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字幕没翻译语种,有对话原音,再加像旁白一样的对话,一点也听不懂,像在看哑剧
女主和自己几个月的孩子和母亲生活,在妇产科护理婴儿,生活拮据。去做色情直播。之后去奥地利,在富人家做保姆,不被主人理解(冒雪拿着行李,真不怕冷,不穿裤子)。朋友介绍后去护理老人,圣诞节跳舞也能被嫉妒的老护理追着扭打……
男主受训做保安,在车库被一群流氓作弄,被催债。总是被欺负,和继父在酒吧找小姐逗乐,也让他感到无趣,找工作不顺利,自己独自离开。
两人的历程都是为生活所迫奔波,却总被环境打击
让人受不了听不懂语言,还没字幕
老年痴呆症 咱们这也不少了。
小时候在农村就听说“返童”这个词汇。返童就是老了之后人的行为 意识行为能力下降到儿童水准了。
日常门诊对此也有所耳闻。
这些老人是什么生活状态??多数情况是被关在家里 行为被限制。想想也很可怜的。虽然不缺吃喝 不缺暖被但操劳一辈子了 60岁 70岁小脑萎缩了 脑干萎缩了却被孩子们当孩子养了。昔日威严的家长仿 佛被拔牙的老虎只能悉数 听凭晚辈使唤。
有配偶有老伴的还算幸福的--毕竟是由同龄人 昔日配偶看护。
那些失去配偶的就可怜多了--只能是被限制在狭小空间门内 如同宠物狗一样被圈养。。
跟西方人不同 长期以来中国人还不时兴社会养老-------认为只有孤寡绝户才被寄养在社会养老机构。好在时代也在变迁。生活条件医疗保健的改善社会老龄化------- 老人只能越来越多。眼下养老院也俨然成为朝阳产业。及时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再过20 年 30年 我们老了 将是更加平常的事情。
一部纪录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吸引观众的就是让观众看到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他周围环境的变化,与其他人和事之间关系的变化,在外界环境改变下他内心的变化,和由这内心变化引起的行为方式的变化。
这种对真实的捕捉,不论是以戏剧的方式,以纪录片的方式,还是以电影的方式似乎有着对观众永恒的吸引力。
《进出口》有意避开了剧作家眼中的戏剧性,而对事实产生的戏剧性,这种最本源的戏剧性进行了探索。这表面上降低了电影的观赏性,没有做到3分钟一个小高潮,5分钟一个大高潮。但实际上,影片是通过追求真实本身的力量并对戏剧性本身抱以更加严肃而非哗众取宠的态度而赢得赞美的。
奥地利文艺生活片。导演用犀利的笔触刻画出奥地利底层贫民的艰难生活,气愤灰色压抑,描绘冷峻直露,将底层年轻人的无奈、挫败、挣扎和绝望表露无遗,我想对他们来说,委屈地嫁给一个行将就木的看人,或是夹着尾巴默默徜徉在无情街头也许并不是一种最不好的结果。因为被贬低、轻视、嫉妒、怨恨、排挤、欺负……负面情绪让他们生如地狱,只能一次次无力挣扎,在苦笑中接纳一切……
影片分两个年轻人双线推进,并无交集。一个单亲妈妈一开始在一个妇产医院工作,经常被克扣工资,干得没有意思。想投奔一个朋友那里,通过色情视频聊天赚钱,但是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于是跑去奥地利,在当地由一个好朋友介绍到一家有钱人家做家务。但是有钱人家的孩子都经常对她呼来喝去,还怀疑她偷东西,最后主人家因为不喜欢她和孩子们一起玩,所以辞退了她。于是她去了一家老年人医院当清洁工,却被那里的护士嫌弃看不起,不准她与老人多接触。一个老人看上她,要和她结婚,她正准备和他发展,老人突然心脏病去世了,她的打算落了空。最后因为和男护工打得火热,护士竟然和她打了起来,让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有一个父母离异的年轻人,他先是和一群人参加了保安力量的培训,然后与一只狗狗练习扑咬,但是女友不理解,让他在自己和狗狗之间做选择,青年选择了狗狗。然后当保安的时候被一群流氓凌辱,他寡不敌众,被脱光了衣服,暴打一顿,他觉得丢脸,就跑去和父亲一起营生。父亲带着他到处搞游戏里和抽奖的机器换钱,然后就是肆意挥霍。他不齿于父亲到处寻花问柳,但是父亲恬不知耻,竟然让他看着他享受。小伙子受不了跑走了,但是到处找工作都找不到,想要回家连车子都拦不到,满眼的绝望。
狭小的生存空间,只能艰难苟延残喘,为了生活奔忙,却永远得不到认可认同,想要委曲求全,天公又不做美。绝望的社会让人步履维艰,但是为了生存,为了仅有的尊严,还是得不断抗争。感觉奥地利的底层生活已经远不及中国的八九十年代农村,谁还会用那种在电视上按频道的电视,几乎绝技了,但是奥地利的宾馆里还有。还有很多孩子扒着门讨要吃的,那是在贫困地区才有的事,竟然在现如今还能看到。不过雪地的风光还是很美。偶尔看到的欧洲妹子,美xiong无敌了。
这是一部不怎么被人关注的奥地利影片,影片的名字就叫《进出口》(或被译作《寂寞边际》),导演是更小众的尤里西·塞德尔。他的摄影视觉很乖张,影片的开始和结束是这样的:一个陌生男人在冰天雪地中多次发动一辆两人坐三轮摩托车,一下,两下,三下…来到奥地利谋生的原乌克兰女护士奥尔加在养老院的太平间里静静地看着那个想要和她结婚的死者。画面一转, 奥尔加在餐桌上与同事们不知所谓的哄然大笑,她前途未知,找不着工作搭不着便车的乌克兰年轻小伙保罗则继续一个人凄凉的走在边境路上,他生死未卜。老人院的过道里,煞白的白炽灯灯光刺目,死亡的气息笼罩着整个屏幕,刺鼻而来,导演选择就这样终结这部电影,观众也心情纠结的收回了自己窥探的眼晴。 整部片子强调做多的除了人人都摆脱不了的寂寞,给人最大的感受是辛辛苦苦。无论是从乌克兰来的奥尔加还是到乌克兰去的保罗,都是在生存的边缘游走,辛辛苦苦地做着每一件事情。奥尔加为了赡养母亲和幼小的子女先后做过女护 士,网络调情女,家庭清洁员,养老院清洁工,而保罗则当过保安,帮助继父出口游戏机。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遇见过各种不堪与槛尬的事情, 奥尔加要重新学习用陌生的语言说: “把你的阴~茎放在手里!”她拒绝用自己身体不熟悉的姿势取悦客户,而保罗在帮助继父的过程中,被逼债,找继父要钱却又不得不站在一旁观看继父用钱让19岁的妓~女学狗爬学狗叫,不但评头论足,还被怂恿玩3P游戏。 无非是为了活下去,无非是想活得更好一点,但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人却在冷酷的环境不断抛弃尊严。这就是现实。 我想起一篇文章的结尾:人生就是这样,好一点,坏一点,再好一点,再坏一点,在好好坏坏之中,人变得坚起来。
是的。 这部电影一度让人想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我一直在等,想看保罗的线与奥尔加的线在何时会汇聚到一起。但是,直到片尾,他们的线都没能汇聚。或者,当她从乌克兰前往维也纳、当他从维也纳前往乌克兰的时候,两条线已经有了交集:他和她,映照出另一个自己。 经济的拮据更像是整个时代的病症。 她从白天的护士变成夜晚的护士。你甚至看不到一丝情绪上的波动,这自然而然地发生。人们接受来自另一块大陆的性剥削,因为比起被拖延一次又一次工资的体面工作,这份工作尚能养活自己。最后,她背离怀抱中的孩子,前往他乡。维也纳或许并不欢迎她。她能做的只是社会最底层的清洁工作。哪怕是与雇主的孩子亲密些,便会有解雇发生;哪怕是与老人亲密些,都会受到护士的责难。在养老院里,她一度有了获得维也纳公民身份的机会。但她的神再次背弃了她:以罗伊,以罗伊,拉玛撒巴各大尼?
他是他所崇拜的的牺牲品。他崇拜力量,却被力量折服。他的力量训练就像一个可悲的笑话。他夜巡,他被啤酒倒满全身、被扒光。他的父亲,更是一次又一次地侮辱他:要他还钱、要他为他充当皮条客、要他当他的面干一个十九岁的乌克兰女人。他背着行囊离开,以为自己有一副精壮的身体,便不至于沦落街头。但是这个世界没人需要他。
奥尔加离开乌克兰,前往维也纳,尤其是抵达养老院后,她的世界变得更小了——只剩下密闭空间内的世界。乌克兰户外即便突兀,即便烟囱林立,但仍旧属于外部的世界,在此却消失不见了。人被可悲地关到了室内。保罗则像是被一个看不见的东西追赶着,他一直在逃,没有片刻安歇。但是那个可悲的世界还在告诉所有人:如果你要寻找到一份工作,你需要保持体面,永远体面地等待。
作为这个拮据时代的另一个证明,保罗的妈妈在她生日快到时,曾对保罗说,请转告他的父亲,她需要的礼物是一件上衣,价值27块9——否则他又会买没有用的东西。礼物不再是礼物了,而是被分为两类,有用的跟没用的。
不好意思的承认或许是因为海报吸引下载的。然后被我快进成九十分钟的片子后发觉没看到什么。
绝望.看得很难受.
最后,男的,找不到人搭你一程。女的,老头死去,你虽在医院但终究是个扑地的清洁工。男的在宾馆看继父嫖妓,及女的在医院走廊与老护士扭打2场戏,牛逼的一塌糊涂。足见导演功力。
说实话 看得我很没有耐心
很。不。错。
世界上的地狱不是刀山油锅,而是无望,无耐和无奈。
闷,绝望
不如达内兄弟一半。。
明知兩個主角都沒什麼可以失去,還是隨時擔心他們陷入更糟糕的境地,但是什麼都沒有,平淡,和生活本身一樣平淡。平淡的讓人發怵,片中有一首歌,歌裡唱道,親愛的,和我一起喝吧。讓你的心輕鬆快樂,世界是如此美好,沐浴在玫瑰色的陽光中。和我一起喝,和我一起唱。開心點,忘了吧。有些事情不能改變
总是把东欧放大,太多!
2008
残酷冰冷压抑
无聊,冷。
挺 残酷 的
很小众
“导演以冷酷的长镜头呈现现代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丑恶面,赤裸裸地暴露老年化社会的无奈与悲哀、失业、贫穷、种族歧视、以及卖淫的问题。又狠、又冷、又准。”
7.9 冷酷
透过《进出口》里不断流动和翻新的劳动力,我们观察到了奥地利国家当下的许多社会性议题。其中,暴力沟通、色情产业和人口老龄化尤为突出。显然,塞德尔认为这是奥地利社会僵化的权力结构所导致的后果。作为新一代年轻人,男主角对发展自身经济毫无兴趣。他只在乎自己身体是否强壮,以及何时取代父辈成为新一代的权力拥有者。较比男人的不务正业,女人则更主动实际一些,为了生存,她们不得不把自己扔到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当中,且不得不把金钱与自己的身体紧密联系起来。除此之外,人与人的关系在这部灰冷色调的作品里也是格外荒凉。关系能迅速被建立,同时也能迅速被终止。影片认为这是消费主义的锅:资本原则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具有可代替性。尽管前途迷茫,但作者还是对年轻人寄予了厚望。不过,男主最后的转变尤为神秘,他是受到圣灵感召了吗?
一直觉得孤独是种态度,是某种美好的东西。可是尤里西·塞德尔这部《进出口》给我这样一个浪漫主义且伪文患者扇了一个大耳光!孤独其实是地狱,是悲哀,是寂寞,是无奈,是毫无尊严……素色电影,黑色希望,无色人生且有死无以葬!PS:谁在那?都臭了!谁在那?死亡!死亡!死亡!!!
水平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