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星期三的小视频,发现这版星期三可爱又毒舌,吐槽精准,虽然整个电影更暗黑风格,还是忍不住找来看一看。
电影名尾缀是核心,虽然剧情有够天马行空,尤其是披上了哥特式的外衣,但这三个字牢牢扣题,隐在全片了,不浮于表面,不一而足。
对比反差之强烈,够讽刺。
93年的片子了,挺前卫,后来影视的阵地都退化成啥样了。
作者:Sophia 链接://www.zhihu.com/question/32309389/answer/1176480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好久以前写的,搬过来。 这片子,涉及到人类的历史、哲学的经典争论,背景厚重,导演给我的印象,是通过Goths,采用对比的手法,强烈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也会提高哥特文化的社会价值感。我自己对蒂姆伯顿的哥特电影印象深刻,但在看过亚当斯一家才对哥特文化有求知欲,黑暗的坦率真实,比虚假的阳光在人生境界上聪明、可贵;黑暗下有对美好的热忱,这样反差本身又令人宽慰。现实里负面思想和事物多遭大众主流文化攻击和回避,然而人之常情被压抑久了,便出现得极端。 题外话,对Goths的审美,在片子、一些介绍和抑郁症的辅助下,我才慢慢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想象出来可能的心理转换过程: 什么叫"黑暗中的光明"?——引起自己恐惧、慌张、焦虑的事物,并没有真实危害到自己,耐心去打量,反而产生微妙的欣赏,对这个事物,对生命,瞬间涌现好感,再加上(和抑郁倾向高的人一样)下意识对负面情绪的高关注能力,这个心理变化的过程便被牢固地记进脑子里,倘若现实恰好诸多不顺,自然而然寻求能给予自己安慰的安稳不变感的存在。 代表dark的尸体、压抑感、桎梏、残缺、畸形,在dark里才是和谐安全的存在,进一步探索其中的具有美感的事物,便产生各种具有阴晦、禁锢、极端脆弱等哥特元素的艺术品。而到了这个地步吧,对哥特文化的认同等同于自我认同,人是再也离不开了。
如题,然而在谈原因之前,我倒是想说一说如果她能够成为亚当斯一家一员的原因。
可以看得出来,黛比在一开始进家门的时候可能对家里阴暗的环境感到有一些吃惊,但并没有像前面几位阳间保姆感到反感。
以及在之后她抱起宝宝后说的话:
(看得出来是很阴间了😂很对亚当斯一家的味儿)
不得不说,刚开始在没知道她真正的身份以及她的目的时,我也有些觉得她很适合这个家庭,不过也是看到后来,才发现其实她永远不能成为亚当斯一家的原因。
从她的身份来看,她是一个杀人犯,只为了得到钱(和病态的爱?我感觉她说那些人不爱她但其实她也不是真的渴望被爱,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其实真正目的还是money,个人理解啊个人理解)。我忘了在哪一部的评论里,说亚当斯一家其实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即使是姐弟之间的各种阴间游戏,也不会真正意义上把他们带到阴间,而是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化解。这也同时意味着,黛比作为一个确确实实杀过人的人,是不能融入这个家庭中的。
当然第一部莫提沙给费斯特介绍自己家族中的其他亲戚时并没有明确表明他们是否杀过人。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他们并没有杀过,另一个是不论杀过没有,他们都影响了现在这个家庭中各个成员的价值观,崇尚着黑暗与死亡。其实这个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在这两部中我们的侧重点仍然只是活着的这几位亚当斯s。
我们再回到黛比。从黛比的动机和目的上看,黛比前来应聘保姆这个角色,根本还是为了夺走费斯特的财产想嫁给他然后杀掉他,以至于她并不会考虑其他因素,包括这奇怪的房子和这一家奇怪的人奇怪的价值观。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她并不像其他保姆感到反感。
要知道,亚当斯一家人心其实并不坏,尤其是夫人,她的心灵是很纯净很善良的,举手投足优雅而高贵,体现得最明显。当然像费斯特更不用说了(感觉和个孩子一样哈哈哈哈哈尤其是嘚嘚嘚下楼梯被弟弟勒令回去say Goodbye to 黛比,然后嘚嘚嘚跑回来一个鞠躬一个歪比巴卜后又跑了),我记得第一部中管家还把费斯特的假妈从缠她的草中救出来,他在第二部中被钢球砸了也不发火(好男人,爱了爱了❤️)。
这样一家善良的人中,并不会真正出现人心险恶的人,所以黛比是不可能融入亚当斯家庭中的。
最后一个原因,是在结尾揭露的,就是为什么她会做出来杀人抢钱这些事。她小时候因为父母给她买的芭比娃娃不对她的口就一把火烧了屋子,可以看得出来有点emm病态了😂。当然后面她说她缺爱……😂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那就可怜她嫁给了两个好人吧。
她的爱是自私的,甚至是极度的自私,会因为芭比娃娃,因为不买车而杀死自己的丈夫,觉得亚当斯一家都没有爱过她,其实只是她根本无法理解爱是什么样子的。杀人后带走丈夫的财产,你看,她还是为了自己。
而爱,恰恰也是亚当斯们不缺的。亚当斯一家之间的爱是正常的,即使姐弟的游戏并不是常人意义上的游戏,即使家庭所崇尚的在常人看上去却那么邪恶,他们其实仍然有家庭与亲人这样的概念,彼此互相挂念,他们的爱仍然是和所有人一样的。
写到这里也突然明白为什么要叫亚当斯一家的价值观。影片正是借用了黛比这个角色向我们观影者说明了亚当斯一家和我们意义上的“坏”的本质区别,以及我们所认为快乐与“正常”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并不然甚至大相径庭,就像他们的行事作风可能在我们眼里也很奇怪。
不论是黛比,还是奇帕瓦夏令营,还是戈麦斯去警局报警被怼,都对比体现着他们的生活观与价值观与其他人的不同,这也恰恰是为什么我们如此喜爱他们却不会对他们感到反感的原因。
第二部更飒了,怎么办。 星期三这次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多了为小男孩站在身侧,看到俩人那一吻,心想不会落入俗套吧。 果然,星期三还是星期三。小男孩问她关于对爱情的畅想,说到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心甘情愿成为奴隶时,她回了句“I'D PITY HIM”。 喔噢,意料之内也是情理之中。 没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为了爱失去自我,这种自我牺牲感动的也只有自个吧。 的确很值得悲悯。
况且,星期三的爹妈也不是牺牲型啊! 妈妈优雅纯真,爸爸绅士坦率,他们珍惜对方,善良也彼此尊重,从不勉强对方以及孩子,这是多少人都渴望拥有的理解啊! 一如既往,不被外界所动摇的“亚当斯”一家,即便老尾中间变成蓝色baby,妈妈也没有强制改变孩子,不像她丈夫一蹶不振,而选择抱着娃给他唱歌。 尽管这个画面十分不搭但却很有爱,这是一位母亲在极力包容接纳自己的崽。
在旁人看来不合群也怪异,但这世界上合群的羔羊那么多,能有那么一个角落能干脆做自己,是多少人都盼望不来的,这也是为什么“亚当斯”会被大家喜爱至今,且某种程度也成了标签。 当大家提起“亚当斯”时,脑海就会浮现出--把花朵剪掉只留带刺的枝干的妈妈,喜欢跟哥哥“嬉闹”的兄弟俩,沉迷于捣鼓炸弹的弟弟,念“……%#*”咒语的外婆,不能少了钢琴弹奏的大个子,加上每次都救场的thing,还有犀利淡漠专门输出金句的星期三~ 哦,对了,还有会喷火的老尾。
哥特电影一直是我的心头好,尤其是喜欢蒂姆•伯顿导演的一系列作品,听闻他要将《亚当斯一家》拍成3D,万分期待鬼才导演全新演绎的亚当斯一家。重温了《亚当斯一家》和《亚当斯一家的价值观》,越发觉得想写点什么。 虽然是哥特风格的电影,但传达出来的价值观确实正面积极又阳光的。哥特电影最初都是讲述吸血鬼、巫术之类或者有一定宗教背景的电影,而蒂姆•伯顿的《剪刀手爱德华》则另辟蹊径,没有吸血鬼没有女巫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天才的蒂姆•波顿把古老的哥特文化和当下的时代背景天衣无缝的融合在了一起,给哥特题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从而在根本上拓展了哥特电影的题材范围。《亚当斯一家》也走了这样的风格,亚当斯一族居住在一个墓园和沼泽的旁边,一个鬼气阴森的大宅子里,一个精致的独立家庭,生活像贵族般高贵体面,尽管他们一家有着恐怖的特质,但却都是真诚热爱生活的人。 Gomez是一个天真、迷人又成功的男性,为所做的任何事物,付出稚气且偏执的热情,生性平和却又精通各种格斗术,常常在家里玩击剑游戏。而亚当斯家的女主人Tish,她有一张苍白的脸颊,和阴森的黑色头发,她和Gomez的爱情羡煞旁人。女儿Wednesday有着阴沉而成熟的人格特质,这个腹黑萝莉有着有一张显现苍白病容的脸庞,时刻都表现出要把她弟弟Pugsley处死的模样。Pugsley也不甘示弱,一直想置姐姐于死地。叔叔Fester是一个光头怪人,有着乌黑的大眼睛,他力大无穷,脾气暴躁,在走失了25年后又重新回到了这个大家庭。仆人怪兽弹得一手好管风琴,虽然面瘫但他忠心耿耿。 管风琴、坟墓、教堂、阴郁苍白的脸、黑眼圈、血…哥特电影的元素一个都不能少,虽然一家人常常有些小麻烦,但是总归最终可以团结一心整整齐齐。影片的主旨很有粉刺意味,他们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的价值观,讽刺了现在外实内虚的体制,以及习惯了伪善的世人。他们崇尚死亡,但是他们又多么的甜蜜幸福。其实黑暗下的真实要比过阳光下的虚伪来的实在的多。
电影美好到让我觉得星期三是个节日,甚至连这天要上班都让人不那么难受。Love all cute antisocial freaks and psychos.
很讽刺的是一身黑衣、爱好血腥、看起来非常反社会的亚当斯们,实际上是个会认同和支持各自怪癖的温暖家庭。而一身白衣,漂亮火辣的nanny实际上是个贪婪浪荡的杀人狂捞女,看起来和蔼亲善的Summer Camp则是白人精英社会的缩影,傲慢、伪善、种族歧视。
“颠倒黑白”这个中文词语,还挺适合这部英语电影的语境。
Wednesday,我的INTJ女王sama🥹 聪明冷静有手段,能忍会装可控场,在父母面前也会有缺爱的苦恼。
她煽动Pugsley欺负小婴儿看似是黑色的恶,我觉得是正常的人性。nanny的提问对此作了解释:当大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照顾婴儿上了,大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被家庭忽略。(亏我看到这段的时候还以为nanny是个好人= =)嫉妒、想获得更多父母的爱和关注,是正常的情绪。家长要做的是好好引导和疏通这些情绪,而不是觉得大孩子就该学孔融让梨。
把话说清楚,从此三个孩子一起掌握杀人小技巧,其乐融融。
单纯善良的Fester叔叔被捞女骗,虽然说虽然说捞女很可恶,虽然说虽然说叔叔很善良,但是感情这件事上,见色起意确实…很正常。反正我对着叔叔的脸是不太下得去嘴的…
Nanny豪宅里安妮女王的吊灯是她浪荡贪婪的隐喻。以及老友记里有句Use sex as a weapon的台词是真的= =,可怜的叔叔没被电死,却倒在了nanny的胸器下。
不过,nanny的故事换个说法,说不定就是致命女人的大女主上位故事了。
最终nanny葬在亚当斯庄园的墓园里,解释了这儿埋的都是些什么人,以及都是怎么死的w
Summer Camp里Wednesday的每句回怼都爽死了🥹聪明理智冷静的哥特萝莉谁不爱。
Summer Camp,白人中产预备军。金发女说佣人上不得台面潜台词是等级观念,小男孩不擅长运动会被嘲笑和被关起来,最后演出分角色的时候明显的种族歧视和外貌歧视,这些都暴露了这个看起来充满鼓励友爱氛围的夏令营,实际上虚伪、势利、教条。和亚当斯一家自由包容的氛围一比较,讽刺就更明显了。尤其是Wednesday每一句踩在逻辑上的吐槽,都在讽刺这群人正确的废话。
平等、反叛、真诚、包容,这是我理解的亚当斯一家的价值观。这家人有社恐的有社牛的,有美的有丑的,有单纯善良的有心思缜密的,有老人有小孩,所有人都住在跟现实社会脱轨的古老庄园当freak,所有人又平等互爱,不觉得谁的喜好怪。他们吃的亏是看起来太危险以及不愿意向主流社会的规则低头。血腥爱好的表象给人第一印象“不正常”、“危险”,所以很容易被误解、很难获得支持。任何需要所谓的“正常人”们,or Summer Camp代表的精英们花时间、跨越心理障碍去理解的真诚和可爱,都容易被误解,和被先入为主地盖上“Guilty”的印章。
后半部分小婴儿sick到要变成lawyer、dentist、president坐实了这种对虚伪精英的讽刺…
整体上第二部讨论的主题比第一部更丰富一些,视觉效果、剪辑和台词也很好。
我好想要那个手啊!!!!!!!
奈飞出品的剧版《星期三》,我看得津津有味,但对于这部老电影,我却觉得索然无味。亚当斯一家的价值观是反主流的,也许正因为其非人类,沉重如死亡对他们而言不过尔尔,在与正常人的反差之下,显其荒诞。也正因如此,我抓不到亚当斯一家的人设核心:悲观消极痛苦对他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对痛苦等消极情绪的意义直面,才能是这部喜剧电影下藏着的深切意义。就这一点而言,电影做的不够好。
“无论是面对这个社会,还是自己的肉身,以及自己的思想,你都无能为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人这一生,可能永远都无法摆脱这对外与对内的抗争,也因此,对痛苦的表现永远都是艺术的主旋律,因为它比快乐更普遍,也比快乐更持久。”
我看过一些治愈的小说和电影,她们之所以治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涵括了死亡。她们正视了死亡,它不再是永恒的丧失,因为理解到失去是不可挽回的、必然的,所以当下和情感才弥足珍贵。
比第一部好看,古堡贵族爸爸,吸血鬼女王妈妈,老朽女巫外婆,科学怪人管家,寂寞芳心叔叔,青春炫酷女儿,强悍变化婴儿...手的戏份减少仍很逗,妈妈自带眼部高光,爸爸小胡子依旧销魂;夏令营太讽刺,迪斯尼价值观被黑出翔,感恩节也被大洗底清算,哥特的叛逆非主流精神赛高!黑寡妇渣渣!
真不错哈搞笑。最出色当属小魔女演风中奇缘之女太彪悍了冰冷而邪恶。大居然初恋还初吻了。魔女明明生个仔怎么会变性呢和爹地一段tango跳的太火辣辣。最傻的当然是阿弟中贱女的招黑寡妇。这家人实在太一个模子刻出来不惊人死不休。看到好多好多之后的美剧演员哦。
如果有个人崇拜你爱慕你,愿意当你的奴隶。我会怜悯他
ricci最后的表情亮了,小四眼被thing吓得不行,又是一幕经典。亚当斯家这一对儿女,外加新生小鬼头,实打实的死小孩,放一般人家庭早给折腾死了。哥特式搞笑家庭片,不cult不欢乐。
dear dear Wednesday
最喜欢Wednesday的感恩节戏剧了—“我们不感激你们,因为许多年以后,你会占领我们的村庄,残杀我们的种群,你们的富有建立在掠夺我们的财富之上,我们在牢狱里等待死亡,而你们在蓝天下肆意欢笑”还有Wednesday与小男友的对话——“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全心全意对你的人,视你如生命,爱你如初恋,你会怎么做”——“我会可怜他”
好爱!!!!期待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第六部第七部第八部…………一直到永远!!!好有爱!!!
58分居然有Daine羞耻play。。。哈哈哈。第二部在灵气上比不上第一部。不过小女孩儿终于笑起来的时候好好看。
希望列入美国人感恩节的playlist…另外卑鄙的我的形象和设定应该和Fester有不少关系吧,加上片中对迪士尼的揶揄,真是…耐人寻味。虽然笑点没有第一部密集,不过加了不少让人笑不出来的反思和讽刺。这波演员真好特别是Wednesday太出彩了,复仇前的那一笑,啊…巨美!
我庆幸的是自己从小开始就是一个怪胎,喜爱黑色的东西,有着不一样的萌点,也感谢亚当斯一家以及怪鸭给我带来了无比美好的童年记忆。观看这部电影是一次非凡的回忆之旅,浓重的哥特气氛,完美的黑色幽默,古怪的人物,每一分每一秒都让人无比着魔,我们不需要迪士尼,不需要那些愚蠢的美丽童话!
感觉比第一部要好看诶,星期三的夏令营线和叔叔的结婚线都很精彩,用迪士尼电影洗脑,星期三的笑表演得太好了,带领印第安人反抗夏令营也很赞。妈妈的眼睛一直在被打光,小孩变成了金发是生病了,亚当斯一家的故事都很有趣~
阿达一家有了小baby,真是太有爱了~~
哈哈哈哈哈!笑死了!这片子反传统美学,反政治正确,反真善美主流价值观,还致敬了几部经典电影,看得好过瘾!亚当斯夫妇太萌了,一言不合就秀恩爱,莎士比亚风的情话张口就来,是有多幸运,如此中二的一个人遇到了另一个中二的人,然后旁若无人地中二下去!星期三萝莉在续集里各种高能,我已成迷妹。
Weird is the NEW Normal,亚当斯一家就是美国中产的照妖镜啊。就是觉得家族宅邸的戏份太少,阳光明媚的环境放在这儿有点影响观感。
妈妈是端庄高贵吸血鬼,奶奶是会算命的巫婆,叔叔是憨居的僵尸,姐姐每每语出惊人且试图与弟弟合谋杀死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就有胡子,管家是科学怪人,宠物是会走路的手,爸爸算是最正常。Tim Burton 真的相形见绌了,真正又黑色又幽默,又哥特又神经,不可多得的佳作~
那可怜的小男孩就这么被Wednesday给吓跑了。。。。那坏女人还真是长得挺好看
我觉得难主人还是很有味道的,这部比上部好笑很多,那孩子一般般,CHRISTINA演的孩子可真性感!
「They had sex.」「Lucifer, Benito, Mao.」「Thanksgiving play」「I'll never forget you. You're too weird.」
僵尸妈妈美极了,最意外的是无耻之徒里的娴熟老阿姨居然在里面演DEBBIE,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原来那种古怪的演技是她本身就浑然天成改不掉的习惯- -放在老阿姨身上是温厚老实,但是放在debbie身上就把气质掉了100个档次啊………………
妈妈是吸血鬼、奶奶是巫婆、管家是科学怪人、叔叔是僵尸、家庭宠物是只手。简直就是威廉古堡阿2008.11.29 完全不记得九年前竟然看过了,小女孩把小男孩演成了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