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军号

战争片大陆2019

主演:王仁君  王志飞  刘智扬  胡兵  张一山  孙维民  李幼斌  董玥  邹先煜  

导演:陈力

播放地址

 剧照

古田军号 剧照 NO.1古田军号 剧照 NO.2古田军号 剧照 NO.3古田军号 剧照 NO.4古田军号 剧照 NO.5古田军号 剧照 NO.6古田军号 剧照 NO.13古田军号 剧照 NO.14古田军号 剧照 NO.15古田军号 剧照 NO.16古田军号 剧照 NO.17古田军号 剧照 NO.18古田军号 剧照 NO.19古田军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7 20:06

详细剧情

  《古田军号》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影片用真诚的艺术表达和创新的手法,以一个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革命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的非凡历程。

 长篇影评

 1 ) 敢于直面历史

一部敢于展现领导人矛盾的影片

一是讲述了我军政治建军思想的由来。由于国情的特殊性,我国革命是现有红军,再有根据地。因此,红军除了打仗之外,必须承担一定的政治职能,即向群众宣传,帮助地方建立政权,帮助建立地方武装等职能。政治建军原则是世界建军史上较为罕见的一种建军模式,因此,毛主席最初提出来时,受到了许多领导人的反对,包括朱德和刘安恭。这部影片较为真实的还原了两方在建军原则上的冲突,应该是历史上的首次。

二是讲述了当时的权力斗争。政治建军原则的另一个体现,在于军队的最高领导权的归属。具体来看,就是前委领导军队,还是军委领导军队。毛主席作为湖南省委前委书记,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井冈山会师后,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合并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最初,毛主席依旧以前委书记的身份指挥红四军。刘安恭到来后,要求成立军委,并选举朱德为军委书记。由于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只领导红四军一支正规部队,这就造成了毛朱二人权力的冲突。

 2 ) 《古田军号》红色初心感动观众助燃暑期爱国热情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由陈力导演执导,王仁君、王志飞、刘智扬、胡兵、张一山、孙维民、李幼斌、董玥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正在全国热映中。影片不仅收获了各方“红色自来水”的一致好评,电影中革命先辈不畏牺牲、热血奋斗的精神更是感染了很多90后、00后的年轻观众,他们观影后深感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纷纷花式“向祖国表白”。《古田军号》在这个暑期掀起了一波爱国红色浪潮。

电影《古田军号》用跨越九十年时空的艺术表达,以一个红军小号手孙子的视角,讲述了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鲜为人知的那段峥嵘岁月。电影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串联、紧凑明快的叙事节奏、伟人喜怒哀乐的“接地气”刻画,真实而鲜活地打造出一部既深刻、又不失生动的主旋律影片。

电影中奉献青春、燃烧热血的革命先辈与为了信仰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也感染了很多年轻的观众。他们表示:“红色主旋律也可以很好看,电影节奏超快,一口气看下来特别燃。”“电影让我看到伟人也有接地气的一面,他们可敬可爱,有喜有忧,好像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我看到了当年的革命者们,在如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而奋斗,才让我们现在得以如此幸福地生活在这蓝天白云下。”“最后阅兵的画面尤其让人热血沸腾,我们的建国强国之路走得十分艰辛,但今天的生活却越来越好,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真的是无比的幸福!”

著名青年演员唐艺昕在观影后特别感慨影片中对古田会议前后这段历史的细节描述,“这些是我们作为年轻人不知道的,让我非常感动”。高梓淇也表示:不忘初心,心齐成龙,要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古田军号》,并将努力塑造更多年轻观众喜爱的电影。

在电影全国路演活动现场,一位90后观众真诚地说:“《古田军号》太感人了,电影最后老百姓不远千里冒雪把自己家里的粮食送去给红四军的画面真的让我泪目,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当初的革命先辈不畏牺牲的奋斗与坚守,才有了当今的和平与幸福,通过电影,我看到了他们年轻时竖立怎样的坚定信念,才能坚持不懈地去改变整个时代。看过之后,我从心底里更爱我的祖国。”

一个个充满朝气与热情的身影、一段段洋溢着对先辈的敬仰与对祖国热爱的表达,深深感染着《古田军号》的每一个主创。在8月6日举办的《古田军号》红色观影活动现场,电影主演王志飞、王仁君、胡兵、张一山、孙维民、董玥决定捐献出他们在本片中所得片酬,邀请更多90、00后的年轻朋友们走进影院,与90年前那段历史深情对望,了解爱国情怀的所来、所在、所去,感悟跨越茫茫历史长河却始终不变的震撼与感动。

陈力导演常说,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打造一部被青年人喜爱的红色题材电影,激发他们更多的爱国热情,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血脉相承,是她始终如一的愿望。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会说起“不忘初心”这四个字,《古田军号》通过展示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逆境突围、热血重生的历史画卷,秉承初心、讲述初心、传承初心。正如影片中小号手后辈的一句旁白:“爷爷让我好好活着,替毛委员、朱总司令他们看着现在的幸福生活”,《古田军号》用初心唤起对峥嵘岁月的回望,用初心唤醒更多年轻人的爱国热情,更用初心连接起不能遗忘的历史与美好未来的向往。

电影文章原创公众号&头条号&豆瓣电影号&微博号:电影扯淡机,转载请关注。

 3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古田军号是以一名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时期,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青年革命领袖带领红军探索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经历。一开场围龙屋里是新年新气象,当年红军小号手的孙子作为舞龙队的一员,一条火红金亮的长龙翻滚腾跃,喜庆欢腾,真的是太好看了,浓郁的民俗生活,人气冲天,俨然是绝佳的旅游景点宣传片啊,哈哈哈哈。一直通过红军小号手的讲述,才发现这个舞龙对应的是当年毛泽东从前委主席被选下来后,回到这个地方时,当地的同志就是用这种方式给予他支持和鼓励,更加让他坚定群众路线的方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群众基础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这里毛泽东走遍了乡乡村村,通过缜密调研写出了几万字的方案,在绝境中探索出了真理,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之路。

 4 ) 军号声声,从古田传到现在 ——小谈《古田军号》给我的惊喜

刚听说今天要看到的电影是《古田军号》其实有一些失落,对于我国的主旋律电影,在本能上有着排斥。因为从开始的主旋律电影让我积累了太多的失望,虽然也有《战狼2》《红海行动》之类的高质量影片撑起了近年的主旋律电影,但是从本质上说,这些电影也是将主旋律暗藏在了商业片的类型之中,同时加之有《空天猎》《建军大业》这样让人失望的作品。但是像《古田军号》这样从名字就无比“伟光正”的主旋律电影还是让人会有下意识的疏离感。

当熟悉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标识出来后,伴随着在土楼里高饱和度的舞龙的场景,一下子被抓住了眼 球,然后全片不断的在给我惊喜。开场是外国人举着手机在对舞板凳龙进行录像,随着镜头“毛委员”出现在了人群中,陈力导演通过对比蒙太奇的方式,将毛委员当时的局促与我们现在美好时代进行了对比,冲突感明显。随后镜头一转进入了毛委员的战乱时代,此时刚从井冈山突围的毛委员与朱德进入了我们的镜头,一起进入镜头的还有一名小军号手,而这名小军号手就是我们串联全片的线索。

全片以一名小军号手视角展开,同时穿插小军号手的孙辈的旁白声音,讲述了我党从井冈山突围后开创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直至在古田召开会议确认“政治建军”原则的故事。从线索和电影架构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落入了主旋律的窠臼,旁白的插入虽然会将故事讲述的相对完整,但也会扰乱电影的整体叙事的节奏,导致观众不断的对于电影情节的跳入跳出,观影体验一定程度上会被破坏。

“我们是中国的红军,不是苏联的红军”毛委员的这句话豪气冲天。全篇更多的不再是战争场面的渲染而是聚焦朱毛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的还原朱毛之争,我党高层在荧幕上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也会存在矛盾,也会有分歧,也会有对于部队发展方向不同的认知。尤其是对于刘安恭同志到来后,对于中央意见的执行,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让人知道了,主旋律电影还能这么拍。再如板凳龙的隐喻,从开场到毛委员的落寞时刻,到朱德带走板凳走向前线,镜头一转回到现代,一句“心齐方可成龙”很好的为电影的发展走向埋下伏笔,同时也点明了全片的核心思想,这句话即使到我们当今社会也会很有借鉴意义。我重点聊一聊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几个惊喜。

第一个惊喜是,在整个电影中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反面角色,即便是让观众直呼讨厌的刘安恭,从本质上讲,也是一个对于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主义者。他对于苏共和中央的指示有着坚决的执行力,并且会冲锋在前直至牺牲。虽然从现在看,他存在严重的脱离现实和教条主义,但是从初心来说,又有谁敢说他是有私心的,谁敢说他不是为了让这支部队更有战斗力呢。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不同,《古田军号》这部电影少了很多口号式的呼吁和自认为的“教育者”从上而下的傲慢,而是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历史的细节,通过细节来产生力量。毛委员不再是一呼百应的“神”,而是在自下而上选举中也会落选,也会被人喊出打倒的鲜活的人。正是这些看起来并不是非常正面的细节,恰恰将毛委员的形象塑造的更加丰满。毛委员也会离开指挥核心,我党即使再顽强的军队也会打败仗,这也让毛委员在党内的重要地位更加有说服力。

另一个惊喜来自于张一山饰演的林彪,张一山从《家有儿女》被大家熟知,到《余罪》让人们认可了他的演技,而他也一直在努力的提升自己,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主旋律电影不会有很多的曝光量,可能票房与商业片比也会有很大的差距,甚至片酬也不是会很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张一山依然选择加入了该片饰演一个配角——林彪。而他将林彪沉默寡言“人狠话不多”的感觉演绎的非常到位。从历史上看,林彪是我国最年轻的“十大开国元帅”22岁的他作为一纵的纵队长对于毛委员是坚信不疑的,甚至会在毛委员离开指挥核心后出现情绪低潮,问出那句“红旗还能抗多久”的疑问。张一山面无表情的冷峻与历史上的林彪阴冷的性格是十分契合的,毫无疑问,张一山应该是在之前做了很多功课了。

第三个惊喜来自于片尾,当我们以为这个军号手是杜撰出来为了提供一个线索时,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兵和孙辈坐在“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田野前时。那一刻,真的被震撼了瞬间泪目,就像是我们看到抗战老兵乘车再次接受人民检阅时那颤颤巍巍的军礼的感觉一样,那一刻,就是在提醒我们,我们现在所得来的一切,不仅仅是在电影里表现的那样,甚至要比电影表现的惨烈十倍百倍,是革命先辈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同时镜头从部队行军前往前线渐变切入朱日和的沙场阅兵,陈力导演再次利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在进行了对比,意图给予我们的视觉上的冲击,从我军将士能有两套新军装就已经士气大振,到我军朱日和阅兵的铁流滚滚,我军建军90余年的发展已不能同日而语。贯穿全片的军号声既是催人奋进的前进号角,在我看来则更多的是对于我军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但是整部电影虽然带给我了很多,但是在我看来依旧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我认为,全片叙事节奏较慢可能是最大的短板,我理解为导演想要尽可能表现的完整,试图将故事讲的更加清楚,毕竟对于朱毛之争到古田会议的这段史实,真正了解的人不会很多。但是,较慢的叙事节奏会让观众失去继续观看的耐心,有时慢节奏叙事会起到反效果,电影结束后,我听到有的同志在说,看了电影好想再去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啊。其实从我的感觉来说,如果我们把叙事节奏加快一点,而对于不清楚的史实可以让同志们自己的再去深入了解,这样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其次,影片中的一些表现手法,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例如朱毛分开后,两个人分别以自己的视角回忆井冈山会师的场景,再例如毛委员不止一次回想自己的警卫员和小军号手哥哥牺牲的场景。这些场景的反复回放,会给人感觉是没有拍摄足够的可以用的镜头,或者说感觉导演有意的在拖时长,真正的对于观众的冲击力反而不如只有一次来的好。

总体而言,《古田军号》这部片子还是带给了我个人很大的惊喜。包括“人是地主,地主说我们是牛马,妈妈说我们不如牛马。”“男人累了总要有个发泄的地方,只要打不死就还是一家人”这些话从孩子和妇女嘴里如此平静的说出来,还是会给人非常大的冲击,甚至一度会让人泪目。这些细节我不再赘述,总而言之,该片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表现了井冈山突围后到古田会议这段历史,同时大胆启用青年演员,还是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与青年之间的距离,给人以惊喜,据说这部电影导演前期筹备了8年,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5 ) 《古田军号》——远被低估的佳作!

看到评分这么低,非常难受。我认为这是主旋律作品中少有的类型,细致而深刻。并不像大多数商业片一样,拍拍马屁了事。导演是真的尽力想让观众理解古田整军的意义,所以在片中使用近乎大白话的台词而非教科书的套话解释了我们人民军队因何而战,为谁而战,又为何能够以星星之火燎原整个中国。在此我想谈谈感受和自己对影片的理解。

模样+乡音!很久没这么惊喜了!

首先毛主席的形象就非常接地气!现在很多剧将毛主席变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高在上的形象,太过于剧本化。并不是说这样演不行,我只是认为最真实的毛主席形象才是最让人喜欢的。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他也会骂人,也会吵架,对待穷苦人非常温柔,看不得他们受苦!难道观众习惯于看剧本化的形象,一看到真实的形象就接受不了?但无论如何我认为,这部剧中主席的形象是除古月老师外,最接近真实的了。

在形象与朱德上有些差距,但也有血有肉!
刘安恭同样值得尊敬!

片子的剧情我认为也比较贴合史实,有些艺术加工也很正常!这并不能成为某些评论恶臭冠之以烂片的理由。本片以毛泽东、朱德、刘安恭三人之间的矛盾体现的淋漓尽致。三人分别代表了三种观点:首先是毛泽东的政治建军观点。也就是要搞懂军队“因何而战,为谁而战”的问题。而与之冲突的是朱德容忍流寇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理念,最大的冲突就是刘安恭的纯军事化观念。三种观点在片中都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最后以血的代价证明了毛思想的正确性!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矛盾,在此不过多分析。而在片尾朱德举起的板凳就代表了从此朱毛一条心,也就是军队上下一条心,这也印证了片中毛主席说的,心齐方可成龙!古田整军之后,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就此诞生!一支拖不跨,打不烂,真正为了民族独立和全国解放的钢铁之师就此诞生!

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
心齐方可成龙!
红四军!
转场令人热血沸腾!
人民军队!钢铁洪流!

所以,将这部片子打低分的人究竟是何居心?更有甚者粗暴认定是烂片。我不禁要问这些人到底看过片子没?又看懂了多少?我希望后来的观众不要被先入为主,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理性看待本片!这真是一部难得的佳作!(注:以上图片全来自原片)

最后再分享如油画般美丽的构图!

当然以上也仅是我个人观点,难免还有些不足之处,影片也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深入解读。我并没有那么高的水平,只是将我的观感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本片,深入挖掘~

 6 ) 再评《古田军号》:在路线斗争中表现伟人

作者:郭松民

注:本文作者郭松民,在豆瓣刊发是为了更好地宣传本片,让更多的人学到郭老师的点睛之语。原文转自微博

01

新中国历史上,1976年是一个令人悲痛的年份。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这三位中国革命的巨人相继去世,给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巨大空白。

七十年代末,领袖形象开始出现在银幕上,这给了群众以很大安慰。记得那个时候,每当银幕上出现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的形象时,黑暗的电影院里往往会响起热烈的掌声。从那时起,四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在电影、电视剧中表现领袖,早已不再是新闻,但银幕、荧屏上的领袖形象,也很难再激起观众的热情,原因何在呢?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也许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字:平面化。

银幕上的领袖似乎就是宣传画中的领袖,他生活在一个和谐世界中,得到同事的尊敬和大力支持,他总是在发号施令,总是能够心想事成。敌人有时候会给他造成一些困难,但这只能反衬他的英明,因为这些困难,他在谈笑风生当中就解决了。

缺乏对激烈的党内斗争的表现,缺乏对领袖在这些斗争中承受压力,面对考验,并最终排除万难取得胜利的表现,领袖的性格、人格特质等就不能得到充分展示,就很难在银幕上塑造出真正有魅力的领袖形象。

02

举个例子。英国电影《至暗时刻》,对丘吉尔的形象但塑造取得了很大成功,导演是如何做到的呢?

简言之,就是把丘吉尔置身于矛盾的漩涡中。

丘吉尔接任首相后,不仅要面对内阁里仍忠诚于前首相张伯伦的势力,如哈利法克斯勋爵制造的重重障碍,还要应对王室的质疑,同时还必须采取十万火急的措施营救被包围在敦刻尔克的英国远征军,准备迎接希特勒对英伦三岛可能的入侵。

在巨大的压力下,丘吉尔甚至有些失常了,他在地下指挥中心像一个老妇人一样喃喃自语,靠诅咒希特勒来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扣人心弦的电影通常是先抑后扬。

正是因为“抑”的如此之深,所以当丘吉尔最终战胜这一切,在国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激励英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纳粹时,观众的压力也得到了释放,甚至像自己取得了胜利一样高兴——“扬”的也就非常之高了。

至暗时刻

03

《古田军号》的突破,就在于没有回避矛盾与斗争。《古田军号》让我们重温了一个曾经耳熟能详但后来又被渐渐忘记的真理——正确的路线总是在同错误路线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

从井冈山到中央苏区,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党内、军内争论到焦点之一,就是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包括红军除了打仗之外,还要不要做群众工作?要不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要不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建立根据地?等等。

影片开始的时候,毛委员和朱军长已经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来到了闽西,此时,虽然经过了“三湾改编”,但在红四军内部,在毛泽东和朱德之间,关于上述如何建军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分歧,而“中央特派员”刘安恭的到来,更是大大加剧了这种分歧。

如何表现这种分歧,对导演陈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古田军号》驾驭得相当好。

04

有了在井冈山和毛委员并肩战斗、耳濡目染的经历,朱军长对比他年轻7岁的毛委员是信服的,但他毕竟是旧军人出身,还需要并且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变。

陈力导演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表现了这种张力:朱军长抓到了几个偷偷出去抽大烟,还打伤了小号手老部下。对这种严重损害红军形象,破坏纪律的行为,朱军长怒不可遏,他一方面痛斥这几个人是“军阀作风”,一方面又羞辱性把银元摔在地上,让他们用被反绑着的手困难地把银元一一捡起来。

“用军阀作风反对军阀作风”,矛盾吗?的确是矛盾,但却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历史就是这样在矛盾中走来,并在矛盾中逐渐变得清晰的。朱老总正是战胜了这些矛盾,才从一个旧军人变成了“革命老英雄”,变成了备受全军爱戴的总司令。

“苏联范儿”的刘安恭,思维方式明显带有形而上学的特征,他机械地执行共产国际和中央的指示,有严重的单纯军事观点,主张军队只管打仗。“中央特派员”身份和对“苏联十月革命经验”的坚信不疑,使他非常强硬,甚至跋扈。

影片中,敌人的“会剿”即将开始,毛委员还在给受压迫最深,受侮辱最重的妇女上课,讲授妇女解放的道理,这让刘安恭既不理解又不耐烦。他不明白的是,除非红军代表一种解放的、进步的、文明的力量,否则绝无可能战胜军事上远比自己强大的白军。

只有毛委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清晰、深刻、并且坚定不移要贯彻到底的——

红军必须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也就是说,相对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红军必须代表一种更高层级的政治文明,必须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革命的胜利,才能救中国。

这时候的刘安恭并没有意识到,离开毛委员的路线越远,失败就来得越快。以后还要流很多血、牺牲很多生命,才能使全党、全军明白这一点。

后来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此时还是红四军的政治部主任,对这个问题认知还相当“混沌”,甚至没有过多考虑。

他最年轻,比朱德小15岁,比毛泽东小8岁,像是夹在两位“大哥”之间的“小弟”。他对朱、毛都非常尊敬,不愿判断谁是谁非,只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两人和好——而在毛委员看来,这简直是忽悠他放弃原则,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才会怒气冲冲地对陈毅大吼:“我不和没有立场的人讲话!”

“八面美人”陈毅

05

单纯军事观点,走州过府,大吃大喝的流寇主义思想和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等革命早期难以避免的种种幼稚病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前委内部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竟然在红四军七大上酿成了一场“事变”——毛委员以一票之差落选了总前委书记,而“八面美人”(毛委员对陈毅对批评)陈毅则当选了。

在毛主席的政治生涯中,曾多次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但这些打击都是来自于执行了错误路线的中央。在红四军七大上落选,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被自下而上地“推翻”。可想而知这对毛泽东的震撼是巨大的,他离开红四军,到上杭蛟洋指导闽西特委工作,不久他又患上了疟疾,打摆子、发高烧,只得辗转到位于深山中的永定县牛牯扑养病,却又被国民党保安团突袭,几乎落入虎口,以至于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认为他已经牺牲,在《国际新闻通讯》上为他发了讣告。

06

毛委员永远不是能够被命运击倒的人。他到了闽西之后,闽西特委的工作很快就变得有声有色,土地改革、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妇女解放等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但对红四军来说,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毛委员的离去,反而凸显了他才是红四军真正的灵魂。失去了毛委员的红四军,出现了“人心涣散,队伍不好带了”的情况。9月,红四军召开八大,但由于由于没有领导核心,只能无组织地自由争论,开了三天,七嘴八舌,毫无结果。不久,红四军冒进东江,遭遇重大挫败,二纵队司令员刘安恭牺牲,第一、第二纵队各减编1个大队,第三纵队缩编为1个支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中央决定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的“九月来信”(红四军接到这封信时已经是十月底),才有了朱德、陈毅联袂迎接毛泽东重返红四军,也才有了毛泽东整军方案的提出和“古田会议”的召开。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毛泽东的领袖形象,正是在激烈的冲突中才显得有血有肉,观众在观影过程的感受不是疏远膜拜,而是为他揪心、为他紧张、为他忧虑、也为他释然,为他高兴。

古田会议上,毛委员粲然一笑,红四军的天就亮了,中国的天也亮了!

林彪(张一山饰)

07

《古田军号》中,张一山塑造的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形象也是一大亮点。

影片中,他始终表情严肃,目光炯炯,作战归来汇报时,先问“毛委员呢?”虽然他是黄埔学生,又是跟着朱德一起上的井冈山,但在红四军七大到九大这段命运攸关到时间里,他始终是毛委员的坚定支持者。林彪的戏不多,但他作为红四军中最优秀青年将领的政治态度,却体现的毛委员在红四军中深厚的政治基础。

08

孙维民塑造的“老裁缝”,则是《古田军号》中的另一大亮点,也体现了编导的别具匠心。

优秀演员总是演什么像什么,孙维民的老裁缝造型,很难让人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海棠依旧》中那位亲切、儒雅的周总理联系起来。

红军占领长汀,需要为3000名战士每人订做两套军服,这是一张大单,红军又讲究买卖公平,对一家裁缝店来说,真是好运来了。但事情并没有就此止步,红军的政治理想,红军内部人人平等的相互关系,毛委员的人格魅力,最终使老裁缝带着两个儿子,背着缝纫机加入红军。

老裁缝的选择,就是对毛委员建军思想的一个绝好注脚,实际上也是为影片中的全部争论做了一个明白无误的结论。

 短评

陈毅:润之不在的第N天,想他…

6分钟前
  • Shrekkkkk
  • 还行

今天单位组织看了 颠覆红色电影在我心中的印象 发自内心全五分!!👍🏻剧情无任何尿点 感情和叙事无任何累赘 两个小时的电影 一个细节不落认真又感动的看完了😭😭😭

7分钟前
  • ୧⍤⃝ 🌁୧⍤⃝❄️୧⍤⃝⛄
  • 力荐

让评论区的毛黑们继续继续黑吧,他们进行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项企图将一个把一毫无希望,任人宰割,愚昧麻木,毫无凝聚力的待亡之民族在二十多年间凝聚成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的圣人,东方的红太阳,拉低到他们那种猥琐鄙俗,自私自利的天生小人水平的宏伟事业,我们应该体谅他们的不易

9分钟前
  • BXI
  • 力荐

配乐难听,剪辑无聊,台词差劲,仅仅就叙事还稍微能看,但还是过于贩卖情怀,无谓煽情。

14分钟前
  • ふじわら ちか
  • 较差

毛主席的思想是1,其他都是0,信共产党前提应该加个“中国特色”,伟大领袖毛主席保佑,鼠年国泰民安!

15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推荐

红色片一样可以好看

16分钟前
  • 木·子鱼
  • 推荐

剧情视角新颖,以一个小号手为切入点来讲述这一段革命征程,而本片的几段精彩的对话也是让人记忆犹新,不过整体来说略显无聊,而且几位主演演技不太行,特别是毛主席演的有些油腻,配音也让人有些出戏。总体来说,主旋律电影拍成这样也算是可以了,比前段时间的「八子」强多了。

19分钟前
  • 胡闹君
  • 还行

出乎意料挺不错的 一开始以为是一般红色宣传式的电影 但是情节把控的很好 这种有活力的历史片会吸引年轻人来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

21分钟前
  • 香菇丶
  • 推荐

本片另辟蹊径,没有像普通的革命电影聚焦于战争,没有以一个旁观者,一个上帝的视角讲述故事。反而聚焦于思想斗争,用一个亲身经历者带有自己主观感情去讲述。这是让我意外的地方。但是本片也有些许的不足,个人认为毛主席的发型有点太飘了不稳重。林彪也没表现出他自己特有的猛进冲劲。不管怎么说支持吧

22分钟前
  • 小和大大
  • 推荐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24分钟前
  • 深水怪
  • 推荐

不一样的陈毅同志

27分钟前
  • 魔力水族
  • 推荐

导演的问题,各方面还是弱。打仗堆人还是不改。可惜了题材。

29分钟前
  • 厄庇墨透斯
  • 还行

放在红色影片的范畴中来谈,制作还是不错的,有年代电影质感。朱毛领袖组CP,也显示了创作者的年轻化心态。事实上,全片最有活力、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红四军毛委员与朱军长经常意见不合而吵架,陈主任则作为和事佬来劝架。这些斗嘴的戏码,拉近了与当下观众的距离,增加了电影的亲民效果,也略为缓解了片中历史过度的沉重感,增加了观赏性。其他方面则还是落于伟人英模片的窠臼了。此外,主角的配音非常尖锐刺耳,让人容易出戏。而贯穿始终的画外音旁白也显得聒吵与多余。。。

32分钟前
  • 明光暗影
  • 较差

为什么对红色电影的戾气这么重

34分钟前
  • 坚古
  • 推荐

整个电影视角特别奇怪,一个号手却知道所有军事秘密,每天关心朱毛两人是否开心生气,领导之间争论像拌嘴斗气,陈毅变成了一个和稀泥的,bgm像非洲动物迁徙,战争场面像照相……观众不是反感抗日剧,就不能好好展示军人风貌吗?多一颗星给朱德军长的演员

35分钟前
  • 摩尔加纳
  • 较差

这是一部集艺术和战争为一体的影片 仿佛就是应时而生的 恰逢建国70周年 重温这样题材锤炼我们每一个人的赤子之心 一部史诗类的巨作 导演用新颖的方式讲述一个传统的故事 呈现手法的新颖代表着红色影片与时俱进 站在当代观影者的角度出发 体现了其迎合市场和大众的换位思想 不落俗套 求变求新的完美诠释

37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就想问问张一山你看看自己像个干革命的么……一看演员表,果然!

41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还行

朱毛之争戏剧性很足,那场争论戏因刘安恭而起,陈毅躺赢,太逗了。

43分钟前
  • 格子
  • 推荐

说实话,能把主旋律拍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尤其是不回避领袖之间的矛盾,展示出红军初期的艰难,就冲这点就值4星。缺一星是故事还是讲得不够好,把朱德的形象美化的比较多,锅都甩给了刘安恭,但是也能理解。

47分钟前
  • 上邪
  • 推荐

争论戏的台词写成过家家的拌嘴,真的不是黑?

49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