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改编自利物浦名帅比尔-香克利的名言:
"Some people believe football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I am very disappointed with that attitude. I can assure you it is much,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标题想表达的意思是,体育和政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体育应该是高于政治的。这大概是看完《绝杀慕尼黑》后,我对电影最为直接的感受。
机缘巧合获得了《绝杀慕尼黑》的观影机会。观影之前,我对这段历史有些许了解:1972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上,前苏联在最后时刻极具争议地绝杀美国,获得了当届的金牌。而“主流”媒体的普遍评价是,前苏联方面在这场比赛的上上下下都受到颇多“照顾”。所以我个人很期待,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电影将会以什么样的镜头和态度来叙述同样的一场比赛。
故事以主教练加兰任的视角展开。像许多中年男人一样,加兰任坚毅的面孔藏住了许多危机与艰辛:成绩压力下临危受命,工作中要面临上级的各种掣肘,手下的队员们富有个性且各怀心思,回到家中还有个急需攒钱治病的孩子。
然而面对种种桎梏,他还是在新闻发布会上坚定地说出了“打败美国队”的目标。那一刻,加兰任让我想起了全国大赛跳上桌子呐喊的红脑壳。然而热血过后,日本少年可以无拘无束地去拼搏,前苏联男人却需要戴着镣铐起舞。
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成年人的世界比以往还要复杂:领导担心输球之后有损大国荣誉,于是千方百计地想要行政干预;球员克服自身伤病和地狱歧视本就不易,还要面临“赢球低奖金输球小黑屋”的奖惩机制;比赛之外,人人又有自己的烦心事,比如生计、家庭以及爱情。。。。。。
俄罗斯电影自黑了前苏联的政治制度,但正因为交代了历史背景,我们才更能理解加兰任的不易。面对现实时,他有自己的让步和变通,比如悄悄塞给队员的隐形眼镜,以及为了让队员参加婚礼开展的另类训练,这都是他铁血教头之外的另一面。
不过让步并不等于妥协,加兰任对自己的理想和热爱固然坚信不疑,你会看到他在原教练离职时不踏入场内表示尊重,也看到了他在面临上峰退赛压力时的据理力争。为理想宁折不弯的人需要歌颂,然而能负重踏上光荣的荆棘路,加兰任同样值得我们的尊敬。
至于我最期待的决赛部分,电影可以说相当用心。整个剧组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培训演员的篮球动作,避免了场上人均CXK的情况,以我的水平来看,大家的球技都是在线的。再着电影对于决赛场景的还原度也相当高,开场的那次进攻犯规、比赛中间Dwight Jones与Mikheil Korkia的兑子,Alexander Belov跳球时对Jim Brewer的肘击小动作,Zurab对Doug Collins的凶狠犯规,这些都复刻了比赛实况。虽然也有各种胯下换手扣篮以及空中接力等艺术加工场景,但如果你去看录像回放的话,你会发现这些改动还是值得的,因为原本的比赛实在是太。。。复古了。
而对于极具争议的最后一攻,本片也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再现:叫暂停时的语言障碍,第二攻时的计时器错误和FIBA秘书长的介入,以及最后描绘了众生相的绝杀长镜头。影片并没有去评判最后时刻的各种事件是否符合规则,也没有执着于其中的各种阴谋论,只是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场景,交由观众讨论和评判。
时至今日,对于那场比赛判罚的讨论仍然没有停歇,俄罗斯人仍旧以此自豪,而美国人则不愿承认失败,一直都未曾领取银牌。很多人将比赛的胜负归结于冷战的大背景,裁判的争议判罚以及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争斗,但却少有人讨论比赛本身。
影片并未逃避这些棘手的政治话题,反而是以尽可能中立而客观的视角展现,但我相信导演更希望观众将着眼于政治之上,着眼于体育运动本身。
这部影片能在俄罗斯的成功,自然少不了战胜不败美国男篮的噱头加成,但不能因此就将它归类为一部披着体育外衣的篮球版“战熊”。前苏联的教练和运动员们,在面临政治、体制等客观因素影响时,仍然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集体,热爱这项运动,愿意去付出一切,赢得这场代表国家荣誉的比赛胜利,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
近些年来,我印象中接触过的俄罗斯影视大概有三部电影,一部剧,剧是《月之暗面》,电影分别是《他是龙》《危楼愚夫》及这部得以在大屏幕上看到的《绝杀慕尼黑》,有意思的是他们的题材全不相同,穿越悬疑、奇幻爱情、社会现实、运动励志,水准都不算差,我这种纯文学挂的人,当然,最爱的是《危楼愚夫》,排在第二的就是这部《绝杀慕尼黑》,但是总体上来说,接触到的俄罗斯电影还是太少,没想到在制作水准上,作为一部商业片,一点都不输美国。
电影改编自1972年苏联与美国在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的决赛故事,影片全面的还原了那一时期苏联的国家面貌,但是,电影拍的一点不守旧,并没有让人产生强烈的距离感。
或许我们多多少少能够理解故事的大背景,知道苏联体制下的国家队在那样的年代所扮演的角色。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来自当年苏联各个地区的球员,有对篮球的纯粹热爱,也有身份的无奈,身体的无助。
而核心人物的主教练,更是从开篇就丝毫不掩饰他为了给儿子治病想办法成为国家队主教练,攒钱、找关系的事实。但是不能因为这样一种看似自私的个体需求行为就轻易地对一个人下定义。在这背后,还有因为热爱所持有的坚定的信念,他可能因为生活的磨难带上了一些私心,可是当这点私心面对信念的抉择时,可以毫不犹豫的被舍弃。比如用给儿子看病的钱垫付队员的医药费,比如为了保护队员的安全揽下所有重责,为了最后一战不惜自毁前程,信念的背后是热爱与责任,热爱是篮球,责任是团队。
在这个团队里,除了教练外,其他人也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问题,有人违反纪律谈恋爱,有人隐瞒自己近视眼的缺陷,有人不相信队友的能力,有人想要离开球队……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这些不完美的人有着共同的热爱。所以,最后一刻,有人放弃了骄傲,有人放弃了身份,有人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选择了信任和共同战斗,才有了创造奇迹的可能。
人之于时代,或者时代之于人,有很多无法逃避的现实,但是唯有信念可以改变一切,而信念可能永远是被怀疑又被渴望的所在。
我对信念产生的奇迹最真切的感受来自于那个带领北京首钢队四年三冠的马布里。当电影里主教练说到我们要打赢美国队去慕尼黑拿冠军时,在高层引进一片哗然。但是于我来说,有一份熟悉席卷而来,那是在北京空荡荡的训练场馆里,初来乍到的马布里叫嚷着要赢下广东拿总冠军时换来的也不过是大家不以为然的目光。多年以来,我始终回味着那份不可思议。
数十年以后,我在大屏幕上了解到俄美的这场经典之战,再次体会到了实力之外,信念的加持是多么的可怕,这份信念换来的信任,造就了无兄弟不篮球的真谛。
这样一部电影,无疑将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渴求,这可能也是某些人热爱篮球的所在。其实无所谓篮球,真正重要的是,对每个人来说,让你因为热爱而拥有信念的事情。热爱难得,坚持难守,有时候,有些事情并不复杂,但是想要拥有却无比的艰难,那些能够为自己内心而战的人都是无比幸福的,比如《绝杀慕尼黑》,也比如前不久上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如果你没有在大银幕上感受过,你就无法体会,一场演唱会,一场篮球赛会有怎样的震撼。
在《绝杀慕尼黑》中,近半个小时的慕尼黑决赛场景被高度还原,对于一个篮球迷来说,简直不能更好,对于一个非篮球迷来说,也许你有可能通过这场比赛,对篮球产生兴趣。而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希望这样的后期制作团队能够重现北京首钢马布里王朝的高光时刻(痴人说梦脸)。抛开篮球水平的距离,单纯从竞技角度而言,1972年俄罗斯打败美国队和2012年的北京队打败广东队,缔造了同样的传奇,所以,看《绝杀慕尼黑》除了热血外,还有一份感同身受。
慕尼黑赛场上的两次反转,三秒决胜,对于喜欢篮球赛事的人,都不会觉得戏剧,甚至可能有自己记忆中的现实奇迹作为对照。如果恰巧有自己喜爱的球队,在决出胜负前心脏骤停般的紧张,成败一刻时的激动或者沮丧,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绝杀慕尼黑》对一场篮球赛事的重现,水准之高超,是难得一见的。细节、节奏、情绪、技术,在最大可能的还原下,不留痕迹地进行了加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篮球运动的魅力。
这样的一种尝试并没有让人感到突兀,是因为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非常张弛有度,那些俄罗斯式的调侃与自黑消解了赛事的紧张感,真实的人物设定拉近了距离感。没有刻意而为的戏剧冲突,却产生了极强的戏剧感,今日俄罗斯电影的水准委实令人惊喜,真情实感地期待以后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俄罗斯电影。
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虽然好像每次奥运会都举世瞩目),这是第二十届的慕尼黑奥运会。这届奥运会可能是历史上最令人唏嘘的一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奥运会进行了不到20天的时候,巴勒斯坦的极端组织“黑色九月”闯进了奥运村,并劫持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以此要求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然而没有过多的谈判以及协商,联邦德国的警察草率的直接冲进了恐怖分子巢穴意图武装解救人质从而导致了这11名运动员无一幸免的全部遇难。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指导了一部有关影片《慕尼黑》,讲述的正是这件事情,并且里面还涉及到了政治复仇摩萨德的复仇行动。 在戒备森严的奥运村居然发生了如此事情,没办法奥组委也只能接受并宣布剩余参赛队伍均有资格退赛,但是比赛不会结束。 今天看了《绝杀慕尼黑》,故事的大的主线就是发生在1971-1972年。主要讲述了一个穷逼屌丝外加自己的儿子身患残疾的篮球教练,带领了一帮中低配置的篮球运动员们,在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决赛赛场上击败了不可一世连续36年没有在奥运会上输球的强大美国队的故事。 影片是俄罗斯的,我本来并没有过多的期待这部电影,况且在中国的票房以及宣传力度上都不占据优势。我和朋友在黑衣人、千与千寻还有这个中作出了取舍,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 影片刚开始,紧凑的音乐,饱满的画面,真实的上世纪70年代的境况,一下子吸引了我。这里面的人物,形形色色,有胆小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体育局高管;还有热爱篮球,并且想方设法给腿部残疾儿子治病的苏联队新任教练;还有人高马大的苏联队篮球运动员们,他们是以谢尔盖为首的一群性格刚烈,打球分毫不让的全俄罗斯球技最高的一帮人。“我打球的时候立陶宛整个街道都空无一人”“他打球的时候整个白俄罗斯都休假了”,话语中也能体现他们虽然各自是队友,但也在暗暗较劲。 随后在一次比赛结束后,新闻发布会上,新任教练A(以下简称他为A),对着媒体们的目光,毫无犹豫的说出了∶“我们要击败美国队”。这也是整个电影的导火索以及线索,后片的所有情节都由这一点展开。 在加兰任教练接任的最开始,表现出来了很多球队存在的问题,在最开始体育馆里面,保拉斯卡斯对别洛夫的羞辱也能体现出球队缺乏凝聚力,队员之间关系很不好;在比赛中,队员们一个个一打五,打球不看人,只一心向往篮筐,能体现出队员们此时比较浮躁,只一心想着为球队作出贡献但实际上靠单打独斗很难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谢尔盖功高盖主,甚至对教练的意见充耳不闻,更体现出球队缺乏整体感和凝聚力。 在加兰任自己的儿子需要钱治疗的前提下,他毅然决然自掏腰包,让萨沙在美国治疗。在与美国大学的比赛中,他们与美国的大学生们建立起来了良好的友谊,并且获得了很多苏联没有的能帮助他们更好适应赛场的东西就比如隐形眼镜,止痛针等等,也能体现出当时苏联固步自封,不愿接受外来事物,也加剧了苏联的解体,整个体育局的人心都不齐,处处都互相怪罪,出事了第一时间转移祸患,也能看出当时苏联政治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此时大的社会背景是在1964年,赫鲁晓夫的政权被推翻,勃列日涅夫继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的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霸权地位,勃列日涅夫通过改革将全国发展方向定位军事,此时苏联举全国之力发展军事,10个科学家当时能有4个在研究导弹。在执政期中期,使得苏联的核弹头数量超过了美国历史性的成为了世界军事超级大国。正是因为经济发展趋于单一化导致苏联在生活用品上发展平平甚至往回走,致使很多东西美国有而苏联没有。 随着剧情的发展,电影成功的完美的融合了三条线,讲了很多段的故事。 三条线,第一条则是以加兰任自己的生活(关于儿子的腿的治疗)为背景的故事,第二条则是萨沙和亚历山德拉艰难曲折又令人叹息的爱情故事,第三条则是以慕尼黑奥运会为主线的发展情节。 在出现了慕尼黑惨案之后,大多数国家接连退赛,苏联也在退赛不退赛的边缘疯狂挣扎,整个国家队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一起相聚慕尼黑,球员们对加兰任则报以的是感恩和信任,加兰任则对自己的球员们施与了关爱和关心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去对待他们。使得球队上下一心共克难关,最后体育局长站出来确定了比赛的继续,这样看来奥运会篮球的决赛得以上演。 这一过程令人血脉喷张,情节发展至此也使得故事紧扣人心,故事中的小人物∶美国街头曾经血虐苏联国家队球员的街球手,在苏联本土上的领导班子,格鲁吉亚的婚礼团们,别洛夫的女朋友,还有整个体育馆里无数的观众,这些小人物的出现都为这部电影添砖加瓦,使得电影锦上添花。 在最后时刻,比赛被第二次重新开始的时候,加兰任今最后的努力布置最后的战术。这时萨沙看到了亚历山德拉,她坐在观众席上,从心里向他抛出了一个球。不知战术完毕后,萨沙仿佛终于放下了压抑了许久的自己,他对队友说到∶“现在我懂了,人活着一切皆有可能。”那段bgm优雅低柔,就宛如涓涓细流,静静的流进了所有观众的心中,感动自是不言而喻。伊万底线发球,萨沙直奔篮下,这三秒,仿佛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被无限的放慢,一个长镜头给到了这个美丽故事中的所有人,发球方苏联队替补席上和教练团队中的所有人,死盯皮球,目送皮球划过万人体育场的空中,所有的希望都被强加在了这决定比赛胜负的一球上面;美国街头的街头篮球小子们惊异的眼神和手势;在苏联本土的领导班子们期待的扔掉了手中所有纸张,每个人都高举双手面带复杂的情绪激动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格鲁吉亚的婚礼团们眼睛直愣愣的紧盯着电视机,期待着苏联队胜利的降临;萨沙的女朋友双手微举眼神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自己爱的人的发自内心的加油;还有整个体育馆里无数的观众门期待的眼神和紧张的表情。这三秒的时间电影用了长达2分钟的长镜头,一个长镜头下去,使得整个电影瞬间提高了一个档次,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以及那一个飞在空中的皮球和承载着一个球队甚至一个国家的期待!最终萨沙抢到皮球最后一秒投出了绝杀的球! 欢呼吧!大家!欢呼吧!这个世界!看着段看得我泪洒影院,一部真正打动我的电影。 最后球员们把津贴奖励都给了教练,也算是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荧幕最后,播放了真实的绝杀场景,也同样精彩,但是电影本身就是高过现实的一门艺术,不比完全照着真实的来拍,如果那样还不如直接播放当时的比赛得了。比赛中美国队员们惊艳的扣篮,虽然在真实的篮球赛上不容易看见,但这些都是电影语言,为了体现出苏联随后夺冠时的不容易。 2019年最棒的一部电影!
谢谢大家的阅读。期待大家多多发信息与我,我们一起来讨论这部值得一看的竞技体育类电影!没有看得快去看吧,绝对会震撼你的!
看《绝杀慕尼黑》之前,我了解到两件事。
第一,这部电影在俄罗斯本土创下了票房纪录,成为历史上累计票房最高的电影。
第二,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我们似乎可以为影片的高票房找到理由,不就是战斗民族的一次集体自嗨吗?
说实话,看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看之后呢,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小半。
《绝杀慕尼黑》的票房奇迹固然有民族自嗨的成分在,但不可忽视的是影片本身在制作层面的成功。
在《绝杀慕尼黑》之前,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俄罗斯的商业片了。
之前看的几部,无论是《危楼愚夫》《无爱可诉》还是《盛夏》,都是好电影,但也都是文艺片。
对于俄罗斯现在能把商业片拍到什么程度,我完全没概念。
直到这次看《绝杀慕尼黑》,才意识到,原来俄罗斯的商业片也已经这么成熟了。
说它成熟,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类型化做得好。
《绝杀慕尼黑》是那种典型的“任务型”电影,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只有一个目标:战胜美国队。为此,苏联的球员们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最终完成任务。
影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这一过程,它要足够跌宕起伏,也要足够令人信服,《绝杀慕尼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影片的节奏好。
商业片最讲究节奏。开片要迅速设立目标,引出矛盾点,并为通向目标的道路设置重重障碍。每十分钟一个小爆点,每半小时一个大难关……
这些好莱坞的经典套路,《绝杀慕尼黑》都玩得不错。
其三,商业片还追求简单直接的情绪体验。
比如动作片追求“爽”,喜剧片追求“笑”,恐怖片追求“吓”……
《绝杀慕尼黑》追求什么呢?
燃。
是的,这是我近期看过的最燃的一部电影。
它的“燃”首先在于故事层面,在于主人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多不可能呢?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队是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在此前36年的奥运历史上保持着全胜战绩。
而苏联队这边则是一团糟。
球队的功勋教练因政治问题被革职,新上任的主帅加兰任面对一盘散沙的球队,有些力不从心。
看着眼前这些各怀心事的球员们,你绝对想不到一年后的赛场上,正是他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队。
可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影片的华彩段落,是将最终的决赛进行了复现。虽不及《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样一比一的还原,但也足够震撼人心。
导演将所有制造燃点的视听技巧通通用上了。
比如英雄们的集结时刻。熟悉漫威的朋友都明白,这个时刻是一定不能缺少的。它是大战前蓄势待发的一刻,有时甚至比大战本身还要有冲击力。
再比如运用特写镜头,拍摄肌肉的碰撞、充满杀气的眼神、滴落的汗水……
还有屡试不爽的“慢镜头+消音”的呈现方式,特别是决赛的最后3秒钟——决定胜负的时刻。导演运用慢镜头故意将时间拉长,制造永恒与一瞬的对峙,形成张力;并用“消音”触发了“情绪模仿”的心理机制,使得观众也一起屏住呼吸,直到篮球入框,声音重现,观众的情绪也得以释放。
这些技巧,你可以说它俗,但不可否认,它很有效。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表面的“燃”。
这种“燃”源自于见证奇迹的诞生,它让我们体验到一种“突破极限”的超越感,于是肾上腺素也跟着飞升。
但我要说的是,光有这种燃是不够的,一部合格的燃片必须还要建立情感的燃点,才能真正燃爆。
这一点,恰恰也是《绝杀慕尼黑》的最大亮点。
什么样的情感最容易燃爆呢?
对于《绝杀慕尼黑》这样的电影来说,无非两样,一是民族主义,一是体育精神。
前者的引爆力不用说了,自然很大,但问题是太本土,出了国就水土不服了。
后者要更普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也是很多竞技类电影的题中之意。
但《绝杀慕尼黑》很有趣的地方,是躲开了这两个落点。
它既没有诉诸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没有把美国队设计成脸谱化的反派角色,反倒把苏联政府黑得够呛。此外它也没有重复体育精神的老梗,而是把影片的落点设置在一个看似更小实际更大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绝杀慕尼黑》是一部体育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情感电影。
不信你看影片用最大的篇幅在讲述什么,不是比赛,不是训练,也不是篮球技巧,而是人的情感。
于是我们看到,萨沙和未婚妻的爱情,因萨沙患了绝症而戛然终止。他们分手的那刻,别人的婚礼正在进行,因为没有人会为他们的悲伤停止奏乐。
我们还看到教练加兰任和儿子的父子情,儿子患有先天疾病,无法站立,加兰任之所以临危受命,有很大的动机是要带儿子出国治病。
我们还看到明星球员别洛夫与教练加兰任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看到想借奥运会逃离苏联的球员,又因为难舍兄弟情,重新回到赛场;看到加兰任为救患病的萨沙,花光了给儿子治病的钱……
这些场外因素,一再被影片大书特书,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笔。
它让我们看到了比赛并不只有单纯的胜负,球员们也并不是比赛机器。他们实际有着各自的情感诉求,而那份情感也反过来激励着他们,成为他们因何而战的理由。
因此最终的胜利也不再只是一场比赛的胜利,而是对这些普世情感的褒奖,是对“大爱出奇迹”的证明。
所以,你知道影片最燃的时刻是什么吗?
并不是赛场上那致胜的最后三秒钟,而是胜利后,球员们回到更衣室,纷纷把装有奖金的信封摞在一起,交给教练去给孩子治病。
那一刻才是最燃的。
因为它点燃的是每个人内心普遍存在的情感。
我们并不是都有机会登上赛场,赢得冠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一颗为所爱之人战斗的心,在艰难的生活里坚定地跳动着。
最后想说,我其实一直是个挺丧的人,对“燃片”抱有本能的警惕。
但偶尔也会觉得,不能总这么丧,应该振奋一点。有时候“心”是随着“外在动作”变化的,当你笑了,心里也会开心一点。
这部电影我就推荐给那些被生活所累的人吧,看场电影,找回一点点继续对抗世界的力气,也挺好的。
今天小宝陪我一起看了《绝杀慕尼黑》。
这部体育电影很好看啊,比我昨天看的《黑衣人:全球追缉》好看太多了,对于美国式的俏皮幽默真是接受无能。参加采访被忽悠了一通,去了电影院我还是睡着了。
我知道像《绝杀慕尼黑》这样的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必定更精彩,更撕裂,更耐人寻味。到了银幕上肯定做了许多取舍改编,但以弱胜强、创造奇迹、关于体育精神纯洁性的故事,还是非常提气,振奋。
没有去深究,说说几个剧情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第一,队员有心脏病,瞒着教练,结果临阵倒地。
这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他说,教练你一定怪罪我吧。可教练丝毫不以为意,说:
我要是你,我也会这样决定。因为我们都是用球决定脑袋的人。
这句非常打动我。比国家不出钱,教练用治孩子的钱帮助队员更打动我。
因为这种人与人之间深度的默契,不消多费唇舌的理解,实在太难,也太可贵。
第二,是生病球员和女友分手。
他说,我只有一两年的命,难道你想做寡妇。
女友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死,如果你只剩下三分钟,你会怎么办?
女友这个问题问得有水平,是当头一棒。
当我们认为还有一两年时间的可活,可能会从长计议、好好安排,但只剩三分钟,就会不顾一切做最想做的事。
可是人生多么无常,你以为你还有一年、两年可活,又焉知剩下的不是三分钟,甚至三秒钟。
还是要记得活在当下的道理。
像珍惜最后三分钟一样珍惜生命。
人生无常,而活在当下是我们唯一的对策。
抓紧时间拥抱最心爱的人。
第三,是最后决战开始之前,球队一团乱,主将也走了。领导们决定退赛,这样至少还能保持颜面,是最好的结局。
而教练说了一句,大概是这样的:失败是我们的结局,但比赛是我们的宿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注定失败也要上战场,悲情英雄,说得斩钉截铁,有气概,够爷们。
当然,电影也有幽默感,比如这几个世界冠军输给了美国街头篮球,就很好笑,也挺合理。
好久不看NBA,看完电影想看看比赛去了。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要了解体育在俄罗斯历史上的位置,那些到俄罗斯看世界杯的人们只需看看莫斯科迪纳摩地铁站相当壮观的拱形墙。该墙建于1938年,当时正处于斯大林大清洗运动的高潮阶段。墙上的足球、网球运动员,滑雪和登山运动员的浮雕是苏联国力的象征。苏联帝国和大多数帝国一样,体育是战争准备的一种方式。苏联共青团成员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名为“苏联劳动及防御”(Ready for Labour and Defence of the USSR),2014年,普京重启了这个项目。红场上为展现“体育锻炼文化”的军事化游行从1919年一直持续到1954年。
莫斯科迪纳摩地铁站
冷战期间,体育成为东西两个阵营之间政治竞争的一种形式。来自苏联集团国家,特别是东德的职业运动员,装作是业余爱好者,然后使用各种类固醇,各国政府根据运动员在赛事中取得的成绩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然而,这场意识形态之间的竞赛近来已经演变成一场不同叙事之间的战争,演艺界在其中扮演着主导角色。《一跃而起》(Going Vertical)是一部俄罗斯体育电影,它重温了冷战时期最令人难忘的体育壮举之一:苏联篮球队1972年慕尼黑夏季奥运会上对阵美国,获得传奇性胜利。电影中对历史多有歪曲。这部电影去年12月上映,就在那之前的几个月上映了一部叫《伊卡洛斯》(Icarus)的美国纪录片,该纪录片是关于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期间,在俄罗斯政府支持下进行的兴奋剂计划。这两部影片将俄罗斯与西方以及与其自身的冲突很清晰地展现了出来,人们也能看到俄罗斯国家体育运动是怎么样将事实转化为虚构,然后再将虚构变成事实。
《一跃而起》是最近几部以体育为主题的大片之一,电影的制作方是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电影制片公司。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的《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曾经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直以来,米哈尔科夫都是普京的支持者。自上映以来,《一跃而起》已被1200万人观看过,票房近30亿卢布,评论家不吝溢美之词,普京对其表达了感激之情。电影中的英雄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俄罗斯教练,他承诺在要在篮球这项美国的标志性运动中击败美国队。“没有永恒的帝国。美国人总有一天会输,所以我觉得他们不如输给我们”,面对美国傲慢的记者和鼠目寸光的苏联官员,他这样表示道,这番话引起了这些记者和官员的惊愕和怀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坚持苏联篮球队采用新技法。一位苏联官员严厉地问道,“比如什么技法呢?”。这位教练回答说,“用美国人的技法”。
这句台词也可以用来描述这部电影。《一跃而起》模仿了好莱坞的技法,激发起俄罗斯民族的爱国主义情绪;例如它借鉴了2004年的美国纪录片《奇迹》(Miracle)的拍摄手法,《奇迹》讲述了美国冰球队1980年在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上战胜苏联。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最臭名昭著的吹鼓手德米特里·基谢廖夫(Dmitry Kiselyov)吹嘘道,“除了阿凡达,这部电影在俄罗斯的票房超过了所有外国大片”。(他没有提到俄罗斯文化部禁掉了《斯大林之死》 (The Death of Stalin),推迟了《帕丁顿熊 2》的上映时间,这些电影都可能与《一跃而起》竞争。)
和好莱坞的英雄一样,这位苏联教练一方面要和他的美国对手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和国内的官僚作战,这些官僚骚扰球员,不让他的小儿子到国外做一个重要的手术。电影的最后三分之一部分都在拍赛事本身。美国球员球风粗野;现场观众敌视“苏联共产主义分子”;裁判的判罚偏向美国队;苏联官员急于惩罚教练的无礼。但是在比赛最后三秒,精神和毅力让苏联队在道德和体育上获得了双重胜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一位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评论员在2017年终盘点节目中这样表示。“它让我们有了一跃而起的机会”。
基谢廖夫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该节目的新闻摘要就提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富有“侵略性”。相比之下,普京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以“坚实的国防力量”为后盾,必要时可以“用核武器将美国化为废墟”。对于基谢廖夫来说,美国以“俄罗斯军队入侵乌克兰的假新闻”为幌子,向乌克兰提供杀伤性武器,这就是美国富有“侵略性”的明确信号。基谢廖夫自己的节目经常煽动仇恨,制作假新闻,俨然像是小说《1984》里的电视屏幕。用奥威尔的话来说,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有着“双重思想”,“在否定道德的同时主张道德”,以此来宣称“战争就是和平”。
这种“双重思想”似乎成了格拉戈里·罗德琴科夫(Grigory Rodchenkov)的主导思想。罗德琴科夫是俄罗斯反兴奋剂实验室的前负责人、纪录片《伊卡洛斯》的主角,一项显然得到普京批准的兴奋剂计划的设计者是他,后来向世界揭发这个计划的人也是他。这部纪录片获得了201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在纪录片快结束的时候,镜头前的罗德琴科夫手里捧着英文版《1984》在读。“我做的两件事相互抵消,相互矛盾:帮助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反兴奋剂。这是彻彻底底的双重思想”,他用英语这样说道。
《一跃而起》在片尾字幕使用了一些用兴奋剂的俄罗斯运动员在索契冬奥会比赛的镜头,这些画面被当作俄罗斯在体育和精神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又一例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和米哈尔科夫认为《一跃而起》是对俄罗斯兴奋剂丑闻的回答——兴奋剂丑闻曝光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the World Anti-Doping Agency)向国际奥委会提出建议,禁止俄罗斯运动员参加2016年里约热内卢夏季奥运会,俄罗斯官方将这个提议称作西方世界的一场阴谋,旨在阻止俄罗斯“一跃而起”。
从国家电视台对世界杯前几天的报道来看,这个“阴谋”失败了。在俄罗斯第一频道(俄语:Первый Канал,简写:C1R)看来,俄罗斯现在不但没有被孤立,而且是“宏大的足球世界之中心”。在开幕式上,流行歌手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表演完之后,普京欢迎球迷来到一个“开放、好客、友善”的俄罗斯。第一频道播放了普京会见巴拿马、哈萨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的画面。(似乎是为了表示原谅美国总统的缺席,第一频道还放了特朗普的照片,并在他生日那天传达了普京的祝贺。)“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卢日尼基体育场”,一位穿着俄罗斯足球队球衣的记者滔滔不绝道。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也在卢日尼基体育场。苏联1979年入侵阿富汗,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因此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政府希望借着举办奥运会向外界展现,苏联是一个正常、友好的国家。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名叫米沙(Misha)的笑脸小熊,开幕式结束时,橡胶制的米沙乘着气球飞离了体育场,观众被此情景感动地流泪。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成了最后的地缘政治竞赛的发生地,随着冷战结束,这种地缘政治竞赛似乎也随之终止。但1991年苏联的崩溃恰逢一个新的电视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将体育转变为娱乐,把战争转变为体育。最初,体育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一起被抛弃,整个90年代,体育在俄罗斯几乎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然而,到了21世纪初,普京开始恢复一些苏联时期的符号,体育的娱乐价值以及它在地缘政治上的意义融合到了一起。体育的复兴很符合普京关于俄罗斯复兴的叙述,与此同时,因为油价上涨,俄罗斯国内的消费热潮(主要是对进口商品的消费)也适时地出现。油价的上涨产生了类似于强大的类固醇给运动员带来的效用,俄罗斯经济因此呈现出一种强劲的假象,人们的自我形象也因之大大提升。人们的收入增长几乎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经济的结构性疲软和腐败被遮掩。
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在2008年达到顶峰,那一年俄罗斯足球队获得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胜利。2008年6月,在巴塞尔举行的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俄罗斯队击败荷兰队。当时,俄罗斯有近80%的民众观看了这场比赛,比赛结束以后,俄罗斯国内被一股狂喜情绪席卷,西方世界的人们对这种情绪很熟悉,但这在俄罗斯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在莫斯科开车兜圈,挥舞着国旗,不停地按喇叭,大喊“俄罗斯,前进!”但是这场体育赛事的胜利“预告”了后来的俄国军事行动。
就在庆祝活动几周后,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这是俄罗斯打的第一场全程被电视转播的武装冲突,格鲁吉亚这个小小前苏联共和国被塑造成代替美国被收拾的形象,这一方面能让俄罗斯民众觉得自己国家很强大,另外也给了他们一个打仗的理由。然而几个月之后,油价暴跌,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袭来,俄罗斯民众的信心严重受挫,普京的支持率下滑,人们对他的体制的不满情绪上升。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普京在担任两任总统之后必须辞职,到了2008,普京在形式上不再是国家元首。但是,普京在担任总理职务的同时,让自己听任摆布的副手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统,他的政治权力因而得以保留。
2011年的议会选举被操控,加上普京厚颜无耻地宣布自己将再次参加总统大选,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随后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参加抗议活动者主要是年轻人和受过教育的中产人士。他们要求俄罗斯能够成为一个进步的、受人尊重的国家,抗议活动遭到防暴警察镇压,还遭到一连串的蒙昧主义和反动言论攻击,受到由国家电视台放大的“帝国民族主义”(imperial nationalism)批判。普京无法提供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也不容忍有人在政治上与自己竞争,他能给民众的就是一套俄罗斯要跟西方对抗的说辞。
俄罗斯2007年成功申办索契冬季奥运会,当时俄罗斯官方宣称,举办索契冬奥会是一次机会,世界会看到俄罗斯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但是,实际上,索契冬奥会开幕之时,俄罗斯国内笼罩着一种反西方的仇恨情绪。宏伟的开幕式运用了各种影像:圣巴西尔大教堂的穹顶,布尔什维克革命年代的先锋艺术符号,以及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动态影像的组合。但是,从当时俄罗斯官方煽动民众反西方情绪的方面来看,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和德国的与之更接近,赫鲁晓夫开启的“解冻时期”的氛围则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索契冬奥会刚闭幕没几天,俄罗斯出兵吞并克里米亚,奥运会于是无缝演变成为战争。罗德琴科夫在《伊卡洛斯》中这样说道:“我对这些事件感到内疚。如果俄罗斯没有获得那么多奖牌,普京的气焰就不会那么嚣张。”
俄罗斯依靠欺骗手段举办了索契冬奥会,吞并了克里米亚。这两件事和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行为(官方支持下)发挥的作用相同:普京的支持率上涨,人民对祖国的自豪感增强。就在俄罗斯运动员赢得一枚枚金牌的时候,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前身是KGB)特工在忙于“攻关”瑞士制造的尿样容器,利用墙洞把能够检测出使用兴奋剂的尿样换成检测不出兴奋剂的尿样。使用兴奋剂本身倒没有让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感到多么震惊,毕竟,许多国家的运动员都会服用各种药物来提高成绩,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俄罗斯“调包”行动的规模以及手法之老练。
同样的,让世界感到震惊的不只是普京在乌克兰对国际规则的破坏,还有他在冲突进行时布置的一系列“戏剧场景”。部署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士兵扮成“小绿人”【小绿人(俄语:зелёные человечки,乌克兰语:зелені чоловічки)指着俄国装备的秘密武装人员。这种叫法在2014年初俄罗斯非正式部队占领克里米亚期间被首次使用。由于其着绿色的制服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当地居民起初也称他们为“火星人”——译者注】,一场政变被装扮成了克里米亚议会的自由投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了受到乌克兰“法西斯主义者”迫害的人,那些“法西斯主义者”也在电视上露面了——这些演员偶尔出演“受害者”和“法西斯主义者”两个角色。乌克兰东部发生的军事入侵是由一位重演历史战争的人所领导【指的是亲俄分裂分子伊戈尔·斯特连科夫(Igor Strelkov),他的武装团体控制了斯拉维扬斯克镇,将冲突从一场“神经战”升级为一场真正的全面战争——译者注】,他冒充成俄罗斯特种部队成员,让自己的人夜里开着两辆装甲运兵车四处转,模拟大规模部队集结。
欺骗手段和俄国复兴相伴而来,这两件事情都让普京受到赞扬。根据独立调查机构列瓦达分析中心(Levada centre)的统计,大约70%的俄罗斯人不相信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做出的认为俄罗斯运动员普遍使用兴奋剂的结论。超过一半的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政府称没有往乌克兰派驻军队是在撒谎,但是也认为这个谎言是俄罗斯实力的象征。曾是克格勃(该组织本身就依赖欺骗手段行事)特工的普京对欺骗手段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罗切科夫在《伊卡洛斯》里说:“我们是顶级的骗子,你得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斗得了我们,但是你们又从哪里来获得这种经验呢?”
果戈理的戏剧《赌徒》(The Gamblers)中,玩牌时经常出老千的利哈廖夫自夸:“像傻瓜一样生活很容易,但是我要狡黠、精明地活着,去骗人的同时不被人骗,这是我的任务和目标! ”与许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一样,有关赌博、欺骗和奇异景观的主题最早都是从西方传来。但是到了俄罗斯,这些主题与那里的社会环境产生了一些化学反应,呈现出一种变幻无常的特质。赌牌经常超越了赌博本身,成为荒谬的现实。利哈廖夫给自己的那副扑克牌取名为阿德莱达·伊万诺夫娜,承诺要给“她”树一尊雕像。但当他得知那些自己的“受害者”把他给耍了,一怒之下把心爱的扑克牌甩到了门口。 “魔鬼夺走了我的阿德莱达·伊万诺夫娜!”他说。 “一个歹徒一下就会摧毁你耗费几年时间修筑的大厦。该死,这个国家骗子真多!”一个世纪之后,布尔加科夫继承了果戈理那种对变幻无常事物的感受力,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让魔鬼和他狡猾的随行人员揭露苏联社会的各种骗局。
学者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曾写道,牌局上的胜者不仅能得到横财,还能获得权力。财富和幸福因此和违反规则相关,和遵守规则无关。在国际象棋中,下棋的双方都掌握对方的所有信息,可以推算对方下面可能会怎么走,而在牌局里,大部分信息是被隐藏起来的,偶然性于是成了决定性因素。前世界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曾表示,普京更像是一名扑克手,而非国际象棋手。普京曾经被问到,“命运是否对自己青睐有加”,他笑着回答,“的确如此!”而他想说的是命运掌握在他自己手里。
普京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为了表现出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取得了复兴、俄罗斯在与西方对抗,他一直在赌博,他在赌自己无需为这些事情付出代价。和体育运动一样,竞争和冲突本身已经成了目的:做出强大的样子,然后再通过电视或者社交媒体传播出去。每当有外国记者在采访时试着指出普京在一些事情上处理失当的时候,普京都会回以嘲弄和奚落,仿佛在向世人炫耀自己无人匹敌的欺骗技巧。他和大多数统治精英认为,整个世界都要遵守他们的规则,而在这样的规则里,欺骗才是唯一公平的行事方式。
偶尔的,同时也是不幸的是,这种认知也会被其他国家的造假行为强化,比如乌克兰安全部门最近伪造了俄罗斯反对派记者阿尔卡迪·巴布先科(Arkady Babchenko)的死,声称这是一次“瞒天过海行动”。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之残酷是真实的。这场冲突已经夺去了大约1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四年前因马航MH17客机被导弹击落而死亡的298人,后来由荷兰政府牵头的调查证实,这枚“山毛榉”(BUK)中程地空导弹发射自俄罗斯的军事基地。遇难者家属上个月写了一封给俄罗斯人民的公开信,信中指出,俄罗斯媒体用了一堆谎言来回应这次坠机事件,比如:这架飞机是被一架乌克兰飞机击落的;这枚导弹本来是要击落普京乘坐的飞机;起飞的时候,飞机里就没有活人……这些谎言的关键在于用这些荒谬的说法来否定事实的存在。遇难者的亲属这样写道:“直到后来我们才开始明白,俄罗斯媒体这么做是有目的的。或许有些人在读这封公开信的时候便认为我们是不存在的,认为这封信是伪造出来的?我们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真实的是乌克兰电影导演奥列格·森佐夫(Oleg Sentsov),他出生于克里米亚,一直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表达抗议。2015年,他被安上策划发动恐怖袭击的罪名,判处二十年徒刑。俄罗斯这么做的目的显然是想杀鸡儆猴,以此来表明,反对克里米亚“解放”的只能是“恐怖分子”。 5月14日,森佐夫开始进行绝食抗议,要求释放被关在俄罗斯的64名乌克兰政治犯。他将绝食抗议的开始时间选在俄罗斯世界杯开赛前夕,世界杯开幕式那天是他绝食的第三十二天。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5月底在监狱里一点不开玩笑地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普京和克里姆林宫应该避免让森佐夫成为烈士:“要比奥列格·森佐夫棋高一着。出招诈他。放他和那64名政治犯出狱。”
长期以来,普京一直都运用“升级优势”策略(escalation dominance,最早由美国在冷战时期制定的威慑策略,该策略认为,美国只有在冲突升级中占据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控制冲突,避免冲突升级——译者注),并且都赌赢了,他确信西方世界注意力太分散,内部太分裂或者太虚伪,从而无法对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但是,近来他似乎玩过火了。普京这个专注于歪曲事实的表演者遇到了对手:特朗普。无论普京希望通过干预美国政治来实现什么目的,他的计划已经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的反对者现在将火力对准俄罗斯,普京的党羽遭到制裁和孤立。尽管有世界杯的魅力攻势,俄罗斯在欧洲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其成了一个实质上的流氓国家:俄罗斯政府在德国传播各种假新闻,煽动加泰罗尼亚的分裂主义,在英国使用神经毒气袭击一名前俄罗斯双面间谍。
如果普京曾经渴望得到西方的关注,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然而,进一步与西方世界对抗的价值有限,而且还会构成重大风险。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俄罗斯公众对俄罗斯政府的主要抱怨是,外交政策受到了过多关注,而国内的种种问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普京将重心放在西方,如此一来,他就有理由告诉俄罗斯人民,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没有多大不了:虽然警察可能很腐败,某家的屋顶可能漏水,但至少俄罗斯再次成了一个强国。苏联政府当年的宣传工作存在一个最主要的弱点:人们只要走进一家空空如也的杂货铺,就可以可以知道政府在撒谎。谎言必须通过采用强力镇压手段或者至少是威胁要采用强力镇压手段才能维持。一旦压制的力度减弱,谎言也会破产,继而导致整个苏联政权崩溃。
现实正在让普京制造的“奇异景观”受到威胁。新一代俄罗斯人近些年成长起来了,他们对苏联没有记忆,不看国家电视台,不能很好适应奥威尔式的双重思想;他们不认可普京的统治是出于道德原因而非经济原因。他们最渴望的是这个体制无法提供的东西:诚实。一些人参加了由纳瓦尔尼领导的抗议活动,纳瓦尔尼称执政党为“小偷和骗子”。其他人对网络上的虚伪表现无法容忍。一个叫“BadComedian”的知名视频博主最近做了一个恶搞视频,猛批电影《一跃而起》,揭露、嘲笑该片对好莱坞“平庸”的模仿,以及对历史的歪曲。该视频有近900万次观看,这样一个数量似乎可以证明公布出来的《一跃而起》的观看人数有水分。
普京很清楚世代和风格方面的因素会带来怎样的问题。他三十多岁的时候,苏联还被一帮行将就木的老人统治着。俄罗斯民众开玩笑说,这些人唯一参加的一项运动是“比赛谁先进棺材”。普京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运动员的形象,经常通过秀身材来证明这一点:他在各种镜头前面练过柔道,赤裸着上身骑马;潜水到海底,再把海底的双耳酒罐带上岸(酒罐是为了普京专门放在黑海海底的),最近他还驾驶一辆卡车穿过通往克里米亚的一座新桥。他对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据报道,他一直在整容和注射肉毒杆菌,以延缓衰老。
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普京只能再做最后一任总统,等到任期结束的2024年,他七十二岁。如今他试图给自己塑造另一种形象:一个提携年轻一代的仁慈的保护人,避免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衰老的独裁者。他任命忠于自己的年轻人担任政府要职。5月份就职仪式的高潮结束后,普京走在红地毯上,一边与一脸天真的年轻人聊着天,年轻人们欢呼着,感谢普京给了他们“自我实现的机会”,然后纷纷和他合影。
这些年轻人的表现与距当时仅仅两天前发生的事件形成反差:人们走上大城市的街头,抗议这次选举。“你不能做沙皇!”人们喊道。莫斯科的抗议活动遭到了防暴警察以及穿成哥萨克人的样子的暴徒冲击,后者拿着鞭子猛烈抽打抗议者。这种“传统价值观”的展示与莫斯科现代化的、高级商店林立的街道有一种强烈的冲突,让人觉得荒谬,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哥萨克是政府雇佣而来,莫斯科最近为世界杯所做的翻新也是政府出钱完成。正如果戈里和布尔加科夫曾表达的那样,荒谬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成为现实。
在普京这里,“荒谬”有武装,而且四面出击。抗议活动期间,大约1,600人被拘留,纳瓦尔尼领导的活动人士中有二十人被捕,并受到指控,其中大多数只是转发了纳瓦尔尼号召人们举行抗议活动的推文。虽然普京仍然没有苏联拥有的经济基础,没有苏联那样一种普遍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强大的极权体制,但他所模仿的极权主义自身有其潜藏的危机。普京通过操纵选举,威胁使用强制力量,在这次选举中获得了77%的选票,之后他可能需要通过不断加强对内的压制来保证这种胜利。但同样地,一个突如其来的冲击或者一个错误,就可能会导致整个体制瓦解。
普京用自上而下的“垂直权力”作比,断言他的政权根基稳固。但是,从他的政权对谎言、腐败和奇观的依赖来看,这个体制并不比他的那些把戏更加靠得住。普京“一跃而上”,飞升至令人眩晕的高度。《伊卡洛斯》这部纪录片的片名提醒我们,凭借蜡制成的翅膀飞得太高,太靠近太阳会发生什么(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与代达罗斯使用蜡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因飞得太高,双翼遭太阳溶化跌落水中丧生——译者注)。
阿卡迪·奥斯特洛夫斯基(Arkady Ostrovsky),出生于俄国的英籍记者,《经济学人》俄国和东欧事务主编。曾在莫斯科研读俄罗斯戏剧史,并获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学位。他将汤姆·斯托帕(Tom Stoppard)的舞台剧三部曲《乌托邦彼岸》(The Coast of Utopia)译成俄语,于俄国演出与出版。著有《制造俄罗斯: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近代俄罗斯国家转型与发展历程 》 (The Invention of Russia: The Journey from Gorbachev's Freedom to Putin's War),获2016年的奥威尔奖。
本文选自《泰晤士文学增刊》2018年6月22刊,《东方历史评论》受权译介
过年时看了流浪地球感觉很燃,看到了国产科幻的希望,觉得应该是今年最佳电影了。但是这几天2刷绝杀慕尼黑后真的是激动万分,更燃,没想到那么好看。
俄罗斯体育电影看过花滑女王,最后一球,都还不错,花滑女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讲的是个人,而绝杀慕尼黑体现的是集体的力量,最后赢得胜利。前苏联电影有不少佳作,莫斯科保卫战,解放,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战地浪漫曲等等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绝杀慕尼黑可以说是主旋律电影,我将它当作苏联电影在看,继承了前苏联电影一些优点,剧本扎实,叙事手法,镜头语言都很出色,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慢镜头。整部电影节奏紧凑,情节衔接很快,不仅仅是叙述夺冠的故事,而是告诉大家苏联男篮经历了多少艰辛而取得的成绩。教练可以说是最大功臣,训练方法先进,临场指挥出色,更可贵的是将球队凝聚在一起,对球员关心呵护,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教练儿子要手术需要钱,但是依然为萨沙付手术费,帮立陶宛球员保卢卢卡斯做担保,隐瞒实情,给队员隐形眼镜,格鲁吉亚队员的妹妹结婚提出离队时,主动提出全队去格鲁吉亚训练并参加婚礼。因此队员对教练感激万分,死心塌地为他效力,所以球队能紧紧团结在一次。苏联队只所以战胜美国队就是团结一心,美国队却内讧。影片也揭露了苏联官员的腐朽,没有国家荣誉感,只在乎自己的官位,让人敬佩的是教练和他上司主动承担责任,最后依然不退赛最中夺冠。这部电影剧情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可以说不错的剧情片,最后绝杀后真是激动万分,慢镜头运动恰到好处,真的燃爆了。
所以绝杀慕尼黑可以说是今年最佳电影之一,可惜排片太少了。希望国产体育片也能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超燃!苏联队教练是《急袭》里魅力十足的警官,赢最后一球的萨沙·别洛夫贼帅!我好喜欢那两个动不动就跳起来的格鲁吉亚人2333
难怪美国队一直不领牌,还带这样的,哈哈。现在俄罗斯电影黑一下苏联官僚也成套路了真的有点腻,狗血情节很多但是好在继承了感情很节制的优良传统。知道比赛结局看得还是超紧张,结尾和马大叔一起热泪盈眶了。海报真烂。
又燃又感人,看简介知道结尾,仍没想到如此一波三折激动人心,到最后不止是拼技术和心理素质更是为报答教练救命/知遇之恩,“为祖国而战”非但不矫情反而那么自然动人,奖金一幕泪目,俄式正经严肃脸的幽默感太逗了,自黑厉害,姓氏逼死解说员了啦,就时代背景而言其实可以拍的更有深度但完全可以理解
战狼级别的运动片,热血又燃情,难怪乎俄想重拍《切尔诺贝利》,美则想重拍《绝杀慕尼黑》。冷战背景下,国际恐怖事件不断,国内物资短缺、监控遍布、信任缺失,令这场骑虎难下的奥运赛事前途未卜。影片处理十分类型化,冷幽默,段落多,群像各具特色,兼顾各种国际背景,可惜删减过多影响连戏。好在情感和视听感都代入性强,即便赛况预知结尾,过程依旧牵动人心。归根结底,逆转、绝杀这些词背后往往倚仗的是球员强大的心脏、队伍钢铁的意志以及团队澎湃的战魂!爱赢才会拼,天生要强才会后天强大。
看完很容易让人失去判断能力的片子啊,上帝视角和升格镜头两板斧式的搭配,简单粗暴但确实非常奏效。前两幕拍的太流水缺乏层次,但是超长的第三幕实在太爽、太刺激、太振奋了。将当年的比赛状况进行重构式的银幕直播,完全震撼人心。这电影在意识形态上也占优势,一方面是美国的国际霸权形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另一方面是电影价值取向上并没有厚此薄彼,依然从角色层面出发,表达了对于苏联自身体制的调侃与反思。所以如果有人说这是主旋律电影,那说明他基本没有理解体育竞赛的本质意义是在于国家而不是政府。不过这个电影引进的时机对于当下国内的风向,就是另一说。
看看人家是怎么塑造人物的:男主教练一出场,远距离投篮,“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坐在观众席规划球员展现业务能力等等,都是常规操作,牛逼在职务交接那里,前教练和队友告别,男主让已经过界、站在比赛场地里的领队退到白线外,TM简直神一般的精髓啊。这是来自骨子里的尊重啊!男主对前任教练的尊重、对篮球的尊重、对队员的尊重一览无余,而这一切尊重又来自什么?爱呀!而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热爱更燃?!一比什么救猫咪的人物塑造都弱爆了!那些说人物单薄的,简直不要太不了解文化背景,立陶宛、白俄罗斯、婚礼,片中台词、造型、画面细节带出来的丰富内容,你真的懂吗?别装,是你根本没get到而已。哎呦,别人都没看懂,就你牛逼是吗?是的,就是这样,我想想都觉得自己牛逼。
非常热血,尤其最后三秒的长镜头。影片没有那种狂热民族主义,而是说苏联在篮球场打败美国,是用了美国的训练方法、治疗药物和隐形眼镜。完整版也还原了苏联运动员参与叛逃、走私,以及慕尼黑惨案等历史细节。
美国赛前说:这不只是一场比赛,这是意识形态上的一场战争,展示民主终将胜利。苏联队的球员对苏联并没有民族认同,赛前说:没人相信我们能赢,除了我们的教练。他为我们破釜沉舟,所以我们不能辜负。鼓吹个人主义的队伍急功近利,所谓“铁板一块”的集体却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换美国一定反过来拍)
“今天拳击打得够多了” 一个篮球比赛打成了拳拳到肉的拳击赛,哈哈哈。虽然一开始就知道故事结局,苏联队最后3秒逆转评分制胜美国队,就一直在期待电影要如何讲述才不至于没有惊喜。结果厉害的是,就是最后这场奥运赛,竟花了近1小时还原各种细节和完整度,几乎于直播,几乎占去全片一半戏份,这就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还原演唱会一样逼真和震撼…各种山穷水尽、峰回路转、直到最后的惊天逆袭,一气呵成,都不像在看电影,而是直接在看球赛了。
4.5 俄罗斯是还有多少绝佳的题材没有拍出来啊
看完才知道删了13分钟,唉。虽然最后还是被稍稍打动,但比预期的感动程度还是差了不少,这样手法精纯目的明确但也没任何新意的类型片,如今我最多也只能给三星了。体育电影,还是拳击题材是最燃最爆的。
最后一场篮球赛拍得太好看了,真的好看,除了好看我还能说什么,日。不记得多久没有这么激动了,后排的抽泣声代表我的心。(没有打五星是因为中间有几段断裂感实在很严重,简直看得莫名其妙,回头一看我擦,国内版剪了十三分钟啊!
进球就可以入党,篮球的运动镜头不好看,对立面设置的太简单,政治意识形态的表达勉强及格,只能说中规中矩,倒是俄罗斯人那股子耿直劲儿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喜欢他们拍电影讲故事的风格凛冽又温柔
7,基本算是客观,72年男篮决赛确实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一场篮球比赛,而且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也颇值得玩味(美苏冷战交锋、慕尼黑惨案、苏联的内部民族问题),最后投入绝杀球的别洛夫6年后也确实因病去世了,这个电影很大程度是拍给他的。
期待尽快上映。片方哥哥终于帮豆瓣把译名改。热血,震撼,精致。故事基本符合历史。爱情、苏联内部问题、对美国的吐槽和竞技巧妙地放在一起。真实和虚构融合很好。最后3秒钟呈现很好。还巧妙埋设喜剧线索。俄罗斯人的篮球励志电影能拍到这么好。因为个人无知和好恶故意恶评,明显是智商不足的体现。
“我打球的时候立陶宛整个街道都空无一人”“他打球的时候整个白俄罗斯都休假了”
故事超燃,节奏太棒,非常好看。
看看人家的主旋律,真为现在的国产心寒。用现代电影语言,兼顾年代细节,叙事详略恰当不乏喜剧元素,从开头到结尾都照顾到了人物个性,对自己对他国文化都有多方面了解,态度很开放。而不只是维护场面和情节带起来的情感,所以它要表达的东西才能燃进人的心里。不像国产旋律片那样,空洞不踏实不真诚、一股红色气流自顾自乱窜。没有因惶恐躲开当年慕尼黑奥运村恐袭,与随之而来的政治暗斗,冷战无处不在,而体育让这帮前苏健儿的信仰更纯粹。看得我真的卑小,人家这团结纯粹富有个性!技术方面比较普通,动作戏甚至有点失望。升格、消音这些花哨的东西用得不错。公映版删了很多,部分戏不接。三星半
相似的体制,近五十年前的冷战大环境,许多细节是如此引人共鸣,譬如在训练手段、物质、医疗等条件上都远不如人的前提下还固步自封的体育局官员,那些自作聪明又耳熟的官方声明背后引人发笑的卑琐心态,意识形态之争为个人带来的诸多限制,出境打球带货回国自带的笑点和球员不能自由结婚体现的体制对个人的禁锢。诸如此类的细节实在太多,不禁让人想到,在这样的的体制内,运动员不过是一枚棋,一切荣誉取决于成败,体制才不在乎他们,正如当年被高高抛起奉上神坛又被狠狠抛下的刘翔。正是如此才被电影中尊重个体,热爱体育和竞技精神的教练真实地触动到……为自己的国而战,为体育为团队获得荣耀,而不是为所谓的party。一定要去影院,一个字,爽
专业上当仁不让、生活上给队员信任空间、下了赛场默默坐在角落,从教练的身上仿佛看到神所的老蒲。才知道72年慕尼黑奥运会这么混乱……当年我国是不是还在学习老大哥?老大哥在奋力追赶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