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静很好,不是问题少女。梅姐更好,完美女人。张警官遇到了这样的两个女人还要什么儿子,观念害死人。要是他懂得珍惜,本应是很幸福的。
作为一部独立电影,《杨梅洲》对我还有着另一层的意义。首先,电影拍摄和故事发生的城市,是我大学期间生活过四年的地方,甚至被用作片名的那个江心小岛,也曾经留下过些许青春的回忆。其次,夹杂着湘潭话与长沙话的对白虽然少得可怜,但就如同《饮食男女》中的梁伯母那满口的乡音一般,能够听到家乡在大银幕上被声音所演绎,也难免高看三分。
其实,以方言嵌入电影,对于大多数不以此方言为母语的人而言,更多的则会是产生一种间离的效果,甚至是以一种粗暴的方式,阻挡观众入戏的脚步,让观影者能够冷静的呆在戏外,用旁观者的角度和上帝视角鸟瞰全局。对于本地观众来说,若是喜剧中夹杂方言,自然会让人感觉到亲切,但如本片般似侯孝贤一样沉默的电影,偶尔响起每天都会在你耳边回荡,却极少被搬入银屏的语言,却不会让人感觉更加真实,而是平白添加了些许荒谬感。语言的熟悉和叙事的陌生,碰撞出一种怪诞的氛围,让你能够更好的审视,电影里的一切,是如何从真实的生活中变形而出。
自然布光和绿荫斑驳,近景的肢体表演和浅景深的运镜,开篇的种种细节,让人很容易联想起一位亚洲导演——来自越南的陈英雄。《杨梅洲》的前半部分有着某种类似于陈的处女作——《青木瓜之味》的气质。灿烂、柔和、温润,一切都在沉默中默默发生着。演员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一个眼神流盼之中,内心戏就自然而然的展示出来。
但终究,陈卓不是陈英雄,湘江也不是湄公河。我以为,影片后半段的氛围,才更加符合湘潭这座城市的气质。潮湿、阴冷、破旧。作为红色中国时期某种意义上的龙兴之地,湘潭有着一种固步自封般的固执和落后于时代的自暴自弃。走在老城区的街道中,有时会给人一种穿越到上世纪的感觉。高楼林立、充满生机的开发区远在“城”外,而湘江两岸的灰墙青瓦,却犹如亘古不变般,任由外来游人讥笑着,一如既往的破旧下去。
而本片中的影像,无论城市、农村,都吝于以光鲜的一面出镜,在冷色调的定格下,永远显得那么颓唐。原始的农作经济与后工业化时代的杂乱无章满坑满谷的占据着视线,叙事中产生的残忍和绝望的冰冷气息,在这样的环境衬托下,更加显得无处藏身、无可逃避。
让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本片的片名——《杨梅洲》。这是一个江心小岛,洲头被开辟成公园,供游人游园烧烤,洲尾是业已荒废的厂房与仓库,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兴衰。而洲中的大量土地,依旧被以最原始的方式耕种着,包容着与不远处的城市格格不入的另一种渔樵耕读的生活方式。至始至终,影片也没有交代主人公与这座小岛的具体联系。或许那是小静与舅舅的渔舟偶尔停泊的港湾,或许那是外公生活的乡村,甚至或许,那是他们都未曾到过的一片净土。但这并不重要,杨梅洲作为作者想要表达主题的一种现实母体,其斑驳复杂的生态、在城市发展中被逐渐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和岛上居民的生存现状,都与电影有着或深或浅的丝丝联系。或许,将杨梅洲视作一个隐喻存在,才能更好的理解导演的用意。
相较而言,影片的英文名定为“Song Of Silence”,就稍显直白。静寂之歌,既是主角小静的处境,也暗含了导演陈卓想表达却无法言明的一个主题:在一个集体失语的时代,如何唱出你想唱的声音。而联想到影片中双耳失聪的小静,不停的用矿泉水瓶和梳子制造别人难以忍受、自己却无法听见的噪音,更证明了被导演深埋在叙事后的野心。而就像这标题所包藏的一种韵律之美,整部影片,也就在空镜头、长镜头和角色模糊的表情之间,以一种散文诗般的模式荡荡漾漾的拓展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但《杨梅洲》却没有一丝现实主义的血缘。与同样以拍摄独立电影而成名的贾樟柯相比,陈卓的影片少了些天苍苍野茫茫的浑然天成,多了分精雕细琢的匠人气息。美术教师出身,让他对构图的把握异常精美到位,场景调度也走向精致讲究的路数。就整个拍摄格局而言,导演所采用的技法是封闭式的,运用大量的隐喻和蒙太奇的手法,演员的发挥内敛而寓意十足。纸船、鱼缸、手铐、口红,几乎每一件细小的道具都被导演赋予了能指的意义,而这些隐喻多数都围绕“水”而存在,陈卓想表达的东西琐碎而繁杂,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却因零散无序而产生了一些遗憾。但总体而言,这仍然是中国大陆近年来完成度最高和质量最上乘的独立电影。
在许许多多含糊不清的隐喻之中,有些却明显被赋予更加清晰的意义。如手铐意味着父女之间的情感,纸船象征着小静的过去。特别在小静流产前的梦里,导演用很明确的象征场景,将她心中亲情的冷漠、对舅舅的依恋和过往生活一去不复返的绝望,以意识流般的三个片段具象化,将影片的主题盖棺定论般归结。
虽然男主角张昊阳作为小静的父亲和小梅的男友,在影片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戏份,但毫无疑问,本片是一部女性电影。所有叙事的焦点都集中在两位女主角的身上,而张昊阳,则更多的提供一种串联作用,将叙事线索环环紧扣,并让小静与小梅之间产生某种交集。
小静与小梅在各方面看来都截然不同,但她们却又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许多共通点。单亲家庭的成长环境,亲情特别是父爱的缺失,让她们在情感上成为不完整的人。无论是小静与舅舅的不伦之恋,还是小梅献身于成熟男人,都是在这样一种厄勒克特拉情结下所作出的非正常反应。小静永远离不开水,即使来到都市,也总围绕着家中的鱼缸,她将金鱼放在晒衣架上曝晒而死,却又用口红在鱼缸上画下金鱼的图案。这种暴戾之举一方面彰显着小静自我毁灭的意识,另一方面又昭示着她对新生活的憧憬。这种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让人物形象丰满,也更加让人同情与深思。
小梅总无法摆脱的,是烟。在红唇间吞吐的过滤嘴,除开有一种性的暗示之外,更多的还是喻示着她的寂寞。她卖唱甚至卖身,为母亲偿还赌债,又帮以前的兄弟解决麻烦,但却依然无法找到归属感。直到怀上张昊阳的孩子,住进他的家中,再与小静从矛盾重重到化敌为友,影片从“爸爸捡肥皂”开始,忽然转向温暖。但短暂的温情脉脉之后,小梅堕胎,小静流产,张昊阳尚在腹中的儿子与外孙先后死去,在这种节奏忽然转换带来的戏剧张力之下,小静与小梅个人的悲剧色彩,以及全篇令人绝望的阴冷气质,达到了顶峰。
如果说小静的悲剧开始于张昊阳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和对婚姻后代的不负责任,那么小静最终的救赎也只能来自于他。片尾,父女二人撑着伞,默默观看着江中竞速的龙舟,与其说是为影片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不如说导演用这种开放式的结局,把未竟的话语浓缩成两个孤寂的背影,留给观众思考。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的事,就不必再拆穿。
最后,还想说一说中国文艺片的生存问题。《杨梅洲》获得了一些奖项的肯定,却无法带来经济上的回报。虽然挤进主流院线上映,票房却仍一片愁云惨淡。其实,被电影业界呼吁了多年的艺术院线的建立,才是解决这一类实验电影生存问题的根本药方。从网络的热议来看,类似《杨梅洲》的影片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想看的人找不到大本营,而影院耗费相对较为昂贵的观影厅资源,却难觅知音。如果能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影院,专门为这些小众电影开辟一片天地,同时再提供诸如“沙龙”、“交流会”之类同好者的互动活动,将整个城市的艺术电影观影氛围调动起来,培养一批忠实拥趸,则如此一来,影院不愁生存,又为电影从业者提供了造血的功能和受众基础,往大里说,整个城市气质和文化氛围也将焕然一新。
惜乎在这个金钱就是一切的时代,谁能迈出这一步,第一个吃上这只并不肥美的螃蟹,我们只能继续拭目以待了。
在去看电影《杨梅洲》的路上,
一趟开往顺义的地铁中,一位50岁左右的农民工大叔的手机响了,他的手机铃声是--逆流成河。
金南玲,的,《逆流成河》
斑驳的夜色在说什么
谁能告诉我如何选择
每当我想起分离时刻
悲伤就逆流成河
小梅的父亲,给了她音乐的天赋。
小梅的母亲,给了她貌美的遗传。
这样的原生家庭,怎么就会让小梅恐惧家庭呢?恐惧组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家庭呢?
因为,恐惧自己的孩子不能得到完整的父爱,她人工流产,打掉了和老张的孩子。
一直渴望有个儿子的老张,和一直渴望家庭的她,悲伤都逆流成河。
而电影里,表面上,小梅最大的烦恼,不过是,妈妈总打麻将,打麻将总输钱,输了钱总给她打电话。
片尾,老张,认命了。
他和女儿小静,并肩,静静地坐在船上,在雨中,看杨梅洲上的龙舟比赛。
他的妻子,温婉宁静,离了。
他的女儿,坚强干净,聋了。
他早就跟这个不顺心原生家庭白白了,有了小梅,小梅还怀了他的孩子,孩子还可能是个儿子,健康的儿子。
可他的小舅子,还是用一次违背伦理的激情冲动,把他拉回了解放前。
女儿怀了小舅子的孩子,流产了。
扪心自问,罪魁祸首,是他这个当爹的,没给她及时、足够、认真的爱。
小梅,江湖上,人称梅姐,仗义地梅姐,有才有貌的梅姐。
小静,敢让美术老师画裸体像,敢用自己的身体表达爱意。
两个勇敢、自主、追求真爱的年轻人,一个从不把自己的苦说出来,一个有多少苦都说不出来。
所以,这部关于小梅和小静的电影,英文片名叫 Song of Silence.
【花絮】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除非,他是导演。
《杨梅洲》里有很多,两次。一次穿过黑和荒,一次跨过血与伤。
两次麻将,第一次小梅从妈妈的包里把自己的钱拿走,第二次,小梅拿钱给妈妈还账。
两次手铐,铐的都是老张、小静父女俩,第一次是父亲铐女儿,管教,第二次女儿铐父亲,依靠。
两次裸体,小静,第一次被嘲笑,第二次被爱。
两次信封装钱,第一次小梅拒绝老张,为了爱和尊严;第二次小梅主动约老张,拿爱和尊严换钱。
两次唱歌,两次小梅唱的都是《雪白透亮》,第一次,充满爱的憧憬,台下有老张;第二次,只剩下坚强。
两次流产,第一次小梅,让老张失去了儿子;第二次小静;让老张失去了念想,再婚再生儿子的念想。
两次爱的伤害,第一次小舅爱小梅,不伦之恋,赎罪的小舅自杀;第二次老张爱小静,父女天伦,旁观的小梅决定去打掉和老张的孩子。
【备注】
龙标:2012年328号
歌女小梅第一次在酒吧唱出《雪白透亮》我就惊呆了,喜欢了很多年的一首gala的歌,突然穿越时空的机缘里再次击中我。于是想起来这首歌的ep正是写过电影《杨梅洲》主题曲。 中国导演在做家庭伦理片这方面是有先天文化优势的,混居的家庭成员,破碎家庭与重组家庭,无血缘的陌生人在一个屋檐下的碰撞磨合交融。中年危机和琐碎生活的一地鸡毛。小静那个梦境的表达很有趣,江面上燃烧的纸船,如果自杀的舅舅和流产在同一天夜里就更完美了,用自己的罚带走自己的罪,而不要畏罪自杀。小梅拉二胡的父亲这个安排也极好,女儿其实传承了父亲对音乐的天赋和热爱,但父亲却只想要儿子。 这个电影对于自闭症、哑巴(语言障碍)的人发展自我表达自我做了个提示,通过绘画来表达。人类的自我表达需求如果不能诉诸语言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图像(绘画)和肢体(舞蹈)。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健全的人类儿童在4-7岁时又最磅礴的绘画需求,语言系统未完善,而表达诉求日趋强烈,绘画作为语言的补充或替代。七八岁以后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绘画的兴趣会骤然下降。同理可知,对于语言障碍不能正常表达自我的人来说,绘画几乎是首选的自我表达方式。片中小静经常制造噪音,借以体验自我的存在。
好熟悉 都是湘潭啊~
看完第一感觉像<观音山>,就连片名都很对仗。但比<观音山>更加克制和含蓄,影像极其沉稳,完全不像是处女作。
不可多得的方言电影
整体有点伪文艺片的感觉,塞了很多世俗人觉得所谓文艺片应该有的元素。乱伦、堕胎、破碎的有问题的家庭的孩子、聋哑的孤独少女、等等。关键是没有拍出让观众感动的通感。也没有真正文艺的思维,很多情节太容易猜到了,比较程式。节奏不行,俩女孩应该早点碰面。梦那一段还不错。整体还行吧,一般。
一遍SIFF 117版,一遍98分版。舒缓冷静,懂得克制。「玻璃涂鸦」设计巧妙,从“房子”(我想有个家)到“?”(沟通)再到“父亲捡肥皂”(父亲是双方的桥梁)达成和解,化解矛盾。两姑娘看起来截然相反的,骨子里却是镜像关系。「积木抽离」则是三点一线的瓦解,三人的关系只能一对一,不可能一对二。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电影世界,我的确都很喜欢灰暗的风格。正常人也许一辈子也无法理解一个从小就没有听觉的孩子的世界是怎样的!比起那些光鲜的电影,这种风格让人感觉更贴近生活!3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拍的非常好!关于舅舅的那段感觉没有串好!小静演非常棒!不愧是年轻导演,能拍出这一代的故事!
“爸爸捡肥皂”其实是拿来主义,但无疑契合得十分巧妙,从容克制的气度看起来确实不像处女作,要忌讳的是符号(鱼缸纸船塑料鱼梦境之类)太多,个个标签像口号,逼人往意象处联想,反而显得匠气,感觉还是不自信所致。
摄影和剪辑有趣,两个女孩各自情绪线始终拿捏得当,方言+非专业表演加分。那些夸《少女哪吒》青春和《聂隐娘》留白的,可以看看这部处女作在这两方面是怎样胜出的,把狗血剧情讲到了雁过无痕却暗潮涌动。此外,纸船起火惊哭的梦境太像相米慎二的《搬家》了,连救赎与分离也是,不知是否致敬/照搬。
现实主义情绪佳作。故事起承有序,情绪控制适度,表演及音乐也同样优异(堪比春晚)。双线行进,相交、碰撞、谅解、沟通及治愈(不得不联想到观音山),又延转至分叉别离,或释放或救赎或迷茫。渔船起舞及纸船起火带有很强的舞台及装置感。或许会是争议部分。方言、渔湾龙舟赛都是加分项。
情绪营造的很细致,但时而记录风时而文艺范儿的跳tone还是让人不明所以,以及湖南本土剧真的好不适合文艺,你能想象重庆森林里边的人都一口湖南话吗?
爸爸捡肥皂
等了这么久。太失望了
对于爱,责任,孤独的阐述毫无痕迹,但是情节的安插还是可以窥见做作的痕迹。叙事从开始的双线交叉到融为一体表达很娴熟,人物设计表现空间很大,情感表达够饱满但是情节及人物推动还是需要再推敲。总体很不错的小成本文艺片。三星半。
349g
又是方言电影基本听不懂,实在看不懂为啥得奖
因为Gala的歌才知道这部片子的,片子的视听效果和细节处理都很棒,但是96分钟的片子中塞了太多东西要表达,情节又有点跳,主旨也不太明确。和张赞波导演的感觉一样,从小静住到爸爸家之后片子就在走下坡路了。长沙话听起来倍感亲切,雪白透亮和长沙话有加分。三星半。
小静与父亲关系的微妙变化、小梅与男人关系变化,都处理的细腻自然,都有痛楚,都很无奈。感觉导演想说的太多,小静与舅舅那段稍稍多余。。
在近期各种国产烂片的轰炸下,看到这部制作尚可的独立文艺电影算得上是小惊喜。灰蒙蒙的摄影调调我挺喜欢的,关于杨梅洲的景观看起来也挺有味道。至于影片,故事情节较弱,人物关系网建立较慢,演员表演和镜头语言都中规中矩。在这样失意的生活里,短暂的欢乐只是为了让失望更彻底。我说烟少抽点行吗?
决定去看电影,结果豆瓣上没有票卖啊,还好选了个好座位! btw 座边上的两姐姐,拎着两瓶红酒去看电影,真霸气。
意料之外,但还是不是我喜欢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