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随便看看就罢了
这部片子与其说是喜剧,不如说是市民悲喜剧。别看只是多这么一个“悲”字,结构和意味却大有不同。既然宣传是拿《疯狂的石头》说事,那么我也不妨拿这两部片子来比较一下。
喜剧是什么?尼采说:看穿人生的无价值,承认自己的有限性。由此观之,“石头”更合乎标准。看结局,该死的死了,抢也抢累了,把一块自认为假的宝石挂在老婆的脖子上,笑容充满“就这样吧”“不过如此”的自嘲意味。导演似乎跃上城头,看着这帮人争抢厮杀:你们争啊抢啊,为了一块茅坑里刨出来的石头,从前怎没看出它的光彩,这会儿奉若至珍了?可笑之极!这里没有值得留恋的,没有值得同情的。所以让观众笑得彻底,笑得痛快。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留下,走出影院一身轻松。
“鸡犬”则大不相同,旧城、小民、没落的艺术,无可挽回的逝去,留恋而无从留恋,思变而不知如何改变。导演无有超脱,他正身处其中,和这些蚂蚁一样的小人物同喜同悲。看镜头几次拉高,老城池被周遭新型住宅楼包围,导演悲悯的小民们就在这“围城”之中蚁窝般的小巷中穿行。对于我们这些无关痛痒的看客来说,老城可是文化遗迹,应该保存起来供我们观瞻。可是对于生存其间的人,不无憋屈。环境憋屈,人格憋屈,马三四海们一肚子窝火还得开口唱。“鸡犬不宁”,这“鸡”这“犬”不正是马三四海他们的自身写照吗?影片噱头不多,点缀其间也无多光彩,让人看着笑不出来。我想导演大概是向着卓别林的路上走的,喜剧是表象,悲剧才是内核。但是模仿又不彻底,认命的情绪消解了悲剧意味。
片子的缺陷不少,毕竟稚拙,前人已叙无意多说。我的评论颇有拔高,赞他一个对小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因此上,随便看看就罢了。
2 ) 不宁
悄没声的,险些错过了这部好玩而且有趣的电影。
《鸡犬不宁》,在豆瓣里已经有了70多条评论。《鸡犬不宁》,在我的硬盘里呆了两个多月,没来得及观赏。倒是耳边“奶大、胸低、速看”此起彼伏。这几天闲着无事,我想起了下载多日的《鸡犬不宁》,一看之下,知道了问什么有人管这部电影叫做第二块石头,也为什么电影创作方并不喜欢第二块石头这个评价。
《疯狂的石头》火了,被人们称作中国电影史上的黑色幽默。确实,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文艺中年,想起中国的黑色幽默电影,只能找到《黑炮事件》。不过,《黑炮事件》摆脱不了所谓艺术电影的沉闷,在我很长时间的印象里,都忘不了导演(黄建新)故弄玄虚的长镜头--拍摄长达几分钟电风扇摇头的镜头。当然,公平的说,黑炮事件的原作(张贤亮中篇《浪漫的黑炮》)是一部好小说,但改编为电影,娱乐元素显得过于单薄。而疯狂的石头则不然,凭借编剧技巧、娱乐元素、恶搞和方言,使得艺术和娱乐几乎完美的结合,叫好并且叫座。
《鸡犬不宁》也是一部方言片,所有的演员都操着河南话。《鸡犬不宁》也有着高水准的编剧技巧,让人不敢想象这是中国人的电影智慧(最大腕的导演们似乎只学会了抄袭哈姆雷特和雷雨)。《鸡犬不宁》也很幽默,而且是最最时髦的冷幽默。《鸡犬不宁》更是一部小制作,据说只有800万人民币。
有一部叫做《孔雀》的电影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没什么感觉。第二遍之前,受到了刘韧的一番指教,让我更真切的了解到小地方的人生。但直到今天,孔雀仍然是一部很闷的电影,尽管摄影很到位。而《鸡犬不宁》在文化含义的丰富性上,丝毫不逊色于孔雀,难能可贵的是,拥有更出色的可看性。
《鸡犬不宁》有一个巧妙的故事,并且有很多丰富的细节。关于编剧和故事,我不想多说,万一你对这部电影感兴趣,我的多嘴可能会导致你丧失很多快乐。除了故事,《鸡犬不宁》还有两大主题:一是小地方小人物,二是传统文艺在这个时代的转型。这两个主题的含义,足够文艺中年深深的体会,就好像一杯酽茶,越品越有滋味。
我有一个朋友兼同事前几年移民加拿大。她是河南人。去年回国遇到一起,我和她探讨在网上为华人提供盗版娱乐的可能性,记得她和我说,别的不知道,倒是豫剧是真的看不到了。看了《鸡犬不宁》,我稍微有些心安,虽然豫剧可能她确实是看不到了,但她依然可以从VeryCD这样的地方,下载并观赏到《鸡犬不宁》。今天,恐怕不仅是河南人,而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只能通过更时髦、更"先进"的娱乐方式缅怀一下自己骨子里那种与生俱来的生命元素。
这可能是一种悲哀,也可能是一种最后的心灵慰籍。一切都取决于这样好看的小众电影,如何生存下去,如何壮大,如何打动我们已经越来越坚硬的心。
3 ) 看尽生活的纷扰
意外。
就好象在宿舍的楼梯,碰到在一起吃饭聊天,说其男友种种不是,然后第二天扛着东西回河南去的女生一样。
很巧,这故事也发生在河南,操河南方言——我早说过方言是王道。
看这样的片子,就是不断有小意外。因为演员的脸。
那个所谓“皮肤吹弹得破”的菊花,是《功夫》上特写过屁股的美女。
三个男主角,若在电视剧营造的都市环境中,他们只是或好或坏,或成功或失败,陷入各种困顿逃不出樊笼的城市森林困兽。
在《鸡犬不宁》的大梁,他们化身做有卖狗的,斗鸡的,照相的,也困顿,烦恼就好象无法挥散的尘土,是尘世中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生活本原,根本的自然:硬个五六成熟——原谅我不够淑女,为朵菊花心动,为岳父有钱感到压抑,猜疑老婆,追击“情敌”。
董团长事实上是个无关的人,他死了,师傅也不是太有关的人,他过生日,他结婚,他出门旅游,他貌似快乐的过着晚年。
结局以董团长的死,和师傅的结婚结束,男人的生活,要么死去,要么老去,要么幸福着,要么困顿着,更多的在迷惘着。
当然,F4是个例外,安排他被警察逮住有些生硬,或许是为了诉求道德感,社会上充满了这样投机的人,不确定到底要什么,不确定到底以怎样的方式,事实上, 我觉得他的结局应该更不确定些。安排他被绳之以法,多少有些不自然。
所有的一切都是贴近生活的,如果一定要与《疯狂的石头》比较,我想,石头更多是用戏谑来对生活进行讽拟,而鸡犬没有多少艺术的夸张,幽默来自于人物本身的尴尬的生存状态和人性。
没有刻意的幽默,也没有那么深的批判和讽刺,一切以自然的状态呈现出来。
或许这就是你身边的生活,或许你体味到的困顿更加深刻,但无论如何,它至少是一种写照。
生活就是这样,放在那里,我们看尽它的表象,所能深入其中的,只是自己的生活。
4 ) 鸡犬不宁:所谓故事,所谓生活,都是记忆
《鸡犬不宁》是一部让人目瞪口呆的片子。所谓目瞪口呆是指这部片子出人意料,首先是王宏伟明明戏份不少,无论DVD还是片头,连个署名都没有,要知道此人对于艺术片爱好者的吸引力显然远远大于其他所有演员;其次明明是个豫剧团的戏,有豫剧最著名的名角小香玉出演,却连一句戏词都不给,而让徐帆唱足了戏码;第三则是惊诧地发现李易祥赫然名列其中,这个中国当代最好的演员之一,戏演得再好,永远就跟电影里的马三类似,或许是机会没到,或许是他个性使然。说这些是因为此前对本片一无所知,除了知道这是部河南话电影,有徐帆有小香玉,然后就是见过海报,直到我看了这部片子,才知道根本……根本不是这回事儿。
对这部片子不能用好或者不好来评判,就像我们难于评判《站台》或者《青红》一样,当一个导演要去搬自己那块石头——拍自己必须拍的电影的时候,好和不好已经不应该作为评判标准了。只能说,这石头究竟是块玉呢,还是一块板砖。陈大明显然在处理他最原初的那部分生命经验,而事实上他已经成功了,他将自己的记忆用巧妙的手法转移到当下,所表达的涵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自传和一部怀旧片所要传达的东西。在这一点上,陈大明是相当成功的。石头搬的漂亮,然而或许跟电影海报类似,正是这石头拖住了他。电影写的是当下,当下社会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钱。影片中剧团因为发不出工资,人人各谋生路;而回到电影本身,因为要发行,于是要宣传,因为要宣传,于是要噱头。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跟电影几乎完全无关的海报,只是因为下半身的缘故,“恶意”地吸引了眼球;于是我们看到华谊兄弟的宣传文案写着“2006年继《疯狂的石头》之后又一部解压喜剧”。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文案是扯淡。然而再说回来,这部片子跟《疯狂的石头》确实有某种相似之处,比如同样采用方言,同样将剧情的核心集中在一件物品的真假与否和反复易手之上,同样给观众提供一个全知的上帝视点。只是《鸡犬不宁》本意并不在此,用当下讲述导演的个人记忆才是核心,于是——于是《鸡犬不宁》最大的问题便在于此。
影片的整个剧作几乎可以用脱线来形容。如果强化丢包——包的去向——两万块钱的去向这一条线,那么《鸡犬不宁》便名副其实地成了《疯狂的石头II》,不,应该叫做《疯狂的皮包》。然而导演却把足以拍20集电视剧的内容塞在100分钟之内讲完,还要捎带着搞点悬念,这便不是那么容易了。再加上主角众多,本身就分散了戏码,李易祥饰演的马三和小香玉饰演的大红戏份稍多,然而徐帆那边又不能压着,于是看来看去,一个个的人物还都颇为龙套,除了马三和刘兵,其他的人物只能说流于简单。虽然片子很有趣,虽然生活本身就是这么琐屑和无聊,甚至无望,然而这么拍下来,我只能说导演错过了一部《站台》一般的史诗片,而最后搞出了一个《站台》和《疯狂的石头》的杂交产品。或许并非是《鸡犬不宁》不够好,而是我要求太高。或者,是他皮包这条不算重要的线当作了主线,却又不愿进一步强化它的戏剧性。事实上,陈大明自己充当的编剧还是相当出色的,影片中每个人物的选择,或多或少,都跟那个装着两万块钱的皮包相关。写到这里我也分不清到底陈大明这样做是好还是不好,说实话,我还是相当喜欢他对人物状态的把握,尤其是马三,相当出彩。
于是我们不要再去纠缠编剧手法,去看看片子吧。陈大明对开封的把握相当准确。影片里用“大梁”分明指称着这个城市昔日的繁华和当下的破败,并且在马三给儿子的讲述中进一步强化,而这也在另一个意义上指称着豫剧团昔日的荣光和今日的惨淡,同时,这也是一个颇有“旧时代乡愁”的表达,记忆里的都是好的,而眼前则是“鸡犬不宁”的现实。在对城市的书写产生的意义这方面,陈大明做的很成功,至少在我看来,比李玉在《苹果》之中对北京的叙述要好。而回到影片的题目上,破题之一便是在豫剧团因为团长丢了钱而陷于停顿之时,马三选择的是斗鸡——赌博,而四海选择的是卖假狗——诈骗。另一个可能的破题则是,鸡犬之类象征的便是这些小人物。我当然可以把它读成是包装在豫剧团外表下的国企下岗职工,再多读一部便是整个中国进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时社会产生的深刻变革。读到这里,导演的意图和所指都一目了然。再多说一句,影片里的斗鸡场,和94年墨西哥导演依亚纳图的成名作《爱情是狗娘》第一段里的斗狗场如此地相似,于是一副“第三世界”的图景瞬间铺开,这,大约不是一句闲话。
和《孔雀》类似,《鸡犬不宁》成功地调动起了河南籍观众,尤其是开封籍观众的甜蜜回忆。豆瓣上靠前的几篇评论大多是从这个角度切入。更有甚者还要考察一番其中各个演员的方言是否地道,如果导演要拍给自己的记忆,我想看到那些影评,他也该满足了吧。
然而这毕竟是一部“喜剧”,所以即使王宏伟饰演的小偷F4上了远去的班车,也会再度回到开封城里行骗(我忽然很奇怪,这部方言电影里面,怎么就他说的是普通话……虽然确实他在行骗时需要讲普通话);所以那两万块兜兜转转,还要各回各家,团长的归团长,虽然他“殉职”了;F4的归F4,虽然他找回了皮包,虽然那两万块不是原来的那两万块,然而“恰好”是两万块;马三的归马三,虽然他赌输了老婆的钱,然而斗鸡大赛赢了回来,虽然他老婆拿走的两万块不是他的,然而通过F4和警察局,马三还是把这钱“还”给了团长。或许故事这样讲,它更像一个故事,然而这部电影还是想去拍那些人的生活,拍那些男人的无奈——失业,吃软饭,喝酒,赌钱,阳痿,造假货,拍那些女人的失落——因为那些男人的无奈,因为她们自己还要坚强地生活;也是要拍那个城市,昔日清明上河图,今日只有在茶楼和斗技场才能听见的悄悄回响。于是我们开心地在结尾看到了一切的和解,看到了老师父的安享晚年,看到了马三虽然犹豫再三却必定如此地接过师父的班,这是导演献给他的师父,以及他所有的年少记忆和昔日美好时光的最好答卷。所以回到影片的宣传文案,或许这不是一部“解压喜剧”,然而这确乎是一部“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826324/ 5 ) 大国 古都 小民
逐渐在国人心目中没落的戏曲,舞台上色彩斑斓、明艳动人的扮相,真实生活的艰辛,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构成了《鸡犬不宁》的底色。
这是一部在汴梁古都长大的孩子才能写出拍出的电影,我也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小巷长大,和电影中一样,走在路上,会和遇见的邻居打招呼,街坊都是认识了几十年的邻居。在门口摘菜的“婶”,是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仗义、讲究人情的马三、四海、刘兵背后,是开封数十万男子的代表,在生活中挣扎,却不会忘记拜师的那天。用大红的话说,比记她们的结婚纪念日还清楚。尊师重道,承袭传统。
没落的戏曲,宛若今日落寞无比的汴梁城,几乎坍塌的工业,年轻人没有就业机会,或漂泊他乡,留下的大部分百姓,靠做个小生意维持生存。开封的小吃非常出名,数千种小吃,兴旺了几百年的鼓楼夜市,养活了开封数万个家庭.黄焖鱼,小笼包子,炒凉粉,三刀......没有到过这个城市,你是想想不出来中原小城竟然有如此众多的美味.刘兵一家,就是靠着做烧鸡的岳父支持,才得以安然生活,而马三、四海,靠斗鸡、贩狗生存,对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这样的工作是否残酷了点?
斗鸡,开封自古就有,流传至今。养狗、贩狗,是今日的开封百姓的又一个生活来源之一。大红白天摆个烟摊,晚上在茶楼端茶倒水,背后所代表的营业员和服务员是现在开封年轻人能找到的工作机会,除此之外的工作,少之又少。
汴梁是一个骨子里浪漫的城市,诗词字画,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的主色调,北宋的辉煌,虽然已经过去了千年,但是某些底色,却一直保留在这个城市.如同对书法的追求,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看门的大爷,都写得一手好书法,拉板车的师傅都能古往今来,说得清清楚楚.马三在给儿子马文讲汴梁的辉煌,而大红在旁边说:这个破城市有啥好讲的?作为七大古都之一的汴梁,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那时就有百万人口之多.北宋对文人特别温和,北宋的皇后也多是爱才,那时代的名人骚客,都曾在汴梁驻足.彼时的繁华,都已经埋在地下.
而千年之前来到大梁的犹太人,就一再这个城市繁衍生息,他们的血脉,和中原人交织一起.在开封的教经胡同,至今,仍是犹太人的聚集地之一.
在电影中,感受不到一点现代时尚的气息,在汴梁,开封的老城,被绕城一周的城墙包裹,而西区,干净、现代,很美,但是,感受不到一点古城的气息。过去,与现代,相距一墙而已。
挣扎在最底层的市民,生活无疑是艰辛的。但是,从马三身上却看不到消沉。四海在戏里面,应是扮演小生的角色,俊朗的外形,倔强的性格,卖狗时所表现出来的小聪明,让人忍俊不止,又感到生活的沉重。他们所表现的生活,是开封人生活的现状。
在最后,一辈子没出去过的师傅,在走的那刻,竟然犹豫了起来,对开封的眷恋,也是作者的心声吧!
6 ) 《鸡犬不宁》就那点和裤裆有关的破事
题记:
记得鲁迅说过,中国人是不懂得幽默的民族。所以,未庄的笑料大抵和肚脐下三寸有关,感谢上海影评学会放映此片,让我再次明白中国当代编剧已经到了多么严重的白痴境界,小人物喜剧电影,不要说民国时的《乌鸦与麻雀》,就连新中国的《锦上添花》之类都比不上,上一世纪九零年代之后的中国大陆电影,没有文化和生活常识的白痴电影占据了90%以上。
――――卡夫卡·陆(KavkaLu)
因为《鸡犬不宁》里出现了小香玉(从法律上说她奶奶已经收回了这个名字以防止豫剧的不够纯粹),所以,我不得不把电影里那冷冷清清的剧场当成豫剧式微的自我辩解,只要呆过文艺团体大多数知道,有能耐的整人出位,没能耐的搞人上床,就这点破事,多说索然无味。电影不能总是依靠狐狸精想象来博观众一笑,除了搞女人(或者想搞女人)之外人应该还有其他事情吧。想想民国年间的关师父(《霸王别姬》)再看看现在电影里为和谐时代带来精神食粮的编剧,境界之远令人寒心,人活着应该有些精神的,虽然,导演给了一个乐观的结尾,可,生活之中的真实是那戏剧茶楼望出去开封的夜景,全景里小食街上为了活命而摆小食铺的人民。他们活着,性能力也很虚弱,不是因为担忧爱人外遇,而是沉重的生存压力让他们没有了性趣。
现在习惯找茬,我也无事找一个,导演说正是因为怕麻烦将地名改成了大梁(古开封名字)但是在大红去北京的那场戏里,远景里的汽车站虽然是反字却也清晰可见开封汽车站的字样,细节说明诚意,说明了创作态度。还有就是要命的音乐,豫剧音乐加上煽情的钢琴这种纽和只能说明导演对于音乐整体性认识的不够,这是许多小成本电影欠缺的,音乐和电影本身的结合程度对于电影本身起着很大作用。在《小武》里扮演小偷的王宏伟这次扮演了小偷混子F4,同《小武》比他演得有些拘谨。
我个人认为圆桶式电影昆丁的《低俗小说》等影片更加具有戏剧性,本片虽然也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却再剧情设计上过于牵强,特别是辗转在皮包里犹如神迹的永远两万元,从小偷F4在大红烟摊失落皮包到跟踪马三对其下手,最后锒铛下狱有些收得过快。不过影片里一些关及当下社会诚信喜剧点还是,四海给草狗添斑点卖给女人的场面让我们看见为了生活的无奈,焦师父和小白鞋交换照片到见面的人、像差异讽刺了当下婚姻介绍的失实,为了老婆而去赌博的马三,这些被命运重击的无奈的中年男人就像我们周遭那些顽强抗争的底层兄弟,本片没有回避转型期社会的矛盾,并以晚年焦师父黄昏爱情,出外旅游表明了导演对于这片土地的希望。
作为海归导演能够将视线给予卑微的小人物应该鼓励,只是剧本还是单薄一些,但愿他的下一部作品《犹太人在大梁》(本片里他演了开头那个拍电影的导演)能够把剧本搞扎实,好的故事让电影成功一半
从中国人民大多数人的欣赏水准而言,电影可以算及格,不过发行方没有找准发行卖点和对于电影形式把握的不够其实是帮了电影倒忙,你下流,不代表观众下流,性从来不会是主流电影的卖点,人民喜欢的畅快透气和心灵感动,一点搞坏,一点善意的讽刺和一个乌托邦的幻觉,这就是普罗电影最大的卖点。
据说《鸡犬不宁》的宣传说是它延续了石头的黑色幽默,我真的想让搞企划那位好好查查辞典,什么叫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和恶俗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把裤裆吊砖这种下三烂的噱头当成是幽默的话,那是这个时代的文化滑稽。
【附录:影片资料】
《鸡犬不宁》中国大陆2006
导演:陈大明
主演:徐帆、李易祥、小香玉、任斯璐
片长:105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1.5,欣赏性4(剧本硬伤,宣传弱智的现实主义小人物电影)
2006年11月18日 星期六 下午21时18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7 ) 视角独特的小人物世界
作为一个河南人,第一次看到一个河南方言的电影,感觉很好,只是徐帆的河南话,有点间歇的不地道。
作为一个河南人,第一次看到描写豫剧的电影,感觉很好,只是在豫剧界出名的小香玉不是主角,而是徐帆,不是太明白,也许技术高不过人气和票房。
作为一个河南人,第一次看到河南的开封被正面描写(我感觉电影的地点在开封,不是郑州,其实也不知道是哪里,也许洛阳?只是感觉老房子的感觉是开封),感觉很好。
主线是围绕一个豫剧团展开的,由于不景气,停业整顿了。接着,豫剧团的角儿们就各奔东西,自谋生路去了。中间有三个家庭的故事。
一个摄影师,希望自己的技术有专业水准。和妻子的关系不是太好,活在丈人的资助的阴影里面。
一个斗鸡的,在斗技场不得志,在家里也不被待见。连夫妻生活都出现了危机。
一个卖狗的,老婆是团里的腕儿,主角。怀疑老婆和团长有不正当关系。
当然,还有其他的插曲,比如一个小偷,一个家庭的赡养老人的问题,他们几个的师傅的婚礼等。
但是,总体,还是给我们描述了 大梁 的小市民的生活图景,他们在生活着,挣扎的生活着,虽然看到了不幸和不得志,但是生活还是有幸福在眼前的。
很真实的,勾勒了小市民的生活,仿佛就在我身边。也有可能是我所熟悉的方言导致的吧。总之,心酸中,带着一点甜。我们都要向他们那样向上的活着。
8 ) 鸡犬不宁的安宁
很少有的,一部电影能让我刚看完又翻出来重看了一遍。不是因为一遍没看懂,相反,它的线索和人物关系非常简单,也没有炫技式的结构和美轮美奂的色彩。只是它的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吸引了我。——是的,我说的就是《鸡犬不宁》。
这是一部正在《夜宴》和《黄金甲》的夹缝中上映的小制作电影。很多人都在拿它跟《疯狂的石头》比,比的结果是大多都说“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我觉得还是有相通的地方:它们都认真地讲了一个故事,或精细或朴素;里面的人物不一定都生活在现实中,但比无名无欢无鸾这些人离我们要近得多。所以我对他们的命运不能像“三无”一样漠不关心。
故事发生在中原的大梁(这是一般故事片惯用的手法,其实大家都知道是开封,但不能直接说)。据说剧本是导演陈大明根据真人真事写成的,这应该是与《石头》最大的不同之处。不排除因为我是河南人的缘故,我喜欢它胜过《石头》。尤其是那熟悉的豫剧风的音乐响起,李易祥(《盲井》主演)和小香玉质朴又有点蔫的河南话一出口,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温暖的感觉就在我心中荡漾。是的,河南人就是这样思乡念旧,不管离家多久多远。如果不是有个念旧的河南人导演陈大明,也就不会有这部电影。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大演员徐帆在电影中第一主演的角色立不起来。这主要是因为她很难融入那个城市的氛围,这种角色的转换和拿捏需要很高的演技,而她从语言到气质都貌合神离。与之相比,李易祥、小香玉、姚鲁等则只要本色出演就可以了。尤其是郑州人李易祥,他的表演是出色的。为数不多几部电影,已经让我深深记住了他,假以时日,他应该是一个可以有大作为的实力派演员。《小武》的主演王宏伟、《功夫》里的小美女任斯璐,表现也都仅算还行而已。倒是饰演师傅和小白鞋的次要演员,制造了片中几个的主要的兴奋点。
批评这部电影的,下笔的靶子基本都是它类似大团圆的结尾太俗套了。其实他们把电影的结尾算作了师傅结婚那一幕,而它真正的结尾却定格在剧团的孩子一个漂亮的空翻。这有很大的不同。论者会问:戏曲不景气、剧团停演、下岗,家庭内部的裂痕、同事之间的冲突,到了结尾怎么一下子调和了,一片和谐了?其实没有,这些问题到影片最后一直都还在,剧团何时恢复演出,他们都找到新的活路了吗,乃至于马三的性障碍治好了吗?这些都没有交代,也不可能短时间解决。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就是带着这种种问题活着的,还要努力制造出一点点温情和快乐,李易祥扮演的马三就是。他身上有中原人乃至整个中国底层人身上艰难负重的影子。一部电影能记录下这些已是难能可贵,怎么指望它给出所有问题的出路。这或许就是《鸡犬不宁》更打动我的地方,不像《石头》一样反讽了一切,痛快过后少了温情。
来自另一个方面的解读却更有意味。据说,河南有关部门已经对媒体下令,不要过分宣传电影《鸡犬不宁》,原因是它暴露了很多现实问题,拍的也都是开封破旧杂乱的街道,反映古都新貌的高楼大厦半个镜头都没有,影响了开封的形象。作为一个河南人,反正我得到的更多是温暖和亲切,并不为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家乡而感到羞愧。但有关部门如此爱惜我们的羽毛,应该感谢他们事无巨细的辛苦吧。对电影的这种解读,跟我的理解在两股道上,不作评论也罢。
和玉战士一样是部神作!最适合情侣观看的电影 大家懂的
流水切题秀
土鳖...
06年 疯狂的石头后,味道一相同就觉的是好片!~
6.8/6.8
稍有些失望...感觉线索有些太杂...不过吊一块砖头的那个桥段真是神来之笔...
谁拿它和《疯狂的石头》比的?太失望了!
呵呵
穷人的辛酸
红菊喜欢的片子都在这一片。。。
还不错的说前戏很强 后半段早泻了爱不是爱来爱去的爱王宏伟
in memory of our master...F4,他很自信。 人嘛,都是生活所迫。
哎呀 忘标了 难怪 找不到
三星半
斯璐
头回听到这种理论:法国的签证比较好签,因为法国人喜欢吃中餐。
开封啊
没嘛意思,不是徐老师更没意思
听着开封话、看着在开封拍摄的片子,突然觉得开封对我来说那么陌生
海报那个桥段还蛮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