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萨,我的家

记录片其它2020

主演:内详

导演:拉杜·乔尔尼丘克

 剧照

阿卡萨,我的家 剧照 NO.1阿卡萨,我的家 剧照 NO.2阿卡萨,我的家 剧照 NO.3阿卡萨,我的家 剧照 NO.4阿卡萨,我的家 剧照 NO.5阿卡萨,我的家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9-16 18:20

详细剧情

  布加勒斯特自然生态公园三角洲地带,住了个吉卜赛家庭,九个孩子野地奔跑,湖中嬉戏,与大自然共舞。但政府要规管,爸爸设法周旋,争取原地居留,当局却只想赶快把他们安置在城市,让小孩入学,把他们纳入「正轨」。离开熟悉环境,一切都要重新适应,家庭关系亦将彻底改变。记者出身的佐尼朱 克,首次拍摄纪录片,近距离观察吉卜赛家庭的遭遇,面对铁板一块的城市发展逻辑,对大众习以为常的价值观提出疑问。 获得2020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最佳摄影奖。

 长篇影评

 1 ) 家

因为太累了,还是因为无聊,前半段昏昏欲睡,最主要的原因是感觉前半段的生活就像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感觉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忧愁,只有玩耍,没有是非观,只有打闹,后半段是搬入城市后,每个人的反应不同,小孩子一开始是新奇开心,后面发现无聊,天天闲逛,无所事事,像极了现在的自己,没有任何动力,瓦利太不喜欢以前的生活了,所以他极力想摆脱,而里卡一直是积极向上的,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能意识到问题所在,相同环境下的孩子最终的选择还是不一样的,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不仅仅是物质的区别,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区别,普遍农村的人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把书当引燃物直接烧了,不过现在想想没有欲望的生活也是挺好的,没有痛苦或许就是活着的意义吧,哈哈哈哈,(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怕)里面还涉及了种族歧视,说是没有种族歧视,却从态度上反应出歧视。还有就是传统观念和新文明的冲突,爸爸一直用自己的观念对待自己的孩子,而且一些观念就是非常非常传统的,要团结,要听爸爸的,尊卑观念,瓦利虽然无所事事,但是也是新观念的一种表现,新观念的糟粕。而里卡算是继承了爸爸的一部分观念同时也有新思想在里面。在这里面没有体会到爱,没有体会到亲情,可能导演想表达的只是城乡冲突吧,拍摄没有特别的感觉,纪录片可能都这样吧。

 2 ) 哪儿才是我的家?

这部《阿卡萨,我的家》是去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获最佳摄影奖的罗马尼亚纪录片,有幸在上个月的广州纪录片电影节上一睹真容。影片以一群孩子在溪流里欢快地徒手捉鱼拉开序幕,准确的光线捕捉和摄影角度的配合,让人误以为这是发生在某个原始丛林里的虚构故事。然而没过多久,一个航拍镜头暴露出真相:这并不是在亚马逊流域的森林,而是在罗马尼亚首都大城市布加勒斯特郊外的一片三角洲荒野地带。这九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生活在此地已有20年,他们早已习惯了与这种大自然相处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直至接到政府当局通知荒地要改建为生态公园,他们不得不被安置迁往大城市居住。

影片自然地分成前后两幕,前面讲述这个部落家庭在荒野生存的状况,后面讲述一家人搬到城市后的适应过程。由此,原始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野蛮与文明的比照,以及父辈和年轻人的观念冲突等话题都在这部罗马尼亚纪录片里徐徐展现。关于原始生活与现代文明冲突的题材其实并不新鲜,意大利导演爱丽丝·洛尔瓦彻的《奇迹》、葡萄牙导演若昂·萨拉维扎的《死人和其他人》都有涉及,而围绕父亲与子女在两种环境下冲突的情节更与两年前一部美国影片《不留痕迹》有极其相似之处。

这部纪录片胜在素材的时间跨度较长,导演前后花去四年时间跟拍这个家庭,取得他们的信任,完整记录下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现实转变。尤其是大儿子开始过上城市生活后不自觉地染上坏习惯,及其女友的意外怀孕,有让人触目惊心之处。父亲主动抗拒现代化文明而带着家人逃离社会、隐匿荒野,剥夺孩子的教育权利,令全家人陷于贫困潦倒的边缘。然而,年轻一代来到大城市后,虽然获得了教育机会,却也受到各种物质诱惑而走向更窘迫的境况,这是恶性循环还是命中注定?导演以客观的观察视点,从不介入拍摄对象的摄影机,摆脱了煽情耸动的音乐,同时极力回避采访人物和画外音解说等引导性的手段,成功地隐去了导演的观点,留下广阔的空间给观众思考。在阳光下的溪流草丛无忧无虑地捕鱼,在高楼住宅里面对着四面白墙和玩手机,哪一样过得更开心?对年轻人而言他们的“家”究竟在哪里呢?最后,导演没有给出结论,也许他也和片中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同时充满了希望和迷惘。

 短评

似乎没有错过任何关键的时间点 狂吠的狗和野猪 被烧掉的识字书 被圈住家养的天鹅 湖泊里城市的倒影 所有细节都在讲故事

4分钟前
  • 热带鱼
  • 力荐

现代社会发展必然付出的代价,观众接触到与世隔绝生活的细节捕捉已达到“隐藏摄影机”的作用,可参考另一部东欧纪录片信望爱之家 (Komunia, 2016)

6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摄影很有美感 那个zoom out空中俯瞰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最出乎意料的入镜角色 — 查尔斯王子

9分钟前
  • umi
  • 推荐

#2021北影节# 7分,原始与现代的对立,生存与生活的区别,不情愿地离开原生之处,又很难在相差太大的世界里生活。电影的镜头语言很直白也很简洁,在美的环境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文化观念差异,整个家庭在社会和生存压力下早已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

10分钟前
  • AlanX
  • 还行

多重解读。

13分钟前
  • G
  • 推荐

3.5

17分钟前
  • 纠结的茶
  • 推荐

飘到有家的地方…

20分钟前
  • blood orange
  • 推荐

【金红棉影展亚洲首映】原始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野蛮与文明的比照,以及父辈和年轻人的观念冲突,都在这部罗马尼亚纪录片里徐徐展现。类似的题材其实并不新鲜,爱丽丝·洛尔瓦彻的《奇迹》、若昂·萨拉维扎的《死人和其他人》都涉及过。这部胜在素材的时间跨度较长,完整记录下小孩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现实转变,尤其是大儿子过上城市生活后染上坏习惯,及其女友的意外怀孕,有点让人触目惊心并对年轻人的未来沉思良久。摄影大赞,结尾与开头呼应的那个乘船镜头很出色,最意外的是英国查尔斯王子亲身出镜!

24分钟前
  • 罗宾汉
  • 还行

北影节,万达cbd,喜欢结尾,卡里接受了自己的孩子,里卡回到了公园里划船清理湖面的垃圾,生活仍在继续,或好或坏。

29分钟前
  • 西嘻哈蛤
  • 推荐

瓦利的未成年女友不愿意打掉孩子,说你的父母不也在我们的年纪生了你吗?瓦利回答,可我们不是我们的父母,女友说,但我们也可以像我们的父母。最后孩子出生,他看着他,就像在看一个困惑且可怕的困境。

33分钟前
  • Fitzccarraldo
  • 推荐

自然和城市,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冲突 #euff

37分钟前
  • quriola
  • 推荐

人物走向未免太典型 显出几分不可信 或是观念先行

40分钟前
  • 番茄杀手
  • 还行

就…这个摄影很美,也很近,近到总忽略这是一部纪录片,整个拍法和人物也太像故事片了。

41分钟前
  • 不是很妙阿森
  • 推荐

#BJIFF2021#虽然是跟随主人公的家庭视角,产生的观点与问题却让人能以多角度去思考,很有意义。影片捕捉到了关于下一代人的教育与社会变化的碰撞,拍摄也很美,剪辑叙事平稳,非常好的纪录片

44分钟前
  • 醋爆虾
  • 力荐

遗留户,仅此一家,十八年,标本研究。划船把水里的垃圾捞出去。

46分钟前
  • thintoy
  • 还行

片名出来的那个航拍画面,一眼看一生

50分钟前
  • 阿里那
  • 力荐

标记

53分钟前
  • 瓷猫猫
  • 力荐

钢筋监狱,杂草乐园(3.5)

54分钟前
  • 3dayslater
  • 还行

越穷越困 曾经的家要建公园 被迫走进城市流离失所却仿佛走进牢笼 政策真的有用吗?但不走进大众文明真的能教育好下一代吗?下一代又再重蹈覆辙 片尾阳光灿烂下曾经的嬉戏和新生的婴儿好像童话 可现实残酷一万倍

56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93/100。#IDFAOnline1#此片围绕着布加勒斯特城中心的一块生态湿地和长期以近乎原始的方式居住在其中的一家人展开,其实故事跟18年的那部《叶落无痕》(不好意思我还是喜欢这个实际上是错误的翻译)很类似,都是讲述这种已然习惯了与自然相处的人们突然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坚强习惯与四处碰壁,用一种自由轻松与压抑无奈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生动体现出了社会强压与生活环境改变对家庭的冲击。曾经我们在那片水波潋滟里是那么地欢乐无边,在杂乱的草丛里宣泄着我们的快乐。可那一切都随着棚屋的倒塌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有封闭的墙面、不解风情的周遭人、似乎永远不能接纳我们的“新社会”……他含着眼泪问道:“我们还能回到过去的那个家吗?”恐怕不能呢,因为我们就像那片远去的水面上被挑起的垃圾那样,被丢弃,然后被忘记。 @2020-11-23 22:57:07

60分钟前
  • 豆友219685165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