大卫的成长其实也是在表现着大人与孩子的不同关系以及各自的改变,大卫的姐姐与菲利克斯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卡洛琳与孩子们那无私奉献的师生情,麦笑笑与孩子们那带着利益的商业关系,大人与孩子的联系通过大卫的成长展现了出来,我觉得这才是这部丧尸片的意义。卡洛琳在这场丧尸危机中对大卫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过去,姐姐也感受到了弟弟对自己的感恩,菲利克斯也因为自己的勇敢赢得了同学们的佩服,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获得改变,成长的又何止是大卫一个人呢?
当然,这部电影还是有一些瑕疵的。我觉得最为明显的是节奏问题。
整部电影可以分为三幕戏,丧尸出现前,遇见丧尸,以及最后的逃出生天。第一幕节奏还是很紧凑的,例如片头用一连串大卫和他的女朋友吵架以及他街头卖艺的镜头快速的展现了大卫的人物个性。另外,对于丧尸逃脱的原因没有费太多笔墨,对于一部90分钟的恐怖喜剧电影来说,这样做是最合适的。
第二幕的开头也不错,卡洛琳用干草叉插死丧尸和卡洛琳以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方式带着孩子们逃跑的情节我觉得都挺有趣。但从他们进入那个纪念品商店后,节奏就开始混乱拖沓了。比如说大卫从商店屋顶跳进去之后,与麦笑笑的搏斗,我觉得实在是太无聊了。搏斗当然有必要,但是能不能快点解决呢?剧情重点又不是在这,三下两下解决了那个胖子然后开启下一个情节点我觉得就ok了。导演可能想这段搏斗能够产生喜剧效果?嗯……反正我是觉得的挺无趣的。
提到喜剧效果,原本在我的预期中,应该会把笑点放在孩子的纯真懵懂与僵尸这类恐怖的碰撞之中,但事实上,只能说百分之六十的笑料是跟孩子有关吧。里面有一些不错的英式幽默,比如菲林克斯穿着达斯维达的衣服对着他妈妈说:“I'm your father”;当孩子们唱到“Got nothing in my brain我的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镜头就剪切到卡洛琳老师削掉丧尸的头的镜头,这些因孩子们的单纯所形成的笑点都非常有趣好玩。但是从进入商店遇见麦笑笑后,剩下的大部分笑料就是美式喜剧中俗套的插科打诨和屎尿屁,尤其是麦笑笑这个角色,除了不停地爆粗口以及被吓到呕吐失禁外,这个角色似乎就没有其他好笑的地方了。不是说这个角色没有必要,而是我觉得把笑点放在孩子的单纯上,应该要比放在这些浮夸的语言动作上要有趣一点吧?难道是我看不懂美式幽默?
说回第二幕。他们进入商店后,不知道是预算的原因还是什么,除了卡洛琳出去帮菲林克斯拿药,拿着铲子削头的片段外,好像几乎没有什么有趣的动作场面了,后面剧情像是陷入了谈话会的模式。大卫和麦笑笑在屋顶谈心,大卫和菲林克斯谈心,卡洛琳和大卫谈心。虽然对话是表现人物心态与性格转变的重要要素,但是在一部恐怖喜剧中,这些对话会让整个节奏慢下来,让人有些昏昏欲睡。(当然,你说像《爱在黎明破晓前》这一类片子就另当别论了。)
而第三幕高潮戏可以分为两段。后半段孩子们坐在拖拉机上唱歌,车后的丧尸应声附和的情节欢乐又富有童趣,在节奏上也相对舒缓,符合接近片尾的调性。但是前半段他们想办法逃出商店,开动拖拉机的情节则让我感受不到跌宕起伏的感觉。首先,他们想到的逃跑办法并没有那种,怎么说,让我有“这是一场高潮戏”的感觉。大卫在屋顶上敲铁桶吸引丧尸注意力,麦笑笑则跑去把车开过来,然后带着孩子们逃跑。这个逃跑方法很实际,很真实,但的确不怎么惊险刺激。大卫在屋顶上敲铁桶的镜头重复了好几次,麦笑笑还去故意去咬那些僵尸小孩,然后又呕了,感觉一些没有什么作用的,纯粹是所谓笑料的情节掺杂在其中,打乱了节奏。
到后面,麦笑笑进入车子,然后背叛大卫,最后被丧尸咬死那里,可能是因为一些“久违”的血腥镜头吧,让我又兴奋了点;从大卫爬上车顶被丧尸包围,直到菲利克斯开着拖拉机出现,中间这一段的节奏似乎又熄了火一样。是的,这些情节都很真实,很符合逻辑,但我就观感而言,也的确觉得不够兴奋。恐怖喜剧片并不是说真的带着恐怖元素,然后铺陈笑料就足够的,该惊险刺激,让人血脉喷张的地方还是应该要让观众为其紧张兴奋。例如《双宝斗恶魔》的高潮戏,还设置了剧情的反转。《僵尸肖恩》最后酒吧的大战也高潮不断,富有场面感,主角的兄弟情也让人动容。所以在节奏上,《小怪物》有点高开低走,像气球一样,到后面开始泄气了。
不过,就像孩子们一直唱的:“shake it off,shake it off.”,把这些通通甩掉,总的来说,《小怪物》还是一部不妨一看的温馨小品。虽然校外打怪,孩子元素这些东西在现在的恐怖片已不少见,但《小怪物》的设定还是蛮有趣的,一个浑浑噩噩的男颓废,和一个强大无比正面刚的女老师,带着一群可爱的孩子,看着他们如何在脑残的丧尸中欢声笑语,听着霉霉的歌,感受一部莫名丧尸风的“音乐之声”,也是蛮惬意的。
同名账号:边缘电影
//www.bilibili.com/read/cv3799596
出处: bilibili
Dave 失戀喪志,終日躲在姐姐家中避世,湊外甥以療情傷。一天,Dave陪外甥參加幼稚園的學校旅行,遇上美女教師Caroline,單身Dave立即出盡渾身解數冧女,誰知旅行搞手Teddy卻老是常出現做電燈膽。更令Dave始料不及的是附近一個軍事基地實驗失敗,殺出一班喪屍空群而出襲地球。Dave、Caroline和Teddy手無寸鐵,還要帶著一班幼稚園學生,他們必須合力抵擋喪屍,保護稚子,力求全身而退。
想到很久没看丧尸片了,随手翻到这部,一开始看这么多小孩子会不会不太好,看完发现这才真是惊喜……
①请务必不要相信一个儿童主持人
②硬核摇滚永远diss民谣,除非是想耍流氓
③澳洲真正实现了亚非拉欧美人民大团结,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④当你真诚的呼唤,原力真的会与你同在
⑤谁说丧尸没人权?什么叫真正的反战片?音乐就是力量,全世界人民都一样
⑥事实证明最好的教育就是理性引导,星战和FPS关键时刻都能派上用场
我本来的预期是僵尸版小鬼当家或者干脆一点 p孩架机枪扫射僵尸的 没有想到是个弱智版美丽人生 另外成年人真是没人权
搞笑,恐怖,温情
I'm your father, Mommy. The《Mmmbop》Hanson? Do it for Pacino! I f*cked your Mom! Sir,it's a Ukelele Sir! 幼师碎樽捅肚皮,Kermit丧尸扒面皮,Darth Vador拖拉机,齐唱儿歌救世界,温馨又开心
为什么打五分?因为此剧揭示了美国病毒实验室给所在国造成的危害。据俄罗斯的报道,凡是有美国实验室驻扎的国家,总是会定期暴发传染病和奇怪的流行疾病,暴发国只能从美国进口高价的疫苗和药物。结合目前全球美国病毒大流行的现状,观看此片感触更深。ps:导演显然意识到了,澳大利亚就是美军的后花园,自己国家出了重大疫情,竟然是美军前来平事儿,澳军在哪里呢?
僵尸片里的一股清流,总体来说还是一部温馨的喜剧,一些小细节让人动容。
很娱乐
你要说丧尸片吧,电影演的竟然是儿童丧尸片。你要说儿童片吧过多的血腥掉脑袋的镜头还不适合儿童。听说电影还获奖了,怎么给评审的呢?刚开始求婚的那段是想表达什么?和后面的剧情有一毛钱关系吗?
血腥,暴力,搞笑又温情。打败僵尸的不是手枪或炮弹,是尤克里里。
比较喜欢僵尸出现之前的部分,太好笑了。后面就是类型片常规操作而已了,应该给霉霉颁发诺贝尔和平奖!
2.5,开篇厉害,后来就回归俗套了,缺一场高潮狂欢。霉霉的的歌声连僵尸都能感动可还行。(小女孩过分可爱
The cutest use of <Shake It Off>!! “我们都是小怪物”,其实在僵尸类型喜剧各种出彩的今天,剧情本身新意不足,并且许多地方还值得详述。但胜在小演员们齐力堆积的阳光可爱,为成片注入了不同的风格,全当看个乐呵。还记得导演上部的本土制作大胆拿种族冲突事件作为故事,游走在争议边缘;此次阵容升级,收走少许大胆,但是Josh Gad斩杀的时候还是看得很爽hhhh
血浆喜剧,儿童不宜的儿童片,前半截笑炸在密集的嘴炮和脏话里,充斥在fuck的语气中,迷醉于儿童牙牙学语的性器官玩笑,失控的人生,放肆的精彩,后半截丧尸物语,澳式恶趣味,慢行喜剧,幼儿班集体受困于僵尸之地,欢乐谷变避难所,老师学生们却不疾不徐,黑色幽默横行,在碎尸剁头的浑浊气氛下杀出血路,在琴声歌声的善诱下处变不惊,在成人的世界里是厮杀的残酷闯关,于儿童的世界中是有趣的仿真游戏,两种世界观相辅相成,造成强大的反差效应,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在血色里看到人性的纯真和可爱,同时也完成了成人和儿童的救赎与飞扬,这绝对是这位澳洲新人导演写给儿子的成长寄语,笔触虽然幽默,却满是希望。★★★☆
在丧尸题材泛滥的时代,本片从小孩子的视角为切入点,挺有新意的;搭配上音乐元素,整体上是温馨搞笑的氛围,再加上固有的微血腥要素,还是挺轻松的剧情,当然故事也很简单。里面有【为奴十二载】【黑豹】的露皮塔尼永奥。
丧尸超爱尤克里里,达斯维德才知道的秘密
故事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非常好笑。是没有什么禁忌的喜剧,也是献给身怀绝技万能幼儿园教师的情书。静可弹尤克里里唱泰勒斯,动可黄裙铁锹暴揍僵尸。同类型相比应该值得比戛纳开幕片高一点。男主角总感觉是很适合Hemsworth的角色,然而好莱坞化的Hemsworth已经无法可信地Dave了。
这是一本和死侍2一样的合家欢电影 很久没看到过战斗力这么弱鸡的僵尸了 女主其实有一个很可怕的人格
3.5 整整齐齐,可可爱爱。当《美丽人生》遇上丧尸片。
高开低走
这片落得个R级也是很尴尬了,除了丧尸元素有点限制级意味(哦大概还有脏话),其他真的就完全是一部儿童喜剧。低幼+限制级,看似新颖混搭,实则两头不靠。
看到一半时以为这电影就是三星水平了,没想到第三幕却十分感染我,果然好的音乐可以感染每一个人(甚至是丧尸),大家坐在拖车上和身后跟着的一群僵尸一起欢歌的画面太可爱太有感染力了,以及电影最后一幕虽然挺俗,但确实可以感动爱音乐的观众,以前对Shake it off这首歌不感冒,看完电影后还挺喜欢了。如果这电影第二幕的剧情节奏处理好点应该就能五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