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无问西东》,一个本该在七年前上映的片子。于是我想起了七年前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清华百年校庆的那一天。好快啊,2011年是个似乎很近的年份,却也已经是七年过去。
那天天气特别好,大家伙胸口别了小红花,写上姓名和班级,在学校里喜气洋洋地走来走去。饭局多到数不清,中午在东门外一家餐馆聚餐,我们年级能来的坐了两桌,隔壁桌的老爷爷老奶奶说是西南联大时期的校友。上午好像在学院参加活动,拍了照片,具体经历我也记不清了。博客大巴也不能登录了,要不还能刨出点来陈年往事。
我只记得那天下午,本来约了去看一位教授,他说有个老校友找他说事,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来听听。我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到了畅春园,看到教授和一个比他更老的老人坐在大厅的沙发上。我们乖乖地坐在一边听他们讲话。
听着听着,发现听见了历史。
老人叫王伯惠,四川人,1923年出生,16岁考上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西南联大就读期间,王伯惠弃笔从戎,加入孙立人将军麾下的中国远征军新一军38师,担任随军翻译官和技术官员的工作,深入印缅战场。抗战胜利后,孙立人将军安排他在东北创立清华中学(现鞍山市第一中学),他又兢兢业业当了几年中学校长。49年以后他留在东北,在辽宁省交通厅从事自己的本专业工作桥梁工程,是桥梁工程领域的专家。退休后他一直为新一军的事业四处奔走,致力于恢复在广州修建的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这座公墓为纪念牺牲于国外印缅战场2万7千名抗日烈士所建,已经在战争和文革中损坏(在1993年被市府定为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以后,他又投入巨大的心血联合海内外老兵编辑“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和“二战名将孙立人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两书。
以上是当天我听到他讲述的个人经历。他找到我的那位老师,好像也是为了这本文集的编纂和出版事宜。(更详细的介绍请点击这几篇文章《【讣告】沈阳新一军老兵王伯惠辞世》、《王伯惠——抗战勇士 桥梁专家 风范长存》、《王忠诗:深切悼念王伯惠同学》)那一年他已经是88岁高龄,依然坐得笔直,语气铿锵,思路十分清晰。
随后的故事我只能从网络搜索中找到了,比如”2013年王伯惠以92岁高龄开始编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孙立人将军诞辰115周年纪念文集》,这部78万字、200余幅图片的著作终于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前完成”,比如我在不久之前想起他的故事,结果却搜到这样一条讯息:
“新一军老兵王伯惠在2016年9月8日上午归队,向孙军长报到,享年93岁。”
于是,当我看到光耀坚定温暖的笑容,看到陈鹏帽子里脱落的头发,看到在躲轰炸期间还不忘讲课的教授们,看到光耀推开教室窗户,窗外马约翰带着男生们在雨中跑圈,看到荷塘边的小提琴,远离人群思考自己生命意义的青年......我想起的是王伯惠学长,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厚度和广度,他都做到了。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国之重器。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做到了,他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
什么时候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成为一件羞耻的事情了呢?什么时候开始,伟大被耻笑、情怀被认为矫情,以美为丑,以丑为美,无意义成为主流了呢?什么时候开始,考上名校和以名校为荣只成为名利场的敲门砖、秀优越感的利器呢?
很喜欢片中光耀的妈妈对他讲的一段话,
“没有想要你追求功名,那都是一场幻灭。只希望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自己喜欢的姑娘,结婚生子,不是为了我,而是你能享受人生乐趣。”
以及梅贻琦校长的这段话,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一些日子,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这就是真实。”
还有梅校长当年面对的困惑的学生吴岭澜,自己也成为教授后对学生说的这段话,
“世界对你,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这是泰戈尔的诗。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部电影伟光正、主旋律、空洞无味,但在我看来,它真实无比。真的有这样的人,真的有这样的事,真的有这样的困惑。只有对自己真实,才会坚定无悔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以及,看到有评论说在荷塘拉小提琴矫情,我想说,一点也不。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就曾在荷塘聆听了合唱队排练《西风的话》,美好得像梦一样。
再以及,看到片尾出现的带学生雨中跑圈的马约翰先生,我又想起心头最大遗憾,那就是没在大学期间好好锻炼身体,跑1500米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很少认真对待去训练,也没有掌握任何一项运动。如今补上,希望还不算太晚。
再再以及,所谓高山仰止,是看到和想到王伯惠学长这样的前辈,能意识到生命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不能用境遇、年龄来限制自己,而是要“行健不息需自强”。
很多朋友说被《无问西东》感动哭了,或者两个老男人看完沉默不语好久。于是,我也去看了。在饥饿的儿童跟着牧师唱起歌时,我也有点触动,但终究没到哭的地步。我想,难道是我泪点太高了?不过,也许下面的原因更为重要。
片子讲的西南联大是这样:空袭警报频繁作响,教授和学生在茅草铁皮顶教室里“静坐听雨”,马约翰带着一群男生瓢泼大雨下跑步,沿街卖报的儿童高呼“一代文豪泰戈尔昨日辞世”……
其实,西南联大不止这些。除了这些,西南联大还有:男生去咖啡馆喝咖啡,看中老板的漂亮女儿,退学入赘了;山上道士劝教授投资一笔钱,做黄豆生意,保证只赚不赔;抽鸦片的教授骂另一个文学院副教授是废材,连四毛钱的工资都不配拿;开会时大家吵架,说凭什么联大文学院院长只让清华的冯友兰干,不让北大的汤用彤干……
这些还不是一般的教授。大部分是出现在片子结尾彩蛋里的:陈寅恪、顾颉刚、冯友兰、钱穆、朱自清、沈从文……
我不知道写这些好不好。也许会破坏别人心目中伟大、光辉、正确的形象。我也始终认为,人生应当坚持善良。只是,善良需要以智慧作先导,而智慧则要求,对历史,对现实,有全面的理解和认知。只有越来越接近真实,善良才是坚定有力的。否则,善良就容易在触碰现实时灰飞烟灭。
一个人有站在主席台作报告的时候。不过,如果你每次见到他,都是他站在主席台上作报告,你只记得穿西装打领带的他,就没法了解真实的他。你可能需要了解他是怎么跟老婆吵架的,怎么跟隔壁阿姨打情骂俏的,怎么在菜市场拈起葱讨价还价的,尔后,对他的理解,才会更立体,更真实。
此文材料,主要来自钱穆《师友杂忆》、《顾颉刚日记》,以及各前辈学者的回忆文章。他们都是我很敬重的前辈学人。我们应理解他们的真实与立体,才更能理解他们之所以令人敬重之处。有个词叫“大醇小疵”,见不到小疵,是不能懂大醇的。
1、教授真的赞同学生参军吗?
片子讲,当时学生纷纷参军抗日。有位富家子弟的母亲,害怕他牺牲,特别不希望他当兵。片子没有讲,连西南联大的老师们,也并不都主张学生参军。
1937年11月1日,由北大、清华、南开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后来迁至昆明,改名西南联大。当时,两个学生要去延安,大家集会欢送,邀请冯友兰、钱穆演讲。冯友兰鼓励学生去延安,钱穆反对。
钱穆说:“目前前线有人,不待在学青年去参加。况延安亦仍在后方,非前线。诸生去此取彼,其意何在?…… 如君奖许两生赴延安,又焉得劝诸生留校安心读书?” 两人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1942年,蒋介石召见了钱穆,聊宋明理学。1944年,蒋介石号召青年参军,参军救国成为流行风潮。不仅学生,连僧人也纷纷参军。钱穆写了篇《中国历史上青年从军先例》,号召青年从军。不过,考察钱穆1937年的态度,很难讲钱穆是真的赞同学生参军,还是在当时大环境下出于“政治正确”的选择。
钱穆回忆说:“又一日,政府一要人来,在华西坝讲演,号召青年从军。余特为《中国历史上青年从军先例》一文,文长及万言。历举史实,虽亦尚有疏漏,然在当时刊之报端,亦不无影响也。”
2、师生之间只有同仇敌忾吗?
片子讲,西南联大,师生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片子没有讲,当时教师之间,因为教务、学问取向,彼此有很大冲突和分歧。
1945年,西南联大打算北返复校时,北大发生“易长风波”,蒋梦麟校长遭到质疑而辞职,由胡适任校长,胡适当时在国外,由傅斯年代理校务。而最早组织西南联大,就是胡适、傅斯年牵头的。在西南联大,清华校长梅贻琦管的多,北大校长蒋梦麟管得少,蒋梦麟说,“在联大,我不管就是管。”
蒋梦麟曾致信胡适:“西北联大彼此闹意见,闹得一塌糊涂。西南联大,彼此客客气气,但是因为客气,不免有纲纪废弛的坏结果。互让是美德,但是过了度,就会变成互弃职守。这界限是很难划。我是不怕负责任的,但是见了西北的互争之弊,就忍受下去了。”
钱穆曾回忆有次开会:“诸教授方连续登台竞言联大种种不公平。其时南开校长张伯苓及北大校长均留重庆,惟清华校长梅贻琦常川驻昆明。所派各学院院长,各学系主任,皆有偏。如文学院长常由清华冯芝生连任,何不轮及北大,如汤锡予,岂不堪当一上选。其他率如此,列举不已。一时师生群议分校,争主独立。”
教师之间,也有彼此看不起的。有位穿长衫的刘文典,皮鞋又脏又破,从不擦油,非常看不起沈从文。他说,陈寅恪该拿四百块,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该拿四块钱,沈从文我连四毛钱都不会给他。有次,防空警报响起,刘文典拎起布包逃命,碰上沈从文,十分生气,说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为了《庄子》,你沈从文跟着瞎跑什么?
3、 学生教授只讲抗日没有生活情趣吗?
片子讲,学生爱国热情很高。片子没有讲,师生们也很讲生活情趣。
西南联大的女生们,在北平时,都穿袜子,南下经过香港,发现女人露着双腿,到了蒙自,女生都露双腿,穿小短裙了。蒙自本地学生,本来衣装和西南联大学生迥异,没过多久,“蒙自女生亦效之。短裙露腿,赤足纳两履中,风气之变,其速又如此。”
西南联大附近有一家安南人开的咖啡店。“店主人有一女,有姿色,一学生悦之,遂弃学入赘。一夕有男女两学生同卧一教室中桌上,为其他同学发现,报之学校,遂被斥退。”
教授的生活,也并非只有在炮火连天中读《离骚》。顾颉刚夫人告诉他,某教授“强其夫人打胎,几送命。又强之到徐州,亦为桂女团聚计也。人心如此,变起床笫,奈何奈何!”
今天的中年男人,保温杯里泡枸杞。那个时代,是成都大曲里泡枸杞。钱穆门下就有一位很善饮的女生,晚上带着菜到钱穆家喝枸杞酒:“少荃乃辞去中央大学研究生之职,特来成都专从余学。并寄寓其寡姐家。其姐乃一诗人,姊妹两人性格各异,所学亦绝不同。而少茎亦时流露其名士派之一面,时来华西坝,余时已迁华西坝之后居。少荃常携带其亲自烹调之数肴,留余寓所晚餐。少荃能饮,余每以成都大曲浸枸杞等诸药物,酒性极烈,少荃可独自尽一瓶,余则仅饮数口而已。少荃有意专治战国史,余告以北平寓所留有《竹书纪年》各种版本一大书柜,他年君去北平,当举柜相赠。”
4、教授妻子对教授的侍侧女弟子怎么看?
片子讲,有个中学教师妻子,怀疑女生勾搭其夫。那是解放后的事情了。片中没讲,抗战年代,这种事情也曾发生在教授身上。
《顾颉刚日记》提到,王以中称钱穆与黄淑兰有私:“以中言,宾四欲至云南大学,盖以与黄女私,不敢归家,成都僻不如昆明,虑其夫人之追踪以来也。”
王以中的话是否可信,是个问号。谢国桢有篇《记清华四同学》,说王以中“赋性耿介,愤世嫉俗”。1956年,王以中喝了几杯酒,去宿舍号房交水电费,跟号房吵了一架,气死了。不过,钱穆与黄淑兰确实关系亲密。
钱穆《师友杂忆》回忆:“旧随齐鲁研究生诸人皆散去,独华西大学毕业一女学生黄淑兰相伴。淑兰有夫不在川,有一女在近县读中学。淑兰前在天津女师与余姨妹张一飞同学,极相善。来华西大学读教育系,兼学绘画,山水翎毛皆工,又善二胡,能拉刘天华诸曲。余来华西坝,遂来从学。余病惟彼乃一女生,常侍在侧。”
这种“侍先生侧”,并非钱穆独有。马一浮早年丧妻,不再续娶,“闻有一姨妹,治膳绝精,常随侍左右”。马一浮也是当时的大师,不过不是西南联大的。
后来,顾颉刚听说黄淑兰另有新欢,日记中写道,这也好,钱穆夫妻可以破镜重圆了。
钱穆妻子张一贯,有封致汤定宇的信中说:“日前曾至江大,知黄淑兰就江大助教职,并欲托洪廷彦先生领宾四薪,作置备家具之用。聪敏人有如此愚见,可叹亦复可笑。”
可见,时代虽然不同,学校虽然不同,老师妻子怀疑丈夫与女弟子有染的心情,是差不多的。
5、西南联大生活很艰苦吗?
片子讲,西南联大的生活充满了苦难。片子没有讲,也有很舒服的地方。
钱穆回忆:“为余觅一住处,即在翠湖公园中,前后五六进,皆空屋无人,余单身住其最后一进。一女仆随侍作膳食。翠湖既少游人,此屋则绝无人到。余此去,乃知昆明气候不宜早起,最好应于日出后起床。午后必有风,最好能作午睡,至四时始起,则风已退。入夜,气候更佳。省立图书馆即在翠湖公园中,余每日晨起,必往阅读半日。下午四时或再往,阅读一小时左右。晚饭后,则散步湖上,静寂无人,非深夜不归。月圆当可有三夜,则非过十二时决不返。”
钱穆还曾在宜良北山岩泉寺住。有次汤用彤和陈寅恪一块去看,陈寅恪大赞风景之好,“如此寂静之境,诚所难遇,兄在此写作真大佳事;然使我一人住此,非得神经病不可。”
寺中方丈为钱穆雇了一位女佣张妈做饭。“张妈烹煮既佳,又中晚两餐蔬菜必分两次在近寺农田购之,极新鲜。一日,张妈煮一鸡,余不忆何故,忽于午餐后须出寺,过厨房门,乃见方丈坐门侧,手持一鸡腿,方得意大嚼。余不禁问,和尚亦食鸡腿。彼答,和尚不食鸡腿将何食?”
山上是岩泉上寺。钱穆在上寺碰见个道士。道士劝钱穆做投资,搞黄豆生意,只需要出钱,一切由道士待办。钱穆拒绝了。道士还说,“此间习俗收养女,只在农村中择少女年十三四聪慧者,价不贵,可供洒扫洗涤烹饪一切家务。及其长,可纳为妾室,否则备小款代为出嫁。先生倘全家来,能在此山长住,当一切为先生代谋。” 后来,钱穆搬去上寺,张妈仍来照顾,不过还住下寺,晨来夕去。
“院中有一白兰花树,极高大,春季花开清香四溢。道士采摘赴火车站,有人贩卖去昆明。张妈以瓶插花置余书桌上,其味浓郁醉人。楼下阶前流泉,围砌两小潭蓄之。潭径皆两尺许,清泉映白瓷,莹洁可爱。张妈以中晚两餐蔬菜浸其中,临时取用,味更鲜美。张妈言,先生长住山上,彼必奉侍不辍。若先生他去,彼愿在山上觅一地,筑一小庵,为尼姑终身。余在上寺心情较下寺更愉快。尽日操笔,《史纲》一稿,乃幸终于一年内完成。回思当年生活亦真如在仙境也。”
《史纲》,就是《国史大纲》。其序言被陈寅恪赞为“一篇大文章”,开篇之《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至今很多人熟悉。写作背景,就是那时的云南。就是《无问西东》描述的那个时间,那个地方,那样的人。
抗战胜利后,钱穆又到寺中,已不见张妈,道士十分贫苦,靠贩卖白兰花度日。
6、谁能代表大师风采?
前面一直在说西南联大时期。这段不说西南联大时期,说说更早的北平学术圈。
梅贻琦讲: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片子中,谈到大师,最浓墨重彩刻画的,是泰戈尔。泰戈尔在1924年、1929年访华两次。去北平是1924年,1929年是访日、美路过上海。
片子特别渲染了泰戈尔对清华师生的鼓舞,乃至到西南联大时代,都还感染影响着青年。片子演泰戈尔演讲,并没有演翻译,大概想给人一种当时所有学生英语水平都很高的印象。直到末尾彩蛋,才点明徐志摩、林徽因是翻译。
我想聊聊另外一场有翻译的演讲。这位演讲者是中国人,他也需要翻译,因为地方口音太重。但我想,也许并不仅因为地方口音重——他的来头决定了,需要为他配备翻译。
给他做翻译的那个人,早在徐志摩刚从浙江一中毕业那年,就是北大教授了。而这场演讲的年代,是在泰戈尔演讲之后的。
这场演讲不仅有翻译,还有人专门写板书。写板书的不是学生,是北大国文系教授。讲台两旁还站着几位北平不同大学的教授,都是演讲者弟子。
胡适曾把著作赠给演讲者,书上写道“某某先生指谬,胡适敬赠”,演讲者看到自己名下有划线,骂道:“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他给胡适写信,抬头叫“适之你看”。
这位演讲者是老一派的人了。他有个特点,最喜欢用生僻字,让人看不懂。加上口音重,他的演讲不仅学生听不懂,旁边的诸位教授也听不懂。但没有人敢问他。于是,他讲一句,旁边教授低头交流半天,互相询问老师说的是什么,琢磨好了,一个人翻译成国语,一个人写到黑板上,还有人专门负责倒水。
整个过程中,下面所有听众,肃然端坐,鸦雀无声。
1月12日,我写到凌晨3点写完了《无问西东》的影评发在豆瓣上。当天中午,我的影评被折叠(被排在最后几页),我只好删了重发一遍。
1月14日,我重发的影评已经有2000个有用。
今天,豆瓣没经过我的允许就把影评转移到了讨论区,也不说我哪里违反了规定。还是说这是公认的大烂片,打五星就是水军?
豆瓣就这样随意折叠或者转移豆友的影评?就这么不尊重豆友的劳动成果?
我辛辛苦苦写到凌晨3点的影评不能白写,所以我要发第3遍。
你再删,我就再发。
你删一万遍,我就发一万遍。
--------------------------------------------------------------------------------------
作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电影,《无问西东》早在2012年就宣布杀青,时隔5年之后才与我们见面。
《无问西东》题材类似《芳华》,结构类似《云图》。
《云图》讲述的是近代、现代、未来的6个故事,而这6个故事又在冥冥之中有着联系。
因为思想比较超前,人们对《云图》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是神片,有人觉得是烂片。
虽然如今豆瓣评分高达8.0,但上映当年还提名了豆瓣最渣影片。
《无问西东》同样是面临了口碑两极分化的处境,评分一度只有6.2。可能就像《云图》那样,只有多年以后才会逐渐恢复它应有的声誉。
电影涉及了历史、人文、人生、命运、爱情、哲理等众多主题,很难评价好还是不好。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电影中发生在4段时空的故事,在相互独立的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23年,北平。
清华学堂的学生吴岭澜一度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泰戈尔的一番话“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使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1938年,昆明。
抗日战争拉开序幕,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临时大学,后来西迁昆明,改称西南联大。
在吴岭澜“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的鼓舞下,沈光耀(王力宏 饰)毅然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他总是开着战斗机给贫困儿童带来食物,也正是他的食物,使陈鹏(黄晓明 饰)的生命得以延续。
1962年,北京。
为了实现支边的理想,李想选择了明哲保身。
而陈鹏和王敏佳(章子怡 饰)以近乎生命的代价,教会了李想什么是爱。
生活在愧疚和自责中的李想,最终把生命奉献给了一对男女,完成了自我救赎。
后来,这对男女结为夫妻,生下一个叫做张果果(张震 饰)的儿子。
现代,北京。
张果果长大后,为四胞胎及其家人伸出了援手。
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四胞胎也将创造她们的价值。
《无问西东》凭借优秀的剧本,将发生在4段时空的一群人串联起来,同时他们又共同推进历史的进程。
王敏佳
王敏佳是有虚荣心的,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撒了一个谎,说她曾经给领袖献花。
怎能料到,一个谎言竟将她推向了命运的深渊。
她也是善良的,她和李想一起写信抨击师母,却独自承担了罪名。
于是,李想成了有为青年,她却成了千古罪人,
面对人们的侮辱、唾骂,她笑了,仿佛看透了人生百态。
以前,在李想和陈鹏之间,她不知道选择谁。这一笑,她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一笑,也让一群卑鄙小人找到了动手的理由。
他们或是嫉妒,或是仇恨,或是愚昧,或是心坏,或是在生活中遭遇了不公,或是在工作中受到了打击,选择了殴打王敏佳来宣泄心中的苦闷。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一个错误会被无限放大。王敏佳犯了三分错误,却受到了十分惩罚。
老天就是这么爱捉弄人,它把你推向毁灭,又让你看到希望。
王敏佳在阎王爷门口走了一遭,又活着回来了。
有很多活人本来就该死,也有些死人本来命不该绝。
曾经的王敏佳死了,现在的王敏佳重获了新生。
陈鹏给她的膏药,可以护理脸蛋的伤痕,却无法修复她内心的伤痕。
她用面纱把自己封闭起来,一同封闭的还有她的内心。
正如她在坟前埋葬了以前的自己,一同埋葬的还有她的青春,她的单纯、天真、稚嫩。
世俗和社会像是催化剂,让年幼无知的王敏佳迅速成长,开始了对生命的思考。
最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珍惜善良。所以,她暗暗决定:在死亡来临前,一定要找到陈鹏。
陈鹏
陈鹏怀着一颗浪漫的心,他把自己比作原子,把清华园比作粒子加速器,带着王敏佳一路狂奔的画面,既温暖,又感动,让人瞬间回想起青春的美好。
陈鹏也是有点“傻”的,他把自己的下半生交给了王敏佳。他拒绝了去九所工作,因为他要照顾王敏佳。
也正是因为“傻”,他看见李想握着王敏佳的手,一个小小误会就他放下了牵挂,从而将自己交给研究所,交给科学,交给国家,不留后路。
他说的那句“我的事了了,可以去九所工作了”,表面平淡无奇,实则让人感慨万千。
多少时候,我们一个小小的选择,就改变了整个人生轨迹。
正如《无姓之人》和《蝴蝶效应》,男主角因为不同的选择经历了多种迥然不同的人生。
正如陶杰在《杀鹌鹑的少女》中说的: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你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陈鹏也是有点“笨”的,当然,这里的“笨”不是贬义词。
曾经有人说过,从事科研工作,不“笨”不行,因为只有“笨蛋”才能在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工作中坚持下来。
和李想的明哲保身相比,陈鹏太笨了,他笨到可以永远对别人好。
李想和王敏佳暗自写信却不告诉陈鹏,就是怕他反对,怕他觉得这是错的。
陈鹏太笨了,笨到不懂得变通。李想变了,许老师变了,只有他对王敏佳的爱亘古不变。
无论王敏佳变成什么样,他都不在乎她是什么样子,他都永远爱着她。
所有人都对王敏佳辱骂和诋毁,和她最要好的李想也不敢帮她,只有陈鹏奋不顾身做那个给她托底的人。
陈鹏毕竟和许老师不一样,就像张果果也和同行不一样。
陈鹏很像刘峰,但他不像《芳华》中有圆满的结局。
据说,导演拍了陈鹏和王敏佳的结局,但最终没有使用。
黄晓明表示:其实没有happy ending是最好的,因为人生没有那么多最好的,人的一生都在找寻,最重要的是内心想要的是什么。
由于四胞胎都姓陈,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说不定她们和陈鹏也有着关系。
沈光耀
身为富家子弟,沈家三代五将。
不过,父母禁止沈光耀当兵,因为祖上已经经历过参军从政的体验,他们不希望沈光耀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就失去了性命。
然而,他已经想好了。
倾盆大雨猛烈地拍打着屋顶,他的内心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他看见老翁在雨中垂钓,学生在雨中奔跑。
他学会了了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他学会了对生命的思考,对自己的真实。
他知道了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
他还知道了,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而是整个国家都处于危难之中。
他开始寻找,那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于是,他即便是违背祖训,也要义无反顾地做一名空军。冒着受到惩罚的风险,也要给贫困儿童带来食物。
教官一边惩罚他做俯卧撑,另一边又号召更多的飞行员给儿童带来食物。我明知道很套路,但仍然被感动得湿润了眼眶。
教官说过,飞行员的生命比飞机更加宝贵,面临生命危险应该毫不犹豫地跳机逃生。
沈光耀为了战友的生命,为了百姓的生命,选择了和敌人同归于尽,为国人解放而献身、为中华崛起而牺牲。
他本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但他选择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本可以好死不如赖活,但他选择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本可以活着回去当英雄,但他选择了当烈士。
为解救同类而死,是他最具人性的选择。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沈光耀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当兵,为什么要让家人承担失去自己的风险,为什么要抛下母亲让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但看到这里我明白了,即便是沈光耀不做飞行员,也会有别人做飞行员。即便是他不牺牲,也会有别人牺牲,但他宁愿牺牲的人是自己,把活着的机会留给别人。
他不愿苟且偷生,他就是要从事如此高危的职业,不惜用自己的一条生命拯救更多的生命。他牺牲了一个家庭,却保全了成百上千个家庭。
在他决定成为飞行员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我的生命不属于自己,不属于家人,而是属于广大人民。
张果果
在这个善良会被利用、正直被受到伤害的年代,人们抛弃了善良和正直,学会了厚黑和利己。
面对冷冰冰的社会,张果果义无反顾对一个家庭伸出了援手。
面对尔虞我诈的职场,他决定做一个简单的人,因为他和他们不一样。
吴岭澜鼓舞了沈光耀,沈光耀延续了陈鹏的生命,陈鹏和王敏佳让李想学会了爱,李想拯救了张果果的父母,张果果帮助了四胞胎,而四胞胎也会将善良、奉献、正直、温暖传承下去,绵绵不断,生生不息。
电影已经结束,但爱的传递永远不会停止。
除此之外,电影结尾出现的清华师生更是让人热泪盈眶。他们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十年如一日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做出了杰出的功绩,却将自己隐藏在茫茫人海之中,默默地创造价值。
他们也曾像吴岭澜感到迷茫,像李想被名利蒙蔽了双眼,像王敏佳受到不公待遇。但他们终将像陈鹏、像沈光耀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充满酸甜苦辣、大喜大悲,有欢笑,也有伤痛;有浪漫,也有悲壮。
《无问西东》文艺、唯美、温暖,治愈,同时又豪情万丈,荡气回肠。
《无问西东》是一场群戏交织的时代影像,通过一群年轻人的青春,展现百年间的人生百态和人文精神。
跟随镜头,我看到一群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也看到一个大时代的历史沿革、风俗情怀。
《无问西东》是一辆时光列车,我仿佛踏上时空之旅,穿越整个世纪。
我看见他们在最好的年纪接受考验,在最坏的年代享受生活。
春天,执子之手,一路同行。
夏天,河边垂钓,静坐听雨。
秋天,落叶归根,层林尽染。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我看见吴岭澜闭目养神,思索生命的意义;我看见许老师和爱人合奏手风情,暗生情愫;我看见张果果在球场挥洒汗水,看见沈光耀在月光下施展拳脚,看见陈鹏拾起片片落叶,看见王敏佳扬起曼妙的舞姿,看见她花一般绽放的笑容。我看见她行走在苍茫戈壁,感受到她强烈的心跳,还听见她坚毅的话语:我一定要找到你。
在电影中,最感人的一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清华的一部分,我认为是在沈光耀(王力宏)的剧场中西南联合大学的场景。 简易房外大雨倾盆,屋内漏雨,老师讲题,学生们因为无声太大听不清,老师不断重复学生也很烦躁,这时,老师扭身在黑板写下一列字,屋顶渗漏的雨水落在他肩上湿了一片,他写完字后就端坐在椅子上,黑板上写着:静听雨声。 教室突然安静,沈光耀打开临近的窗户,外头渔翁悠闲地垂钓,有一个老师带领一大帮学生雨中跑操。 这一群老师和学生可以在警报响起时拎着恐龙化石和一笼鸽子逃亡;可以在荒郊野岭的时候,拿起黑板教授泰戈尔诗词,拿起纸笔记录知识和智慧。荒唐之事,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在最艰难刻苦的时候,这是一群读书人的优雅和无畏。 如今这盛世,更望君珍切,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因为各种原因而被雪藏了六年的《无问西东》终于上映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于这部电影的刻板印象始终停留在,这大概会是一部大型清华大学招生宣传片吧。
也因为如此,对于电影本身并不抱太多期望。选择去看它,也无非是例行公事,毕竟这部电影很可能是未来一周的讨论热点所在。
但是看完之后,却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而是好坏兼具,参差不齐。好的地方,忍不住想要为之拍手称赞;而差的地方,又忍不住要嗤之以鼻,呵呵一笑。
整体来说,这就像是一篇影像化的散文,形散而意不散。在138分钟的电影中,划分出来了四个时代背景,以及四个互相独立,又相互承接的故事,在每个故事中有着更多的番外小故事,而所有故事最终不约而同般地扣住了电影的主题。
电影《无问西东》主题也很简单,无非是片名所代表的四个字:无问西东。往复杂来说,就是在时代的洪流下,渺小的个人该何去何从?唯有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电影所描绘的四个时代背景分别是1920年代前后,1930-1940年代,1960年代,以及新千年之后的21世纪,跨越百年。这四个背景从民国时代的变迁,到抗日战争的风雨动荡,再到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前夕,最终来到一片欣欣向荣、黑莓滑盖手机畅销的新世纪,每个阶段都是中国历史上不得不提的重要节点。
从时间顺序上来说,第一个故事是迷失在“理工科才叫实业”的吴岭澜。他发奋读书,坚信理工科才是实业,实业才有价值,才是最优秀的。可是,他的物理成绩却一塌糊涂,文学成绩却异常卓越。所以他疑惑不解,自我怀疑。
直到1924年,这一年,泰戈尔访华。在清华园的演讲中,泰戈尔说到:“人类的文明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她的灵魂的纯美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在这个方向里尽你们的贡献。”
也正是因为泰戈尔,以及站在泰戈尔边上的那些先生们,他们从容自信,谈论生命的美好和文化的美丽,这一切让他豁然开朗:何苦钻牛角尖,何不做真实的自己,无问西东。
虽然这个故事一瞬而过,只在电影中部占用了很短的时间,但是这才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也是所有故事的起始之处。
十几年后,吴岭澜成为西南联大的先生。在日军飞机无休止的轰炸中,他带着学生躲在云南红土大陆的夹缝中,饱含深情地朗诵着泰戈尔的诗歌,何等的从容、淡定。
在他的学生中,有一位叫做沈光耀的少年。出生南方富庶之家的他,北上求学。父母期望他能够畅享生活,而不是参与政治、投身军队、追名逐利。可当时国将不国,华北之大,早已容不下一张清净的课桌。所以他也犹豫不决,茫然无措。
随着战争的愈发惨烈,他还是下定决心,顺从自己的心意,选择投笔从戎,并最终战死沙场。但是战死之前的他,却无数次开着战机为孤儿、难民投下食物,为他们带来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而在这些孤儿之中,也有着这么一个少年,他叫做陈鹏。正是因为沈光耀投下的食物,他得以幸存下来,并最终成为清华园内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学生,甚至参与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
时间也来到了60年代,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打倒右派,人们仿佛打了鸡血,又仿佛丧失了理智一样,为心目中的“神圣事业”付出一切。
陈鹏、王敏佳、李想就是这样的三个年轻人。就像是墙上贴画一样,好儿女志在四方,他们各有抱负,可又为各自的抱负放弃了很多东西,最终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陈鹏把爱情放在事业前面,可是爱情却辜负了他,回过头来的他,只能带着受尽凌辱的爱人远走他乡;王敏佳因为虚荣而撒下的谎言,却成为不幸的开始;李想费尽心思想去支边,甚至不惜背叛朋友。
最后当时李想终于如愿以偿地前去支边了,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却是陈鹏的那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所以他用尽一切来救赎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他人的生存。
而多年之后,被他救活的两个人的孩子,也就是最后一个故事中的张果果。在他的故事中,有商业斗争,有尔虞我诈,但也有一颗童心,一份真诚。
所有的故事到此结束。说实话,导演所做的尝试还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多线叙事,互相联系,故事之中更暗含故事,时间上更是跨越了百年。所以很容易就让人觉得杂乱无章、支离破碎。
至于四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在于: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成为第二个故事主角的老师,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无意间救活了第三个故事的主角,第三个故事的配角又救活了第四个故事主角的父母,而第四个故事的主角帮助了四胞胎姐妹。就这样,光是说起来就足够乱了。
可以看得出,这样的故事或许还会不断延续下去,四胞胎之后或许还可以有更多的故事。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关联,显得非常刻意。空投食物、救命恩人,这样的桥段也稍微烂俗了点。更别提,这四个故事的主角竟然是四代清华人这种命题作文般的禁锢。
可能影迷都知道,这种玩法玩得最溜的当属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他在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暴雨将至》中讲了三个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故事,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环。时间不逝,圆圈不圆。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够理解这种叙事方式有多迷人了。
但是两者相比较,就像是学会独孤九剑之前和之后的令狐冲一样,高下立判。前者只会按照剑诀一招接一招,平沙落雁之后,必是白鹤亮翅,招数与招数之间只是刻板的连接;而后者却是不待招数用老,便新起一招,行云流水,剑随心至。
更可怕的是,就像开头所说的电影像是散文一样,电影点出其主题的拙劣方式也和中学时代语文课本上的阅读理题解如出一辙。老师给大家几篇小短文,只不过这里是导演而已,问: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无问西东。满分!
对,这就是导演用她那刻板、单调的视听语言所想表达的一切。甚至可以说,这个过程比阅读理解更刻板一些,因为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是篇命题作文,根本就事先设定好了中心思想。可完成之后,又要以同样刻板的方式,让你再解读一遍。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未必会好,毕竟我们都受够了揣摩鲁迅先生“窗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所表达的意思。但是电影本身却不能说完全不好,就像我们不喜欢做这样的语文题,但不能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写得差一样。
毕竟整部电影之中,还是有着很多令人动容的地方。
其中一点从四位主角的名字设计就能看出。从充满文人气质的吴岭澜,到家族宗祖的沈光耀,再到乡土气息的陈鹏,最后是新时代不拘一格的张果果。仔细揣摩这四个名字,根本就和他们所处时代的气质完美贴合。
其他的还有比如战争中的诗意。云南的雨季中,教授物理的先生因为雨声太响而无法讲课,反而从容地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大字,直击人心。它不是自习,也不是下课,而是静坐,听雨,多美好的画面啊。
还比如父母的殷切爱意。米雪所饰演的母亲,千里迢迢来看望儿子沈光耀。母亲既温柔又严肃,儿子既诚恳又孝顺,母子之间的一问一答,才是人世间真正美好的东西。
再比如朋友之间的诀别。同一片操场的两边,一边是被批斗、屈打的王敏佳,另一边却是骄傲地发表演讲的李想。他们互相能够看到彼此,仿佛触手可及,而他们的命运却就此截然不同了。
类似的细节还有校长梅贻琦那微微的点头一笑,米雪所饰母亲的两碗冰糖莲子汤,吴岭澜给学生讲课所说的“介绍给你们”,陈鹏拉着王敏佳的长跑,张果果在孩子窗上所画的色彩斑斓城市。
如此细节,不一而足。往往一个瞬间,就能击中你的内心。就像是读书偶得一样,可以兴奋好久。这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以充满文人气质、老派传统的方式,在宏大叙事的同时,依旧保持住了这些微小的、细节的、真实的动人之处。
当然,我们也可以趾高气昂地把这些当做心灵鸡汤,甚至是有毒的那种。尤其是当这碗鸡汤还是黄晓明、王力宏这样颇有些令人不屑、被认为毫无演技的演员所呈上来给大家的。
毕竟偏见永远都会存在,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如就像是电影故事中的人物一样,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观影提示:一定要看完片尾!
很久没有在院线国产片里,看到这样一部立意如此高、底蕴如此深厚的影片了。
四代人,四个故事,穿越了一个世纪,交相呼应。从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合大学、再到清华大学,高等学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伟大的名字交织在一起,便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
看了一下豆瓣的低分影评,想先说结论:批评故事拆分叙述和人物时空交错牵强的,我想是因为忽略了这些故事的内在一致性。这部电影,本质上讲的是大学精神的传承。一代一代人在迷茫的年少时期,被点拨,被引导去叩问内心,做出适合自己的、真正想要去做的选择,不顾时代浪潮,不顾他人言语,不顾世俗评价,无问西东。而这些人成长后,又用自己的方式,去给予下一代人同样的精神滋养,把真正的大学精神,传承下去。
片子开头,张果果独白,“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影片的第一部分交代了四个主角故事的起因,时间线逐一往前推,从二十一世纪,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似是四个全然无关的故事:
现代时期:张果果(张震饰)是广告公司职员,忙于为奶粉公司做提案,期间认识了四胞胎的父母,给了他们希望,却最终输掉了提案,无法兑现自己说过的话;
文革前夕(1962年,北京):陈鹏(黄晓明饰)、王敏佳(章子怡饰)和李想是初中同学,三个人因想去拜会初中老师而偷看到老师被师母胖揍,于是王敏佳和李想偷偷拓字写信,警告师母;
抗战时期(1938年,昆明):沈光耀(王力宏饰)来到云南,进入西南联大就读。简陋的教室,甚至抵挡不住一场暴雨的袭击,学生们听不清老师的声音,全班只能静坐听雨;
民国时期(1923年,北平):吴岭澜(陈楚生饰)一袭长袍,看着发榜。英文成绩第一,但物理成绩落在了“无列”。老师劝文科优秀的他转专业,他迷茫不绝,只因那个年代,所有最优秀的人,都在学习实科。
第一第二个故事的开头让人感到琐碎,直到沈光耀开始,故事进入了状态。事后也证明,沈光耀的故事是最饱满而有力的。而吴岭澜的故事,虽然简洁,但却是所有故事的起源和点睛之笔。
吴岭澜面对梅老师的疑问,给出了自己迷茫的答案:“因为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从这里开始,整个片子的主旨慢慢清晰起来。梅老师的一席话,第一次点出了电影想表达的内涵:他认为,吴岭澜不应该把自己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踏实中,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这段来自民国时期的教诲,告诉吴岭澜,面对时代浪潮,叩问自己的内心,不必选择迎合潮流,要遵从内心,从容而笃定。而说出这段话的梅老师,简直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光芒。
抗战时期,吴岭澜在云南的山洞外给学生上课。就在这容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他引用了泰戈尔的诗《爱者之贻》,道出了曾困扰他的问题,以及他的答案,“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这是泰戈尔的诗。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这段话的份量,堪比最后张果果的独白。
时间在四个故事之间切换,王敏佳被批斗,一起写信的李想为了支边名额而选择明哲保身;沈光耀答应母亲不去当兵;陈鹏误会了李想和王敏佳,决定去第九研究所工作;张果果的前同事Robert告诉了他一旦帮助四胞胎家庭,很可能就要麻烦一生。
每个时代,都会给出现成的“最佳选择”。那些选择,无一不让人明哲保身、别多管闲事。王敏佳可以对老师的生活境遇置若罔闻,也就不会落得一个被批斗最终毁容的下场;李想本可以不把全部食物留给张果果的父母,也就未必会落得一个葬身雪地的下场;沈光耀可以回到他富裕的家庭,甚至或许可以出国躲避战乱,也就不会落得与军舰同归于尽的下场;张果果可以从此消失于四胞胎的世界,也就不会花出去那么多钱为这家人安置。
自保是人性,哪怕李想因为想去支边而选择沉默,让王敏佳独自一人面对批斗、谩骂和拳打脚踢,我们也只是会感慨一句:时代使然。在那样的时代里,想哪怕站出来说一句很普通的人话、做一件很普通的人事,都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不会苛求这些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都是英雄。
但吴岭澜的一句“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以及空军教官的一句“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让沈光耀下定决心,不顾母亲的严辞反对,毅然加入空军;沈光耀执行任务期间,不忘曾死在炮火中的男孩,于是总绕道去给贫穷的孤儿们投喂食物;沈光耀投喂的食物,救了差点饿死的孤儿陈鹏;陈鹏不顾文革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的规矩,毅然救起血泊中的王敏佳;王敏佳为了不连累李想,说信是自己一个人写的;李想心怀愧疚去支边,最终救了张果果的父母,付出了生命;张果果最终没有出卖David,也安置了四胞胎一家。
所有的故事,被一种浓烈的、高尚的精神串起,这种精神,高于“明哲保身”,高于“最佳选择”,这种精神,或许会让人在当下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这种精神,指引着人们,去面对或盲从、或黑暗、或动荡、或浮躁的时代,给我们伟大的精神世界一计闪耀的光芒。他们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不顾时代的潮流,不顾投机的“教诲”,遵从内心的渴望,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四代人,共同推进了时代的进程。他们用不同的时代语言和行为,诠释和演绎了“真实”。而始终贯穿其中的,便是这一脉相承的“不问世俗,无问西东”的内在精神。
又回到了开头张果果的那句自白,“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故事从张果果开始,从张果果结束,虽然有点疏离,但还是能看出这么安排的用意。这个故事从两个方面,诠释了“无问西东”的当代意义。
在一个所有人都用英文名(Robert、Susan、David)的广告策划公司,只有张果果从头到尾用中文名,这已经从侧面体现了他与别人的不同。
在秘书Susan的概念里,果果的行为一定暗含着某种阴谋(故意提了一个奶粉公司不满意的案子,让CELL公司中标,然后跳槽来这里担任更高的职位)。面对质疑,他懒得解释,说一句“你猜”;
在Robert的概念里,“野心”和“出卖”相辅相成,面对“你是个有野心的人嘛”,他懒得回答,说一句“你猜”;
而David,更是直接愚弄了张果果,让他充当尔虞我诈的牺牲品。
这三个用着英文名的广告精英,代表的是职场中的猜疑、斗争、世故圆滑、表里不一。他们无一不是顺从着这个行业现成的规则和思维方式。
张果果的独白说到,“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他确实没有改变世俗,在拒绝向Robert提供David的把柄证据时,他只是淡淡地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他没有摇旗呐喊、没有奋起反抗、没有好为人师,但他选择了不参与其中,出淤泥而不染。
质疑世俗、不参与世俗,便是“反世俗”的重要方式。张果果对待世俗的方法,是适用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并不太困难的方式。
而另一方面,以Robert为代表的“世俗”又在教导着我们“本来以为救了一个孩子,没想到认了一门亲戚”。这种看似“善意”的劝告,让张果果犹豫不绝,两个星期躲着不见四胞胎的家人。直到他父亲在李想叔叔的墓前说希望他“做自己喜欢的、开心的事”后,他终于放下世俗的规劝,直面内心的柔软。当他在四胞胎的房间里为窗户装点色彩时,他是快乐的。和这一刻的快乐相比,世俗是什么,真的不重要。
电影里把当下时代的世俗,浓缩为这两个小故事。“世俗”未必是随波逐流的择业、未必是明哲保身的苟且、未必是灭绝人性的批斗,“世俗”存在于每一个时代,如同空气一样包裹着日常生活,甚至让人习惯到无法察觉。当我们以为民国、文革、抗战已是过往云烟时,是否该审视一下,我们这个时代,又在面临着怎样的“世俗”呢?
张果果最后的独白,试图用当代语言,总结这整部影片的核心内涵,他说道,“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占有多少,才更荣耀”,说的是物质攀比;“拥有什么,才能被爱”,说的是相亲条件。电影只是抛砖引玉。当本该心怀天下、大开大合的年轻人们聚集在一起,讨论买房、买车,攀比物质、财富,醉心发财、投机时,不正是被这个时代的世俗裹挟地面目全非嘛?
世俗怎样,并不重要;如何投机,亦无需在意。青春短暂,何苦为世俗所累;书生意气,何妨就意气一回。而最重要的,便是吴岭澜那句“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当沈光耀即将战死在空中,他所投喂过的那片贫瘠土地上,倾盆大雨,孩子们瑟瑟发抖,饥饿难耐。双腿残疾的神父说,“唱歌吧,孩子们,歌声能帮我们忘记饥饿,寒冷和恐惧”。于是,歌声响起,“这些离开了家乡的人,在梦中也看见幸福故乡”,伴随着那些没有鞋的小脚的特写,以及沈光耀即将投向死亡的镜头,在他经过被打死的还在降落伞上的战友时,说了一句“回家”,随后径直俯冲向了敌军的军舰、同归于尽。看到这一幕,不禁潸然泪下。
考上清华的人们,未来想必至少可以过得衣食无忧,但如果只是自私地自保,这些名校毕业生便不配被称为社会之光。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真理的求知欲、对世俗的洞察力,这些才应该是被鼓励、被培养、被传承下去的大学精神。传道授业,“传道”先于“授业”。大学,不应该是一个职业培训所。她的目的,在于塑造灵魂,而非仅仅传授技能。
说到底,这部电影所描绘的,是一代代人传承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每个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在最极端的时代,“说句真话”可能就需要强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我们不批判“明哲保身”,但理应更歌颂那些敢于站出来面对千夫所指而不忘初心的人们。这些人,才是社会之光,希望之光。
引用两位哲学家的话,这大约也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关于人和教育的内涵:
康德说,“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
费希特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去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的,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作出有意义的选择。”
1924年,泰戈尔访问清华时的演讲中说到,“你们有什么是可以从自己的民族里拿出来,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你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内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们史册里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竭我的志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影片最后,逐一介绍了跑龙套的人,让我们看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繁盛,看到了泰戈尔口中“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一个大学、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独立、自由的精神,以及这些精神滋养出的伟大的人。他们各自躬耕于自己的领域,抵御住世俗的狂躁,专注于跟从内心,理应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这些名字,想必大部分都耳熟能详:梅贻琦、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王国维、徐志摩、孙立人、冯友兰、钱穆、蒋梦麟、杨振宁、马约翰、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陈省身、华罗庚、穆旦、闻一多、陈寅恪、袁复礼、邓稼先、蒋南翔。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与其说是一部清华的礼赞,不如说是清华精神、甚至大学精神、时代精神的礼赞。
对于浮躁的现代社会,它依旧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最后,有两个细节想说一下:
刘淑芬(演得真好)其实是好人。不是好人的话,她就不会供养男朋友上大学,就不会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王敏佳而崩溃跳井。一个不被丈夫善待的好人,害了另一个“见义勇为”的好人,最终一死一伤。没有人做错,错的是那个把错误无限放大的时代,错的是那个善恶不分的时代,错的是那个否定真实的时代。这无法不让人唏嘘。
关于沈光耀投喂食物的“真实与否”,我倒觉得并不重要。贫穷的孩子们光脚踩在红土地上,听到飞机的轰鸣声,追着“晃晃”洒下的食物,舔着甜蜜的冰糖。这一段情节,我理解为电影的理想主义,甚至之后,沈光耀的队友们也一起投下糖果和罐头。这一幕,是电影的高光时刻,是电影人和观众在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方式弥补现实中的无力。那个小小的降落伞,在我看来是如此浪漫。英雄的定义未必是刚正不阿、战死沙场 ,也可以是柔情似水、接济苍生。
PS,关于这部电影里的几段箴言,我另写了个文章,试图更详尽地阐述这个电影带给当代人的启发,感兴趣的可以看:
早在2012年,电影《无问西东》已经开始了拍摄,并且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了发布会,本片最初就是作为向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献礼的作品而拍摄的。而片名《无问西东》,也是取自于清华大学校歌中的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个片名给人的第一印象,如同电影所拍摄的画面一样,具有年代感与历史质感。
导演李芳芳,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研究生院导演系,是著名导演李安的同门师妹,曾执导电影《80’后》,出版散文集《十七岁不哭》,并改编成十集同名电视剧。
幕后制作班底,影片摄影指导是凭《南京!南京!》多次荣获国内外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的摄影师曹郁;美术指导是《色,戒》的艺术指导香港美术大师朴若木,以及张艺谋御用美术设计曹久平;声音指导则是《一代宗师》的声音指导陈光。这样的制作团队,在我们观影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画面的质感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色彩饱满,也运用了很多远景来渲染这种文人风骨与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演员章子怡、黄晓明、张震、王力宏和陈楚生,不用再多赘述,也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这些庞大的阵容,似乎给了我们更大的期待,也因此,在影片上映以来,电影的评论褒贬不一,两极评论明显,要么非常喜欢,要么觉得非常可惜。下面,我将简单描述一下影片的主要内容,其中给我留下深刻映像的画面,以及对于出现两极评论的现象提出一点小小的见解。
一、
这部片子讲述了四个时代当中,在清华大学的知识分子在青年时代、人生重要节点之中的两难抉择。四个时代背景取自北洋军阀时期、西南联大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文革时期和现代时期,每个人所处的历史境地迥异,故事的编排把人物置于艰苦的历史环境当中,而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选择了同样的道路:遵循本心,由此传达出本片的一个重要主题和精神:不忘初心。
本片以现代时期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张果果(张震)作为叙事主线。
第一个故事中的张果果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要不要把将他作为牺牲品、而且假仁假义的上司的违规材料交给上司的对手?一个是要不要继续资助之前一直在资助的四胞胎家庭?因为不知道四胞胎家庭会不会一直让他养到老并且死缠烂打。
在尔虞我诈的商业斗争当中、在人心不被信任的社会里,到底是要选择商业市场上已经习以为常的不择手段还是相信和履行“人性本善”的信条?这个疑问的选择,引出了其它三个时期的故事——同样作为清华学子的前辈是如何选择的。
这些清华学子前辈的选择,包括了吴岭澜(陈楚生)对文科和实科的抉择;沈光耀(王力宏)是否要违背家训参加空军的抉择;陈鹏(黄晓明)是否要为了爱情而放弃核研究的抉择;王敏佳(章子怡)是否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虚荣的抉择;李想(铁政)是否要为了自己支边的所谓理想而让王敏佳一个人承受众人的批判的选择。在他们当中,有选择自己本心的,最终走向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自信而笃定;有违背自己本心的,在当时动乱的时代得到了一个惨烈的下场,以及用一辈子来赎罪的痛苦。
通过所有这些年代的人物选择,镜头回到了张果果身上,他同样选择了与前人一样的道路,不交出前上司的违规资料,继续资助四胞胎家庭。这是他内心能够感觉到安心、快乐的决定。印证了本片要传达的风骨和时代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
讲述完剧情,先不急着定论这部片子的好与不好,先来看一下一些值得欣赏的地方。整部影片跳跃切换非常大,但有些细节处理还是能够触动人心的。
第一个场景:静坐听雨。
这一部分用了近景和中景拍摄,带给我的是文人从容而笃定的心境。瓢泼的大雨打落在西南联大课室的铁皮屋顶上,嘀嘀嗒嗒地像冰块砸到铁皮的声音,急速而吵杂,以致于课室里已经听不清老师的声音了。老师走回讲台,用粉笔慢慢地写下“静坐听雨”四字,雨水从屋顶的铁皮衔接的缝隙中流了下来,滴落在老师的肩膀上,湿了一大片,老师却像没事一样,回头坐在了一边,和学生共同听雨。此时,“咿呀”一声,沈光耀打开了课室的窗户,一瞬间,马约翰带领学生跑步的喊叫声、渔民捕获鲜鱼的跳跃声、雨水倾斜在草地和池塘的滴嗒声涌入耳窝。镜头紧接着切换,一下所有的场景映入眼帘。教室里安静了,安静得只能倾听这教室以外的声响。
这一部分的环境拍摄,有声,是为了营造无声,动,是为了体现静。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嘈杂之音,我们何曾如老师一般地安定,停下手中奋疾的笔头,停下追赶,充分地去聆听这个世界,它教化我的、期待我的的声音,也多久没有去倾听这世界里面的自己,我们嘴上不说话,我们的心里在说话,我们有听得见吗?
第二个场景:炮火之中的泰戈尔诗集
由于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经常会拉响警报,老师和学生们经常要躲在一些土坡、山丘底下上课。这一次,警报拉响后,老师们依旧和学生来到了土坡底下。头顶上的飞机一架接一架地轰轰而过,而这群老师依旧面不改色地进行授课,镜头切换着不同老师的场景,同样都带有小黑板,也有带着化石讲课的,一个一个面无惧色的教师,似乎忘了飞机炮弹的存在,忘了这个炮火纷飞的时代。吴岭澜在这里念起了泰戈尔的《爱者之贻》:“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沈光耀听得入神,如同当年吴岭澜站在图书馆聆听泰戈尔的演讲一样,站在他身旁那一帮卓越的人群,他们的自信和从容,源自于对自己的真实,对生命的思索,而这样的思索,这些卓越的人群是认为有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成就,向来在艰难困苦之后得来,才显得愈加弥足珍贵。在这个镜头下,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轰炸机底下求学是艰苦的,选择不平安而参军也是艰难的,而当我们看到沈光耀最后开着轰炸机沉向敌军的船舰,说出一句“回家”时,我们会明白,为何感觉如此轰烈。因为不得已。如果没有时代所迫,沈光耀的理想会不会不一样?那样他遵循自己的本心时,也不至于会丧失性命。
当我看到一个母亲对着一个孩子的尸体哭着喊着的时候,那一幕的镜头,我想,战争从来不是为了让我们勿忘国耻,它最想让我们记住的是爱与和平。
第三个场景:飞机投下的希望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老师在谈论到沈光耀开着空军的飞机给饥民投下食物的场景时指出,沈光耀投下的不仅是食物,而是那群饥饿的孩子对未来仅存的希望。尹鸿老师也是这部电影的策划,而这个镜头也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他提到了齐邦媛的《巨流河》,书里写到,“中国军队给老百姓带来的唯一的希望就是空军。”“在绝望当中,只有天上飞过一架中国的飞机,这个时候,你才觉得中国还有希望。”在此贴个视频,里面有稍微详细的讲述。[1]
第四个场景:迫害者成为受害者,加害者成为凶手
最残忍的镜头,莫过于在批判会上,刘淑芬不经意间说的一句气话:“打她!”,竟然围观者对王敏佳群起而攻之。刘淑芬想要走到人群中参与一把,作为事件的主要人物,想要亲手打到王敏佳的一个妇人,不料却被挤出了人群,慢慢地后退。刘淑芬眼神呆滞,似乎不知道这是什么状况,等到人群发现王敏佳已经没了呼吸,浑身是血,人群散去,刘淑芬才能够往近里看一眼,没想王敏佳却因此而断了呼吸。刘淑芬被吓得跑回家中,精神恍惚,跳井自杀了。
在围观的人群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为此事付出任何代价,人死了就死了。最初只想要发泄气愤的刘淑芬,从迫害者却最终也成为了像王敏佳一样的受害者。人群无由来的狂欢让人感觉震惊和心寒,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是非不分的年代?
三、
可以说,上面的镜头是最触动我的4个镜头了。影片的视觉享受很好,单单只截取某些镜头来看会感到非常不错的。但是这种断裂式的电影结构,时代之间的不断切换,四个故事之间的衔接,未免让人觉得庞杂而多余。在我看来,也许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首先要表达的一个是不忘初心的主旨,另外一个是要契合清华百年校庆的议题,所以要选择四个时代来体现清华的百年传承,最后一个还要表现出清华人的家国情怀。这三点要糅杂在一个电影当中,可以说并没有得到一个很完美的结果。而正因如此,导致了它有些表达显得多余、臃肿,有些表达却不够深刻,我将从以下三点来对它的美中不足进行分析。
第一个,故事结构多余。四个故事之间除了时间和简单的故事情节进行连接之外,没有必要的逻辑关系,同样是为了表达不忘初心的主旨,那么只取一个故事详细讲就好了,四个故事在这个主旨上纯粹属于并列关系,所以让人感觉删掉也无所谓。但如果是硬要体现清华的百年传承,那么也许导演只想到了这么一个时代场景不断切换的办法。但在这个时代的推进也演变当中,也许我更想要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不同情境下的人物追求本心选择的细节刻画,不同时代之间有何异同?时代环境对人是否有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怎样的?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做出了同样追寻本心的选择?为什么现代这么多人都无法追寻本心了?这些问题也许是比看这并列的四个故事更加能够吸引我的。
第二个,用名句堆砌影片,缺乏深入的解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在这些年也是挺火的,影片拿这个来当主旨,也意在驱散当代青年人的迷惘,即便外界有那么多期待你去所谓正确的事情的声音,你也要听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我们都知道要做自己,影片只不过给了观众共鸣,给了当下我们所知道、所认同的一个答案。有多少人因为听了一句话就能够做出决定的?就能够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做的?现实当中应该很少吧。所以即便影片当中引用了泰戈尔的诗句,吴岭澜有点突兀但又带有风骨的对白,只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已知的道理,仅此而已。
我想起过去读书的时候,问了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说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作一个这么长的故事呢?把道理直接讲给大家听不就好了吗?老师笑了笑,并没有回答我。就算过了好几年,我依然不知道答案。但当我在某个瞬间突然醒悟时,我才发现,有些道理,不管听了多少遍,有些人依然会无法体会,无法明白,因为缺少经历。而当某些道理我们无法那么快能够经验到时,小说的主人公便代替了我们去经验。所以,用名句来堆砌电影可以,但对于主人公选择人生道路的心路历程如此之快地交代,略过,就显得不接地气了,因此会给人一种仅靠情怀来支撑剧情的漂浮的感觉,比如吴岭澜从实科转向文科的选择,内心的挣扎应该是有很丰富的心理,但是拿来叙述的镜头却太少了。
第三个,情怀太过,缺乏对当今青年追逐名利的思考。如果本片仅仅是为了对百年清华的赞颂与怀念,那么缺乏引人思考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这部片子的受众就只好是清华的校友或是仰慕清华的人。但如果这是给青年人以思考和指导的片子,那么这一点是需要具备的,毕竟它的受众是每一个普通的青年人。
如果说,不忘初心是恒久以来的一个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更多听到的却是带有批判意味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不是像影片当中有那么多担当家国责任的遵循本心者?影片没有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依然更多地只有哀叹此时不同彼时,哀叹这个世代再无大师出现,而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到底是为什么?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错吗?是。这是时代的错吗?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时代的洪流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谱写着时代,我们被环境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环境。如果我们只有哀叹,便无法改变现状。
我们可以渲染情怀,包括家国情怀、个人对本心追寻的情怀,但如果只空有一腔情怀,又能够做什么呢?影片末尾的知识分子的群像,无一不是把情怀落到实处者,有编写教材育人的、有推动科研发展的,他们都是推动我们社会与时代进步的人群,造就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环境。可以感受到,影片烘托了很浓厚的情怀,在这个时代,煽情很容易,激起人的情绪也很容易,但是推动人实干的,却很难。要知道,情怀是能够涨票房的,而思考是痛苦的,电影作为现代人的娱乐,娱乐是要避免痛苦,这显得很讽刺。除非有一天,电影它不是作为娱乐产品出现,而是作为艺术品出现,那么在拍摄电影的层面上,把情怀落地就是可能的。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顾此失彼吧,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确实不容易。影片的确能够传达出不忘初心的本意,但对知识分子对于人生的疑问还是缺乏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更多的是对历史的回顾、怀念,也缺少了描绘当代环境下青年人同样对人生疑问的挣扎和两难,无法引发观众进一步的思考,点到为止。
注:
[1]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电影点评:
http://www.1905.com/video/play/1249587.shtml?fr=mdbypsy_zyyp
当黄晓明喊出“你怪她没有对你真实?那你给她对你真实的力量了吗!”我大概也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这个片子了。整体的感觉还是太矫情,有点过度抒情。然而,抒情的方式却又只有不停的用音乐煽。所谓的四个时空线索,也并没有真正有效的交叉起来,还是导演能力的问题。最终,也仅是个喊口号的宣传片。
整体像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四个时代背景,把一堆小故事连在一起,贯穿其中的主题是:在时代的洪流下,渺小的个人该何去何从,唯有立德立言,无问西东。问题是这些繁多的故事泥沙俱下,好的地方要拍手称绝,比如战争中的诗意,静坐听雨;差的地方简直要呵呵脸,比如张震都救不了的现代戏,尴尬到死。
章子怡那一段见人性。但打动我的是王力宏那一段。世间父母大多像米雪演的妇人一样,并不奢望儿女有丰功伟绩耀目成就,只希望儿女能嫁娶生子世俗过完一生。这也是大多数同龄人最终所走的路。但人生的活法,从来都不该只有一种。他违叛了母愿。可至少,他活在自己的岁月里。他没有辜负他所存活过的时代。
彩蛋比正片还吸引人。晓明哥演得也很好啊,章子怡毁容后晓明哥拥抱她,她略带抗拒,此时晓明哥拖住章的手借势让她抱紧他自己,细节好评。王力宏死的时候整个电影院都吸鼻子了。
观影体验特别复杂,一方面导演的情怀野心,时代的反思以及某些闪光的细节都能体会到,一方面又被各种尴尬的剧情、无处不在的配乐,支离破碎的情节,一一击破。这种多线叙事其实特别考验导演的功力,弄不好就成这个样子,特别跳跃,情绪不连贯。两个亮点,米雪饰演母亲那段教子告白,片尾的清华人物致敬
有些东西进到心里,就是一辈子,虽然浑然不觉,但早已深入骨髓。四个时代,都有其幸与不幸,即便是当下这个平安祥和的时代,有时感觉自己身上也会有看不见的弹痕,风骨、胸襟、情怀这些词或许已经模糊,或许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活法,惟愿“你那可爱的前途光明”。
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充斥的是一点也不快乐的张果果(可很多人既没他的颜值也没他的才华),我们已然没有了吴岭澜、沈光耀、陈鹏为代表的年轻人那种真诚、正义、勇气、信仰、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是我们堕落了还是被阉割了?真羡慕他们的“芳华”,我们没有过,有的只是犬儒、自私、冷漠以及廉价的激愤…
此生此世,向心向善。命运何惧,真心以待。
做为命题作文,在当下的电影语境,能拍到这个“深度”(尤其是62年戏份),真心佩服导演。
孤坟葬着未亡者,枯井跳下活死人。你会一点命理,却摸不透时代脉搏;我懂一些句读,仍划不掉此生灾祸。沙海苍茫,惦念着远方的你治愈情痛;山河破碎,曾记得少年意气胸怀家国。这里有百子争鸣,可静坐听雨,能丈量核变,共天地俊秀。这水木清华见证了百年兴衰,世事变迁。还有无数情深,正在漠漠跋涉。
好看的,很浪漫的一部电影。泰戈尔是浪漫的,西南联大是浪漫的,雨中静坐听雨是浪漫的,晃晃叔叔是浪漫的,陈鹏的妥帖是浪漫的,被银杏叶包裹的雪花膏是浪漫的。
补看。历时五年后才公映,不知经历了什么?演员都很年轻,颜值高,观众高兴。命题作文,意念过强、过多,结果却并不理想。
我很喜欢。大胆,年轻,蓬勃朝气,过程中叹息几声,看哭一次。叙事上有缺点,但每个单元都很动人。年轻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容易的,但年轻人从来不会认输。
这才是更值得尊重的、更多人的“芳华”啊!学生的勇毅被乱世葬送,而泰戈尔的诗流传至今。追问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活,并为意义而死,爱与欲都像钻石般纯粹,文人书生电影。张震可以说是人间瑰宝了,章子怡蒙面后进入神演技时刻,黄晓明完全控油,裸体极性感。p.s.永远分不清王力宏和李治廷。
谢谢你,我人生中宝贵的一课。
这样说吧,这部电影就像你收到一张纸条,上面书写了康德,字写得颇为难看,但在一个三观发育不太健康的时代,为了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或者内心仍然追求的某种崇高的道德法则。你还是愿意把这张纸条传递给另一个人,这就是我看《无问西东》的感受
有一种老派的好。真正的青春就该歌颂勇气和爱,该歌颂对自我的寻找,要在人性趋利避害的恶里曲曲折折的开出一朵花来。米雪好棒。而导演大概拍出了非常好的黄晓明和最好的王力宏。
1.黄晓明真是人生赢家,在《中国合伙人》考上燕京大学,在《无问西东》考上清华大学,下次是上哈佛还是剑桥?2.张震可能是在理发店工作,毕竟同事全是英文名。
每当遇到好电影 我就会庆幸 这个世界有人有能力把美好的东西传播 真好
“你怪她没有对你真实,你给她对你真实的力量了吗?”哈哈哈,过去的人也不会这么说话吧?清华献礼版《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