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了忘却的纪念
小学的时候,学校曾经组织我们去过刘老庄。当时是去那里参观,但在我看来也就和春游无异。在那里看了看,听了听,然后就是吃东西。早就知道82烈士是打鬼子才牺牲的,但也仅仅知道这么多。至于说具体的细节,谁又知道呢。电影看完了,觉得很震撼,就像平时看的那些抗日电视剧一样。我会不由的想起《永不磨灭的番号》,里面最后中国军队也是全部牺牲,只有一个孩子活了下来。
本来这个连接到的任务就是为大部队转移赢得宝贵的一天时间,完成既定目标就可以撤出战斗,去和大部队汇合。但是因为连长白思才不熟悉当地的地形,结果带领大家来到了“断头沟”。当地老乡告诉他这一信息的时候,连长决定死守阵地,虽然有个别人有一些牢骚,但大家也全都留了下来。电影里的这一部分新四军非常有战斗力,他们也配备了比较好的武器。就连迫击炮都用上了,就是炮弹太少了。因为被鬼子团团围住,并且大部队也放弃增援。所以这个连是根本没有办法活下来的,只是看能坚持多久了。他们的任务本来就是掩护大部队转移,大部队好不容易脱身,又怎么会回头来救他们呢。如果这个连在指导员的指挥下,或许不至于全军覆没。
连长经常做出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比如绕路去见女友,他这个级别的军官是不允许谈恋爱的。电影开头排长擅自开枪,暴露了部队的行踪,结果因此被鬼子死死咬住。并最终被鬼子围歼。可是连长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才有后面的四面楚歌。但是这个连也是久经考验的连队,所以战斗力真的很强。甚至搞坏了敌人的坦克和炮兵阵地。
82名指战员虽然全部壮烈牺牲,却换来日军亡一百七十多、伤二百多的巨大战果。成功掩护了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
2 ) 可以做得更好的一部红片
红色影片应该属于较冷的一类影片了,但“红色影片”这个词一点儿不冷,估计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昨晚我就看了一部新拍的红色影片。
电影的名字叫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讲的是我军一个连为了掩护大部队,在刘老庄与鬼子血拼,集体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看的时候我有些想法。
比如说,看到一个情节,我想要是好莱坞拍,会如何处理;比如说,看到一处场景,我又想,要是好莱坞人家又该如何拍。
我看的美国电影不多,战争体裁的也就黑鹰坠落,拯救大兵瑞恩,还有爱国者应该也算是吧。就但是看了这几部片子就一嘴一个好莱坞,怕是会给人家说成崇洋。但是好的就是好的,不管他是中还是洋。
我也知道拿这部片子跟那几部比不合适,人家是商业钱,拍摄成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再说随便拎出一部电影跟人家最好的片子比,也太强人所难。但是看电影的时候我还是在想,为什么我们的片子拍不过好莱坞,如果给好莱坞同样的钱,他们来拍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他们会拍成啥样子。
真的,刘老庄战役,包括我国整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有后来的一些,他们的悲壮惨烈绝不下外国那些战争,我们的对手狡猾凶残程度也绝不输给那些欧洲佬,为什么我们的敌人出场是我紧张不起来,我们的战斗动员也丝毫难以鼓动我的战斗情绪。
真实地还原那个时代,还原那些浴血的战斗,对于我们的红色电影来说,可能难了些,但您能部分地还原些吗,甚至几个片段都行啊。到底难在哪里?
说了跟人家比,再说说跟之前的自己比。
近年来的红色影片看的也不多,不好总体来说,就说说这部八十二壮士吧。
人物的塑造,有了不少改变。改变这个词有点中性了,可以加些褒义的色彩。我们的英雄有了人的感情,那个连长可以为了见对象一面,行军时选择了一条远路;副连长在接受八小时阻击掩护任务时,整个连队有死无生时也会不理解,甚至那个年轻的日本俘虏怎么威逼利诱也不开口。
英雄有了人的属性,更像英雄了。敌人有了英雄的属性,这样的敌人才更可怕。
一排长决定炸鬼子炮兵阵地,和通信员死别时他们拥抱的画面让人感动,如果不是最后那句画蛇添足的煽情,效果会更好。连长率残部与鬼子拼刺刀的场面显得混乱,那时的尖利的冲锋号让我流泪了,与其说被艺术感动,我更愿意相信那是真实。
这一部红色电影让我有了期待,虽然这期待还很远,很远。
3 ) 请不要人云亦云
看了评论,很多都打一分,这个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但是看到有朋友说为什么要叫刘老庄这么土的名字,还有朋友说为什么是八十二壮士,拗口,为什么不改成八十,在这里我就有必要说明一下了。
这部电影说的刘老庄其实就在我们这,江苏省淮安市,刘老庄离市区也就20多公里,在那里有一个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八十二个烈士都葬在那里,每年清明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去扫墓,今天我也去祭扫了一下,站在八十二烈士的合葬墓前,再想着电影里的一幕幕,真的是肃然起敬,这部电影就是在刘老庄拍摄的,讲述的人物、地点、事件也都是真实的,绝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虚构的。特别是一些说风凉话的人打1星的人,好好想想吧。
4 ) 至少我认真地看完了
先撇开题材这个话题,这部电影投资约1500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技术层面上没有什么大的纰漏,武器装备符合史实,没有加特林之类神器,鬼子的坦克也是历史可查。内容来说,主角都死了这一点实在是导演再逆天也改变不了的史实,没有女人戏没什么小情调,没有神奇的质能方程,龙套演员表现都不错,日本兵表现正常不猥琐,日本军官不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所以综合起来,这部片子还是具有可看性的,不雷人,剧情还不错。
如果这是美国的八十二烈士或者韩国的八十二烈士,评分也不会至于这样惨淡。但是,可惜,这是新四军的八十二烈士。愤青喷嘴子们口诛笔伐下的牺牲品。
这些人实在没有办法沟通起来,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暂时取下有色眼镜理性地欣赏下这部电影,合理的给出自己的判断。
P.S. 深情缅怀牺牲的这八十二位英勇抗日牺牲的烈士
P.P.S. 八十二烈士的陵园当年被国军损毁,建国后重新修缮。由此可见,不管是好是坏干过什么,终究有人要毁了它。古也是,今也是,你也干过,我也干过。
5 ) 烈士不应该无名,烈士应该永远被记住。
烈士不应该无名,烈士应该永远被记住。他们对国家对人民付出的热爱和牺牲,永远不应该被遗忘!
电影真实地讲述了当年新四军刘老庄连的82位英雄为保卫家园而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英雄连长下并不是高大全的教科书式形象,而是完美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重情义的优秀军人。在电影中,白思才不仅有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堪称天才的军事战略,还有对秋阳坚贞不渝的爱情。这份战火中的情感、国仇家恨中的相互依偎,更显得难能可贵。
“刘老庄连”系驻洛某部“叶挺独立团”2营4连的前身,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3营4连。1943年3月18日,在日军“大扫荡”中,4连为掩护我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转移,在江苏省淮阴县刘老庄地区,与3000余名日寇展开殊死搏斗,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1943年3月18日的战斗打响的时候,霍继光正在吃饭,整个部队都在吃饭,霍继光回忆说:“我们在树上放了一个哨兵,观察敌人的情况,只听见‘砰’一声响,哨兵被敌人打下来了。”
霍继光当时是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3营3连连长,第3师正在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19团和淮海军分区、淮海地委行署机关都在淮阴北面六塘河一带驻扎,3营的驻地叫刘老庄,距离六塘河有1小时的路程。
霍继光说:“我们营长看形势不对,就让我们突围,能走一个是一个。战士们盛起饭,边走边吃边战斗,4连留下掩护。”
日军第65师团有3000余人,而4连在炊事班随大部队撤退后,只剩82人。是日9时许,日军发起第一次冲锋,前进才30米便被4连击退了。随后,日军投入10多挺机枪,集中大炮、小炮,猛烈地向4连阵地射击。在火力掩护下,日军向4连阵地爬来,距离阵地100米左右时,4连集中火力打向日军火力点,进攻的日军大乱,日军第二次冲锋被打退,但4连的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时,4连指导员李云鹏看到阵地前沿几十米内有很多日军尸体,都带有枪和子弹,就想,如果能弄到手,就不必为弹药发愁了。他和连长白思才商量后,召集突击小组去取弹药。一排排长尉庆忠任突击小组长。在日军的枪林弹雨下,突击小组取回了部分弹药,可是尉庆忠却阵亡了。
- 此后日军又有多次进攻,都被打退了。日军改变战术,集中所有的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向4连阵地轰击,一时弹如雨下,烟尘滚滚。4连凭借防御的一条宽5尺、深4尺的壕沟,几乎被敌人的炮火摧平。伤亡不断增加,但勇士们硬是凭着比钢铁还坚强的革命意志,死死地坚守在阵地上,历经6个多小时的炮击,阵地仍牢牢控制着。
炮击中,连长白思才被弹片炸伤,左手失去活动能力,并当即昏迷。他苏醒后挣扎着爬起来,来往于壕沟内,鼓舞士气、安慰伤员、指挥战斗。一名战士被炮弹炸断了一条腿,白思才用仅剩的右手扯开被单,将伤员的腿裹上。
天空中已经有了晚霞,白、李清点部队,4连的战士剩下不到一半了,没负伤的战士眼睛也都被炮火的硝烟熏得红肿,有的人鼻子也被呛得流血,一天没吃饭、没喝水,喉咙干得冒火,大家说话声都微弱得难以听清,只能依靠打手势助听。抢回的弹药也快用光了,白思才下命令,把余下的子弹集中给轻重机枪使用,步枪全部拆散,拆下的完整零件埋入地下,机密文件和报刊全部销毁,大家装上刺刀,严阵以待,准备肉搏战。
敌人借着夜幕涌到4连阵地前沿,白连长霍地跃出战壕,大喊一声:“同志们,杀”李指导员边冲边喊:“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和敌人拼了”在一片气壮山河的喊杀声中,勇士们端起刺刀,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刺刀捅弯了,战士们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牙齿咬。一场悲壮的肉搏战终因力量悬殊,4连82名勇士全部倒在这片湿润的土地上。
- 战斗过后,霍继光的连队又回到了刘老庄。埋葬战士遗体时,人们发现,很多战士是跟日本兵抱在一起死的,有两个阵亡战士因为和日本兵抱得太紧,怎么分也分不开。
新四军7旅为表彰4连的英雄壮举,命名4连为“刘老庄连”。朱德总司令、新四军军长陈毅、时任新四军3师副师长的张爱萍将军,均对82名烈士作了很高的评价。
6 ) 电视剧是假,历史是实。
这本电视剧是根据真实历史上的刘老庄战斗改编的,改编的好不好且不论。但是某些人借题发挥,随便侮辱烈士让我难以接受。
这场战斗的过程是由伪军记录下来,通过和日本的记录对比得出的战果。同样的战果,让国军来打至少也要伤亡上万才能取得。八十二烈士最后只有十多个人留下姓名,一直等到解放后当地记者通过寻访才又确认了其余烈士的姓名事迹,这件事情过程非常感人,希望某些人尊重一下历史,尊重一下烈士。
7 ) 刘老庄真事。
电影也没看,发段关于刘老庄八十二壮士的纪实。
真事,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该部奋勇阻击各路敌人。是日,日伪军进行第二次合围,该部与日伪军在淮阳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遇。激战半日,于黄昏后再次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第4连奉命组织防御,掩护主力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转移。全连82人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4连官兵在强敌面前,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近百人,终因寡不敌众,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战后,第7旅重新组建第4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当地人民群众为第4连82位烈士举行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
抗日战争胜利后,淮海区行署将82烈士牺牲安葬之地辟建为烈士陵园。1946年9月,苏皖边区政府北撤后不久,八十二烈士墓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国民党军队将陵园用炸药炸毁,新中国成立后,烈士陵园才得以重建
我觉得果粉真是精神分裂,一边说TG委屈历史,一边说刘老庄82壮士是编的。这种智商难怪会成为果粉。
没看,票房4万。
拍得再好看也有人骂。总之这个时代s1b
【CHC动作电影】故事本身是悲壮史诗,可惜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又过分夸大歪曲了史实,(日军大片大片的倒,日伪军和日军的区别等),再加之标配的打仗衣服不脏…… 可惜了这些烈士!主旋律如何把握尊重历史,展现历史,抒发爱国情怀,还有很长路要走。但这类题材,是值得继续探索的
抗日战争普遍战损比是1比5,刘老庄死82换200余敌军不值得纪念?一个军一个师总归会有一两个贪生怕死的,八十二人里没有一人贪生怕死,这才是关键。竟然有傻逼拿来和台儿庄等战争比,纯傻逼。只配做低等食草动物,活了一生也就是灰尘,没有任何意义。
英雄连队真事改编,但改编得并不理想,闹别扭、断头沟等情节都暴露出本世纪式的想当然,给五星是为了鄙夷评论区出没的NC蒋粉。
算是第一次看到拍的这么差的主旋律吧。。。
每年总会有不少类似的地方政绩片,拿地方补贴,申领郭嘉奖项,还包销,这种好事儿哪儿找去
本不值一提,但实在抑制不住提一下的冲动。本片全国票房四万元,祖国地大物博,影院林立,这票房基本和零票房没区别。我是从票房榜上知道此片的,开始以为是描写猪八戒的,没想到是个战争片,居然还获了金鸡奖提名,金鸡奖永远那么神奇
敢侃大淮阴,骚年们对革命先烈们不敬啊。普及下地理知识,刘老庄乃淮阴侯韩信,开国总理周恩来家乡一区淮阴区下属一乡镇,革命老区。这类电影儿时看的,现在搬出来不知道要闹哪样
我能骂人吗,怎么老是有这种片子
非常脸谱化的电影,没什么意思。片子里鬼子纯步兵战大概8个人才能换一个八路,反正你懂的,前20个八路还是好不容易被坦克的枪炮击中才牺牲的。
见八一厂就点进来了。结果拍的什么玩意?拍武侠片何必非要安个抗日历史背景?看了五分钟果断关了。
央6一天800遍的放是闹那样?没有片子放了么?邵氏囧片也好个这种破烂玩意
去给烈士磕头去!!!
打一星的不厚道,起码这个片子比某些抗日神剧要强
多一个字评述都是浪费...
吾国计有傻比一石,夫豆瓣独占八斗,最看不得你们拿烈士开涮。
拍得算真实了而且画面很好看,说神剧实在很冤枉,评分低成这样不合理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