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没有明确交代情节的影片,给了观众猜想和站队的机会,是不是主角放了大火已经不重要了。影片的一切围绕的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男主角,他能敏感的察觉到人们的意图,并提前先拒绝别人,以免自己受到伤害,他并非不想融入大家,不想获得关爱,但只是因为他太敏感了怕受到拒绝,所以他喜欢一个人待着。这是一部拍给敏感体质观众的电影。你越敏感就越能体会到那份紧张与无奈。
今天看了去年的西班牙电影《大火将至》。摄影极美。按豆瓣上的一些影评的说法,这部电影的气势直追塔科夫斯基、贝拉塔尔。
这多少有点儿过誉。比如,剧情的稀薄,让人偶尔出戏。尽管如此,这部电影的力道够了:横跨四季,全片素人出演,西班牙加利西亚山区的雄浑之美。看完之后,耳朵和脑海里仍漂浮着淅淅沥沥的冬雨和炽热凶狠的野火。
�Y�+�.\��
奥利维尔·拉克谢(Oliver Laxe)成为新一代戛纳宠儿可谓指日可待,他迄今为止的三部长片作品均入围戛纳,而且奖项从不落空。去年的《大火将至》在“一种注目”单元获得评审团奖,估计他下一部新片很有可能会进入主竞赛单元。这位法籍西班牙导演早年在摩洛哥生活了10多年,他的前两部作品讲述着摩洛哥的故事,让观众对北非这个神秘国度有所了解。而这部新作终于回到他的老家——西班牙的北部村庄拍摄,讲述一位纵火犯从监狱释放后,回到家中与母亲的生活。
早在去年釜山电影节上,我已看过这部极简主义的作品,当时给影片里的瓦格纳歌剧和Leonard Coen那首Suzanne完全迷住了,却又不满足于那个猝不及防的结局,不禁想再看多一遍。最近有机会二刷后,终于证实了我此前的一些想法。明显地,这部作品再一次延续了导演自处女作以来的鲜明标签风格:非职业演员、真实外景地,以及16毫米胶片拍摄,这部甚至还回归到处女作《你们都是队长》虚构与纪实结合的叙事方式,前半段男主角和母亲生活的情节是虚构叙事,最后半小时的山火场景可是导演团队不惜冒险跟随救火员拍到的货真价实的纪录片段。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但拉克谢给出观众的却只有“果”,至于是导致男主角去纵火的原因在叙事中被悬置了。这种极简叙事里的留白手法是近年来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拿奖的杀手锏,一方面给予观众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结尾那场大火的来由有不同的解释;另一方面,却又隐约暴露出导演取巧的嫌疑,角色的性格塑造不足,叙事单薄无力,仅仅凭情绪状态难以支撑起这个故事,我非常认同谢飞老师的这一句评语。
当然,有别于导演前一部作品《含羞草》的神秘主义而导致的晦涩难懂,这部在叙事里依然留有不少蛛丝马迹供观众“解谜”:开头砍伐森林的挖掘机,母亲与男主角关于外来树种的谈话,以及男主角对村庄开发旅游资源的抗拒。这些细节足以让不少拥护的影迷反复品味,再加上诗意迷人的胶片影像,山野丛林和雨雾蒙蒙的光线处理。特别是最后的那场山火,作为是男主角情绪外化的象征展示,跟阿根廷女导演多明加·索托迈约·卡斯蒂略(Dominga Sotomayor Castillo)在洛迦诺获奖的《死在青春》里的那场山火有异曲同工之妙,最终令影片一举赢得影评人的芳心也实在不足为奇。
与知伴行
也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YZBX_ZX
其实这部电影算是我备选之一,我也不知道怎么选了这部(可能是手滑)。不过电影看起来还算不错,至少前大半部分是我喜欢的。
电影的故事性不强,就是一个中年的纵火犯出狱回到小山村和自己母亲一起生活,平日里少言寡语,每天也就是带着牧羊犬上山放几头牛。大叔平时平时几乎不与人交流,村里的人尽管没有对他很热情也没人对他冷眼相看,尽管偶尔有的人开着些有的没得玩笑,总体来说还算相安无事,直到一场山火的再次爆发。
电影的大部分都是在播放两个母子的日常,几乎对话也很少,但是田园的风光,安逸的生活,每天和动物外出,这种画面太舒服了,有种莫名的治愈感。电影的后一小段可能是想简单的激发一下观众的思考和讨论:就是如果一个人以前犯了错,如果相同的事情再次发生,人们可能带有色眼镜,潜意识的直接归咎于先前犯错的人。这类事情并不少见。
其实在网上看了一下,演母亲的演员已经有83岁了。而且导演Oliver Laxe
这次是为了怀念家乡特意的拍了这部电影。人生无论在哪里,总有剪不断的乡愁。
o")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与知伴行:
也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与知伴行:
YZBX_ZX
如果说去年戛纳有一部电影最能让人感觉到自然的静谧与震撼,那就一定是这部《大火将至》。导演奥利维尔·拉克谢(Oliver Laxe)以熟识的当地素人为主角,在充满仪式感的摄影机运动与超十六毫米胶卷质地的影像中,凝视这片被他誉为“拥有极端美感、高反差又难以预测“的山林和一个纵火犯——一个不合群的痛苦之人,而整个世界的疯狂都在这个男人身上找到了出口。
拉克谢产量不高,但却已经可以算是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了:2010年他凭借《我们都是队长》获得导演双周单元费比西奖,六年之后又凭借《含羞草》获得影评人周单元大奖。去年,他的新片《大火将至》进入了“一种关注”单元,并获得了评审团奖。在去年的媒体材料中,拉克谢亲自撰写了这篇手记,谈论他创作的源泉和他使用的诸种意象。
—
阿莫多被指控纵火。终于出狱了,却没有人在等他。他回到加利西亚乡村,藏匿在群山中的家,与母亲贝内迪克达,和三只奶牛一起生活。生活随着自然的节奏缓慢流淌。直到有一天夜里,大火几乎再次照亮天际。
火
加利西亚(Galicia)是欧洲野火发生地最高的地区之一。大火的原因包括闪电和多种情况下的疏忽,但是大部分都是人为的:比如,农民们会为了让土地恢复肥力再生放火,却最终失去控制;火也常常被用来作为政治抗议的工具,被用来改变事实走向,降低木材价格,成为政客们每年赖以争取回报肥硕的合同的工具之一……原因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野火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公众的关注方向,总是去追责,去寻求报复。当然,狂人在当今世界是最被妖魔化的形象之一。我总会为这社会是如何对个体进行流放和驱逐的而感到震惊。
从电影的第二个片段开始,我们就知道主人公被指控纵火。他是无辜的吗?他与世界,与自然和解了吗?他是毫无希望的惯犯吗?如果他确实是无辜的怎么办?我们会在观影过程中不断问自己这些问题。而一旦我们得以与阿莫多,他的母亲以及他们的动物们,共度日常生活,随他们面对着艰难的自然条件赶羊群去山上或山谷吃草,但我们听到炉子咕噜咕噜作响,雨水不断落在他们头上,我们与他们分享着私密的生活。我们甚至会喜欢上阿莫多。同情一旦着落,问题便被消融。我们可以感受阿莫多的颠倒,他压抑着的痛苦,他的精神伤疤。“如果他们让别人痛苦,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在遭遇痛苦。”贝内迪克达说。
加利西亚
我生在法国,但我的父母都来自加利西亚。我对安塔勒斯(Ancares)最初的记忆可以追溯到四岁的时候。像许多西班牙移民一样,我们每个夏天都会回到西班牙。我的外公会和他的驴子一起在一条羊肠小道的尽头等我们,帮我们把行李驼回家。随后我们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在山脉中心,人们活得充满尊严,将自己全然交付给自然元素。他们依赖于自然如此简单和甜美的接纳,也同时被提醒着,生命是多么短暂。我被这种人生态度深刻地影响着。我从六岁起生活在加利西亚,直到十八岁开始在巴塞罗那和伦敦之间往返,之后又在摩洛哥生活了十年。但加利西亚永远是我的家,我的根基所在。我们在我外公外婆居住的村庄拍摄了这部电影,和我童年就熟悉了的村民们一起……这片在欧洲大陆边境的土地,是矛盾的,充满了反差:这反差是甜与糙,也是雨与光。一切都是神秘的。我试过去捕捉它极端的美,一种激烈而难以捉摸的美,无边无际。
阿莫多
我执导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是先发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后让他们来扮演主角。像是《你们都是队长》(You All Are Captains),《含羞草》(Mimosas),再到现在《大火将至》里的阿莫多。在阿莫多郁然的双眼和下塌的双肩间有一种深刻的真实。他是帅气的,但你也可以看出他是痛苦的:他极度敏感。现代生活无法容纳如此脆弱。
饰演阿莫多的阿莫多本人,曾是一名看林人。如今,他在森林中照顾生病的动物。在西语中,阿莫多的意思是“爱人之人”,我选择为这个角色,保留这个住在山里的害羞男人的本名。阿莫多是心中有爱的人,而大多数人都把他看作是破坏的人,除了那些不对他做评判的人,也就是他的母亲和他们的动物们。阿莫多是一个具有赎罪色彩的人物,一个无辜的(就像《含羞草》中的Shakib),一个不合群的人。世界的疯狂,受苦的自然界在这个男人身上找到了出口。
贝尼迪克达
像阿莫多一样,我选择保留她意为“被佑护的”的真名。贝尼迪克达同样也用她自己的方式,佑护着我们这部电影。她今年已经83岁了。
阿莫多出狱后径直来到了母亲的住处。她只是抬起头问:“你饿了吗?”,就好像他从未入狱,好像他前一天也来过,在炉边静坐。贝尼迪克达对阿莫多的爱无止境。无论是否有罪,他都是她的儿子,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她对加利西亚十分熟悉,那是母亲般的故土,而非父亲。
这是贝尼迪克达和阿莫多第一次出演电影。人物和真人之间需要达到一种平衡。阿莫多在电影和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一样的,而电影中的贝尼迪克达就跟真正的贝尼迪克达没什么关系了。她对于这个角色来说实在是太有能量了。我一度担心,她的急躁会将观众领向贝尼迪克达是一个保护欲过强的母亲,而阿莫多是被此摧毁的孩子这样仓促草率而简单的结论。但奇怪的是,一旦我们对贝尼迪克达过剩的能量加以约束,我们便接近了她的内核。这是我第一次因为电影如此靠近某个人的内核…以一种迂回的方式。
干燥的情景剧
我想让《大火将至》成为一部干燥的情景剧,克制泪水。在我的写作中,我试图去嵌入一种简单的心理特点,靠近内在:角色们粗糙的情感与赤裸的环境相呼应。他们被压抑的情感最终随着大火一起爆炸。
树
桉树是一种入侵性非常强的树木,有部分加利西亚人甚至认为它们是有害的。它会吸干土壤中的养分以遏止其他植物的生长。
电影的开端,是巨大的机器一棵一棵推倒桉树的画面,就像是在除草一样,毫无仁慈可言。机器突然在一棵百岁之老的老桉树前停了下来,似乎在对它的宏伟表达敬畏。
《大火将至》展示了最后遗存的乡村世界是如何面临着灭绝的威胁。开场的桉树片段,和闭幕的大火,同是自然界迈向死亡大门时的交响。
动物
它们深沉又温柔的目光可以看透和质疑人性。它们是俗世与圣世,虚构与现实间的媒介。狗,牛,羊和烧焦的马,它们邀请着我们改变回看自己的方式。
命运
我非常喜欢小提琴和它被琴盒包裹的样子,因为它也讲述了人类自己的周旋余地。宽容度甚少:不比乐器和容器之间的空间更多一些。因此,阿莫多除了将自己交予决定论,或者去寻求自身之外的东西,别无选择。
人是如此渺小的生物,依附于广袤,无法预测又无法控制的自然环境。但在这部电影中,人类并不直面自然,他们并不反抗,他们与自然相融。他们接受自己的角色,就像阿莫多,贝尼迪克达,以及那些动物。他们在这种接受中找到自主和自由。
电影的加利西亚片名,O que Arde,直译为“燃烧的”。电影的法语名也富有预言性,“大火将至”;它与宿命相关,一种黄昏般的直觉感受。
追随四季步伐的拍摄
拍野火,需要与火共同拍摄。我们首先需要跟着消防员进行身体和理论的培训。我们以一个小队的形式完成了第一个夏天的尝试拍摄,去理解拍摄所需,这一步没有演员加入。我们并不知道16毫米的胶片是否能够抵抗热度,镜头会否融化,消防员是否能及时出现……等了两周左右。我们一直都开着收音机,在火警响起的时候,就跟出去拍摄。慢慢的,我们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然后冬天来了……我们拍摄了电影开始时,艰难的生存环境。动作缓慢,因寒冷而麻木。几乎没有人向下看。阿莫多回来了,带着他的悲伤,沿着在加利西亚多雨的天空下潮湿的小路。加利西亚的冬天也是阿莫多的冬天——他的避难所。
然后春天来了。身体舒展,动物苏醒,再次回归的季节。自然再次由收缩到扩张。阿莫多飞奔下山去营救他的动物们。时间流逝,季节来了又去,也许有人会觉得,阿莫多会等到救赎,解脱终会降临。
之后的夏天,我们做好了迎接新经验的准备,这次演员们也都到齐了,两个年轻的消防队员在一旁等待着火焰的洗礼,邻居们试图保护他们的财产免受即将到来的火灾破坏…而二零一八年的夏天,却是加利西亚历史上最最湿润的一个夏天:野火寥寥无几。再一次地,自然设定了自己的规矩,并且测试着我们接受的能力,我们的屈服,我们的敬意。当我们为时两周的拍摄终于接近尾声的时候,大火将临。
等待可怕的火焰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我们想要的,是加利西亚所无法避免的。
我们虽对火期盼,仍需火对我们回应。
原作者:Oliver Laxe,《大火将至》导演
我喜欢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所以我听到了,深夜淅淅沥沥的雨声,白天树林中的鸟鸣,清脆悦耳的牛铃,远方深山中的狗吠。
我喜欢静谧的乡村生活,所以我看到了美丽的远山,幽静的乡间小道,还有慢悠悠的黄牛,跑来跑去的小狗,放牛的老太太在树荫下慢慢嚼着面包。
我讨厌旅游人们的喧嚣打破乡村的宁静,我讨厌外来的物种侵占自有植物的家园,我讨厌伐木场的机械轰轰隆隆的放到一片片树林。
我生气,生气,生气,我无奈,无奈,我不知道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改变。
突然一场大火,虽然烧了树木也烧了民房,一切将会归于宁静。
无论《燃烧》的结尾,刘亚仁饰演的男主焚毁大棚的举动是实际的行为,还是想象(小说)中的内容,都不及《大火将至》的处理来得高级。《大火将至》同样聚焦于一个动作:焚烧,但并没有直接告知观众这个举动是谁做出的,即便大多数有理性的人都能猜到这一后果只能是那位沉默寡言的男主导致的。
设立阶级、制造矛盾,通过一场大火来发泄底层民众的愤怒,这种立意即便不是刻意的,也在向观众直接的传达导演想表达的意图。说实话,《燃烧》只比《寄生虫》高级了一点,李沧东懂得将自己的观念裹藏在精致又迷人、似真又幻的影像中。使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寄生虫》却只能被当做寓言(脱离现实)来看,《燃烧》在不断滑入虚构的陷阱时反而可以当成一个写实的故事看待。
《大火将至》的答案隐藏在自始而终的细节中。它建构了一个谜团,而谜底就是这个谜团本身,不需要外在的讲述来阐释背后的主题。这是导演用影像来与观众交流,而是借助于一份以影像为幌子的文本。文本永远是低级的,虽然影像可以将文本直接表露的意图隐藏,但依然躲不过资深观众的法眼。最终的结果是,影像被文本化。
越来越多的艺术电影走入了这种误区:表面上建构能被体验的影像,实际上在影像背后潜在地留了一份文本,先有文本,然后才有影像,再将影像从文本中拉离,好像影像是先在的。这是当下电影的困境:越来越多的导演丧失了影像思维,而坠入文本的谜团中。他们好像无法再观看、聆听、感知或体验,只有一颗大脑在持续运转着。
而电影要发展,只能从影像上入手。培养影像思维,培养观看、聆听、感知或体验的能力,将其变为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本能。而不是开发一颗智性的大脑。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在百多年写下的日记中,感慨:大地上令人赞叹的事情,就是人被迫感受多于思考。如今,我们进入倒置的时代:思考多过感受,而且是远远多于。
被指控纵火的阿莫多出狱了,却没有人等着他。他回到家乡,一个位于加利西亚深山、全欧洲森林大火发生最为频繁的村庄,与八十三岁的老母亲和三头乳牛一起生活。跨过湿冷阴郁的冬季,阿莫多循着自然的节奏缓慢生活,曾经干枯的生命在春日微风和盛夏阳光里逐渐舒展,直到森林的滥垦越来越近,漫山的烈火再度袭卷而来……。 导演奥利佛勒赛回到儿时游玩的西班牙山村,完成这部横跨四季的宿命之诗。以熟识的当地素人为主角,在充满仪式感的摄影机运动与超十六毫米胶卷质地的影像中,凝视这片被他誉为「拥有极端美感、高反差又难以预测」的山林景貌,静谧中汇聚出慑人的能量;而人类的纯真与猜忌、自然的更迭与灭绝、生命的渺小和无常,更随着铺天盖地的熊熊烈火,迸发出灼人的滚烫。影像力道直追贝拉塔尔、塔可夫斯基。
痛苦的桉树,只能烧一次的山火。海南节这个字幕翻译,逼迫我一次次打开了「听歌识曲」
创作者的内心要多么平和才能把故事推进得如此沉稳?人祸或是天灾,大火卷走的不仅是绿林屋舍,更是人性的表面平和。故事首尾更粘连成巨大精神拷问。
“他们”说他犯了错,之后他也很难再融入“他们”;即使尝试着努力,一旦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他们”便会将矛头指向他,因为“坏蛋永远是坏蛋”。所有的沮丧的、愤怒的情绪与满目疮痍的山火惨境,最后终于在他身上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心火燃烧,大火已至,烟火迷障,全员扑街。原汁原味坐标西班牙横跨四季的宿命之诗,风景美好,几乎全素人上镜,叙事风格质朴雅致,留白不错,但对于主角的塑造还不够丰满--大家都看的出他很压抑,但也仅仅如此。所谓人性,就如同片中受困于河流而受伤的牛与被山火熏瞎了一只眼的马,“他们”都是“残障人士”,无一幸免。那么,第一次的山火究竟是不是被关了两年后假释返乡的“纵火犯”他所为......各种电影节最喜欢这种片子,先给你来个软糯飘逸岁月静好,然后便是在迷雾中若隐若现的深渊凝视。
开头插入一段挖机伐木的场景,这台推倒山林的蛮力机械与黑暗深处瘢痕累累的巨树构成了一种目光的对峙,一方熄灭了灯光,一方镜头不断缓缓上升,形成一种由作为客体的植物朝着某种缄默不语的神性存在的升格(镜头甚至未能到达顶端即被迫中止了),Amador在雨季出狱获得新生,又在火灾之后再度被无端指控,每一次自然更迭并非恢复原样,连马儿也会几近失明留下伤疤(就像来自那棵巨树的某种回应),总有什么东西在这种更迭中永久地失却了。
西班牙乡村版“燃烧”?回想的余地很大。
前半段田园片,后半段灭火片,今晚没排片了也没事,就静静看在大山里放牛也挺好...
实在不行,看30分钟睡25分钟
场内打鼾声此起彼伏,却沉醉在Leonard Cohen的和诸多自然意象,非常美和安静,却不乏力量的作品。
风雨云雾,溪流丛林,夏日光景,老妪与儿子,一部让人想念故乡的电影。
影20212:西chang大火后观看。前面阴郁
生活场景85%,故事15%,抒情0%。导演8.0,编剧8.5,表演8.5,摄影7.0,录音8.0,美术8.0。慎看,平淡的生活中,电影剧情的转折数量可能不如一部2分钟的短片,导演给出了非常简单的对比:人与自然,除此之外,对于主角内心外化的戏份都不多,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几乎没有,就是直愣愣的拍生活和一场大火,你静下心来它是一场大火,你不静下心来它还是一场大火。但回头来捋顺剧情的话,有没有发现开场的那两台伐木车是用拍人的方法拍的,那俩灯跟眼睛一样,镜头切换也在指明和森林的关系;再者,你要把所有的剧情和演员看成一座原始森林的猴子的遭遇,也就通了。扯上安哲老塔阿巴斯的太扯了,短评长评们~~~
3.5 影像力道直追贝拉·塔尔和塔可夫斯基是吹过了,但《大火将至》仍然提供了具有生命力的自然影像。结尾戛然而止充满悬念。
#2nd HIFF# 戛纳一种关注评审团奖→海南岛电影节主竞赛。16mm,非职业演员(本名出演),有着相当美丽迷人的影像:大地,山林,雨水,雾气,以及借实景拍的大火,自我放逐的男人,西班牙凋敝的小山村,雾气拍得美极,时常让人想起安哲;大火也有[天堂之日]的意境。当然叙事还是稀薄了些,但是当docudrama看就相当出色了。
参阅巴什拉《火的精神分析》中对于火的性的描述;电影角度,一般把难以控制的危险的“火”归为fury或rampage的范畴,可以想到的相关影片包括圣女贞德几部、柳条人(1973)、魔女嘉莉(1976)、牺牲(1986)、地下(1995) 燃烧、狂野生活(2018),对比潮气雾蒙的丘陵(而不是与水的对立),后半段山火掌控人的命运/剧情的结束就是在试图建立环境与情绪的联系,Amador隐藏的抗争、村民的愤怒或是自然的不顺从都是透过火来表达;仅从这一角度有“过渡诠释”之嫌,但导演所表现的创造性在于此、也是影片最特殊之处,再过渡诠释的说,如果怀疑片中Amador行为的真实性的话,那他像不像“马丁盖尔归来”中真实身份成疑的德帕迪约呢?
只要我们足够耐心,向世界打开,学会真正的看并且等待,那么电影永远可以像它第一次被创造时那样,收纳前所未有的影像。像赫尔佐格那样拍电影。
瓦格纳的歌剧和Leonard Coen那首Suzanne运用得很棒,再加上山野丛林的无声画面、自然主义的人物刻画,让观众的思绪理解呈现出信马由缰的自由状态。然而,导演给观众的留白空间太多,猝不及防的结局让我有再看第二遍的冲动。
非常喜欢这类把娱乐性剔除为零的片子,几乎是介于剧情和纪录之间了,剧本不仅去掉了叙事,也不交代必要的信息量,只有几句关于桉树的台词可以提供关于山火的联想,让这个故事增加了诗意,带上了余味。其他时候只交代一群人的日常和状态,你甚至可以把大火理解成男主角在因纵火罪出狱之后的心理象征,是一部自然主义的诗电影,太迷人了!
剧情简介挺吸引人,但真正观看时有点无聊。导演的功夫什么的都没的说,一看就是电影节会喜欢的作品。
潜行之夜,牺牲之林,陆上行舟,树木为摧。绿杉野屋,漏雨苍苔,乡愁之雾,遍被华林。雾中风景,蓬蓬远春,疏雨相过,树洞老妪。都灵之牛,终与俗违,大火将至,烧成死灰
【3.5】摄影机不断地聚焦自然景致,大全景里深绿的山林静谧深沉,当然在需要声音时也做到如此细致。生命力在此间生长,大火来临后一切冲击即来源于真实:对生命的灭绝,为我们留下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