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受奥地利作家亚瑟·施尼茨勒的小说《轮舞》的启发,拍摄了这部温暖如春的电影《360度》(又译《圆舞360》)。他将原著中摩登又不停变化的螺旋性叙事整合成一个有机体,通过不同故事中的人物将其巧妙的串联起来,沿着地球不同的轨迹,成一个360度的圆周,深情地讲述一个个在现实中既充满悬念又感人至深的传说。
影片起自维也纳,将斯洛伐克的伯拉第斯拉瓦、巴黎、伦敦、科罗拉多、丹佛、凤凰城、里约、莫斯科等城市一一串联,巧妙的编织出一幅简单、生动又令人感怀的画面。影片最后在《深情一吻》的动听歌声中结束,产生了曼妙的温馨触感,释怀中竟然不忍停止遐思。让人一下想起《通天塔》、《命运的十三个交叉路口》和《安塔芮丝》这类叙事结构的影片,看似不相关的人与事,其实皆与每个人相关。据说在这个星球上任意选择六个人就能找出与每个人相关的可能。
单纯的妹妹安娜,陪同漂亮的姐姐婵希,从斯洛伐克的伯拉第斯拉瓦来到维也纳,完成一次性感拍照。然后,所谓的经纪人会把婵希的亮丽性感照放在网上,供客人选择。婵希化名布兰卡,当然,肮脏的经纪人利用胁迫手段得先尝她鲜。这天,定好五五分成的经纪人,用电话通知布兰卡有生意了。说是在维也纳车展会上,一位名叫迈克尔·戴利的车展商老总,选中了她,并要她在史蒂根伯格酒店的酒吧等候。于是妹妹安娜陪同布兰卡来到维也纳。布兰卡单独来到酒吧守候,搜寻着各色男人,其中由裘德·洛出演的车展老总戴利进入了她的眼帘,只是这时柏林来的商人彼德抢先对戴利说:“看那边,那个女孩一定是妓女。”并迅即从手机上搜寻出她的照片和网名,让好人戴利颜面扫地。
其实这是彼德这类钻营商人设的局,好人偶尔也有寂寞时也有脆弱的时候。但戴利似乎不是这样就轻易兴起的男人,沮丧的他独自回到了酒店。他给爱妻电话,没人接听,只得留言,表示了对妻子的思念。这时,彼德打来电话:“刚与布兰卡玩的很爽,她本来是来要与一个叫戴利的人来赴约的。”戴利为了保全名声,只得委屈的将生意便宜的送给了彼德。正所谓无奸不商,这类栽赃之事在生意场上并不鲜见。就如很多官员栽倒在这类桃色新闻上一样。
而在伦敦,一个叫劳拉的巴西漂亮女孩子,给刚刚从外面回来的男友路易留下视频:“路易,你有我仍不满足,还要与别人幽会,这是那位女子与你幽会的照片。我走了,不用找我。当年为了你,我离开稳定的里约,我本来在那很快乐,可是我现在只能带着伤痛回到那里。”25岁的年轻摄影师路易后悔不迭,但未时已晚。其实,路易去幽会的情人,正是戴利的爱妻露丝。
由蕾切尔·薇茨出演的露丝主持一家画廊的工作,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热情的路易。路易的出现,填补了她寂寞的空间。戴利因为生意上的事,常年不在家,这让露丝无法忍受孤独。但这一次露丝决定与路易分手,她对他说我们没有未来。并切断了与路易在工作上的往来。路易所面临的正是人们常说的人财两空。而戴利给露丝的留言,正是促成她决定与路易分手的一个因子。她对回家的戴利说那个留言让她感动。他们和好如初。并一起去看小女儿在《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中的表演。
在飞机上,准备回巴西的劳拉认识了同去丹佛的由霍普金斯出演的老头约翰。开朗的约翰让本来极为抑郁的劳拉渐渐平复下来。原来约翰是准备去菲尼克斯去寻找自己多年前失踪的女儿朱莉亚。当年女儿因他的婚外情而顿生恨心,竟然离家出走,一去就杳无音信,是死是活不得而知。这让老头一直无法释怀,哪儿有点线索就去哪儿探询。他俩飞到了大雪纷飞的丹佛,只是各自要转的航班都无法起飞,只得在机场在耽留一晚。而他俩约定晚上在机场外的一家餐厅见面。
劳拉如期而至,约翰迟迟没来。而对面坐着的正是刚从科罗拉多州监狱出来的强奸犯泰勒。坐了六年牢的他,被一位奥尔森的女士感化,同意他去路易斯维尔市的教习所工作,看看他能否改邪归正。奥尔森女士鼓励他要有信心。只是泰勒对自己是否能控制对异性的性冲动行为而心怀恐惧,因为他实在不想再次蹲大牢了。
世事无常,偏偏对面坐着一个千娇百媚的靓妹劳拉,且她失爱之余,倒看中了有点害羞的泰勒,加之饮了点酒,就有点不能自控的极尽诱惑之能事,搞得拘束的泰勒神魂颠倒,竟迷魂汤似的跟着她进了酒店客房。而机场大喇叭正叫唤着他的名字,他已听不进了。约翰匆匆赶到餐厅,发现劳拉不在,可急坏了老头,怕她被坏人勾引出事。在酒店房间,面对秀色可餐的劳拉,泰勒在克制与欲望之间极力挣扎着,幸而理性战胜了魔鬼般的冲动,他没有听从劳拉的酒兴。他冲进了卫生间,用冷水冲洗着发热的脸。等他再次出来时,姑娘却睡着了。他想抚摸她,但刚一上手,就缩了回来,他还是悄悄的离开了。通过这一件事,至少说明泰勒正往好的方向转变。
第二天,约翰在候机楼看到了准备前往迈阿密候机的劳拉,俩人开心极了,如父女般的紧紧拥抱在一起。老头笑着对她说:“要好好保护自己,老实点哪。”劳拉开心的点头。老头到了凤凰城,看到的不是女儿的尸体,女儿还可能活在这个世上。他在戒酒中心,向学员们讲自己当年戒酒的经历,希望他们能重生。这其中就有从巴黎来的俄罗斯女人瓦伦蒂娜。她说这让她有勇气回到巴黎,去做一个正确的决定。
回到巴黎,瓦伦蒂娜对老公瑟吉说:“我有了新欢,咱们离婚吧。”忙得一塌糊涂的瑟吉说等他办完事回来再说。戴着红帽的瓦伦蒂娜来到牙医诊所,本来满怀期待,可36岁的老板告诉她:“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原本相互倾慕的他们,只因信仰不同而让他忍痛割爱。之前他在心理咨询中,女心理咨询师告诉他:“决定要让你自己做,后果自负。”以前这位老板对她的爱,可以说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只得寻求心理咨询。新爱虽已无望,但瓦伦蒂娜并未就此停步,她还将继续她的新生活。
人生相遇原本就是一场奇迹。身为保镖的瑟吉与安娜的相遇就证明了这一点。安娜在酒店外,等待化名布兰卡的姐姐,瑟吉也正在酒店外焦虑不安地等待他的黑社会老板萨沙。瑟吉同时要面对已提出分手的老婆和一个粗暴待他的老板萨沙,这让他无尽的烦恼,感觉一直抬不起头做人。此时的他,反复的在安娜眼前踱步,让她忍不住说了几句。接着的一场淋雨让瑟吉与安娜走到了一起,她躲进他的“奔驰”车。他们谈起阅读,这是他俩的共同爱好。直从安娜陪姐姐出外以来,她每每在等待中,都是手捧一本书静静的阅读着。
渐渐,瑟吉发现她是一个极为纯真的女孩。安娜提议让他开车绕巴黎转转。这拉近了他俩的距离。他说:“老板对我猪狗不如,他不喜欢读书,他说看书的人都是空想家,哈哈,我们都是可怜的空想家。”这样的对话,让他们开心。而巧的是,瑟吉的老板萨沙正在酒店房间与布兰卡从事色情交易。原定的一小时,萨沙竟对布兰卡耍起无赖,就为了这一小时,萨沙断送了性命,而布兰卡得以逃脱。这一切都得益于瑟吉铁了心的“不作为”,任凭布兰卡的黑心经纪去结果萨沙。现在的瑟吉,眼下想到的只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他要把幸福紧紧地攥在手心里。
如释重负的瑟吉终于得以解脱。他从酒店出来,招呼还在守候的安娜:“上来吧。”她笑着问:“去哪?”“不知道。”“几时回来?”“不知道,上来吧。”安娜满怀欢喜的上了车。充溢着甜蜜的安娜在心里对姐姐说:“亲爱的姐姐,我遇到了人生的三岔路,我做了选择,我做到了。姐姐,我为你祈祷,你也为我祝福吧。”
影片的画外音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也许有一天,我们选择的三岔路,还有其它的三岔路,都会让我们殊途同归。”片中的所有角色都找到了他们想要的或正在路上寻找的生活,当然,也有新的“布兰卡”们将前赴后继,继续着她们的不雅又冒险的人生旅途。忘掉往事,学会释怀。绕地球一圈,命运让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好运和歹运,只是机会稍纵即逝。即或这样,面对一个个人生的三岔路口,只要怀抱美好和善良,人生就充满不竭的滋润和绵绵的希望。
2012、12、12
选自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影评集《看不见的电影》
大概是从上了大二开始,喜欢上看慢节奏的电影,或者说是文艺电影。这类电影就适合一个人看,手边有茶的喝茶,有水的喝水。更适合旅行的时候,每次出发前下载下来,在高铁上看,也可以消磨网络诈尸的旅途。
今晚的回家路看完了《圆舞360》,它很真实的描述了现实的爱情,也展示了不同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图画。商人、牙医、犯人、心理医生、拉皮条的、黑道的、妓女、被男朋友背叛的女孩、女儿失踪的父亲。
每个人物都用平淡的方式,讲述它并不平淡又在情理之中的生活。所有人都直接或间接的有接触,让你在感叹世界真小的同时,更感叹同人不同命,命运的参差不齐。
我喜欢这种看完后可以回味很久的电影,喜欢它里面的冲突,喜欢它悲剧但又现实的故事。
人间砧板,说的就是我吧。
既然叫《360》,这个故事根本就不圆嘛,也完全没有轮舞那种螺旋交织的乐趣。作为多线故事,这部影片还是有点太散了,缺少那种环环相扣的乐趣。还不如重看一遍马克斯·奥菲尔斯那版
恰到好处的因果圆舞,风光甚美~
每一段独立的都很舒服,拼凑起来有有点弱。。。演员都很好,anna妹妹实在太赞了
剧作受奥地利作家亚瑟·施尼茨勒的《轮舞》启发,以全球化的地域和人物来探讨现代人的爱情,剧本显得笨拙臃肿,缺少新意,高潮平淡。多线叙事,关系交织的人物都是应景般的蜻蜓点水。几位明星配上一对陌生的面孔,戏剧性薄弱,故事欠缺力度,白白浪费了一堆好演员,电影似乎走马观花啥都没说。★★
冈萨雷斯把这种多人的叙事方法又带火之后,这种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但把这种故事说好是很看导演功力的。电影很取巧,但不足够好看。缺点很明显,想当然的情节也很多。人为的推动过于明显。
看的伦敦电影节开幕场,有点太长太平淡了。Idea是很好,可惜没高潮没让人激动的地方。
这是要把世界各个国家都拉进来么?结果就是各国的操各种语言的演员的走马观花的大罗列,多线叙事的安排拙劣无力,毫无自然的衔接,每个故事的发展又极尽不合逻辑,除了配乐其余相当失败
在欧洲生活的外国人必看。摄影风格无需多言,看预告就知道是我的大菜。此类小故事人物关系串联被此片玩到极致了,好累,感觉我不会再拍了。结局出人意料得圆满,看惯了现实残酷的觉得偶尔看个小团圆也好,能把这么俗的结尾拍出feel来算丫本事。
华丽丽滴演出阵容
圆形叙事、全球背景、哲学意义的片名,都没能焕发出该有的神采;叙事散乱、线索不清晰、故事浅尝辄止,本该引发的思考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状态。也许,这都是导演追求的效果,意在给观者更大的空间,但本人以为,这部片子要比《巴别塔》弱了很多。
头重脚轻。
多线叙事,环形结构,大牌明星群戏,≪上帝之城≫导演,但是太无聊了,大卡斯带来的大垃圾。
吾之毒药,彼之蜜糖。
环形结构下包裹的剧情如同一潭死水,剧本的薄弱令这个多线性故事显得那样不堪一击,好像环与环之间的连接随时都会散掉一样。影片以“选择”为主题,最后不过是出轨夫妇回归家庭,作奸犯科者重新做人这样的陈词滥调,角色间的碰撞也是点到即止,浪费了像安东尼·霍普金斯这样的好演员。
神马啊,根本没怎么转圈圈,故事也太零碎,没交集,白开水
如果遇到岔路口。那就选一条路。
演员和剧情都不错,很多熟脸,剧情也有张力。电影结束有一种值得回味的感觉。
好几门外语啊~~~~听得我都晕了。。。。。每个故事单拿出来都不错的。演员也有趣,但是讲故事不能太贪,一个讲好就不容易了,别求每个都好还要故事之间有内在逻辑。。。
关于爱情与选择的故事
OST当收,卡司大亮。但个人不喜欢把这些故事故意串起起来。原本random的设定昭揭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概率一种人类社会的必然。找根线头栓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种机缘巧合的关联一种命中注定的难逃。就算墨镜王也不会做这么刻意的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