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不会干活,又不会生活,带着一身的木气”。
“小姑娘嘛,怎么不把自己打扮漂亮一点,傣家的小卜少是最爱美的”,“美原来是这么重要,从小到大人们总是告诉我们不美就是美,我常常无缘无故的反复洗一件新衣服,希望它显得旧一点,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女孩子应该打扮自己”。
“ 这遥远的叮咛却与这儿无关,它又多少给人一点希望”。
作为知青下乡的女孩子👧🏻,原本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与当地是格格不入,想要融入大集体并不容易,需要面对男女老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群对自己的打量。其中也许会有孤单、不适、难堪、新奇、感动、温暖、思念、不舍(一如我转学回乡下的那段时光)……不知是不是因为在云南这片土地上观看,对寨子、水塘、集市、竹制品、雨林、无花果、芭蕉林、大青树、服饰、花布、大山、云朵☁️都有着说不出的亲切感。
寨子里的孩子食物中毒时,身为医学生竟然有种无力感。而女主凭借“农村医疗手册”救活了孩子,她当时的临危不惧让人钦佩。
”这有什么难为情的,我看这样好,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像咱们汉人拐弯抹角羞羞答答的”,“我们往往觉得凝固不动的那些日子,其实只是人生的一瞬间”,“家,早已没我的家”,“过去,咱们真够傻的,信了那么多的假话”,“不管怎样,我在这儿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你没看见,傣家的小卜少青春靓丽就那么几年,等嫁了人就变成了大嫂老太婆,槟榔染黑了牙齿,难道你也想这样”,“处处无家,处处家”。
影片在“牙”(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写法,所看的版本没有字幕)的葬礼中渐渐步入尾声,“牙”是吉隆在寨子的开始也是结束,从此傣寨存在于吉隆的记忆里,它在在吉隆的青春里挥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泥石流吞没了寨子,它也会一直存在吉隆的记忆里、梦里。“岁月流失,人事变迁,但我相信,那里永远是水长清草常绿”。
片尾曲《青青的野葡萄》仿佛重温了这段青涩温暖的时光。
青春祭,感觉虽然背靠文革的背景,却是另一种,独自诉说的遗珠。画面很美,比之韩国的田园风光,还有文化的底蕴和民族的特色。一个美丽的女孩,就好像一枚被打散的露珠,在傣族的芭蕉叶上重新汇聚。带着青春的迷茫,原始土地的情感,在记忆中余韵悠长,,,[微笑] 同类的小森林,啥山楂树之恋,都是后面的电影哈,对比青春祭。好像都少了些欲说还休的情感厚重感。我们的一些老电影,还是很好看的。此片没有多说文革的残酷。只是着眼于,一个小女孩,异地成长的过程。没有城市,乡村的冲突,也没有惊心动魄的转折。只是淡淡的感受,淡淡的回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诉说着,一个小女孩是怎样细细地去品味,又是怎样融合于少数民族的宽容与热爱中,不能自拔。 是真没想到,电影最后的落点,是傣族阿娘,上一辈人的深情,完成了对汉族小姑娘的情感重塑。而爱情却都是淡淡的,朦胧的。 或许和很多人一样,多年以后,小姑娘最终还是回到了城市。但是那一段下放的日子,却是给到了一个小女孩,新的情感寄托,与对美的认识的重新定义。 而包含其中的,有阿娘的去世,有阿哥的相思,还有另一个朦胧恋人,因为意外,永远留在那里的遗憾。 或许这也是一个女孩,在那个年代,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事情。但是还好,它们周边都有,朦朦胧胧的美,在包围着。 这个角度的诉说,放在八十年代,那真是非常少见也很超前。就算是修复版,都能看出当时的风景有多么漂亮。 不幸与有幸交织着,慢慢沉入那个时代的记忆中,渐渐酒浓,,, 片尾曲,词竟然是顾城写得,如果没看过的,都可以把它当成新的电影来看,它一点也不过时,而且可能比现在大多数电影,还要好。[微笑]
灰蒙蒙的画面伴随着隐约听不真切的鼓弦乐在巨大的银幕上缓缓展开——葱郁氤氲的雨林,异域风情的缅寺,常年泥泞的土路,缓慢自在的水牛以及硕大茂盛的植物等几组空镜头如同87版《红楼梦》中的序曲将观者循循善诱地引入一场奇异镂空的梦境。随之传来少数民族语言咿咿呀呀的吟唱,尔后在俯视镜头下通过枝叶的缝隙窥见女主角李纯的出场——是窥见、俯视,一如掀起岁月的头盖惊鸿一瞥;导演张暖忻也曾阐述到:“整部影片都是李纯的回忆,是她记忆中怀念的东西,因而不是原来的生活本身。”[1]故此,全片便在如梦似幻的基调中徐徐推进。
李纯略带青涩的独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知青下乡,李纯等年青人被下放到云南地区各个寨子之中。影片伊始,大多数镜头都置于黑暗或阴影当中,勾勒出一种迷惘混沌的态势,多处给李纯脸部的特写镜头无一不突出她内心的无所适从与胆怯逃避——尤其是在室内跳动火光的衬映下,李纯呆滞的面孔忽明忽暗,充满着不确定性。或许这也是导演尝试将电影与梦境挂钩的一个铺垫,用不明朗的跃动火光使观众适应黑暗,从而走向故事的更深处。
除去各具特色的西双版纳雨林风光,声音也在最大程度上展示出了云南寨子的质朴与原生态:老式纺纱机接口处的转动声、夜里远方传来的女人的歌谣、清晨的鸟鸣鸡啼、拉牛人持续的号角声、牛身上悬挂着的铃铛声、来来往往的妇女们的小声交谈声,这些自然音响此起彼伏,层次分明,一同组成了梦境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李纯有这样一段独白:“不知为什么,在她(依波,全寨最美的女人)面前,我总是很不自信。”“不自信”这三个字贯穿了李纯前半段的生活。作为一个从城市里来的知识青年,常年穿着灰白绿颜色的衣服,她甚至认为“不美就是美”。然而面临着当地女人那种原生、自然、放肆的美,她又忍不住蠢蠢欲动。尤其是当她看到寨子里年轻的少女对少男笑靥如花地互唱民歌、彼此挑逗,而她却只能孤零零坐在一旁像个局外人看热闹的时候,镜头来回切换——一面欢声笑语,一面孤芳自赏;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依波竟然拒绝让自己和她们一同上山劳作。在荷花塘的这一段可谓将李纯心理的转变表现的活灵活现。亭亭玉立的荷花象征着二八少女的美貌青春;顿悟后的李纯像一只如获新生的黄鹂鸟扑飞着赶回家去,当即用床单给自己做了一条当地款式的筒裙,伢(年迈的奶奶)看见后也将自己年轻时的银腰带赠与李纯,用额头轻轻地抵住李纯的额头——这一幕是令人动容的,虽然伢和李纯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但爱与付出通过眼神等细节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李纯接收到关于美的启蒙之后,整个画面色彩的饱和度和亮度也愈发明朗清晰。“换装以后——开朗欢快、绚丽有致,从换筒裙、赶集,巧遇任佳和大哥,直到庆丰收,篝火边的狂舞。这一段节奏欢快奔放,表现出主人公青春意识苏醒之后的奔放心情。”[2]当然这种觉醒是渐进和生疏的。在邮局巧遇任佳(另一位男知青)时,李纯学着傣族女子开始主动和男人搭讪。
“但是这种搭讪、诱惑是青涩、不成熟的”,摄影师穆德远谈到,“当时我们还害怕这个地方演的不够成熟,现在回看起来是对的。”
影片中的另一主线也慢慢浮现起来——存在于李纯、任佳、大哥和依波之间的四角恋情。但这种四角恋情并非当下那种俗套、势利、自私的感情,置身于原始淳朴的大山之中,这种感情更像是一首舒缓悠扬略带伤感的小曲:因为李纯在山中迷路,整个寨子的人彻夜未睡,大哥甚至打着火把深入丛林来寻找她;任佳也常常和她在一起探讨关于未来的打算;依波依旧是她最好的女性朋友,只是捂嘴啜泣着请求她不要再耽误大哥。
同时影片对当地文化与习俗更大地保持着一种理解和尊敬的态度。对于裸浴的镜头观众多有疑惑,“难道这些当地演员不会别扭吗?”
摄影师穆德远释然一笑,“当然不会。她们轻轻松松都就脱下衣服跳到水里面去游泳。她们习以为常。”相比于汉族人的内敛和保守,傣族人确实更多一份率真与自然;这种胴体的展示无关于勾引与诱惑,它更像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生共鸣的一种方式,她们在水里面像久居此地的鱼一般轻快地游着,恣意地笑着,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成了李纯回忆中最为清澈的一笔。
在邻居小孩生病的时候,李纯凭借着自身自学的医药知识给小孩配药治病;但是镜头却更多地放到一旁祷告祈福的母亲身上,展示在观者眼前的是诡谲的烛火、当地的祭祀器物、古老的祷告词种种。最后小孩得以生还,李纯自以为是科学的功劳。
“但是到底是谁的功劳呢?”穆德远语重心长地指出,“这是一个巧妙的安排,没有答案。”
丰收是最欢快的段落。在隐喻蒙太奇的设置下,“丰收时的篝火象征生命欢情的喷薄”[3]。“水满则盈,月满则亏”,这种欢情的喷薄注定不会长久;篝火宴会结束后,大哥和任佳打了起来,随后在家发酒疯乱砸东西,一切都在劈里啪啦的碰撞声中偏离预想的正轨;趁着夜色,李纯独自划船离开这里,整个画面的色彩又重新回到灰暗与朦胧。
最后一段起,画面上呈现的是李纯在乡村小学,正在教小朋友学习吟唱一首歌谣。这首歌谣在整部影片中总共出现三次,“先由李纯哼唱,再由小学校的孩子们童声唱,最后请一位歌手唱”。李纯唱的时候表达的是对母亲和家乡的思念之情,“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歌词改编自顾城的诗歌《安慰》,其中清丽的意象将梦朦胧的氛围又往前推向一个层次;孩子们唱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情感,侧面抒发出李纯对于寨子的留恋;最后末尾的流行唱法则是“现代的,艺术的。它与全片的原始色彩很浓的音乐形成强烈对比。展现两种文化形态既融合又冲突的内涵。”[4]编导无疑是有野心的,这绝非一场简单的、个人的专属回忆,“这部新时期的电影超越了时代束缚,充满了对自然、生命、民族、精神、社会共生存在的别样思索”。[5]
最后伢因思成疾,离世前也未能见到李纯一面。李纯跪坐在伢遗体面前,一袭黑衣与周遭惨淡的灰白形成强烈对比,无法比拟的悲伤通过镜头呼之欲出。
送伢上山火化时,摄影师一改之前写实主义的风格,采取表现主义的手法,用离奇、夸张、非同寻常的角度将赤练的红土与翻腾的火焰展现在观者面前,叠景的出现更是让观者愈发迷幻甚至略感眩晕,昭示着梦的尾声。
当画面置于巨大宽阔的山谷之间,只能瞧见李纯孤零零的人影单薄地立于崎岖的石块上,个人的渺小卑微与自然的不可估量再次形成一个鲜明对比——世事无常,许多时候人都只能处于一个被接受、被裹挟的状态——一场泥石流带走了寨子里的一切,多年后重新归来的李纯见到满目疮痍的破碎山河,只能捧着脸黯然神伤。
画面再次调度到田野之上——那里曾是丰收时节的开端。不知疲倦的白鸟依旧昼出夜伏,扑腾着掠过那片金色但荒芜的田野,伴随着夕阳的拂射,画面突然定格,巨大的橙黄色余晖充盈着整块屏幕,全剧终。
恍过神来,仿佛从一场安静美丽的梦境中脱身而出,但怅然若失。如果把它比作成某一种文体,那么一定是诗或散文,无论是大段空镜头、留白,还是隐喻蒙太奇的设置,或者在朦胧基调中的写实主义,皆营造出亦真亦幻、无限遐想的空间。人们都说电影是造梦工厂,每一场电影无异于一场梦境,“电影的出现,把人类的寿命至少延长了三倍”。在世人皆追逐好莱坞式畅快淋漓以此逃避现实的梦境时,我更欣赏这样一种淡淡铺垫情节和塑造人物的电影,它们并不期望能够带来感官上的极大冲击,它们只是在回归人性最本质特性的道路上慢慢匍匐着,摸索着,以期观者在走出影院时能够带走更多感悟;而《青春祭》正是这样一部电影,当主流是在对那个时代持辛辣的批评和怨诉时,它却一反常态,以诗化且细腻的笔法勾勒出自然对美、欲望和纯真的启蒙,呼盼着久久陷身于现代畸形文明当中的众生回望那些已然遥远但真正刻在灵魂里的印记。我想这些呼盼直至现在也是意味深远的,它是献给所有人的一场梦。
[1] 参见张暖忻《<青春祭>导演阐述》,《当代电影》1985年第4期。
[2] 参见张暖忻《<青春祭>导演阐述》,《当代电影》1985年第4期。
[3] 参见杨舒晴、邹忠明《春祭忠的盛开——电影<青春祭的>诗性阐释》,《中国电影评论》2018年第09期。
[4] 参见张暖忻《<青春祭>导演阐述》,《当代电影》1985年第4期。
[5] 参见田泥《<青春祭>与那个最美的地方》。
以下是笨拙学习记录哈
开头几个环境空镜,介绍环境,定调。根据画面信息我们能够知道这是热带地区,傣族聚集区。 画外音一直是咚… 一个背着行李的女孩在密林山路走着。 画外音独白介绍了大致情况: 下乡时期,母亲刚送走父亲,又将女孩送到车站,来到这此地。介绍了女主这一路的心情。第一次见大青树,感到害怕。本地人将它称为"龙树",传说他会像龙一样拔地而起,飞向天空,把此地淹没。(龙树)大青树一流血本地人就用红丝巾系着,防止它飞身。落户的家里,领路的人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画面也都是用客观镜头,主观视点镜头、运动长镜头进行呈现。 ) 随着女孩走入入住的家中,故事也渐渐开始。 领路的人告诉她:就住大爹家。这是ya。 画外音女孩的独白:ya就是奶奶的意思,是大爹的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她使我想起了童话里的老巫婆。(看来对于城里来的女主来说,她内心是恐惧的。) 奶奶手里弄着米饭团,炉子边烤着一只只用签子夹住的青蛙。奶奶长相确实不好初来确实会有所恐惧。 女孩画外音独白:时常梦见奶奶骑着扫帚飞起来(这也是一个城里女孩对于下乡的个人经历的感受。显然她看过哈利波特)这是一个人口简单的家庭,大爹的妻子早些年打摆子死了(患疟疾死了),只有一个儿子住在山上烧窑。墙上的刀具让我觉得他一定是猎人,腰上一定有块虎皮… 三个人坐在炉子边,女孩边吃着饭边观察。 吃过饭,ya挑着灯去了其他房间。留下大爹和女孩在炉子旁。大爹手里制作着竹编的东西,女孩开口对大爹说:从今往后我就是傣寨的人了,我一定在劳动中段炼自己… 大爹笑了笑:给你这个,拿着,打断了她的话。赶了几天的路,累了,先睡吧。说完大爹拿着柴火出画。 画外响起歌唱的声音,用方言唱的… 女孩拿过行李拆着,日有所思,看着火炉。(燃烧的火,不知是在外化她焦虑的内心还是…) (炉子火特写转场) 奶奶在织东西(视点镜头),女孩躺床上侧头看着。神情有些紧张,不知所措,似乎在担心害怕着什么。(因为前面说奶奶像巫婆所以害怕吧) (第二天清晨,屋外,女孩从房间走出,空镜转场) 镜头先是固定,女孩入画后,跟着女孩的动势又摇运动。 切仰拍视角镜头,女孩观察四周,望着天。随后拿出洗漱用品准备洗漱。画外音传来号角声 切了一个村民在放牛,裸露着上半身吹着号角。(声源从这里传来)(女孩的视点镜头) 切女孩的反应镜头 再切回视点镜头,画面出现了放牛的人们,挑水的女孩… 画外音:号角继续吹着(转场) 女主挑着缸子中近景,镜头左摇。(画外依然能够听到号角说明依然是在一个时空,并且说明女主开始融入矮寨的生活。)镜头一直摇到水池边,画面出现了另外一个女人正在挑水。切了一个女主主观视点镜头,女孩冲女主笑了笑然后就挑着水离开,每一对说一句话。 画外音女主独白:依薄是寨子里最漂亮的姑娘,像公主一样美丽,傲慢。 切了一个女主的反应镜头,近景。画外音女主独白:在她面前,我总是很不自信。 随后女主打起水来。 女主挑着水向镜头走来,镜头运动:升,拉,摇,升,摇,后拉横移等综合运动。远景,(大景别转场)同时这也是一个长镜头。 画外音独白:在傣寨,挑水是女人的事。谁家的男人去挑水总要被人笑话,我来之前一直是大爹常年在挑水,他总是天蒙蒙亮就来挑水,只要碰到女人的样子,他就跑到树后面躲起来。(介绍大爹的人物性格) 大爹对她说,你编在小姑少组,小姑少就是小姑娘的意思。画外音独白: 每次出工,奶奶便会在她的竹篓里放进芭蕉叶包裹的午饭,又把热乎乎的裹着蜂蜜的糍粑递到她手里。(细节,奶奶对她的好)ya总是在竹楼门前看着她出工,她那慈爱而又暗淡的目光使我想起童年。(又出现另一个勾子,主人公的童年,是什么呢?观众不知道,所以带着疑惑和好奇我们会继续看下去。) 竹子竹叶(空镜转场)画外音慢慢有了女人的声音… 镜头一切,一个个女孩在砍竹子。竹子一颗颗倒下,休息间隙,她看见女孩们在打闹(主观视角),切反应镜头,她又向画左看去。 切到瀑布镜头,巨大的水流,飞流直下。(不仅是在交代周围环境,又是在暗示这什么,水流?) 紧接着,空镜,女孩们从山下跑上来入画,他们在站镜头面前,冲着远处打招呼… 切到一群男孩子骑着自行车行驶来。 女主听到声音抬头回头。 接下来几个镜头就是展现男女之间相互对唱吸引。 女主远远看着,大远景,表现了她的疏离和孤独。 画外音旁白:女主说她听不懂她们唱的什么,可是看得出来,她们在互相吸引互相挑逗。城里的女孩子也想吸引别人,但是又不敢,而这里的小姑娘们却大张旗鼓的比赛看谁更吸引人。看着他们,她觉得又累又丧气觉得自己不会干活也不会生火,带着一身的暮气。(比喻精神消极不振) 相互吸引对唱后 画面又切了瀑布,紧接一个视点镜头,女孩们一个接一个的走入河中,脱掉衣服,在水中游泳。接女主的反应镜头。 (瀑布是自由的,从高到低,奔涌到河 隐喻蒙太奇) 女主看着女孩们在水中自由游着,心里是羡慕的,可她不知道怎么融入。只是在岸上远远的看着。 画外音独白:劳累了一天,傣家姑娘总要去河里游一游…她没有带游泳衣只能傻呆呆的看着他们(这也是城里女孩下乡时由于生活习惯不同所带来的不同。)后来她也学会了像他们那样游泳,再也不用穿着黏糊糊的泳衣了。 接的画面都是女主主观视点镜头,后面又切了一个反应镜头。 (黑场转场) 评比工作分数 给了女主6分 依波10分 画外音独白:其他人都是八分,而依波10分,小伙子说她多利呢,多利就是好看,好看算什么分啊。 (黑场转场) 奶奶拄着拐杖,从右向左走着。 画外音:ya是走在人世边缘的极老的慈母了,有一次我看见ya走下楼来,用手摸了又摸我的花衬衫,看了又看。那个时候正是黄昏,太阳照在小院那么温暖。 画面给的都是主观视点镜头+客观。 女主走过花衬衫,出画 大爹坐着在编东西,女主从左入画。 大爹对女主说:你来了以后,ya的精神好多了, 女主:ya喜欢什么? 大爹:人老了,什么也不需要。ya喜欢你在家,家里许多年没有女孩子了,你做什么事尽量在家里,约伙伴玩也尽量在家里玩。 (小景别转场) 依波喊着女主。 女主邀她去自己的房间,房间有很多书,她给依波介绍着书中的东西。他们说的了漂亮这个词,依波起身照了照镜子,若有所思,随后对女主说:明天上山砍柴路远你挑不回来。让她到老人组。然后便离开了。女主跟着起身站在门口,似乎不开心忧伤,镜头先前推到大特写。 远景转场 女主走到水边爬上丢在水里的老树坐在那。 切一个近景,女主似乎有心事。大爹从背后提着锄头走到身后,看出她有心事,他洗着洗锄头。 女主对大爹说:为什么让我去老人组 大爹:怕你挑不动太远, 女主:才不是呢,哪次干活我也没落下过,他们就是瞧不起我。 切了大爹近景大爹这才说:她们不是不喜欢你是不喜欢你这身衣裳,说你这件灰衣服穿在他们中间不好看。小姑娘嘛,怎么不把自己打扮的漂亮点。傣族的小姑少是最爱美哒。 女主听完,似乎听了进去,若有所思。 女主拿毛巾在水里荡着,想这什么,然后跟着独白的内容,她抬头看了看水中的荷花。 画外音独白:美原来是这么重要,从小到大,人民总是告诉我,不美就是美,我常常在水里反复洗着新衣裳,希望它显得旧一点,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女孩子应该打扮自己… 女主的主观视点镜头,一朵朵漂亮的荷花,蜻蜓落在荷尖上头,切一个大特写眼睛。 接一个近景,女主盯着荷花,突然一声踩水声 一个农民踩入水中,摘下一朵荷花,走到女主面前地给她。 这里有个镜头值得注意,明显是主观视点镜头,女主看着眼前的男人,赤裸身体穿着裤子,乌黑的皮肤,真挚,生猛,又原始,站立在淤泥水中,手里拿着荷花。(傣族人,可能看着满是淤泥黑乎乎的身体,可是这种对美丽自然而原始的追求一直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喜欢漂亮的东西,这个男人就像荷花一样,虽处淤泥但对纯粹美好的东西有着执着追求。和他们的外在样貌无关。)(在那样的时代,普遍都追求内敛,但是傣族似乎不受时代影响,充满张扬外放) 女主没有接过荷花,而是愣在那里,男人把荷花放在女主面前然后便继续放牛了。 女孩将荷花放头上照着水面的镜子。开始扯紧腰间的宽松衣裳,望着水中的自己,欣赏… 画外音起… (这段好棒)(所以ya喜欢摸她的花衬衫也是天然的喜欢美丽的东西,所以这是刻在傣族骨子里的) 她激动的跑回房间,拿出自己的行李箱。换过衣服,走到ya面前,(这是一套傣族的服饰,也说明了女主开始真正融入,开始像傣族人民一样对美开始正面的追求。) ya送给她一条银腰戴,大爹说,穿上筒裙才算是我们傣寨的人。 ya也开始对她亲近了。 挑水时,见到依波,依波和她说一个带上耳环的,带上耳环才更像我们傣家人嘛。 放牛的阿叔也很开心的望着女主还有牛背上的小孩。 排着队,美美的走着,他们走到集市吧,应该是集市吧。这里居然需要花钱才能照一下镜子。 邮局,画外音独白:下乡的知青哪个不是第一步踏进邮局的。妈妈来信总是说爸爸劳动,回城没希望,让我千万别再出事,老师信里又说不要忘了功课,要复习复习。 画外音:少一分。打断了女主的思绪,她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伙子钱少了一分。 她走到柜台换了零钱,给了男生一分。说都是知青… 男生:你是哪个寨子的,下次赶集我还你 女主:下次你还不起了,打趣的说,那你带点好吃的来,什么花生啊芭蕉啊。 路边又买了玉米 逛着逛着啊,被之前一起来的同学朋友遇到,纷纷打量起来,一行几个人就女主的服装换成了筒裙。 在书摊上,女主拿着一本医术看,说我们寨子没有医生,想学点卫生常识。 巧合的是,邮局的那个男孩就在旁边,他发现了女主,然后转身离开。 溪水(空镜转场) 女主从画右入画,取溪水洗脸,被一个男人调戏,男人丢石头在水里,溅起水花到女主脸上。男人在桥上跳下,说着傣语,靠近女主,女主后退,男人抓住她的胳膊,女主说了一句傣语随后便踏过溪水到对岸去了。 画外音女主独白:我想不到穿上这身筒裙,在赶集的路上遇到了这么多神奇的事情,就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 巧合的是在回去的路上,她又碰到今天在邮局的男生,这个男生赶着牛车邀她上车送她一程。 在车上聊了起来,男:这身打扮真把我虎住了, 女主:好多同学都笑话我穿傣家衣裳呢 男:既然敢穿,不怕别人笑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男:你是二十中的,听说你们学校有个女生把男孩写给她的信交给了团支部 女主:她不是害怕,是汇报思想 男:冷笑,真不知道那个男生喜欢她什么 对话这段做前侧机位拍摄,给了一个逆光。 他们在大青树分别。 回到寨子里,大爹在门口弄着虎皮对女主说大哥回来了。女主喊着大哥进门一看原来大哥是在溪边调戏自己的人。两人相视有些尴尬。女主随后找ya去了。大哥倒是一脸得意猥琐样。 清晨(空镜转场) 第二天,清晨,他们去上山砍东西。红衣女孩摘果子,分给其他女生吃。 几个姐妹开始询问女主今天坐谁的车,女主说是同学,姐妹们不信,问说是他喜欢的你吗?女主矢口否认,说汉族人没有这么早谈恋爱的。女生听了似乎反感,哼的走开了。 画外音独白:一次砍柴迷路了,… 女主在雨林里摔倒了,柴火滚落下去。 大哥救了她,在雨林里起了一火堆。 画外音独白:那天从来没见过大哥发那么大脾气,全寨子都没睡找她。当时我不愿意承认在他的关怀里,有一种超越兄妹的情感。 邮局男生和女主坐着牛车,大远景(大景别转场) 车上,女主想要一把刀,想让男的送,他不愿意,女主就说这破刀还没我大哥刀好。男:破刀你还要。 他们又在大青树下分别,女主站在那里对男说真小气… (黑场转场) 犁地,插秧,下大雨了。 画外音独白:每年插秧有一百多天,整个夏天右手的指甲总是秃的。 女主回来就倒在床上。 半夜被大哥叫起,应该是出事了。 他们赶到那里发现一个小孩子神志不清 孩子的家人都在祈祷迷信。 画外音独白:我居然利用医学手册救活了小孩,小孩是在上山偷吃了野蘑菇中毒了… 第二天,一早她和邮局男坐牛车,在车上分享新到手的书。有说有笑… 画外音独白:年轻人的欢乐是傣寨的光荣,每到晚上全寨的少男少女都在龙树下,唱着傣歌寻找着意中人,在傣寨能够赢得好多女孩的男人才值得赞赏。 夜里男女在对唱呢… 女主和邮局男在一起聊天,女主问他们唱的什么呢?他反问他:你还能听不懂?妹妹的手儿真可爱,像芭蕉一样又白又嫩。 女主:他们这么唱也不难为情? 男:这有什么难为情的,心里想什么就怎么说,不像咱们汉人拐弯抹角,羞羞答答的。 女主:那你心里怎么想也怎么说呗,谁拦你了 男:说的容易,你能行吗? 女主:当然了 男:那我问你,你现在在想什么 女主:我在想…我们该回去了 男:你真这么想? 女:真的 男:说来说去你还是汉人 画外音女主独白:我把他当做女友一样,什么都和你他说,每次和他分别都有点惆怅。 每天日落前我爱坐在竹楼前看书,老哑巴bubi总是在这时赶着牛群从篱笆外路过,我见到他已经不害怕了,他像所有的傣家人一样,性格善良温和,恶作剧的小朋友们常向他泼水扔小石子,把牛群赶散,他不但不生气还经常摘野果给孩子们吃,他没有家没有一个亲人,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赶街赴会…(原来之前给她递荷花的人就是这个哑巴老人) 走回屋子,看见大哥在弄窗户,于是就够帮忙,她发现大哥的眼神不对…(似乎有超越兄妹情的东西) 夜里 画外音独白:我喜欢看大哥干活,因为他做事利索。他回家以后把小院和台阶都修好了…大哥晚上从来不出去总是坐在灶台前,闷声不响的干着杂活…我们往往觉得那些凝固不动的东西,其实往往只是人生当中的一瞬间,ya已经什么都不能做了,她只吃我给她盛的饭,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以为我们会长久的厮守下去。我下乡不久,妈妈也被疏散离城… 铃铛特写(特写转场) 女主来到一寺庙 画外音独白:单调的劳动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着,没希望回城里也没有希望重返学校,许多我们慢慢想要忘记的东西,就慢慢的回到了我们的心里。 女主:这寺好久没有香火了 邮局男:嗯 男:过去我们听了那么多鬼话,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女:可是我总觉得,咱们在这还是挺不错的,不管怎么样,我在这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男:那就永远这样过下去 女主走到鼓子前,男的也跟了过来,敲了一下 男:傣家的小谷少年轻漂亮就那么几年,嫁了人之后很快就成为大嫂,老太婆 男的边说边走向女主,但没有靠近。只是问她:难道你也愿意这样? (这其实就是个人意识在时代背景下的变化和思索) 黑场转场 一群小朋友在田野里奔跑… 画外音:傣语歌声 画外音独白:谷子黄,傣家狂。收获的季节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时候。 杀牛、吃宴席,载歌载舞 小朋友和女主说有人找你,原来是邮局男 女主邀他一起玩,但是他不愿意,说只是来看看她 大哥看见了,放下鼓子,坐下偷偷看,假装淡定的喝着碗里水。 邮局男原来摔伤了,打趣的说正好玩它两天。 男:我们寨子的新闻听说了吧 女:坏事传千里… 男:那女生是我们班岁数最小的,问那男的是谁他死也不说。我总觉得那女孩子太糊涂了,他根本就不应该替那个男的打掩护,那小子要是有种早就应该自己站出来了,陪着那女孩一起挨打。 女:说的轻巧,要是你,你敢站出来 男:可惜我没有机会,出这种风头上哪找这种机会练练。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 女:这么晚了,你的腿 男:没关系 女:你今晚就住我这吧 依波对女主说:你们家大哥和城里来的大哥打起来了。 女主想进去,依波怕有危险就没让她进去。 大哥在屋子里乱砍乱伐,ya一直坐着拿着珠子念着什么 依波说,大哥是佤族人的孩子投错了地。 依波对女主说:你们家大哥是喜欢上你了,我们傣族人要是爱上了人就是死也要在一起。依波哭了,她对女主说,你又不是我们傣家人,你留在这里做什么,你走吧,现在就走吧,离开这。说完便走了 女主划着船,时不时回头望…画外音:发人深思的音乐 画外音独白:我在山上的一个小学安顿了下来,努力让自己不再去想小寨里的那个家。 女主做起教师来 邮局男开着拖拉机,给女主送东西,说是北京来的,信里说我妈妈回城了。 男:城里大学来招生,你报名了吗 女:我没有 男:为什么 女:走进屋说 男:你为什么不报 女:我的出身 男:像咱们这种情况,只有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入 女:可是我 男:我们两个都二十好几了,还不能想点将来,总不能死在这吧 女:要报你自己报,别管我 男:… 在小学旁,她看见了大爹,两个人坐在屋子里 大爹说:大哥指定是喜欢你,你不愿意没关系,好好说,别跑,大爹找你好几jie了。这儿的水没有咱们寨子甜… 说完抽起卷烟来 大爹:你ya不行了,ya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嫁。每天又是大哥去挑水,她一直当你是她的准媳妇。有一次ya走出了院子,一个人走过村口的小桥,后来就病倒了 女主:大爹我去看ya 硬切 固定镜头,背面,平拍。女主跪坐在ya面前,ya被一块白布盖着。 画外音女主独白:我回到家里,ya已经闭上了眼睛,直到临终的时候,他还紧紧的抓住搭在那里的花衬衫,嘴里说别走别走。大爹一再劝慰我说,ya太老了,该回去了,可我一直到今天对牙还有一种愧疚的心情。 强烈的红色 ya送葬队翻山越岭 火葬 大远景:"枯竭的河床纹理"。摇推。女主站在河床边,先前走着 画外音:许多年后我终于回城上了大学,而人家却永远都留在了那里,那是一年雨季,山洪爆发,半夜里泥石流覆盖了山脚下的寨子。人家和寨子里的傣族乡亲一起吞没了 她哭泣着… 画外音独白:多少年来,我常常梦见那个地方那个小水塘,,芭蕉树,还有那棵大青树,岁月流失,人事变迁。(所以是因为那个大青树没压住,飞起成龙将此地淹没)但我相信那里永远水长青草绿。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春天,许多作品不避讳政治,不模糊历史,拥有直面深渊的勇气,饱含发人深省的力量。而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文革”时代还是后“文革”时代,无论是在场还是缺席的在场,“文革”始终是无法被屏忆的历史语境,投射到当下的文艺创作之中。得名于卢新华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伤痕”。
在所有反映“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题材电影中,《青春祭》最有轻盈的诗意,最具柔软的力量。没有愤懑的控诉,但影片始终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中;没有撕裂的呐喊,但影片始终传递着无声的抗议。
在远离政治运动之地的西南傣族群落,一群正值青春芳华的少男少女在祖国边陲之地奏响了一曲青春之歌,歌唱恣意挥洒的青春热情,祭奠无可缅怀的燃烧岁月。
风云激荡的动荡年代下,个人意识的觉醒,虽渺小无力,却抵御虚无。栉沐着时代的风雨,他们走向远方,迎来成长。不被束缚的,是美的绽放;不被禁锢的,是青春的喷涌;不被桎梏的,是爱情的萌芽;不被规训的,是生命的张力。
北影节帮儿子抢票的同时,只给自己抢了这一场。看《青春祭》是我对青春的纪念。尽管影片表现的是哥哥姐姐们的青春,但是我在青春期看到了这部电影,看到了人性的纯朴善良、天性的自然纯真。引发了我对爱与美、禁锢与释放的思考,这给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萌动、自我认知追问的我以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影响了我的青春乃至一生。所以《青春祭》是和我的青春记忆联系在一起的。
今天在大银幕上看这部电影,我以为观众会大多是我的同龄人或更年长,但是走进影院的几乎都是年轻人。观影中很安静,我不好意思地擦拭眼泪的时候也听到了旁座女孩的唏嘘声。当最后“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唱起的时候,影院里响起了掌声。
也许这就是我们永远的青春,永远的张暖忻导演,永远纯情美丽的@李凤绪 ,永远的青涩执拗的@冯远征 ,永远的美好和感动!
《孽债》的电影版前传,《美人草》的姐妹篇
On dirait un film de Ray,mais l’empreinte de l’adaptation l’a rendu moins efficace: la tirade guindée de l’héroïne dilue sa beauté naturelle
第四代的经典之作
抽象對青春的祭奠,我熱愛李鳳緒如水的肉體和那無限近似于透明的昏黃......原以爲就此凝固下去的日子,後來發現也不過是渺渺的一瞬間
4.5 把握不住的消逝感被拍出了百转千回的余韵。美的尽头必定是死亡吗?
“年轻人的欢乐是傣寨的光荣。”美与爱的启蒙,纯真和激情的消亡。
7.5/10 能用以祭奠青春的,只是故地重游时的几滴眼泪而已吗?
摄影真给力,好得令人感动,自然光用得不输阿尔门德罗斯呀。冯远征(根本没看出来啊啊啊)、刘索拉亮了……最后送葬段落怎么就变成《黄土地》了呢?所幸结尾三个镜头美丽到令人心花怒放。但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叙事困境,但无疑此片在“异文化”角度给出了有力的表达。
今天在学院放映了这部37年前电影的2K修复版,一切仍旧是那么准确、独特!2008年加拿大策展人谢枫(Shelly)在鹿特丹电影节上曾写过“这部诗意的、带有含蓄的性启蒙的戏剧,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重要性的作品之一。张暖忻的《青春祭》堪称同时代最具超前审美价值的影片。这既是一部严肃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同时又是一部富有诗意、情节虚构的作品。”主创李勇新、冯远征等到场与观众进行了交流。
把过去拉过来,再把过去推出去;荷花像是从哑巴村民身上长出来的一样,穿上筒裙的李纯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她发现了美,但明亮很短暂,大部分时间是神秘未知的夜与雾,因此最后的灰白和橙红如此摄人心魄
看待知青题材的一个有趣视角 不是讴歌下乡青年和贫下中农的和谐交往 以试图掩盖某些决策的愚蠢 而是一个少女意识到美的成长史 细腻 优美
无可奈何花落去,流年碎影《青春祭》。在一个“美”严重缺失的年代,城市长大的美丽少女李纯,却从不曾意识到自身的美。在远离城市的傣家的土地上,她的青春与美丽才得以绽放,于是有了生命的喜悦,也有了无可回避的伤感。有一种诗意的东西,关于青春、美、生命、爱情、女性自身意识或未意识到的东西。
8.0 旁白反而显叙事的无力,或无意间更聚焦纯粹美。虽文革背景,却又无关文革,昏黄色调下傣族风情唤起美丽和青春。死亡和消逝终结岁月,却在记忆里祭奠,那一两个善良和蔼的老人,一两段没有结果的爱情。
看片子的时候我还想呢靠这个男主角侧脸好像松山健一正脸倒像冯远征,结果这货真是冯远征!靠!
4.5;时代讯息透过山迢水迢仍隐约显露,被规训被禁锢的自我意识在山林乡野间释放,关注个体情感的变迁,关注「美」的觉醒和激发,从此人生视野也殊异。“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轮圆圆的红太阳。”顾城的诗歌听哭了。镜头美到令人沉醉,姑娘们如清水芙蓉;山间雾霭氤氲,摄影太好了,最后一场戏火红火红,视觉十分突出。傣家风俗风物的描摹自然真切,一个被时代遗忘的“乌托邦”,而最终的俯瞰远景昭示着,美好时光无法凝固,失去的终会失去。
属于那年头罕见的能用电影化意识拍出点个体意识来的中国电影了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哦妈妈 /我说妈妈妈妈别忧伤 /在那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太阳,太阳 /妈妈,妈妈 ————顾城
许多年后,我会忘不了那个美丽的地方:芭蕉林,小池塘,大青树,木屋,糍粑,水缸,火把,绣花衣,山歌,野果,裸泳,插秧,雨季,放牛,丰收,篝火,舞蹈…老伢以及善良温和的傣族人。爱上一个人,死也要在一起;爱上一个地方,一辈子不忘记。风景好美,人也美,故事也美,比《那山那人那狗》还要美。
一个美丽的地方,一群淳朴善良的人,一段美好却略带伤感的经历。★★★☆
结尾有点突兀。但是许多细节有着强烈的历史背景和导演诉说点,一阵阵地敲打在观众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