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郊1936年》:蹉跎岁月,万事如歌
虽然无论从导演、演员乃至题材与叙事风格上,《北郊1936年》和那部大放异彩的《放牛班的春天》皆如出一辙,但这部由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所执导的作品,依然能够在顶着过度复制成功作品的舆论压力下,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放牛班的春天》像是导演回望过去无尽感慨进而款款深情的怀旧,而《北郊1936年》,则是导演对旧时代法国社会一次稳重的剖析和剪影。
《北郊1936年》并不像《放牛班的春天》那样,刻意避过时代的烙印,选择把故事发生在过往的时代是因为怀旧作祟;相反,《北郊1936年》处处紧贴时代,从片名开始就带领观众进入法国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份。1936年的法国,正是议会重组,政府以工人阶级为主导,平民大众掌握话语权,整个社会管理层构成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一年。这一年,法国的老百姓开始明白了什么是当家做主、什么是8小时工作制、什么是带薪休假;这一年,法国开始举办戛纳电影节;这一年,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初步形成,纳粹在欧洲风头正盛,二战爆发前的硝烟渐渐燃起。在动荡纷繁的大时代下,《北郊1936年》并没有站在某种高度以所谓大气魄的视角去观察整个法国,而仅仅只是以在法国巴黎一个平民聚集的新区——北郊,当中一个音乐剧院内诸多人物的故事来展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音乐剧院内,一班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为重建剧院所经历的种种喜怒哀乐。
这群人里,有的人妻离子散,只希望能与儿子继续过活;有的人对革命充满热情,希望重塑音乐厅来报仇雪恨;有的人希望能够重新站在舞台上,带给人们欢声笑语,而有的人则从乡下来到巴黎,希望藉此舞台能够成为万众瞩目的歌星。这家座落在法国巴黎北郊,名为香颂尼亚的音乐剧院所代表的,正是那个时代里法国底层人民的种种真实写照。科洛维斯•科尔尼拉、皮埃尔•理查德与杰拉尔•朱诺在片中饰演性格各异的主角,三人精湛的演技撑起全场,好戏之人定会拍案叫绝;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擅长营造的旧时法国市井风格乃一大亮点,更让人铭记的是影片无处不在的手风琴配乐,Reinhardt Wagner为《北郊1936年》所打造的音乐充满了怀旧的调调和彼时的风情。此外,片中戏中戏一般的的舞台剧也是一大亮点,皮埃尔•理查德本身就是相当优秀的喜剧演员,这次在片中舞台剧里的表现也算得上是本色演出,即便单独抽离出来,《北郊1936年》里的舞台剧也有着颇高的可看度。
片名的“北郊”,对于法国而言有着比较特殊的含义。上世纪3、40年代,正是巴黎城市结构发现巨大变化的年代。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巴黎的市区不停的扩张,而原本的荒郊野外也逐渐的变成了低收入者居住的市集,这种情形有些类似于我们改革开放后各地的城乡结合部。当时,这样鱼龙混杂的新兴居住区称为“Faubourg”,而时至今日,名字已经换成了“Banlieue”。所以,《Faubourg 36》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名字,而如果要看今时今日的法国郊区,我们能看到的片名则只能是类似于《Banlieue 13》(中文译名《暴力13街区》)这样的了。导演用“Faubourg”一词做片名其实就已经告诉法国观众:这部电影所叙述的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如果你已经遗忘,不妨藉着本片重拾记忆;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观众而言,这部电影亦是了解旧时法国的一个窗口。
居住在北郊这个地方的都会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在这个社区里,有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人,有走街串巷的杂货商,有菜市场的小贩,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更有着为这些人提供娱乐消遣的影剧院。他们都是属于法国社会的金字塔里最低那一级的构成人员,大腹便便的富人和贵族不会对北郊正眼相看,生活在巴黎市区里的那些中产阶级也只会觉得北郊这样的地方充斥着暴力、犯罪与肮脏。在法国左翼联合政权“人民阵线”控制了议会,取得话语权之后,居住在像北郊这些社区的居民们,首次站在了政治舞台上,影片试图为观众展现在那个年代里,北郊居民面对时代的变革与政治身份的转变所经历的诸多事迹。导演在这里并没有想一本正经的去正面表达这些故事,相反却较为讨巧的剑走偏锋,以香颂尼亚剧院为核心,通过剧院的破败、重组,主角们的命运,来带出了整个二战前法国社会的格局。
《北郊1936年》具有励志片的款式,但以导演的理念而言,当然不会仅仅只有着励志那么简单。这部电影有着黑色喜剧、舞台剧、音乐剧等等多种风格,在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的执导下,各种风格的糅合相得益彰,并不会令观众觉得突兀。也许是因为《放牛班的春天》的成功令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在《北郊1936年》的内容上选择得更加严谨,故事也更加纷繁复杂,政治和时代的这条线与音乐厅的重建这条线平行叙述,勾勒出完全不同于《放牛班的春天》的大气。
在常年艺术片扎堆的法国,用于在电影语言上大作探索的导演屡见不鲜,诸多抵死刁钻的怪片、闷片层出不穷,似乎在这个充斥着浪漫情调的国度里,国民对电影的品味也显得那么特立独行。但像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这样怀旧情怀爆棚而且能够拍出令国内外大多数观众都欣赏的作品的导演,却显得并不多见。巴黎音乐学院出身的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在他的两部故事长片里都展现出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更重要的是他能通过音乐来营造故事,或是教会颓废老师重拾斗志,或是让生活无望的普通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音乐在他的两部作品里都不会显得喧宾夺主,无论是《放牛班的春天》还是《北郊1936年》,音乐皆是点缀在故事上的点点星光,推动着主角与故事的前进,也在交错间抓住了观众的心。
《北郊1936年》像是导演一阙颂扬时代的饮歌,在这部电影里,歌声充满了力量,它能够安抚失意无助的人,亦能在欢乐痛快里让人引吭高歌。电影的结尾处,若干年后主角重回剧院,音乐不再,老友不在,时光转变,物是人非的恍惚间,我们却不会看到一个念旧的人在对往昔若有所思的感伤,相反,已成名的音乐家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与掌声,而雪花纷纷的广场上,父亲等着儿子的归来。一切都是那么恬静安宁,而主题音乐的旋律在这时候悄然响起。也许,导演是想藉着来告诉观众:在蹉跎的岁月里,万事亦可如歌。
因无法贴出影片资源直接链接,想要查看本片资源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电影新片资源站 ”。
2 ) 法布街36号
同样的一主演,同样的导演,但着实不必再用一个“放牛班”来套用翻译片名。看完影片,你要记得“放牛班快乐颂”的译名给你的期望,不用喝凉水,就会自然给自己大大失望一下。
好吧。来对比,“快乐颂”没有“春天”来得单纯。背景与主次都好多。好片只要一个主旋律一种耐人回味的感动就可成为经典。我现在想起了类似的影子,《天堂电影院》好片中的经典。
3 ) 1936年,在手风琴中曼舞
与年轻导演christophe Barratier的前一部作品《放牛班的春天》大红大紫的境遇相比,这部《北郊1936》在国内不温不火甚至显得有些寂寥。至少在豆瓣上只有寥寥2篇评论。mtime上也只有6、7篇。大多数人关注过此片,转而又淡忘了,毕竟眼下可供选择的电影实在太多。
故事的背景年代资料,可以参考Luc 在mtime上的评论
http://www.mtime.com/my/197021/blog/1562969/
个人觉得这篇评论很棒,对演员,导演的分析都比较中肯,值得推荐。
作为一名感性影迷,我只能聊一些粗浅的观影随感了。
北郊1936年的主角仍是放牛班里扮演马修学监的热拉尔·朱诺,喜欢这个大叔浑圆的身材和漫画式的表情,非常适合扮演剧中那位爱子心切,快乐又偶尔发些脾气的好老爸。而他和手风琴男孩的父子关系不禁使人与放牛班春天联系在一起,两部电影又都是音乐体裁,也许导演考虑到这样的组合能保证影片有卖点吧。
亲情,爱情,音乐厅内每位工友间的友谊,工会与纳粹政党和资本家的斗争……几条线索同时展开,剧情如luc所言过于饱满,不似《放牛班的春天》简单的学生学监关系。本来以为会成为全片主角的小男孩若若,事实上也只是其中的一条亲情线罢了。杜丝和米卢间的爱情戏份让全片的重点有些模糊不清。最遗憾的,恐怕是结尾吧。也许很多人与我一样,希望那对父子能在北郊36剧院前紧紧相拥,幸福大结局,以满足感性影迷落泪的需求。但影片却选择了一种更为含蓄的手法,出狱的皮夸尔在大雪纷飞的剧场外,静静等待儿子演奏结束。因为结尾太过内敛,以至于观者情绪得不到充分宣泄……(说来起怪,落不落泪什么时候成为电影好坏的标准了?是不是我们都太需要大哭一场来换取怜悯?)
好在还有音乐。
看到许多评论认为,影片的音乐不如《放牛班的春天》,并多少归结于配乐不再是Bruno Coulais。受评论影响,我是抱着必定失望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出乎意料地感觉音乐依然不赖。看来,观影前还是不要受被别人的言论左右,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吧。
影片的主旋律,就是小男孩诺诺街头卖场时演奏的手风琴旋律。
3565 3565 35616544
4343 3531
1231235
3565 3565 35616544
4343 3531
1235231
(不知如何标高音的do)
温暖朴实的旋律,轻快的拍子,手风琴独特的音色让人觉得这曲子就该回荡在巴黎市郊的小街区里,让人忍不住随着这旋律轻歌曼舞,享受生活的美好。
淡黄路灯中,若若摇着手风琴出现在皮夸尔的楼下,父子重逢的场面温馨得令人动容。堪比《放牛班的春天》里孩子们唱歌放纸飞机送别马修学监的场面。christophe Barratier在营造亲情氛围上把握得实在很好。
从外省女孩变成大歌星的女孩杜丝,在这部以音乐歌舞为卖点的影片里充分展示了歌喉.那首经典的《巴黎》足以使人沉浸在摧残迷人的巴黎幻想中。还有几首配乐原创的歌曲,配上眼花缭乱的歌舞,演员们精湛的演出让人大呼过瘾。
除了音乐之外,影片的摄影也继承了《放牛班的春天》的细腻动人。杜丝和米卢爬上屋顶眺望巴黎夜景的场面,异常美丽动人。
1936年,在手风琴中曼舞。
有过动荡,有过恩怨,有过分离,但相信一切会重归美好。
巴黎北郊的小人物们,依然在音乐的陪伴下,活着各自的幸福。
4 ) 音乐厅人的爱恨情仇
跟放牛班的春天一样,同样是励志的故事,但稍有不同,加入了一些亲情、爱情,还有一个坏蛋。
还是典型的好莱坞叙事方式,根本感觉不出法国特色,换种语言,肯定以为又是一部好莱坞烂俗的剧情片了。
女主角很漂亮,布景很雅致,音乐很一般,色彩很明亮,就算这些感觉。
对了,里面还有一点点的政治,个人认为这个多余了。
5 ) 《北郊1936年》:蹉跎岁月,万事如歌
文/公元1874
虽然无论从导演、演员乃至题材与叙事风格上,《北郊1936年》和那部大放异彩的《放牛班的春天》皆如出一辙,但这部由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所执导的作品,依然能够在顶着过度复制成功作品的舆论压力下,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放牛班的春天》像是导演回望过去无尽感慨进而款款深情的怀旧,而《北郊1936年》,则是导演对旧时代法国社会一次稳重的剖析和剪影。
《北郊1936年》并不像《放牛班的春天》那样,刻意避过时代的烙印,选择把故事发生在过往的时代是因为怀旧作祟;相反,《北郊1936年》处处紧贴时代,从片名开始就带领观众进入法国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份。1936年的法国,正是议会重组,政府以工人阶级为主导,平民大众掌握话语权,整个社会管理层构成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一年。这一年,法国的老百姓开始明白了什么是当家做主、什么是8小时工作制、什么是带薪休假;这一年,法国开始举办戛纳电影节;这一年,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初步形成,纳粹在欧洲风头正盛,二战爆发前的硝烟渐渐燃起。在动荡纷繁的大时代下,《北郊1936年》并没有站在某种高度以所谓大气魄的视角去观察整个法国,而仅仅只是以在法国巴黎一个平民聚集的新区——北郊,当中一个音乐剧院内诸多人物的故事来展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音乐剧院内,一班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为重建剧院所经历的种种喜怒哀乐。
这群人里,有的人妻离子散,只希望能与儿子继续过活;有的人对革命充满热情,希望重塑音乐厅来报仇雪恨;有的人希望能够重新站在舞台上,带给人们欢声笑语,而有的人则从乡下来到巴黎,希望藉此舞台能够成为万众瞩目的歌星。这家座落在法国巴黎北郊,名为香颂尼亚的音乐剧院所代表的,正是那个时代里法国底层人民的种种真实写照。科洛维斯•科尔尼拉、皮埃尔•理查德与杰拉尔•朱诺在片中饰演性格各异的主角,三人精湛的演技撑起全场,好戏之人定会拍案叫绝;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擅长营造的旧时法国市井风格乃一大亮点,更让人铭记的是影片无处不在的手风琴配乐,Reinhardt Wagner为《北郊1936年》所打造的音乐充满了怀旧的调调和彼时的风情。此外,片中戏中戏一般的的舞台剧也是一大亮点,皮埃尔•理查德本身就是相当优秀的喜剧演员,这次在片中舞台剧里的表现也算得上是本色演出,即便单独抽离出来,《北郊1936年》里的舞台剧也有着颇高的可看度。
片名的“北郊”,对于法国而言有着比较特殊的含义。上世纪3、40年代,正是巴黎城市结构发现巨大变化的年代。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巴黎的市区不停的扩张,而原本的荒郊野外也逐渐的变成了低收入者居住的市集,这种情形有些类似于我们改革开放后各地的城乡结合部。当时,这样鱼龙混杂的新兴居住区称为“Faubourg”,而时至今日,名字已经换成了“Banlieue”。所以,《Faubourg 36》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名字,而如果要看今时今日的法国郊区,我们能看到的片名则只能是类似于《Banlieue 13》(中文译名《暴力13街区》)这样的了。导演用“Faubourg”一词做片名其实就已经告诉法国观众:这部电影所叙述的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如果你已经遗忘,不妨藉着本片重拾记忆;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观众而言,这部电影亦是了解旧时法国的一个窗口。
居住在北郊这个地方的都会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在这个社区里,有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人,有走街串巷的杂货商,有菜市场的小贩,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更有着为这些人提供娱乐消遣的影剧院。他们都是属于法国社会的金字塔里最低那一级的构成人员,大腹便便的富人和贵族不会对北郊正眼相看,生活在巴黎市区里的那些中产阶级也只会觉得北郊这样的地方充斥着暴力、犯罪与肮脏。在法国左翼联合政权“人民阵线”控制了议会,取得话语权之后,居住在像北郊这些社区的居民们,首次站在了政治舞台上,影片试图为观众展现在那个年代里,北郊居民面对时代的变革与政治身份的转变所经历的诸多事迹。导演在这里并没有想一本正经的去正面表达这些故事,相反却较为讨巧的剑走偏锋,以香颂尼亚剧院为核心,通过剧院的破败、重组,主角们的命运,来带出了整个二战前法国社会的格局。
《北郊1936年》具有励志片的款式,但以导演的理念而言,当然不会仅仅只有着励志那么简单。这部电影有着黑色喜剧、舞台剧、音乐剧等等多种风格,在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的执导下,各种风格的糅合相得益彰,并不会令观众觉得突兀。也许是因为《放牛班的春天》的成功令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在《北郊1936年》的内容上选择得更加严谨,故事也更加纷繁复杂,政治和时代的这条线与音乐厅的重建这条线平行叙述,勾勒出完全不同于《放牛班的春天》的大气。
在常年艺术片扎堆的法国,用于在电影语言上大作探索的导演屡见不鲜,诸多抵死刁钻的怪片、闷片层出不穷,似乎在这个充斥着浪漫情调的国度里,国民对电影的品味也显得那么特立独行。但像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这样怀旧情怀爆棚而且能够拍出令国内外大多数观众都欣赏的作品的导演,却显得并不多见。巴黎音乐学院出身的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在他的两部故事长片里都展现出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更重要的是他能通过音乐来营造故事,或是教会颓废老师重拾斗志,或是让生活无望的普通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音乐在他的两部作品里都不会显得喧宾夺主,无论是《放牛班的春天》还是《北郊1936年》,音乐皆是点缀在故事上的点点星光,推动着主角与故事的前进,也在交错间抓住了观众的心。
《北郊1936年》像是导演一阙颂扬时代的饮歌,在这部电影里,歌声充满了力量,它能够安抚失意无助的人,亦能在欢乐痛快里让人引吭高歌。电影的结尾处,若干年后主角重回剧院,音乐不再,老友不在,时光转变,物是人非的恍惚间,我们却不会看到一个念旧的人在对往昔若有所思的感伤,相反,已成名的音乐家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与掌声,而雪花纷纷的广场上,父亲等着儿子的归来。一切都是那么恬静安宁,而主题音乐的旋律在这时候悄然响起。也许,导演是想藉着来告诉观众:在蹉跎的岁月里,万事亦可如歌。
6 ) 时刻保持信心与希望
《放牛班欢乐颂》,导演克里斯托弗·巴拉迪继处女作《放牛班的春天》后继续演绎音乐的故事,不知为何挺喜欢那个年代的音乐,虽然处于动荡岁月,但人们依旧在努力的活着,全国罢工,经济不景气,可人们依旧会花钱去音乐厅,对于现实的不满,人们寻求精神寄托,而剧团也没有让观众失望,很成功,缓解了现实生活带给大家的疲惫与无奈。电影的原创音乐真的很棒,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在“春天”之后接着看了“欢乐颂”,不知为何中文翻译依旧延续了“放牛班”,难道只是因为还是“春天”的主演吗?刚开始看开头的时候确实感觉挺无趣,只是小男孩JOJO给人留下了印象,本来不打算继续看了,但等了两天想起这个电影,脑中就回响起了JOJO歌曲的旋律,于是决定耐着性子看完吧,果然三分之一后看到了想要的,剧情虽然平淡,也没有赚到大部分观众眼泪,不过亲情,爱情都有了,挺温暖的。四星给音乐和演员以及私人情感,就是喜欢那个年代的音乐与生活。正因身处乱世,才更能轻易果断的去做想做的事,因为失去太多,所以生存给你去拼的勇气,让你更加坦荡。
7 ) 《放牛班的快乐颂》
看完了,感觉不太好~
其实故事就是比较老土的一种,主人公生意破产了,老婆跑掉了,儿子的抚养权也归前妻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重新振作~最后大团圆结局~
本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儿子最后和老爸团聚了.
本片温馨感人,不过有点沉闷。
某人说,一般,非常一般。
世上只有爸爸好
纯为音乐多加一分
法国版红磨坊?。。。
舞台上的音乐剧不错
已经不能使我感动。。
可能是字幕的关系,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明白,但是整部片的气氛还是蛮感人的,当然,超越放牛班的春天也是不可能的。。。
影片恰如巴拉蒂的处女作《放牛班的春天》一样,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情绪,卷带着一份法国式的平民情结。1936年,对于法国本身就是个特殊的年份,电影主动地营造了战前法国的激情以及色彩斑驳的金色年华。音乐的救赎,对于一群渴望解放的工人阶级而言就是一种单纯的感动......
上学期看的,不知道中文名
moi;dès que je suis loin de Paname
抒情的melodrama
不错的电影
剧情薄弱
为什么还要用放牛班这个名字,两部影片的风格有很大差距,后半部分渐入佳境~
平实的叙述手法 波澜不惊 父子重逢是亮点 原声也还不错~
2009/7/21 7:40pm BC
装老是不可取的
WX-D9
这部电影哪里有点给不上劲
看了一遍无字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