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风烛泪》——沧桑历史与困苦生活交加之泪
维托里奥•德•西卡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复兴中重要导演,而且是一位极具才干与魅力的演员。他的执导影片大多是对战后意大利劳工阶级生活的深入研究,体现出一种自然风格。他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德•西卡早年致力于演戏,一九二三年首次在舞台上作职业性演出,二十年代时是一位相当受欢迎的舞台偶像与歌星。三十年代后,他又兼做导演。1942年导演的《孩子们在看》一片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意大利新写实电影的先驱作品,其价值十分崇高。可以说,德•西卡是意大利名副其实的影坛巨匠。
一、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二战开始,当战争的阴云弥漫在欧洲的时候,实际上,意大利毫无进行一场持久战争的物质准备。但是,随着德国40年在西欧的闪电战的胜利,利令智昏的墨索里尼不甘心只向德国提供番茄和柠檬,终于把国家带入了自我毁灭的战争。意大利参战后,人民开始品尝战争的苦果,意大利的粮食并不能够自给,很快连一些最基本的食物也开始缺乏。这种情况,在战后重建之时,依然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反映到电影制作上,就是意大利影片从富丽堂皇的片场布景开始走向街头、走入农村、转向当下的社会问题,并对晚近代历史进行批判性的审视。[1]
二、人物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描写与影片的剧情展开
《风烛泪》所讲述的故事正是发生在50年代初的尚未在战后贫困中复苏的意大利。孤独半生的温培尔托D从他当了几十年公务员的市政当局退休了,微薄的养老金使他的生活非常艰辛,他参加了领养老金的老人们的示威请愿运动。影片一开始就用一个远景镜头展示了动荡不安的意大利城市的街头。示威人群由远而近,很快,就可以看见各种体现劳动者要求的标语。伴随着低沉的背景音乐和灰暗的黑白色调,我们看不到城市的一丁点的生机与活力。紧接着,影片的主人公出场了,他已经白发苍苍,牵着一条小狗,混杂在游行人群当中,更增加了影片的感伤情调。
游行群众很快就被军警驱散。温培尔托D “没有家人、儿子、兄弟的帮助”,每月只有18000里拉的养老金,但是,房租就要用掉10000里拉。无奈之下,他只好想去卖掉他心爱的手表,哪怕买卖对象是游行中刚认识的奥瑞兹或在饭堂碰上的食客。在卖掉手表之时,有一个细节我们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买家掏出一大堆的零钱的特写镜头。试想,要是买方是一个有钱人,怎么会把一大堆的零钱带在身上呢?由此亦可见得,当时人们的生活都普遍困难。
回到住宿处,温培尔托D因为付不起房租,几乎被女房东赶出大门,但女房东的小女佣对他的同情使他感到人间尚有温暖存在。玛利亚帮他拿体温计、提来热洗脚水,以及去医院看望他,还帮助他照顾小狗等,可见玛利亚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人。但是,她自己的生活又是如此的悲惨:她睡觉的地方只是楼梯间的一丁点地方,十分嘈杂;现在又怀上了孩子,一旦给房东发现,就会“被一脚踢出去”。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可谓随处可见,哲人说得好,一叶卷知天下秋,从小女佣、温培尔托D等人的困苦生活,可见的整个社会,特别是广大下层人民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
值得指出的是,影片在叙述主人公温培尔托D回到住处后,用了一大段的时间来细致描绘他的住宿环境,以及身边的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两个:尖酸刻薄的女房东和富有爱心的小女佣。而且,在看影片时,我也发现,这些人物的对白是不经雕饰、完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话语,我在想,那些演员是不是把对白背得很熟练,以至于我们看不出雕琢过的痕迹呢?我去查看一些资料后,才知道原来这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追求纯自然的语言风格,对真实的生活进行如实的再现,而不管是语言,还是生活环境。
影片在讲述主人公温培尔托D的生活状况、生活环境时,也对他身边的人物进行或简单,或细致的刻画。这些情节,也许跟其他的事件之间并无太大的因果关系,致使观众无法分清哪些是“重要场面”,哪些只是“补充材料”。其实,这正是新现实主义电影低调处理高潮戏,特别关注世俗化场景和人物举止的艺术特点。影片有一场戏就是细致地描绘女佣玛丽亚从早上起床到开始她一天的厨房事物的过程,著名电影评论家巴赞说“这一类近乎琐碎的‘细微举止’的深入刻画,是传统电影从来没有展示给我们看的。”我觉得,正是新现实主义电影对个体生活的深入刻画,才更好地挖掘出不为人知的底层劳动人民的贫困交加的生活实情。
生活是残酷无情的,在金钱统治的社会里,只有拥有钱财才能生活下去,而身无分文的温培尔托D最终只能沦落到上街乞讨的地步。这时,影片对温培尔托D的心理刻画可谓入木三分:他想要保面子,但又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为此;犹豫不决之时,只好命令弗里克代自己行乞。每当看到这里,我都不禁眼眶会湿润,我不敢说对主人公温培尔托D抱有多大的同情,但生活的无助、生存的怅惘,真的会摧毁一个人的心志。对生活绝望的他,想甩掉他心爱的小狗,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离开自己租房的、准备去自杀那一刻,影片用一个特写镜头着重拍摄温培尔托D下楼梯时留下的长长的影子。“影子”的移动速度极慢,而且落地无声,可见温培尔托D对现实、对生活已是多么的失望与无助。他很想自己心爱的小狗能够快快乐乐地活下去,于是,他躲开它去了结自己的生命,但小狗却又找到了他,象平时一样依偎在他的身上,这又使他看到了生命中仍存的一丝光亮。
三、故事主旨的升华和把握的尺度
在影片的绝大多数的时间我们看到的都是温培尔托D与他心爱的小狗弗兰克独处的情景,试想一个人为何会如此的疼爱一只小狗,甚至这个小狗还改变了他的命运(因为小狗对他的慰藉,他没有自杀);通过德•西卡的镜头我们已经得到了答案,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老人,在没有任何亲人与自己的不动产的房子时,他唯一能值得关爱的就是他的小狗,就如同那是他的孩子。另外,值得一说就是片中的女仆,她告诉温培尔托D她怀上了一个年轻士兵的孩子,而孩子的父亲却不愿意去承认,预示了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有自己的父亲,这也同样直指意大利战后的社会现实。整部影片所呈现出来的基调就是一种十分现实的孤寂,即使温培尔托D在城市广场上碰见自己的朋友和同事时,他们也只是敷衍几句就乘车离去了,剩下的他只能默默地站在广场的中央。无论是他走在街上,还是他在医院里,无论是他去养狗收容所,还是回到自己租住的公寓,他得到只是残酷的现实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总之,我们几乎无法从影片伤感中毫发无损的走出来。
本片是意大利影史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这绝对是一部感人之作,全部非职业演员的优异表现演出了职业演员所无法匹及的高水准。而且,这部看似沉闷的影片节奏却异常快捷,90分钟一晃而过,德•西卡执导功力可见一斑。[3]
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意义
影片最后开放式的结局,使我们依稀能够感觉到老人温培尔托D和小狗弗兰克在一起的快乐只能是短暂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祈祷老人最终会有一个好的着落,而不是去选择自杀。这种结局方式对于现实主义乃至后来的现代主义影片来说是极为典型的处理方式,是它们区别于古典的、好莱坞式影片那种闭合式结局的最大的不同之处。从片名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德•西卡想要在本片表达的是个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紧张的关系,这种表达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即去最大化的关注和描写社会的底层,揭露普通人的痛苦。[4]
写到这里,我想起大二学习《文学理论导引》时,书上曾经用别林斯基的话语来描述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性”这一特点,那句话大概是说这样的,“我们要求的不是生活的理想,而是生活本身,像它原来的那样。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都不想装饰它。因为这种文学类型的显著特点就是在于毫无假借的直率,生活表现得赤裸裸到令人害羞的程度,把全部可怕的丑恶的和全部庄严的美一起揭发出来,好像用解剖刀切开一样”。[5]我想,《风烛泪》之所以感人,不是因为影片是多么的磅礴大气,或者说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而是用一把细致而锋利那种“解剖刀”,将当时意大利社会“全部可怕的丑恶的和全部庄严的美一起揭发出来”吗?
可以这么说,在这一方面上《风烛泪》已经达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的极致,因为在影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死人,我们也没有看到因战争而千疮百孔的城市废墟,更没有在影片中听到刺耳的枪声。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灰暗、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画面,低沉、无力的声音语言,对生活、社会作真实展示的电影镜头,已无需太多的其他电影特技,却早已将历史的沧桑、生活的苦痛、世态的炎凉……全部展现在世人眼前,已没必要用太多的笔墨去着重渲染什么了。
2 ) 我们都可能是Umberto
这个细声细气,体面又尴尬,只求一个位置等待生命耗尽的老头Umberto显得异常真实,我们身边的老人中就有他的身影。但在这部写实的影片中,他仍只是一个更高涵义的映射。我觉得,导演想说的是,我们活在一个没有交流的世界里,一切语言都是利益的语言,人们相遇,要么谈论他们之间的利益,要么只是发出毫无意义的声音,以便礼貌地摆脱对方。如果你是一个弱者(比如Umberto这样的老人),就没有人愿意与你说话。这种现象的本质来自于人对他人缺乏兴趣,所有的热情都集中在利益的扩张上,或者说自我的膨胀上。
看完电影,我发现DVD里有一叠折起来的册子,上面有德西卡自己的话: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film? It seeks to put on the screen the drama of man's in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his fellow man. The economic condition of Umberto is not what concerns us. What concerns us is the loneliness of an old man. Men do no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how can they communicate with Umberto?
...
Human beings have this primitive, perennial, ancient fault of not understanding one another, of no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is is the story of Umberto.D——that is to say, of a man like ourselves.
3 ) 巴赞评《温别尔托•D》
首先,它摒弃对于传统电影观赏性的一切参照。
如果只考虑影片主题,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具有社会意图的民粹主义情节剧的表象,一篇中产阶级处境的辩护词:一名陷入贫困中的退休老人因爱犬无人可托付或因狠不下心来弄死它而放弃自杀念头。但是,最后这段插曲并不是环环相扣的戏剧性事件的感人结局。纵然“结构”的传统概念在这里仍有一定意义,但是德•西卡笔下的时间顺序具有自身的必然性,与戏剧性无关。温别尔托•D去医院治疗良性喉咙炎、他被女房东赶出大门和他产生自杀念头之间究竟有什么因果关系?
在这部影片中,温别尔托•D的健康状况实际上并不需要住院,医院生活更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插曲,远不需要我们同情他的遭遇。
贫困对加深他的绝望有决定性作用,但这只是因为贫困突显出他的孤苦。温别尔托•D需要少许的帮助,这使寥寥无几的亲朋也疏远了他。如果说影片涉及中下阶层,那么它也是侧重表现他们的贫困隐私、他们的自私利己和他们的人情凉薄。主人公愈老愈孤独:唯一给他些许慰籍的最亲近的人就是房东太太的小女仆,但是他的温柔与善良并不能使她忘掉自己未婚先孕做母亲的忧虑。这唯一的友谊无非又是导致绝望的一个原因。
从传统的批评概念谈论这部影片。
人物性格的一般发展和各个事件的一定联系,也只是靠事后领悟。但是,这部影片的叙述单元不是插曲、事件、戏剧性转折和人物性格,它是生活中各个具体时刻无主次轻重之分的串联:本体论的平等从根本上打破了戏剧性的范畴。
有一个精彩的段落,完美展现出这种叙述观念以及场面调度观念,它必将成为电影的佳构之一。这是小女仆清早起床的情景,摄影机只限于观察她的清晨家务琐事:睡眼惺忪,在厨房里转来转去,淹死闯入洗碗槽的蚂蚁,磨咖啡……人们轻易以为电影必然属于“省略的艺术”,在这个片段中,电影完全反其道行之。
省略法是一种逻辑行的因而也是抽象的叙述流程,它以分析和选择为前提,它按照戏剧性去组织那些必须服从戏剧性的事件。德•西卡与柴瓦梯尼的做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竭力把一个事件分成若干小事件,再进一步细分成小事件,直至我们对时间久暂的感觉达到极限。
女仆起床
更琐细:起床、穿过走廊、淹死蚂蚁等
磨咖啡这桩事又被分成一组各自有起有讫的时刻,譬如女仆伸出脚用足尖关门。摄影机渐渐移近,跟拍她的脚部动作,直至镜头对准她用脚趾蹬住木门的动作。
……为现实的渐近线。
摘自《电影是什么?》(有删减)
4 ) 说到秋凉,没有人比我更明白
明明叫做《温别尔托D》的意大利电影,不知道被哪个敏感的译者译成了《风烛泪》,不过倒是很契合电影悲凉的基调,译得好。
在示威未果后,窘迫的老人向一起的一个人变卖他的怀表,那老伙计以“到家了”为由转开了话题,可当作别后,老人却发现那人兜圈又匆忙向来路走去,目光碰撞,那人猥琐而逃。现实的温度是冰冷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世,黑白片似乎更能表现电影里面人世的温度。老人生病时,善良的女佣慰藉他说:这就是人生。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她的经历必不会比那风烛之年的老人多的,可她在畅游青春的同时也同样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人情的寡淡,她未婚先孕,却不能确定孩子的父亲是哪一个,因为“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都拒绝了,她说:“应该是那不勒斯的那个吧”,她显是心中有爱的,却没有人爱她。影片最让人动容的是老人和他的小狗之间的感情。那是一只很普通的狗,瘦弱乖巧,它代替这个世界全部的温暖与老人相依为命。老人与狗在广场前乞讨的那一段,让人揪心。他走投无路,抹一把眼泪,托在风中,却又碍于情面不想做乞讨状,看到那里我甚至怀疑我看错了电影的名字,莫非是叫做“风蚀泪”的?小狗叼着老人的礼帽,立在那里,帮助主人,旁人还会以为它在那里玩耍呢。这个桥段是这部黑白影片的“冰点”。
影片的最后,忠诚的小狗追随将要赴死的老人而来,却最终“救了”已经绝望的老人,小狗对于“活下去”的本能突然使老人重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微光。这里大段落地讲述了老人“去意已决”之后对小狗几经周折的安顿,不得不说是对世态炎凉的另一种展现,狗尚且不得归宿,人又能怎么样呢?可能是觉得整片太过灰暗,导演设置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可其实之前还隐藏了另一条线脉,那就是孤身一人的女佣,在唯一可说话的老人离去后,在房东知道了状况时,她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就是这样一部黑白片,因为用情用心,也可以重击人内心可能已沉没的触觉。现在的中国电影似乎都喜欢玩技术玩眼球,也只是关心电影以外的票房成绩。但技术终会过时,也替代不了情感,成不了真实,拎个床单披上不会就成了波西米亚,脸上拉个口子不会就成了灰太狼,把鸡蛋壳装在眼睛上也成不了奥特曼。票房甚至可以造假,好的电影不应该只对钞票垂涎欲滴,而更应该对影片本身所要表达的东西怀有野心。
5 ) 生之隅,生之欲
一个穷寡退休老公务员为了争取生存的一隅处处碰壁,绝望中唯有那只心爱的小狗唤醒了他的生之欲。
民不聊生,示威被逐,讽刺政府的不作为。
上层雅士道貌岸然,行偷情之实。女房主自私自利,夜夜笙歌。上层阶级的优渥生活反衬底层人民的艰难。
围绕着金钱,故事展开并发展。女房主金钱至上,冷漠无情,直接导致老人卖表筹房租,卖书继续筹钱。救待宰的小狗要花钱(片中隐去了这部分,然从买卖办公室中可以看出,价格不合就宰杀的必然),借钱是要翻船的,伸手要钱这种原则问题还是交给壮年吧,寄养小狗的钱比养人还金贵。
同情,也是奢侈品,且来自相似命运的小人物,全片中另一人物女仆M也是一个悲苦人物。与渣男未婚先孕,无法得到家人支持。她甚至没有一间佣人房,睡在过道里。一旦孕事暴露必将失业。那么她又将何去何从?
对于老人,一个温度计,一片饼干,一只香蕉,一片蛋糕,暖得了人心,拗不过命运。最后,还是得低头。还记得最初和女房东对着门发出两声带有喜剧色彩的“哈哈”?随着情节发展,再多的希望也会像沙漏一样漏光。
开始时主人公充满了对抗精神,甚至出院后精神抖擞,行动变得轻快有力。然而一连串实实在在的打击下,他拖着沉重疲惫的身影,千难万舍地离开了那个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此处用一个缓缓移动的长长的影子暗示出老人的艰难的割舍。在电车上,他望向住了大半辈子的房间,视角由低到高,暗示低卑的身份,祈望命运的眷顾而不及啊。
片中用两种人反衬老人的品格,一种是蹭医院福利,油滑会来事的;另一种是理直气壮地伸手要钱的。而老人,作为坚强的第三种人,病到熬不住才进医院,把乞讨这件小事交给了无辜的小狗,影片赞扬了他的正直和极强的自尊。
作为老人命运共同体的小狗,既是亲人,更是依靠。在老人自顾不暇的时候,一个伴随着有轨电车呼啸声的轨道特写镜头暗示了浓浓的悲剧意味。最终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在一念生一念死的危急时刻,小狗本能地表现出了生之欲,扭转了老人的想法。死很容易,活着不易,狗坚强,人亦应。这也直接引导了结局的方向,绝境中求生,活着才能看见希望。
6 ) 小评
最近在看关于意大利现实主义的电影和书籍,对于现实主义的风格性有点云里雾里,似乎,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都自成一风格,而且放佛每一部的风格都有区别。
的确新现实主义在整体上都把我了主题的社会性,风格的真实性,杜绝电影的戏剧性。绝多数镜头语言以一种客观的视角展示原封不动的“电影人物”的生活。甚至如德·西卡提倡不运用场面调度,镜头具备随意性。但是这种随意我认为是十分刻意的的,他的目的是要营造一种如记录般的风格。在剧作上,比如说这部温别尔托D,难道说他的逐步让温别尔托对生活的绝望,从争权失败到被女房东赶出到打算自杀送狗不成,这种剧作的循序渐进,逐步渗入,没有戏剧性的影子吗?
甚至我觉得这些意大利的艺术家们,整体的风格比谁都浪漫,都诗意。这让我想到了伟大的小说《悲惨世界》,一部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巨著。
受益挺多的,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几个特别诗意的场景。一是,女仆早期收拾家务的那个段落, 磨咖啡豆,用脚踢门,湿润的眼泪,一个怀孕少女的孤独心境被描写的惟妙惟肖。二是,温别尔托犹豫要不要乞讨的那个段落,掏出手的时候甚至有点卓别林所塑造的夏洛尔的风采,当施与者准备给他钱的时候,手一翻象是在感受阳光,那种落魄者的崇高自尊,是属于意大利贵族式的童话,这不仅让我想起了《豹》。三是,人狗惜别那个段落,当温别尔托终于决定离别自己“最后的亲密”时,他舍不得又预要回去的时候,那小狗蹒跚这也跑了过来,这个情景让人感动。
一直以来受故事片的影响,在练习写作和专业学习编排戏剧的时候,一直弄的都是那种特别“大”的东西,要不是在短短的故事架构时间里安排多重的主题,要不就是追求故事的夸张的情节,往往失真了细节和真实,这部电影情节很简单,让我也找到了下一步训练的一种方向——简单细腻真实。
7 ) 真正的老无所依
由《孩子在看着我们》和《擦鞋童》中的孩子,过渡到《偷自行车的人》中的父子俩,再到《温别尔托·D》中的老人,德西卡的新现实主义就是一部战后意大利人的心灵成长史。但其实不管把镜头对准哪一个群体,这些人群反映出来的问题都不是他们所独有的,而是每一个意大利人都要面对的,德西卡通过个体来透视整个社会在现实中的动荡与焦虑。因而虚构的电影比真实的新闻报道具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性。
温别尔托无钱付房租卧病在床,要赶他出去的女房东在隔壁载歌载舞自以为高雅,一边是 D冒着虚汗的额头,背景声是隔壁的高歌,所谓“上流社会”的虚假丑恶尽显。高贵的真正意义是对一切人都怀有真挚平等的尊重和爱,德西卡显然是一个。
女仆起床后打扫房间生火做饭伫立窗前的长镜头被巴赞激赏,一个对叙事没有任何帮助的段落,却在酝酿着人们对生活本身的体味,把观众从之前一连串的矛盾事件(女仆怀孕却不知道是谁的,D 无钱交租只好卖掉自己心爱的书,房东树立起庸俗粗鲁专横的形象)所造成的戏剧化情境中传递回现实,让我们的心情得到平复,再来看电影将会如何表现接下来这一天的生活。
德西卡是新现实主义一众当中使用专业演员较多的,故而影片的质感较为厚重,但更突出的还是他指导非专业演员的功力,他片中的非专业演员都能很好地展现与影片相符的气质,显得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本片中的D就是一个大学教授,很好地传达出了知识分子风烛残年四顾无援的面貌,让人们对他所受到的不公待遇由衷慨叹。
“你怎么了,温别尔托先生?”“我累了。”
对话后,他打开窗望向楼下的有轨电车,动了轻生的念头,带上了箱子离开。
德西卡该是以怎样的胆识和勇气,来给这部影片添上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这样做无疑是完美地符合新现实主义的特征,但是,别说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违背自己对好莱坞套路式的美好结局的反感而希望能给这位老人一个归宿,拍出这部片子的人们如何能不为这样的一个故事动容?——老人实在是太孤独无助了,电影实在是太凄凉悲惨了。
@2021意大利电影大师展。和偷自行车的人相似在于人物不要怜悯,伸不出去那只手,被现实踩在脚下依然自尊闪耀;不同在女仆这一人物带进的现实一角,不那么聚焦,却如此立体,到处都是蚂蚁,看着顶篷走过的猫,不知不觉流泪,伸出脚关门,一手拿着点燃的报纸,一手拿着一沓里拉,她会不会重复Umberto的命运?比偷自行车的人们更广更现实的Umberto们
德西卡的电影有着比现实主义更多的东西,影像时不时要回到歌剧式的抒情或戏谑里(比如哈哈和伸手),在两场非凡的清晨段落尤为典型,女佣起床生火干活,脸带泪痕,这属于年轻女高音的咏叹调,但接着她用腿勾门,就好像以此挣得自己的空间,这是电影坚实的物理,在连绵到几乎泛滥的弦乐里,人物做着日常的琐事,并无尊严可言,翁贝托的悲剧感就是尊严的失去——通过私人空间和附属物的失去,但又被顽强地找回——通过仔细的着装、寻狗和关切,这关切在事实层面只剩悲伤,他既无法交付(对狗的寄养),也无力给予(对玛丽亚的婚姻),但就像伊伯特写的,悲伤也有人类的尊严。
影片的最后,一人一狗渐渐远去的画面在另一个层面控诉了生活的残酷和无奈。
@小西天。重看。据说是伯格曼最爱的电影。凑不齐的15000里拉,无处容身的一人一狗。因陪伴他的小狗而生的牵念,成了他的死缓。就像闹钟关不掉就藏进被子里,老人和少女的命运看似悬而未决,却又注定悲剧。凄惶、绝望。有些怨恨自己为何都看过一遍了,还要寒冬夜跑来受二茬罪。
除却德西卡一贯的道德感外,有一些塔蒂式的喜剧感,女仆煮咖啡段落是一种Playtime。钱在人手中流转,不再指向任何商品(扔掉的玻璃杯),而是指回传递本身。或许是《扒手》和《钱》的始祖。最后一群孩子横向经过,遮蔽老人与狗,是一次悲伤的wipe。
感觉狗狗是方法派的,跟其他演员格格不入。
重温新现实主义“极限之作”,记录意大利最为冰冷黑暗却仍不失点点星火的时期。如果说偷自行车的人还只是纯粹的“现实”开端,那么温别尔托D则是历经流变而与戏剧传统彻底分道扬镳。无关痛痒的病症,世态炎凉的窘况,细致入微的生活记录,应该补发Frank一个金项圈奖
真诚,这是德·西卡不变的要求。他能让新现实主义不那么沉闷的原因,也多在于此。那些不厌其烦、细致入微对生活的记录,俨然是一首朴实无华的歌,极富人情意味,他们的苦痛就像近在眼前,就像你的父亲和姐妹。
太感人了!爱狗人士尤其必看。有点倔强的老头,其实并不是什么讨怜悯的性格。为政府机构工作大半辈子,却拿不到应有补助,被房东赶出家门,只能跟小狗相依为命。小狗虽然不会说话,但正是那些无声的段落最打动我,如果世上只剩唯一的灵魂与你相偎,真的至死都无法放手
想起巴赞的一个比喻:“有人把现实像小鸟一样关在笼里,教它说话,而De.Sica则与它促膝长谈……”
同《偷自行车的人》一样,残酷的社会现实,人的权利和尊严沦丧,社会处处充满了冷漠。尽管总有一丝微弱的人性之光摇曳着,但是你根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突然熄灭。长镜头默默注视着这个老人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导演却很无奈地告诉观众,我不能帮助他,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2021上艺联影展# 泪流满面,涕泪横流,哭哭唧唧地走出影厅,放在此时此刻的疫情后时代的现实世界里观看,只生出无限悲凉,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许多人,其中很有可能亦包括我自己。
老人与狗,这俩弱势群体放在一起,外加战后的背景,直接冲破观众脆弱的心理防线。
对老人、狗 一切感动的细节 我都没有抵抗力 立意也颇佳 五星催泪送上
2021意大利大师展09 4.5 德西卡掌控能力还是一流,老人先是想方设法凑钱,斗志满满不搬走,耍小聪明在医院蹭吃住,最后却是逐渐绝望,只想安顿好狗狗再轻生。他只有狗狗了,可是这个世界都没有狗狗的容身之处,更何况是他呢😢。
随着人物与剧情的退散,总是在景深镜头之中注视到与剧情无关之物,在《风烛泪》中,往往是走向死亡的必然性的时间,个体被死亡(成为静滞)的宿命所诅咒,如果他在影片中成功给掉了自己的小狗,那么就意味着其死亡的那一刻,也是温别尔托·D的自杀。然而在影片中,死亡在其推迟之下形成一种Uncanny,并通过一个表层化的Happy或悬而未决的Ending蔓延至影片之外。因此,无论是文本还是场面调度,《风烛泪》都是一部被解构的黑色情节剧,包含倾斜角度,锁孔窥视,百叶窗,甚至是结尾的快速Zoom in,但这个镜头除却预言或引入运动之外别无任何信息,好莱坞悬疑影片中作为推动线性因果剧情的凝视机制失效,指向一种纯粹的强度。从这一点来看,反而很像新浪潮的一些反类型实验,也恰恰证明了为什么新现实主义不是唯物的“现实”。
@2021.11.7 意大利大师展 将日常叙事拓展至影视层次——亦或是,在一个模糊的边界处,日常与虚构本就能借由影像这一媒材构成微妙的混合。新现实杰作的极限在于,将彼时意大利的人间现实转录或复刻,德西卡的匠心独具一般:影像不仅是第七艺术的手段,更是一种铭刻共时以致永久的碑刻。主人为生活的酸苦意图抛弃狗,可生活也不加怜悯地抛弃了垂垂老矣的人。最后,Umberto以松果唤起已经觉察到抛弃之意的爱犬,有一种风烛残泪般的落寞,只奢求在无处可走的呼愁中寻一个来自动物的回应。茫茫人世,独有一老人、一犬与无尽的孤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末期的经典之作。与狗相依为命的穷苦老者,未婚先孕的善良女佣。老人为维持尊严拒绝乞讨-翻手-躲起来偷看小狗叼帽一段与卓别林喜剧看似仅一线相隔,实而却判若云泥。全片无一煽情处理,却掷地有声。打定自杀念头时对着楼下地面的快推镜头简明有力,开放式结尾回味无穷。(9.0/10)
7.8 《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风烛泪》完成德西卡新现实主义从幼年至中年到老年的一路悲惨生活。都是动物做结,童年时白马离去,老年时小狗陪伴。都是没有结果地隐于人群中,壮年落寞,而老年重拾生的希望。德西卡虽然时而有过度煽情的嫌疑,却不至于太过越线,有时则煽情不足,但总归情绪饱满。
德·西卡的致命一击,总是出现在即将收尾的那一刻,一切痛苦都在这个点爆发,然后戏里戏外大家一起burst into tears。编剧上与《偷自行车的人》基本一体同源。在一个冷漠的、充满阶级仇视的社会里,唯一值得表现的就是凄惨的低下层生活,唯一值得感动的就是生死相依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