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春逝》电影画面分析
《春逝》的故事核心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就像速食面”的现代感情故事,恩素、尚优相聚、离开,伴随着奶奶的离去,尚优的成长,以及最后的释然。
影片秉承了许秦豪导演一贯的特点,平淡不惊,娓娓道来一个冲突发展缓慢的故事,却能让观众融入戏的气氛中,让人有所思有所想。
很多好的电影,画面的特点总是一句话就能总结的,《春逝》就是如此,具有着典型的现实主义特征。长镜头、微微地移动、波澜不惊。
电影的画面一样波澜不惊,好像观察者的视角,运用了大量的大景别镜头(包括远景和全景);而相对的,特写与近景等更强烈的表现人的情感的景别就极少出现,由此形成的是一种强烈的疏离感,观众与角色之间的疏离与男女主角之间的疏离。摄影机几乎没有什么运动,最常见的就是小幅度的跟摇;只在最后男主角释然之后,才有一个长长的在斯坦尼康上的跟镜头与在田野中摇升的镜头,放佛吐出了一口长气。画面构图中正,我们在片中看到了很多黄金分割的镜头,反复出现;同时也不失灵动,摄影师有意识地选取了一些很舒缓的对角线以及曲线,如小河边录音的镜头,使画面很有生气。恩素与尚优分手时的构图亦很有特色,后景中的两栋楼制造了边框,分别将两人框在其中,而中间用天空隔开,强调了两个人情感上的分歧与冲突。
《春逝》的用光上大量地采用了低反差的小侧光,夜景反差也控制得很小并且层次丰富,没有极为戏剧性的大反差用光。色彩上讲,画面泛出了淡淡的黄绿色,很好地烘托出了一种怀旧的、缓慢的气氛。纯度很高的红色作为贯穿色,在前半部中反复出现;恩素出场时的红围巾,暗示了她对小镇中的尚优的生活即将产生的影响。在此后的许多镜头里,那条红围巾也经常出现,有时仅仅是画面的一角,却总是围绕在男女主角周围,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发展;而在他们感情破裂以后,这条红色的围巾却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两人第一次在恩素的屋中接吻时,是一个俯拍镜头,地面的地毯是一种暧昧的淡绿色,伴着爱意荡漾开来,用得恰到好处。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在男女主角分手后,尚优坐在家中的桌子上与父亲一起吃饭,机位设置在户外,高角度俯拍,屋外墙上的小窗口正好将父子两人圈在其中,两人构图在画面中只占很小面积,暖色调小反差,父子二人在屋中默默地喝酒,画面温暖,正对应家的感觉。
《春逝》中墨镜的运用也值得一提。在电影中墨镜通常暗示着冷漠、隔阂、自我逃避等等心理状态;剧中人摘下墨镜,也就预示了他们之间即将发生某种程度上的联系。《春逝》中,音乐评论家在恩素的调笑的感染下摘下墨镜,正预示着他们之间即将发生的故事;《春逝如此》,《这个杀手不太冷》如此,《重庆森林》亦如此。从某种角度来说,许秦豪对现代人的感情的关注与王家卫很相像,在风格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重庆森林》形式感十足,《春逝》却有浓厚的现实主义味道,不过现实主义也是一种形式,甚至在很多电影中作为更为极端的形式出现。
《春逝》的故事不温不火,甚至连景深控制的也不温不火。在尚优喝酒之后的戏中,是一个全景的小散景,却不像一般的夜景镜头光圈大开,后景全部虚化;而是采用了景深的镜头,朋友的出租车徐徐开来,慢慢由虚变实。片尾处,导演使用了长焦镜头正拍,使得人物运动格外缓慢,恩素和尚优向前景缓缓走来,由全景变为中景;一个长镜头,仿佛有走不完的路,却也有尚优告别时的决绝显示他的成长。
《春逝》的音乐、音响也很美,不煽情,自然,动人,恰到好处。就这样安静且富有意境地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像速食面的都市故事,整体颇有小津安二郎与侯孝贤的神韵。
2 ) 久远的春和记忆。你好么
似乎总是后知后觉,比如在盛夏才想起来看春逝,居然又落雨了,电闪雷鸣。北方的雨远来得更急促狂暴。
我知道这会是个缓慢而洁净的片子,会长,也会让人难过。
关了灯,抱一大桶凉的酸奶,等待画面叙述。
私人文字。
等待的车站
初识是在车站。冬天,鲜亮的大红围巾。
恩素,电台主持人,结过一次婚,独住。
尚优,录音师,单身,家里人期盼他在年迈的奶奶去世前结婚。
外表雅致柔弱,内里要强复杂的女人。外表高大阳光,内里朴质憨厚的男人。他们在车站相遇,会去向哪里,会写怎样故事。
春暖回温
相识在冬天,喜欢看他们穿了羽绒服相处。是平和而温暖,恰到好处的距离和亲密。让人想起半生缘里曼真穿了呢子大衣在冬天的大街上,来来回回行走。
真的爱了,竹林风过,沙滩浪汩,溪水湍急,大雪纷飞,二人就背了大大的器材包四处录音。若不相爱,岂不辜负这美景良晨。
拿了手机的期盼等待,盖了被子自己笑出声音,洒在枕头上面的明亮阳光,奔向心爱的人的午夜旅程。一切就是爱了,爱似寺庙门外挂了的用小鱼做锤的铃铛,风过是一串清脆的叮叮咚咚,快乐到可飞起来。
他她
他多希望取她回家,奶奶可以欣慰满足。每日清晨抱她,看她笑容。
她多希望开快车的刺激,酒的放纵。那是隐了的另一面,他不知晓。她一直期待了一个人可以携她手共舞。
他固执地问,我做错了什么吗?我以后做得更好不行吗?
他却不知道,他早就在错,从他说我是不会说话的闷蛋,从他说不要把车开得更快了,从他问你会做泡菜吗,从他说家人想见他女朋友,从他爱上她。细小微微的裂纹一点点在。她并非是贪心女子,只是他恰巧给不了她想要。
她邀他开始,所以她来决定结束。
他挽回不来。
她会在手指被划破,高举手臂止血的时候想起他来。我就知道她一定会想念的,这个自己放弃的好男人,在某个孤单的瞬间。
于是她又去找他,却不曾想这次他却不再允她回头。那次她清了他东西出家门却又去找他,他放了工作出来陪她;那次她和别人喝醉酒回来,他不追究原因扶她进门,可是这次,他却不再允她。
于是她只好离开,没有太过伤心,只是有些意外,有些怅然。
他回头,又回头,真正不舍的是他,他并非不再爱她可以放下。但心如明镜,无论多少次反复她终究不是他的,而每次反复的伤,他自问是承担不起。
若她不下了决心,下车,分手,她和他,会怎样?
会在一起一辈子,然后葬在一起吗?也许会吧。他是如此纯良的男子,懂得照顾,也肯忍耐,不会离开。
可是她的生活,总是有遗憾的吧。太多小细节要忍耐,生活就渐渐乏善可陈,心有不甘。
他她,是欠了一格的两个齿轮。所以总无法有严丝合缝地完满。
浅粉色的裙子
你知道看一个垂垂老妪穿上簇新的浅粉色裙子,打起精致的白色小阳伞蹒跚远去是多么难过的事情么。
尚优的奶奶,每日坐在车站等待,等一个永远也不会归来了的人。
我从不知道老人也有决绝壮烈的爱情。我当然知道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爱过的,可是总以为无论是怎样荡气回肠的情事,到了风烛残年,两鬓斑白的年岁,也早就该可以一笑而过不计较了。
可是奶奶不,她记得一切,记得当年爷爷对她的好,所以每日等他归来;记得他爱了别人之后的心痛,所以多少年后也年老了的外遇来忏悔还转身闭门不见。这一切,多如在热恋中的青春小女孩所为。她甚至记得当年她穿的浅粉色华服和有花边的白色小伞。物依旧,华年逝。
那一串镜头剪得精练到最简,容颜苍老的她打扮停当的背影,他们的结婚照,他为她照下的一样穿着的年轻记忆,笑容甜美。她的照片也在了墙上,与他的遗照并排。
是的,所有几十年的恩恩怨怨,终于就都挂在了墙上, 不再续写 ,不再伤人。
麦子的颜色
结尾,是尚优提了器材出发去了片芦苇地,遍天遍野的金黄色,在风中起伏。他逆风而立,脸上有笑容。
是告别,还是终于释然。忽然就想起了《小王子》中,狐狸在离别前固执地说,至少现在,我有了麦子的颜色。
爱情这样锋利伤人,恩素甚至没给段完整的结尾给尚优而马上去了别人怀抱。我们却还依旧不肯忘怀,依旧肯定的说,回忆是丰盛财富,伤害让人成长。
还能怎样。
始终认为这是部残忍的片子,无论它用了怎样多美丽景色纯净声音来掩饰。 相恋和相怨几乎各占影片的时间的一半,这是爱情片中少有的,镜头用了一般无二的美好的画面和来描写相遇和离伤,在最后的分手甚至毫不吝啬用起大片大片盛开的粉色樱花。穿了灰色裙子,手捧小小盆花离去的恩素是多么优雅美丽。无人知晓,曾有爱情的一地狼籍。
最悲凉的事情,不是由于时间空间外力阻挠而分开,也不是由于年轻气胜不懂珍惜而错失,而是因了彼此质地相差悬殊,从一开始就无望的爱情。
雨渐渐小,敲完最后的字符。如了了场长久心愿。每场电影都是一个梦境,色彩各异 ,片断倒映出我们自己的面容年轮。而文字,只是记忆的封存。
3 ) 关于《春逝》的碎碎念
爱情,正如死亡,来去匆匆,不由分说。当一束光突然照进黑暗,那这束光是不是就有罪?干涸的心灵里有了风的声音,是不是会更加寂寞
我是在这个周日的夜晚,斜躺在沙发上,抱着或许会因为相爱但是无法相处的无奈,或是某个命运的折磨,一种可接受的感触而可能会催泪,这样的心理预期,开始欣赏L推荐给我的《春逝》这部电影的。而我并不知道,接下来等待我的,是毫不留情,甚至可以说得上残酷的击打,残酷到无法呼吸,残酷到只能拼命抽烟想要去忘记。
因为它是关于太过于隐秘而又细微的情绪,是不敢再看甚至不敢回忆的故事,是我只能自欺欺人,去想象每个人的爱情都曾在电影里流逝掉,而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那种痛苦。是那些我觉得只能忍耐着和它们度过余生,想象自己并不是真正的活着,而只是一直在等待,等待自身逝去之时到来时和它一起完结的那种痛苦。而残酷的是,这部在他人看来甚至是沉闷无趣的电影,用一柄细小而又沉重的金锤,一锤,一锤,一锤……砸开撕扯拉大了我的伤口。而春逝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从指尖传递过来,一节节把骨头连带肉身击碎的痛。痛,而又不能关闭感受,只能感受肺部被水一滴滴灌满的窒息感。而我甚至没有力气向L求救,或者调侃说你真是残酷。
我一直觉得,一生里出现的人,只会有两种,我爱的人和我遗忘的人。就像我记得的痛楚和忘却的痛楚。当这些人最终走出我的生命,或者我走出去了以后,现实和意义本身也会烟消云散,但是他们存在过的痕迹,或许是痛楚,或许是没那么痛的痛楚,会刻在心上。而春逝的残酷性,是它把那些存在过的痕迹,包裹在一个春天里描绘了出来,像是杭州黄龙竹林的风声,又像是效实操场雪花飘散的声音,也又有那些我爱过的人不曾给我的亲吻,和给过我的指尖。
可它就这么转瞬即逝的过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我知道没有一个冬天不曾过去,总有一个春天会回来,但是它再也不会是那一个春天了。
我一直是觉得自己是个有执念的人。每次看书、看电影、玩游戏,总是很审慎的开始,因为总觉得要完整的结束,读完看完打完。在结束前,一直地看,一直地玩,直到遇到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剧情,我才会想得到,因为这个点,所以我喜欢或是讨厌这出戏码。爱也是一样,因为某一个眼神,某一个表情,或是某个动作。而离去也总要一个理由,一道伤口,一个别离,或是一个别人。
正如每一段关系,我记得开始,也记得结束。
因为去留总是要有一个决定点。
可最折磨的是,我爱的人,选择离开我的点,我并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时候,事情就是毫无征兆也毫无保留的嘎然而止。平凡不亮丽,起落是无常。或许像正常人说的,某些时刻,比如忧愁悲伤,亦或者觉得该说些什么,那就自然表达就好了。可真当这些回忆、情绪等奔涌而来,我却进退失据,心里隐隐的觉得,似乎说什么都不恰当。说什么都不恰当。正如水要流向我,我又如何去阻挡?春一样的爱,要就此逝去了,我又如何去哀伤?
因为我并不知道,到底是我拥有了逝去,还是逝去这件事拥有了我。我甚至不知道是不是,不曾爱过,比这样爱过而逝去,更好一些。再想下去,似乎有种极端的扭曲想法在内心阴暗处发芽:比起被爱,甚至被恨才更有意思,因为爱意实在没有恨意长久。但比起恨来,更长久的却又是与我无关的冷漠。
看东京爱情故事,比起原作,美化了很多的电视版,最后完治和莉香两人背对彼此,从此走向远方,彼此交错回头,并未四目相顾。我曾经觉得或许那已经是莫大的痛楚了。而春逝教会我的,则是更大的伤痛:
其实回头看不看又有什么所谓,你再也回不去那个动了真情的时刻。
从此岁月漫长,空余参商相忘。
我很难过。我很难过。
4 ) 春逝和八月照相馆
我从没有试过这样一种感觉,看了一场像是自己导演的电影,如此的熟悉。
在韩国,许秦豪导演是不一样的,因为《春逝》的关系,我去找了他的另一部作品《八月照相馆》来看,我认为后者比前者又更好些。
不喜欢太认真地讲故事的电影。许秦豪的长镜头,流水一般地推进。就像我们的生活,因为是当局者,所以往往看不到承起转折,情节也许有,远远的在触摸不到的地方。看他的电影,如同抚摸生活。也许往深里讲,可以说这是现象学在电影艺术上的体现。娱乐记者已经考证到许秦豪是学哲学出身的。
《八月照相馆》说爱情和死亡,《春逝》说爱情的死亡。片子的男主角都是沉默寡言笑的生活中的男人,冬暖夏凉,向往英雄或者王子的女孩子不会喜欢他们。《八月照相馆》的男主角永元患了绝症,当然,他很痛苦,可是那是另一回事,他的微笑绝不是强颜欢笑。没有怨天尤人,他的认命又不是灰色的,真正的中国哲学里的认命是一个平静温暖的词。他是个摄影师,他的照相机是一双善良平静的眼睛,他镜头前的人生是美好的,每一个进出照相馆的人都是可爱的。他和女主角德琳的爱情是淡淡的菊花茶,没有加糖。没有开始,就不得不结束,时间是不够的——时间总是不够,即使是健康的身体。所以那一点遗憾很美好,但是又不算什么,无须如歌如泣,只剩下淡淡的忧伤。沈从文说:美丽总是愁人的。
《春逝》的李尚优是一个采音师,内向单纯的大男孩,他爱上了一个比他大的韩恩素,一个电台主持人。大家都在为大男孩的爱情感到惋惜,可是我却记得那个女子那张寂寞的脸。据说许秦豪原本中意《八月照相馆》里的沈银河来担任这个角色,认为李英爱的表演是这个作品的缺陷之一,但是我并没有觉得。“氧气美女”走到青春的尾巴上了,看上去氧气有点不足。李英爱瘦得单薄,苍白,皮肤微微松弛,寂寞的眼睛,不断地寻觅,不断地抛离,很累很累,却不能停下来,找不到皈依,她倦容满面。她一出现在镜头里,我就看到了一个“春逝”。我知道那个纯真的羞涩的男孩子不能抓住她的灵魂,那一定是一个很寂寞的灵魂,男孩子不能懂得她,也许没有人能够懂得。所以她注定要不停地漂泊,流离失所。生命中每一个人都是过客,她也是别人的过客。“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他们重逢时,是在一片樱花下,伤感惆怅。爱情像大自然的声音,不可捕捉,稍纵即逝。爱情要走,就像春天要走,是自然的旨意,无可奈何。许秦豪具有温暖、冷静和沉默的特质,他在访谈中说:“我相信美好……也确信,凡是美好的,肯定不会长久。”春天,爱情和生命都是如此。相爱然后分手,以及死亡,每一天都在听说或者经历这样的故事,许秦豪就是这样轻轻搭住众人的脉搏,每一个在电影前的人都眼眶潮湿而不流泪,平缓地呼吸,然后叹一口气。
大男孩在一片金黄色的麦浪跌荡中戴上耳机。他的脸上有成长后的自在笑容。
《小王子》里那只等爱的狐狸说:“你看!你看到那边的麦田没有?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用也没有。我对麦田无动于衷。而这,真使人扫兴。但是,你有着金黄色的头发。那么,一旦你驯服了我,这就会十分美妙。麦子,是金黄色的,它就会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会喜欢那风吹麦浪的声音……”
从来都不会完整,但是我们不会空手而归。照相馆的橱窗里挂着的照片会永远在那里,在麦浪起伏的声音里收割每一段美好的回忆。
5 ) 一段柔情
奶奶躺在沙发上把电视调到电影频道,一部电影刚刚开始。
那时我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对电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是我很认真地看了那部电影。无事的下午,寂寥的幼小的我,蜷在大沙发里咬着一个苹果,默不作声地看完了那么一部淡淡的文艺片,然后我忘记了电影讲了什么故事,忘记了男女主角,只记得一帧画面。安静温柔的男子在一片青葱的竹林中静静等待一阵让他满意的风,他要录下风吹过竹林时沙沙的声响。那时短暂的一个镜头是仰拍竹林在风中摇动的样子,我只记得这样的一个画面。
所以她会在影片末尾挽住尚优的手臂,她不是死皮赖脸想跟他复合,只是想给自己一个肯定。
而尚优怕了,面对旧情人的热情,他倒吸一口凉气,大抵是暗暗回溯起那段失恋后如堕地狱的阵痛期,他知道自己没办法再负荷一次,于是掸掉了那只手。相爱是因为疯了狂了,而分手是因为怕了倦了,世上千万段恋情,多半都陷入这样的旋涡。许秦豪没有给爱情化浓妆,而是还原它的本来面目,时而甜蜜,时而苦涩,相守与寂灭摆在同一道光线里,于是细水长流,流到干涸为止。
你很难辨别他们的爱情是由何时结束的,哪一章哪一节算是CUT了?是她把他的行李打包放在门口时他一气之下走掉那里?他们最后一次做爱后她折转身幽幽地说:“我们分手吧。”那里?还是他怒气冲冲地刮花她的车子那里?你无从分辨缘起缘灭的精确界限,只能去触摸,去缅怀,心痛在哪里治愈,恋情就在哪里告终。此后所有的记忆,就真地只是记忆,风穿过竹林的沙沙声,潺潺溪流中她轻哼的曲调,风雪夜寺庙屋顶传来细碎而美妙的铃音……
往后的人生里,还会采摘到更多更美好的旋律,所以真地要放下,往前看,将自己埋在手心里还撰得牢的那部份欢喜里。
春逝,情逝,无非一个过程,且是早晚都要来的。
6 ) 春逝~写于2004年的一首诗
高而依人的树 傍着汩汩的流水 远去的一只纸船 载着尚隐痛痛的思念 文秀莫名的离开 像一列长长的火车 留下清晰的轨迹 却无法追回 尚隐踏着单车 依旧送奶奶去站台 看她穿着粉红的衣裳 等着爷爷归来 也许守候一生 只看黄一张相片 也许今世美丽 有过但终究无法长久 轻而醉人的风 拂着软软的稻穗 那里有一轮斜阳说 春天已经逝去
7 ) 如果一生只能看一部爱情电影,我会选择《春逝》
他坚信爱情应从一而终,她不相信爱情会永恒不变。
爱情自然的来了,爱情又悄悄地走了,就像春天的逝去一样,令人无限伤感,却又无可奈何。
爱情让他成长了,最后露出蒙娜丽莎般的复杂微笑,笑容中包含着解脱,包含着领悟,包含着丝丝的伤感......
对于爱,人的感觉总是变化的,那时就是那么爱她,现在却又那么爱她。
人生就像一条路,在这条漫长道路上,会遇见很多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过客,可能只是擦肩而过,可能只是一面之缘,有的会陪你走一段路,他也许给你快乐,给你悲伤,也许给你力量,让你不再孤独,在你心里他是那么重要。但他终究会离开你,因为他不是那个陪你走完一生的人。
这部电影我看过4遍,每次感情上遇到挫折时都会去温习这部经典之作。相信每个失恋过的人都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在失恋的看完会让你心里好受些的。
我真的很佩服韩国导演许秦豪,拍电影不急功近利,目前唯一的两部作品分别是1998年的《八月照相馆》和2000年的此片,那种淡淡的却又深刻的真实的东西让人难忘,值得慢慢回味。
8 ) 锁上的内心世界——《春逝》
许秦豪至今只拍过三部电影,《八月照相馆》《春逝》和《外出》。
同为年届三十才拍出属于自己电影的导演,他和金基德的多产与火山爆发式一发不可收拾地释放能量的拍摄状态很不相同。许秦豪是细致而温情的,注重细节,在看了八遍之后,观众仍能从每一个熟悉的画面中,找到之前没有留意到的变化和信息。
母亲的缺席、相爱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的遗憾、隐忍、仿若初恋时光的三十岁左右男人的爱情,是这三部电影的共同特征,是导演所偏爱以及一直关注的主题。这种淡然的、细致而收敛的情感,最为集中体现在《春逝》中。
故事情节简单:一个下完雪的冬日,录音师李尚优在工作中认识电台记者韩恩素,两人在竹林和下雪的夜晚录音,通宵工作,在接触中开始彼此吸引、相爱。李尚优有一位精神恍惚的奶奶、妻子离去的父亲、不知为何总是没有回丈夫身边的姑姑。韩恩素则刚刚离婚,原因不明。爱情初发生时总是美好,两人度过一段甜蜜时光。但爱情的后半段,逐渐苦涩,两人的关系逐渐稀薄,提出分手,谎言,不忌惮的的互相伤害,反复,午夜等待电话铃声响起。再后来,奶奶去世,李尚优在看老相册时突然成长。又过了很久,韩恩素在某个手指被划破的日子里,习惯性地把手举过头,这时她突然想起了那段已经逝去的爱情。于是,两人在明媚的春光中见面,李尚优拒绝了韩重新开始的暗示,韩在背景中逐渐模糊。
许秦豪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最想留住的一瞬。
在寂静时,这些心中最想留住的瞬间,会像电影的片段一样,在脑海中放映。在心灵不设防时拥有过的真爱,才能留下如此深刻划痕。
开始时,李尚优是唯一一个将自己的内心完全打开的人。在影片的一开始,是他一路追到车站寻找奶奶,高大、敦厚、孝顺,总是露着谦和微笑的眼睛,同《八月照相馆》中的 一样,对生活没有过多欲求,在别人认为艰辛的日子里保持着幸福的喜悦,尽管在片中,他已年近三十,却依然是一个平和纯净的大男孩。
除他之外,影片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导演没有明确交代缘由,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沉浸在对已经过去的回忆中,难以自拔,世事已经改变,但他们却依然故我。
奶奶是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她年老时苍凉的背影出现在影片的最开始,她年轻时如春阳一般美丽的黑白照片出现在影片的末尾。她对孙子说“女人好像巴士,一旦错过了就无法回头”。虽然被人认为痴呆,却唯一能体会李尚优在爱情逝去后的伤悲。她明白逝去的感情无法挽回,但自己却钟其一生祭奠于那段被背叛的婚姻中。她只愿意记得当那个照片中还是“我的新郎”时年轻专一的面庞,而那个若干年后已经开始成熟并出轨的老家伙的脸,因为代表着伤痛,她一把将之推开。
母亲不在人世,父亲没有再娶,只和自己的妹妹、母亲与儿子过着相依为命的日子。细腻如许秦豪,不会留有一个无谓镜头。父亲在奶奶面前唱的那支悲伤的歌曲“过去的伤痛,今天仍在……”似乎内含着隐情。还有从窗口位拍摄的父子二人默默无言喝酒的两场戏,毋需语言的心意相通,曾经经历,一个男人得以成长,现在轮到他尚且憧憬中的儿子。
姑姑也是,在家庭卡拉OK那场戏中,她佯装生气地说:“你这是要赶我走吗?”她没有回到丈夫身边,这是另外一个故事。
在经过世事变化之后,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被提及的忧伤。
韩恩素在第一幕出现时,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只有围巾是鲜艳的红色。李英爱的这套朴实而干练的衣服让人难以忘记。进入恋爱后,衣服也逐渐清新和明亮起来,但那套严实的黑衣红围巾在绿色竹林中的场景,奠定了全剧的色彩基调。
《春逝》中的李英爱展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质,优雅、天真,似乎热情,又含蓄而温柔,最难把握的,是韩恩素在其中时而流露的忧伤。她因为什么忧伤?深夜工作到天明,当早晨的阳光从电台的天窗照在初相识的李尚优与韩恩素身上时?李尚优问韩恩素常常深夜工作是否很孤单,韩答也希望有人挂念自己,这时我们才知道她此时已经离婚。接下来,韩笑着背诵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她不愿意继续谈论自己的过往。李尚优微笑倾听。他心中无法不震动,但他宽和地纵容着韩的情绪变化。韩恩素的上一段婚姻为何结束?无论是什么原因,都可知那时的韩恩素曾全心投入地爱过。她也许明白爱情在开始时甜美,但即将结束时又会带来伤痛。这可能也是韩恩素不时流露忧伤的原因。
在看到雪夜独自录音的李尚优,安静地斜靠柱子睡着的李尚优,她的心慢慢打开了一点。然而,可惜地,就只是一点。在很短的时间里,她又重新将心锁上。既然爱情总是变换,不如还是自己先变,掌握主动,不至受伤。
戴着墨镜的音乐制作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她暗藏于职业女性外表下的忧伤,于是直接对她说:“我知道怎么才能让你开心。”如此直截了当与赤裸裸,因他是一位久经情场的老手。李尚优不是,他只会用自己的全身心,毫无技巧地去爱韩恩素,他不明白为什么爱情流逝地这么快。
在多次努力之后对她说:“我可以做地更好。”但已无任何用处。
有人说,《春逝》是一部拍给男人看的关于成长的电影。结尾处,多年后的某个春日两人在街上面对面,韩恩素温柔的暗示,李尚优和她挥手再见。只有在他努力向天的深呼吸中,才可看到他心中依然有爱的挣扎。经过了失恋的苦痛、奶奶的去世,他开始懂得保护自己。我们不知他是否将心锁上自我保护。当这个温和的大男孩脸上开始出现成熟的痕迹,他在一望无际的绿色田地里独自录音时,那一幕仿若心灵。
爱情是温存过后,为你挠后背的痒。是无法入眠的那个深夜里,一次甜蜜的思念。是酒后的冲动,是长途跋涉后的一个拥抱,甚至是一碗泡面。是雨,是风,是婆娑的竹林。爱情是一种过期的惦记,是最后一次为你整理皱了的衣领,是彼此心知肚明的别离。爱情是生命中唯一一次的脱轨,但是啊,大男孩总会长大,女人也总会离开。我们更愿意将干干净净的东西放到电影里,并且赋予其名。那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爱情的流逝。
许秦豪这种小格局的大男子主义最讨厌了,你丫跟李沧东永远没有可比性。两人分手之后的李英爱所表现的那个讨厌的形象,说好听点儿叫您顾影自怜的欲望投射,说难听点儿那不就是你自以为是的意淫么?
一季的情感。消逝得快不代表不真挚。最后那一次樱花下的握手,和好,不能如初。竹叶沙沙声,流水潺潺声,她轻轻哼着一首歌。回忆太美好,遗憾才那么多。
1.两位演员都很不错,格外喜欢李英爱,知道是在演戏,但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让人觉得这俨然就是真实恋爱的模样;2.看到后半段,实在太生气了,严重谴责这部作品,将初涉情场的男主,那种分手后,等电话(不相信)、喝醉后跑去找女主(抱着一丝希望)、刮花女主的车(报复性逆反心理)的“幼稚”行为,简直生动入魂,让我怀疑情场中火热的大叔市场,此片绝对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让还未成为大叔而又单身的我太生气了。
爱情就像一场感冒,每个人都会在特定时刻偶然感冒,然后又都会慢慢痊愈。可是第二次呢?他们仍不能幸免地感冒了
泣不成声。我总是记着谁跟我说:你太死心塌地。我也不知道爱情怎么变成了这样。我不会技巧,不会计谋。我学不会你们的全身而退。我迎接你们的离开又回来再离开,卑微的跟泥土般,如化雪般。不过,最后,我就算哭着,也会忍住,不再接受。
爱情走的那么快,如逝光年.看了以后很心疼.没有开始,才没有结束.是这样吧
爱滋生于山林与流水,又消逝在不经意间
如此真实,好像按了一个replay键……爱从不逗留,来去都不给理由。浓情时窝在被子里嗤笑,半夜三更驾车去江原道相会。冷漠时话都懒得说,面都厌恶见。并且当中缺乏合理的过渡。我睁大眼期盼着一个解释,还是没有。爱情就像春天,盛放之后,招呼都不打一声地走了。可是连恨的力气也没有,好像连无
男主给女主车门划上的刮痕,就像女主突然之间的热情骤减带给男主的感觉一样,直接得令人惊讶,猝不及防。分手时对女主和背景的虚焦。最后怅然的微笑。
录音师这个有趣的职业,融入了这段美好的爱中。
"清新的爱情文艺电影" 或许是它的标签, 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 那些平静近乎写实的镜头, 波澜不惊的故事, 没有噱头, 没有矫饰, 没有传奇, 可依旧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春逝, 延续了<八月照相馆>的静美和哀伤, 可痛在没有回头 ---- "爱, 怎么能变的这么快呢?"
不愧是以音效师为主角的电影,声效细节细腻动人。李英爱的柔美脸庞里天然有着哀愁与脆弱的特质。春来夏去,爱情始于电光石火的刹那,却逝于不可捉摸的瞬间。
小时候在央六看过。。当时惊为天人。。特别是配乐好听到不行。。虽然不喜欢这个让人难过的故事。。但春逝这部电影对我影响之大。。现在想来。。之后的很多看法和审美就是那时形成的。。最深刻的就是男主角的职业。。他收录着大自然的声音。。竹林婆娑。。流水潺潺。。风铎清鸣。。稻田沙沙。。从此我就再也离不开大自然的声音。。再便是李英爱。。美到透明的女子。。饰演情薄意寡的女子。。实在让人讨厌不起来。。今天重看。。依旧不喜欢这样的遗憾。。但心中却是理解的。。春会逝。。情也会淡。。那种落寞的逝去和遗憾的残缺是最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地方。。许秦豪的风格就是这样。。电影就像缓缓流动的溪水。。每个镜头就像静止了一样写实优美。。爱情怎么会那么短暂?因为谁也留不住春天。。
男人在爱情这件事上永远是业余的。因为他们无意精通于此。他爱情的死去,甚至有精确而具体的时刻,他却浑然不知。女人攒够了失望就离开,嘴上什么也不说,也不揭晓标准答案。人生中,来到的,都是应该来到的;离去的,已经离去了。题外话:李英爱年轻的时候有一丢丢像常盘贵子。
3.5;素雅清新,恬静低柔,爱情如朝露短暂,似春日光景般易逝,留下的唯有风声穿过竹林的婆娑,雨意四起时的朦胧,樱云如雾下渐行渐远的背影。曾经相逢,彼此都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奶奶的故事恰与之形成映照,爱情的降临与消失皆不需要理由。
青年女子理应爱
因为她,他从男孩变成了男人。
春天是如此美好,却如此短暂,逝去时又悄无声息,所以越让人心中感伤,怀有不甘。许秦豪让时间抚平这春逝的伤痕。One Fine Spring Day,在春日,曾和你一起倾听过春天的声音,就已是最美好的回忆。
胶片摄影太美好了,干净的发色,温暖的颗粒,画面不染一丝世俗尘埃。// 一段由寂寞空窗引发的感情从开始到结束,也不过如北方的春天般转瞬即逝,个中原因或许永远无解——是逐渐厌倦了一成不变,是寂寞有了更好慰藉,还是因为一句不经意的现实的话,就打破了虚幻遁世的甜蜜——又或者,本就是不该交际的两条直线,即使因缘际会了,也只能灿烂在那唯一重叠的交点。// PS. 李英爱绝世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