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动作片大陆2013

主演:杨颖黄晓明在熙巍子许峻豪

导演:高群书

剧照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1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2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3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4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5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6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13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14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15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16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17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18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19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6

详细剧情

  08年夏天,失踪多年的国宝——金佛,重现在韩国头号黑帮——金氏家族之手。警方在金氏次子正熙(在熙 饰)潜入深圳境内避难时,安排女警吕月月(Angelababy 饰)以全程保护正熙之名追查金佛下落,两人经历了险象环生的黑帮追杀后情愫暗生,导致月月与警察男友薛宇(黄晓明 饰)的关系变得紧张。正熙答应配合警方的行动,却在哥哥正泰的安排下,携金佛潜逃。正熙失踪的日子里,月月与薛宇逐渐重修就好,正熙突然出现将金佛归公,月月陷入在正熙和薛宇之间选择的两难境地……

长篇影评

1 ) 感觉很多朋友没看懂这个剧啊

按理说已经二十多年了,大部分粉丝都已经人过中年了吧,应该能看明白这个剧了吧。结果不少粉丝还是纠结在男女情爱纠葛之中。

这部剧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卸磨杀驴,用过就扔:领导想建功立业,处心积虑套路刚出身社会参加工作的吕月月,吕月月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献祭的祭品了,最终的悲剧是注定的。

伍队长表面上通过组织决议安排吕月月陪伴潘小伟,就是想用美人计。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几个同事都看出问题了,不断提醒吕月月,就伍队长装疯卖傻做无知状,不完成任务绝不会撤回吕月月的。

就问一句;没有吕月月能拿回小提琴吗?没有吕月月,最后能抓捕潘小伟兄弟团伙吗?

吕月月才是破案的关键,没有吕月月,即使纪春雷牺牲了,潘小伟也不会主动把小提琴交给警察。

二十出头的漂亮姑娘,面对美国留学的高富帅,做出任何举动都是正常的。换成人过中年的我等,不会比吕月月做得更好。

2 ) 第三次评,那些男人们风花雪月的动机

最近因为对电影的不满,忍不住又把电视剧回顾了一遍,也再次忍不住想再评一次,谈谈之前那么多遍都没看到的那些,关于这个故事里每一个男人,原来猥琐又有趣。

在这里竟然已经前前后后发过三次评论了,差不多每两年我就发次神经病。但看过去,果然每一次看见的东西都不一样。第一次写于2009年,那时候瞎兴奋。原帖:《痞子英雄》算什么(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301730/

第二次写于2011年,发在百度贴吧,但不知为什么是匿名发的。后来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豆友转了过来,原帖:《怀念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送给幻想浪漫的男和女》(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22602/?start=0&post=ok#last)贴吧网址: http://tieba.baidu.com/p/640071886

在这第二次的评论里,我提到了剧中的男性角色对女主角吕月月有集体意淫,并认为这是他们集体捧杀吕月月的动机。我当时非常愤慨,却并没有仔细分析这其中的玄机。而今再次重温,发觉海岩真是厉害,对人物的设计和把握,甚至每一句台词的拿捏都异常精准,入木三分。于是,有了这第三次的评论。

海岩的小说喜欢写女人,每个女人都是强势的、不可复制的、亦正亦邪的非典型女人。这些女人在海岩的小说里找得到,在现实中却难遇到。而海岩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却往往比女性角色现实的多。在《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前前后后出现了这样一些男性角色,推动了吕月月的一步步行动:男主角潘小伟、预备男友薛宇、队长伍立昌、副队长李向华、同事刘保华、同事纪春雷。这是“毁掉吕月月”小集团的主要成员。关于潘小伟,他是故事主线,少女偶像,各种分析珠玉在前,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我此番关注的,是其它男性角色。在过去的讨论中,这些可能被放置或忽略了。而这些角色的精准设计却恰恰体现了海岩对社会的洞察力和批判力量,也体现了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

所有的男人中,最大张旗鼓的要做掉吕月月的就属副队长李向华了。李副队长侦查员出身,一路爬上了刑警的位置,并放自己相恋多年的女友于美国多年,迟迟未前往与其团聚。在潘小伟出现之前,李向华并未表现出过任何对吕月月的防备或不满。当然,那时的吕月月只是一个刚毕业分配到警队的大学生,每天做些打杂的工作,是李向华绝对的“下属”,距离之远对李队长够不成丝毫威胁。但是当潘小伟出现,吕月月在这个大案中迅速占据了重要角色,李副队长的各种非词就多了起来。他抓住任何机会在队长伍立昌面前表达对任用吕月月的不满,从质疑她的专业性转移到质疑她的人品,不将之换掉不罢休。他甚至私下在预备男友薛宇面前似有似无的说了些似是而非的话,希望薛宇“劝劝”月月,不要掉入糖衣炮弹的圈套。在案子进入僵局,局里领导代领大家“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他第一个举手发言,旗帜鲜明的表达他对“吕月月”的不满,甚至不惜直指吕月月已经被金钱迷惑,是案子破不掉的最大元凶。当吕月月和潘小伟逃亡后,在案情尚未清晰的情况下,他直接向上级领导要求对吕月月发出通缉令,直接断定她“变节投敌”了。到底吕月月做了什么,让这位李副队长这么恨她?难道只是因为李副队长某一次教训吕月月的时候,吕月月顶了几句嘴?

吕月月第一次和潘小伟出去吃饭,由于没有汇报而让整个警队找了一个晚上。当然,李副队长没有浪费一分一秒,几乎一整晚都在投诉吕月月。这里面李向华有几句话颇为有意思:“要说专业,她吕月月警校毕业,科班出身,比你我都专业多了吧?可你看看她今晚干的这事儿,是一个刑警该做的吗?”

是的,这句话直接暴露了李向华对吕月月最直接的怨念。对吕月月专业背景的遥不可及以及恐惧,是李向华一直要做掉吕月月最直接的动机。

和吕月月刑警大学毕业的高起点不同。李向华是从最底层的侦查员做起,一点点累计经验,爬上了刑警队副队长的位置的。对于任用能力和前景都远远高于自己的手下,李向华是非常防备的。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或者说对于得来不易的事业地位的留恋是超越了爱情的。这一特点有迹可循。李向华曾收到其在美国的女友的一封信,信中女友大量篇幅描述对李向华的思念以及自己在美国独自生活的艰辛,那些肯下嫁大款的女人轻易就可以使用F等世界名牌,而自己却还在苦苦等待男友前来团聚。在电视剧中,导演用了几个不短的镜头去拍摄李向华读信,信的内容是女友的画外音,听起来委屈又纠结,让人不觉感叹那个巨变时代的中国人对金钱和爱情的迷茫。但是当李向华读毕抬起头,脸上丝毫看不到对女友境遇的担忧或牵挂,而是直接问老纪:“前两天潘小伟送吕月月的包是不是F牌的?”当得知的确是6000多块的世界名牌时,李向华一脑门子钻入了对吕月月拜金的定调和批判里。

李向华不爱自己的女朋友吗?肯定不是。但他对自己当时地位的迷恋明显超越了个人感情。他深知,如果去了美国,他将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而不是重获新生。因此他一直拖着签证的办理,最后还是伍立昌托关系帮他办了下来(这个情节设计也颇具深意)。而吕月月在警队中的迅速崛起无疑让他心有不平。他希望一切按照旧有的秩序,像他一样,从底层一点一点升上来,而不是像吕月月这批大学生一样空降,天之骄子一般的享有一切。

或许你会提,薛宇也是警校毕业,为什么李向华没有针对薛宇?李向华当然有针对薛宇。记得别的组来借薛宇参加射击比赛吗?李向华以办案为由百般阻挠,多次劝薛宇放弃比赛。编剧和导演用了不少时间来描写薛宇参加射击比赛。除了要表现薛宇的能力,要通过历次成绩的起伏来表现薛宇在吕月月问题上的纠结,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让观众看到李向华的表现。丁春诚饰演的李向华非常痞,面对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歇斯底里。他自始至终缺少大起大落的调调掩盖了他内心的那些小想法,却掩盖不住有心人的留意。

再来说说队长伍立昌。伍队长在片中是个正义角色,讲话义正词严,提携下属,特别是在所有人都踩吕月月下水的时候,只有他非常坚决的为吕月月辩护。他也是侦查员出身,但与李向华的狭隘不同,他非常看中年轻人的长处和能量。月月也在海岩面前毫不避讳,说队长很给她机会,是个很开明的领导,是她和薛宇的偶像。伍队长对吕月月的偏爱无疑被所有人看在眼里。所以当小提琴已经拿回来而吕月月失踪时,处长将继续追查吕月月和潘小伟的任务交给了副队长李向华,这一决定无疑已经表明了领导对吕月月失踪的判断。伍队长因为偏爱吕月月背了黑锅。这一切的偏爱似乎来得有点过于强烈,有点超出了伯乐爱才惜才的范畴。但伍队长的所有行为非常体面,让人找不出半点儿蛛丝马迹,觉得他觊觎吕月月。读者也不好一直猥琐的觉得所有的男人都是坏的,至少还可以留那么一个半个善良正直的美好人物吧?

可惜,海岩并没有留情。伍队长没有露出痕迹,但他的儿子伍冬冬露了马脚。一次吕月月拿了一锅小鸡炖蘑菇给冬冬吃,伍冬冬欲言又止,不停试探吕月月的婚姻观。当吕月月直接问伍冬冬的初衷时,伍冬冬说了实话:“我想让你做我妈妈,和我爸爸结婚。”小说里和电视剧里没有正面写吕月月听到这句话的想法,但稍有留心的读者/观众都会问,吕月月这么聪明,难道不会立刻联想到伍冬冬的这个愿望是否和他爸爸有关?吕月月毕竟还是小心的问了一句为什么,伍冬冬直言:“因为你像我的妈妈。”

这个“像我妈妈”是指冬冬觉得吕月月和他已故的母亲样子像?还是冬冬觉得吕月月符合他对母亲的幻想?这些书中和电视剧中都未做深究。但若联系起背景,却不难找到端倪。伍立昌鳏夫多年,每当有同事或上级劝他续弦,他总是搪塞:“冬冬不喜欢”。冬冬在故事里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朋友,小小年纪很能吃苦,善解人意,拉得一手小提琴。冬冬是了解父亲的喜好,才说的这话,还是纯粹出于自己的喜好才提出这样的要求?他难道看不出吕月月每次和薛宇一起来,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但这个答案并不重要。冬冬对吕月月的接受,无疑暗示了伍立昌的立场。

作者还借冬冬之口多次表达了伍立昌的心情。“爸爸,月月姐姐去哪儿了?我好想她。”

追究到这里,在吕月月归队后,伍队长对其的唾弃和打击就有迹可循了。所有人都知道吕月月和潘小伟有事儿。所有人都看到了吕月月对潘小伟的死多么的肝肠寸断。也因此,当所有人看到吕月月变成“英雄”后,大家的唾弃就更加严重。伍队长眼中吕月月“太可怕了”,不仅仅是对自己看错一个人的失望,更是对自己心中女神的陨落的忿恨。他曾为此背负了那么多沉重的包袱,而最终却证明还是被背叛了。因此,他的恨留的时间最久。电视剧一开篇就表明了伍立昌在时隔多年后对这件事这个人的态度:“你有采访证吗?先去开个介绍信。”“我们这没这个人。”谁能想到开篇这么官僚冷漠的人,却在故事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个如此正义温暖的伍队长呢?

3 ) 挥之不去的沉重——关于抉择

这是一部让我看完后久久不能释怀的剧。缓了一阵子才缓过来。这结局,让我感觉像是被人打倒在地后,又踹了两脚。绝望、心痛到无以复加。我就是这么投入的一个人。

我是先看的小说。看到书名时还犹豫了一下,以为是只写爱情的。没想到还有其它元素,并且这么发人深省。险些错过了!可见还是不要光凭书名就下定论。

先看小说,脑子里难免有对于各个角色的想象和憧憬,有很多先入为主的东西。再看剧,只是抱着好奇心试试看,觉得很难超越我的想象。谁知道被各位主角、配角们的表演惊艳到了!每个角色都是性格鲜明,有着各自的或大或小的缺点,正因如此,才使得一个个鲜活、真实的人物跃然纸上。这是一部很难简单定义好人坏人的作品,而是描写了人物的复杂性。他们的感情、内心的挣扎和矛盾,都使得这个故事一点都不肤浅。

看着月月一步步做的选择或是抉择,导致了最后惨烈的结局。心疼她的同时,也让我唏嘘不已!人生大多数时候不就是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选择组成的?有时候走错一步,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即使回头,面对的也不是来时路了。

其实薛宇这人挺实在的,看他后来照顾月月妈就能看得出来。是真心付出型。但是他跟月月的谈话,大多数都是在用教训的口吻。话也经常是没好气的说,或者横着出来。看不出他对月月应该有的怜惜。

我也不喜欢这种有话不会好好说类型的男人。对于一个你爱的人来说,不能多一点温柔和耐心吗?

不像其他富家的花花公子,小伟身上有一种真性情和“痴”。就如月月所说:没有其他同龄人那种“油”和“痞”。

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并且足以激起很多女人的好奇心。

我欣赏他对月月的温柔体贴、绅士风度、对于感情的主动态度、在崩溃状态下仍然没有选择口出恶言或者滥杀无辜。

不过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选择跟他走,因为我抛不下很多东西。就让曾经的美好定格在那个夏天,不好吗?

我相信小伟对月月是真心的。至于月月为什么要打那个电话,是对小伟失望了?是对他们前路不看好?还是逃不过内心道义的谴责?我看不透。也许与月月早些年的经历(小说中提到过)有关吧?她确实是个没什么安全感的人。

《风花雪月》就像它的歌词一样,让我的内心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狂风暴雨。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让我潸然泪下。挺服海岩的,人物刻画入微,又很深刻。演员们也把小说要表达的东西表现得很到位,尤其是我女神。

谢谢你们!给我带来这么一部精品!

4 ) 有关风月

看了一部很老的电视剧 老徐的荧屏处女作《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我不擅于写影评 只是慢慢的想 心中的郁结堵着放不开 于是想写出来 额 算是一个拙劣的半成品.
小伟喜欢月月什么呢 无非是初见的美丽容颜 然而与其说一见钟情 倒不如说日久生情. 有时候我会想 如果月月不漂亮,小伟会对这个拿枪指着他脑门的女孩子有好感么...小伟会爱上她么...如果呢...而很多时候是没有如果的.
潘小伟打动吕月月的招数并不复杂 喜欢的单纯 喜欢的诚恳.
一掷千金为红颜 那个名贵的包包重点不在于它的名贵 而在于小伟的心意 (起码当时的月月并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孩子否则小伟也不会喜欢上她)当月月觉得实在贵重急着要退时, 一个大男孩居然红了脸, 满脸的不知所措. 直到一旁的老季出来打圆场,月月才被动的接受了.
一首《难道你现在还不知道》当老季拦了小伟第二次邀请月月跳舞,小伟径直走上了舞台有意无意的唱起了这首. 这令月月着实尴尬了一回. 但是月月不能喜欢他啊, 她是人民警察. 就算动心也是不会有结果的.
但是小伟是个性情中人 喜欢就是喜欢了 他管不了那么多 爱了就是爱了 不愿意去掩饰什么.于是按他大哥的话来说“拿了琴要去讨那女人欢心” 乍一听像是红颜祸水 但是也着实说明小伟是真的爱上月月了 奋不顾身的爱上了.
一次他们谈到顾城杀妻自缢,崇拜顾城的潘小伟被吕月月问到:“你也会像顾城那样,死的时候要先杀了自己的妻子做垫背吗?”他的回答是:“如果我杀了你,那就是舍不得离开你呀,我舍不得你,所以要带你走,永远和我在一起。难道你不怕我在阴间太孤独嘛?”
而后来小伟在月月面前绝望的吞枪自杀 他却并没有带月月走 爱的另一种极致是舍不得. 月月的背叛害死了他哥哥, 可是他还是那么的爱着她, 舍不得杀死她. 这就是小伟顾城式的爱情.
小伟在爱上面他那么单纯,那么对她、对爱、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但是月月毁掉了这一切.
如果我是月月 爱一个人做这个爱人的决定就是要负责任的 如果我答应了小伟,我就跟着他走下去 义无返顾随他浪迹天涯. 那些世俗都不重要的...真的不重要...

这部剧一共20集 本人耐心也不够 从第3集跳着看到第13集就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我不想知道小伟是怎样死掉的, 不想看到月月最后沦落成风尘女的样子, 更不想看到她和她和小伟的爱情结晶统统被杀的凄凉. 虽然我什么都知道了.

爱情应该在最巅峰的时刻结束,不应该拖得冗长到双方都没了力气的时候苍凉散场.

这样想 也好 我看到他们爱情最好的时候 就不要去理会后来的世事变迁.
恩 就像《花心》里的一句“花满泪飘落风中 虽有悲意也从容“
生亦何欢, 死亦何忧
我再也不要看海岩的任何一部作品 ... 这一次我是真的看的伤心了 沉重了.

玩了这么多天 该好好学习了.
现实还是简简单单的比较好.

贴一首简单的小诗 命令自己忘掉这个沉重的爱情故事.

爱一个人,原来就是这样
就是沉醉于罂粟花的芬芳
甘愿独自背负所有的伤
面对子弹也肯敞开胸膛
哪怕前方是冰冷的死亡

爱一个人,原来就是这样
就是愿意跟着他四处流浪
夜夜在爱人的耳边浅吟低唱
时刻微笑着迎向爱人的方向
紧紧圈住爱人的手永远不放

爱一个人,原来就是这样
就是情愿将心放逐去流浪
流浪是为了找到一扇窗
可以让你看见我流泪的脸庞
可以让我看见你温柔的目光”

爱一个人,你还必须做到这样
她若是和你吵了架你得先投降
她若是喊饿了你得立即下厨房
她若是要你减肥你就不敢长胖
她若是要钱你就得去抢银行!”

5 ) 风花雪月,化为乌有

现在都还能清楚的感受着当时看这部剧时那抑郁着的爱情。爱情是美好的,但是同时也是绝望着,吕月月就是这么守着一份无望的爱情,在痛苦和快乐中挣扎着,沉沦,自我救赎。
看来海岩的作品还真是不适合年少的人看呢,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无助的企望,然后经过自已或者别人的救赎来走出深渊,可是深渊刚出,又入虎穴,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感觉。

6 ) 心动的必然,纠结的莫名,命运的无常

一、心动

当然,你是吕月月你也会的,无关金钱地位。新奇感有,高富帅当然也有优势,关键是还会撩,玩情深似海,眼中只有你,比他的命还重。女孩子遇此能不沦陷?薛宇这种家境好的经济适用居家好男人其实仅仅输给了浪漫

二、纠结

这个让人不解的太多。

1、局里,既然派出去美女伴帅哥,就应该想到化学反应,这就是设计好的,剧中也说“色诱”。有效果,小提琴回来了,杀人犯潘小伟抓住了,甚至流窜到大陆作乱的香港黑帮也被全歼了,这些完全应归功于月月。为什么对于月月的出走没想到,不理解,甚至扣上了“背叛组织”的帽子,最后派持此意见的李队而不是理解月月的伍队飞广州执行关键一役,否则结果或许不同。

2、月月,工作做了,爱了,小提琴交回了,跟着爱的人走了,虽说在潘小伟更浓的爱意追求下半推半就走的,毕竟不是绑架,两个人都爱,不想错过一生。一路逃跑和潘大伟不对付不是她告密的理由,劝说潘小伟自首不得也不是吧,这时还可以放手吧。这个告密就太强势,跟着走还是领着走,月月到底想干什么?伍队瞧不上月月的就是这一点吧,如果是绑架早为什么不告密,如果是跟随,为什么又告密?一个人不能什么都忠于吧。爱人死后又顺势当回了卧底要当英雄?怎么能够?

三、命运

宿命论和一语成谶都是艺术处理,不讨论。就说几个选择吧。

1、月月接的工作给她带来后面难以预料的生活,工作可以掌控你的人生,信然。

2、嫁给薛宇,可以预见到的人生,不浪漫;跟着潘小伟,怦然心动,你侬我侬,你眼中有我,我眼中有你。如果重新选择,相信月月还会选潘小伟。记得三十多岁时和同事们一起去草原休假,夏日的晚上,篝火亮起来了,大家坐在凉亭长廊唱歌,景点的吉他手一曲一曲地伴奏伴唱,那个夜晚,如果吉他手对我们款款深情伸手相约,在座的女人都会跟他私奔去的,太浪漫啦,辽阔草原,星星夜空,悠扬的旋律,深沉的乐手……心动的感觉要命呀!(第二天,天亮了,吉他手搭我们的车回城,抱着那把昨晚激情四射的吉他,灰头土脸地闷坐在后面,我们没有一个人理他)

3、选择生下潘小伟的孩子之后的艰辛让月月吃尽了苦头,所以香港婆婆的找血脉后代让月月觉得苦日子到头了,香港生活的融入以及战斗姿态最终要了她和儿子的命。如果忍气吞声能否平安终老呢?混黑帮家族没有杀手肯定不行。混了一辈子黑帮的婆婆应该明知她们的处境却置孙子于死地而无作为,这个不现实吧,就是海岩要编出来刺激你的,别当真。

4、李队受伤同时月月发现潘小伟看到了潘大伟的尸体,且泪目,对刚被告密捕获怀疑人生的潘小伟当时的感受感同身受吧,却叽里咕噜地一帮警察都去管李队,扔下潘小伟一个人苦涩,失职不说,月月此举简直是冷酷无情。当然非要编出手中有枪了不容易。

总之,诚如所演,一声叹息,做人还是要有所坚守吧!

7 ) 若是灵魂也自私——无关是非,不由自己

很多年前,看过《风花雪月》的电视剧,这个礼拜,一点一点终于把海叔叔的原作看完了。我想我有点明白原来不理解的关于私欲和选择,关于瞬间和永恒的故事。

海岩的书,向来是诡异的结局,奇葩的过程。依稀记得电视中徐静蕾被数抢击毙的惊恐不甘的眼神,还记得结尾处,濮存希走在路上,说过的太不安分的人,过于忠实于自己的人,是无法很好的共事的。如果一个人总以自己一时的喜怒哀乐和利益进退为取舍,那就是丧失了基本的操守。

有太多不理解的成分,在我看来,女主人公吕月月忠于自己善于他人,感情真挚而强烈,却这般的被人诋毁和误解。直到看到原本的结尾,在大楼门前的街道上,积雪未化,人来人往,嘈杂纷乱。互不相识的人擦肩而过,面无表情目中无人的匆匆赶路。这种热闹与冷漠并存的都市生态,又使人感叹: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因物质化官能化和功利化而变得俗不可耐的世界上发生的每一场真实的感情激动,都是可歌可泣的。那种真实无邪的感情从发生到破灭虽然总是短暂,但它所迸射出的火花,却能给人们的世界增添一种美丽的色彩。

我想吕月月或许是对生活绝望了吧。当刑侦队昔日的同事提起她是,怕是也只会说这个人作风有问题。而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女孩子,用最好的年华,凭着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和正统的正误判断观,赌上了事业和爱情,换来短暂和悲凉的一生。

吕月月漫不经心的冷笑一下,“噢?还有人记着我?我以为我早就消失了。”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选择,我一定不会去警官学校,一定不会
队长对我的好,我会记一辈子。
任人评说吧,每个人都经历过不可逾越的年龄,都做过荒唐的事。
我机械的说我没事,看着小伟被押到警车里,在车门关上的一刹那,我看到散落一地的红透的玫瑰。
我说:“小伟,你听我解释好么,你要听我解释么。你要我跟你走么,就像顾城那样,你要么”
小伟说过宁可自己死也会在阴间保佑我,他也说过如果他决定去死就一定带上我,可是最终没有这样做。他到死也没有对我说一句话,哪怕是一句诅咒的话语。
我放纵的个性使我付出了毕生的代价,谈不上检讨,只是既充满怀恋,又不堪回首。我无地自容。

人总是在顺境时迟钝,逆境中敏感,通常到了穷途末路,心就变冷也变得脆弱,冷眼看世界,好像人情世态翻来覆去全是一群丑角的龙套。但假使这个时候哪位朋友和师长给你稍稍一丝丝善意,又准会把你感动得像个孩子一样的热泪盈眶了。
生命的终止对死者来说是故事的结束,可是对于活着的人,常常仅仅是情节的一个转折而已。
我曾经发誓沉默,我常常想,我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告诉你,为什么不能继续像死了一样的活着,为什么当一切都遥远了平静了成为历史了,还要把往事从头细细说来。

逝者安息。而指责和蔑视却铺天盖地。毫不留情
“你怕什么,你特别聪明,这我都知道,你很清楚现在能证明你问题的人都不可能再说话了,你还怕什么,你怕我么?”
我低头避开,队长却咬牙切齿替我回答,“你觉得有利可图所以你跟他去了,不惜抛弃你的母亲你的组织,抛弃那些关心你帮助你的人,后来你觉得没有好处了,或者他得罪了你,或者你想家了,然后你便出卖了他。”
薛宇说。“我再也不能受伤了。经历过这次,上膛开枪之后,我觉得我一下子成熟了,再也不会吊在一棵歪脖子树上了”
我徒步走回警队,浑身湿透。我辞职了,我开始明白,从这一刻起,我已身败名裂。

身心的安顿始于智慧,中间经过烦恼,恐怖,颠倒梦想和断除苦难,达到一个清静不动的境地。
人生是一个大舞台,可是人却千万不要太入戏,计较得失,得也不安。人要随缘而安,有因而往。
这便是月月的母亲对人生的总结了,我想也是海岩对这个奇特的故事的总括。

她曾经热情如火,有着年轻人的朝气。那些对组织的忠诚和热血终究被误解和怀疑,没有余地。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多么无私多么完美。她选择了保护自己,无关是非。只能说每个人都有私心,当无法控制自己的灵魂,太不安分,时常变来变去。选择或许会偏移,不由自己。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无人认可,只当与一个面庞清丽和作风不良的女警察,荒唐和绝情的相遇。

这终究只是一段陈年往事,随风而去。

短评

用最残酷的现实照进最纯美的爱情,真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情事,又是一场风雨飘摇的世事。片头红酒黑枪半埋于白雪之中,超有艺术感。

7分钟前
  • 潸杉
  • 推荐

这个片就剧情就赢了,最喜欢的一部海岩作品~

11分钟前
  • 西单小宝
  • 推荐

当年她还没成为“老徐”。

12分钟前
  • 还行

海岩的书就是这样看着内心纠结,当年还是小徐的老徐把年少青春的吕月月这个矛盾体演绎甚是不错,凄美的故事、悲情的画面,看了让人揪心,但又让人沉迷其中啊!

16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还行

印象清晰的是有一场戏女主进了一个餐厅,里面放的是《the end of the world》。

20分钟前
  • Jane夏天
  • 力荐

徐静蕾的纯与媚就撑够全场 剧情早已剧透 海岩早年作品 起伏架构得不足 但一些小的阴郁和铺垫依然动人

21分钟前
  • 春盏
  • 推荐

说实话两个人都是浪漫之人,女孩没有安全感了患得患失,最后发生的一系列所谓的背叛都是她的安全感在做祟。

22分钟前
  • 程灵素
  • 力荐

邻家妹妹式的徐静蕾比老徐时代讨喜,年轻的濮存昕,和后来几乎没见过的台湾男主角

27分钟前
  • NANA
  • 推荐

这些年下来,对徐静蕾的滤镜早就碎了。原著里的吕月月真的不招人待见,是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出卖潘小伟,仅仅是因为感受到了前途未卜,无利可图了,潘小伟瞎了眼。剧里弱化了吕月月的自私自利,代价是会出现逻辑漏洞。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捧徐静蕾牺牲原著的本意。姜武戏份不多,但是演的真好。

29分钟前
  • 夷陵老祖魏无羡
  • 还行

最讨厌的海岩女主了......贪婪犹疑又自私。但剧中吕月月身边的主要男性,除了潘小伟,真的爹味儿得令人作呕。那位丁队长一开始就偏见看待她;薛宇的爱也是狭隘而高傲,当他“爱过”的人灰头土脸地再次出现时,他可以礼貌地回绝,可他俯视地嘲讽真的很让人讨厌;还有濮存昕饰演的记者,最后的盖棺定论以及联手得出结论的伍立昌简直恶心,他把涉世未深的吕月月带到这个漩涡,即便是基于她本身的性格或人格缺陷走到最后,但他在吕月月自潘小伟死后回到北京和他的那次谈话真的把他丑恶的嘴脸一览无遗,甚至和自己的儿子说那样的话,太可怕了……整个剧的主要角色除了潘小伟真的全体让人不适!

33分钟前
  • 『某东。』
  • 还行

有时觉得,这边的海岩和那边的琼瑶是一类人,都是狗血剧高手,只是包装手法不一样而已,本质上差不多,在封闭混沌的80、90年代能炮制出一堆热门剧,证明他们嗅觉好,会包装,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应该在巅峰时期合作一把。

3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一定一定要看结尾....

36分钟前
  • .梁
  • 还行

差了口气,不知道是细节的设定还是演员的表演,精彩程度不如永不瞑目,和拿什么拯救你。不过赵宝刚拍海岩还是比丁黑强多了海岩作品比较厌女,每部作品的男主几乎都为爱付出了惨烈的代价。这部剧男主有肖童的雏形,女主有安心的雏形。男主选的演员长得太过显老,而且有点三级片的脸,即便在尽力表演大男孩单纯的一面。傅彪可爱。薛宇和队长太可怕了,因为对方不爱自己,就要给女人扣拜金女的帽子,队长用完即扔。体质内的无情太可怕了,只会给吕月月带枷锁,却从不关心同志的身心健康短评里有男的骂吕月月婊子,真是恶心的男权。就为了你一句婊子,全天下的女人必须只能爱屌丝吗?

40分钟前
  • 䟇鑄㩭
  • 推荐

已经不记得许多细节了,但是看得很感动,快10年了吧?那时的徐静蕾很纯很美。疑问的是,男主角长得不错啊,怎么就不红呢?

43分钟前
  • 风景爱自由
  • 力荐

记得初中一个女同学说,去掉形容词,这片名就是个病句。

46分钟前
  • 黑岩
  • 推荐

回忆向。海岩剧启蒙之作,故事有些复杂,黑帮情仇痴男怨女,那时的老徐水嫩的就像出水芙蓉,濮存昕客串的作家也很儒雅,潘小伟那位男演员也很帅,主角的爱情让人唏嘘,但是结局太糟心。片头音乐缥缈至今念念不忘。

47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当老徐还是小徐的时候,也很青涩呢!

5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组织是不可相信的,在关键时刻常常抛弃同志们,却要求绝对的忠诚。女同志们在这个特殊岗位上压力很大,面临的诱惑很多,如果有凡人的七情六欲,一不小心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吕月月也好,安心也好,犯下大错后只能苟且偷生,独自饮恨,安心所处的时代尚有机会以德报怨,而吕月月所处的时代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只有横死街头了

52分钟前
  • domoto nana
  • 推荐

从这开始就不喜欢徐静蕾。。。。。。。哎。。。。。。

57分钟前
  • 老鱼聊发少女心
  • 还行

一把小提琴引发无数故事啊……电视剧片尾曲是陈琳唱的,我特别喜欢!

1小时前
  • 环境卫士小飞熊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