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琴戀克拉拉(Geliebte Clara,2008)並非一段緋聞逸事的揭密,最為特殊的處理細節,在幾個方面:當窮婦盜取克拉拉身上的珠寶時,克拉拉舒曼在做甚麼?舒曼一家搬遷新居時,什麼讓克拉拉最高興?當布拉姆斯鑽入克拉拉的石榴裙中,克拉拉的反應如何?從這些細節勾勒出了此名鋼琴家對琴藝精進懷抱的熱情與投入程度。然而,做為一名亟欲投身於愛好中的人,卻不得不周旋於繁瑣的俗務處理中(家務、生產、勞作),身邊的人既無法依憑,甚至耗盡了自己的心神,尤其他還是你所鍾愛。
2、電影中藉由克拉拉那句「誰能相信這輕快之曲竟是從這憂鬱的靈魂所譜出的」,側寫舒曼的苦悶,包括他指頭的僵直、工作勞務的煩躁、精神病的困擾。
3、其實有了這些纏身惱人的事務,怎麼還能保有純粹的創造力呢?莊子大宗師:
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出于对艺术史的具象化理解去看,真的拍得和shi一样。
视听语言垮塌,大量错误的景别和运镜,演员自言自语,只要有角色在画面内,就一定要来句词,仿佛导演不能让画面安静,显得非常急躁。演员在这样的片子里只能被导演出卖。此处省去无数BUG的分析。
克拉拉和舒曼的故事,非常浪漫,从舒曼op15童年情景舒曼与克拉拉一起成长的故事,到舒曼op54乐章里的故事就是克拉拉的缩写,这些导演统统都没有表现出来。这两个任意单挑一个出来,都可以拍出一个甜死观众的撒糖戏。
导演完全不知道如何表现人物之间的爱慕和欣赏,勃拉姆斯的行为简直可以用猥琐来形容,表白的方式完全不作改编,无法和当代观众的认知相联系,越看越不像正常人,越像一个屌丝。
群戏的场面调度也是灾难,对于非艺术专业观众,很难通过观看《莫扎特传》式的现场指挥镜头感知音乐有多好,导演能想到的动作设计,全篇都是突然站起来鼓掌,一旦台上演完就起身鼓掌。
本作最致命的问题在于,我们观众完全无法和克拉拉、舒曼、勃拉姆斯连情,人物缺少足够的亲密戏、矛盾戏,缺少价值观的冲突、缺少面对危机下做出的决定。人物塑造得无比平面。
除了《钢琴师》,大部分的艺术家的生平大多数没有战火之类的强冲突,很容易拍成流水账或者类似校园剧的狗血,很不幸,本作就是。
去特意查了一下本作的导演,果然是电视台出身,而且还是个电视台主持人。可见,电影经典的2/8原则即便放在德国,也同样适用。
克拉克是谁?
如果不看这部《琴恋克拉克》(又译《亲爱的克拉克》),不会得出一个更深的印象。最多也只知道她是舒曼的夫人,一个钢琴演奏家。克拉克与舒曼生了四个孩子。最后一个,按舒曼的说法,疑似与一个叫勃拉姆斯的偏激天才有关。当然,舒曼不能肯定,只是醉后之言。
事实是,克拉克发现了寄居在码头的勃拉姆斯,为他的音乐创作叫好,称他是这个时代的最理想表达,预言他将横空出世。并让他住在自己的家中,舒曼也喜欢这个自由洒脱的家伙。只是舒曼再也不能正常的去指挥乐队了。他心力交瘁,还是完成了四部交响曲,按他的说法是与生生不息的莱茵河相关的“交响曲”。 人生总是生活在矛盾的漩涡中。舒曼一边为克拉克发现勃拉姆斯这个音乐天才而心生欢喜,一方面又因勃拉姆斯为克拉克所倾倒而心生醋意,终日头痛不已。最后,他住进了精神病院而故去,年仅46岁。
舒曼的死与他早年得过梅毒相关,因治病而吸入大量含水银的药,造成了他一根手指永久性丧失。而妻子克拉克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温柔大方,善解人意。她不但是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她还参与舒曼与勃拉姆斯的创作。可以这样说,因为克拉克,世界上从此多了两个音乐大师。但她又一直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中,她为他们,为自己,为孩子而挣扎。她为一切而痛苦。
勃拉姆斯为了音乐在码头这样的“江湖”四处闯荡,难免不带有粗野的性情成分。他拜访过李斯特,因其不屑,而终生痛恨李斯特和瓦格纳这样在当时被尊为“音乐之神”的人。但也许就是这样狂放不羁的性格,造就了天才的勃拉姆斯。他可以在克拉克演奏钢琴时,偷偷的钻进琴下去摸她的脚指,他说他一直为她倾倒。舒曼还未死去,他就为她发誓要成为她永久的情人。舒曼真的死去,勃拉姆斯也并未能与克拉克成婚。毕竟她比大十四岁,但活到六十四岁的他,一直也未婚。
后人,在音乐评价上,一般都认同勃拉姆斯的成就高过舒曼。但舒曼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使徒,一个虔诚的浪漫主义者。他的音乐是对灵魂的最好诠释与表达。勃拉姆斯则复杂得多,他的音乐高贵、优雅而感伤,但同时他的音乐与他的人一样,多少带点诡秘的成份。
常听他的“第三交响曲”,由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这是公认的一个比较好的CD版本,与其一起还有舒柏特的“第五交响曲”。而不朽的舒柏特的音乐成就,介乎他俩之间。早于他们几十年的舒柏特,其命运似乎与人们易混淆的舒曼相似,只是舒柏特更惨,只活了三十一岁。据说他也是因患梅毒而死。舒曼对舒柏特一直奉若神明,当听到舒柏特的死讯时,他终日以泪洗面。一个音乐才子对另一个前辈的崇敬程度,这可能是现在的人们所无法想像的。
拍于2008年的这部《琴恋克拉克》,由德国女导演贺玛·桑德斯·勃拉姆斯执导,不知他是否是勃氏后人,着实认真至极,从法国请来《玫瑰人生》的男主角帕斯·卡格里戈里饰演舒曼,他在法国好像是一个叫好不叫坐的影帝,和苏菲·玛索合作过,并出演过侯麦的《沙滩上的宝莲》。他的演技出众,奈何长相平平,甚至有点丑陋。出演勃拉姆斯的则是法国当红影星马立克·迪兹,总觉得他还稚气未消,多少有些脸谱化的成份,但也许这正是导演所要的效果。
德国知名女星马蒂兹·戈黛特出演克拉克,可以说,她的表演无可挑剔,让人感觉她简直就是再生的克拉克。她以前出演过的角色多少带点神经质,如出演《美味关系》的女主角。而这次她不得不收敛好多。节制的优雅,是她在这部电影散发出的优异特质,可以说是她使这部电影熠熠生辉。亦一百三十年前真实中的克拉克那样,令人心碎而感慨。
2009、7、4
……无情无色;只有大胸……
多少大师死于庸医之手。
勃拉姆斯演得真寒碜啊
舒曼的演员演技真好,里面的家居很好看!华丽的瓷砖和墙纸哟...
这个女人的一生不是一部电影可以表达完的,电影没她的人生精彩。我还是比较喜欢她跟勃拉姆斯之间的纠葛,可惜描述的很少。
一看就是德国人拍的、囧
华丽丽的三角恋。
片子本身上气不接下气,语无伦次,不知所云。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情是一种骑士对淑女遥不可及的崇拜,他爱得沉默而高贵,性格中的克制、恬淡、超然、理性和寂寞,在片中却被歪曲表现为一个举止轻浮、眼神油腻的登徒子。克拉拉则疯疯癫癫、蹦蹦跳跳、忽喜忽嗔,毫无仪态内涵可言,指挥的场面尤其滑稽
三颗星给勃拉姆斯的音乐……
故事乏味/三大主演极具安全感的表演和一串串乐章也够安抚人了 请两个外援来配德语比较囧
音乐不错,其它一般。
音乐很好听
打动我的是影片所表现的同行之间的惺惺相惜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为她失去自我的女人,至少一个。
这导演是勃拉姆斯的什么人?
据说导演贺玛桑德斯布拉姆斯素有「德国新电影教母」美誉,同时也是布拉姆斯家族的后人,但本片也太一般了,特别是女主角根本不像才华横溢的著名钢琴家,倒像是家庭妇女,两位男主角还行,但本片有些地方怪怪的,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就是感觉不是很到位的说。
music here
好美的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只是个花痴,舒曼只是在神游。女主演得比他俩加起来都演得好。
失望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