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冬之空
邢健导演的电影《冬》,是我在本届独立影展上看到的最具大师气质的作品,不仅表演、音乐、摄影和镜头调度均呈现出上佳功力,还从容讲述了一个融中西文化于一体的终极寓言,让人拍案叫绝。
影片一开始就体现出跟一般独立电影作品不一样的气场与氛围:茫茫寒冬,大雪漫天,白发白须的老人在一小圈水中,独自垂钓。所有这一切以黑白色的基调展现在观众面前,恰似一幅中国传统水墨画,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发现影片中的老人并不具备蓑翁与隐士那样的从容心态。在破旧逼仄的房子里,他怀念逝去的亲人,他深感老无所依的孤独与苦痛,以至于深夜难眠,躁动不安。影片中有一个特写,是老人应对呼啸的寒风声十分烦躁,以至于伸手打碎了窗边的玻璃,一时间众声皆止,万籁俱寂。这与《六祖坛经》里禅宗六祖慧能法师讲述的那个“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自己心动”的故事如出一辙。可惜片中的老人无法做到慧能法师那样的超然境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面对寒冷、孤独与伤痛的记忆,他必须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撑,才能生存下去。于是我们看到,首先成为这种依靠的是鱼。老人一次次从水中钓上鱼,再一次次把它放入水中,在这种七擒七纵的游戏之中,老人与鱼这一活物做交流,实现存在的意义。遗憾的是,老人既非佛祖,也不是西西弗斯那样满足于周而复始地推石上岸的人,他试图通过寻求变化、寻求新鲜事物,来摆脱生活的单调与枯燥。于是,在鱼之后有了鸟,在鸟之后又有了小孩儿。为了满足鸟,他将小鱼砍为数段;为了满足小孩,他又将小鸟化为了烤肉。这一段场景极其残酷,以至于让放映现场的一位小朋友无法接受,大哭不已;但他同时又极为真实,因为这种喜新厌旧、反复无常,正是真实人性的一部分。导演通过老人对鱼和鸟的杀戮的血腥场景的直现,指向了基督教里“人皆有罪,人人需要救赎”的教义,促发每一位观众进行自我拷问和反思。
如果说本片的主体部分是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场景之下,讲述一个极具西方宗教隐喻的寓言故事的话,那么本片的结尾同样是杂糅着中西文明的终极寓言。。随着小孩的远去,鱼和鸟的失不可得,一切都回到了原点,老人照例孤独、彷徨,思念亲人,思念曾经给他依靠的一切事物(鱼、鸟、小孩)。正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属虚妄”。老人经历的这一切或许只是“如露亦如电”的梦幻泡影而已。非常巧合的是,影片展现的老人生活的时间刚好是七天,本片的英文片名也由此起为“Seven Days”,而这恰恰跟“上帝六日造万物,第七日安息”的基督教神话形成暗合。
这部片子的配乐同样非常值得称道,两种乐器一为吉他、一为古筝,同样是中西合璧,对剧情的助推和氛围的烘托跟全片的内容契合得天衣无缝,而老人的扮演者也看得出来是一位表演功力深厚的老戏骨,对于细微情绪和动作的表现力出神入化。当导演介绍电影的配乐出自巫娜和老五,演员也是久经盛誉,而他为这部处女作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一百三十万)时,你不得不对导演对于电影的热爱和执着精神所感动。但我相信,这样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如果要给这部片子找一个参照物的话,我会选择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冬》比《都灵之马》人物更少,故事更简单,但寓意的深刻性跟后者相比毫不逊色。如果一直顺利发展、不出意外的话,邢健导演一定能获得非凡的电影成就,成为CIFF走出的又一位大师级导演。我也会继续关注他的后续作品。
2 ) 距离我心目中的艺术电影 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
纯属个人观点 欢迎来撕
我经常讲,一个作品有四个创作过程:
第一是剧本,剧作家想说什么?
第二是导演,导演想表达什么 ?
第三是演员,演员能诠释什么?
第四是观众,观众看到了什么?
从剧本讲起,我认为剧本的第一性是故事性,故事性的第一要求是故事完整。
在我看来,这个讲述老人与爱人、与鱼、与鸟、与小孩的故事并不完整。看不出时代背景,看不出人物关系,讲孤寡老人?讲留守儿童?任意自然和谐共处?讲宗教信仰?好像都蜻蜓点水,但又感觉都不贴切,看不出很多东西,不知在讲什么故事,回味全剧,讲述了老人七天的生活,到第七天死了,变成鸟飞走了。这个故事很无聊,并无感动,也无内心宁静。恍然大悟,是个宗教寓言故事,但宗教寓言故事这么儿戏?七天 ?《圣经》开篇“创世纪”中提到神用了六天创世界,第七天是安息日。所以老人用了六天单调乏味的生活找自己,最后超脱了?不是吧?这么浅显!这么单薄?
听说所有的现代故事,都是古代寓言故事的变形。我同意这话,所以现代故事就看你怎么玩儿那些古老了故事。从这一点看这部电影的编剧文化水平不怎么高?还是思想深度不够?
既然没有提示,我们就猜想嘛。
说说导演。电影开始,老者在钓鱼,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映入脑海,“千山鸟飞绝,万近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什么这么熟悉?不是诗!是上大学时候的一个训练,叫做“画面小品”(专门用来训练导演的想象力和场面调度能力的元素训练)。心想,这应该是学院派导演的作品。再看,是默片(没有语言),这个好理解,都“独钓寒江雪”了,没人说话,不需要语言,合理!再往下看,黑白,在一次确认是在做元素训练,画面选自国画,没有光影,只有浓淡,想学那种张力表达,这里有点“东施效颦”了,好想用我的美图秀秀给他从新调个对比度,全剧的黑白色调用的是这么失败,后期没给足制作费用吧?既没有像国画的张力,反而显得非常刻意。主背景在冬天,白雪皑皑,寒风凛冽,破旧土屋,封不严实的门窗,整个影片冷色调够足了,黑白并不能让看电影的人更冷,并不能。
注意到,影片中有用到古琴音乐,那音乐用脚趾头就能看出导演要用来增加“水墨画”的张力配合,但起点的突兀,以及文不对题,也让挺好听的古琴成了败笔。
前文有提到,编剧写的是一个天主教故事,影片结尾给了一个佛教梵音!这是几个意思?难道是像“京剧版的蝴蝶夫人”那样,中体西用,让外国人知道你的意图?
最雷在于老人临死之前回味过往,想起的尽然是年轻时候的爱人!年轻时候!想起的不是陪伴在侧伴其老去的老伴!想起的是年轻的躯体!只能应正一句话,男人到死都喜欢18岁的年轻女人!这是什么价值取向?!
最后字幕出现,敬他爷爷!他爷爷是孤寡老人?!那导演这个大孙子是抽奖中的奖品?
总结,导演把不知道哪里学来的电影讲述技巧生硬死板的拼凑在一起,拍了一部没有多少思想深度的作品,让人有种“一撅屁股就知道要拉什么屎”的感觉。
不过年轻人还是很需要实践的历练,最起码人家愿意拍,人家走在路上,不像一些老东西,指手画脚,自己啥也拍不出来,戏剧届亦是如此。正是这些不成熟但有思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撑起了新的天空!
在此也勉励我自己及跟我一样的年轻人,像毛主席说的一样:要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进取精神!啊哈哈哈哈哈~
演员是传递编剧、导演以及自我对角色的总体诠释。但从整体来看,老人体格健硕,面露胡须看起来是知书达理的老知识分子,与家中萧条及好无文化气息的摆设形成“不健康”的对比,完全反映不出老人的文化层次,少时过往,产生场景设定和人物的矛盾。正确的老人打开方式因该是略显消瘦,略显蓬头垢面,在有一些病态的样子,文化程度不高要特别强调。
小孩儿同样是场景设定和人物矛盾。小孩面容干净,虎头虎脑,穿戴整齐,不像留守儿童或家境贫寒的野孩子。影片中的表述更像是村里家境殷实调皮捣蛋的熊孩子。
最后观众看到的,就是一个“卤水拼盘”,各种下水都有,吃在嘴里,卤的时间不够,都不入味儿,差强人意。
很久以前看过两部作品,探讨的同样是“善恶”,一部是苍井空演的三级片《复仇者之死》,看毕心潮澎湃,思绪良久。一部日本动漫《虫师》看毕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长长的日子大大的天,这个《冬》,才刚刚开始~
3 ) 孤独是心中的一匹兽
孤独是一匹衰老的兽/ 潜伏在我乱石磊磊的心里/ 背上有一种善变的花纹/ 那是,我知道,他族类的保护色/ 他的眼神萧索,经常凝视/ 遇远的行云,向往/ 天上的舒卷和飘流/ 低头沉思,让风雨随意鞭打/ 他委弃的暴猛/ 他风化的爱
——《孤独》,杨牧
邢健导演处女作、荣获2015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黑白电影《冬》昨日召开上映发布会,定档6月19日父亲节。本片主演是年届八十的哑剧艺术大师王德顺,长达70分钟的影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凭借到位的肢体语言渲染出严酷荒凉的环境里,一位老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变化。
故事发生在东北深山漫天的风雪中。雪在这里不是温柔如柳絮,而是坚硬刺骨的晶体,狂风吹过,雪原如海,荡起冰冷绝望的海浪,黑漆漆的树丛如同孤岛,在雪海中隐现。狂风吹雪是影片持续不断的背景音。在这里,生命顽强而凄苦地挣扎延续。
这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电影。剧透可以告知情节,但无法传达观影的观感。《冬》的情节线十分简单,甚至没有鲜明的故事,更像是在展示一场变化的情绪。老人的肢体动作和声音表情、精简但恰到好处的配乐、暗藏心机的摄影剪辑将那股严酷自然下人的压抑、烦躁、孤独感传递出来。
导演说,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孤独老人在雪山中与鱼、鸟、小孩发生的情感故事。我想这更是一部讨论孤独的影片。故事起始于鳏居老人的孤独起居,终于所爱之人幻影的出现,其间所有的相遇最终都零落收场,冷峻的自然和人心一起在吞噬生命,围绕老人发生的因缘际会如同一场精妙的轮回。
老人与鱼、小鸟和小孩的关系,就像《小王子》中的狐狸和小王子,原本无关的个体,因为有了情感,而变得特殊,甚至成为精神与生活的支柱。狐狸教给了小王子什么是驯养,感情的联系一旦建立,狐狸不再是跟成千上万只别的狐狸毫无两样,小王子也不再是跟其他成千上万男孩毫无区别,他们仍然是狐狸和男孩,但对于彼此来说,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彼此需要的对方。驯养带来一种依赖的幸福感。但是在《冬》中,驯养的结束不是生离而是死别。
起初老人在寒风里枯坐钓鱼,钓上的鱼被妥善地养在玻璃鱼缸中,用稀饭喂饱后再放回冰窟里继续垂钓。然后一只垂死的小鸟被老人救起,成为他生活中一抹欢快的声音。一人一鸟相依为命,鸟儿在老人屋里搭巢,为老人捉虫,鸟儿走失时老人冒着风雪漫山寻找,找到后包在帽子里小心带回。因为喜爱这只小鸟,老人把鱼杀掉剁碎想喂鸟,没想到鸟儿被小孩抓走。随后,捉鸟小孩成了老人新的支撑,老人在小孩的陪伴下久违地大笑,他似乎将小鸟忘在脑后,做了弹弓打鸟烤熟给小孩吃。然而不久小孩也离他而去,孤独重新笼罩老人,他甚至开始产生幻觉。
老人在追寻小孩的途中,从冰窟里捞出了小孩的帽子,而那恰恰就是一开始老人钓鱼的冰窟。鲜活的生命从这冰窟里跃进老人的生活,最终又消逝在同一个终点。从鱼到鸟再到小孩,闯进老人生活里的陪伴越来越复杂和重要,但在维系新的陪伴时,老人却要将上一场缘分作为献祭。人生亦如是呵,在追着新的目标、沉迷于新的陪伴时,不觉忘记甚至摒弃了曾经的珍惜之物,可是到头来,人还是不免面对深深的孤独。
再次一无所有的老人重新回到孤独,但与之前孤独中带着思念的辗转反侧不同,经历得而复失之后的孤独伴随着巨大的悲痛。老人在悲伤的恍惚中,鱼儿回到了缸里,鸟儿依旧叽喳,妻子还是年轻的样子,躺在他精心铺好的被褥上,温柔地摩挲他的脸庞。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幸福地死在火花的幻影里,老人在此刻也许终于摆脱孤独,化鸟而飞,在梵音唱起时,飞过雪原高山。超脱人的肉身,这似乎是唯一逃离孤独的办法。
注:本文供稿公众号影视独舌
4 ) 冬日深山中的鱼鸟之恨
说起电影《冬》,必须要先吐槽一下我艰难的观影过程。因为得之不易,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的观影体验。
首先,早在今年北京电影节时就把这部电影列入观影片单了,但是不幸没有买到票。之后看见电影定档上映的时候,非常开心,心想终于有机会一睹庐山真面目了。但是上映之后才发现,排片如此之少,全北京城一天最多就四场排片,而且所有排片的电影都离我家极远。不禁想问一句,这也能叫做全国公映?
无可奈何,选择了周末早上9点在五棵松的一场排片。所以本该睡懒觉的周末,为了这部电影硬是早上六点半就起来,出门挤地铁,终于算是看上了这部电影。
观影人数可想而知,包括我在内就五位,其中一位大概是无聊想找个地方坐着而已吧。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在刷手机,手机屏幕的光在漆黑的影院中让我看得眼花,又不好意思出声制止他。
所以说,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简直不能更差。当然,这都不是电影本身的错,至于谁的错大概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电影本身倒是有许多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全片没有对白,以黑白影像来呈现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对电影有了最初的好奇心。
故事梗概大概可以概括为:时人王德顺好交友。初与鱼为友,终日垂钓,鱼不来,怒;后与鸟为友,杀鱼喂鸟,鸟走,忧;终与孩童为友,烤鸟食之,孩童一去不返。故王德顺友尽,成痴。
电影用七天的时间来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我无意把这里的七天与上帝创世的七天来作比较,无法揣测导演在构思的时候是否想过两者之间相互对应的事。因为在我看来,强行把两张来做比较是毫无意义的。
电影中的王德顺饰演了一个住在深山之中的老人,妻子早逝,没有邻居,独自生活。电影的开头非常引人注目。风雪肆虐的寒冬中,一个老人坐冰面上,白发白眉,独自垂钓,身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正所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老人、一蓑衣(当然这里是大衣)、一鱼竿,面对着一个冰窟窿,就好像是把这首意境绝美的唐诗定格在画面中一般。
整部电影基本上就是王德顺老爷子的个人秀,所以很大程度上,如果没有王德顺的话,这部电影或许拍不出来。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谁能够胜任如此这样一个孤寡老人的角色。
电影中的白天,老人或出去垂钓或出去找鸟,总之有一些人类活动。但是到了晚上,老人便只能早早睡下了,而且导演还特意拍摄了每天晚上睡觉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晚上睡觉的场景值得一提:
第一晚,老人铺床睡觉。不仅仅铺好自己的床,还非常认真地铺好了早已去世的老伴的床,然后沉沉睡去,以此表现老人的孤独。
第二晚,因为没能钓回放生的鱼,觉得郁闷难以排解,在床上辗转反侧,甚至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打碎了鱼缸,以泄私愤。由此可见,老人钓鱼并不是为了吃,而是希望与鱼相伴。
这一段老人失眠的场景被王德顺表现地非常贴切,沉重有些怨气的叹息声,又有些怒意地敲打床板,抓耳挠腮,猛地坐起来干洗脸。一个失眠老人的形象大概就是如此。
除此之外,通过他的姿势、急促的喘息声以及片刻之后长叹一口气,我觉得老人似乎手淫了一次。但我不确定这个理解是否正确。
第三晚,与鸟相伴,一夜无话。
第四晚上,老人与小孩成为朋友。老人睡了他老伴的位置,老人心满意足地睡去。
因为整部电影没有对白,最多也仅仅只是厚重的呼吸声或者一两声爽朗的大笑而已,除此之外大概只有风雪自然万物的声音。这一设定非常有意思。
首先,电影的前半段确实没有出现其他人物,只有老人自己。那理所当然地没有对话的必要,也就不可能出现对白了。如此设置合情合理。
但是,电影的后半段出现了一群小孩,而且有一个小孩还与老人一起生活过。此时依旧没有对白,只是以笑声来表示两个人的交流,这一点我觉得有些刻意了。
另一点,因为没有对白,所以观影时的注意力基本全在画面上了。这让我记住了很多用心良苦的小细节,比如烤焦的土豆剥下来得到整块的皮;但也让我看到一些难以理解的事物,比如那个玻璃鱼缸似乎现代化得与整部电影格格不入。
最后,说一个我脑洞大开的理解,也同样不确定对错。
电影的最后,小孩离他而去,老人产生了小孩回来的幻觉,并在雪地上表演了一出非常精彩的舞蹈。然后在他瞌睡的时候,小孩再一次回来,可是当老人追出去时,却发现小孩的帽子浮在他时常垂钓的冰窟窿里。
正常的理解大概是小孩溺水而亡,但是我觉得或许这是一个奇幻故事。小孩其实是鱼的化身,正是那条被老人杀死准备喂鸟的鱼的化身。所以之后老人烤了鸟喂了小孩,在某种意义上也有一报还一报的宿命感。
当一切故事结束时,老人再一次睡在床上,却幻化成了一只小鸟飞向天空。这个镜头让我越发觉得整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奇幻故事。电影中并没有老人和小孩,自始至终有的只是一只鸟和一条鱼。
小孩是鱼,老人是鸟。鸟捕鱼为食,鱼幻化成小孩,最终烤鸟食之,一去不返。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非常明显地做出了暗示。老人在回家途中遇到奄奄一息的鸟,片刻之后老人也奄奄一息地倒在风雪之中,最后老人带回了小鸟,并在床上与小鸟一同慢慢苏醒。
同时孩子和鱼也以非常相似额姿势倒在了冰窟窿旁,虽然是前后不同的时间,但这可以看作是一个细微的暗示,鱼即是小孩。
这样的话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小孩与老人相处时依旧没有对白,而只有笑声;也同样能够解释为何在如此深山中会有老人,还有一群小孩。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种理解而已。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来说,纠结故事本身如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电影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那份独钓寒江雪的泼墨山水画的孤寂之感。或许做到这一点,已经足够了。
最后补充一句,电影中出现好几次的那一段配乐节奏感真是太好了。
5 ) 矛盾的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娱观察(yiyuguancha),原文略有修改。转载请联系本人】
我走进一家广西人开的湖南米粉店,吃了一碗正宗武汉热干面。——题记
这年头,批评文艺片是有风险的。特别是那些投资极少、拍摄不易、上映艰难的文艺片,批评它们有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只配看国产烂片的帽子。
然而,对于《冬》,我还是要批评它。为此我特地写了开头那个段子,来描述我看完《冬》之后矛盾而尴尬的心情。因为影片本身,也是矛盾而尴尬的。
这种矛盾和尴尬体现在影片的各个方面。首先,它的故事与主题是分裂的。
《冬》的缘起是留守老人,主题是孤独,海报上的宣传语明确无误地写着:你若孤独,便是寒冬。而剧情上,王德顺所饰演的鳏居老人在冰天雪地中终日垂钓,与鱼为友,他每天钓上鱼,第二天却又放掉,如是循环。后来他救了一只鸟,鸟给他带来了更多慰藉,于是他便杀了鱼去喂鸟;然后他又遇见了一个小孩,为了小孩他又杀掉了鸟。但他最终还是失去了小孩,重回孤独,在幻觉中度过余生。最后老人变成了一只鸟,飞向了雪山。
整部影片以黑白、失语等近乎极端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孤独这个永恒的主题。然而,这个为鸟杀鱼,为人杀鸟,人又变成鸟的故事却又包含了宗教的意味。有人从中看到人性善恶,有人从中看到因果循环。然而,故事本身与孤独并无关联。所有关于孤独的表现是通过画面和形式完成的,而不是情节。“独钓寒江雪”的意象表现孤独足以,故事在其中可有可无。故事所承载的,是主题之外的其他东西。
这是一种尴尬的分裂。而这种分裂似乎是文艺片导演的通病,这种通病便是”不能克制自己的表达“。
程苓峰在评价《道士下山》的时候曾经用过这样一段话:
【你能否克制自己的表达,不能克制,就会在自恋跟力有不逮之中,让表达本身汹涌而下,把主题冲得落花流水。】
而《冬》的另一个矛盾便在于,它在表达形式上是极其克制的,在表达内容上却又是极其不克制的。
无论是黑白的影像也好,还是没有对白的失语设定也好,它在表达形式上给自己套上了重重枷锁,并因而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恰好印证了“Creativity comes from working within constraints “。然而,它在表达内容上却又是混乱的,它似乎包含了对人性的思索,特别是杀鱼、烤鸟两个片段,镜头直接而赤裸,又给了大量篇幅,令人印象深刻;它似乎又包含了对留守老人的关怀;而剧情上的因果循环、结尾的梵唱和影片的英文名”Seven days“又透露出过多的宗教意味。它看似留白了很多东西,寓言化的风格带来了一定的思索,但再深入却一无所获。因为影片对每一个主题的表达都是浅尝则止的,一部70分钟的电影,其情节和素材,不足以支撑更深刻的表达。
这些矛盾,都体现了导演失控的野心。它承载了太多的东西。而影片的差评,基本上都来源于此,这也是文艺片的通病。
不过,批评了这么多,我还是要赞赏。作为一部处女作,它在主题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王德顺的表演更是撑起了整部影片的气场,与那些碎片化的文艺片相比,它至少还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些都是好的。这部电影有它独特的气质,而它在市场上所遭遇的矛盾,也别有一番趣味:一部冷酷而孤独的《冬》,却在炎炎夏日上映;一部排片率少得可怜的电影,却在网络播放上取得了百万级的点击;再加上口碑上的两极分化。仿佛冥冥之中,有某种看不见的因果宿命,印证了影片本身的矛盾。
总而言之,《冬》是一部矛盾的电影,它有瑕疵,但它特点鲜明。而这样一部电影,你也很难用单纯的好或者坏来评价它,就像开头那个段子里的那碗热干面,所谓正宗武汉热干面,正宗二字你要如何评判呢?是看老板的籍贯?还是店面所在的城市?又或者是制作的手法?还是个人的口味?
没有标准,喜好因人而异。但至少,我喜欢有态度的差,不喜欢无瑕疵的平庸。
所以,你看,其实我也是矛盾的。
THE END
Bearkiii
2016.7.21@宜昌
6 ) 一直在等啥时候吃小孩
讲真,下面这个场景是我觉得整部电影中最打动人的部分,但是很可惜被安排成了影片开场的初始状态,在导演意图中,好像这是一种最终一定会被打碎的平衡。
简介上写,这是一个关于“一个老人在雪山中与鱼,鸟,一个小孩发生的情感故事”。我当时想,这一定是一部关于孤独的电影。于是两天前就订好票,提前一个多小时出门(真的很不容易了…),满心期待跑到城市另一端来看这个每天仅排一场的电影。可是实话说,它并不符合我的预设审美主题。
就算是满满当当七十三分钟的垂钓镜头,或是极度写实地拍摄老人第一天钓鱼第二天放生的简单重复的生活,我也是愿意看的。不,私心里,我的确更希望电影能用极度真实的方式去塑造一个极度理想的人物标杆。没有杀鱼喂鸟,没有喜形于色,没有涕泗横流失声痛哭。
老人迎着风雪,对抗世界,可是却被世界缱绻包裹,日落而息。
想想都觉得有b格诶。
不过这样的话,应该就是另外一个片子了吧…就不是“邢健第一部电影”了吧…(白眼)
7 ) 暑期三部国内电影之一,超过北纬40度的日常。
我是昨天晚上十点看的本片,那是我们这里全城最后一场《冬》的拍片,看完十一点多一个人走出来,感觉被冬天的气氛凉到了。全场四个人,除了一个中年男子坐在我这一排,前一排还有两个叽叽喳喳的小姑娘,当然只是开场前叽叽喳喳,开始放映后竟安安静静聚精会神地看电影,貌似也一直没有把手机掏出来拍照啥的。难能可贵,当然也可能是睡着了。开头对影院的描述,是我觉得珍贵的地方,因为买票时我还没说要看什么,小姐就问:“寒战是伐,看一下位子,已经开始了赶紧的....” “我看冬....” “啊?冬?”
片头算是相当吸引我了,冷冽的画风糅合了中国古画与古文字的气质,一个大大的冬字出现,下面还有两个小小的英文词,seven days,想估计又来个什么生死啊循环啊,最后讲个人生大道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啥的,我就想这片子里肯定有明确的时间节点来记录这七天,于是一路认真地看生怕错过了什么。接着就是王老爷子出镜了,大老远看过去,呵,刮着暴风雪一个人坐空地上干啥呢这么想不开....原来是在钓鱼,原谅江南长大的孩子- -....慢吞吞(艺术性)地进行到了第三天,鸟和孩子同时出现,那孩子躺在冰面上不知道犯了什么病,王老头儿没去管,鸟也躺在地上像是快被冻死了,王老头儿又没管,接着王老头儿走着走着就摔倒了,就回去把那死鸟捡起来了。
好了,平静地看了三十分钟,第一个冲突终于来了,王老头儿把陪着自己的鱼直接就砍了,我当时就我曹这也太突然了吧,虽然每天陪着他的可能都不是同一条鱼,就这么切成了渣滓...原来是喂鸟。王老头儿开始变了。接着就如大家看的那样,又把鸟烤了,喂给小孩儿,就像喂一只牲畜似的。看到这儿才觉得,原来是个生命的循环。
完了王老头儿就开始在雪地上跳breaking了,没了小孩儿夜不能寐开始出现幻觉了....总之影片进行到后半段儿出现了几处超现实的镜头,比如小孩儿的身影从王老头儿背后闪过,小孩儿远去留下一串脚印等等。至于小孩儿是在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会掉到冰窟窿里呢,这个,就随它去吧。最后王老头儿变成了鸟,驾鹤西去。生死轮回,天命有定。
总体看下来还是非常对我胃口,第一次在国内院线看这种片,见识少于是激动不已,上一次看类似的估计还是....只是片尾的那两行屌大的字幕有点儿刺眼什么“谨以此片....”“这是....”,这我想有必要么这个。。。
还记得看完我们四人走出来,工作人员还问,这么快就不看了?我们说,看完啦。。总之整个影院的工作人员就跟不知道他们有《冬》的排片似的。
Physically repulsed. 为王老师演技加一星。画面完全就像把彩色片去了色,毫无黑白片应有的光影层次,也就别装逼搞黑白了。导演心也挺大的,结尾“邢健的第一部电影”这种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多屌的一行大字出来我真的被恶心到了。
这才叫演戏!这才是演技!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 三星半。邢健处女作。结构类似《都灵之马》,讲述长白山白雪中老人的七天(也吃了不少土豆)。西绪福斯式的生活(放鱼-钓鱼),孤独(墙上的老伴照片-孩子和鸟)、苍凉(老年-冬天,荒山-树)。无对白,王德顺撑起全片。结尾略甜腻,山顶的移动俯拍镜头有点违和(风格不一致)
《冬》终于要公映了,夏夜看这片子,心生寒凉,冬雪化成了夜雨。处女作拍成这样,惊喜,“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的唐诗意境,孤与寒都是无需言说的,就这般白如雪,灯如豆,被褥薄,屋外冬风嚎,长河雪下流。钓鱼放鱼是活之寄寓,杀鱼喂鸟,杀鸟喂孩,孩钓鱼给老翁罹难,老翁化鸟,是禅的轮回。
前所未有的孤独感
请尊重“电影”二字
王德顺挺火啊
那只鸟演得好
导演有点太装逼==
排片少到只有早场,大概是一个厅里单人观影人数多于结伴人数的。老人每天去钓鱼,钓到了就养一天第二天放生;可是后来救了一只小鸟,就把鱼宰了喂鸟;再后来有一个小孩陪他,小孩不喜欢吃土豆,老人烤了鸟给小孩吃。可惜并没有机会让他继续把小孩给谁吃。
年轻人,装逼可以,但请别苦了老年人
导演自恋自high,影像也没有怎么美。就一45分钟短片内容,非得搞80分钟。
处女作拍成这样实属不易。导演的朋克头和片子凑在一起感觉很裂。配乐做的很好。王老头儿的表演也很到位。给导演点赞,希望继续拿奖。电影马上要上映了,但愿大家可以去影院支持一下这部一句台词都没有的黑白片。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为了排遣寂寞,老人钓了鱼;为了讨鸟欢喜,老人杀了鱼;为了哄孩子,老人杀了鸟。最后孩子走了,老人什么都没有了。 无意间看到这部作品,十分惊喜,强烈的寓言感,有大师相。
一无所有时懂得满足,却被逐渐放大贪念腐蚀,是一部十足的寓言电影。在水墨与无声的表达形式上,具有探索精神。请王德顺老头儿出演是有艺术考量的,王早年以研究和表演形体哑剧著称,符合片中对于“孤独”的“失语”表达。独角戏,人撑戏。
时人王德顺好交友。初与鱼为友,终日垂钓,鱼不来,怒;后与鸟为友,杀鱼喂鸟,鸟走,忧;终与孩童为友,烤鸟食之,孩童遂一去不返。故王德顺友尽,成痴。
导演展现了一幅冬日水墨画,毋须言语,在雪山之上,天地苍茫,风雪漫扬,处理得的确有水墨风以黑白摄影勾勒老人、小孩、鱼、鸟……可见导演邢健的文人画功底极为深厚,这样的影片,才是真正的中国风影片,在千篇一律的各类华语电影中,这部算比较特别,难得一见。
得鸟杀鱼,得人杀鸟。从看到老头子第一次外出找鸟,小鸟飞入帽中老头子那一刻的笑容时,我就知道人类罪恶灵魂的大门就这么在这冰天雪地里随着雪降的速度慢慢打开了。不止秒速五厘米。
没什么理由,看着看着,就陷进去了,虽然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但有的时候无需太明白,享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