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沉默的真相》最后一集,我终于可以放出那个看完第二集时就定下的暴论:
《沉默的真相》与《隐秘的角落》之间相差的何止一部《无证之罪》。
分别改编自同一位作者紫金陈的犯罪题材悬疑小说,我在看完隐秘之后才去阅读了原作《坏小孩》,然后不得不感慨:导演的审美与编剧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最终影像的呈现效果。紫金陈写作的思路非常商业化,私以为是当下中国这一领域内最值得变现的悬疑题材作者;法医秦明的作品固然真实可感,终归少了一分浑然天成又引人入胜的戏剧感。无论是《坏小孩》开篇精彩的双线并进加环形叙事,还是《长夜难明》的开篇即反转,紫金陈用商业运营、戏剧教学范本般的写作思路成功地留下了至少八成读者,构建了独属于他的市场号召力。
我想这就是他格外招徕市场青睐的原因。
而在等待默真播出的时间里,我抽空阅读了原作《长夜难明》。事实上读完原作的读者很难不为影视改编捏一把汗,无论是题材还是呈现效果,都是一道前期准备的难关。当然,我更担心的是导演与编剧的水平,隐秘的导演辛爽早在《幻乐之城》我就有所关注,审美非常合我胃口,对于视觉呈现和音画配合也有他独到的见解;而在最终剧集上他果然没让观众失望,拿出了质量很是过硬的成品,除了完美还原开篇的环形叙事外,新的叙事角度的加入、意象映射、人物设计、美术风格、音效配合,都表现得不错。他格外注重声音方面也使我好感倍增,现代影视是声画配合的产物,好的影视在声音方面必然与画面一样真实丰富,收录同期声——光这一点我就愿意给他点一万个赞。
播出之前,我顺手查了查陈奕甫和刘国庆的前作。没有说新人导演不好的意思,问题是这个新人导演偏偏还有前作,前作质量还有点岌岌可危,怎能不让我担忧。
这种担忧在我看完第一集之后成为了深深的无语。前文的感慨在这一刻立马获得了例证:一个好的审美真的很重要。
我比2017年的《无证之罪》更早一些接触到紫金陈。那时候的他,在某论坛上最声名大噪的可能是“谋杀官员”系列。17年无证之罪播出,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感想是:同期声、服道化、美术风格,一切的一切我都太喜欢了,凌乱而真实的布景、冷峻的氛围,丰富的细节就是丰富强化了生活气息,角色不会像纸片人,而是可感的、可想象的、可具现化的。李缤创作的原声带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是《寻迹》,由曾经的黑豹主唱秦勇演唱的主题曲《无》早已加入我的loop歌单,相信所有观众都经历过片尾曲前奏一响就毛骨悚然的场景,优秀的音乐会为剧集加分很多。
而就此来看,20年夏天的《隐秘的角落》不仅一脉相承,甚至更进一步。故事背景置换到潮湿的南方以南,氛围倒换,真实不减。音乐审美方面搞过乐队的辛爽让观众获得了一场视听双盛宴,耳朵比眼睛更餍足。
以上优点,《沉默的真相》全部没有。
声音表现方面,默真可以说拿出了灾难级别的演出。难道后期音效制作和导演本人没有在制作完成之后好好戴上耳机听一遍的么?姑且不谈收录同期声的问题,我对网络剧一向宽容,后期去找演员棚录、乃至于找配音演员查漏补缺我也不是不能接受,但音效不只是演员台词加背景音乐,场景音效、动作音效、特殊音效、空间混音效果,林林总总很多,常听广播剧的听众应该可以理解,一个完整的场景表现里如果出现十几条音轨同时叠加也是正常的,而我在默真里听到了什么?不仅是演员并没有什么演技可言的台词,更是干净的、空白的音轨,忘了是第一集还是第二集里有一场咖啡馆会面的戏,我可以清晰分辨出一轨是演员的后期录制台词、一轨是咖啡馆外隐隐约约的雨滴砸落地窗声、一轨是咖啡馆内垫的环境音效,偶尔有画面角色的杯子与桌面的碰撞,还有就没了——没了?就这么简单?
我戴着耳机表示对主创团队的尊重,你就给我这?
顺带一提,这场戏的混音非常差,非——常——差,不像是在咖啡馆,像在真空宇宙,不似真人。
我亦很难理解为什么不收录同期声,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又不是在横店那种大热影视基地收录方面存在客观困难,基本都是室内/少人的乡镇,又是实力派演员,为什么不能收录同期声?宁理的台词很差么?廖凡的台词很差么?谭卓的台词很差么?
哦,当然,他们现在在后期棚录里表现出来的台词水平确实不怎么样。
这里不再批评无孔不入的广告植入,毕竟我对这部剧的期待已经被前两集折磨得无限降低,广告再多也是虱子多了不压身,无所谓了。
再说服道化等美术风格的具体呈现。我对默真的整体风格设计就一个字:假。我不知道导演要怎么拍才能把明明可以很细节、很生活化的场景拍得如此像一幕舞台剧,所有的东西是都不真实的、都好像浮在镜花水月之中,劣质的声音演出不过是强化了这个特质罢了。最后一集众人齐聚商讨策略,光柱打下来,这种“剥离感”达到了顶峰。导演可能是还没有从大荧幕的艺术性中抽离并适应,如此戏剧化的表现手法不是不允许存在,只是偶尔一用才能凸显特质,全剧都如此适用只会显得假大空。我没法判断那种灰暗色调的滤镜到底是什么学名,我只知道氛围感不能全数依赖滤镜来呈现,冷峻的故事基调需要由场景与剧作叙事共同完成,不能指望一个滤镜搞定一切,目前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剧作勉强还算中规中矩无伤大雅,假大空的场景设计让这一切都像是个舞台上的木偶戏,工具人廖凡你被绑架了就眨眨眼好吗。
说到廖凡,那就再谈角色设计。之所以文章开篇先提隐秘,是因为在改编原作这方面,辛爽的团队拿出了一分非常漂亮的答卷。前文说过,紫金陈写作是非常商业化的思路,在很多部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短板,比如说角色设计。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灵魂人物严良与某陈姓法医,尽管经历了很多部作品,依然没能立住跟脚。《无证之罪》和《隐秘的角落》在两轮编剧团队的打磨下基本立住了严良这个角色,私以为是相对成功的,而在《沉默的真相》里前功尽弃。编剧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地发挥了原作的双线交叉叙事,尽力调和了审核与上映播出的矛盾,也完美承接了原作的弱点,工具人严良依旧是工具人,倒是与虚浮劣质的声效、假大空的美术设计相得益彰,维持了风格统一。
故事的灵魂人物当然还有江阳。江阳这个人物的成长弧度非常可观,是有非常大的表演空间的,从年少得志、意气风发到误入“歧途”、追逐正义,再到主动追击、反复遇挫,最终完成成长,形成一个伟大的、坚定的高尚人格,这中间的转变才是《长夜难明》的悲剧性所在,人性的弱点最终为公义所克服,是最大的看点之一。而白宇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他的台词——算了,不批评了,同场竞技的廖凡谭卓宁理也不怎么样——而从肢体语言来看,他对角色的理解未免流于形式,江阳的成长是阶段性的、由各个节点处得到反馈并最终得以塑造人格,更多时候他则给我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他与这个场景格格不入,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手和脚该往哪里放,不知道行为与目的性应当同时存在(不应该啊,法学生能不懂这个?),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干什么。他的愤怒千篇一律,他对情感互动的理解过于表面,他对年龄感的把握有刻板印象的嫌疑,使得场景更像一幕舞台剧了——唉,懒得批评了,演员是导演表达的工具,演员表现糟糕导演要负很大的责任,演员不懂戏你导演也不懂?不去讲戏留着后期补拍吗?
最后,我真的已经没有力气去质疑抨击为什么要修改原作中被害者的年龄门槛了。包括最后一集的“举重若轻”,无论是审核问题、特殊要求、还是别的什么,都不是我所能触及的。
没有期待当然就没有伤害啦。
就这样吧,下午刚看完来着,想起来再补个几句啥的。
0927补充更新:
评论里有些朋友们看来是不太认可我的简评。
ok,那我就再多聊几句。
(接下来的发言可能会引起部分读者不适,不建议所有读者进行观看。主要理由是不久前有位读者给我留言“GNMB”,当然,为了不使其他读者产生困扰,这条评论我已经做了删除处理。我不知道该怎么解读这串缩写,如果是乱码,那我祝愿ta键盘没事,如果是我想象的那个意思,那我只好祝愿ta人有事了,顺便一并问候ta的亲辈,是怎样失败的家庭教育才能养出这样口无遮拦的孩子。)
首先,有人提出,“怎么不谈谈故事和人物”?
人物我已经在前文谈过了,单薄如纸,光用喊口号来立人物,笑话。热血上头也不是这么个上头法。
再来说故事。也没什么好说的,故事是紫金陈的故事,不是你刘国庆的故事;双线叙事相较于原作处理得毫无进益,将原作凌乱的叙事节点完美继承,我除了无语唯有尊敬,或许键盘上撒把米鸡都比这位编剧先生能写得好些。此外,我要再次重申,改编,看的就是你怎么改编、改编了什么,编剧先生给我们的答复是线索、线索还是线索,还加了记者那条线,问题是处理得好么?线索多而繁杂并没有条理清晰,增加的一些桥段幼稚可笑得令人发指——面粉与粉尘爆炸,就这还要留出这么多空间来叙事?这是两块钱一本的地摊文学吗?叙事逻辑混乱不堪,生活或许可以没有逻辑,但你呈现在荧幕上就是要有逻辑,尤其是这类涉及刑侦推理的悬疑犯罪题材,人物行为要有动机,因果关系通通都要捋清——结果呢,现在的剧作是什么样子,人物对白有逻辑可言么?
我都懒得批评剧作叙事,非要我拎出来再说一遍,真没必要哈。
说到这里就顺便再说说镜头语言。这也是一位读者朋友跟我讨论的,我之前偷懒就没在主楼提,这里聊两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拉到评论区去看那位朋友的发言,ta看得比我细致,有些地方我已经懒得骂了,ta还很认真地举例论证,真应该把导演拉来也看一看。
这部戏有镜头语言可言?
当然,上面那句是气话,有还是很有一些的。只是全片更多的是无用的废镜头,像是为了充实一下观众的消遣时间,镜头跟剧作叙事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无用且凌乱。镜头就是时间,必须要有作用,连空镜头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意义,而不是现在在这里看导演做一些意义不明的拍摄,干什么,搞艺术类mv吗?我可以举出至少三场戏来论证这个观点,比如找衣架、比如追车戏,比如最开头严良出场,是剧作与镜头的双重失败。大量没有意义、对剧情推进没有作用的镜头被塞进了这部戏里,不仅浪费时间还拖慢叙事节奏,至少我个人没觉得是消遣,我觉得是自己被导演消遣了。
悬疑、犯罪、推理,每一个词都跟废镜头犯忌。少跟我扯什么社会派推理,那是作者紫金陈要思考的事,跟剧集导演、跟网剧观众有什么关系?
然后,说一下营销现状和对比作品的问题。
确实,跟《隐秘的角落》比起来,《沉默的真相》出现在热搜上的次数并不算多。可是权衡一下剧集质量,热搜的次数已然不少,另外,除了微博平台,还有大量的百度网页、其他浏览平台等处出现了众多通稿,我不是专门搞新媒体的没法评价,但营销是事实,不能因为营销效果差就说它没有营销。
另外,我并没有刻意拿《隐秘的角落》来对比,而是通常情况下拿这部戏对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在前文里也说得很清楚了,同样是紫金陈原作改编,同样隶属于迷雾剧场,相差不远的播出档期,对比是顺手为之,不对比才不正常。
至于拿别的作品比,可以啊,完全可以,比得上么你?
就拿我昨晚看的国产动画《灵笼:incarnation》举例好了 ,昨晚我刚看完最新一集更新。镜头语言是教科书级别,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每一个镜头都有它的意指,光影方面的运用更是妙到毫厘,该打光就打光该阴影就阴影;音效呈现更是没的说,画面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必然有其声音反馈,随便拉一场戏出来,动辄十几条甚至几十条音轨叠加,信息异常真实丰富;剧作叙事可圈可点,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文戏和武戏都有值得嘉奖之处;涉及专业部分更严谨了,昨晚的更新有一场手术戏,连医学生看了都点赞的程度,挑不出啥大毛病。
怎么比?没法比。
最后,还有评论说我不够全面(嗐,我这个人就是这么睚眦必报,给我挑刺的我必然要针锋相对哈)。热赞几百几千的影评说得还不够全面?不是都夸得上天入地了么?怎么,是觉得我这篇影评更“专业”、更有“可信度”,更有说服力么?那还真是大可不必了,多的是人翻看那些高赞的影评,谁来我这里找共鸣,不都是少数的、觉得质量并不符合心理预期的观众朋友们么?
可圈可点的地方不是没有,毕竟我还给了三颗星呢,看不见?
哦,是觉得五星才匹配是吗?还不让人真实打分啦?
最后的最后,别跟我说什么“大众的共鸣”,大众不需要被代表,我的主观判断也从来不跟着大众的审美门槛走,一部影视剧的好与坏是有客观评定标准的,不以外力和他人意志为转移。或许你可以说一部戏是10分还是9分会存在争议,毕竟到了这个境界,已经是左右价值观的判断,这完美的一分给不给那是自由心证。
现在就这在及格线水平徘徊的剧集质量,还没资格谈输出价值观。
0928更新:
这里盛情邀请某些评论的读者把我的文字多看几遍,因为“太长不看”就忽略主题表达很难不令我下一个文化消费水平倒退和知识精英话语权沦丧的结论,这是一种退步,亦是一种悲哀,我反复进行主题强调并不会使我与某些读者达成一定意义上的和解,冲突与矛盾只会在这种不断拉锯的信息不对称中升级,对此我表示无奈,同时也深深觉得再进行这种无意义的争辩对我的生命、对彼此的生命都是一种浪费。
这里再次统一回应,以后应该不会再做答复:
一、普通观众也保留有评论的权利,如果按照某位评论者所言,“烂剧就不要写负面评论”,那岂不是所有剧集评论都是一片歌功颂德?评论只有正面没有负面那就约等于没有评论,望诸位谨记,我也并没有删除所有与我意见相左的评论,我基本保留大家发言的权利,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来堵我的口?负面影评就不能发了么?这是什么道理?按照这个逻辑来说,这位读者朋友难为您看完我这么长的抱怨与牢骚了,末了还要留两句骂,辛苦您了,您这么不待见我怎么不直接关闭页面退出呢?“烂评论就不要写回复”嘛。
二、再次重申,我并没有产生“踩一捧一(吹捧《隐秘》而贬低《沉默》)”的故意,我仔细回看了一下,基本都是客观对比,我的行为目的是同时存在的,详情请见上文。重申:对比完全顺手为之,我也完全可以不用《隐秘》来佐证我的观点。我个人喜欢看国产动画,3d动画《灵笼:incarnation》、《凹凸世界(第三季)》,前者的好是全方位的,后者则在分镜处理和镜头语言辅助叙事以及人物设计、矛盾冲突上都颇具可看之处,哪一个不值得我夸赞?2d动画《大理寺日志》更是做到了电影级的质量输出。我拿同类型同原作者同平台档期相近的《隐秘》比是公平竞赛,我拿这些优秀的国产动画来对比,那是降维打击。
三、懒得再争执了,确实没有意义。如果某些读者只是看个标题、匆匆浏览了我的标粗部分就赶来评论那真是大可不必,这样除了加剧矛盾冲突之外并不会显得您多么高贵,相反,会显得您无知且傲慢。毕竟我好歹满怀期待地坚持看完了全部剧集,而您连我的文字都无法做到全然理解到位,这实在是一种遗憾,且令人怀疑您到底有没有能力看完全部剧集,剧集是12x45min,文字都阅读不来还想了解视频内容——哦,了解,阅读门槛确实存在,这一点我早该明白。
over.
1024更新:
挺厉害的哈。
以前没写过这种剧评,总觉得看完剧打个分也能写一点感受表明自己对一部影视剧作品的态度,也就够了。
但是看完这部剧,坐在那里到天黑,忽然之间就想写点什么,哪怕最后可能还是只能写寥寥几行。
因为我总是想到江阳坐在沙发上,老陈、朱伟和张超站在旁边叙述着自杀方案如何实施,而后江阳站了起来,说了点什么,然后镜头聚焦到江阳身上,他略低下头,脸上还带着笑容,说了一句话:
“这么些年,谢谢大家了”。
我第一遍看的时候正在吃面条,这面条它又长又宽,就像……忽然间泪目。
看完最后一集的时候,我又倒回去到四十六分钟,又看了一遍。
然后我最后确定,并不是那句话让我感动,我也没有被他人格的伟大而震撼,而是那句话让我看到了一个善良而孤独的人,和一个人的善良与孤独。
我到现在还记得看韩国电视剧《秘密森林》的时候,看到结局,李昌俊以带罪之身从楼上跳下,却给了黄时木揭破所有腐败黑暗真相的证据时,那时候真觉得,李昌俊真他妈的有种啊,虽然是个中年大叔,但心里还有少年赤诚本色。
整部电视剧故事完成度一流,人物刻画虽有夸张但也很成功,我比较在意的瑕疵可能就是编剧的某些弱智设定。但出彩的部分格外耀眼,在最后答案揭晓前,是剧中的反转和权谋的部分,而在最终答案揭晓后,则是这部剧的立意。
我自己时常写东西,虽然没写出什么名堂来,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比如对一个好故事的理解,我认为立意非常重要。当然,我们也都知道,一个好故事有许多决定性因素,它们缺一不可,共同打造了一个故事的品质。
反映到影视作品上就更多了,演员的演技,服化道,配音配乐,剪辑,编剧水平,摄影水平,导演水平。这几年看的国产电视剧很多,悬疑类的也基本都会看,排名比较高的,如《白夜追凶》,我看了三遍,它的豆瓣分数比这部还要高,我觉得它的出众之处是演员和角色设定,潘老师和王泷正的表演真的登峰造极;《隐秘的角落》优秀的地方在于细节控制和人性幽微处的展示,换句话说剧本真的太优秀,加上演员表演出彩,恰到好处的恐怖氛围。
总的来说,它们已经是我心目中悬疑犯罪类型最好国产电视剧的模样。
再后来,我也看过一些神作,比如《真探》,比如《秘密森林》,我甚至觉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看到国产作品中出现这样的神作——我的意思是《白夜追凶》还达不到这种高度。
那个时候我开始去思考一个问题: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差在立意上。
顶尖的电视剧在导演的拍摄手法上,叙事结构上,或者剪辑风格上都呈现出一种高超的技术,那么能够让顶尖电视剧超越“叙事上的极限”,而达到更高位置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立意。直白地说,就是一部电视剧在完美地呈现一个精彩的故事时,他希望这个故事给观众传达什么值得思考的东西。
《真探》传达的是(我所理解的),人们应该如何理解真相,如何接受真相,如何看待真相与正义。这些东西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会因为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而产生不同的答案,但这部电视剧通过两个人找寻真相惩罚凶手的过程,让你去思考这些问题,并获得某种感悟。
它看起来是个故事,但实际是一颗种子。
《秘密森林》传达的东西更让我动容,可能因为相近的文化背景,它传达的东西可能更具体,比如说权力场中的腐败与每个貌似不相关的人之间的联系,系统性的腐败对于社会底层的杀伤力,犯罪与人性之间存在的奇妙关系等等。剧情到最后反转的时候,你五味杂陈,同时深深震撼,你会去思考那种矛盾背后隐藏的东西。
现在第二部还在更,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这种高级的设定。
当我看完这部《沉默的真相》,我认为国产电视剧抹平了这个差距。
从今以后,至少在我心里,它可以跟《真探》和《秘密森林》相提并论,并凌驾于《白夜追凶》、《隐秘的角落》、《信号》(韩国)等悬疑类型电视剧之上。
先说一下标题吧,《沉默的真相》,最初是觉得《长夜难明》会更好一些,但现在想想,这个标题更加意味深长,也跟整部剧的氛围和节奏很搭配,这是看完后发现的一件小事。
人物这边,刨除剧中不说的话,能一眼认出来并喊出名字的,也只有廖凡,能一眼认出来的,则是吕晓霖(饰演任玥婷),毕竟她饰演过《白夜追凶》里的高亚楠。其他人也就脸熟,比如张超,他是《无证之罪》里的大反派,比如朱伟,他出演过《大江大河》。
按设定来说,主角应该是颜良,但按照作品完成的效果来看,看来不管是导演还是原作者,都是把江阳当成了真正的主角。当然,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记住了什么。
我简单聊聊这些印象深刻的人。
严良。
一个破案奇才,这一部分表现的不多,毕竟只有这一个案子,但是表现得很出彩。一处是他找出朱伟的藏身地,另一处是他找到了江阳自杀的秘密。但最让我感觉严良这个人极其出彩的一幕,则发生在最后一集的最后,可以说没有严良对他们一群人的认可和敬佩,那么事情到最后,真相或许依然继续沉默下去。
任玥婷,贺一鸣,小马。
他们更像一种象征,象征着十年后的2010年,现实没那么黑暗,正义的人们在象征正义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们是对照组,用来对照2000年的平康刑警队。在这里,正义不再是孤掌难鸣(朱伟)。
张超,李静。
我觉得他和她的底色是普通人,而且属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他也有守护的东西和人。只是随着年月见长,岁月渐深,随着权衡利弊,圆滑世故,很多东西都被埋了起来。而在一次不寻常的遭遇中,他遇到了某个人,并通过这个人再次看到了内心珍重的东西。所以他挺身而出,奋不顾身。
侯贵平。
侯贵平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一个热血赤诚的正义青年。有一个细节,说的是侯贵平在黄毛逼迫翁美香上车时其实察觉到了不妥,但当时没有采取制止行动。他在后来为此非常内疚,而且将翁美香的不幸归咎于此。也正是这样的情绪,促使他去查明真相,而后发现更残忍的事情,最后因此遭遇不测。他的初心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保护他的学生们,让他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老师,那么也可以像马老师一样不去管太多教学以外的事情,但他又是个热血赤诚的正义青年,他看到了恶意逼近,他拒绝同流合污,拒绝任何形式的纵容与包庇。他的死,与其说是他参与到这件事里的必然结果,倒不如说是不法商人和权力媾和之后必然会产生的恶果。他不死,那就是其他人,甚至更多人遭遇不测。
岳军。
演的真的很好,把一个底层流氓的“我是流氓我怕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很狗,能对主子忠诚,能对对手谄媚,能下嘴死咬不放,也能为了活下去六亲不认。这种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命短,要不然被对手干掉,要不然被主子干掉。
李建国。
这是本剧中我认为最失败的角色,关于他的剧情是本剧最不合理的地方,我觉得李建国似乎已经成为了平康公安系统的一把手,无人制衡一样。但凡有人制衡,朱伟和江阳不会走得那么艰难,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绝地。李建国的角色应该设置为有上级领导撑腰的刑警大队队长,但到最后也没看到他在公安系统里的靠山。关于其人,没什么好说的,既蠢又坏。
孙传福。
存在感薄弱,这个人可能是为了吃鱼子酱才来的,他是真相里的配角,演一个叫做Boss的龙套。
浪哥。
他应该是反派里的中坚力量。给老板出谋划策搞权色交易,帮老板收拾尾巴,自己养小弟,给市长女婿擦屁股,可以说所有恶行最直接的策划者基本上都是他,而他的老板和市长女婿则属于决策者。可怜最后还是他扛着枪去摆平后事。这个人很像他的着衣风格——西装衬衫金丝眼镜,脖子戴着大粗金链子。看似文质彬彬神经质,骨子里嚣张凶猛带着一股草莽劲儿。导演对他的着色有点少了,不过一共就十二集,也就这样吧。
市长及市长女婿。
我觉得这个幕后大BOSS的群体应该人数更多一些,比如说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也应该出来几个大佬,这样或许会更合理一点。不然的话,一个市长和市长女婿,在公检法系统里竟然只凭借一个刑警队大队长就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这很不合理。即便外围还存在一个犯罪集团在帮忙。
张小倩(李雪)。
她本来已经做好了决定,成为张小倩,告别李雪。但最终让她选择做回李雪并选择抗争的原因,已经不是当年李雪所遭受的一切,而是当年李雪亲眼目睹的侯贵平所遭受的一切。她无法释怀,并在看到有那么一个人一直坚持着查清真相并为之付出一生代价的时候,她又站了出来,那一刻她很像她的老师侯贵平。
老陈,朱伟,江阳。
老中青组合,性格也大不相同,却成一生知己好友,会因为什么呢?这部剧给的答案是,心中道义。
所谓知己,或许不是对习惯、思维、爱好等等了如指掌,也不只是能够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还应该包括相同的追求以及对这个追求相似的执着。
我把他们写在一起,是因为他们三个人撑起了整部剧的立意。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罪恶滋生,看到了人性狡诈,看到了权钱勾结,看到了失控的权利造成的危害,看到了大人物为了经济发展对小人物遭受的苦难的漠视与无动于衷……
很多人都说,他们是英雄,我们应该为那个年代有他们的出现而感到庆幸。我不否认,但我并不认为这件事值得高兴。他们没有改变当初的悲剧,而即便改变了,那么这样的英雄又有多少?我们需要知道,英雄都是牺牲者,一个时代出现英雄,只能说明大多数人的不作为以及浑浑噩噩、无动于衷。
在无数个这样蒙昧的地方,当黑暗降临时,你以为侯贵平和江阳们都会出现?
其他人
这部剧里其实很少直接刻画路人角色,李大北是直接刻画的,而丁春妹的邻居们则是间接,给出很多的信息基本上都有关人性阴暗面,所以有时候,道德审判也会变成滋生犯罪的温床。我对这些人不做评价,当我们可能因为乱说话而惹上麻烦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闭嘴。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怕事,还是别的什么?这很值得思考。剧中也没有为此给出任何的答案,只不过帮助江阳的几个人里,有些人变得不再怕麻烦。
我想,可能只是在相信司法确实可以匡扶正义,并保护自己不会因此被报复之后,人们才不会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吧。
……
江阳。
我觉得这种人在现实里并不存在,在过去是环境很难培养出这样的人,在现在,是他不需要成为这样的人——现在公平的代价会比以前好很多。
他是一个善良、正直但又孤独、坚强的人,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也许看电视剧是最好的了解途径。我只能说,他也很平凡,他也犹豫过退缩过,他失去了许许多多东西,但没有得到哪怕万分之一命运给予的对等馈赠,他放弃了前程,告别了深爱的女友,即便后来默默安家慢慢回归正常,因为内心里的那份坚持,他离了婚,入了狱,身败名裂,病患缠身。但他一路走过来,寻找真相,追求公平。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把这件事往其他人身上推过,他理解老陈的退让,到后来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生活和已经付出的代价而放弃。他已经把这件事作为自己的使命,所以他很孤独。
他出狱后和老陈、朱伟吃了顿饭,老陈给他钱,他说以后会还的。
然后到最后的时刻,他站起来说,“这么些年,谢谢你们了。”
谢谢你们,陪我走了这么久,走了这么远,尽管这么艰难。
这并不是多么煽情的片段,但我却为之落泪。真的,这对我而言不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事实上这些年来,我看过许多号称催泪大作的影视作品,也确实感动过,但那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情绪,我很快会进入到冷血旁观者的立场上,脑补出“观众在哭、导演和演员们在开庆功会欢声笑语尽情娱乐”的画面,当“感动观众”成为编剧们的一种套路,眼泪会变得廉价,感动会成为快消品。
这么些年来,我只为两部影视剧内心深深触动过,除了这部剧,还有就是《我不是药神》。
我为程勇的取舍感动莫名。
而这部剧里,触动我的不是江阳对于正义的坚守与执着,甚至不是为他的善良,而是为他的孤独。
我在想,所谓的世道变好,可能就是让像他这样的人,不再孤独吧。
这部剧的角色设定,其实跟《秘密森林》有一点像。主角都是检察官和警察,不过《秘密森林》里是一男一女,这部剧是俩男的。反派里也都有大企业家和警察局里的败类。当然,也有很大的差别,黄时木其实有强大的靠山,他自己的能力非常出众,而在警察那边,警察局长对韩汝珍的约束其实并不大,而且两者都有帮手。但《沉默的真相》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背景,里边的主角更接近基层普通人。
所以两者是个前脸留着同样长度刘海但其他则完全不同的两部剧。
不多评价专业的剖析,我对什么什么拍摄手法,什么什么内涵没什么研究。
我对里面几个点有些思考。
比如说支教这件事,教育资源的下沉为什么这么困难?在我看来,是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心态太重,为了经济发展,自上而下地退让。所以侯贵平才会遇上螳臂当车的事儿——在他面前阻挠的,又何止是正面的恶意。有些时候,背后的拖拽才更致命。
还有,女孩的安全教育方面,这是个尤其值得中国父母们思考的事情。我们需要知道,大部分犯罪行为虽然最终都会得到惩罚,但前提是他们已经施加了伤害。我们的法律并不能预防犯罪,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只能是在伤害临身的时候,能拥有自卫的能力。
还有一点,我放了很少的图片,甚至没有主角严良的图片。只是为了表达对江阳及其同行者的某种尊敬。
最后一点,是我半夜醒来后的一点感触。这部剧明明情节很压抑,结局也算不得多圆满,但心里看完很平静,同时又觉得很安心。
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这样:
2000年的时候,侯贵平是孤军奋战,螳臂当车而死。
2003年的时候,江阳的身边还有朱伟和老陈,尽管黑夜依然是那么的漫长无边,他至少不是那么孤立无援。
2010年的时候,正义的一方已经有了很多人,严良他们整个警察队伍,曾经的受害者,曾经的缄默者,他们都站在了“良知”这边。
所以一切都在变好。
这是个趋势,所以才让人倍感安心。
想说,这个秋天的开头能看到这么一部电视,能认识这么一个人,挺好。
有些人在没刺可挑的情况下用广告太多这个与剧完全无关的理由给这部剧打分,我不觉得这是什么理智的人会做的事。
不喜欢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因此无故迁怒于其他,这就是蛮不讲理。
不管怎么样,众主创以及导演团队目前为止的表现和付出不说满分,至少及格线以上是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可的评价。
虽然每部剧都会有没有脑子的剧黑,但是剧粉的客观评价不能被这些无耻之人压倒,豆瓣评分为什么被越来越多人觉得有水分,就是因为太多无关因素被纳入对一部剧的评价中。粉丝和黑粉的大战让一个本来应该集众人之智的结果变成了没有脑子的较量。
一部剧的好坏不应该只局限于粉丝,因为受众应该是整个社会,《沉默的真相》作为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剧如果可以改变一些现状,即使是一点那也是好的,就像《熔炉》一样,真的切实揭开一些阴暗面,拯救一些沦陷黑暗的人。更不应该局限于娱乐圈,影视剧不仅仅是演员傍身的资本,更是普通人找到共鸣,引起话题,引发讨论思考的一个跳板。所以好的作品就应该出圈,也值得出圈。
在缺少甚至没有营销的情况下,如果连一个客观打分都做不到,仅仅因为其中后期播放平台的错误而归咎于剧本身,就让他这样籍籍无名地播完,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一切不以剧本身质量为评价考核标准的打低分就是在耍流氓!
目前看了前6集,原著看的进度更慢,但根据目前的剧情,大概可以知道,江阳极有可能是自杀,而张超和李静、朱伟,只是配合他做了一个局,目的是为了让他的死成为一个轰动杭市,甚至于轰动全国的大案,从而吸引警方、民众的关注。他们的目的,其实为了让警方通过调查江阳案,来调查侯贵平案,从而连着骨头带着筋,扒出侯贵平案的真相,让真正的凶手伏法。
如果我猜测的大体正确,那么这部剧的最令人细思极恐的地方就在于,一个有钱人强奸了幼女,为了掩盖罪行杀了人(侯贵平),作为检察官的江阳,作为刑警的朱伟,作为政法界大佬的张超,通过正常程序都无法维护正义,最终不得不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引爆舆论,用违法的方式(制造爆炸引发恐慌都是违法)来引起关注,把事情闹大,从而逼着相关部门不得不引起重视,去追寻真相,还无辜的受害者们一个公道。这是何其恐怖啊!执法人员,在自己的职位上不能执法,只能以生命和犯罪的方式“执法”,这证明,站在暗处的那些罪恶者的能量何其巨大,他们简直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这又是何其可怖!
我觉得第二个细思极恐的点在于,背后的大BOSS(应该就是卡恩集团的老板)简直可以说是手眼通天,一个细节是,侯贵平用李静给的相机拍到了重要证据,黄毛企图找他要证据的原件,那天晚上去找他时,黄毛说了一句话”听说你今天又去县公安局举报啦!“这句话说完,侯贵平脸色大变,问”你怎么知道的?“黄毛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么说吧,不管你举报多少次,他们都知道。“
这番对话说明,大BOSS在公安局内应该是遍布耳目,因此消息是格外灵通。包括江阳暗中调查侯贵平死亡案件,他们也是了如指掌,这说明他们在社会各个阶层中的耳目之多。
我们常说,公务人员是人民公仆,但现实中,却有一部分害群之马,沦为了有钱人的走狗!这一点,我个人颇有感触,2017年,我在湖北宜昌经历过一次强拆逼签,我们被骗到比较偏僻的拆迁办谈条件,结果在拆迁办办公室,就被一群所谓的拆迁办工作人员,实则是拆迁办雇佣的当地黑社会给围殴了,我立即报警,结果被带到警察局后,那些流氓可以自由出入警局,在警察的办公室继续逼我们签约,明目张胆。后来亲戚说警察局外来了几十个剃着光头的人,十几辆车,我们不敢出门,就跟派出所所长申请,希望他送我们回家,结果他说,“你签完合同就送,不签我就没法送。”最终我们被迫签了字,拿了一个连在宜昌交首付都未必够的补偿条件,所长才开车把我们送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位置。这件事其实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官商勾结 ,或者说执法部门如何与地头蛇勾结,坑害普通老百姓的。
《沉默的真相》中,就是因为幕后BOSS和某些职能部门勾结,他们才能对调查真相的人了如指掌,才敢为所欲为。
第三个细思极恐的地方是,所有调查侯贵平和翁美香案件的人,都死的死,断送前途的断送前途,侯贵平因为接近了真相,被害死了,江阳和朱伟也大概是因为查出了什么,一个沦为了修手机的,一个沦为了流浪汉,感觉他们都被陷害了,甚至于他们还暗搓搓弄坏了江阳的刹车,企图害死他,不仅如此,当严良调查案件时,他们也试图追车,以给他造成伤害。一个个好人都被迫害,而真正做恶的那个人,却还高高在上,吃着好几十万一顿的鱼子酱。真正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啊!而令人无比心痛的是,恶人为了保全自己一个人的性命,可以制造一个又一个”意外“,杀死一个又一个知道真相的人,从而让真相一直沉默下去。而这,仅仅还只是一个缩影。他们害了一个少女会使用这样的手段,为了其他的利益呢?又会做出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无人知晓。
第四个细节是,江阳找陈明章要侯贵平的尸检报告时,陈明章说他级别不够,直到他女朋友说她爸爸是市里的副检察长,陈明章说还可以玩玩。这说明,卡恩集团大BOSS背后的保护伞,级别还不低,应该除李建国之外,还有更有来头的人在为卡恩集团大BOSS做保护伞。
第五个细节是,很多时候,真正害死小人物的,恰恰也是小人物,比如侯贵平去照相馆洗照片,结果照相馆老板为了还一万块的债务,就把他给卖了,这人出卖的不仅是照片,而且是良知,当然了,他很可能,也没什么良知。而陷害侯贵平的丁春妹,也是一个算是苦命的女人,她仅仅是为了一万块,为了一个开超市的梦想,而出卖了良知。有钱人可以不把三十多万的鱼子酱当一回事儿,可是普通人,却可以为了一丁点钱就出卖很多珍贵的东西。钱有时候,是生杀予夺别人的工具,一个细节是,卡恩集团老板和李建国吃饭,一个服务员打翻了鱼子酱,在场的小混混对服务员疾言厉色,号称这鱼子酱三十多万,服务员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直打哆嗦。而过了半晌,卡恩集团老板则说”为了这点鱼子酱,至于么?”然后对服务员说“下去吧”,大有古代君王赦免臣子罪过的意味。刁难还是赦免,全在他一念之间,也许他真的非常享受这种生杀予夺的感觉。
从目前的几集看,《沉默的真相》尺度还是挺大的,他极大的反映了普通人在维护正义时的无力,以及权贵们作恶时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普通人在权贵面前,简直就是刀俎上的鱼肉,他们为了心中那道光,为了正义,往往要以命相搏才能稍见成效,但正义本不该是奢侈品才对。这很残酷,但又很现实。
先说下我为啥来写这个帖;昨天一口气刷完了《沉真》,翻看影评居然很少有人聊廖凡&严良,这是什么操作?????还要我亲自动手,那就来吧: 我觉得廖凡不是一个具有讨论度的演员。他正如一个总考满分的学生,因此发挥稳定所以总被人一笔带过。 因为总是演配角,他笑称,“因为我一直都不觉得自己在演配角啊,每一部戏,我都当自己是男一号来演。” 在《沉默的真相》里,他饰演一个推动主线剧情的工具人——刑侦专家严良。 角色本身的发挥空间并不大,但廖凡依旧高水平完成了这个角色。 剧中的中年严良,历经了离异、丧子、最好的兄弟住院失去神志之后,已经被磨掉了锐气。 他看起来是沉默的,封闭的,坚硬的,内心却依旧留存柔软的一面。 廖凡让人意识不到他在扮演一个角色。他的表演克制、自然而不露痕迹。 正如网友的一句评价:他不是演,他是活成了剧中的人。
宿醉喝水,摇摇晃晃,喝到空杯的反应
看自己战友的儿子时眼里又全是微笑和宠溺,那种冷峻和痞气荡然无存~ 好演员真的可以拉高整部剧的质感吧。这部剧里,新人演员牛超和他的对手戏是最多的,但是二人的对手戏自然不跳脱,毫不拉垮,竟让我对牛超刮目相看,我觉得这里面廖凡的带动是功不可没的! 棋逢对手,高手过招起来也令人赏心悦目。看了采访才知道,廖凡和宁理那段精彩的审讯戏,没有设计多少细节动作,都是在一问一答中感受彼此的情绪,接住对方的戏顺其自然的表现。好演员就是相互成就 而不会时时想着炫技。 一线:您跟宁理老师在审讯中打心理战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 廖凡: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在上海看过宁理老师的演出,演得非常棒,真的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演的时候其实不想大家想象的那样会去交流设计,你怎么演我怎么接,完全不需要,上去演就行了。 一线:成熟演员的经验? 廖凡:也不叫成熟演员,这是一个演员能够做到的起码的应激反应,还是要走正常的程序,就是走戏、对词。本身人物关系也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在发问,一个人在回答,不需要过多的设计。 以廖凡的咖位,接下这个角色其实不会对他本人有很大的提升。相比男主,他只是一个叙述者和推进者。但他把一个大家口中的“工具人”角色演绎得很有沉浸感和故事感,不会夺走观众的注意力,又会持续吸引观众的好奇心。 这正是廖凡的高明之处。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人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吸引别人的注意,想要一个炸裂的“高光时刻”证明自己。但廖凡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地做一个好演员。 静水流深,大巧不工,这就是廖凡的智慧与性感。
很喜欢读推理小说,于是难免会去尝试一些国产作者,几乎没有能读得下去的。所以在看完隐秘的角落后发现这部剧的原作者居然是紫金陈,我超级震惊的,我应该多年前尝试过他的作品才对啊,为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后来重温了一下原文就坦然了,啊,难怪,还是那个味道。
这部沉默的真相,就了却了这个遗憾,可以说真正展现出了紫金陈原著的精髓,也可以说是国产推理小说家们的共性,那就是随便,说好听一点,叫不拘小节。再直白一点,就是这些作者平时太穷了,也没受过什么正经教育,阅读量更是有限,遇到不懂的东西就全靠脑补一个劲瞎写。
比方说那个鱼子酱的段落,4万美金是什么鬼,哪有人会在这种场合这么吃的。如果是为了凸显大boss是个附庸风雅的土鳖也就算了,但之后又设定他是个准上市公司的老总(顺便吐槽下,就算是上市公司的老总也不至于和自己小弟没事关起门来吃顿4万美金鱼子酱的)。如果再细想下,鱼子酱如果是这个饭店里的菜(嗯,怎么看都不可能),那完全不需要小弟去向服务员强调这个鱼子酱有多贵,服务员自己先吓傻了。而如果是他们自带的,首先是完全没有理由吃之前要先交给服务员(总不会是先拿去冰镇一下吧),而即便真的交给服务员去预先做些处理,也一定会先强调这个东西的价值吧。你如果打算在餐厅开一瓶自带的4万美金的红酒,会一句话不解释直接交给服务员开瓶么?
再比如侯贵平遇害前的那一通操作,他一个城里来的政法大学的学生,要举报一个当地的黑社会头子,就那么随意的把最重要的证据拿去当地的照相馆冲印了? 你是有摩托车的人啊,印一套送市公安局,再印一套送市里的报社,是不是直接全剧终了啊。
再不济你还有那么多老师同学呢,这些老师可都是公安和检察官系统里的人啊,哪一个不是在政法界有人脉有资源的。说真的,哪个村的恶霸敢惹城里政法学院来的学生啊,鬼知道他哪个同学哪个老师就通了天了好么,我真是越看越为坏人担心,你们胆子怎么就那么大呢,这是你们能惹得人么。人民的名义里坏人好歹是有个省部级大官的,都没你们嚣张啊。
更荒谬的,侯贵平明明已经知道自己的照片出事了,竟然没事一样骑着自行车就回宿舍睡觉了? 对方是能逼死人还把案子压住的黑社会啊,你是看不起他们还是觉得自己是甄子丹啊,你这是当面挑衅啊。
如果侯贵平的人设是村里无知农民,或者孤儿,或者特别贫苦,没有交通工具,实在无处可去,他这个决定我也就忍了,但一个城里来的大学生,还是政法系的,还自己就有摩托车,你要说他走不掉我是绝对不信的。在明知对方是没有底线的黑社会,明知对方在当地警局里有势力,明知对方知道你手里有照片,而这照片一旦暴露他们就全完,甚至黄毛都找上门了,对方已经完全清楚你就住在宿舍里的情况下,侯贵平竟然还喝了几口对方带来的白酒,然后气呼呼的睡觉了?这得是有多缺心眼才能做得出得事情啊。(是不是一个人被下了春药就必然会忍不住诱惑去和寡妇发生关系我就不吐槽了)。
江洋的查案也是槽点无数。检察官和公安是两个体系,怎么可能2个人整天就一起跑来跑去了,你们的联手就是真的这么字面含义的么。那个老警察没有证据就决定先把嫌疑人提回去问问,觉得总能问出点什么,这是一个老警察应有得职业素养么?抓人的时候,剧里的配角不断质问他,你知道这位是什么身份么! 普通人也不能这么随便提啊,哪有直接就往别人正常经营的公司里冲进去要抓董事长的,我是群众我也觉得有问题啊,好人也要讲程序好么。
算了,写不动了,那些国产推理的可怕回忆都要回来了。
刷完全剧回来改五星,远超预期,该有的一样都不少,真的没想到还原度可以这么高,瑞思拜。
虽然个人感觉有几集三线并进转场过于频繁,让叙事略微显得碎片化,但谁特喵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呢?这文本能硬桥硬马地拍出来就是拱卒一步。
之前翻完《长夜难明》的最后一页,满脑子都是书里的主角江阳,这可能是近三年来最震撼我的男性角色之一,太让人心疼了。
紧接着的第二反应是:
共情能力与利他主义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曾被补习班老师性侵多年的台湾作家林奕含,在那本蘸着自己的血泪写成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说了这么一段话:
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人不愿意承认世界上确实存在非人的痛苦,人在隐约明白的当下就会加以否认……没有人要承认世界上有一群女孩才是真正的输家。
人人坐享小小的幸福,嘴里嚷着小小的痛苦,当赤裸裸的痛苦端到他面前,他的安乐遂显得丑陋,痛苦显得轻浮。
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人总是那么草率轻飘地忽略、弱化、否认他者的痛苦——这是一种由来已久、十分普遍的人性bug,大家甚至会被唤醒自己无力感的那类东西所触怒。
但这也衬托着这支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在暗夜中苦苦摸索的追光小队是多么难得。
侯贵平是那幢鬼气森森魔幻大厦的最初闯入者,这个名校出身的支教老师尚在自己编织的理想美梦中,他的学生翁美香赤裸裸的痛苦就兜头盖脑直接砸在了他的脸上。
两极横跳一点过渡都没有,就这样来了,把这个极具正义感的热血青年给砸懵了。
紫金陈对这个人物的设定是十分合理的:支教这个事件使侯贵平快速下沉到一个异世界,目睹了他之前想都想象不出来的悲剧,也只有一个没被钝刀子磨过的新鲜人才能对他者的痛苦有这么大的反应,他根本还不具备消化、否认这痛苦的能力,甚至认为自己是见死未救的帮凶,直接被愧疚感折磨得寝食难安,才会义无反顾成为阴森大厦的第一个拆墙人。
对行为最有效的驱动力,并非悦己,而是折磨。
书中侯贵平的篇幅不多,因为这个沸腾的探路者还没来得及搞清自己真正面对的是什么,就很快就被前方不明的黑暗给吞噬了。
但从作者不吝笔墨地盛赞李静,以及李静对他绵延不绝的深情中可以侧面印证,这个颇具责任感的男生魅力不逊于主角。
追光小队的灵魂人物。
有种对于英雄的定义我很喜欢:在面对某种事关自身存亡、毁灭性的威胁时,也许99%的人反应是害怕、逃避或者屈服,只有1%的人反应与众不同,TA愤怒和反抗,这样的人就是英雄。
一开始,江阳并不是以大无畏正义青年的姿态出场的,相反,法律专业的他清醒、权衡、脚踏实地,喜欢做有把握的事情,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很是明确。
结合自身情况、盘算了能力资源后,选择了发展机会更大的金市检察院,然后跟副检的漂亮女儿吴爱可谈上了恋爱,一切都井井有条地行进在阳光大道上。
包括他最初同意帮李静查侯贵平的案子,都是在女朋友想看活体超英电影的少女心态中硬着头皮上的,还有为了拿到尸检报告出的那一个月工资,也只是为了取悦心上人。
但随着真相慢慢浮现,看到无辜的受害者、被戕害的举报人和证人、付出惨痛代价的同僚,嚣张跋扈的作恶者,他的赤子天性逐渐苏醒,对这个案子越来越走心,同时被卷入得越来越深,艰难凶险之处,最初劝他入局的爱人退缩抛弃了他,人生规划也彻底脱轨。
他与侯贵平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自己对抗的到底是多深的深渊,要付出的是怎样的代价,是一清二楚的。
我想,江阳也曾在很多个不眠夜劝导过自己,收手吧,已经做了够多了,所有人不也是这样说的吗?算了吧,没希望,这件事大家真心实意劝你停下。
“背过身去不看”,不是最简单、性价比最高的行为吗?不是基因赋予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吗?为什么拒绝这礼物?
因为他已不能放手。
因为人是没有办法恒久地违抗自己的天性的。
他注定将不回头地选择愤怒和反抗,成为那1%的人。
电影《信条》里,主角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同伴,通过死亡考验后,招募他的未来拯救组织负责人说了这样一句话:
人们想象进入燃烧的大厦,但直到碰到火焰前一切都是未知数,你是那个真正冲进去的人 。
所以诺兰没有给这个主角取名字,直接称他为“ The Protagonist”。
江阳甚至不止一次冲进过那幢着火的大厦,向它发动了长达十年的艰苦卓绝的进攻,战至锈迹斑斑、伤痕累累,直到最后一刻,也要舍下一身剐,兑现有始有终。
所以他是追光小队的灵魂人物,被称为“江阳”。
(根本不敢细写钱包丢了内事儿,飞快过飞快过😭😭😭)
愿这位纯白少年在某个平行时空里,拥有一个平凡的、了无遗憾的、完全幸福的人生。
只能这样想想,寥慰心中不平。
平康白雪,正义化身,侠骨柔肠,追光小队的勇气补给站和力量之源。
妈了个巴子一吼,嘴巴狠狠一努对着小板凳裆下砰砰就是两枪,尿都给人家吓出来,他有那种浑身雄性荷尔蒙爆棚、野路子匡扶正义的江湖匪气。
看书的时候就感觉这个人随时要爆发冲天一怒,管他娘的就擂过去放火烧了卡恩集团的铺子。(没想到剧里真的烧了。。。)
但他也是幸运的,早年间便因救下大人物树立了名声威望,成为了黑白平衡中 “善” 一方的代言人,不然应该也早被整死了好几回;
“真要向你们下手,还是很容易的,至少比在公安局谋杀王海军困难小一点。”陈明章摇摇头,接着说,“他们不敢对你们下手,一是,你们是国家公职人员,二是,有很多人在背后支持和保护你们。他们虽然不敢像你们一样,有勇气正面与那个庞大的团伙对抗,但是他们心里是支持你们的。要知道,大部分人的心地都是善良的,是站在正义这一边的。
(上级)虽然保持沉默,但他们知道你们在做些什么。现在也是一种黑与白之间的平衡,如果你们俩遭到不测……沉默的那一方会彻底愤怒,黑白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孙红运他们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绝对不敢向你们个人下手。
小雪这个角色相比其他人略微显得层次单一,更多是靠充沛的耿直本能驱动,但在漫长的凛冬寒夜中,还能有什么比一个颠扑不灭、熊熊燃烧起来没完没了的大火炉更重要呢?
原先的法医,后来的炒股爆发户、测量仪设备公司老板,小队的脑力与财力担当。
以一根老油条的姿态闪亮登场,用尸检报告“勒索”了江阳一个月工资。因为他明白,只有当一个人愿意付出实打实的代价,才说明他有入局的基本诚意。
自作聪明地考验别人,没想到对方来来回回只会使 “憨憨真诚” 一招,就反过头来把自己死死套牢。
果然这单生意成为了陈老板人生中最不划算的一笔亏本买卖,简直血亏。
但他或许觉得不亏。
这也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更像个去除了神性光辉的大活人,狡狡猾猾可可爱爱,懂人心会算计贼精明,但内核终归是暖的。
“我只不过出了一点点钱,这些年来,你和阿雪做的一切,我都在旁边看着,可我始终没有勇气用行动和你们站在一起,我,也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你和阿雪,是我从心底佩服的人。”
曾坦诚自己缺乏勇气,没有江阳的赤子之心,也不如白雪义薄云天,但说实话,他的存在更令人安心,因为他更像一块有韧劲的牛皮糖,不会过刚易折;你还知道他已经超越了愤怒,剩下的全是黏住对手揍的阴招狠招。
我丝毫不怀疑,如果没有江阳,他那套闪转腾挪翻花的本事,能让自己一辈子立于不败之地。
但他最后十分清醒笃定地,陪着他的兄弟,一把梭哈。
正因为思维本是逐利商人,陈明章的较劲和热血才显得无价难得。
《初恋乐园》尾声,被家暴折磨得体无完肤的伊纹姐姐对房思琪的好友说: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怡婷,你可以写一本生气的书,你想想,能看到你的书的人是多么幸运,他们不用接触,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生气才是美德,真喜欢这句话,这世界还是有很多敢于生气的人。
能看到这部剧的我们也是幸运的,不用接触,就可以一窥世界的背面。
电影公众号:东门捷径小V
有点不一样的影评剧评,没事儿的话可以关注一下鸭~ (づ ̄3 ̄)づ╭❤~
《沉默的真相》的结局非常非常厉害。这个结局不仅传达出极其深刻的价值观,并且每一处戏剧都是为这个价值观服务的。当最后的画面一幕幕呈现时,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动容与怅惘。
献祭。
这是这部剧的主题。
这个主题是可以震颤灵魂的,只是很多人拍不好。如果你所希望的结果没有那么强烈,那你的献祭又有什么价值?如果你所希望的结果足够深渊,那么你的献祭真的有用吗?
这部剧想说的其实是:这个世界实际上是等价交换的。如果你愿意为了一个结果,交换自己的一切,生命尚且是最次的,还有家人、朋友,包括他们的名声,甚至是世世代代的骂名。那你会获得你想要的。这个世界一定会给你。
而剧中的人们,这么做了。
说实话,在观看第一集时我是不大能看得进去的。本剧如果说要有败笔的话,那就是第一集的悬疑点不够好。地铁炸药、律师藏尸、当庭翻供,这些都很到位,但是对观众来说,戏剧张力是不强的。它太套路了。
在观剧以前我还不曾读过原著。但在故事开始,当本剧用七八分钟时间烘托一个男子带着行李箱去坐地铁然后说里面有爆炸物并且男子被成功制服时,熟悉的观众显然知道这里是有反转的,而最熟悉的反转就是箱子里压根没有爆炸物,而是其他东西。
在戏剧里,只翻一层对今天的观众来说是不够的。观众渴望的是不断用更强烈的情绪来进行合理的戏剧反转,因为熟悉戏剧套路的观众不仅能清楚知道这里肯定不是爆炸物,而且能清楚知道拖着行李箱的男子张超后来在被庭审时也一定会翻供。
如果是爆炸物,那这个故事就是顺拐的。
如果张超被庭审成功了,那这个故事就是顺拐的。
顺拐的故事是不好看的。
这是大家都默认的。
因此虽然我在后续观剧过程中一次次被吸引,但第一集确实没能抓住我。不过考虑到本剧只有12集,这还是在后续没有注水的情况下完成的,第一集似乎也暂时没法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不过总归是个遗憾。
观众是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后面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的,如果开场不够刺激的话。相反的例子就是谁能想到张东升突然就把两个老人推下了山。
下面是对结局的分析时间。有剧透。没有看过剧的朋友可以等看过全剧再来阅读。
本剧事实上讲述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和一个叫侯贵平的乡下教师男子有关。他察觉出有人在给一些官员提供女学生,而他的一个女学生因此死亡了。于是他决定将这件事捅出来,但最终他被人陷害强奸妇女,并且被杀害,还被伪造成是惊慌失措溺水身亡。
第二个故事和侯贵平的同学江阳及侯贵平的前女友李静有关。李静找来江阳,告知江阳这个案子是一个冤假错案,希望身为检察官的江阳协助调查。在江阳调查的过程中,他逐步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并认识了法医陈明章和警察朱伟。但他们的证据一次次被销毁,甚至当有人为了阻止他们查案时,他们一个被停职学习三年,另一个甚至被陷害受贿入狱了。
在这两个故事发生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大家都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侯贵平得到了证据,但他失去了生命,并且被以强奸罪坐实。家里人在家乡也抬不起头来。
江阳拿到了证据,但在一次次想要给侯贵平翻案的过程中,失去了曾经谈婚论嫁的女友,几年后与他人结婚,可妻儿一次次被人要挟,自己也因此被诬陷受贿,失去了检察官职位。
朱伟为了拿到证据,和上司起了冲突,直接被停职学习三年。三年出来后又面对江阳的遭遇,最后失去了警察职位,干起了工人的活。
这些人一个个失去了自己曾经的荣耀和尊重,换来的嘲弄与不屑。他们为的是一些与他们没什么关系的女孩。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那个东西叫做正义。
正义永远都是一件奢侈的产物。
往大了说,毛泽东拒绝汪精卫开出的高官厚禄,毅然决然地拉起队伍去井冈山,即便祖坟被毁,妻子被杀,儿子丢失,这个叫做正义;朱德放弃优渥的生活,丢下军阀队伍,丢下曾经的一切,去寻找真理,并且看着自己妻子的头颅在城墙上挂着依旧至死不渝,这个叫做正义。
往小了说,本剧的第三个故事,这个叫做正义。
在第二个故事里,侯贵平、江阳和朱伟,失去的还不够多。于是他们最后做出了更猛烈的回击。
他们是:江阳,朱伟,陈明章,李静,李静的丈夫张超。
江阳负责死。陈明章负责江阳的死亡装置。张超负责江阳死亡后运尸并且让世人以为自己是凶手。在原著里也说了,这是受了《大卫戈尔的一生》的影响。事实上它所呈现出的远比那部电影来得震撼。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扩大影响,造成轰动大案,引来的调查组规格越高越好,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到事件调查中,逐步引导他们得知这其中的真相。
这就是第三个故事。
张超带着江阳的尸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当庭翻供后引导警方一步步查案,最后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将背后的蛀虫与老虎拽出来。
以上的原著的内容。
相比较原著,本剧加了一条线。
在本剧中,朱伟早早失去了警察身份,他与当年被性侵而如今身为记者的女孩张晓倩合作,在全市制造爆炸案,借此逼迫警方以更强烈的行为动机去查询当年的案件。张晓倩负责传递消息,朱伟负责制造恐慌。
是的,每个人都违法了。
张超,刘明章,朱伟,张晓倩。
他们是甘愿的。这不是一些片子为了过审而加上的合理合法结局,这是这帮人在最一开始谋划时就想好的代价。
代价。
他们愿意为了这个结果,身败名裂,不得翻身。如果没有最终入狱的这幅画面,那他们的献祭就无从谈起。那最终的正义也无法让观众意识到,这一切来得有多不容易。
任何时候都要做这种准备。没有哪一种秩序是不需要代价的。想要,付出代价。想自己不付出代价却又获得结果,那总会有人替你支付代价。
不同阶层的人支付的代价是不同的。
如果性侵女孩自己来,可能前路更加茫茫,甚至可能什么都得不到,证据也拿不到,最后什么都没了。因为除了侯贵平等人,没人在乎她们。
侯贵平是老师,他能拿到一份证据,但他没法获得更多证据,所以在他单刀赴会时,不幸身亡。
江阳是检察官,他前女友的检察长的女儿;朱伟是警察;陈明章是法医。他们仨有职务便利,所以他们能够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证据,可他们没法把证据捅出来。
那么第三个故事的本质是什么?是只有将这个案件以需要社会来支付代价时,这个案件才会被翻出来。
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与一个个自组织所结合而成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当每个人都付出了一些代价时,那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惊人的。前提是方向一致。坐在空调房里看着工地上的工人汗流浃背拿不到工资义愤填膺,这个叫做正义,这个正义解决不了问题。但成千上万个人这么做,那这个效果就很可观了。只是我们很多时候有更多的解决办法。
但很显然,在《沉默的真相》里,更多的解决办法在前两个故事中被试验过了,失败了。
所以在最惨烈的方式中,大家都愿意帮助他们,付出代价。
严良。
全剧有大量出彩的角色,每一个参与这场盛大献祭的人都分到了各自的角色,甚至包括小记者张晓倩。其中尤以白宇饰演的江阳与赵阳饰演的朱伟为最。
但话说回来,这些出彩的角色,一方面固然是演员的演技能够将角色传递到位,另一方面更是角色本身的魅力。这些最终以极其决绝的鲜血形态出现的人物,哪怕是通过文字,也是会令人动容的。
但严良这个角色很难。
他是警察。而且他和朱伟这个警察不一样,他从头到尾都是警察。观众很清楚,作为警察,很多戏剧点是不能有的。《白夜追凶》设计的是双胞胎兄弟,《三叉戟》设计的是陈年旧事。这些加在警察身上个体的额外的人物小传给角色增添了魅力。但如果是一个只查案没有特殊性的警察呢?
严良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在原著里他是非警务人员,但在本剧中他是实打实的警察。这样一个警察,要想在原戏剧框架下完成破案的任务,还不夹叙自己的人物背景,还要让观众共情,是极其考验演技的。所以廖凡在本剧中其实完成了更为出色的表演。
这样一个角色在剧本里其实是作为穿针引线的角色的。而廖凡的表演让严良反过来代入了观众视角。这很了不起,他必须预先理解整个故事的脉络与情绪,并且清晰地分析出观众会在哪一刻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从而更有效果地来表演观看本剧的观众。角色好代入,观众难讨好。但严良这个角色充分验证了这一点的可操作性,是极其令人惊喜的。
在最后一场戏里,陈明章将遥控器给了严良,而这个遥控器是严良给陈明章的。故事在这一幕戛然而止。
遥控器意味着江阳的死亡真相。
这一幕意味着,严良很早就知道了这群人想要干什么,他掌握了真相。但他选择了不说。因为他知道,如果过早说破,整个案件可能会就此被压下来,达不到预期效果。
某种意义上,这是严良与他们共同完成的一场盛大献祭。严良选择了与他们一起承担。
最后说一些剧外的话。
很多朋友会觉得,这样的剧怎么能过审呢?对此我想表达的是,这部剧是一部主旋律。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只是主旋律有时不以主要历史人物为叙述对象。读过原著的朋友当然非常清楚原著结尾的落点是什么。而这恰恰是本剧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对象。
这不是《天下粮仓》,不要列队磕头等青天大老爷,这是向死而生般地逼老天痛哭。人永远是生生不息的,人永远是要奋斗的。人不能躺着等正义的到来,那样正义永远不会到来。
历史是公平的。一些血迹斑斑的人们总喜欢妄言着一切,直到有一天历史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不可饶恕的罪责。当然历史也不在乎他们。历史永远承担得起代价。有一些人是不愿承认的,他们更不愿承认更多时候他们连代价都算不上。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一开始,江阳不愿意替侯贵平翻案,而吴爱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你以为吴爱可是愿意为了正义而献身的人,结果当她看到这个案子的严重性后就退缩了。你以为江阳是明哲保身的人,结果这个案子他一查就是十年。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他却为了这件事付出了青春、事业、名声、前途、家庭,甚至生命。有的人一看见黑暗就大声说要打倒黑暗,然而他渐渐就不吭声了;有的人知道黑暗的可怕之处,他曾经犹豫过,动摇过,但他一头扎进黑暗,再也没有出来。老师、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多管闲事,不要强出头。正因为人人都觉得自己无法撼动黑暗势力,还没有尝试过就放弃了,所以黑暗势力才会越来越无法无天,像侯贵平一样被诬陷、被杀害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电视剧中至少还有江阳这样的人为侯贵平翻案、和黑暗势力作斗争。但现实中还有江阳这样的人吗?
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是,如果真的有江阳这样的人存在,我想我也能变得勇敢一点。
前五集写的都挺好,美剧思维在做,后面的情感浓度起来之后,编剧技巧上反而不如前几集了,整体上的观感跟《少年的你》那种片子挺像的,剧集的完成度非常可以。剧组运作上跟《隐秘的角落》一样的节奏和思路,不过这部的编剧更好一点,角落的导演活儿更漂亮一点。
对不起,因为原著我没有办法理智打分,看着每一个角色都好想大哭。
比起坏小孩,这部明显更难拍,因为毫无喘息的空间,就是沉重,沉重,拖着口棺材上山一样的沉重,费力不讨好。观赏效果是不及隐秘的,就像无证之罪也打不过白夜追凶一样,但有人拍出来了,拍得诚意工整,这本身就值得褒扬
18块钱买了超前点映,江洋丢钱包那个地方,我真的是彻底崩溃了
9分,比较社会派,其实推理过程和真相解谜并不是核心,而是借案件,走入一个黑暗的漩涡当中,去揭示更多的问题。其间有几场戏确实很感人。角色的那种无力感,也非常让人无奈,好像挥铁拳打棉花,你会觉得有愤怒却无处发泄。所以,后来角色的行为才更让人感动,也多了些热血的味道。总之,是部值得推荐的好剧,尤其放在当下的华语罪案剧里面,是难得的好剧。
继《无证之罪》,《隐密的角落》之后又一部改编自紫金陈小说、爆红的网络剧,评分很高在于题材较好地触及了官商勾结、警黑牵线、平反冤案的社会现实。三层时间平行叙事,有些交错呼应、视听剪辑的不错段落;当然也带来了影响主要人物充分塑造的散乱瑕疵。导演是本科及硕士都在北美影视专业院校学习的新秀,在国外留学又能回国拍好影视作品的人不多,这位陈奕甫导演的表现,难能可贵。
节奏控制不错,虽然叙事的逻辑略有调整,也增加了记者等原创剧情,但整体而言还是尊重原著的。不过这个故事相当慢热,而且重头戏都在中后期,题材上又有很强的社会敏感度,所以对于后面的改编和发展,我深深期待又保持担忧。
此事只能戏中有,人间哪寻仗义人。倒是名字取得好,真相大多都沉默。
江阳用了三分之一的人生,把自己从意气风发的检察官变成行李箱里的一条线索。他生前是一束被压制的光,掀开箱盖的那一刻终于重见天日。
原著文本的胜利,故事立意委实值得赞美,能被还原至此实属不易——尤其以巧妙转场对接方式来实现三个时空的切换,堪称本剧最大亮点;但颇为遗憾的是,除此以外的视听语言与拍手手法着实平庸,甚至部分剪辑令人迷惑。漫说广告植入的牵强,主旋律倾向特别令人不适,收尾处领导指示与表彰大会十分无语;对原著中提及的系统/体制核心问题未深入,这才是导致沉默真相的最大阻力啊——不过考虑到大环境,也是十分无奈了。向漫漫长夜中坚持公义、追求真相的人们致敬。
政治讽刺,我知道不改不可能过审,但从行政单位辞职的我,冲这个真实的故事也要打五星。真的感同身受,19年辞职。还原到这个程度,值得五星,瑞思拜!!!
没想到视听跟紫金陈的文笔是一个水平,前半部,不论人物还是悬念都没立起来,到头来还是全靠这个坚守正义的B故事兜底。时空交错的招数都属于基本功了,最严重的问题是,严良这部分压根没给出什么缜密的推理,是通过开上帝视角给观众补足的,也顺带着警方一侧的情感线全线溃败,这让最后的表彰和大人物的明察秋毫都显得可笑。演技在第一梯队的绝对不是廖凡、白宇,也不是曾经靠抽烟令人胆寒的宁理,而是不那么有名的赵阳(朱伟)和田小洁(陈明章),他们为这部剧提供了坚实的可信度。新写的记者这个角色非常鸡肋(而且把黄尧拍得特别老),羸弱的枪战戏直接拖垮了结尾,更别提那些严重破坏构图的广告植入。唉!跟《隐秘的角落》加起来也比不上《无证之罪》。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赤子之心,坚守真相!主创真的不容易,看了几集,跟原著99%一样,,全员演技在线!宁理的张超让人毛骨悚然,尤其第二集开头,白宇演的江阳意气风发的样子!谁能想到,真相,背后藏了多人的热血和眼泪。
十年饮冰,热血难凉啊,希望真相不要再沉默。真的好,其实这部剧重点不在于破案,而在于有没有这个勇气去破案 有没有这个热血去查案,这么几个人啊,为了真相付出他们的半生,长夜漫漫,还好有江阳这样的人照亮黑暗,长夜将明!!
把李丰田牛逼打在公屏上!看完了剧,再把导演编剧和所有演员牛逼打在公屏上,沉默的真相,站着过审的!牛逼!
江阳偏离了本该走下去的光明坦途,选择了用自己点亮弯曲的真相之路
“在三个时空里,他们都选择了向前。”
两集7.5。因为之前几部悬疑短剧的惊艳,这部影像风格有点失望,偏纪实风一点,有点看重案组的感觉。看得出剧本应该是最夯实的,剧情走的还是比较顺畅,但感觉导演有点平庸,就按部就班拍,四平八稳不钓人。廖凡比较稳,几个女演员挺不错的,谭卓大眼睛自带悬疑诡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