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怎么还不来呀,我觉得闷得慌,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想跟你聊聊天,可又不知道说什么。哦对了,存折在中间的抽屉里,冰箱里全是啤酒,你喝去吧。我还是用冰镇啤酒慰劳你,行吗,喜欢吗。 我…我怎么总在想,那天在缆车上,你搂着我的时候,我觉得特暖和。好像被什么融化了似的,真的。我如果现在死了,我一点都不觉得亏的慌。我只想,要是上苍给我一个好一点儿的身体,我会全身心的拥抱你和这可爱的世界。”
《八月》里小雷爸爸看哭的一段,有点不知所踪的一对男女。
台词丶音乐丶电影,看过听过以后留得住的东西不多,触及内心的更是寥寥。
大概阅历不够,把自己保护的太严实。畏手畏脚,不敢做事。遇不到心仪的人,更不可能对电影感同身受吧。
时隔三个月,终于补了电影。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看电影还没有感到厌烦,90年代的画面陈设和女主角梁小青起到了80%以上的作用。
“假如人生还剩下三个月,应该怎样度过?”大概谁都希望遇到一个陪着自己制定“人生享乐计划”,而非双双对着滴管垂泪的人。天天说又是一个老套的北京爱情故事,确实,主角们个性鲜明,相遇的契机和故事都很浪漫突袭,但是却是包裹在一个注定悲伤的结局之中。发生概率低于万分之一,给想象的留白空间也超脱现实。但我还是很爱看这种俗套故事,完全不同两个世界的交互相融,摩擦中共生,挣扎之下产生依恋。原理同于欣赏墨水混合和调色画过程所带来的猜测与爽快之感。
女主太美了,柔和而别致的美,美到脑海中想不出一个可以代替她的现代演员。观影过程中想起了外婆。温婉而灵动的小青,穿着白裙子去听演奏会,就着地瓜吃榨菜愉快笑出声。穿着白衬衣在公园里奔跑,一本正经地问自己会被致什么样的悼词。也是穿着白色睡裙的小青,安然睡在自己的小床上,隔壁是提前备好的录音磁带和冰镇啤酒。多想去拥抱她,替她拥抱这个可爱的世界。
除了女主,整个电影中角色都显现出了十足的市井气息。但是这种市井是青涩、可爱的市井,带有技巧性却点到为止,没有惹人生厌,还是蛮不错的处理。
前女友小莉的情节显得有些没必要,如果说是因为变心后解酒消愁遇上女主,继而上前搭讪以突出小人物朴实又撒脱的性格,那后续前任显得有些drama的交际意义又在哪里?
Ps. 不得不吐槽一句,海报实在太丑了...
最早了解这部戏的情节还是在1991年第二期的《十月》杂志上,杂志里刊登了这部电影的剧本,作者是郑晓龙和冯小刚。有意思的是,因为小时候几乎不怎么看电影,对这两个名字毫无感觉。稍大一点又看了一遍剧本,感觉是颇为俗套的爱情故事,但惊异于近三十年前就有女主角得不治之症这样如今看来颇为俗套的桥段。
2019年的第一场电影,一个人选择了11排11座这么个有趣的位置,看一个爱情片。情节虽然俗套但仍不失感动。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看这么一部片子,我说为了去体验在电影院里看三十年前的电影呈现出来的一种时间错乱感。
用看时代背景的眼光去看这部片,1990年的打车费用就要1.2元每公里(如今也仅仅是2.3元,可物价涨了十倍不止);男主角感叹女主角家的房子大;拍戏蹦迪烫头听音乐会,以上种种,三十年前与今天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
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亲密关系渐渐消失了。
很难相信再有像男主人公这样的人去照料女主角了,大家也更加冷静地认清了现实。无论谈恋爱还是结婚都更加斤斤计较,要在为家庭付出多少的多寡上争夺优势地位。也正是如此,片子中勾勒的感情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结尾没点明,但女主人公的奇迹多半不会出现。可能男主角的人生有了这一笔之后,会过得更加清晰一点。
再说说人物,已是满头白发的袁老师塑造的这个男主角有情有义,勤奋且踏实肯干,聪明但就是不那么灵光。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的细节是男主角把两根烟掰成两半,然后吸几口放到烟灰缸里,来作为道具师设计有生活味家庭的状态。话又说回来,灵光一定是个优点嘛?也未必。女主角则是知书达理,没在拍拳击戏的现场弄僵,也主动买了冰啤酒。从不信任到尝试接受再到喜欢,性格的变化感觉不够饱满却也能说得过去。
再难见这样的爱情故事也情有可原,现在的大家都觉得不能将就,不要付出太多以防失守。可越这样,越难发展出亲密关系。也许终极解决这个东西的方案是大家都不结婚,各自保持自己相对最舒服的状态。
“我就知道,这好事来得太容易,准是个套儿!”这是典型的小市民心态——做梦都想占便宜,见到便宜马上就冲,冲上去之后又怀疑,最后还得了便宜卖乖:“你还有钱吗?再来点酒,咱俩一块喝,我帮你出出主意啊!” 装牛,是另一种自作聪明。袁苑的角色,老实巴交,没有算计他人的本事。可是,他要努力装作无所不能。否则,不仅会被看不起,而且还会被欺负。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局面,北京街头的小市民,从来不认输,反正嘴上不认。 恶意假设,是自作聪明的第三表现。不管他们怎么装牛,小市民总是被压榨、被欺负的。长期社会生存中的失败,让他们模模糊糊得出结论世界充满了邪恶,“这个社会哪有好人啊!”虽然他们没有能力战胜邪恶,但是他们宁愿把邪恶想象更多,似乎这样也可以制造精神胜利,最后向别人吹嘘:“你看,我早就说这小子没安好心!” 自我为中心的本能,也是小市民的典型特征。他们的思维一般不会打弯儿,很少会顾及对方的感受。“怎么啦?你这是怎么了啦?”这句台词在北京电影电视剧中十分常见。因为北京影视占了大陆总量的一半以上,所以这句台词可能是大陆影视中频率最高的。这句话的情形一般是出了意外,对方已经受伤,甚至完全晕了,还会这么问,而且语气强硬,甚至包含着指责。经常的,还会再加一句更严厉的“你倒是说话呀!”被大陆影迷吹捧上天的《霸王别姬》,师弟被娈童后,一出门就又被师兄逼迫:“你怎么啦?说话!哑巴啦?说话呀!”这连续的导弹轰炸,那些痴狂的崇拜者如何评价呢?认为这是地道的北京文化吗?还是暴露了编导技能的贫乏? “我觉得你这个人吧,真逗!”在当年,这是编导们板着面孔要传达深刻含义的,大陆的编导们“真逗”!
很多年前看过的电影.记得当初看的时候很感动.尤其是袁苑在歌厅里唱我的未来是个梦的时候.有些感动的确是无法忘记的
虽然有那么些不真实,但是不影响它的感人。20131211,小西天
贫➕拧巴的爱挺无聊的,不过不得不说这还就是现代都市的爱情的样子。故事线索堆砌的比较松散。
吕丽萍年轻的时候其实真的挺萌···结尾太伤感了,无论他拍的怎么样,我始终都看不得这样的剧情···
冯小刚早期的“好梦一日游”架构,在夏钢的都市市民题材予以浅现。技术虽粗浅,但90s的时代气息浓郁。以小人物消大严肃,美丽/丑陋、高尚/渺小、优雅/粗俗簇拥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发酵出喜剧效果。可惜的是,如今他却选择与市民性割裂,像头反刍的老牛,嚼吃过的烂草,代表富人隔靴搔痒。
1994年1月,寒假,邻村建富家嫁姐姐请电影。2016年张大磊导演的《八月》里,致敬(出现)了这部电影。
总觉得导演会从片场走出来,悠悠地说上一句儿,只有就要消逝的美好,才是最美好的东西,可这价值观貌似哪里不太对劲儿。
生命多短暂!~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吕丽萍扮演柔弱女子,楚楚动人让人心生怜爱。而近年常在影视剧饰演配角的袁苑,也把有情有义的替身演员小角色演得入木三分。冯小刚与郑晓龙的编剧风格很明显,贫嘴俏皮中饱含真情,看得还是很感动。看电影时想:这不就是《永失我爱》与好梦一日游的初想?后来看了《蒲田进行曲》才明白,原来都是从这儿学的!
海报上有些年代感的用色和气氛让人误以为是暧昧翻涌的作品摸不着头脑的剧组开场情节上有点与现实脱节但一些情节还蛮朴素可爱 小处笑点不断套路又不太熟练地不套路整个片子不知道缺点什么 在整体上海感觉差一点后段情感真挚 较平实 听留言的一段有感染力 温情洋溢
资料馆2013.12.11.7pm 替身演员(拍摄电影)和白血病(将死的戏剧桥段)以一种喜剧-伤感的调子混搭起来。事情本身有点意思,但进行的太浅。
这部电影当年上映时的影响应该不小,电视剧《一年又一年》和电影《八月》中都有提及。夏钢导演九十年代拍摄了好多都市爱情电影,冯小刚算是被他带出来的,而在这部《遭遇激情》里,无论是类似”好梦一日游“模式的人生速成计划(《甲方乙方》),还是对死亡戏谑式的调侃(《非诚勿扰2),都被打上了冯小刚日后风格的烙印,比起几年后的《永失我爱》要轻松得多。陈冲可能是受本片启发,去国外导演了一部《纽约的秋天》。
今天下班早 溜出来就顺路自己去了资料馆看片子 网上没有的片源 还可以的片子 这海报太丑了
1990年,夏钢导演,冯小刚编剧;《甲方乙方》中“好梦一日游”的源头;《马大帅》里那些跟拳击有关的桥段不会是从这来的吧?
#资料馆留影#因《八月》记住了本片,不难看出主创是有情怀有思想的,大概努力想拍出一部“中国版”《生死恋》+《蒲田进行曲》,然而来影院看的人比预料的还少,尽管白血病的套路已不新鲜,而主角袁苑演的太过,吕丽萍演的做作,配角也没存在感,煽情又不动人,然而从胶片里窥见90年代初的北京人事,感知属于那个年代的纯真与温度,也可算是一种荣幸了。
上一代人邂逅爱情时。耐心而辛酸的小故事。用全身心拥抱你、拥抱这个世界,这种纯洁的心愿一去不返,换作人与人之间关系难以维系在“发乎情、止于礼”的年代,就成了韩剧,以及无止境的两性关系论争。台词耐人寻味,特别是小青不戳穿刘乐那瞬间,真感慨。最后吕丽萍的自白水平极高,黑转粉。
看看冯小刚的心病就在这儿,什么英年早逝,什么没死就办丧事!!!
夏钢或许是一不小心便把冯小刚的自画像搬上了银幕:没什么坏心眼但也没什么艺术细胞,纯靠耍嘴皮子和卖苦力混饭吃的工具人。在编剧这一览无遗的眼界里,从九十年代起,中国人就会自觉钻进消费主义下的套儿:除了哥们义气属于无价之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买卖合同之上。就连《遭遇激情》这种浪漫的事儿,在精打细算的生意人看来也值个一毛八分,这也是为什么用钱来维系关系的男女主人公看上去总有些不般配的原因。谈钱不伤感情,反而还能增进和加深两性之间的友谊,这无疑是《甲方乙方》的序曲,只是事业刚刚起步的冯小刚还有点艺术追求。作为甲方,她还拉着乙方去音乐厅座座样子,可惜,美妙的欢乐颂还没演奏完,她的另一半就拉她去唱卡拉OK。还甭说,这看似爱情的激情就像椰汁兑啤酒,如此简单粗暴地掺和在一块,到了嘴里也确实不是个味儿。
entertainment film plus melodrama, watched many many year ago.
刚开始觉得挺无聊的,后渐入佳境,男主角就是傻根,还是被人本身的热心肠所动容。霍建起做的美术,可这片根本看不到美术和灯光的存在,还有摄影,不知道是不是片源的问题,画面糊糊的,直到香山红叶那处调的长焦才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