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年后重看一遍的纪录片
2010年第一次看九月刊,我在时尚的门槛之外,2014年第二次看九月刊,我仍距时尚有着遥远的距离。只是,而今重头看,时尚只是一个媒介,女王ANNA WINTOUR依然屹立不倒。
对于一个产业,ANNA是领头人物,她决定设计师的工作,品牌的衔接,对《VOGUE》的每个细节都务必把握到位。剧中,重点描述的与其是她的个人工作方式,不如说是整个时尚产业的缩影。
在山寨的中国,看这样的纪录片总是觉得身心震撼,时尚不是肤浅的流行,或者是单纯的明星效应,即便是一张产品的拍摄,也融合了多个角度的知识,需要有文化背景,历史知识,融合进艺术、音乐、电影、文学等多角度文化,时尚是人类的至高审美情趣,可惜我们只是沾惹到了皮毛,却在四年后,仍然遥不可及。我说的不是个人的时尚修为,而是放眼整个国度的时尚可行性。
我们与文化相悖,与国民相离,我们谈不了审美,我们爱不了艺术,我们是文化断层的一代,更是审美缺乏的一代。谈什么时尚,先谈原创,谈什么教母,先谈行业。
四年后,重看一遍的纪录片,给我的是比四年前更深刻的思考。
2 ) 真实的职场,真实的时尚
昨天刚看了<annie leibovitz的浮华视界>,今天又看了<九月号>,感觉更喜欢。
anna wintour的动态比静态照漂亮多了,她的身材保持得非常好,穿的衣服并非奇装异服,但就好像是她身体的一部分,非常和谐贴身,却又引人注目。
看了这部<九月号>,回头看看国内的杜拉拉,真是苍白的可以,<9月号>里的职场女性才是真实的,无论是感性的Grace,还是克制的Anna,她们无论身居何等高位,都得随时准备面对失败、挫折、失望和无奈。
anna wintour睁大眼睛直视镜头的时候,非常美。一个五十多岁见惯世面的女人,居然眼里还保留了一丝懵懂、脆弱和惶恐。特别是当她遇到不满意的事情的时候,她明显表示出了这种不适。
最有趣的就是她去见YSL的Stefano Pilati,好像老师检查小学生作业那般,Pilati对着她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有点出了神,最后直接来一句”架子上没看见晚装,你没做吗?”,"还没做。。。但是。。",(女王打断)“那布料确定了吗?“Pilati在没表情的女王面前慌神了,言左右而顾他,anna后面明显没有了兴趣。
anna wintour对于她女儿选择法律作为未来职业也是很无奈,后来她讲到她的其他3个兄弟姐妹全部都是在世界各地做公民权益和政治相关的工作,兄弟姐妹们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是"amused"时,她眼神中明显流露出一种不安,anna是否对自己凌驾他人的生活状态感到可耻呢?呵呵。
3 ) 理想主义者与现实的不断抗争与妥协
我倾向于用非纪录片的角度去看纪录片,所以看完这部后,首先选择的是力荐。但综合来看,推荐算是比较中肯且不失公允的评价。
我是一个热爱时尚的人,私以为真正热爱时尚的,都非热爱时尚本身。就像Grace不会因为自己那些美轮美奂的作品而对自己的着装提出天花乱坠的要求,走到哪里都是一条普通的黑色连衣裙一样。我们热爱的,不过是一种由内而外经过色彩跳跃式的搭配而散发出来的美感,是一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风流态度,一种朦胧与明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共存的美好体验。
所有的时尚元素,都来源于自然,组合拼接后,继而被每个人心中不同的解读而重构,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相对于安娜而言,Grace就是彻彻底底的艺术家。从年少初涉模特行业开始,Grace就无法自拔走上了追求艺术的道路。之所以说艺术而非时尚,是因为从普遍大众理解的角度定义时尚这个名词,就是安娜口中一直强调的move on。时尚的中心是update,不断更新,不断解构,不断在解构后重组,然后改头换面,成为彻底焕然一新的东西。没有了更新,时尚也就失去了生命,成为一潭死水。咬文嚼字地看,时尚与艺术完全是相克相生的事物,但两者又有非常微妙的关联。艺术是可以完全被损毁然后平地起高楼的,完全依赖于人的意识和创新思维对其进行的解读,然后被完整释放出来,比如我曾在芝加哥看到的曼昆的作品展,不被人理解,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作家思想火花的记录或单纯情感的宣泄。但艺术同样也可以进行有条件的更新,比如我们常常说的复古风潮,在一大批前卫摩登的成品席卷各个商店后,设计师们又重新将十几年或几十年前的流行元素带上T台,经过巧妙加工后的重组架构轻而易举吸引了众人的目光。Grace是完全从大自然中不断捕获灵感的,这个敏感神经质亲和又倔强的女人,天生为艺术而生。她的眼睛可以捕捉到所有细微末节的变化和摩擦,就像她有一双灵活的手,仍旧沿袭旧式设计师的行事习惯,亲自给模特换装整理衣物,每个细节每个点缀事必躬亲,直到呈现出她心中想要的缪斯为止。追求美和拥有美是她的毕生目标,就像她可以随时随地发现隐藏在平凡背后的美,然后化腐朽为神奇,展现一种画里画外的微妙隔离感,介于现实和神话之间。
艺术家是严苛的,对于自己的作品不允许有任何差池和误解。在每次与安娜的争执中,Grace都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立场,对于她来说,名利荣耀都已置之度外,心心念念的,不过是自己建构画一般的场景可以成功展现给会欣赏的人看。正如她所说,倘若不是爱这个行业,就不会在这里做那么久。看着这个女人因车祸而凋零的容颜,不由想起她轻描淡写的职业生涯,“我与安娜同一天进的Vogue,我在美国Vogue干了20年,在此之前,在英国Vogue也呆了20年。”40年投身于自己的时尚艺术,Grace已经完成了从为时尚而活到活在时尚里的完美蜕变。不管时光如何摧残,这个女人,注定比往昔更美。
很多人不解安娜。片中的她俗气高傲又专横跋扈,甚至于时尚品味也让人难以恭维。但纵观下来,你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为什么Grace会跟她共事多年,尽管也许每天都有数次争吵,依旧伴其左右,即使对方只有一句淡淡的“Grace, how are you doing?”.
安娜是典型的英国女人,家世显赫,兄弟姐妹都做着正统而受人尊敬的工作,当安娜自己提到amused这个词时,她重复了两遍。躲闪的眼神和尴尬的表情暴露了她的内心。你会惊讶地发现,直到现在,她依然对于自己的工作不够自信,对自己不够满意。在她的部分意识中,依然有着时尚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观念。你可以叫她时尚女王,时尚教母,但她自身却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双重悲哀,这种悲哀,让她永远无法释放自我,去完成像Grace一样与艺术的灵肉合一。
但她注定是成功的,因为她懂得成功之道。她尊重着Grace,也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想要做一本popular的杂志,并非是一本艺术画册那么简单。媒体效应,公众影响力,受众接受度,这些都是必须进行考量和不断商榷的元素。她并非是一己之见固执坚持错误观点的devil,她懂得营销,懂得决策,这也是后来interview中她提到的自身优点:果敢。她预见到了celebrity的明星效应和皮草将在时尚界起到的摧枯拉朽的作用,于是她不怕尝试,她成功了。作为一个成功的主编和在时尚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女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起到的作用,介于投资商和设计师之间,她必须是那个用现实的资本去成全理想主义者的人。
当Grace仍未自己shoot的照片没被选上并且由于Boss的善变而必须要在有限时间内赶拍一组照片而头痛不已暗自伤神时,纪录片的结尾出现了戏剧的一面,sienna miller的篇幅只占了小部分,Grace的照片依旧是主打,并且沿袭之前所设想的设计风格。Grace高兴之余,最后出现的安娜也为两人weird却坚如磐石的关系给出了完美注脚:
Grace is genius,没人能再像她那样,做得那么好。
你恍然大悟,这才是黄金搭档。她懂她,她也懂她。两人之间甚少交流,但永远心意相通。
Grace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于现实的不断抗争与妥协过程中,成就了安娜,安娜也成全了她。
她们俩,共同成就了一本叫vogue的书。
4 ) 还原一个真实的时尚教皇
<图片1>
时尚教皇、时尚掌门人、时尚圣经、美帝最有权势的女人、世界上第25个最有权势的女人,、她广交社会名流、人脉遍布全球。为名人政要提供时尚建议。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设计师的生涯。这些都是贴在VOGUE杂志主编ANNA WINTOUR身上的标签。时尚离普通人很远,更何况处在时尚中心的关键人物。
九月刊带观众走近了ANNA以及她的VOGUE。影片以VOGUE9月刊从筹备到上市过程为主线,分别从主角WINTOUR以及下属一干人等审视VOGUE。影片没有花费笔墨去探讨时尚。而是聚焦于WINTOUR以及杂志背后的人们。写实还原一个有血有肉而非神化的VOGUE和WINTOUR(短发、墨镜、能洞穿一切的眼神)。她的高冷,不近人情以及人性弱点等等。但WINTOUR的成功从内在说得益于她的果断和持之以恒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
杂志社工作过的人以及摄影师都能从本片中找到很多共鸣和有趣的启发。影片最有意味的一幕是WINTOUR发现另外一组硬照的摄影师并没有按照既定要求拍摄完照片,喊摄影师来编辑部。摄影师进到WINTOUR的办公室坐下,谈天说地,而WINTOUR一脸难看,一言不发。这个场景成了本片剧情转折点。
而影片高潮一幕发则是CODDINGTON重新拍摄被WINTOUR毙掉的硬照。CODDINGTON把本片剧组拉进片场参与拍摄。从摄影角度来说,个人觉得这组很有创意(剧组在片尾贴了一张)。CODDINGTON、WINTOUR和本片摄影师之间的对话(要不要PS掉摄影师的肚腩)。也给CODDINGTON加分不少。这些主观和客观POV,以观众的视角走进了时尚,给影片增添了一份人情味的触感,更真实,也并非一味冷眼旁观。不愧是在时尚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资历(CODDINGTON也与WINTOUR共事了二十多年)。
从本片中能深深感受到时尚界的男性有多麽的娘,从VOGUE的男性主编再到设计师。这些更加凸显出WINTOUR有多麽强势霸气。除了CODDINGTON私下底坚持己见之外,所有人都对WINTOUR言听计从。为啥?WINTOUR一来很有性格魅力。二来她非常有资历。时尚女王。有意思的是08年WINTOUR想让希拉里上VOGUE封面。但希拉里退出了,觉得自己太女人。WINTOUR后来在杂志里写道:
“很多人觉得女人变得阳刚一些就是想攫取权力了,这种想法让人沮丧无语。”
看完片子,写完这些文字,我路人转粉了。
Fashion world in the eyes of fashion pope.
As is known before, ANNA WINTOUR has unuqie personal branding etches in the fashion world. And September Issue, a documentary by J.C.Cutler, as a peep into WINTOUR's fashion cosmos the way she sees, brings us WINTOUR's saber-like eyes, almost piercing your body while she's looking straight at you. Unlike the news stories and newspaper features which pulls more mystery on the lengendary editor and her magazine and fashion world she spearheads, this movie demystifies the icon.
The film walks us the smooth storytelling of the magazine from planning to shipping interwoven by narratives, interviews from WINTOUR's workmates & employees(running the gamut of fashion from editors to models to photographers to fashion designers), as testimonials to reinforce WINTOUR's epic clout over magazine AND in the industry, plus her magnetic personality.The story might as well resonates with some magazine fellows and photographers as they could find that feel and experience. But it's not the point.What counts is capturing an illusory and risky realism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about fashion pioneered by WINTOUR in their eyes, instead of runways and catwalk shows.
For me, a dramatic moment comes when WINTOUR throws a sober face to summoned prestigious cover photograher MARIO TESTINO, who fell short of photo shoot on at his will. Clearly, WINTOUR IS unhappy. That twist paves the way for CODDINGTON's creative reshoot thanks to an ironic kill by also capricious WINTOUR. WINTOUR made a right decisive desion again with her eyes.
Added up to a funny, warm and humaternian touch, texture and emotion is CODDINGTON, with experience spanning over 25 years and coworking with WINTOUR seeing VOGUE growth, ideates the crew (Bob the cameramen goes first) into an imporvised reshoot, metaphorically a fresh a closeup and POVs into the fashion waves symbolized by VOGUE. A closer eye straight on fashion. A little Behind the scene dialogue on whether retouch BOB's belly or not delivers another intersting dimension and to personalities of WINTOUR and CODDINGTON. They ARE humans and accessible.And CODDINGTON is funnier that icewoman.
In the film, eveyone shows obedience to WINTOUR, and the men looks womennish. Frankingly dismaying. Why? Partly because WINTOUR is much too powerful,even Queen falls behind her. And she is an super-over-arching fashion authority with laser-percing eyes.
After finishing up the movie and this review, I feel myself being in thrall with WINTOUR. Like a fan.
5 ) 《The September Issue》VS.《The Devil Wears Prada》
9月对于一本时尚杂志来说意义非凡,因为正值春夏季与秋冬季时装界换季之交。如何在开季作出一期好内容,全体编辑都会费尽心血,美版VOGUE更是连续几年做出了700多页的厚度的九月刊。
Anna Wintour,49年出生的天蝎座(有趣的是Meryl Streep是49年生的巨蟹),自1988年开始,担任美国的《Vogue》的主编,无可非议的时尚界女王。(国外的时尚杂志主编与国内地位天壤之别,更遑论VOGUE这样堪称“时尚圣经”的顶尖杂志。勿与秋裤芒之流划等号。)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和领导力的女人,温柔与强势在她身上完美的融合,《The Devil Wears Prada》要拍成电影时,她就向Meryl Streep委婉地表达过:“咱俩算是结下梁子了。”接着她又警告时尚界的知名人士不要参加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可在电影首映式上,当人们以为她会恼羞成怒破口大骂时,她却堂而皇之地穿着一身PRADA飘然而至,接着在编辑部大摆宴席,宣布自己将开始写自传。
也许很多人当年在观看《The Devil Wears Prada》时对于时尚圈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向往,但必须说的是在第一次观看时我毫无感觉,因为没有真实感,像一部由品牌和镁光灯堆砌的宣传片,充满了自得其乐和自以为是,米兰达甩在桌上的一件件HERMES,Donna Karan,Bill Blass哦当然还有PRADA显然比剧情更有可看性。但是也应该感谢此片,使时尚女王的名头终于不再局限于金字塔尖,而是传至街头巷尾,从这点看,Anna不应该对《The Devil Wears Prada》刻薄奚落。
梅姨是一个好演员,但她在片中嚣张的姿态和浮夸的作风显然并不符合现实(虽然我真的很爱她在片尾带上墨镜前那个妩媚决绝的眼神),真正为普罗大众拉开时尚帷幕的应该是这部《The September Issue》,在看完这部影片后我重温了《The Devil Wears Prada》,也更加深刻的领会了电影与纪录片的区别。
这部纪录片非但没有令身处时尚核心的VOGUE走下神坛,反而让我更加尊崇时尚工作者的心血,那一本本铜版纸vogue在我眼中不再是大牌广告宣传册、平面媒体,更是一次灵感与唯美的碰撞,一套极端严谨和煞费苦心的工作流程锤炼的结晶
片中有关于Anna的宝贝女儿Bee Shaffer的片段,Anna看向她的眼神就像任何普通的母亲一般,柔软温和,也有淡淡的无奈。这个小姑娘像任何一个出身良好受过高等教育自我意识强盛的青春期女孩子一样,并不向往母亲的工作,并坦言不希望继承Anna的事业。她认为人生中显然还有很多更加充满意义的有趣工作在等待她,这样的想法当然无可厚非,很多人在面对时尚,感慨于它的繁杂奢靡之外都有同样的态度。
可是这个小姑娘恐怕并没有仔细观察过大多数女人面对Dior衣架上的一件衣裳,DG橱窗里一双鞋子望穿秋水,抓心挠肝的神态,多少人辛苦工作足月后直奔专柜选择用一只LV小件犒赏自己,更不用提有多少女人的终极梦想就是一件wera wang婚纱,一挂VanCleef&Arpels,一套valentino晚礼,一只Kelly或是Birkin包?这就是时尚的价值--------时尚的价值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价值。而且是用这样美的方式。
Anna Wintour的强势与地位吸引了很多人,她得体的装扮,自持的态度,严谨的精神都使她无愧于她的职务,但同时这部影片也介绍给我们一位真正的VOGUE舵手------Grace Corddington,她的才华和纯真让人向往,是的,纯真,这个曾经非常迷人的模特,遭遇车祸后成为如今这个既不年轻也不漂亮梳着个性爆炸长发的高大老女人,她的皮肤松弛褶皱,但她的眼神如同清澈的溪流,缓缓引向她挚爱的事业,引发永不枯竭的创意和激情。
每一个喜欢时尚和不喜欢时尚的人都应该看看
6 ) 时尚之名
片子平平,编辑部的细节并不够。有趣的是冲突感。
美或成功
编辑部里anna和grace之间的争执最明显,主编与创意总监,美与流行的冲突。grace怅然说,我不用任何明星,毫无损失。可她不得不承认,使用明星是VOGUE近年商业成功的最重要手段之一。grace的片子多美啊,可要为并不那么美的封面明星Sienna Miller大片让位。时尚是美,是名利场。
价值观
anna出身英国知识分子家庭,亲人跟她的价值观明显对立。她略带尴尬,父辈长兄等,或救助贫弱族群,或就职严肃报纸《卫报》,他们不理解她。她一手带大女儿,希望继承母业,可女儿倾心的,是法律之类“别的事情”,肯定不是时尚。当然,并不是谁的价值观更正确。最坚定的时尚产业中人,往往并非家族遗传。grace也是镇上唯一读VOGUE的人。
信仰
看,在罗马拍罗马假日式大片,红衣主教打扮的群众演员们走来走去,摄影师的命令是唯一法旨。这当然是信仰的霸道:信仰了美,连上帝都可以是工具。
marvelous. 一本840页的杂志,一组$50,000的shoot说砍就砍的魄力,那个沉默而有着巨大压力的繁华世界,值得一提的是Anna Wintour的书桌与the devil wears prada里面一模一样。
“我不喜欢时尚圈,因为里面有很多怪人” --------安娜她女儿 囧
Grace Coddington its nice to know that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is actually a mad red-headed, softly-spoken, only-wears-black old dreamer. 三星是给grace的。anna只是一个空洞缺少灵魂为工作而工作且臭脾气的时尚圈怪人
"priestess? Nah, Pope!"---"amused" //Grace Coddington于2016年1月20日辞去美国版Vogue创意总监职位;4月,以“创意合作伙伴”身份进入Tiffany & Co.,和Comme des garcon合作香水“Grace by Grace Coddington”(主调玫瑰香)。和爱人Didier Malige一起为猫出了一本《The Catwalk Cats》。*1969年,她曾与京剧大师周信芳之子周英华结婚——有着“华裔食神”之称的周英华在伦敦创办Mr.Chow餐厅,G是他的第一任妻子。is it me or she does look like her majesty the first? #another charming red
★★★安娜温图尔,一个好编辑!
原来Grace是Mr.Chow的首任老板娘!怪不得这个姓这么耳熟。
Grace不是应该因为这个片子红起来了?她在罗马眺望开阔的绿色花园的场景,我当时就觉得这女人太美太浪漫了。
魔头真相。每个行业都有ANNA WINTER。但其实里面很耐玩味的是她的同事GRACE。
just admire her!
戴上墨镜就是闪光灯下的神 摘了墨镜就是为了事业忙死忙活的孙子
看这个片子最大的感受:时尚,是美的创造,美的大量生产,同时也是对美的无情浪费。创意总监Grace Coddington才是真正有灵魂、有才华、真正懂得“时尚是一种生活态度”、真正具有“时尚精神”的,有丰富维度的人。而安娜.温图尔,只让人看到那副装逼墨镜之下的“空虚”及“单薄”。
the point is they made this a film!
为什么ANNA自己穿的并不是那么有型……
其實我看完了覺得Anna Wintour是一個很孤獨的人。她的女兒覺得時尚界滿是怪人,所以寧可去讀法學院。她的兄弟姐妹覺得她的工作很amusing。她在說到這些事的時候,表情很無奈,也很心痛。
人
Grace坐在车里望着窗外说:always keep your eyes open cuz you will miss sth inspire you.她提议被安娜否决后说,也许我跟不上时代了,但她看外面事物的表情让我觉得,她对美的热爱超越了一切。Grace已经70多岁了。
做过媒体的人看起来百感交集,看到意大利摄影师进来的时候,安娜整张脸都是黑的,乐死我了,就像发生在隔壁办公室一样。别嫌安娜装b,虽然我最喜欢也是GRACE,但是这满楼的妖孽,只有安娜这样的才震得住。GRACE太温和了,更适合搞创意。
我会忍不住代入Devil wears Prada,而且许多人谈起Anna稍欠客观,但展现这种主观或许就是纪录的客观视角。中意Grace和Anna之间的较量与合作,比别的什么都真实。噢,还有Anna那个读法律的女儿~为什么Anna与其兄妹无法互相理解呢?兼容并包不就是世界的真相吗?
令人意犹未尽的纪录片,比the Devil wears Prada更现实也更振奋。不要说把编月刊当主题大惊小怪,重点是这样的题材也能拍的很精彩。另,Grace Coodington和Bee Shaffer是两大收获。
1\你的优点是什么?果断;what's u strength? decisiveness;2辛勤、努力、有的时候还需要注入一些情感的涌动在其中的阵痛3\站在某个领域最顶端并能很好的运筹帷幄,即使身处在一种被高度关注的环境之下,却仍然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能,顺便再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