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比较谐趣的说法是,当我们介绍林璎(Maya Lin)时说,这是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侄女。但其实他国人介绍林徽因时说,这是著名建筑师林璎的姑姑。 Maya Lin在21岁时,便因设计越战纪念碑而扬名天下。盛名之下,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她获得了设计的第一名,这是评审委员会评定的。可是有很多人包括越战老兵并不认可她的设计,认为那是一个可耻的黑色的伤疤。 在大多数人心中,纪念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高耸的方尖碑,但Lin的设计是人们从未见过的,向水平扩展的:一个由黑色花岗岩砌成的V字型碑体,两墙相交处为最高点,高约3米,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逐渐下降,直到消失。V字的两个方向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黑色的墙上依牺牲的日期为序,刻着58000多名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按照Lin自己的解释,这个纪念碑好像是 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 Lin受到的批评指责乃至攻击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她是亚裔,另一方面她只不过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女大学生。Lin执意要用抛光的能产生镜面效果的花岗岩,便被批评为女子气。但其实Lin的用意是,当人们看见花岗岩反射出来的自己的像时,便同战争和那些阵亡者产生了联系。 Lin坦言她对于越战的了解并不算太多,战争发生时,她还是小孩,并不怎么阅读报纸新闻,也从没参加过反战集会。所以当考虑纪念碑时,她想到的是“政治掩盖了老兵、掩盖了他们的生命、他们的为国捐躯。这座纪念碑不应当是争论是否应该进行战争的地方。” 方案受到了种种阻挠,1982年11月13日的纪念碑落成典礼上,连Maya Lin的名字都没有提到。但Lin的设计最终还是得以实现。我们惊异于她的不妥协,更惊异于她那么年轻时便有着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看Maya Lin的作品,常常觉得要哭出来又没有。 后来跟朋友从另一个角度也聊到了越南战争。 他今夏在某东南亚小国呆了两个半月考察市场。该国全国总人口不过650万,有什么好挣钱的地方呢?——不是挣当地人的钱,而是……别国投资的钱。 我听了有些恍惚,不想听下去,只好请他讲讲历史方面的问题——现如今该国依旧有越战时留下的上亿枚炸弹需要清除,间或有平民伤亡的事件,“他们,是否该感到羞愧?”
我的作品,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望,那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一切,而这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也包括了人们的心理世界。这种愿望让我在过去参与了一些艺术创作,但它们更多地是由艺术驱动的,受到了传统的贬低。这种愿望也让我创作了一些作品,聚集于我们时代一些人发人深省的事实。作为一个艺术家,我维护着自己作品的完整性,也保持着一份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艺术是,也应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愿意去诉说一些新颖的,不为人知的主题。正是通过那种非凡的,私人的视角,把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而这些创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形成了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解释了“我们为何会这样”。这不仅是我们与同代人之间的对话,也是历史和未来的对话。我们每一个个体也许都被短暂的人生所限,但我们仍然有能力将它延长,使之远超过生命的界限。我们都是一种集体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影像,思维和写作,而与彼此互相关联。我们对下一代诉说着,我们是谁,我们曾经是谁,并且可能的话,乐观地推断,我们将会是谁。
被海报吸引的,观看后才发现是设计图。相比起建筑设计,意料之外发现影片中的女性主义更鲜明。被林璎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21岁因设计作品被选定作为越战纪念碑轰动了全美,作为年轻的亚裔女性设计师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可她一向坚定且目标明确。不开口时看似受惊的小白兔,可每每发言总是简短有力,清晰且坚定。
很有意思的是,也许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拍摄的时代背景,参与访问并对林璎设计给予肯定的受访者几乎都是男性。不由得联想到林璎在影片中为母校耶鲁大学设计女性建筑时,回忆说道觉得校园里的各类雕塑都是男性,时不时令她怀疑是不是误闯了一个仅有男性的世界。
瘦小的林璎穿梭在人群间,带着她坚定又温柔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以及她独到的洞察力。面对反抗者当面的破口大骂,在铺天盖地的聚光灯下,她不卑不亢的回答说不同意改动,坚持自己的设计。而每当作品揭幕她被邀请发言,她却流露出娇羞的微笑,谦卑地感谢人们的认可,然后悄悄谢幕,好让观众们留下更多的思考和情感空间。
“俏也不争春,是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此影片展现的林璎的作品中,越战纪念碑、民权运动纪念碑、非洲艺术博物馆等,不少都体现着政治色彩,而林璎用简单的形式超越了政治的表象,表达出了其内核。当她设计出越战纪念碑时,她谈论的不是政治,是其中一个个具体的、牺牲的、有家庭的人;当她设计民权运动纪念碑时,她大量查阅资料,尝试从一段段历史材料中找到民权运动的精神所在,然后精准地表达它。她更关注具象的人、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和象征物的表达。比如,直接印有烈士名字的纪念碑便比国旗和雕塑形象的表达直接得多,也更加有冲击力。 其中,她最打动我的作品是她为耶鲁大学设计的女性纪念碑。在外观上,这座纪念碑和民权运动纪念碑有很多相似之处,表达方式也有些许相像——它们都是圆形的,用水表达着一种流动,可她螺旋式的数字设计打动了我。从无数个0开始,在到个位数、十位、百位......历史随着水流螺旋式地上升,中国也有“逝者如斯夫”的比喻,水总是象征着时间的流动。虽然当时耶鲁大学在限制女性入学的数量,虽然女性教育的发展仍然道祖且艰,但螺旋是不会封闭的,随着时间的这个数字会不断地变大、变长,直到它们不再被限制。 我认为,林璎很擅长用精准的、具象的文字或者是形式来表达抽象。这是她“强烈和清晰的洞察力”的表现之一,就如她所说,她喜欢直接创作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先搭建框架然后再润色,因为她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很直接地、不顾一切的去追求那个目标的表达,这样的洞察力使她的表达不含糊且有力。保持如此洞察力的关键在于,摆脱赘余的象征、朦胧的意象,在众多意义中找到最本质的意义,不拘泥于复杂的形式,进行准确的表达。这便需要艺术家在创作时保持对文字、信息的敏感,意识到当你为了一个概念、一种情感进行表达时,你其实是在为了哪个具象的人、事、物进行表达,这有关很多历史、文化背景等周边信息的了解,也关乎于艺术家本身的思维方式。正如林璎在被耶路大学授予博士学位时发表的演讲中所说,她关注我是谁,我们是谁,而这很大程度上关乎我们对自身周边环境的感知和思考。
今天一口气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想我该学学林璎每次在发表演讲时简洁自信又内容隽永的风格。特别喜欢这种简短有力量的讲话,从她博士毕业演讲到越战纪念碑十周年演讲皆是如此,越战演讲她说作为设计者她希望自己是沉默的,真正的主角应该留给来观赏者,这里特别地有胸怀。
看这部纪录片的来源和动力是微博上我蛮欣赏的一位女性推荐的,所以迫不及待去看了。说说几个给我印象深刻的点吧:
一个是林璎的作品,她的作品都是大气沉静,稳重耐看的,线条简单流畅又寓意颇丰,这也映射到她的演讲风格、个人性格,话不多,但是做实事。上一部纪录片看的是金斯伯格,正好都是女性纪录片,她们都性格沉静,不过分炫耀,拿作品和实力说话,同时也为女性地位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和努力,特别地令人欣赏。
开头那部分关于接受痛苦才能真正地告别阴影,重新走回阳光里的观点特别吸引我,越战纪念碑是整部最重要的一个节点,或许也是林璎大起人生的起点。
她在树林丛中长大,特别热爱和亲近自然,喜欢天然的东西,这点也蛮有共鸣的,自然的东西带着根带着泥土气,是让人安心和神往的存在。
特别棒的一个女孩,我想我们都能从她身上学到许多。
羡慕她的设计才华和灵感,佩服她面对质疑和反对时的勇气和坚定。
以下内容来自影片:
我在这个作品里想表达出的是:战争的代价是这些人,他们应该是最先被我们记住的。
只有当你接受了这些痛苦,接受了这些死亡,你才能走出阴影、克服它们。当你读出或触摸这些名字的时候,这些痛苦会被释放出来,我真的想让人们哭出来,然后你才能把它化作自己的力量,转过身,回到光明和现实之中。如果你接受不了这种痛苦,你永远无法从中得到解脱。所以这个纪念碑是关于“诚实”的,也是它想告诉人们的。你必须诚实地接受并且承认这种苦难确实发生了,这样才能让伤口得到愈合,让精神得到宣泄。
当时我在想,拿把刀把大地剪开,把大地暴露出来,一边指向林肯纪念堂,一边指向华盛顿纪念碑,然后按时间顺序刻上名字。
这个纪念碑的构成,不是不变的纪念物,而是流动的创作。只有当我们走进去又走出来时,才能理解它。
我花了好多年才完全理解那段时间有多艰难。那段时间充满了压力,也没人能教你怎么挺过去。
这个纪念碑的设计,给了每个人自由的空间,去思考战争中的英雄精神以及牺牲。它不是为了纪念政治、战争或者任何争议,而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奉献的人们。当一个人带着沉思的自由站在那里时,他立刻就成为了越战纪念碑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我们记忆中历史的一部分。
你一直要与标准、传统观点作斗争,我觉得某种程度上那就是艺术,你不断地逼自己前进,超越它们,而当你超越了对某种东西已知的定义之后,人们就会反对你的东西。我想那就是你要付出的代价。
英雄是无私的、不自负的、心胸广阔的人,他会因为很多的磨练而成为英雄,而他也愿意为之而战。
毕业演讲《在人类社会中对艺术的思考》:我的作品,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望,那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一切,而这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也包括了人们的心理世界。这种愿望让我在过去参与了一些艺术创作,但它们更多地是由政治驱动的,受到了贬低。这种愿望也让我创作了一些作品,聚焦于我们时代一些发人深省的事实。作为一个艺术家,我维护着自己作品的完整性,也保持着一份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艺术是,也应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愿意去诉说一些新颖的、不为人知的主题,正是通过那种非凡的、私人的视角,把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而这些创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形成了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解释了“我们为何会这样”。这不仅是我们与同代人之间的对话,也是与历史和未来的对话。我们每一个个体也许都被短暂的人生所限,但我们仍然有能力将它延长,使之远超过生命的极限。我们都是集体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影像、思维和写作,而与彼此相互关联。我们对下一代诉说着,我们是谁,我们曾经是谁,并且可能的话,乐观地推断我们将会是谁。
“没有其他的方案能如此恰当地悼念我们逝去的战友们,数字只是数字,但当我们看着围墙和上面名字的时候,它持续警醒着我们自由的代价。我们对战友兄弟们的记忆,将通过你美好的设计得以永存。”
当他找到我让我设计民权纪念碑的时候,我知道我必须冷静下来,至少要找到自己的定义,如何将它用言语表达,然后才来设计它的形状。我觉得这很重要,先从概念上搞清楚这个作品要讲什么,本质是什么,再去现场勘察。因为一旦去了现场我就下意识地开始设计了。
“我们不会满足,直到有一天,公平像流水一样宣泄,正义像洪流一样滚滚而来。”
民权纪念碑中最重要的,不只是一些我们记忆的东西,一些熟悉的名字,同样重要的还有整个历史事件,当你开始铭记历史的时候。我用了时间表,历史事件的表格,把运动中人们的死亡和立法法案彼此缠绕,这些法案要么是因为一些死亡而设立,或者因为有人死了导致的游行示威而立,所以你可以看到人们行动的因果是如何改变历史的。
对水流的应用是很关键的地方,我们想要的效果是让水“转动”整个桌面,而这些文字就流动在水面之下,这样当你读着这些历史的时候,你可以触摸并改变水流的轨迹。我想要人们在心理上觉得,他们真的使这个纪念碑活过来了。
我感觉在设计越战和民权纪念碑之间,我度过了美国整整10年的历史,这些事件确实从内心无声地改变着我对自己的认识。
我一直认为建筑与雕塑的区别,就想写诗与写小说的区别。我不认为二者有谁更难,它们同样地艰难。在诗歌中最重要的是它的理念和姿态必须完美贯穿全篇,而在小说中,总的想法也必须引领全局。我想建筑设计也是一样的,挑选每一个门把,每一种材料,所有细节的选择,都要融合在一起。它们是这部“小说”的一部分。如果你能领悟到这座房子的理念,那么你就能感受到它的力量。
我一直在想,用螺旋来作为主体。在越战和民权纪念碑中,我觉得它们都有一种环形年代表的概念,既有开始也有结束的时间,每一个圆都试图涵盖一段历史,但是耶鲁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于是我立刻想起了螺旋。它有一个源头,但是不断地向外延伸。
1969年,耶鲁大学严格限制了可以申请并入学的女性人数,不想让女性占了耶鲁男性的位置。这种限额对每个在耶鲁的女性都很艰难。所以,“数字”对她们来说非常重要。于是我要做一系列螺旋状的数字,我不大想以1969年的毕业生作为开端,那样就太短了。而是用之前所有的女毕业生人数,即使之前的耶鲁没有任何女生,所以这个螺旋应该是从一连串的0开始的。我把时间拉回到1701或1702年耶鲁建成的时候,从水流出来的地方,是一连串螺旋的0。大概过了170个0,人数开始变成个位数、两位数、三位数,最后来到了四位数。你能亲眼看到这些数字不断变宽,标志着耶鲁的女性人数不断增长。
对我来说,能帮助这么多人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也许我是作者,但我仍想保持安静。这个纪念碑是为你们而立的,是为每一个带着思考与情感来到这的人而建的。是你们赋予它以生命,我想感谢你们所有人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
记录了林璎 (Maya Lin,1959-) 设计越战纪念碑的整个过程的这部 1995 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怎么只有那么少的同胞看过(豆瓣上只有 2012 人打分)?
林璎当时还是耶鲁大学建筑专业 21 岁的华裔大三女生,在越战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一千多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美国 20 世纪最受欢迎的十大建筑”第 7 名。
这件突破了纪念碑固有形式的建筑设计开始还备受公众争议,缘于评委会成员感受到设计者深深的人文关怀,力排众议才得以建成。这是林璎自述她的设计理念:
1980 年秋,那年我和其它五名学生正打算做一个有关墓地建筑的作业,主要强调如何通过建筑形态来处理“死亡”这个主题。整个学期我们做了许多相关的设计,有一个同学,我忘了是谁,偶然发现了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的海报,于是我们想,何不把它作为毕业设计呢?我们来到将要修建纪念碑的地点华盛顿。当我站在那里时,开始本能地想象着自己用小刀将地面立体切开并翻起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碑,另一边指向华盛顿,上面还按顺序刻着阵亡者的名字。这时有一位同学收到了纪念碑的设计手册,其中明确规定纪念碑上必须刻有全部 57000 多名阵亡者的名字。于是我说:“太妙了!”将名字逐一镌刻在黑色反光的地表上。正是这样的一座纪念碑!
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 20 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
全片在线 ://www.bilibili.com/video/av540607584
她的洞察力确实让人惊艳,这部纪录片也准备的抓住了这一点,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公民权利纪念碑之类的杰作也在一再阐释,但这部纪录片的观赏性依旧不敢让人恭维,倒是林璎的成就和个人魅力更让人折服。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确实震撼力十足,形状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
I admire her.
when you accept and admit death, then you can come back to the light of day, the present.
是个很有想法和很有实现自己想法的魄力的人。还说自己不会说话,很喜欢她用poetry和novel比喻sculpture和architecture。和civil war纪念碑那里用水来体现每个人都可以改变历史的流向。看完觉得这个人金句频率有点高,有点想看看她写的东西。
五颗星全都给纪录片讲越战纪念碑的前半部分
看到一半,被Maya的才华和勇气感动,一个华裔女生在万恶的美帝得到认可不容易。然后一查,是林徽因的侄女…好的打扰了
A blade so strong that cut through everything
美国虽然不是女权先进国家,但那么多聪明智慧的华裔还是能够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
片子拍得很一般,但主人公本身的魅力太过强大,如此年轻却拥有如此沉静而丰富的灵魂和深邃长远的眼光,对地景空间的认知几乎有一种出于直觉本能的天赋,并充分融入艺术知识背景与社会事件属性,所完成的作品超出常人认知,因此所获阻挠也是意料之中。越战纪念碑,一道黑色的伤疤——“拿把刀把大地剪开,把大地暴露出来。”接受并直视死亡,扎根在土地里的伤才会慢慢痊愈。
人物传记类纪录片的经典范例。作为纪录片,其实也就4星推荐,但为了林女士的杰出成就,破例额外加一星 。
以一种纯真的力量超越种族和性别
“把大地切开来”这样凛冽、诗意、粗犷、直白的想法,无论是不是来自林徽因的侄女,都将奠基为一座伟大的纪念碑
第一次听说林璎,是因为令人震撼的越战纪念碑。她的设计颠覆了父权意识主导下的常规纪念碑形式——高耸、直立、巍峨、向上,选择了将建筑深埋于地下,V字形的黑色伤口在大地上绵延,大地母亲塌裂一角,仿佛向已故的亡灵张开怀抱,具有震撼人心的悲悯力量。碑体铭刻的五万多个名字与后人相逢,在这个生者与死者相聚的时空里,第一次,被记住的是人,而不是政治。但不知道的是,21岁的她当时居然面临着那么多阻挠和争议,一路走来颇为不易。林璎真的太有人格魅力了,天赋卓绝,清醒、洞察、强大、勇敢,好喜欢她啊,决定立即去读她的《雕刻大地》
这个表情淡淡的女孩有种触动人心的能力.羡慕她的才华,嫉妒她的灵感.
独一无二的洞察源自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高糊画质无损林璎魅力!!!做越战纪念碑的时候林璎才21岁,这个设计遭遇了超级多非议,所有谩骂都冲着她来,她作为设计师甚至没有被邀请参加当年的落成典礼。在听证会(?)上陈述/捍卫自己设计理念时,青涩稚嫩的她紧张到发言带着哭腔,但还是坚持己见、绝不让步。小小身躯,无穷力量!我爱她!
“我的作品,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望而形成的。那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一切,这指的不仅仅是物质环境,也包括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正是这种愿望让我在过去参与了一些艺术上的创作。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一直努力维护着作品的完整性,也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份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我觉得艺术是,也应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愿意去诉说一些新颖且不为人知的主题。正是通过这样非凡的,私人的视觉,将一个人内心所见的东西公之于众,我们才有机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形成我们对于“我是谁”的定义并且解释“我们为何会如此”的问题。我们每个个体也许都被短暂的人生所限,但我们仍有能力将它延长,使之远超生命的极限。我们都是集体意识里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影像、思维和写作而与彼此相互关联。我们..."
林女士恬淡气质下透出强大、丰满的人格。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才能游于艺。我认同她对纪念碑意义的观点。纪念碑意在唤起人心中pathei-mathos的能力。诚然,纪念碑无法削减人世的苦难或抵消人性的卑贱,但即便如此,它仍能对这种苦难和卑贱给予教诲。
20出头的她,带着一个大帽子,遮住整张脸。从这个场面,就能感受到她承受到的巨大压力了。同时,也见识到她的勇气和力量。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我很难想象一个21岁的姑娘是如何面对这些纷乱的事情的,那样的自信与气质是如何才能长出来的呢?我是好奇林徽因的样子,这样看的话,难怪冰心什么的看她不顺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