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寻梦?梦在醒时圆。
首先要说的是,这部片子我很喜欢。
可能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它是现代版的《牡丹亭》和华语版的《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也就是《两生花》)。
不少人说它伪文艺,这不要紧,在这个被商业片鲸吞了的华语电影市场,还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做这样的片子,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而且,它的反响还不错,不是么。
它成功地掌控了我的情绪,但总让我觉得还有一些不完美。
一、梦可依,难成眠,怎奈醒时更远。
Max在梦里遇到艾玲,似乎相处得不错,逐渐相爱,但醒来却感到压力和排斥感,他怀疑梦境,他想要逃避,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其诱惑。
柳梦梅在梦里遇见杜丽娘,同样相爱了,而他醒时依然坚信,这世上真有一个杜丽娘,且必在某处等着他,他要在现实世界寻着她,与她携手人生长路。我为你而来,你为我存在。
Max终因噩梦难缠,远赴上海,在那里,他看到了那个一袭白衣,眼神凄楚迷离的女子,那是,他梦里的丽娘。而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停留,这一趟,终是要错过的。
到这里,剧情稍稍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牡丹亭》般的冲破现实距离的东方浪漫主义的爱情传说中,可就在此时,西方人文主义细胞又在导演体内复活了。
二、双生:而你是你,而我不是自己。
Max在此来到大陆,却因机缘巧合到了杭州,遇到了那个和梦中人有着同样面孔的女孩依依,而她不是她,她活泼,热血,和梦中人一点都不相似。依依答应帮他找艾玲,也是帮自己找到失散的双胞胎姐妹。
可以肯定的是,双生题材是纯西方的东西。我不是说这电影里就不能东西结合了,我想说的是导演既没有把握这两者的精髓,也没有决定到底哪个为主哪个为副,让整部影片缺乏一种协调感。
大多数的双生题材,都有一个重点:作为双生的两者,必须共有某样事物,比如共有一个身份(休.杰克曼《致命魔术》)、共有一个生命体(《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话说《如梦》中有太多情节抄袭此片)。近年来,许多东方艺术家也尝试了不少这样的题材:共有一段爱情(岩井俊二《情书》)、共有一个身份(山本文绪《蓝,另一种蓝》)、共有一个名字(矢泽爱《NANA》)。
以上这些都无一例外地抓住了双生题材的精髓,两者是独立而统一的,两者因相互依存而完整,而作为不同的个体,却是要完整一段故事或是发现生命的不同可能性(此前的东方艺术家更习惯用轮回来达到这一目的)。而本片的导演却违背了这一宗旨,不但没有突出他们共有的事物,还活生生地把她们撕开了,摆在两个有着极端冲突的对立面上,更是残酷地让男主角择其一,让这对双生花拼个你死我活。
双生这个元素的渊源,我觉得应该是西方强调个体独立性和多样性的结果。也可能是强调独立意识后人们为填补内心的孤独感而产生的美好想象:这世上还有这样一个我……
如果这个元素运用得好,同样可以成为文艺片中的经典,只可惜导演在东西方主色调之间一直在徘徊,此时,她的东方主义情怀又发酵了。
三、影子或者替身
原来你爱我,不过是因为我像她,只要她一回来,我的一切就都结束了。
这样的桥段曾是多少东方式经典爱情悲剧的主题啊。
改编自歌剧《图兰朵》的魏明伦的《中国公主杜兰朵》就有一个任何西方导演都想不出的东方式结局:公主杜兰朵后悔莫及,披上被她害死的女奴柳儿的外衣,放下身段,成为柳儿那样的平凡女子,去寻她的爱郎。
没有一个西方导演会这么做,因为他们强调个体意识:我就是我,我为什么要像别人呢。
而《如梦》中依依这个角色也确实有着这样的背景和骨架。
一个乡下女孩,仅管有着和Max梦中的艾玲一样的面孔,却没有她那样的城市气息,她那样的时尚感,冰冷的气质。
依依,土里土气,热情,活泼,单纯却因善良和质朴而显得可爱。比起艾玲神经质的冷漠,我当然更爱依依,爱她,是个有血有肉,脚踏实地的人。
当她换上精致的衣服,干净的妆容敲开Max房门的时候,Max问她:“不是很累吗?你的头发。不是说,不吃饭吗?”她忍住了,她并不是想要扮成别人的样子去偷来一点不属于自己的幸福,她只是不想让Max白来一趟,失望而归。她宁愿暂时不要做自己,放下自尊和自我,也要成全他的幸福,哪怕只是一个没有逻辑的梦。可是这太可怕,这亦是她的噩梦,她离他越近得到越多就感觉越失落,他抱着的是她,想这的却是另一个人。
当Max吻过她以后,她不得不让自己清醒,她失魂落魄地走了出去。第二天还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出现在Max面前,继续帮他寻找艾玲。而Max对她的态度的急转直下,越发让她觉得自己可悲。她给他留了一张纸条,劝他回去。
当Max在纽约迷失自我的时候,她却清醒地做着傻事,她在上海工作,要继续Max未完成的梦。
直到Max再次来到上海。
其实当Max在午夜的广场再次把她错当成艾玲的时候,她完全可以将错就错地演下去,此时她已经可以演得没有破绽。而她没有这么做,因为她期待他喊出的是她的名字——依依。
她留MP3的那一段,像是一把利刃,刺穿每一个当过影子的人的心。
她想赌一把,只要他也梦到过她,哪怕只有一秒,她就有信心 把这个信梦的傻瓜唤醒。可是没有,她还是输了。她退出了,让他继续那个可悲的梦,去寻那个真正的梦中人。
其实她可以自私一点的,任性一次的。
故事讲到这里,我几乎把全部的爱和同情心都给了依依,而狠心的导演却又把天平硬生生地倒向了艾玲。
Max根据依依给的地址找到了医院里昏迷的艾玲,还有她那本记录他们共同的梦的日记。他把她从梦镜中救出,团聚了,最后艾玲还是不可避免地死于脑部退化。
这样一来,艾玲就成了绝对女主角,那依依算什么,既然大篇幅都是以依依的视角切入,前面大半的浓墨重彩都是放在依依身上,现在又突然这么来一下,你让观众之前对依依付出的感情情何以堪啊。
当然你可以说,Max不是说过吗“再精确地机器也计算不出,他到底爱她们两个中的谁更多一点。”他爱依依吗?笑话,你不觉得这句话很牵强很违和吗?
四、它值得更好的结局
我看到一大半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的假设,而且我觉得这样的结局更能让人接受。
1.艾玲和依依是同一个人
先前Max梦中的艾玲,其实是后来得了脑部退化将不久于人世的依依,穿越到从前Max的梦中的结果。
也就是说,那个上海女孩艾玲,其实就是依依的后来,她为了帮助Max寻找梦中人,留在上海工作,逐渐成为了一个如Max梦中人般的时尚白领,而她因经历了与Max的感情,性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梦中男友自杀的情节可以改动一下以前后呼应。
接着,就可以安排依依留给他“大学医院313”的地址其实是她自己的病房。
然后可以有一个人告诉Max全部事实,Max才发现一直错过的忽视的就是一直要寻找的。
2.艾玲和依依是两个人
艾玲就是个配角,也确实经历过男友离世,但并没有那些与Max相同的梦,不接受Max,态度恶劣或者接受Max只为骗他钱,当他一穷二白后离开他。
而依依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在他无法接受梦与现实的落差时帮助他重现站起来。最后,Max解开了童年的心结,认清了梦境与现实,选择走出梦境,真实地生活。
以上两种结局的好处就在于,主调明确,也不用把对女主角的喜爱割裂,依依的存在显得举足轻重,增强协调感。
所以我说,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在于:导演一直在东西方精神哪一个做主旋律的问题上犹豫,在两个女主角之间徘徊,亦在“梦与现实”和“梦是什么”哪一个做主题之间踌躇。电影的确很精彩,但是却显得老练而不够成熟。
2 ) 文艺与装疯卖傻之间的噩梦
看完《如梦》我情绪非常糟糕,正好北京又在下半死不活零零散散的小雨,走在马路边上,后面汽车喇叭按得此起彼伏,我觉得自己要死了,没事居然吃饱撑着来看一场文艺电影,哪怕出发点仅仅是想多看两眼曾经属于大众情人的吴彦祖,身为一个有操守的成熟妇女,我已经不爱已婚的吴彦祖了。
这部戏一开始就让人觉得多余,镜头摇晃最终固定的影像界面,有点类似八九十年代的怀旧电影。等干净的吴彦祖出现时,电影唯一的优点体现出来了,拍得画面干净,不乱七八糟,起码视觉上好比踏入一间整洁的房子,愿意坐下来继续等待。
直到袁泉出现,一切土崩瓦解。这个传说中中国唯一还在走纯文艺路线的女演员,不知道为什么我老觉得她明明长得很三八,下巴的痣,高耸的颧骨,要不是病态的瘦,她其实可以去做另一个丁嘉丽。你看一个女人不爽,那她做什么你都不爽,伴随着莫名其妙毫无说服力的情节,我时时拿出手机频频看时间,此时此刻,我多么想旁边有一个人能跟我一起点评下画面上各种奇怪的设定。可惜整个大厅空无一人,我对自己的选择更加绝望,一切完美的气氛中,主题却是一部烂电影。看着袁泉表演歇斯底里,我很尴尬,仿佛身处一间卤煮店里有人在唱a thousand kisses deep,恨不得煽他一巴掌,哥们你正常点成吗?
假如它像上半部分就这么文艺下去,其实我也可以忍。你知道的,硬要给我划个圈,我只能站在文艺圈里,装B装优雅装失意装崩溃,我也是可以假装一下的,谁不想要看上去很诗意的生活嘛?也不是没在家喝过红酒,也不是没在家点过蜡烛,虽然我内心已经想好了解释,前者是为安眠,后者是为驱蚊。
问题是导演任性地选择了一个让人崩溃的下半部分,她让袁泉去演一个乡下姑娘,蹦蹦跳跳脾气暴躁举止粗鲁,我看了只能义愤:她为什么这么侮辱郊区女青年?一个郊区女青年的心在放映厅里砰然裂成八瓣,太TM侮辱人了。《卖花姑娘》中的村姑都没那么讨厌,袁泉演的杭州市井小妞则想让人一脚踹死。她完全忘记了这样一个现实,无论什么出身的姑娘,都会有独特的美感,而不是她想当然创造出来的那些萌点。城里来的导演拍出了一副她以为的村姑形象,企图与另一个脱离世俗之美的袁泉拉开反差,忘却现实后成功制造出来两个神经病。
我则在下面求饶:真的,导演,文艺并不是神经病。
据说吴彦祖问过大家,你看这部电影哭了吗?观众都强忍住笑默默无语,实际上我流了两滴眼泪,在袁泉抱住她的濒死双生姐妹,动容说“我们曾经整整拥抱了十个月”的时候。我只能被一些以真实为出发点的情感打动,流淌点俗人的眼泪。
电影结束,无疑噩梦一场,走出放映厅,看到海报我忍不住笑了,宣传语居然是“宅男春梦,玉女迷情”,要是有人被这句话吸引进去,没准开场看15分钟就想暴打导演,整部电影中吴彦祖搂得最紧的,是那只死去的猫。
3 ) 如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拍摄《如梦》这样的电影,和在电影院里观看《如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当字幕出现在蓝色银幕上,头顶灯光亮起,我在四个人的大厅里站起来,还是禁不住鼓掌,方令正、罗卓瑶夫妇,用精巧工整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奢侈的故事;而在前不久罗启锐、张婉婷夫妇的《岁月神偷》之后,我又再次在原本可以容纳百人的电影院,几乎以贴近的距离,以饕餮的神情仰望了一次奢侈的文艺片。
电影就是造梦的,《如梦》造很奢侈,有些神经质,但是很好看,画面一流,四星一颗给摄影和布景。不得不惊叹,五十多岁的夫妇两还是我行我素,保持着年轻时对电影、爱情的敏感,对影像、对新生事物充满情致,一切不减当年,这是值得加分的地方。
陈蝶衣在《霸王别姬》里“不疯魔不成活”的绝唱还鲜活在很多记忆里;疯魔,是一种什么境界呢?就是耽溺,痴迷、执着于个人世界,无法自拔,也只有这样才接近纯粹的酒神艺术的本质。导演、编剧夫妇对电影,也一直有着非常自我的陶醉,也算是疯魔吧。而主演吴彦祖和袁泉都说,拍电影《如梦》,改变他的爱情观,让他们对恋爱、结婚、生子,这些事情更加珍惜和敬畏。这也许不是一个噱头,而是一个真实的感受。痴迷于电影里的情结,而屡屡不能自拔的人,从来都不稀缺。
《如梦》是华语电影里一个稀缺标本,无论是题材上的分裂诡谲,还是形式上的精致而考究,都是极为鲜见,文艺片能拍成这种奢侈的地界,非常难得。把爱情片拍成了若即若离的梦境,进行人格和心理学的解析,也难能可贵;而一个“香蕉人”出身的ABC,和一个讲标准普通话的大陆女孩跨越国度和大洋的爱情,在一段似是而非虚虚实实的背景里,不浮不躁显得耐人寻味。袁泉、吴彦祖,就是这部电影里的试验品,爱情是试剂。
从来,方令正、罗卓瑶夫妇都是一个善于炮制梦境的导演,他们电影里的爱情故事,都保持得有扑朔迷离,亦幻亦真的传统,1980年代大名鼎鼎的《唐朝豪放女》,夏文汐主演的才女鱼玄机的故事,就像一个气泡一样的梦,水汽迷蒙里不知去向。而在1993年陈冲主演的《诱僧》里,大将军石彦生和冷艳的青绶夫人的激情,天亮后也像一个梦,老和尚的谶语让人暗自揣度。《非常侦探》里范晓萱的乖张,张学友的古怪,也充满梦幻元素。2004年在澳大利亚拍的《寻找1967的女神》将公路片拍出奇趣的味道。
蛰伏多年重归香港,悄然面世的《如梦》,已经是把夫妇两人的造梦理想更加类型化。一个人沉溺于梦境的虚像,往往象征着性格分裂,意味着在现实生活里的不幸福。看《如梦》的故事梗概,已经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的爱情故事:纽约,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华裔宅男,遇见了男朋友刚刚自杀的中国女孩。然后梦中他们相爱,最后离奇的失散,最来来到中国寻找时,却意外碰见了长相相似,却全然不同的一个女孩。这样的爱情,像推理小说一样让人抓狂。而华语导演里面,也只有他们两夫妇,才能用影像阐释清楚这样离奇的爱情,心理分析和实验风格贯穿了他们的电影生涯。
《如梦》这样的故事,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变成流于形式的符号,或者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晦涩文艺片。罗卓瑶、方令正讲故事的方式,既得香港电影简单明了的传统,又在画面上自成一个绮丽妖冶的风格,对人物心理的拿捏往往让人惊叹,所以《如梦》恍然如梦境一样的画面,在蓝色底板上氤氲着奇幻的疏离感,而清冷干净、水声淅沥的配乐,让人痴迷。《如梦》保持他们一贯的审美方式,请吴彦祖当主演,看来也是别出心裁,演精神分裂,故事些“妖”的电影,吴彦祖是还算在行。
吴彦祖是70后年轻演员里,比较有觉悟的演员,从来不满足于打打闹闹的商业片搞些插科打诨的营生。一直都在用一些文艺片来磨练演技,而且这些角色都体现出非正常的生态,真有些“疯魔”的意思。几年前在金马奖大获异彩的《妖夜回廊》里,同样是扑朔迷离,充满意识流的影像里,他塑造一个诡谲的双胞胎兄弟。在回来寻找身份的时候,发生一些妖风阵阵的故事。去年,在尔冬升导演毁誉参半的《新宿事件》里,吴彦祖自我毁容式的的妖冶,再一次让人震惊。
回到《如梦》这样的纯情文艺片里,吴彦祖俊朗的外形,加上以往“非主流”的表演体悟,让自己沉入电影里演到疯魔,让观众看到美男的另一面是极有可能。从来方法派的表演路线都是旁人难以捉摸。自我突破是吴彦祖的追求之一,电影应该是吴彦祖一个天分所在,除了表演,三四年前由他导演的《四大天王》曾获得了业内不小的肯定,略见一斑。这次和袁泉的配戏,吴彦祖虽然还差一些火候,但是其用心和努力在胡子拉渣背后,已经让人看到了诚意。
一代代表演天才们常常说不要去揣摩角色,而要理解角色,走入角色内心世界,甚至要走进生活去进行深刻的体验。随着年事见长,吴彦祖早就不满足于做偶像,显然已经了有方法派演技方面的追求。《孔子》让发哥觉得自己是南丫岛的孔子,《异度空间》让张国荣执念于情结,摆脱不了了魔咒;而《色·戒》几度让梁朝伟难以摆脱抑郁症。《如梦》能改变袁泉和吴彦祖么?且看时间证明。
4 ) 比烂俗片文艺,比文艺片烂俗
一开始的镜头就是一只死去的僵硬的猫。他不知道拿这只猫怎么办,到网上去问,很多种答案,他把猫带到海边埋葬。说家里还有两百多罐猫粮,怎么办。怎么办。我不能接受一只新猫。
看到这里感觉是非常好的。接下来他开始梦见她,有点诡异,又温暖。
下面的内容便开始让我感到失去耐性。导演一直在吊着我的好奇心,让我在困倦的深夜,仍坚持看完它。
后面他提到自己的家庭,瞬间我嗅到了庸俗的气息,也许是由于自己的专业,接触心理案例太多,对于这部电影把三个主人公归结到成长背景上还是很难接受的。
看到最后已然觉得这是一部演绎一个男人与一对双胞胎的爱情故事的烂俗影片。
好吧,如果要总结的话,这部片子比烂俗片文艺,比文艺片烂俗。
5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如梦》
是的,人间如梦,浮生如梦。梦是另一个真实,另一个特殊时空之中,我在,我们都在。
有人纳罕,罗卓瑶和方令正何以继《遇上1967的女神》后,十年了,才推出一部《如梦》,有人期望甚殷,对《如梦》不甚满意,有的以为此作是艺术片,难免曲高和寡。
《如梦》贯注罗卓瑶的流动和寻索命题,半唐番特色和作者手迹清晰易见,101大楼、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信义威秀一带在镜头下成功转变成不真实的城市空间,而更重要的是,时间沉淀了细密的思考,对人生的深刻领会,东方人的精神反省,这些一一诗意地反映在《如梦》之中。《如梦》跟去年韦家辉的《再生号》一样,关注人的存在与流逝的时光,堪为近年香港电影中饶富哲理性的两部佳构。
《如梦》的基本二元结构十分清楚——生与死、梦与真、理想与现实、人脑与计算机、男与女、东方与西方、活力与忧伤、自我与他我等等。而爱情作为主线贯穿整部电影的千头万绪,又具体化地呈现在同一面孔的两个女孩身上。身在纽约的男主角Max(吴彦祖饰)在梦中遇上伤心人艾玲(袁泉饰),找到了理想的女神,就令他神不守舍。Max到了上海公干,遇上跟艾玲相貌一样,性格迥然回异的乡村女子依依(袁泉分饰),Max似乎只能够在茫茫人世找出现实的对象或是理想的倒影。理想属于一边,现实属于一边,从男人角度出发去看爱情,这是挺真确的反映吧(遇上100%的女孩几乎不可能)。《如梦》中的依依后来奋发淬砺,投入上海的城市生活,更在现实里找到Max的梦中人艾玲,表明女人也会为个人理想而奋斗,当中可能是为了成全男人,但也可以是个人生命的实现,到底跟男人无关,是为了自主的生活而努力。
爱情以外,还有存在。Max和艾玲一样,都在童年时,遭到遗弃,遗世独立的孤绝感,无法适意自若的生存遗憾,令Max自小就想躲回衣柜,好像要爬回漆黑幽深的母体,断绝人世,尚未诞生,永远在被保护的安全状态之中(Max埋首于计算机世界和从事网络保安工作多么顺理成章呢)。而艾玲面对孤儿的身世和男友的自杀,直到跟Max失之交臂,早令她感到人世腐烂,存在没意思。
面对于这个不确定的、神秘的世界,Max只能够寻找。寻梦?寻生?寻求?
《如梦》的外在情节及人物设置上可能令人联想到《两生花》、《情书》、金基德的《悲梦》等电影,。然而,《如梦》到底是跟汤显祖的《牡丹亭》眉来眼去的,压根儿跟传统东方情怀遥遥契合的。
汤显祖尝言:「因情成梦,因梦成戏。」信哉此言。《如梦》借取或改编了《牡丹亭》梦中相会、忧思成疾、形象写真几个重要情节,但罗卓瑶和方令正并不亦步亦趋,他们没有提供起死回生和缔结婚盟等光明尾巴,而是来一个现代的转化,剎那的光辉和开悟就够了,编导借最后的梦中,世界倾坍,二人在舞蹈中迸发出一股单纯的生命力,将生死情爱赋予一种艺术美,情与梦,梦与戏,结合起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是苏东坡在《水调歌头》经营的放任自适境界。
艾玲的死别,令Max回到自然,看山看水,这是失意现代人的一种精神出路,复返自然,Max吟哦孔子川上的名句:「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生离死别教人唏嘘,而我却想起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也说逝者如斯,他却从变中看见不变,物我无尽,天地万物是造物者之无尽藏等领悟。对于Max,他又从山水中看到多少?
我们从《如梦》中看到,罗卓瑶和方令正的表达主线效法汤显祖,精神核心依傍苏东坡,这是一种属于道家的美学人生情怀。而片题《如梦》,想必是来自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信报》2010.5.26]
6 ) 一部只有MV剧情的文艺电影。
明明是一部5分钟的MV就可以诠释的情节
偏偏花了将近两个小时;
就像一部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诠释的情节
却偏偏拍成30集电视剧。
我们有时就是心甘情愿把时间
任某些文艺精神病践踏
~~~~~~~~~~~~~~~~~~~~~~~~~~~~~~
所以是我手贱
非要点开某些影视作品。
更因为我花痴
为了吴彦祖
才看的《如梦》
一部只有MV剧情的文艺电影。
我真不好意思说这是一部大烂片
本来就不喜欢袁泉
一开始我以为袁泉是一只鬼
更加受不了结尾二人的舞蹈
所以台湾人有够装13的。
7 ) 如梦:我梦到你了,你梦到我了没
电影缔造梦境,梦境予人幻想,可是幻想又会摧残人心。人们以为规模宏大的电影是适合在影院里观看的,那令人瞠目的特效、震耳欲聋的声响、甚或是万千血肉之躯组成的汹涌潮水,这些往往都是票房的保证。如果给你几个亿,你不知道往哪方面花,那么我建议你去拍电影——既能娱乐他人,又能娱乐自己,更重要的是,你拍得好了,人们马上就认识了你,你若拍得不好,人们也不会把你骂到陈凯歌、张艺谋之流的地步。
那么文艺片该怎么办呢?中国的院线都交给国外的大片了,少有的场次要么被用来放映《建国大业》,要么被满屏幕的刀枪剑影所占据,虽然时下文艺青年越来越多,但是带着点装逼范儿的文青们更愿意去买十块钱一张的盗版碟也不愿意花费六十块钱坐在电影院里看着纠结的、毫无头绪的、小清新的故事。网络宠坏了这些死文青,也断送了那些新锐导演的前途。
当然,罗卓瑶算不上新锐导演,毕竟在多年以前她和李碧华合作的《诱僧》让大陆观众为之一震。李碧华是个看点,因为中国最好的几部片子都改编自她的小说,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好片都需要有优秀的原著作品为蓝本。我想《如梦》应该是这样一部影片,它是适合在影院里面看的——但是只适合在空旷的影院。
《如梦》是什么?是空旷的街道?是城市里冷冰冰的建筑?是两个人在夜色中的相遇?还是昏暗的空间里不断扩大的裂纹?似乎都不是,似乎又都是。在梦里与另一个人相遇,这本是无法想象的。只有在童年时才会傻乎乎地问另一个人,嗨,我昨天梦到你了,你梦到我了没有?或者说,喂,昨天晚上在梦里你居然打我,来,让我打你一下。又或者对某个喜欢的女孩子说,你不是说喜欢我的吗,现在怎么又不承认了?
在影片的开始,吴彦祖抱着他的死猫——我的猫死了,怎么处理?是挖个坑埋了还是煮了吃了?一切令人震惊的处理方法都来源于网络。可是网络不能代替你处理生活中的困惑啊,所以吴彦祖选择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处理,埋葬了他的猫。一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对某些事物感觉到依赖,或许你并不喜欢,但是你已经习惯,吴彦祖和他的猫似乎便是这么种关系。有些人在失去以后会想办法进行补救,比如重新买只猫;有些人则对过去念念不忘,认为失去的如同时间一样不可挽回。因为不适应,吴彦祖开始频繁的做梦,并且总是梦到同一个女孩。梦里的女孩很落寞,很悲伤,她像一切恐怖片的女主角一样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来来回回,如果说影片总分是十分,那么女孩的表演应该能占到了六分,她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看到她的人。
我爱死了袁泉,因为她的演技太好。空空的梦境、长长的街道、高耸的建筑、盘旋的回声,这些都是构成舞台的因子。《如梦》成为一个露天的话剧,似乎是这电影的与众不同之处。与之相比,吴彦祖的台词却显得冗长,比如他讲述的那小孩的故事,如果你长时间盯着一个人看,他又在讲一个无比悲伤的事情,他一边讲一边哭,而观众呢,他们刚刚酝酿好情绪,也许正要流几滴泪,却发现这个故事居然还没讲完——天已经亮了。
我只喜欢点到即止的煽情。所以我喜欢看那些若有若无的爱情。梦里的爱情是不切实际的,但世界那么大,总有几个傻乎乎的人愿意去相信。拍电影大概也是如此,你如果不喜欢,你对它批判再多,也很难改变别人对影片的第一印象。因为人们是不同的,他们如果觉得电影中的某个桥段触动自己了,很可能是那个桥段与他本人的记忆接了轨,而不是这个段落拍得有多么的好。
吴彦祖我当然很喜欢,虽然在关于这部片子上,他讲了几句冷笑话。但是好的剧本,好的演员(这片子演员并不多)让这样一部原本该沉闷无比的影片显现出了更多光泽。尤其是当电影舞台上的袁泉和话剧舞台上的袁泉终于找到了契合点时,我相信至少有一半的观众并未对这部电影失望。
吴彦祖对梦中的女孩着了魔,于是他真的去上海寻找袁泉了。人生的际遇是不可捉摸的,梦中的女孩没有找到,却找到了女孩的同胞姐妹。当另一个袁泉语无伦次的解释着,因为知道世界上有另一个自己的存在,现在她感到不安,总是在想关于她的一切时,我是有些小感动的,直到她在自己的孪生姐妹耳边悄悄说,我们曾经拥抱了十个月……吴彦祖在两个女孩之间挣扎不定,他心里感受到不安,因为现实和梦境的区别实在太大了,你在梦里谈恋爱,不会出现第三个人,你在梦境之外——到哪里去找那个和你做着同样的梦,在遥远的两地都还能手牵着手,甚至亲吻过的人呢。
梦中女孩的逝去让人心中隐隐作痛,因为从此以后你只能静静等待着在梦中与另外一个人相遇。也许喜欢这电影的人可以一个人去看,因为一个人时似乎更能体会什么是梦,什么才是错过后的意味深长。
8 ) 呃,果然如梦。。
我真的不好意思打1星,更不好意思说这是一部大烂片,毕竟免费看的特映,还近距离见到了活的吴彦祖(还是帅得一塌糊涂啊),主持人太有喜感了,居然说大家都很感动,彦祖gg也无比单纯的问大家有没有哭,拜托,当吴大帅哥带着忧郁无辜的眼神深情地说:“我妈死了,我的猫也死了”的时候,我跟旁边的豆友已经笑场n+1次了。。
关于电影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也不知道导演到底要说什么,就见袁泉和吴彦祖两个人在用演话剧情景剧音乐剧还有舞台剧的夸张表情和肢体疯疯癫癫哭哭闹闹,大部分时间无场景无配乐无情节,剩下的就是帅哥面部大特写,超长时间定格,还有唯美飘逸的MV。一开始我以为袁泉是一只鬼,半个小时以后我以为吴彦祖精神分裂,一个小时之后我以为袁泉人格分裂,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以为袁泉还要等夏雨,一小时四十五分钟之后我想,这烂片子怎么还没完啊?加一颗星给片名,起得很贴切,果然如噩梦一般。。好吧好吧,我不评论电影,我就是去看帅哥的。。
想法是好的,落实是有困难的,结果是有点失望的。女主角过了。最后那段舞还行,白衣飘飘的男和女。Daniel还真是帅的哩!
我真的不喜欢这种做作的电影!
好假好假
假如女主不是袁泉而是周迅,或许会更有戏剧张力。但周迅已经在《明明》里分饰两角过,对手恰巧也是吴彦祖,所以袁泉还是最合适的女主人选。可惜两部影片的风格均大过于内涵,只能算是又一部超长版MV。
袁泉演的真不好。
第一部让我想中途离场的片子 也就摄影还不错 整体就是小成本版的《无极》 遍布吐槽点
这应该是部话剧~~~~~~~~~~~~
文藝得抽筋兒
海报上的祖哥一如既往的帅,但实际片中,他憔悴颓废,穿衣邋遢,我不知道他接拍这么彻头彻尾的文艺片,是不是想要突破自己。可是袁泉这种歇斯底里的话剧腔调太抢戏。她是个为戏痴狂的好演员。可能我老了,可能时机不对,我些许悲凉地发现,要不是这两位演员,我肯定看不完这么节奏缓慢的电影。还好,结
感谢豆瓣主办方,喜欢袁泉的念白
理想中的文艺片
好台湾 好文艺 好神奇= =
沉闷到歇斯底里
袁泉演戏太用力,吴彦祖没突破,剧情不知所云,某些细节还天雷滚滚,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打二星是我手软了。
电影就是要好好说故事的。意识流浮于过多只会让人觉得故事太闷画面太唯美像是超长共鸣太少mv
一般
袁泉的演技,吴彦祖的国语,完全在一个水平上,袁泉太做作了,打了鸡血一样莫名其妙又闹又疯又神经,完全不知道她在干吗,吴彦祖国语真的是个障碍,当然,没人不爱他吧,换了刘烨演这个角色可能好点儿
宅男遇见两生花。
袁泉演的有点太用力了,好生硬啊。这个故事还是没能打动我。
虽然片子有些让我纠结,到是让我亲眼看见了吴彦祖,人超级帅说话也超nice,我鸡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